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6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家伙倒是见机得快,听说东边的城门因为人多被堵,他立即率领他的警卫人员、参谋班子朝南门狂奔。

在旅长逃跑的时候,其他军官更抱怨上级下撤退命令的了,一个个也撒开两腿就跑。

当旅长等人堪堪出了南面的城门,苏达青指挥的第二大队的红军官兵就杀到了。那些依然还没有出城的中央军官兵就这么给包了饺子。

一支部队在没有了指挥官指挥,又处在混乱的撤退途中,除了身上携带的少许子弹没有其他弹药,加上大部分官兵因为害怕红军的战斗力而都在争相逃命,其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当军容严整,武器装备比他们更好的特别行动队杀气腾腾冲进来之后,这些混乱的中央军士兵不是化妆成老百姓躲藏起来就是举手投降了。

只有少数士兵因为在军营有工事可依靠而负隅反抗,但很快就被特别行动队绝对的优势兵力和强大的火力给灭了。

整整一个旅的中央军最后只剩下了不到三百人逃出。

这三百人中旅长带出来的官兵就占了近两百,他们一直跑到远离县城十公里远的地方才停住脚步,才敢喘息休息。看着眼前稀稀落落、垂头丧气、惊魂未定的手下,旅长大人真是欲哭无泪,终于明白令行禁止的重要性了:如果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立即命令部下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或者断然下令做好打仗迎战的准备,即使情况再坏也不会如此灰溜溜的吧。

很快他向顾祝同发了一封电报:“……卑职遵命撤退途中遭遇共匪凶猛打击,对方设备之精良,士气之高昂,实非我国军所能比。面对他们如林的机枪、密集的火炮,我军毫无还手之力。非卑职推卸责任,我旅崩溃实非卑职指挥无能,实在是双方实力过于悬殊。卑职乞求长官饶恕某之万死之罪,某将率残部与共匪决一死战,以雪此战之辱……”

显然,这个旅长给自己的脸上贴了不少金,极尽推脱责任之能事,大吹自己的忠心。他自然没有胆量带这三百人杀向红军,也没有胆量去见顾祝同,怕这位长官一怒之下将他给枪毙了。于是,他带着他们落荒而逃进深山老林做了土匪。

不但红军这边找不到他的踪迹,中央军也无法寻到他,直到两年之后才被红军剿灭。

顾祝同收到这个旅长的电报大惊失色,立即向蒋芥石汇报,并强烈建议蒋芥石亲自下令让宋希濂赶快撤军,如果等攻下会昌县的红军从南面杀奔过来,赣州就成了瓮中之鳖,想跑也跑不了了。

蒋芥石夫妇那个郁闷啊真是没法说,刚刚睡下没有两个小时又被侍从人员叫醒,又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真是倒霉。

蒋芥石一边骂着娘希匹,一边紧急思考了一会,最后还是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就是把会昌县被红军消灭一个旅的事情向宋希濂通报,让他自己决定是否立即撤退。

顾祝同知道自己的这个上司一贯都是八面玲珑,经常采取折衷的办法。今天他这么做既可以不给下面的人留下朝令夕改的印象,将来真的出事了还可以严厉追究手下的责任。

顾祝同不敢太多的腹诽上司,马上就给宋希濂发了电报,只不过这封电报显然发迟了。

在接收到这封电报之前,宋希濂已经收到了相关敌情通报:红军已经将赣州城给围起来了!

不但连接外界的几条大路被红军封锁,就是赣江、贡江的两岸也有红军在扣押船只,有火炮和机枪封锁江面,一时间人心惶惶,昨晚那些大喊着要立功要坚守的人都开始闭了嘴,一个个脸色苍白冷汗直流。

这些军官之所以变化如此之快,是因为前方的哨兵将红军的装备情况汇报给了他们:那些红军简直就不是红军,他们比中央军还中央军。

一眼看去,他们一律身着崭新的草绿色军服,一律戴着结实的钢盔,他们每一个班组都有机枪,每一个排都有迫击炮、重机枪,他们还有卡车、吉普车,虽然数量少,但车子的式样比中央军的还威武得多,而且在队伍的中间还有不少火炮!火炮的数量和口径比中央军的多得多,大得多!

宋希濂心里不由一阵后悔,他不敢将顾祝同拍发来的电报交给手下的人看,而是将它揣进口袋,面对地图苦思对策。

他后悔是后悔,但要说马上放弃赣州城突围却还不至于。他是中央军的一方重将,对红军的情况是了解的。虽然眼前的红军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但他肯定这是红军虚张声势,就如街道上卖苹果的,把最漂亮最好的苹果码前面、上面,后面的下面的苹果不是干瘪的就是难看的。

他自信凭借工事和城墙完全可以跟红军打上十天八天,如果自己想全力突围的话,红军根本不可能挡住。只是现在的他远没有昨晚想的那么轻松了,也没有了想立大功好在蒋芥石面前好好表现的想法,现在他想做的就是怎么不丢脸,怎么在这里稍微多坚守几天,考虑如何让部队轮流上阵。

“难道他们的武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宋希濂郁闷地想,“他们的装备不可能超过中央军!”他不知道他猜测的离真实情况还真不远。

当宋希濂召集部下打气鼓劲的时候,左翼纵队的总指挥陈鹏正在临时指挥部里向郭拙诚汇报战斗计划。

听了陈鹏的汇报,郭拙诚高兴地说道:“好,就这么打,用炮火滚动着前进。我们第一次将步炮协调用于实战,就看我们这二十多天的训练到底怎么样。洛熙,这次战斗你可要好好表现,这次能否轻松夺下赣州城就看你的炮兵能不能发挥出最好水平了。”

洛熙立正报告道:“没问题,我保证步兵兄弟喊我的炮弹打到哪,我的炮弹就飞向哪。”

旁边的王石台则马上立正道:“我保证我的步兵紧随炮火前进,炮火扫到哪里,我们的步兵就跟随到哪里,决不让炮兵兄弟浪费一发炮弹。”

郭拙诚点了点头,说道:“不要太在乎炮弹,步兵与落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五十米。前期炮火准备必须充分,远中近梯次火炮必须配合好,遇到敌人的火力点,步兵不要强行冲锋,随步兵前进的步兵炮必须及时跟上去!”

几个将领同时立正道:“是!”

早晨八点正,随着陈鹏在电话机里一声令下,西城门外临时修建的炮兵阵地上立即响起了如雷的炮声。

第一轮五门火炮发射后,炮兵马上对射击诸元经行了修正,很快两个标准炮兵营的三十六门105毫米口径的炮弹就如冰雹似地落在守军的阵地上。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及其盟军的制式轻榴炮,射程远达十一公里,威力巨大,中央军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制约这种炮火的武器和办法。历史上,中央军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是1945年之后才从美国进口了这种火炮。即使在西方国家,二战之后这种火炮也是北约的制式武器,直到八十年代初才被M…198式155毫米榴炮和M…102式105毫米榴炮所取代,可见这种炮火的实用性、适应性和性能有多优良。

在这个时代,105毫米口径的炮弹就算是在西方也算是标准的重炮了,中央军的城防工事哪能抵抗这么威力巨大的炮弹?它们在炮火中纷纷倒塌、被摧毁,里面躲藏的士兵不是被炸成碎片就是被活活震死。

在远程炮火轰炸的同时,92步兵炮作为中程炮火也加入了大合唱,操作92步兵炮的炮兵抵近发射,将一个又一个暴露的火力点予以清除。

伴随这种火炮的还有81迫击炮。

而近程的火炮则是60迫击炮为主92步兵炮为辅。

如此梯次配合的炮火打得守军哭爹叫娘,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郭拙诚在深山老林里训练的炮兵梯次配合第一次用于实战就显现了巨大的威力。不但守军叫苦不迭,就是进攻一方的红军也目瞪口呆、惊喜莫名。十五分钟的火力准备是如此地迅猛,以至于参与进攻的红军步兵在咂舌的同时觉得这么打是浪费炮弹,觉得根本没有必要炸这么久。

十五分钟后红色信号弹亮起,但红军并没有马上进攻,而是用轻重机枪扫射怀疑还有反抗力的地方,用高射机枪平射控制一些死角。

没有多久,红军发起了冲锋,到处都是激昂的冲锋号角声:“滴滴答——滴滴答——”

到处都是呐喊声:

“冲啊——”

“缴枪不杀!”

第1480章 势不可挡

这冲锋的号角、这呐喊的声音不但激起了红军高昂的斗志,激励着红军奋不顾身的冲向赣州城,也让那些瑟瑟发抖的守军长吁了一口气,他们不约而同的举起了双手。

“太可怕!终于要结束这恶梦了!”中央军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他们被这些跟冰雹一样密集的炮弹给吓破了胆,他们有生以来都没有见识过如此猛烈的炮火,一发炮弹下去就是十几个平方的巨大弹坑,无论是水泥还是石头都四分五裂,这叫他们怎么打?

红军训练了二十多天的步炮协调在这次战斗中基本成型。虽然在陈鹏、洛熙等人眼里,还有很多官兵不合格,很多部队还在各自为战,特别是冲锋的步兵冲着冲着就兴奋了,根本都忘记了与炮兵配合这件事,但在其他红军指挥员眼里,这次步炮配合真是太完美了。

而中央军更是第一次见识这种配合,感觉对方就是乘坐炮弹而来的。

这种威力巨大的炮弹,这种轰炸烈度,根本不是他们所能对抗的。等待举起了双手,红军呐喊着越过他们,他们才知道自己逃过了一劫:自己的小命总算保住了。

红军如潮水般顺着炮弹炸开的通道冲进了城里,宋希濂所预计的能顶十天半月的工事简直就没有一点用处。

进攻方遭受到的只是零星反抗,有几处发生子弹的地方竟然是一些被巨猛炮火吓傻了的士兵,他们漫无目的地看着枪,不但朝进攻的红军射击,还把子弹射向自己身边的同伴。

好几个士兵不是被进攻的红军打死的,而是被他们的同伴打死的。

整场战斗红军的伤亡微乎其微,轻易突破守军的好几道防线,所有死伤的官兵加起来还不到三十人。

直到红军冲进了城里,冲上了大街,宋希濂等高级指挥官才回过神来,才大叫着:“顶住!顶住!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

不过,谁都知道大势已去,街道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士兵在守卫,军官们也没有安排士兵进行巷战。

因为在宋希濂等高级军官看来,红军再厉害也要打几天,现在还不到巷战的时候。等到红军的炮火烈度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终于感觉战斗很可能会很快结束,他们想布置军队进行巷战时,红军已经突破城外的防线、突破城防冲了进来,不说军官根本来不及布置,就算布置了,也没有部队去执行:现在可不是只有高级军官吓傻,基层军官和士兵同样吓傻了,没有人敢动。

宋希濂的警卫连倒是尽心尽责,也难得地表现出了一丝血性,他们依靠作为三十六师指挥部的市政府大院顽强地向外射击,试图阻止红军冲锋,阻止红军靠近。

但今天的红军早已经今非昔比,他们根本没有冲锋,而是迅速推出九二步兵炮、60迫击炮、81迫击炮,对着市政府大院就是一阵猛轰。

不但一分钟市政府的围墙就灰飞烟灭,里面的几栋房子一下就成了废墟,到处燃起冲天的火光。宋希濂和他的参谋长在第一轮炮火中就被瓦片、砖块掩埋了,不知死活。

死里逃生的副师长惊恐地大叫投降、投降,大叫警卫连的士兵放下武器,并难得地举着一件白衬衣冲了出来。

当副师长按照红军的命令下达全师投降的指令后,攻打赣州城的战斗就开始进入尾声,红军最大的工作就是归拢俘虏、清点缴获的物资……

赣州城的枪声停息大约十分钟后,从南昌起飞而来的国民党空间终于飞临到赣州城上空。

高空中的飞行员迷惑着看着下面突然之间面目全非的赣州城,根本想象不出下面发生了什么,不明白烟雾缭绕的赣州城到底怎么啦,城市里到底是发生了叛乱还是发生了火灾?怎么变成这么一副样子?

他们的脑子就是再聪明也想不到赣州城早已经易主,要知道他们上飞机的时候赣州城还在中央军手里,他们是接到了宋希濂的求援电报后才来的,在接到电报的那一刻他们就冲向飞机、启动发动机、起飞、在空中编组、飞向赣州……

中间几乎没有任何停顿,燃油和弹药都是之前早就准备好的,空军在昨晚就已经做好了驰援赣州的准备。

就在他们飞临赣州城上空下降高度狐疑地查看时,下面几处地方突然冒出了一丛丛火花。还没有等飞行员明白什么,前面的飞机就接二连三的冒火、冒烟,开始翻滚坠落……

有飞行员在惊叫:“我的飞机中弹了!”

“我完了!”

“下面炮火太猛烈!我返航……啊——”

“我得跳伞了……”

……

无论是赣州城里的老百姓还是刚刚被俘的中央军,他们都惊惧地欣赏了一场炫丽的空中烟花,看着飞机一架接着一架往下坠落,看着几朵飞行员的伞花,他们才彻底明白这股红军真的不是他们印象中的红军:人家实力太强大了!

这次红军不但击落了六架飞机,还俘虏了,两名跳伞的飞行员。这还是以为飞行员都以为赣州城还在自己部队的手里,没有刻意将飞机飞得太低进行侦察,否则的话,他们的损失还会更大。

随着那些从南昌飞来的飞机疯狂逃离,赣州城真正的易手了,它完全落入了红军手中,落在郭拙诚的手里!

……

接到空军的报告,蒋芥石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顾祝同手中的茶杯掉在地板上变成了碎片,陈诚脸色苍白目瞪口呆,胡宗南喃喃自语:“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顾祝同对着参谋吼道:“撤!撤!撤!有多远给我撤多远!……”

一月十五日这天早晨两路大军就各自拿下了会昌县城、赣州城。但他们并没有马上继续进军,而是分别在他们占领的地方进行休整、整编、清理缴获物品和进行士兵训练。军官们则讨论步炮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今后注意的问题,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炮弹的威力,更加有效地遮盖前面的火力,如何减少误伤……

一部分人则负责接待闻讯而来的游击队、失散的红军队伍、救助的红军家属等等。

因为两支部队都抓获了不少的俘虏,郭拙诚将部队再次进行了扩编,新成立了教导大队,将原来的保安支队升格为保安大队。

这支部队总人数竟然达到了两万八千多人,而战斗部队就高达近二万,这还不包括工兵部队、通信部队、后勤部队等辅助性部队。实际上这些部队很多都是从战斗部队直接转过来的,他们同样都配备了缴获的中央军或桂军的武器,他们的装备不比中央军的差,比原来的红军更是强了不知多少,如果拉上战场,完全是一支生力军。

郭拙诚亲自兼任教导大队的大队长,第一大队副大队长长范世英担任保安大队的大队长。教导大队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培训中低级军官的机构,而保安大队则是用来防备地方安全的部队。而其他各大队都充实了更多的人马,每一个班都扩展到十四人,四四制逐步从排班级开始向上扩展,也就是先实现一个分队(相当于连)拥有四个排,一个支队(相当于营)拥有四个分队连。

这次不但抓获了很多俘虏,还缴获了无数的武器弹药、粮食军需,其中还有不少军用卡车,也有不少活蹦乱跳的骡子、马匹。甚至还俘虏了一个完整的骑兵连。

因为中央军第三十六师里有不少技术性兵员,郭拙诚又从空间里取出了不少军用卡车,取出了不少吉普车,安排这些俘虏进入汽车队,因此军队的机动性更是进一步加强。

晚上,部队招开了诉苦大会,采取用老俘虏带新俘虏的办法做思想工作,枪毙了几个曾经欺压士兵双手沾满了血债的军官。

虽然这些新抓的俘虏未必就已经归心,但至少没有了开始时的抵触情绪,至少表面看来还算老实了。

在赣州城里,郭拙诚这次又大赚了不少。要知道赣州城一直是中央军的前进基地,也是中央军“剿匪”前线的后勤转运基地,几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大部分是从这里下发到前线的。虽然已经运走了不少枪支弹药给参战的桂军、湘军,以勾引他们更多地配合中央军打红军,但这里还有不少的子弹、炮弹、粮草。

还有三百多万的银元、几百斤黄金、上千斤白银。这些一部分是蒋芥石准备在剿灭红军之后给部队论功发赏的,还有一部分黄金、白银则是赣州城周围的矿场出产的,也有用出产的矿石换来的。

郭拙诚自然就笑纳了。

而且郭拙诚还不止笑纳了缴获的这些军方与政府保存的金银财宝,还将他的魔掌伸向了民间,特别是伸向了那些政府官员、土豪劣绅、大商家,收获自然不小。

第1481章 来了两个高官

要知道赣州城是江西省仅次于省城南昌的一个大城市,在这里有无数的大户、富户,在这里为官的家伙更是捞取了不少的油水。

虽说郭拙诚来自二十一世纪,对捞取富户的钱财有一点心理压力,但为了换取更多的物资,为了让中国早一日强大,他就不得不委屈那些富裕人家了。

当然,他还是有选择性的,只是抄那些政府官员、身有劣迹富户的家,对于名声好的富户,他只是劝人家多少捐献一些,并不全部拿走。

此外赣州还是中国的“钨都”,周围有不少钨矿,更有很多已经挖掘出来的钨矿石。就如在江华县周围的稀有金属矿石一样,这些钨矿石也是政府用来跟国外兑换武器弹药的。

郭拙诚抽时间带着特战队员出来寻找可以与1992年那个时空交换物资,看到郊外矿场里堆成小山般的矿石堆,心里暗喜不已,总算又能兑换一大批武器了。

他命令特战队将这些大型矿场进行戒严后,就毫不客气地将这些矿石全部取走。连同金银财宝一起,被全部用来与1992年的时空换取物资。

郭拙诚没有把银元拿过去更换,是因为银元在1992年那个时空没有多少用,熔化的话其实用价值就浪费了,还不如把这些银元发给官兵,让他们到市场去购买东西,从而活跃市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当然,郭拙诚也知道这么多银元撒下去,撒在赣州城和苏区这个小小的区域里,会引起物价飞涨,会让穷苦人家苦不堪言。眼看二十多天就要过年了,中央苏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战火,早就物资奇缺,市场上根本没有多少东西可买,红军官兵口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