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川中琼州军配合忠贞营出兵,张根硕也自愿报名,加入了民壮的队伍。在琼州军中,民壮的待遇并不差,尤其是有技术的工匠。
“没关系,为了早点赶走鞑子,老朽累点也值得!”张根硕笑眯眯的回答道,“有老朽打造的云梯车,保证你们不伤一根毫毛登上城头!”
正在说话的时候,前面陈仓城头响起了炮声,城头的炮垒上冒起白烟,呼啸的炮弹向正在推进的盾车砸了过来。
张根硕抬起头来看了看前方的盾车:“老朽监督打造的盾车,能挡住佛郎机和将军炮一发炮弹,不过还是挡不住红夷大炮。”
明军的盾车还是相当牢固,前面有两层厚木板护盾,护盾外面还覆盖上湿毛毡,抹上了厚厚的湿泥土,后面是一辆两轮的车子。盾车还能根据需要,在上面覆盖上一层厚帆布,能够抵挡吊射来的轻箭。
清军一排炮弹砸入了明军盾车阵型中,只有两辆盾车被炮弹击中,而且都是轻型火炮发射来的炮弹,中弹的盾车停顿了一下,盾车后面有人发出惨叫声,但是很快,盾车又继续缓缓往前推进。
数枚红夷大炮的炮弹落在地面,弹跳翻滚,并未击中盾车,不过还是有两名辅兵不幸被弹跳的炮弹擦了一下,胳膊当场就飞了出去。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入关中之三()
守城清军炮火还是十分凶猛,推进中的盾车不断被击中,不过这些精心打造的盾车一场坚固,被将军炮和佛郎机炮击中一发炮弹,盾车还不至于被摧毁,最多出现几个人伤亡。偶然有红夷大炮发射的炮弹击中了盾车,即便是双层木板再加上湿毛毡,还是抵挡不住重炮炮弹的轰击,中弹的盾车立即四分五裂,破碎的木板好像弹片一样,把后面推车的辅兵掀翻了一大片,中弹的盾车翻在半路上,车上的麻袋撒落满地。
清军毕竟只有十多门红夷大炮,而且这种炮在五百步的距离上精度也不是那么高,当辅兵把盾车推进到障碍物跟前的时候,只有两辆盾车被红夷大炮击毁。
被佛郎机炮和将军炮击中的盾车不少,不过能够被接连两发炮弹相继击中的盾车就非常少了,这种能够承受一发炮弹撞击的盾车,生存率明显比那些被人一炮秒杀的盾车要高了许多,生命力增加一倍,生存率不是增加一倍,而是增加十几倍!因为滑膛炮精度不高,被击中一次的可能性很大,被连续两次击中,可能性就低了很多。
“没想到贼人的盾车居然打造得如此坚固!一炮无法击毁,再打中就难多了!”一名清军游击瞠目结舌的说道。
王进宝不以为然道:“伪明辅兵抵近木桩之后,他们还能再推着盾车前进?他们只能在木桩前面停下来,劈砍木桩,还要搬走大石头,那时候他们没了盾车保护,我们齐射几轮炮弹过去,他们得死多少人!”
辅兵们推着盾车,抵达清军布置的障碍物前。令王进宝失望的是,辅兵并没有挥动刀斧劈砍木桩鹿砦,而是从盾车上搬下一袋袋沙袋,直接丢在木桩和鹿砦之间。
“明狗要把外面垫高起来!”王进宝终于明白明军要做什么。
“将军不必担心!城外的木桩高出地面一丈有余,闯贼除非堆起一丈多高的泥土,才能从木桩上面过去!他们填那么高得多久!没一个月都不可能!”宝鸡知县说道。
明军辅兵不断从盾车上搬下沙袋,丢入木桩和鹿砦之间,垫高了地面。只要沙袋源源不断的投下去,迟早会高过木桩。城头清军的火炮不断吐出火光,不时有明军辅兵被炮弹击中,连人带沙袋倒在木桩之间。
还有一名抱着沙袋的辅兵被一发炮弹击中了沙袋,巨大的冲击力带着人和沙袋,一起倒飞出去。尽管沙袋挡住了炮弹,可是强大的冲击力使得这名辅兵内脏都破裂了,倒飞出去,摔在地上,嘴巴中冒出一大口鲜血,这名辅兵很快就停止了呼吸。
阵亡在木桩阵下的辅兵尸体也没人去管,后面的辅兵跟进上来,抱着沙袋丢下去,把前面的尸体连同沙袋一起掩埋在下面。
要垫高到一丈高,这工程量确实十分浩大,忠贞营忙碌了一整天,折损了三十余辆盾车,伤亡辅兵五百余人,只往把垫高的区域前推进了两步远。
木桩障碍物区域距离护城河尚有四百步,按照这个进度继续下去,两百天都无法推进到护城河边。因为越接近城墙,城头的炮火就打得越准,接近护城河的话,还要遭到城头的火枪和弓箭射杀,工程变得更加困难。
天色黑了下来,王进宝看着退回去的明军,冷笑着说道:“贼人如此进度,一年都别想攻下我宝鸡城!”
但是王进宝很快就发现,他判断错误了,在白天的攻城战中,后面的明军辅兵、工匠和民壮们又打造好了两百多辆盾车。天黑下来之后,明军辅兵连夜工作,趁着夜幕的掩护,推着盾车来填埋外围障碍物。
“禀报大人!闯贼连夜修建鱼梁道!天色黑暗,我们无法瞄准开炮!”一名亲兵向刚刚回到府中准备歇息的王进宝禀报了情况。
王进宝从床上爬了起来,登上城头查看情况,可是天色黑暗,天空中只有一轮弯月,能见度不高,除了听到前方有一阵喧哗声之外,根本就看不清楚在黑暗中连夜施工的明军辅兵。若是下令开炮,只能白白浪费火药和炮弹。
“真是奇怪了,贼人也没有打出火把,闯贼那些泥腿子,夜里能看清楚东西?”王进宝感觉十分奇怪。
当年的穷人多半都有夜盲症,晚上看不见东西。在王进宝的印象中,辅兵肯定是穷人组成的,没有精米白面和大鱼大肉吃的穷人,晚上是看不清楚东西的。但是王进宝根本就不知道,不打火把连夜施工的辅兵并非是闯营的辅兵,而是属于琼州军的辅兵,尽管只是辅兵,平日里的伙食都还不错,时常可以吃到精米白面,还有鱼肉补充。改善了生活的辅兵自然没有夜盲症,有一点月光就能干活。
“将军,贼人连夜动手,我们不妨出城袭扰一下他们!”一名清军千总提议道。
王进宝思索了片刻,点头同意:“派遣一千马队,去冲一下他们!”
黑暗中,宝鸡城的西面的来远门缓缓打开,清军马队出了城。所有的清兵都是马蹄上抱着棉布,马嘴扎上绳子,摘掉马铃,骑兵嘴里咬着衔枚,以免发出声音。根据王进宝的计划,清军马队先利用夜色缓缓行进,抵近到明军百步之外,再突然点起火把,策马冲锋,可以冲杀一阵,斩杀一批明军辅兵。
夜间光线微弱,不打火把行走看不清楚路,不过骑兵缓缓行走,还没多大影响,只有冲锋的时候才需点燃火把。
但清军骑兵刚刚出城,埋伏在城门外面的明军暗哨就发现了出城的清军。明军在宝鸡的三个城门外面都埋伏有暗哨,用来观察清军动静,以免清军夜间出城逆袭。
“鞑子要上来了!做好迎战准备!”李来亨传令下去。
夜间作战,火器作用下降,要对付骑兵冲击,最好的还是骑兵。忠贞营还是有不少骑兵,不过李来亨并不打算用骑兵来对付清军骑兵,而是在暗中把正在干活的明军辅兵替换下来,但盾车并没有换下来。之后李来亨派遣一批长枪兵和弓箭手上去,弓箭手躲在盾车后面,长枪兵结阵,迎击来袭的清军骑兵。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关中之四()
清军骑兵抵近到距离忠贞营还有一百多步的时候,因为天色黑暗,清军骑兵未发现辅兵已经被换了下来,换上了弓箭手和长枪兵。
“杀闯贼!”清军骑兵点燃火把,策马冲锋。
等到清军骑兵冲到近了之后,遭到忠贞营迎头痛击。还未等清军骑兵反应过来,盾车后面射出了飞蝗般的箭矢,向打着火把的清军骑兵人群马群中射了过去,忠贞营的四门虎蹲炮也同时喷出火光,铁珠下雨一样泼洒过去。乱箭和霰弹混杂在一起,一下就在清军人群中拉出了多条血线,几十名骑兵从马背上栽落,被后面的马蹄踩成了肉泥。
清军骑兵已经加速,前面的遭到攻击,后面的骑兵刹不住,加上天色黑暗,根本就不清楚前面到底发生什么事,还以为是忠贞营用来保护辅兵的少数战兵在阻拦自己。
“蛮子战兵不多!冲上去,杀光他们辅兵!”一名清军千总大吼道。
“杀蛮子!”近千战马疾驰,旋风一样直扑向忠贞营。
等到清军骑兵冲到跟前,才发现面前的不是辅兵和民壮,而是严阵以待的战兵!
这个时候为时已晚,半蹲在地上的忠贞营长枪兵突然从地上拾起长枪,前排的长枪兵把长枪尾部扎在地上,形成拒马枪,后面的长枪兵紧握着长枪,对准冲上来的清兵。若是在白天,清军骑兵早就发现不对劲,自然不可能用骑兵去冲长枪阵。但现在是黑夜,清军骑兵要刹住步伐,已经来不及了。
甘陕绿营马队,在清军入关之初是仅次于八旗骑兵的精锐骑兵,当八旗骑兵堕落之后,甘陕绿营马队仍然是清军的精锐。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产马,甘陕绿营马队一直保留到清末,都是一支精锐,到了清末,八旗、绿营和练勇都以及堕落,甘陕绿营马队还能同捻军交战,给捻军造成极大的麻烦。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甘陕绿营马队,战斗力其实并不输给八旗骑兵,可能略次于关外八旗,但比关内八旗强多了。
甘陕绿营马队中,很多都是回回,战斗力彪悍。
可是再精锐的骑兵,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一头撞上了步兵的埋伏,直接往长枪兵的阵型中撞了进来,可以想象得到是什么样的后果了。
冲在最前面的甘陕绿营骑兵撞上拒马枪,成排的拒马枪被撞飞,前面的清军骑兵也连人带马被扎成了马蜂窝。体型高大的河曲马,连人带马重达千斤。撞上拒马枪之后,已经失去生命的战马在惯性作用下撞入长枪兵阵型中,撞飞了不少忠贞营长枪兵。
后面的甘陕绿营骑兵接着撞上来,又是一大批骑兵被挂载长枪上面,但也有更多的忠贞营长枪兵被撞飞出去。
人员伤亡比例大致是一比一,可是这样的交换比对骑兵来讲很不划算,以一名骑兵,连人带马换一名步兵,肯定是吃大亏的事情。
前面的骑兵纷纷倒下,后面的骑兵动作被迟滞,这才发现,在自己跟前的不是明军辅兵,而是成群结队的长枪兵,已经结好了阵型,严阵以待。
吃了大亏的甘陕绿营马队唿哨一声,立即调转马头离去。
王进宝的夜间偷袭以失败为告终,不仅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还白白折损了五百多名宝贵的骑兵。
“鞑子败了!鞑子败了!”忠贞营人群中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吃了一个大亏的王进宝不敢再夜间派遣骑兵偷袭,于是李来亨又换上辅兵,连夜施工,逐渐垫高的土堆缓缓往宝鸡城墙方向推进。等到天亮之后,一丈多高的土堆往护城河方向推进了大约十五步。
“按照这个进度,不用一个月,我们就可以架起大炮压制城头鞑子了!”陈水根指着土堆对李来亨说道。
李来亨点点头:“有你们的炮队配合,拿下宝鸡不成问题!”
……
洛阳到开封之间的黄河沿岸,吴军驻扎在南岸,同北岸的清军隔河对峙。
巴海在洛阳城外战败之后,为了保存实力,他带着主力部队渡过黄河。巴海渡河的时候,把大部分的船只都带去了北岸,少数无法带走的船只全部烧毁。巴海企图利用黄河天险,来阻拦吴军北伐的步伐。
清军在黄河北岸布置了炮台,在各处水流较缓的渡口安营扎寨,布下重兵。除此之外,巴海还从山东调来了山东水师,逆流而上,企图用水师来阻拦吴军渡河北伐。
黄河虽是一条大河,可是黄河的水不深。清军从山东调来的水师也是以小舢板为主,最大的主力战船是三桅沙船,长七丈一尺,宽一丈七尺,松木结构,船头船尾各有一门千斤佛郎机火炮,船的排水量大约一百五十吨级,船员水兵共四十五人。
因为黄河水浅,福船之类的无法进入黄河中游,只有浅吃水的沙船可以用。
尽管清军水师只有沙船和舢板,但是对于没有水师的吴军来说,清军水师却是极大的威胁,一旦吴军渡河,将会遭到清军水师拦截。
洛阳附近的山中,成群结队的民壮和工匠们砍伐木头,正在打造简易战船和木筏竹排。洢水河中,一批批吴军士卒在林兴珠等人的指挥下,在河中进行训练。
“王爷驾到!”正当吴军训练的时候,外面传来一声长喝。
吴军水师将领林兴珠、罗士珍、何应元等人立即带着水师官兵们单膝跪地,迎接吴三桂的到来。
“免礼了!各位请起吧!”吴三桂做了个手势招呼道。
吴三桂走进水师中军大帐中,在主座上坐下,环视了一圈,问道:“本藩虽然不懂水师,但也知道,水师战船并非几个月之内可以打造完毕,造船所用的木头需要经过三年以上的晾晒,方可用来打造船只。如今我军只能打造木筏竹排,能否冲破清狗水师阻拦?”
“回大帅!”林兴珠行了个礼,“末将正在打造一批简易战船,不需要经过晾晒,这种船只能用几次就会散架,不过已经足以让我军渡过黄河!我军水师主力虽是木筏和竹排,但末将相信,清狗水师不是末将对手!”
“哈哈哈!”吴三桂哈哈大笑,“若是我军成功渡河,林将军是头功!”
第一百五十章 吴军水师()
黄河水不深,从洛阳到开封一带要渡过黄河并非难事,不管是闯营北渡黄河,还是后来满清入关南渡黄河,都可以轻轻松松在黄河上面架设浮桥,让大军通过。
只是清廷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局势,调遣了山东水师进入黄河。这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的小冰河期了,气候转暖许多,黄河已经不容易结冰,水师进入黄河可以发挥作用。就算是冬季降临,黄河结冰,冰层也不会很厚,清军可以凿开冰面。
正因为有清军水师在黄河上横行,吴军若要渡河,只能是先击败清军水师。
天气一天天转冷,在寒冷的冬季渡黄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是二十多年前小冰河期,黄河可以结成厚厚的一层冰,千军万马直接从黄河冰面上过去。如今小冰河期已过,黄河不可能结那么厚的冰,冬季渡河,士卒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一旦落水,很快就会淹死冻死在水中,所以吴三桂并不打算选择冬季渡河。
“报!”吴军探子送来了急信,“闯营已经开始攻打宝鸡!按照闯营的进度,在正月之前可以攻入关中!”
“大帅,我们北伐的速度还是慢了些了!”高得捷担忧的说道,“我们还得等到天气转暖才能渡河,等到来年三月份,闯营已经稳固住了关中!若是他们北伐山西,从山西进入直隶,我们就落在他们后面了!”
夏国相道:“若是我军进入关中,从上游走,可以渡过渭水,再向北进攻,从山西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便能直接进攻京师!”
吴三桂摇了摇头:“既然本藩已经答应了本藩那个孙女婿,不和闯营争夺地盘争功劳,那本藩就不能言而无信!更何况如今晋王帮助我军,若是再同闯营翻脸,晋王同我军的关系也会闹僵,那样便便宜了我那个孙女婿啊!”
刘玄初道:“大帅英明!仅仅凭借我军之力,无法同大帅的孙女婿抗衡!我们不仅要拉拢晋王,还要想办法同闯营化干戈为玉帛,今后方可同南王抗衡。”
林兴珠站出来,拱了一下手道:“大帅!末将有把握,在正月之前渡过黄河!”
“林将军,我军要冬季渡河?”吴三桂吃了一惊,“冬季气候寒冷,河面已经开始结出冰凌了,不利于水师作战!如今气候又没有二十八年前那么冷了,黄河也不可能结厚冰,兵马无法从冰面通过。”
林兴珠道:“大帅,冬季不利于我军水师作战,同样也不利于鞑子水师作战!末将愿意立下军令状,在正月之前击败鞑子水师,在河面上架设浮桥!”
“如今距离正月,只剩下不到两个月时间了,林将军有把握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水师所有的准备工作?”吴三桂问道。
林兴珠回答道:“大帅,末将训练水师的时间太短,又没有真正的战船,自然是称不上精锐。但是末将观察过河面上的鞑子水师,鞑子虽有少许大船,可是鞑子水师事实上却是不堪一击!只要末将带人从洢水进入黄河,必能歼灭鞑子水师!”
“好!”吴三桂大喜,“只要林将军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本藩能做到的都给你!”
自从林兴珠担任了吴军水师主将之后,就在洛阳一带砍伐树木,打造一批简易战船和大批的木筏、竹排,准备渡河作战。
洢水河边,吴军辅兵、民壮和工匠们正在忙碌着,砍伐木头。
辅兵和民壮在工匠们配合下,把砍伐下来的木头削掉枝叶,把木头捆扎起来,做成一条条大型木筏子。这种木筏长五丈,宽两丈,都是用水桶般粗细的大木头捆扎而成,使用铁丝和粗麻绳捆扎,还用楔子钉入固定,虽是木筏,却十分坚固,一点不比小舢板差。木筏子的四周还立着木栅栏,可以挂防箭湿毛毡,使得木筏的防护力超过舢板。木筏的体积十分庞大,可以容纳三十五名水兵,上面还配备一门佛郎机炮。其实这种木筏子,相当于一艘小型战船。
竹排就是相当于舢板,吴军的竹排前面有一个可以立起来的竹制挡板,上面覆盖了厚厚的湿毛毡,能用来抵挡羽箭和鸟铳射击,一条竹排可以乘坐十二名水兵。
至于林兴珠设计的简易战船,其实是一种简易蜈蚣快船。
工匠们把砍伐下来的木头片成一片片木板,经过刨光加工,把木板钉在一起,外面涂上一层桐油,船舱里面还有隔舱,便造出一条条简易的蜈蚣快船。这种船是用没有经过晾晒的木头制造的,泡在水里时间一长,船板就会变形,船会解体。不过反正无所谓了,这都是一次性的战船,只要让吴军渡过黄河,这些船就完成了它们的使命。
这种简易蜈蚣快船长七丈,宽一丈二尺,可以搭载四十五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