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借星火计算机在美国的成功,郭拙诚相信随着大量的外汇进入中国,中央领导人肯定会对滇南大学计算机系更加另眼相待,如果郭拙诚适时提出计划,科学地规划将来的这个科技示范区,有探圳这个样板在前,得到中央的批准估计并不难。
探圳特区的建立是为了打开一扇窗口,以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郭拙诚预想的这个示范区显然走在探圳特区前面,国家没有反对的理由:外资已经开始陆续注入,国外的设备和技术人才也将逐步进来。
在郭拙诚心里,他希望在滇南省省城这里建设一个数字城,之所以选在交通不便的滇南省而不是交通发达、科技水平高的沪海市或者离京城不远的卫津市,他显然有他的想法:
第一,当然是为了保密,地区越偏僻,保密性自然更好。
他计划将脑海前世的知识逐步拿出来一些,用于计算机的升级,如增加软盘驱动器、音响,将来增加到研发计算机网络,甚至将发展到进行互联网研制,这些都是未来的金矿,事先不保密不行。
虽然前世的他并不精通这些,更不是IT方面的专家,但他强在使用过,而且使用过多年,加上他本身就是搞技术出身,对电子产品比普通人了解深得多,至少能将很多产品的大致功能清楚地说出来,至少可以给研制人员提供思路、提供创意,也能确保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不发生大的偏离,减少甚至避免科研人员走弯路、走错路。
一旦某一个或两个领域取得了进展,就能赚取大量资金,就能储备大量的人才,这样一来还可以向其他领域发展,如开发专业领域的单板机、工控机,甚至可以研发程控交换机,进而向BP机、大哥大、GSM手机等方向发展。
有了资金、有了人才,又有什么奇迹不能发生呢?
他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不能给这些领域的专家具体的设计建议,但他相信科研人员一定能从他这里得到启发。人们都知道,科学有时只要有一个创意、一个思路甚至只需简单的提示就能前进一大步。
他甚至有信心预言:将来的中国不会永远跟在外国人的后面追,不说超过美国人的技术水准,至少可以与他们并驾齐驱,与美国一起分享科技腾飞带来的红利,而不是前世那样几乎让美国一家独享。
第二,郭拙诚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希望。他希望将这个示范区放在西南省份、放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后,能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在他想来,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在都是不一般的低,沪海市虽然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但与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是低得不能再低,工人的平均工资也只有四十多元。至于技术人员,就是沪海市也一样是分散的,无法形成拳头。如进行大规模的研究,都是由国家出面召集全国的著名进行联合攻关。
他的想法是利用星火计算机这个产品的生产和赚取的利润,在这里培养出一大批收入高、责任心强、技术符合要求的工人、技术人员。也吸引全国的知识分子、年轻人朝这里集中,形成一个人才聚集的低洼地。
等这里的人一个个接触了现代技术知识、现代技术管理后,肯定有不少的人会不甘于按部就班的工作,他们将会带着自己的技术、自己的知识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而沪海市、京城、卫津市、五羊市等等大城市都能为这些创业者提供不错的创业条件,能让他们更快、更方便地成功。
前世的时候,因为中国没有拿得出手的技术和产品,有的只是原材料和低廉的人工,为了吸引外资,经济特区和开发口岸只能选择在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地区、人才密集地区或者选择比邻杳港、澳门的地方,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和资金都向这些地方倾斜。
当时确实只有这样选择,外资才可能进来。如果当时把特区建在滇南省、贵洲省等地,不说外资不会蜂拥而入,恐怕洋鬼子的鬼毛都看不到一根。
正因为有这些便利条件,才有了特区的快速发展,才创造出了探圳速度,才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发展。
但是,这些措施也造成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本来发达、富裕的沿海地区越来越发达和富裕了,而贫穷省份和贫困地区的人才和资金一窝蜂地朝那里聚积、扎堆,这些发达地区与那些人才的家乡形成了经济上的剪刀差。极大多数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人再也不愿意回自己贫穷的故乡谋发展。因为回家乡发展的话,就意味着回去过苦日子,就意味着回去接受巨大的困难,企业想发展起来实在太难太难。以至于他们都以在发达地区生根发芽为荣,带动这里的经济发展。
这就越发造成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西南地区的经济差距变大,人才越发不愿意回家乡,以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种情况后来迫使国家不得不发出开发西部的号召,出台专门的优惠政策人为地鼓励人才返乡,集中大量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多年过去,西部地区的发展依然艰难,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上十年的发展差距。
如果人才的洼地设置在滇南省,则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因为滇南省本来就是落后的省份,经济、交通很不发达,即使滇南省省会城市发展起来了,但再发展也不可能有探圳、五羊市、戈汉市、沪海市、京城等大城市的潜力,而且这里的地形地势恶劣,大学和企业稀少,工人数量与素质远不上内地城市,等等这些条件都制约了在这里创建企业。那些被这里高工资、高福利吸引而来的人才,在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能后,只要他们有眼光,他们肯定会很乐意地去沪海市、五羊市、戈汉市、京城等大城市谋发展,他们回到其他城市也不是很艰难的选择,因为在交通、经济方面比滇南省差的地区还真不多,就是西部一些地区的外部条件也比滇南省好,至少在交通方面超过。
如果拿探圳特区与郭拙诚设想的科技示范区相比,探圳具有无可比拟的可持续发展性:探圳有高级的物资享受和环境享受;能够通过杳港随时了解外部的信息,能方便产品的进出口和技术引进;这里有高度发达的公里、铁路、航空、海运交通,利于产品进入全国市场和人才招聘;城市和企业的发展几乎不受地形的限制,地皮不足可以向关内发展;等等这些有利条件完全可以吸引全国的人才过来,而且能让他们一直留下来就地发展而无需离开。
第361章 校长你来当区长吧
而郭拙诚的示范区则不然,这里除了在这里能接触和学习高技术、现代化知识外,相比探圳其他都是劣势,特别是交通和地形对创办企业很艰难,逼得那些想通过创办企业发大财的人不得不离开这里散向全国。
这样一来,虽然滇南省的经济不能一下子腾飞,但是这个高科技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就大大超过探圳市,就能更好地促进全国经济地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更快地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向全国普及,从而让全国人民更早地接触外面的世界,更容易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
也许有人会说郭拙诚这是异想天开,交通如此闭塞的滇南省,原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就是科技示范区本身都难发展起来,怎么可能成为全国人才的低洼地?怎么对全国的人才有吸引力?他们都会涌向条件更好的探圳。
确实,因为滇南地处滇贵高原和横断山区,山地多,对发展吞吐量最大的铁路运输有很大难度。运输只能依靠并不发达的公路交通网和航空。公路运输速度慢,航空运输载荷小,不足以承担发展经济的重任,连人才都难以引进来更别说向外辐射了。
郭拙诚却认为完全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全国工人的工资收入极其低下,全国平均月工资只有三十多元左右。如果在这里将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提高到二百元,绝对会让无数的人怦然心动,加上舆论宣传肯定有吃螃蟹的人。
而二百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目前一台电脑卖给美国西环电子公司的售价是二万三千美元,扣除进口的元器件、外设、人工、运输费等等成本,郭拙诚他们得到的纯利润还有一万八千美元,按目前官方汇率一美元兑换一点五元人民币计算,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发放一百三十五个职工一个月的“高工资”。
按每个月生产一万台计算机计算,就能接纳一百五十万职工。虽然将来计算机的售价会大幅下降,但计算机内部的元器件以及外设如鼠标、键盘、显示器、显卡等也将逐步实现国产化,可以弥补因售价降低而带来的利润减少。另外,将来还能开发出软盘驱动器、音响等计算机的附属产品,这些产品完全能够脱离主机向外销售,比如为IBM、DEC等公司的计算机提供配套,这里又是一个利润增长点。不要忘记了,还有一个大头的收入,那就是专利转让。
而且作为重生而来的人,郭拙诚深深知道经济不是死的。利润只要不锁进铁柜里,而是重新投资,就会产生成倍、成十倍的利润。因为这些“高工资”发到职工手里,职工肯定要消费,他们要吃饭、要穿衣、要享受、要结婚、要买家具电器……肯定会促进餐饮、服装、服务、家具、电器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肯定会产生利润,会容纳更多的职工,会产生或吸引更多的商人、企业家。
即使职工的钱存银行,这些钱一样会投入到生产、商业中,一样会产生利润。
可以预见,昔日美国以汽车为主崛起了一个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底特律市,今日以计算机为主的示范区也能在滇南省崛起。况且郭拙诚并没有野心让滇南省省会城市成为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城,只要小小的示范区能成为中国著名的,能为中国培养技术人员、培养现代化管理人员、让中国人接受现代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知识就达到了目的。
前世一个并没有多少自主知识产权、并没有赚取海量外汇的中关村就能闻名全国,走在时代前面的这个示范区怎么会不吸引人才的目光?不说中国人,将来就是外国人也会不少吧?有了外国的白人、黑人涌入,中国人能不过来看看热闹?
一旦郭拙诚正在偷偷开发的游戏机成功,然后让杰克以美国公司名义在这里设立游戏公司,随着游戏的红火,能不吸引大量的淘金者进来?
当然,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具有先天优势的沪海市、京城、卫津市、五羊市、戈汉市……肯定会迅速崛起,它们将不可避免地取代这里的地位,人们的目光也将向那些地方转移。这个高科技示范区很可能被不少人忽视。
可这不是正是郭拙诚所希望的吗?
这并不是说这个示范区衰落了,而是因为那些城市发展更快、工业体系更完备、成本更低、产业工人更容易招聘到。到这个时候,郭拙诚创建的这个高科技示范区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无需再由它来领导全国的经济发展了。
当然,那时候郭拙诚也早就调离这里,到其他地方担任更高的职位了。
郭拙诚决定让这里成为中国人才洼地、高科技的示范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拳头产品——计算机和半导体——都是体积小、质量轻、价格昂贵的产品。
抛开目前在美国采购的显示器、键盘、电源,星火计算机主机只有大约四公斤。一辆载重量五吨的“解放牌”卡车可以一次性运走一千二百台计算机,价值二千七百多万美元。一架普通的运输机一次性可以运走价值五千万美元的货物。至于半导体产品、大规模集成电路,其价值密集度更高,一小块芯片就是几十、上百美元。如果有必要,一辆卡车就可以运走价值上亿的产品。
它们对运输的要求根本没有传统高价值产品(如机床、汽车、发动机、家用电器等等)那么苛刻,更不用说粮食、食品等量大价低的产品了。这个时候的稻谷、小麦、玉米每五十公斤平均收购价格为十二元人民币左右,这还是国家调整粮价在去年的基础涨价两成才有这么“贵”的。
一台星火计算机二万三千美元的价格相当于一百四十三吨稻谷!一卡车运送的计算机相当于一十七万吨的稻谷!按每火车皮装六十吨计算,需要二千八百多个火车皮!
面对如此相差悬殊的数字,完全可以说滇南省闭塞的交通只对人才流动产生阻碍,根本无法阻碍计算机、半导体所带来的巨额利润的流动。
交通对郭拙诚的宏伟计划基本无影响。
基地建在这里还有两个便利条件,一是这里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能满足基地对资源的需求。二是这里并不缺熟悉工人。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滇南省、贵洲省、川昌省是中国三线工程的重点地区,群山里挖了很多地下工厂。很多军工厂、重要的民品生产厂就藏在这里的大山深处,自然也藏有无数的工人。而且这些工人一般都是思想境界高、技术水平高的人,否则没资格进来。
他们在偏僻的山洞里默默地工作,为国家做贡献。按照原来的历史,这些工厂和工人直到1985年后才陆续从深山里迁出来,慢慢进行军转民,从军队的企业逐步转到地方管理,一直到90年左右才基本完成搬迁。
这个时候国家领导人正在为如何安置他们而处心积虑呢。如果郭拙诚这时提出要工人,绝对会被那些领导人和那些工人所感激。
除了三线工人,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让各级政府焦头烂额,那就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特别是滇南省的知识青年在去年——也就是中国准备发动对越惩罚战争的前夕,酿成了一起大事件,将知识青年的不安稳形势直接地暴露在各级政府面前。
如果能够有大批的工作岗位提供给他们,各级政府绝对会大松一口气。
赵启东对自己的这个所谓的助理又是一阵无语:你以为你是中央首长啊,想找哪级部门就能找哪级部门?你想要优惠政策,上级就会给你优惠政策?
郭拙诚可没有反省自己吹牛的觉悟,而是豪情万丈地说道:“赵校长,别看这里不是稻田就是土山,我相信用不了几年,这里就是人们心里的圣地,将会有无数的能人朝这里涌来,会在这里创建一个个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现代化企业。这里所能产生的利润将是现在整个滇南省全部企业所创造利润的百倍、千倍。”
赵启东无视他的吹牛,正要打断他的话,郭拙诚却问道:“赵校长,有没有兴趣放弃你的校长身份,到这里任区长?虽然行政级别暂时会低一些,但我保证你的仕途将远远超过现在,如果你想搞科研,你取得的成绩也必将超过在学校当领导。”
那口气就如他是领导似的,似乎是一个可以关心、提携赵启东的老者。
赵启东虽然知道郭拙诚的人脉深,但他实在看不去这块田地上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更无法想象在这块地皮上将发生什么。他笑着摇头道:“我可没有你这么大的雄心壮志,现在我管理这个大学都感到吃力,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升官。如果上级批准成立你所说的示范区,干脆你在这里当这个区长算了,学校保留你的工作单位和行政级别,继续兼任我们大学计算机系的主任和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怎么样?”
第362章 省委领导
郭拙诚知道眼前的这个赵启东虽然是知识分子,但多少受官本位的影响,就算他心动了也会因为考虑自己行政级别降低而犹豫,更何况他现在根本看不出这个高科技示范区的前途,看不到它将来的影响力,连心动都谈不上,更别说答应放弃自己副省级校长职务到这个还不知道什么级别的示范区当区长了。
郭拙诚理解地笑了笑,说道:“如果上级让我来负责这个示范区,学校里的什么级别和职位什么的我啥都不要。我相信这个示范区如果真的成立,那绝对是正厅级,绝对是大权在握,我还稀罕什么校长助理,呵呵……我还是年龄太小啊,上级肯定不会让我为头的。”
赵启东内心有一丝尴尬,他掩饰地看了一下手腕上的表,说道:“时间快到了。我们走吧,那里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们呢……现在这么多事情,你可要悠着点,别把自己累出病来。”
郭拙诚转身跟在赵启东后面朝不远处的吉普车走去,说道:“没事,我年轻。再说,现在系里实验室建设由粟教授在主持,我只负责保证资金就行。现在西环电子公司第一批款马上就到位,我没什么操心的……赵校长,下午的会我还真不想参加,干脆我找你请假算了。”
赵启东断然拒绝:“不行!省委宣传部部长和军区司令都要来,你不出面,他们肯定不高兴。我不在那里还说得过去,反正他们跟我也没有多少话说,你要不在,怎么行?”
这不是赵启东矫情,也不是赵启东嫉妒,事实确实如此。
因为郭拙诚搞出了星火计算机,现在不但美国那边热闹非凡,中国这边同样热闹非凡,媒体上不断出现滇南大学计算机系的名字。虽然在郭拙诚的坚持下,他的名字都没出现在媒体上,但省委宣传部长哪里能不知道?
本来对郭拙诚不怎么上心的这个省委宣传部长第一次看到郭拙诚后,被他年轻的外貌所震惊,也让他有了探寻郭拙诚秘密的兴趣。只不过郭拙诚的档案是由上级直接掌握,作为省委常委的他也只是郭拙诚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最年轻的副教授、最年轻的军功章获得者,至于在部队的情况到底如何,一无所知。
但是仅凭这些就足够让这个宣传部长高看了。
对于星火计算机,他觉得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因为它大涨中国人民的志气啊!为祖国增光啊!如果报道出来,滇南省的宣传工作不就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吗?
按他的意思就是要对这件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要为全国人民树立郭拙诚这个刻苦钻研技术的英雄个人、和滇南大学计算机系这个勇攀科学高峰的英雄团队。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滇南人的正面形象。
去年3月在京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鼓舞了无数的科技人员向科技进军,全国也先后涌现出很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可是,滇南省却时时拿不出这种让国人惊喜和感动的典型来。因为此事,作为宣传部长的他被省委书记问过不止一两次,每次自己都说会好好挖掘。
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典型,连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