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品公子-第8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狠人别说杀了自己的狗,就是当众扇自己的脸,也得咬紧牙关忍了。
  众人听得绝倒,刘主任什么人,自打调到这食堂了,当了掌印领导,那飞扬跋扈的劲儿,简直令人咂舌。
  尤其是那条黑狗,简直就成了食堂的黑大爷,成天吃得比以前的地主都好,姓刘的还不愿拿绳链束缚它,放任这畜生到处耀武扬威,食堂里很有几位师傅,这被这恶狗啃过,刘主任不闻不问,谁也没辙。
  如今,这恶狗被人宰了,正是大快人心。
  再看刘主任连半个屁也不敢放,还哆哆嗦嗦说杀得好,众人心中的爽快劲儿,那就别提了。
  薛向道,“没什么,我帮你个忙,你也帮我个忙呗,帮我把这狗头扔了。”说着,手起刀落,将他狗头斩了下来,随手一扔,正丢进刘主任怀里。
  一腔子血霎时将刘主任一套新买的西装,染得通红。
  刘主任抱着狗头,丢也不敢丢,放也不敢放,又是心疼又是惊惧,怔怔间,双眼直发黑。
  薛向却不管姓刘的如何思想,挥动砍刀,十余秒时间,一条精壮黑够就化作无数寸许长短的方块。
  他料理狗肉的当口,早有眼色好的师傅,烧了一锅热水,薛向冲那人道哥谢,便将狗肉投注进去,焯水后,捞干。
  又到邻近的灶台将火点燃,待五十人份的大黑锅烧红,一碗猪油下去,立时兹兹冒着轻烟,凝固的猪油几乎秒化,随即,滤干的狗肉被投进锅内,便开始爆炒,稍后,投注食盐,八角,茴香,辣椒干,蒜瓣,生姜,等大料,一通爆炒,满室异香扑鼻。
  待得狗肉翻红,兑进两大瓢水,趁着煮开的空当,薛老三在厨间翻翻拣拣,寻了两瓶二锅头,三副碗筷,一盘花生米,外加一大碗黄豆酱,一道用洗脸盘装了。
  东西寻摸齐了,锅里的狗肉也炖开了,寻了个大锡锅,用铁瓢把狗肉全部舀了盛装进去,左手盆,右手锅,朗声道哥谢,如风一般去了,留下满厨房的师傅大眼瞪小眼,不知身在何间,此是何年。
  薛向手快,不过四十来分钟,一锅喷香狗肉,便被他抱回宿舍来,点燃酒精炉子,直接将锡锅放上去。
  崔原则道,“锅里是什么玩意儿?”
  薛老三道,“刚去帮你报了仇,正是那条大黑!”
  “什么,你把大黑宰了,不对啊,大黑一般守在食堂后面,众目睽睽,你怎么下的手,再说,即便宰了,又哪儿寻地方料理肉。”
  崔原则疑问多多。
  薛向道,“就在厨房宰的,直接拎进厨房,那里头家伙事儿多齐啊,要啥没有,现杀现宰,直接下锅料理,这样才能原汁原味,喷香扑鼻嘛。”
  “就没人通知老刘?”崔原则惊得站起身来。
  “有啊,狗皮刚剥下来,老刘就来了。”说着,薛向拿筷子在锅里翻了翻,立时一阵肉香翻出锅来,“老刘自己都不生气,说这狗该杀,还帮我扔了狗头呢。”
  崔原则眼睛要瞪瞎了,彭春接茬儿道,“老崔,你平日里口口声声薛大爷叫着,现在看来,你小子是口惠而心不至,我就不一样,我是实心实意叫着薛大爷,人家到哪儿都是大爷,杀条狗算是什么,就是割老刘身上的肉,老刘也定不敢叫出声来,咱薛大爷就有这种煞气。”
  彭春这么一说,崔原则秒懂,是啊,就冲薛老三干翻霍无病,谢伟红的壮举,小小刘能还不得绕道走?
  年头到此,崔原则不免有些叹息,自己看来千难万难的事儿,在人家这儿,就不是事儿。
  他正动着心思,薛向干脆就锅盖掀了起来,一股浓浓的水蒸气好似封禁了千年万年的妖魔,蹭地就蹿了出来,迅速在室内布展着躯体,刹那间,浓浓的肉香弥漫,挑动着中枢神经,让人险些喉头律动,口水直咽。
  最后,彭春实在忍不住,伸出筷子捞了一块,放进嘴来,刹那间,满口肉香激得味蕾快要炸开。
  一块滚烫的狗肉没嚼两下,便被滑进食道,他伸出舌头,玩命得拿手扇风散热。
  彭春这一发动,薛向,崔原则自也不会谦让,一时间,整个锅里八方见筷,风卷残云,半个多钟头,剔除骨头,十多斤狗肉,一扫而空,崔原则,彭春吃得直松皮带,歪在椅子上,几乎动弹不得。
  薛老三起开酒瓶,往三个杯子注满酒水,抬起杯道,“今儿这餐,就算是咱哥仨的散伙饭,不管多少年过去了,不管咱哥仨将来在哪儿,一日是同学,永远是同学,来,干了!”
  彭春,崔原则挣起身子,端过酒杯,重重往中间一撞,三只玻璃杯撞在一处,发出清脆的响声。
  三人将酒一饮而尽,散伙饭至此终结。
  ……
  央校三号礼堂坐落在校园西北角,紧挨着体育馆,赶上体育馆翻新,剩了不少材料,校方就手便将三号礼堂一并拾掇了。
  如今的三号礼堂,在三个礼堂中,规模最小,只不过能容百余人,但成色最新,现代化程度最高,不仅有内容式影响,还装饰了最先进的投影设备。
  晚上七点,整座礼堂灯火通明,照得纤毫毕现,主席台上鲜花着锦,翠竹欲滴,装点得极是浓重,好似要召开执政党全国代表大会一般。
  厅干两个班,共计八十七人尽数在座,除此外,出席理论讨论大会的,还有常务副校长丁世群,以及三位副校长,进修部隋部长,理论研究部的十多位专家、教授,以及若干校方中层干部。
  一言蔽之,规模不小,隆重非常。
  “薛大爷,今天这阵势不小,不像是讨论课,倒像是三堂会审。”
  彭春轻轻撞了下薛向的膀子,小声道。
  薛老三道,“管他会审不会审的,你打定主意不说话,像我似地遵守纪律不就完了!”
  “噗嗤!”
  坐他右边的崔原则笑出声来,捂着嘴道,“就你小子这还叫守纪律,领导在上面上大课,你在底下看武侠小说,你守纪律,这天下就没不守纪律的人了。”
  原来,自打进门,在薛向的带领下,这仨落后份子,就抢了最后排的位子落座。
  彭春,崔原则还在准备笔记本,薛向又把那本《蜀山剑侠传》抗上了桌。
  这会儿,这家伙还敢大言不惭说自己守纪律,谁听谁恼火。
  “小点声,生怕老子不被人注意?”
  薛向瞪了眼崔原则,说道,“你俩要是上赶着当着先进,老子不拦着,我做我的后进挺舒坦。”
  彭春道,“得得,大爷您看书,我俩不吵你,你慢慢看,慢慢看。”
  底下三人正窃窃私语时,理论讨论大会开始了,端坐中央,主持会议的丁校长率先发言了,“同志们,同学们,今天大家聚集在这里,做一个理论讨论,一个什么样的理论讨论了,请看大屏幕。”
  就在这时,屏幕一亮,出现的是一本书,《建设有共和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底下并无哗然,上面虽未提前透露今次理论讨论的内容,但大家皆心中有数。
  时下,上层最关注的,倾心宣传的正是这本南浔首长的大作,眼下,央校要搞理论讨论课,不拿这本书做素材,那就是校领导的政治失误。
  “这本书,相信同学们这些年都在潜心研读,校内校外,也多有讨论,我还知道校内还成立了不少讨论小组,讨论这本书上的各种理论见解,这很好嘛,思想高地绽放自由之花,真理越辩越明。今天召开这此理论讨论会,目的呢,就是希望集思广益,帮助校方智库拓充理论思维,开辟理论新热点。在座的都是我党最优秀的青年俊杰,年轻有为,思想活跃,相信这些年,研读此书,必有心得无数,今天,邀请诸君汇聚一堂,正是要开辟言路,思想激流碰撞,展开一次头脑风暴,所以,届时,大会发言,还请诸君踊跃参与……”
  丁校长不愧是曾为季老大秘,政治远见或许稍弱,但文采,学识,讲话水平,却是一条。
  这番讲话,逻辑严密,不落窠臼,博得满堂掌声。
  掌声未落,便听彭春隐在薛向耳边道,“亏了,亏了,早知道坐前面去了,讨论这本书,那我可是心得无数,这出风头的时刻,却让别人抢先了,真不该跟你瞎搀和。”
  
  第六十五章 布阵
  
  薛向道,“亏什么亏,没见今天这阵势,主办方是有备而来,没见没排都摆了无线话筒,人家这是兼顾全场。”
  两人正说话间,丁校长的讲话已经完成了,主席台上又转换了发言人。
  又是个把小时的折腾,台上的领导才讲话完毕。这个把小时,诞生的倒也全非废话,最值得一提的,是道出了此次讨论会的规则,那便是无差别对抗,换句话说,也就是舌战群儒。每个人的发言,都得面对全场所有人的问诘。
  崔原则悄声道,“好大的阵仗,这是要做什么?我本来还打算发言的,照这么看,非被人问疯了不可。”
  彭春道,“这才有些各抒己见的意思,若是始终一个人自说自话,那也算不得讨论了,放心吧,咱们这两个班藏龙卧虎,这些龙啊虎啊的怕是都巴不得有这个个舞台展示自己。”
  不出彭春所料,讨论会一开始,便进入了高潮。
  场中的学员俱是厅级干部,在这个会场内,大家一般齐,分不出高矮,可若是央校进修结束,各自返回原籍,那那就是全国十数万厅干中的一员,宛若砂砾,谁还记得你。
  届时,别说在这么高的平台上展现自己,就是想在省委领导面前露脸,亦不可得。
  仕途争竞,不弱万鲤登龙门,皆为博那万一的机会。
  如今,大好机会摆在眼前,谁肯落后。
  一时间,会场遍布各种论点,语调激昂。
  发言权的抢夺尤为激烈,毕竟,书本就这些内容,新颖的观点也就有数的这些,前面的人多讲几点,后边的人就少说几点,渐渐到无。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常副校长想了个办法,玩个击鼓传花,轮着谁谁讲,如此这般,才控制住局面。
  会场比预料中的嘈乱一些,薛向自也看不得闲书,兼之还得应对那时不时传来的“花杯”,只好将闲书收了,正襟危坐。
  注意力投注在会场上,薛老三自也听清了各人的发言。
  总体来说,质量颇高,显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谈论的方面也各有侧重,毕竟特色社会主义,囊括了四项基本原则,反某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经济体制改革战略目标,政改构想,对外政策,一国双制等方面。
  如此多的方面,随便拎出一个,就能做出许多文章。
  是以,发言的人数虽众,但论点依旧不断,选中之人竟无一个冷场的。
  听了半晌,薛向觉出些意思,有两个题材,几乎是无人敢碰的。
  一个是经改,一个是政改。
  政改倒好说,这是个禁区命题,不到一定层级,最好题都别提,因为根本不够资格。
  至于经改,本该是热门话题,如今是经济出干部的年代,此次选送央校的厅干均有担任过经济主官,于经济一途,皆颇有建树,从此点出发,该是更多人选择这个方面,展开论述。
  实际上,发言的二三十人中,仅有三五人选择经济类的话题,谈的也都是擦边的小门类,至多也就谈到国企税费改革,于市场经济,物价改革,特区新政等,根本无有涉及。
  其中缘由,自然跟眼下的大环境有关,反某化让很多经济新举措的定义模糊了起来。
  谁也不敢料定自己的发言,会不会被归列为反某化的行列,一旦被列入,那便是仕途上的极刑。
  正因为风险极大,谁也不敢跨进这两大雷区。
  又半个钟头过去了,场面上的热闹终于渐渐止歇,薛向凭借极度灵敏的伸手,倒是一次也不曾接到过花杯,华丽的低调着。
  最后一名同学发言完毕,丁世群拿着话筒,站起身来,“同学们的发言,我听了,很好,很有见地,不愧是我党精华所在,这场头脑风暴刮得很是激烈,我心甚为啊!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有一位同学不曾得到机会发言,这让我很遗憾啊!”
  丁世群此言一出,满场大哗。
  什么人物尽是如此有份量,能到丁校长如此评价。
  丁世群道:“薛向同志,你是不是应该说几句?”
  “薛向,这人竟是薛向?”
  “薛向是谁?”
  “我知道,篮球打得挺好,足球也踢得不赖,运动明星。”
  “四肢发达的家伙,不都是头脑简单的么?丁校长怎么就知道他的名字。”
  “你们忘了,上次这位跟霍无病的那场无头官司,可是打到了校务委员会,丁校长不知道他的名字才是奇怪呢。”
  薛向大名一出,非只底下嘈杂一团,主席台上一众专家,教授,校长,部长亦在交头接耳。
  “是安远政局家的那个薛向吧?”
  “除了他还有谁?”
  “是这后生啊,那丁校长方才的名字算是点对喽。”
  “这小子的确有几把刷子,早些年很有几篇大作问世,皆名震当时,近年来,破是沉静,不知是否江郎才尽。”
  “郭老多虑了,你我皆知做理论非是做诗,做诗需要灵感,这理论可是学问,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曾做得半点假,薛向早年的几篇文章,功力不浅,便是这些年毫无寸进,对眼下的时局也当有一番见解。我观此子,怕是年龄渐长,愈渐深沉,不屑显露风头。”
  丁世群出口刹那,薛老三的注意力正投在前面座位靠背的深紫木纹上。
  他在绞尽脑汁想着丁世群折腾这出大戏的目的,思来想去不得要领。
  起先,他还以为是丁世群的政绩之作,眼下,这位正在图谋岭南一号,极需支撑点。
  待得丁世群叫出他的名字,瞬间,薛老三明悟了,丁世群摆出这偌大擂台,竟是为了自己。
  他真不知是该生气,还是该高兴,这位丁校长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吧,站起身道,“丁校长,我哪有什么心得,让您失望了。”
  丁世群道,“薛向同志别谦虚,须知过分的谦虚便是骄傲。”
  精心布下的棋局,又岂容薛向逃脱,当下,他又道,“诸位同学们,恐怕对这位薛向同志多有不熟悉,那我就简单介绍介绍。要说咱们的学员中,藏龙卧虎,俊杰如林,以我之见,这位薛向同志当属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当然了,我这样说,肯定有不少同志不服气,同志们别急,听我细细道来。薛向同志十七岁就参加工作了,当时选派到江汉省的一个村庄做大队长……”
  丁世群对薛向何等了解,这番娓娓道来,竟将薛向生平说得一丝不差。
  靠山屯分田到户,发展大棚蔬菜,科学养猪;超高分数考上京大,以学生身份担任京大哲学系团委副书记,后出掌校宣部干部,一手打造了《大国崛起》系列报道;尔后,分配萧山,开创萧山港,功耀辽东;再调任明珠督查室,打黑除恶,极受好评;最后,再德江的几年,更是将德江的经济搞得蒸蒸日上,由蜀中的中下游地区,一跃成为三甲,率先完成地改市,功勋卓著……
  其中,薛向几次在大报上发表的著名文章,丁世群也未漏过。
  一番介绍持续了十几分钟,事无巨细,丁校长介绍得极是详细,好似今次召开的不是最新理论讨论会,而是薛老三的追悼会,须备述其生平。
  便连薛老三自己也不曾知晓,这七八年,自己竟折腾出如此多的大场面,进而生飘飘之感。
  丁世群介绍完毕,满场尽皆无声。
  感叹丁世群所言无差者有之,毕竟这桩桩件件,对一位基层干部而言,皆属伟业;认定丁世群这是故意吹捧者有之,都是寻常人,薛向才多大,未必都是他的功劳,许是贪了集体班子的功劳也未必。
  心中哂笑者亦有,这帮人自觉丁校长是在粉饰,再说,薛向干了事实,立了功劳,可能坐到这间礼堂来,谁不是满满辛苦,累累功劳,也未必就比薛向差了。
  丁世群面带微笑,看着薛向,台上台下,众人的反应,尽数落在眼中,心中得意,挥了挥手,鼓舞道,“同志们,咱们让薛向同志给大伙儿讲讲好不好。”
  “好!”
  台上台下,应者如云。
  有了丁世群方才的那番玩命拔高,薛向正是万众瞩目,时下,又逢争胜之际,自然谁也不愿让薛向独享大名。
  此刻,不管是看热闹的,还是不服气的,抑或是想试试薛向成色的,无不希望薛向能开口发言。
  如此,才有了丁世群的一呼百诺。
  这下,薛向彻底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丁校长布置这么大个场面,等的就是现在啊,不知不觉,他就被架上了柴火堆。
  当然了,即便是先知先觉,面对丁校长这堂堂之阵,他薛老三也只有被架上去的份儿。
  既然被架上来了,薛向也就不忸怩了,朗声道,“好,既然丁校长抬举,同学们捧场,我就简单讲两句。”
  丁世群道,“简单讲两句可不行,你薛向同志是重头戏,总不能讲同学们都讲过的,这是炒现饭,方才,我可是将你夸上了天,你不拿点真材实料出来,我脸上无光啊!”
  
  第六十六章 好大一出戏
  
  “嘶!”
  彭春倒抽口凉气,忽然发现薛向这风头,真不是那么好出的。
  丁世群这么一说,等于替薛向刨了个大坑,经改、政改两大深坑,等着薛向选着跳。
  当然,薛向也有避让的选择,可以彭春对薛向的了解,他知道这家伙是“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个性,但,作为朋友,他还是要做最后的努力。
  彭春在桌底轻轻拉扯着薛向的裤脚,掐着声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就是些虚名嘛,不要能怎的。”
  他话音方落,薛向接过传递而来的话筒再度开口了,“好,就听丁校长的,我就谈几句,就着当前的经济状况,谈上几句。”
  哐当,彭春悬在半空的心,终于还是掉了下来,摔了个粉碎。
  场间不知多少人暗抽冷气!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在这么高个场合中,谈论经济范围内的话题,本就是需要绝大勇气的。
  这位爷倒好,张开就要把天吞了,竟敢妄言谈论当前的经济状况。
  丁世群也唬了一跳,引薛向进这个话题,是他本意,可他没想到薛向竟是黄龙一般的胆子,张口就要戳破天。
  霎时,他想拦住薛向选这个话题,却又想不到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