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华夏的朱尔典收到国内的电报后就是一阵无奈,像当初他是多么的风光,在华夏没人不敢不给他面子,自从搬到南京之后他就没有被华夏政府的人重视过,现在又让他去谈判,谈判的好还没什么,谈判不好他就会成为帝国的罪人,他终于明白清国以前那些外交人员的辛苦了。
英国在发电报给朱尔典之后就立即联系法国、美国,希望他们能够做中间调解人和公证方。华夏早就准备好了,他们邀请德国、意大利来做公证方。至于俄国和日本死皮赖脸地也想进来参与公证被华夏一口否决了,所以日俄两国非常的生气和无奈。
既然命令来了他就得执行,这不,他连夜整理好谈判的文件之后就带着一干大使馆的官员去和华夏政府谈判,而法美两国的外交官也跟着去了。
朱尔典他们来到华夏政府之后就想去面见秦宇直接和秦宇谈判,但是他们被告知这次的谈判将会由华夏的外交部来全程处理,所以他们就去找外交部的谈判去了。
华夏政府决定在‘长安’号上进行谈判,至于为什么在‘长安’号上谈判是秦宇的决定,一个是震慑一下各国,还有引起他们的军备竞赛,另外一个是以牙还牙,因为当初的中英《南京条约》是在英国的‘康华丽’号上签订的,所以秦宇要羞辱回英国。
当朱尔典他们来到‘长安’号的时候都惊呆了,华夏怎么会有这么先进的战舰,这分明就是下马威啊,多么像当初《南京条约》签订的场面。美国、法国、意大利看到‘长安’号都是非常的震惊,他们暗自在心里决定一等谈判结束就立即把这个消息电报回国,看来以后少不得要和华夏的外交部打交道。
在‘长安’号的旗舰室,一个用七八张桌子连在一起组成的桌子,华夏和英国的谈判人员面对面地坐下,另外两侧坐的是美德意法四国。
英方以朱尔典为主,华夏方面以五延芳和唐昭仪为主,先是朱尔典拿出一份文件然后递给五延芳他们看,也给了双方的调解员各一份。
五延芳和唐昭仪看了之后发下文件就说:“这就是英国的诚意吗?我们怎么觉得是英国成了战胜方?”
调解员这是也看完了,他们都皱起了眉头,之间上面写着:
一:华夏就这次战争向英国道歉,承认这次战争是华夏挑起的;
二:无条件释放英国被俘士兵和战舰;
三:保持英国在华夏的利益不变,英国承认西藏是华夏领土的一部分;
四:英国低价收购华夏先进的战舰和坦克图纸;
五:华夏军队撤出印度地区和印度支那地区。
这五个条件霸气无比,完全是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来谈判,这让五延芳他们很是生气,就连调解的几国都觉得英国实在是没有诚意。
伍延芳生气地拿出一份文件丢给朱尔典然后愤怒的说:“请你们看清楚,现在是我们华夏胜利,我们也不是清政府,所以收起你们的傲慢,拿出你们的诚意,这是我们华夏的条件。”
朱尔典看着扔过来的文件犹豫了一下默默地拿起来看,他翻开后只见上面写着:
一:英国承认战败,向华夏道歉;
二:英国必须承认西藏、不丹、尼泊尔是华夏的领土;
三:华夏收回关税,收回英国在华的租界,废除满清和英国签订的各种条约,英国归还满清支付的赔款;
四:割让华夏现在占领的印度和印度支那地区给华夏;
五:英国必须用钱来赎回自己的士兵,没收英国远东舰队的战舰,英国海军撤出华夏海域,不经华夏同意不得进入华夏海域。
朱尔典看完后立即站了起来大喊道:“这不可能,绝对不可以这么做,贵方没有拿出诚意。”
其他几国一看也是吓了一跳,乖乖,割地啊,还要收回英国在华的各种权益,这不是让英国丢脸丢到太平洋吗,额,好像这里就是太平洋。
伍延芳站起来说道:“这是我国的条件,也是最低底线,我军三十万大军已经云集印度边境。”
朱尔典愤怒地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谈判期间怎么可以调动军队去印度,这是你们不够诚意。”
唐绍仪这时来了一句:“你们英国的就是诚意,既然谈不妥就延长谈判时间吧,等贵国显示足够的诚意再说吧。”说着他带着人往外就走。
看到唐绍仪他们走朱尔典并没有阻止,他对着调解的几国说道:“既然双方都认为对方没有诚意,我们下次再谈。”说着也带着人匆匆地走了,他要赶快回去把华夏这些条件发回国。
调解的几国大使看到这样也只好无奈的散了,但是仔细一看还是可以看出他们眼角那丝丝的笑意。
第七十七章 抵英运动
在下关江面的谈判牵动着无数华夏国民的心,许多人都知道华夏政府为什么要到这里来谈判,因为前几天确定谈判时间地点公布后华夏的报纸就已经开始了大量的猜测,不管什么有一个是大家都认同的是华夏政府这是在重演七十年前的事件,不过这次角色完全对换了。
当看到气冲冲走出来的华夏的代表之后大家都愣住了,只有那些报社记者拿着巨大的照相机器在“嘭~~~嘭~~~”地对着华夏代表拍,还有一些记者冲上去围住他们。
“请问谈判怎么样了?”
“请问为何看着大家如此生气?”
“请问这次我华夏会获得什么利益?”
“英国是什么态度?”
“……”
这些记者拿着笔记本不停的询问着,但是代表们并没有发言,他们在警卫的保护下才慢慢的脱离了记者的包围圈,就在上车的时候伍延芳回头对着后面的记者说:“英国人根本没有诚意,还把我们当做懦弱的满清来对待,再谈下去没有一点意思。”说着就潇洒地转身上车了,其实这是秦宇要求他做的,他要给英国下一个猛药。
后面的记者一听了这个就刷刷的在本子上写了下来,他们终于有了可以向编辑交代的东西了,这样他们很是满意,不过他们还要采访一下英国的谈判代表。
突然英国的代表出来了,看着郁闷的英国人底下的记者疯狂的围了上去,就连那些警卫都差点拦不住他们。
“请问你们怎么看待这次的谈判?”
“请问英国谈判的底线是什么?”
“请问为什么华夏的代表愤怒离场?”
“听说你们根本就没有诚意是吗?”
“……”
记者的提问让朱尔典他们哑口无言,他们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些提问,他们知道己方提出的条件真的是没有诚意,但是谈判嘛就是讨价还价的,谁知道华夏的代表竟然如此的出乎意料。
朱尔典他们没有说话就走了,后面的四国大使跟着走了出来,记者立即又围了上去,还没等记者提问德国大使汉米就大声地说:“双方都觉得对方没有诚意,谈判被推迟,所以大家散了吧。”
众多记者也从汉米的话中听出了点意味,所以就散了,他们要赶紧回整理好刊报,这个谁快点的话赚的钱就更多点。
当天下午,各大报纸都刊登了昨天华夏代表愤怒离场的照片,当民众看到这些图片和五延芳的那句话后很是愤怒,他们知道这可能又是当初和法国大战后那样的不胜而胜,所以非常的愤怒。一个抵制英国的气氛正在酝酿着,一旦有了导火线就会猛烈地爆发。
第二天,华夏日报把英国的谈判文件给刊印了出来,这个一下子就成了一个导火线,全国的民众都是奔走相告,英国实在是太无耻了,明明是华夏胜利了他们竟然提出这些条件,真的当我华夏好欺负吗?
“抵制英货!还我关税!”
“收回英租界!收回香港!”
“无耻的英国,华夏政府不是清政府!”
“同胞们,奇耻大辱!这是要不败而败啊!”
“力挺中央政府!华夏万岁!抗争到底!”
“……”
知道这件事的愤青都基本上街游行去,游行还不行,他们集资买来大量的臭鸡蛋和烂菜什么的围在英租界外面疯狂的往里扔,英租界里的警卫都出来和民众对峙,但是不一会儿华夏的警察来了,他们警告租界的巡警不要出手,否则他们就会还击,华夏警察为了防止流血事件的发生让民众不要扔那些巡警。
租界里的英国人都不敢出来,但是里面实在是太臭了,他们都顶不住跑了出来,民众并没有去对付那些英国人。英国领事馆被里外三层地包围了,朱尔典他们在里面无奈的等待着国内的电报,他们现在都不敢出去了。
很快游行示威开始演变成打砸英货,大街上凡是英国人的东西都被砸了个稀巴烂,各大饭馆店铺纷纷挂上英国人不得入内的牌子,那些卖英货的商行都悄悄地把牌子换成是其他国家的。
就连拉黄包车的都会问一下你是英国人吗?你回答是的话直接空车走人,所以现在在华夏的英国人一般都说自己是德国人或者美国人。
英国人开的工厂直接罢工,不管英国人用炒鱿鱼还是加工资来威胁或诱惑这些工人去恢复工作,但是这些工人就是不动,他们不敢啊,现在都出都是抵制英国人的,一但有人说某某某还在为英国人干活的话绝对会被群众抛弃。
抵英运动已经影响到华夏政府的日常工作了,但是秦宇竟然一点也没有要阻止的意思,这让华夏政府的高层非常疑惑,其实不是秦宇不想阻止是因为时候没到,而且华夏民众这些年积攒的对列强的不满已经上涨到了一个极点,他们现在需要发泄,而英国这次就是一个很好的打气筒。
抵英运动波及全国,就连东北三省都影响到了,现在华夏到处都是扯着横幅游行的民众,他们就像一个永动机一样不知疲惫地走着,这次的抵英运动一点也不比后世一战结束前后的抵制日货行动差,甚至比它还厉害。
英国政府收到了朱尔典的电报,他们看到华夏的要求之后都是一阵沉默,这不是在推他们下台吗?他们不敢确定答应了这些不会被国民给活生生给撕了。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看过之后立即就招来人商谈,他必须要处理好这次谈判,可以降低些要求,割让印度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他们也不能决定。他在紧急地和众人商量的时候,在华夏的英国商人疯狂地往英国国内发电报,他们快被华夏的民众给弄破产了,大量的商品被愤怒的华夏人给销毁了,工厂的工人竟然罢工了,饭店面馆什么的也不让英国人进了,总之现在英国人在华夏就是非常不受待见,他们连租界都不敢回了,大量的英国人开始跑去香港,因为香港现在还在英国人的手里,而且也是英国在华夏最安全的地方了。
就在在华的英国人大量地涌向香港的时候,华夏舰队已经把战舰开到了香港附近的海域,他们接到秦宇的命令前去包围香港,他们要围而不攻,给英国施压。同时在孟加拉的国防军和刚赶到的民兵开始在萨德基拉附近集中,还有在印度北部的国防军也有要跨过恒河的趋势,这让印度的英军非常的震惊。
华夏的抵英运动还在不断的升温之中,都有点开始扩散到其他各国在华民众的身上了,但是秦宇一发现就立即让警察去阻止了,毕竟华夏现在没有独自对抗整个欧洲的实力,而且影响也是非常的大。
蔓延全国的抵英运动开始席卷香港,香港的工人开始响应国内的运动进行罢工,当地的英资工厂、店铺的工人逐渐罢工,码头的和自来水厂的工人也在罢工,但是罢工的程度没有内陆的厉害。街上的游行队伍并不多,只有几十的学生在游行,慢慢的才开始扩大了起来,几个小时后游行人数增加到上千人,香港的巡警不得不出动来维持秩序,可能的话还会进行镇压。
英国驻香港总督梅含理现在是忙得一塌糊涂,香港的工人罢工让大量的商人打电话来总督府希望总督出面帮忙解决,还有街上游行的民众也让他满头大汗,他还接到报告说大量的帝国在华公民涌进香港,他也想不到帝国的舰队失败之后会带来这么多的事情。
就在梅含理头疼的时候一个巡警慌慌张张地连门没敲就跑进他的办公室,“总督大人不好了,香港被华夏的海军战舰包围了,他们说要……封……封锁香港,禁止帝国的商船进入香港。”
梅含理突地站了起来抓着巡警的衣领紧张地问道:“你确定今天不是愚人节,华夏怎么敢这样,他们不怕帝国的怒火吗?”说完后梅含理好像想到了什么赶紧放开了手,他在心里想到:让这些绅士礼仪见鬼去吧。
“咳咳,真的总督大人,我不骗你,你可以出去看一下。”巡警用手揉了揉脖子说道。
梅含理赶紧快步地走出了办公室,然后顺着楼梯就往上走,当他来到楼顶的时候,一眼朝香港的外海望去他就看到就看到很多的战舰,而且有的战舰非常的先进,看到几艘‘无畏’号的时候他的眼睛都睁大了,再看到‘咸阳’号的时候更是把嘴都张大了,他敢发誓他在英国没有看到过如此先进的战舰,这怎么可能。
看到这些战舰之后梅含理就知道情况不妙,巡警说的是真的,他立即跑下楼然后来到电报房让电报员发电报回国内。
发完电报之后梅含理立即要求请见华夏海军的负责人,现在他还不知道华夏为何包围香港,但是华夏的海军拒绝面见他,华夏海军的士兵只给他带了一句话:“香港是华夏的领土,从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梅含理听完之后就知道华夏准备收回香港了,就靠现在驻扎在香港的英军根本就不是华夏的对手,他也只好无奈等待国内的电报,精明的他知道现在绝对不能对罢工和游行的市民进行镇压,不然他就可能走不出香港了,所以他紧急下命令警告那些巡警和英军不得对华夏人出手,随他们闹去。
巡警的退缩让游行的民众越积越多,支持华夏政府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抵英运动逐渐扩散到整个香港,最后还波及到了对面的澳门,澳门的游行也开始热闹了起来,澳门的葡萄牙总督不敢让人去镇压,他也知道现在华夏的强势,只好任由这些民众游行。
第七十八章 英国的妥协
求收藏、红票、月票,求打赏!!!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等人刚刚开始讨论没多久就有一个政府人员拿着一份文件冲进来,“大事不好了首相,刚刚印度和香港同时发来紧急电报,您看!”说着递给了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听到是紧急电报就马上伸手去拿,当他翻开了一下之后就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华夏怎么可以这样,他们怎么可大量屯兵印度,还有用军舰包围香港,真是太无耻了。”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脸色铁青地说道。
其他的几位大臣也立即拿来看,看了之后和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的脸色一样铁青,他们也没想到华夏竟然如此之强硬,一点时间都不留给他们大英帝国,难道华夏要和帝国死拼到底吗?
“现在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意料,这对我们非常的不利,相信要不了多久帝国的民众就会知道华夏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现在的工作是稳定民众,各位我们晚上再聚,该死的黄猴子真是麻烦,弄不好我就派本土舰队去灭了他们那点自以为是的海军,哼。”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刚说完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的呼喊声,虽然没听清楚喊的是什么但是他知道这是民众的游行声音。
“重启谈判,救回帝国勇士!”
“我想念我的儿子了,政府无能!”
“严惩华夏,我国公民正在华夏受到不公正待遇!”
“政府办事不力,导致我国公民在华夏利益受打击!”
“……”
一幅幅用红色英文写着的横幅被游行的民众举起来,游行的人群多达数千人,他们慢慢地往政府赶来,上百的警察已经准备好了要拦住这些游行的民众。不一会儿游行的民众就与警察对峙了起来,民众要求见首相。其实这些民众能够这么快就赶来是因为华夏的英商发回的电报惊动了一大帮人,这些人基本都是英国的核心资本家,他们在华夏和印度的利益被打击了,尤其是华夏的抵英运动让他们都快吐血了。这些资本家可不管你战争还是什么,只要有利益他们什么都能做得出,不说在华夏被打击,他们觉得以后华夏的市场会随着华夏的统一而统一和华夏政府的政策能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就想加速谈判的进度。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这次没有让这些游行的民众久等,不一会儿他就带着一干的高层出现在民众的面前,“大家安静一下,请相信政府的能力,这次的华夏事件是华夏政府搞的鬼,他们对伟大的大英帝国提出了非常没有诚意的要求,特别是交还华夏的关税、租界、香港和割让印度的部分地区,这是大英帝国的耻辱,我们不能够答应华夏的要求。”
“华夏那微小的关税比帝国勇士还重要吗?难道就看着我们的同胞在华夏欺负吗?”
“租界、香港的利益应该很重要吧,为什么不把帝国更强大的舰队派去歼灭华夏的舰队?”
“请问首相我们在华夏的利益怎么办?难道那些东西比我们的同胞更重要吗?”
“香港已经被华夏的海军围住了,帝国要怎么办?”
“……”
听完首相的话后顿时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提问,太多的问题了,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他们也支持不住,这些他们都还没有想好呢叫他们怎么回答。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只好无奈地对民众们说:“这些我们政府一定会给国民一个支持,请相信我们,接下来我们会召开议会来讨论和华夏谈判的事情,一有消息我们立即向大家公布,所以请大家先散了吧,这样会阻扰到政府人员的正常工作。”
民众还想提问,但是那些警察在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的会意下开始有意无意地驱散民众,而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他们快速地再次进入政府大楼里面了。
“通知下去吧,就说我提议召开议会商讨这次的谈判,现在不应该只是我们承担责任,看这些民众就知道里面有着很多他们的影子,所以就如他们所愿吧,不管是战是和就看这次了。”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疲惫地对下属说道。
他的下属听了之后都是一阵沉默,不过他们很快就明白了首相的意思,接着就是飞快地通知那些议员来开会。
两个小时后,在伦敦附近的议员都来了,一看超过四分之三后就开始进行议会的程序,先是大家都坐下,然后首相上去演讲。
“众多议员都应该知道这次召集大家来的目的,现在就华夏开出的要求我们都难以答应,不管是归还香港还是割让印度的部分地区对于帝国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耻辱,从驻华外交使者朱尔典那里可以了解到华夏的底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