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品公子-第8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真同志擦了擦手,“朝天过奖了,还是气象不够,东施效颦了,伟人的这幅手书,我练过许久,费万千心力,终只得二三啊。”
  江朝天道,“首长过谦了,练伟人笔力易,薛伟人气魄难,能有此境,已让绝大多数书家望成莫及了。据我所知,领袖的这幅草书真迹,为薛向所藏,首长平时临摹的,当是临摹本,自难对领袖气魄体悟,有身临其境之效果呀。您看这样可好,我和薛向关系向来不错,由我开口,借出真迹,供首长赏玩两日,便还于他。”
  听说真迹的下落,光真同志热血隐沸,他是真爱书法,尤其钦慕领袖笔法,惜乎领袖墨宝珍贵,得之者莫不珍藏,光真同志是深爱而不得。
  若薛向手中真有这阙词的真迹,那当是领袖手书中第一重宝,能得一观,心愿自足。
  光真同志修心炼性大半辈子,几乎到了不为外物萦怀的境界,真当江朝天提议出口刹那,心神巨震,扶了扶桌案,笑道,“不必了,君子不夺人所爱,就不麻烦薛向同志了。”
  江朝天微微一怔,说道,“首长光风霁月,心胸坦荡,令人佩服。”心下却又高看了光真同志一眼,此人能克制自己欲望,动心忍性,实乃大丈夫。
  原本,他由砚台引出书法,本就是奔着薛老三去的,来前,他做了功课,知晓光真同志的喜好,原想,这等诱惑之下,光真同志必定忍不住,毕竟只是借看,非是索要,算不得什么。
  哪里知道,光真同志随口便否决了。
  江朝天在薛向和光真同志之间的这根钉子,竟然没埋成功。
  谈罢书法,两人又就国内经济交换了看法,言谈甚欢,一起吃了午饭,江朝天这才告辞,临行,光真同志送他一个木盒,回到家中,打开一看,竟也是一方砚台。
  望着这方砚台,江朝天暗道,“坚韧不拔,明练豁达,春风化雨般的老道手段才,此人必成大器。”
  ……
  薛向方回到宿舍,麻烦就上身了。
  彭春拿了荷叶饼卷着他带回来片好的京城烤鸭,蘸一口辣酱,往嘴里一塞,吃得满嘴流油,另一只手拿了张纸,往桌上一拍,“薛大爷诶,您又惹事儿了,教务处领罚去吧。”
  薛向拿起一看,却是教务处的传唤通知,知晓定是昨个儿打翻门卫,外出跑路的事儿发了。
  他心道,“不是嘱咐隋部长待办了么,这么点小事儿,没道理堂堂隋部长压不下来呀,明白了,又是那位,他还真是朵奇葩,这么点小事儿,也得攥住了撒气,服了!”
  
  第五十二章 小饼
  
  薛向清楚他那点事儿,在别人身上是大事儿,在他身上算不得什么,原想丁世群定也见得明白,不会不顾身份,在这鸡毛蒜皮上做着无用文章,哪里知晓这回竟是料错了,高看了丁世群的格调。
  “薛老爷,您说您多大胆子,比黄龙也细不了多少吧,逃课不说,还敢打翻门岗,私自逃校,这会儿,您还敢大摇大摆地回来,翘着小腿儿,吃着烤鸭,你心多大啊,就着烤鸭,您能吃得下去,这滋味儿能好喽。”
  崔原则手脚麻利地卷好一份,也不蘸酱,径直就塞进嘴里,大嘴的他,喊了满口食物,竟还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叫人叹为观止。
  薛向听得哭笑不得,这烤鸭带回来,他还没来得及吃呢,这两位争抢一般,便开始大快朵颐,好嘛,吃得舒坦了不说,嘴上的风凉话还不少。
  “老崔,你半点儿,这鸭子油,吃多了小心不消化。”
  彭春推搡了崔原则一把,自个儿却毫不嫌肥地往荷叶饼连塞四五块肉,说道,“你这叫没见过世面,咱的薛大爷多大面子,逃个课,打个门岗算得什么,人家就是把教学楼前广场上的浮雕拆了,也不带眨眼的。”
  “得得得,您二位安静吃,别白活了,一口双用多累啊,我先去教务处看看,看完了,就去拆那浮雕,到时候夏校长问,我就是火你俩跟我打赌,为争一口我才拆的。”
  说罢,薛老三便行出门去。
  薛向扬言要拆浮雕,自是玩笑话,那浮雕可是跟天宁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一奶同胞,央校荣耀所在,薛向又没疯,拆他干嘛。
  彭春和崔原则自也不信,可架不住那家伙把话撂出来了,末了,还捎带上他二位,兼之这家伙近来干的大事不少,干翻了霍无病,谢处长,又打了门岗逃校,哪一件不是无法无天,还多差一件么?
  “老彭,你说这家伙是开玩笑吧。”
  瞬间,崔原则觉得手里的鸭子失了味道。
  彭春拿起卷好的鸭子,咬了小口,挥挥手,“废话,我就不信他疯了!”趾高气昂一句,声音又跌落下来,“这货就不是正常人,倘他哪根筋不对,真犯了拧,保不齐还真干得出来,他娘的,你说我好好吃鸭子就是,惹着疯子作甚,我说,还愣着干什么,守浮雕去吧!”说着,便朝外跑去。
  大冷天的,彭春、崔原则愣是守到夜里十一点,冻得清鼻涕直掉,这才敢回宿舍,他们到宿舍时,薛老三正在床上睡得鼾声大作,气得俩人又是胃疼,又是牙疼,却不敢再招他,生怕再遭二茬罪。
  却说薛老三离了宿舍,直奔教务处去了,接待他的是训导处的一位副处长,丁世群到底没扯下脸来,亲自出马。
  事情是明摆着的,谁是谁非,薛向也没想着耍赖,使计,当着副处长的面儿,向两名警卫同志道了歉。
  副处长说什么,他应什么,他倒要看看丁世群敢给出怎样的手段。
  一如薛向所想,丁世群到底没蠢到去拿这件事大做文章,也就是恶心恶心他,处罚结果,要他薛向写份一万字的检讨,得了个留校察看的处分。
  薛向又没想着评先进,留校察看算不得什么,一万字的检讨,对他来说,也算不得什么体力活儿。
  彭春,崔原则还在外面守着浮雕挨冻,他便一蹴而就。
  这场风波未起,就过去了,至少薛向是这么看的,直到一个月后,薛老三才追悔莫及。
  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时如水逝,浩浩东流,转眼,又过去两三个星期了。
  薛向的日子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该上课上课,该学习学习,只不过这家伙心思不理论课上,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在经济学和制度建设类的书籍上。
  每每上大课,这家伙都敢摆在桌上,装着阅读课本,潜心阅读。
  总之,单从学习的态度讲,薛老三越来越向着三好学生发展了。
  但是,薛向这家伙哪里能彻底安生下来,通过隋部长的关系,他想办法弄来不少假条。
  隔三差五的便溜出校门,要么是回家陪小家伙,小意逛街,要么是去松竹斋跟安老爷子下棋。
  安老爷子退下来后,又被薛向收了全部的棋谱,平日侍弄花丛,出门寻老战友下棋、聊天,身子骨反而较以前更显硬朗了。
  眼见着距离党校结业的时间,越来越近,这几日,薛老三也不再出门了,安心修改毕业论文。
  虽是一篇应景之作,无甚出彩之处,可架不住党校那群老教授们火眼金睛,胡乱敷衍几个字,肯定过不了关。
  这日一早,吃罢早饭,薛向便在书桌前,再度翻阅起了文章,不为检查词句,纯是搜寻错别字,丁校长发指示了,为锻炼学员严谨学问之精神,错别字多寡也纳入最后的论文评分,错别字达三个以上,论文判末。
  此政一出,整个厅干进修班怨声载道,薛老三真正无语了,奈何权操人手,一日为学员,一日就得围着丁校长的指挥棒转。
  又快速翻阅了一遍,找出个“的”,改为了“地”,薛老三无语了,找错字都快找神经了,找出来心里不舒坦,找不出来心里更不舒坦。
  这不,搜寻到一个,他又紧赶着翻第二遍。第二遍没翻完,薛老三心头火起,砰的一声,将书往桌上一拍,不伺候了。
  他想透了,丁世群折腾出这么个滥政,无非刷刷存在感,显示权威,他也听说了,这位最近张罗着外调呢,正需要央校立威。
  左右不过一阵风,不信真到结业的当口,学校真会这么抠字眼儿,央校到底不是谁家一言堂。
  想透了,薛老三也就不难心了,抬手看了看表,估摸着送报纸的应该来过了,起身行到门口,打开紧挨着大门的报信箱,果然里面躺着几份报纸。
  《人报》、《新日》是薛老三必读的几份报纸,多年来已成习惯,如无意外,每天上班前,都会完成读报任务。
  方打开报纸,薛老三便吓了一跳,两份报纸毫无例外地都以巨大版幅报到着同一件事——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薛老三狠狠拍了下额头,他竟忘了关注这次盛会,当然了,之所以忘了关注,实在是关于这场大会,能做的,他都在会前做了,只剩了静等结果。
  现在结果出来了,有预料之中的,也有出乎预料的。
  四中全会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上没什么区别,还是主讨论人事布局,重点是新老交替。
  全会有大量的老同志退下来,最出彩的是在会上传达了安老爷子转交中央的辞职信,反响强烈。
  最引人注目的政局变化,没出乎薛向意料之外,除了四位早早定下的首长当选外,费纶同志,光真同志,安在海,尽数当选。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职务上的变化,费纶同志担任了国务副,倒还正常,光真同志没以总工主席的身份兼任明珠一号入局,依旧担任明珠一号,最令薛向诧异的是,安在海担任了京城一号,由此入局。
  整个历史简直面目全非,薛向简直措手不及。
  须知京城,明珠作为共和国城市中的老大老二,两个城市的一号,却是要在两年后,才可能以明珠一号,京城一号这个职务本身入局。
  换句话说,眼下的京城一号和明珠一号的份量还不够政局的格,不是后世四大城市首脑齐齐入局的年月。
  历史面目全非,薛向唯一能肯定是光真同志的总工主席,肯定是受安在海拖累失去的,他两以相同的身份入局,怕是上层有意形成此番模板。
  脑子转了转,薛向也就释然了,他薛老三都混到央校学习了,大伯都成了军方重臣了,高度地参与到了整个国家的zz生活了,还奢望不打断原来历史的进程,这不是小儿呓语么?
  想清了缘由,薛向也就不纠结了,此刻,他实在也顾不得纠结这些细枝末节,安大书记的情况有些不妙。
  “安大书记这一屁股又坐在火炉上喽!”薛向掩卷长叹。
  他忽然有些后悔硬推安在海上位了,塞翁得马,焉知非祸?
  “罢了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也许历史转道也说不定。”
  薛老三强自将这股不安压下去,继续朝后翻开,最后,全部注意力投射到中委、候补中委名单上了。
  虽然不是大换届,但因着政局变动极大,连锁反应之下,中委和候补中委,变化也是不小。
  大馅饼有限,各大派系的注意力反而更会落在小馅饼上,两年后就是大博弈了,提前布局,才是国手。
  名单很长,薛向一眼便挑中了几处亮眼的。
  仔细数了数,时国忠在中委员的排名竟然进了前五,犹记得上次还在三十名开外,崛起之势已成。
  宋恨日也前进了十多名,看来接安在海的班,出任闽南一号,已不可避免;郝昭进了候补中委,这位由正厅至副部,才不过两年。
  
  第五十三章 门下
  
  看到这里,薛向真是万分佩服起那位时家老爷子来,不显山,不露水,一招袖里乾坤,从容便完成了落子。
  看到时系,薛老三自然而然想到了姜系,细细翻阅一遍,竟瞧不出姜系的丝毫动静儿,好似他们全然脱离了这次博弈。
  默默品咂片刻,薛向也就咂出些味道,歌洋同志才刚过六十,正是志比天高之时,现在不动作,那才正常。
  漫长的名单翻完,也不全是糟心事儿,亮眼的地方不少。
  辽东的一二号,陈道林、冯京两位中委的名次也有所靠前,算是略有进益。
  亮眼的还在江汉常务副省长赵国栋,明珠市副市长胡黎明身上,这二位竟然在此次的全会上,顺利跨入了候补中委,正是进入后备序列。
  原本,薛系的舵盘子基本是薛向暗中操手,因着松竹斋之变,薛系在其中动作已经够大,薛向便不愿再有动作。
  况且,赵国栋,胡黎明在当地行政班子中,并非那般显眼,薛向也就没想着运作,他的主要目标,还是放在两年后。
  他没想到,自己不敢干的事儿,大伯却不声不响先干成了。
  被打了突袭,薛向不恼,反而欢喜,这证明如今的大伯也不是昔日的大伯了,有些成熟政治人物的风采了。
  “瞧着报纸,也能傻乐,当看小说呢,你这也算到了境界。”
  彭春拎着两个方便袋,行了进来,到得薛向桌前,将一个方便袋,往他桌上一搁,头也不回地转回自家座位,打开袋来,取出一枚金黄的火烧,便咬了下去,霎时间,房间里便弥漫起浓浓的肉香。
  给薛向带早餐,基本成了彭春的习惯,他知道薛向饭量大,不管薛向吃没吃,总之,给他捎上一份就对了,保管不会剩下。
  果不其然,肉香立时破坏了薛向满脑子的政治细胞,鼻子耸了耸,喜道,“驴肉的!驴肉火烧!食堂今儿是怎么了,该行市了。”说着,便拽出一块,往嘴里塞去。
  他早餐吃得早,到食堂那会儿,还只有蒸食,他打了几斤包子,就地消灭便回来了,不成想,好烦不怕晚,好东西竟藏在后头。
  彭春道,“食堂那帮孙子准是看咱们要毕业了,知道维系感情了,这才大发善心,早干嘛去了,咱爷们儿是驴肉火烧猛吃,这人情是半点不领!”
  “诶,你们王书记的国道跑得怎样了。”薛老三才想起来,彭春很一阵儿没缠着他说国道的事儿了。
  彭春大口咬着驴肉,整个儿一没事儿人,“定下来了!”
  “定下来了,贺州还是因台?”薛向道。
  彭春哼了一声,“绿岛!还是你小子说得准,大政方针,谁去跑都没用,老王书记费了老牛鼻子劲了,还是闹了个灰头土脸,工作工作耽误了,财政财政亏空了,简直得不偿失,省里的班子打下来了,上个星期,老王书记调到政协当秘书长去了,连个副主席都没混上。”
  “好香好香,又吃油炸食物了吧,健康杂志上早说了,油炸食物致癌,少吃为妙,光看政治新闻不行,还得全方面兼顾啊,同志哥们。”
  崔原则捧着一堆书走了进来,路过彭春桌边,大手如游鱼一般从彭春遮挡的手臂中穿过,精准地叼出一块驴肉火烧,张嘴就咬下小半,边吃边道,“我说你俩怎么就喜欢在宿舍吃饭,食堂没位子啦,无组织无纪律嘛,我必须代表组织批评你们。”一句话没说完,一个火烧便落了肚,本想顺势奔着薛向去的,转念一想这哥们儿不好对付,避强就弱,便又折了回来,趁着彭春不注意,伸手一下竟捞出俩。
  彭春恼了,一拳擂过去,却是放了空。
  原来崔原则早有准备,灵巧一跳,便躲了开来。
  彭春骂道,“老崔,你狗入的哪里改管水利厅,去宣传部才是正理,要不然得白瞎你这张嘴皮子。”
  崔原则吃着火烧,笑道,“老彭,你还别狗咬吕洞宾,我这是为你肠胃减轻负担,顺带着帮你分担致癌风险,是救你性病,我这大公无私的精神,也不要你玩命感谢了,写篇稿子送到校广播室就好。”
  崔原则性情诙谐,三人混的熟了,他便本性俱露。
  薛向太过神叨,他不敢招惹,自然便奔彭春去了。
  这回彭春有了防备,早早就将食袋护了个风雨不透。
  薛向陡然瞧见崔原则怀里的书簇新,问道,“什么书,我瞧瞧,搂那么紧。”
  崔原则一跺脚,道,“你瞧我,尽顾着教育你们这些落后分子了,把正事儿忘了,新出的经典,你们这帮落后份子,赶紧学学吧。”说着,便冲薛向和彭春各自抛过一本。
  薛向将书接过,以红为主色调的封皮包装得极是精美,《建设有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几个大字黑硬夺目。
  彭春,崔原则真正身份到底还是高级干部,越是高级干部,政治敏感性就越是敏锐,光看此书的作者写着南浔,便知道此书汇集了最新的理论动态,甚至是未来整个国家的行进纲领,当务之急,自是将里面的精神吃透,以便将来的工作不跟上层的指示精神发生偏差。
  二人哪里还顾得上打闹,当下便各自归了自己书桌,埋头阅读起来,一时间,只听见哗哗书声。
  薛向也在翻阅着书本,不过,他翻阅的速度极快,原本这种理论性的东西,需要细嚼慢咽,可薛老三实在对这些东西太熟悉了,这本书,他甚至能倒着背下来,今生见了也不过是好奇,这才起了兴趣翻阅。
  翻着翻着,他觉得有意思极了,书中很多地方,貌似还是他的东西。
  一回重生,一次二传手,他倒成了这本煌煌巨著的作者之一呢。
  当然,这本书上面,没有他的名字,集中记载的也都是老首长最近三五年公开发表的讲话。
  但薛向清楚,老首长不会贪墨他薛某人这微末功劳,报必在后。
  三人各自观书,整个宿舍安静至极,不,此刻,整个楼道都安静得厉害,外面甚至传来了西侧浣洗池水龙头未关紧的涓涓滴水声。
  这一刻,所有人都在对着老首长新出的这本书,大费精神。
  叮铃铃,彭春桌上的电话铃音划破了这令人沉醉的宁静。
  “谁呀,这是!”
  彭春抱怨一句,接起电话,稍后,按了话筒,“老薛,找你的,我说要不行,咱俩换个座儿呗,这电话分明就是为你一人装的呀!”
  “就你小子话多!”
  薛向笑骂一句,接过电话,方说了两句,便笑出声来,“成成,老领导召见,就是不方便也得方便啊,中午我一准儿到!”
  电话时赵国栋打来的,这些年虽然都有电话联系,每天拜年,赵国栋也会派秘书上门,捎些土特产什么的,到底是六七年没见了,今次赵国栋来京参会,薛向又窝在央校,两不得便,今次赵国栋相约,薛向便是再忙,也不好推辞。
  左右是聚,念头一转,薛向又拿起电话给戚如生拨了个电话,通知他代约陈道林,冯京,胡黎明,周明方几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