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得到情报,怒不可遏,痛骂以色列胆子太大,把他们最先进的战机丢在了伊拉克!与以色列一样,美国总统立即召开国家安全会议,研究如何阻止先进战机的残骸进入苏联!同时讨论如何应对因以色列侵略伊拉克而引起的世界局势变化,如何安抚阿拉伯国家,特别是自己的那些盟友,如何应付安理会上的争吵、抗议、遗憾和谴责。

在无法提供伊拉克利用“奥西拉克”原子能反应堆制造核武器的证据时,这么贸然轰炸就是入侵,就该受到全世界的反感和抗议。

与美国领导人忧心忡忡、以色列领导人如丧考妣相比,伊拉克人心里乐开了花,大肆接受别人的祝贺,特别是几个受以色列长期欺压的国家,这次更是把伊拉克吹上了天。

根据郭拙诚的提议,乌代命令伊拉克的军队和警察以“奥西拉克”原子能反应堆为中心,以三十公里为半径,寻找一切可疑人物。

让乌代再次惊喜的是,伊拉克军队和安全情报部门在大规模的搜捕中,不但抓到了两个跳伞的以色列飞行员,还抓获了七个以色列的特工。

这些特工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评估“奥西拉克”原子能反应堆受损情况的。

看到一切都如郭拙诚所预期的,乌代在心里将郭拙诚奉若神明。十八岁的年轻人开始不知不觉对郭拙诚产生了依赖心理。

从跳伞的飞行员以及特工身上,伊拉克情报部门知道以色列为了炸毁“奥西拉克”原子能反应堆已经让空军训练了很长的时间,他们处心积虑就是为了将这里夷为平地。

通过伊拉克专家们的一番推演和评估,所有人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说乌代有先见之明,如果不是乌代指挥正确,如果没有中国的防空导弹,这个“奥西拉克”原子能反应堆真的会炸成废墟。花费了四十二亿美元,花费了无数精力,给法国许诺了无数好处的原子能反应堆就会成为一堆垃圾!

听到汇报,大惊失色的萨达姆丢下前线的一切,连夜乘飞机赶回巴格达,立即召集在首都的军方大佬、情报机关首脑、乌代等人召开会议。

会议还没开始,除了萨达姆,几乎所有人都恭维着指挥若定、亲临一线的乌代,一个个拍着他的马屁,就是萨达姆也高兴地夸奖了这个突然变得有出息的儿子好几句。

因为大惊的萨达姆还在飞机上就收到了好几个国家的贺信,收了无数的恭维,他心里心花怒放,从来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

虽然萨达姆和其他高官一样,都知道这次之所以将极坏的事变成极好的事,全部依赖于中国,但在座的人都没有将功劳放到外国人——中国人——身上:

现在与伊朗的战争正处于紧张时期,正需要一个伟大的事迹、伟大的英雄来鼓舞士气,将功劳放在乌代身上正合适。至于,中国人,他们不是要订单要合同吗?给他们就是。相对这么大的功劳,六十多亿美元的订单算什么?又不是拿走六十亿美元现金,只是买他们的武器而已。

其实,如果让这里的人在战功和六十亿美元之间选择的话,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战功,要知道这战功是在以色列人身上取得的啊,多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凭这些战功,其他阿拉伯国家还不对伊拉克刮目相看?伊拉克在大大提高国际威信的同时,还能得到不少于一百亿美元的好处。

乌代这时的表现又让人刮目相看,他竟然为情报部门、负责防守的将军们求情,说不是他们失职,实在是以色列的人太狡猾。

因为这些人是萨达姆的亲信,他也不愿意将自己的人枪毙,也就顺水推舟地放过了他们,只是将每个将军和情报官员的级别降低一级,工资扣除一半。

相对这次重大事故而言,这种惩罚可以说忽略不计,只倒霉了那个自杀的将军。

通过专家的现场评估,挨了两颗MK84炸弹的“奥西拉克”原子能反应堆虽然损失严重,但还是可以修复。两颗炸弹炸塌了顶棚,炸坏了里面一些设备、管道。

因为反应堆还没有正式运行,管道损害后并没有酿成更大的灾难,只需要更换就可以。总的经济损失不超过五亿美元,修复时间不超过半年。

幸亏没有第三个炸弹,否则的话,这个反应堆即使还可以修,那也需要动大手术,资金需要十数不说,修复的时间肯定成倍增加。

如果没有乌代指挥的防空导弹拦截,后果不堪设想。

总而言之,乌代这次功不可没。

会上萨达姆要求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宣传乌代的英勇事迹,并授予乌代“国家英雄”称号。同时将以色列的飞行员和特工在电视上公开,向安理会提出强烈谴责以色列侵略伊拉克的提案,并宣布伊拉克将在适当的时间内报复这个胆敢侵略的小国家,必要的时候将这个小小的邪恶国家从地球上抹去。

随着电视节目的播出,随着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乌代作为一个有勇有谋的少年将军形象在伊拉克人心目中冉冉升起,人们因为在伊朗战争因前线失利而产生的阴影在迅速消失,对伊拉克的前途又开始明朗起来:我们连最厉害的以色列都能干掉,还能怕伊朗?

第610章 惊喜的收获

伊拉克人民在大肆赞扬乌代的同时,也对以色列充满了怨恨,所有的伊拉克人都从家里走出来,走上街头,呼喊着抹平以色列、消灭犹太人的口号,以色列总理的肖像和国旗被一次又一次地焚烧……

以色列还在联合国会议上被许多国家谴责、抗议、讥讽……

可以说,这次偷袭行动让他们真正丢了夫人又折兵。

在这事后的第四天,萨达姆在总统府里举行盛大宴会,为乌代和所有参战的伊拉克官兵举行授勋仪式,除了邀请各国使节外,更专门要请了中国方面的使馆人员和有关专家。

因为郭拙诚不愿意露面,而陈鹏、孙兴国等人一看就是军人,他们也没有出席,出现这些宴会的主要是使馆工作人员和胡兼善等人。

但郭拙诚并没有在大使馆睡觉,他和那为军事主官一起去了乌代的行宫。

在那里,他们跟伊拉克的高官讨论有关中国出口武器的问题,同时也讨论如何改进伊拉克预警系统的问题。

这次以色列的飞机千里深入,一直插到他们的首都巴格达,竟然突破所有的火力网,直接飞临到重兵把守的“奥西拉克”原子能反应堆上空。

“巴比伦行动”深深暴露了伊拉克防空网的脆弱,甚至可以说花费巨资建立的防空网形同虚设,根本防不了敌人,必须全方位的改进。

他们必须立即改进他们的远程预警雷达。他们的预警雷达都是以前五、六十年代购买的老式预警雷达,普遍存在探测距离短、探测死角大的缺点。这次以活生生的事实证明,只要敌军飞机作超低空飞行,伊军的雷达就发现不了,预警迟缓、预警时间太短的缺点也一目了然。

在这里做客的郭拙诚一方面请他们采购中国新式的坦克、便宜的飞机、便宜的导弹,另一方面请他们更新他们的预警系统,用中国的雷达来代替以前从苏联购买的雷达。

因为双方有购买六十五亿美元武器合同的赌约,对于郭拙诚提出的大量采购中方武器的提议,伊拉克官员倒了没有多少人反对。

虽然中国提出采购六十五亿美元的大单有点趁火打劫,有的耍滑头,但这次确实应该感谢中国人,如果不是他们,耗资四十二亿的“奥西拉克”原子能反应堆毁于一旦不说,还会死伤不少技术专家,会将伊拉克的原子能事业打回原始社会,最主要的是会被世界各国讥笑:连老窝都被人家操了,丢脸啊。

现在可不同,把以色列派出的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留在这里,伊拉克军队的面子可是光彩得很,反而是以色列颜面扫地,被人讥讽说不自量力,以色列内阁差点为此倒台,情报机关首脑和军队总参谋长以及空军司令已经为此引咎辞职,真是让阿拉伯人大快人心。

阿拉伯人扬眉吐气,一扫因几次中东战争失利而淤积在心中的闷气,伊拉克的形象在全世界陡然猛涨,这绝对是任何金钱也买不到的。

可以说这六十五亿美元的武器买卖,他们很乐意。

可是涉及到如何建立伊拉克预警系统的问题,伊拉克高官心里就有了小九九,一句话,他们只相信美国和欧洲的雷达系统,不放心中国的雷达系统。如果雷达系统全部采购中国的,他们认为雷达预警系统还没有建立就已经落伍了。与其重复建设这种落伍的东西,还不如不建。

最后,双方都退了一步,预警雷达从中国采购一半,剩下的一半他们从美国或欧洲进口。至于防空导弹、军用计算机则全部采购中国的。

定下了大致框架后,郭拙诚就带着军事主官回大使馆去了。

大的方针已经确定,具体的事情又胡兼善他们主持就行。他在国内还有一大堆事呢。能够将国产的雷达打入伊拉克,已经超额完成了出国前订下的指标。

第二天早晨,郭拙诚带着陈鹏、孙兴国登机回国。临行前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给中国驻伊拉克的大使,请他在他走之后将这封信转交给乌代。

等因喝醉了庆功酒而睡得死沉沉的乌代得到手下汇报说郭拙诚已经回国,乌代气得掏出手枪毙了他的秘书,怪他没有及时喊醒,没有阻止郭拙诚他们回国。

电话打到机场控制台,对方惶恐地报告这架去中国的民航飞机目前已经在中国首都机场降落,所有旅客已经下了飞机——郭拙诚到了中国国内,乌代对他已经鞭长莫及。

气急败坏的乌代将电话机砸成了碎片,气冲冲地将昨天负责跟郭拙诚谈判的几个高官召集起来,指着他们的鼻子大骂了一通,狂骂这些家伙真是蠢猪,心目中只注意武器和金钱,没有一点眼光,没有一点大局概念,不知道郭拙诚、陈鹏、孙兴国三个人比三个精锐师的作用还大,不知道设法将他们留下。

他还对目瞪口呆的高官吼道,如果让郭拙诚训练他们的一支精干部队,那么这支部队绝对在中东国家所向无敌,其价值远远超过导弹和雷达。

无奈之下,他只好另辟捷径,迂回从中国得到帮助。

他先向中国大使馆的大使表达了伊拉克政府对中国无私帮助的感谢,请大使先生转达他对中国领导人以及郭拙诚等人的问候,然后提出请郭拙诚到他们国家担任特种部队教官的请求。

大使自然不敢做主,只感谢了乌代的问候,然后说他将尽快将乌代阁下的请求传为国内。大使同时告诉他,郭拙诚临走之前给乌代阁下留了一封信,请问这封信是否马上送过来。

乌代迫不及待地说道:“快!快!我要马上看到郭先生的信。”

等大使馆派人送来了信件,乌代果然没有失望,郭拙诚在信里用英文写了短短几句话“乌代殿下,伟大的真主让我们有了一次愉快的合作。麻烦殿下派人将飞机残骸包括那架迫降在湖里的F16飞机送到我国。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有第二次更愉快的合作。”

乌代对其他内容没有在意,他的目光被“第二次”和“合作”这两个单词吸引,就如一个初哥看到了两个光着身子在他面前走动似的,一下变得目光呆滞、呼吸急促了。

为了能让郭拙诚答应帮他训练军队,特别是为了今后有更多的合作,这次乌代使出了全身的解数,一次又一次恳求萨达姆派出军队,一次又一次亲自动手,调动数以万计的军人和情报人员、车辆、船舶将散落在一百多平方公里里的十三架飞机残骸,包括那架只有一边机翼和这边发动机受损的、迫降在湖里的飞机收集起来。全部用集装箱小心翼翼地封存,然后悄悄地运到中国的货轮上,由中国货轮运回中国。

货轮里还放进了三辆高级防弹奔驰汽车!

等到美国大使找上门的时候,中国的货轮已经离开了波斯湾。这个时候,他们还以为这次残骸还藏在伊拉克的某个仓库里。

经过几天艰苦的谈判,当伊拉克保证这些残骸绝对不会流向苏联,当这次残骸已经运到中国后,美国大使这才悻悻而回。

对于那架机体大部分保持完成的飞机,萨达姆很想留在伊拉克研究,但在乌代的坚持下,想到自己国家确实不具备研究先进战斗机的能力,他最后只得忍痛割爱。

等残骸送走了,乌代还亲自找萨达姆总统出面,提出修改与中国签署的有关改进伊拉克雷达预警系统的文件,将采用中国设备的比例由百分之五十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五。

等做完这一切,乌代正式以伊拉克政府的名义向中国政府提出请求:请郭拙诚带十名如陈鹏、孙兴国一样的士兵前来伊拉克帮助训练他的卫队。给出的工资是每年一千五百万美元!其中郭拙诚一人的工资是年薪五百万美元,其他人员每年一百万的年薪!

五百万美元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吓人的天价,可惜郭拙诚没有看在眼里。中国领导人也没有看在眼里:郭拙诚可是比等体钻石还值钱,岂能被区区五百万美元所驱使?

不过,为了维护中国与伊拉克的传统友谊,更主要的是为了发挥中国在伊拉克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推销中国的武器,经过两个国家紧锣密鼓地协商,最后决定派出以陈鹏为首的特战小分队帮助伊拉克训练特殊部队。

这次孙兴国没有去,因为中央决定由孙兴国负责组建郭拙诚的警卫连,专门负责郭拙诚的安全。

郭拙诚很郁闷,孙兴国很惊喜。

中央领导之所以选择孙兴国,是因为他们知道孙兴国有一门特殊的本事,他变态的听力能够提前发现一切阴谋,能够极大限度地确保郭拙诚的生命安全。

随着胡兼善在伊拉克一步步将粗略的合同慢慢落实,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中国竟然因此获得了一百三十二亿美元的巨额订单!这还不包括步枪、弹药、军服以及士兵身上的装备,如匕首、水壶、背包等等。

第611章 科界泰斗的请求

这次获得收益的不再只是生产坦克、火炮、装甲运兵车的军工厂,还涉及到飞机、雷达、导弹等军工厂。

巨大的收获让虞罡秋后牙床都快笑出来了:因为中国军工厂的所有库存全部被搜罗一空,全部都装运上船,全部换成了金光闪闪的钞票,爽啊!他这个计委主任犹如放下了千斤重担。

最让他乐不可支的是,除了伊拉克大量地需要武器,伊朗更加迫切地需要。除了常规武器,伊朗要导弹,要地对空导弹,要地对海导弹,要舰对舰导弹,还要空对舰导弹……几乎只要是导弹,他们就要,只要你中国愿意卖的武器他们就买。

没有多久,叙利亚、沙特、阿联酋、利比亚甚至科威特等中东国家,以及阿根廷、智利等南美国家也提出向中国购买导弹,当然,他们主要买的是防空导弹。

显然,这都是伊拉克击落以色列飞机所带来的广告效益,虽然当时伊拉克没有宣传打下以色列F15、F16是用的什么导弹,也没有宣传是哪个国家的导弹,但宣传乌代英雄事迹的时候,为了真实,不得不泄漏中国红旗…61地对空导弹的尊容,加上伊拉克自己也不想成为购买中国武器的唯一冤大头,很“无意”地说出了中国导弹的厉害,“不得不”很勉强地为中国导弹说了几句中肯的话,以至于这些国家争相购买能击落世界最先进飞机的导弹。

这一切都让中国导弹生产部门痛苦并快乐着,订单一下排到五年之后!与之前中国导弹几乎无人问津真有云泥之别。

郭拙诚坐在办公室里接到了无数的电话,都是厅级或厅级以上打来的感谢电话,当然更多的是军工企业的老总打来的,都是感谢他让他们有了钱花,再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了。

但也有人打电话来抱怨郭拙诚,说他为什么不把事情办缓一点,一下子把订单弄的这么大,哪里能生产出这么多原材料?现在国家有关部门一个劲地催他们加快生产,加快提供特种钢铁特种材料,他们就是把自己当成原料跳进炼钢炉也不行啊。

当然,这些人调侃的意味居多,就是真有抱怨的,那也是半真半假。毕竟有订单总比没有好,虽然完不成国家任务可能被批评,但比没有订单没有钱发下去,被上级和下级同时骂要好得多。而且订单大,国家的投资也大,项目也随之而来。有了项目,手里的权力不就立即增大?

可以说,他们打电话的真正目的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认识一下这个年轻人,认识一下这个传奇人物,谁都知道这么年轻的人将来绝对还会往上走。

他现在已经是副部级,再往上走不就是省部级干部?还往上走,那就是副国级领导。如果更进一步,那……

反正只要他们在近几年不退休,他们就知道自己终究会成为这个年轻人的部下,此时不投资一点感情,将来肯定会后悔。

郭拙诚自然知道这些人的心思,但他没有说破,更没有反对,连一点厌烦的意思都没有,而是很认真地接电话,很客气很谦虚地和对方交谈,如果对方有什么难处,他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作想。

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都是不能轻易得罪的人,这些人也许对自己的仕途没有什么助益,但如果得罪了他们,他们绝对有本事让你闹心,让你过的不爽快。

年轻是本钱,是在中央领导面前“随意”说话的本钱,但也是劣势,是在下面老同志面前说话的劣势,如果这些老同志发现你骄横,认为你不尊重他们,他们很可能倚老卖老,一个电话就捅到上面去,或者在他们那圈子里抱怨。

要知道现在的老同志无一不是老革命,极大部分都是以前从军队一步步爬上来,解放之后再出任各单位领导,他们一个个都有很多战友、上级、下级。这些人一个人的看法很可以左右很多人的看法,与前世那些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官员完全不同。

前世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官员所生活的圈子很有限,基本上只有几个同事和不多的上下级,而且这些人都是分成几个山头的,相互之间有盟友、有政敌,一个人的思想影响的只是少数几个人,与解放前那种从白山黑水杀向天南海北的部队圈子根本不能比,部队的圈子大得多。

解放前的部队,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连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变迁,很可能就有几十个甚至上百过科级以上的干部,而且人人都是老干部、老革命,即使一个没有当官的小兵,但现在都敢对着现在的县委书记吼:没办法,谁叫人家的资历老,后台多、后台硬呢。

正因为郭拙诚的姿态放的很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