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舰队-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海也是等着,吴三桂的大军出了汝州北部山区之后,到了平原上,再同吴军决战。汝州一带丘陵山地,不利于骑兵发挥,而且骑兵在山区很容易遭到伏击,也容易被人堵住山谷入口,被堵死在里面。

    双方都在等着决战,不过也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巴海试图兵出舞阳,派遣两千骑兵,一人三马,千里奔袭,企图切断吴军的粮食辎重运输通道,烧毁吴军粮食囤积点。但是吴三桂防范严密,高得捷的吴军斥候骑兵也不是吃干饭的,巴海的两千轻骑兵被吴军发现,巴海只好放弃了袭击计划。至于吴三桂,也派细作想要混入洛阳城内,烧毁清军囤积在洛阳的粮食,但清军戒备森严,吴三桂未能得逞。

    吴军十二万战兵,十三万辅兵和民壮,共计二十五万人马,号称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向北推进,挺进的队伍气势磅礴,犹如一条长龙,行进在河南西南部山区。

    决战尚未开始,双方小规模的接触不断,巴海派遣一千两黄旗精锐轻骑兵一人三马,不断的对吴军侧翼进行骚扰袭击,趁着吴军在运动之中,远远的向吴军射箭。等到吴军骑兵上来,清军骑兵立即唿哨一声,调转马头便走。

    “报,发现吴逆炮队!”一名八旗哨骑策马赶回,向清军佐领赫努苏禀报。

    “再探!”赫努苏冷冷道。

    “喳!”哨骑打了个千,随后换了一匹马,拔马离去。

    吴军夏国相部的炮队,是吴军精锐,属于重点保护的目标。吴军炮队行走在中间,外围有步兵保护。步兵的两翼还有辅兵和民壮,更远的两翼,高得捷的骑兵来回游弋。清军哨骑还未能靠得更近,高得捷的精锐骑兵便赶了上去。

    “吴狗骑兵来了!”清军专达(八旗什长)喊了一声。

    十一名正黄旗的八旗精锐骑兵翻身下马,从马背上取下强弓,远远的向二十名冲过来的吴军哨骑放箭。此时双方距离一百二十步左右,对这些关外苦寒之地长大的正黄旗精锐巴牙喇来讲,这样的射程根本不算什么。

    “嗖嗖嗖”十一支羽箭飞出,清军巴牙喇的箭术又刁又准,羽箭专门往吴军骑兵没有防护的面门和四肢上招呼。

    两名吴军骑兵被射中面门,惨叫一声从马背上跌落下来。还有三名吴军骑兵被射中四肢,另外有两支箭射中战马,其余的四支箭被吴军骑兵躲闪过去。双方还没接触,吴军便已经伤亡五人,还有两人马被射伤,一下就七个骑兵失去战斗力。

    转眼之间,清军的第二轮羽箭再次射出,吴军骑兵又有一人被射中面门,三人被射中四肢,另有一名骑兵的战马中了两箭,马被直接射死!还有两名骑兵战马受伤倒下。

    “好厉害的鞑子!”剩余的六名吴军骑兵再也不敢上前,调转马头,拔马便走。

    受伤的六名吴军骑兵也转过马头,狼狈逃去。

    剩下失去战马的六名吴军骑兵刚刚从地上爬起来,一排羽箭呼啸而来,其中三名吴军骑兵转眼之间就被射成刺猬一般。

    八旗哨骑射箭的速度非常快,紧接着又一排羽箭扎了下来,最后三名吴军骑兵根本就不敢起身,只能躲在倒地的战马后面躲避射来的羽箭。不一会儿功夫,战马也被射成刺猬。

    开弓放箭,也是极其消耗体力的事情,十一名八旗兵一人射出五轮羽箭,体力消耗极大,十一名八旗兵纵身上马,呼哨一声,策马离去。

    看到狼狈逃回的十二名骑兵,而且其中六人身上带伤,高得捷问道:“怎么回事?”

    高得捷问明了情况,感叹一声道:“关外的鞑子,还像当年那么厉害啊!当年在关外的时候,鞑子弓箭手下马射箭,我们的鸟铳兵根本不是对手!鞑子哨骑更厉害了,我们的斥候骑兵出去都无法刺探到军情,都被鞑子哨骑杀了!”

    “今非昔比了!”夏国相上来道,“我们不是有散兵吗?找大帅借散兵,把散兵分散了夹杂在哨骑中间,即可克制鞑子神箭手!”

    “妙!散兵射程和精度都超过鞑子巴牙喇!有散兵在,就不信打不死鞑子巴牙喇!”高得捷猛一拍大腿。

    不多时,吴三桂就一口答应下来,把自己宝贵的两百散兵借给高得捷。

    “吴狗骑兵又来了!”一名清军哨骑向专达禀报。

    “来了多少人?”专达问道。

    “来了二十骑!都是一人双马。”哨骑回道。

    “哈哈哈!”专达大笑,“不过二十吴狗!走,我们会会他们去!”

    十一名清军哨骑往吴军哨骑方向赶去,双方距离接近到一百五十步的时候,正当清军准备下马取弓箭的时候,却看到对方吴军哨骑全部勒马,停步不前,从马背上取下火枪,远远的瞄准了这边的清军骑兵。

    “吴狗那么远就用火器了?”清军专达哈哈大笑,“不用下马,直接策马冲过去,用骑射射死他们!”

    一般八旗兵骑马射箭,只能使用骑弓,射程在二十步左右。这些精锐的巴牙喇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每个人都练了二十多年的骑马射箭,他们能够在马背上拉开沉重的步弓,把羽箭射出百步之远!正因为精湛的骑射技术,使得当年的八旗哨骑同明军夜不收交手,都是八旗哨骑占了上风。

    八旗骑兵距离越来越近,当八旗骑兵冲入到一百二十步的时候,却听到对面的吴军骑兵人群中喷出火光,一股弥漫的白烟腾起,轰鸣的枪声随即响起。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吴清决战之二() 
“砰砰砰”一排枪声响起,不过区区二十名火枪手在一百二十步之外射击,十一名白甲巴牙喇居然有五人中弹!高速旋转的线膛枪子弹击穿了白甲巴牙喇的头盔和身躯,带着一条条血线从后面钻出。而为首那名专达至少挨了四发子弹,身上留下一排冒着青烟的弹孔,双重棉甲和里面的一层铁甲都没能挡住子弹,这名专达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在地上翻了个滚,面向天空倒在血泊中,两眼不甘心的瞪得大大的。

    射出一排子弹的吴军散兵立即挥动马鞭,迎着剩下的六名清军冲去。

    “嗖嗖嗖”六支羽箭向吴军散兵射来。

    吴军散兵或是镫里藏身躲闪,或是趴在马背上躲避,不过还是有两名吴军散兵被白甲巴牙喇射来的羽箭射中,翻身落马。

    白甲兵射箭的速度极快,一轮羽箭刚刚射出,又从箭壶中取出羽箭,再次张弓搭箭,又是一轮羽箭飞出。此时双方的距离不过五十步左右,也就在白甲兵射出羽箭的同时,吴军散兵在马背上也扣动扳机,双管长铳喷出火光白烟。

    在对射之中,有四名白甲巴牙喇中弹落马,吴军散兵也有两人被射落下马。

    剩下最后的两名白甲兵已经孤掌难鸣,十六名吴军散兵围住两名清兵,这些吴军散兵每人有一支双管长铳和两支双管短铳,十六名吴军散兵一通乱枪射击,转眼之间就把最后两名白甲兵打成马蜂窝。

    河南西南部山区中,随处可见吴军斥候和清军哨骑之间的前哨战,双方为了侦察敌情和反侦察,清军骑兵为了骚扰吴军,吴军骑兵为了保护步兵、炮兵和辎重兵,双方的骑兵在山林中追逐厮杀啊,展开了一场场小规模的激战。

    高得捷的精锐哨骑得到了吴三桂的精锐散兵配合,展开了灵活机动的反侦察和反骚扰战。往往是吴军散兵埋伏在丛林中,埋伏在树上,用冷枪射杀清军哨骑;吴军骑兵在散兵的配合下,同清军哨骑展开肉搏战。

    仅仅是在一天之内,巴海的八旗军就折损了一百多名精锐的白甲兵,而吴军也付出了散兵阵亡三十五人,精锐哨骑阵亡二十八人的代价。

    “禀报大人!吴逆有一种射程很远的火铳,我们的弟兄们用弓箭根本打不赢他们!弟兄们为了袭击吴逆炮队,损失惨重!”一名白甲兵回来向赫努苏禀报。

    赫努苏冷哼了一声:“吴逆火器厉害,我们又何必骚扰他们重重保护的炮队?我们可以杀死他们的辅兵和民壮!”

    一名八旗兵问道:“大人,吴逆也有骑兵,若是我们骚扰他们的民壮和辅兵,吴逆骑兵随时可以过来支援!”

    “吴逆二十多万人马,拉成一条长龙,他们只有五千骑兵,炮队乃吴三桂老贼的命根子,吴逆必然是重点保护炮队!我们可以用巴牙喇远远的盯住他们的炮队,吴逆骑兵必然不敢远离炮队!我们其他人,再趁机袭击他们的辅兵和民壮!”赫努苏冷笑道。

    盘龙山和乌龙山之间,这里是两座丘陵之间较为开阔的山谷。一条宽阔的官道从山谷中央通过,吴三桂大军排着一字长龙阵,从山区中通过。二十多万吴军前后绵延数十里,区区五千骑兵,重点自然是保护行军中的炮队。

    吴军的民壮和辅兵走在队伍后面,他们本来就是一群炮灰,自然没有炮队的待遇,吴三桂只给他们留下少数步兵保护。

    “鞑子来袭!”正在行进中的民壮和辅兵人群中,突然有哨骑快马赶回禀报。

    “快,把车围起来!”一名军官下令道。

    辅兵和民壮都是推着独轮车,或是赶着大车,这些满载着货物的车辆也能结阵。听到军官的命令,吴军辅兵和民壮立即停下车,把各种车辆头尾相连,放在官道两旁,辅兵和民壮躲入车辆的后面。

    转眼之间,清军八旗骑兵就已经出现在吴军民壮和辅兵跟前。

    看到吴军的车阵,赫努苏并没有下令策马冲阵,本来他们的任务就是骚扰,而不是和吴军硬碰硬。他下令道:“全部下马,轻箭吊射!”

    八旗骑兵纷纷翻身下马,从马背上取下长弓,又把装着轻箭的箭壶从马背上取下,张弓搭箭,对准一百五十步外的吴军车阵。伴随着一阵弓弦的声音,数百支羽箭飞上天空,拉出了一条弧线,向车阵中扎落而下。

    一阵箭雨刚刚落下,又是一阵漫天飞蝗般的羽箭飞上天空,向吴军车阵中扎落。乱箭下雨一样落了下来,准确的射中了车阵的中央。

    清军射出的轻箭,若是碰到身披铠甲的战兵,轻箭基本上只有骚扰作用,并无太大的杀伤力,除非运气好到极点,射中对手的四肢或者面门。可是车阵中间那些民壮和辅兵,他们身上根本就没有任何铠甲保护,被清军一阵箭雨,一下就倒下一大片。

    “射!射死这些吴逆汉狗!”赫努苏兴奋的大喊大叫着。

    八旗兵连连张弓搭箭,一阵又一阵轻箭飞上天空,扎入车阵中间。每一阵箭雨落下,吴军的车阵中间就响起一片惨叫声,血花四溅,不计其数的辅兵和民壮倒下。

    “快,用木板挡住!”有人焦急的喊叫。

    辅兵和民壮们纷纷拿起木板,或者是躲在车底下,躲避不断落下的箭雨,可是还有不少箭支从木板和木板之间穿过,射中了吴军民壮和辅兵。

    “大人!吴逆骑兵来了!”就在八旗兵尽情的屠戮吴军民壮和辅兵的时候,一名在外围放哨的清军哨骑回来禀报。

    “上马,撤!”赫努苏下了命令。

    数百八旗骑兵收起步弓,跳上马背,挥动马鞭绝尘而去,只留下弥漫的烟尘。等到吴军骑兵赶到的时候,只看到清军骑兵离去的尘土。

    吴军骑兵要保护炮队,不敢去追击撤退的清军,只能无奈的折回。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人来向高得捷禀报:“禀报大人!前面又一队辅兵被鞑子袭击了!射死不少弟兄!”

    “狗鞑子!”高得捷骂了一句,“我们的阵型拉得太长了!来骚扰的都是鞑子精锐!只可惜我们散兵太少了!要不然鞑子哪里敢来!”

第一百二十章 吴清决战之三() 
嵩山少林寺,地处河南中部山区,嵩山的位置刚好遏制在吴军兵出河南西南部山区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上。由于历史发生了变化,吴三桂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绞死了永历皇帝,所以吴三桂反清之后,得到了河南百姓的响应。

    少林寺内,来自南少林的蔡九仪正在同方丈永玉大师交谈,事实上他们二人是师兄弟,蔡九仪本来也在北少林拜海宽大师为师,拜师学艺过。而永玉也是海宽的弟子,因此蔡九仪也是永玉的师兄。少林寺向来就不服清廷的统治,尤其是南少林。

    北少林所在的河南虽然较早落入清廷手中,但当年有许多反抗剃发易服的汉人宁可出家为僧也不愿意留着难看的金钱鼠尾辫,穿上难看的蜈蚣服。由此可见,满清的审美观有多差劲了!剃了光头都比金钱鼠尾辫好看多了。

    少林寺收容了大批反抗剃发易服的汉人,自然也是反清人士聚集之地。

    原本历史上,因为吴三桂绞死永历,李定国和郑成功相继去世,大陆上最后的反清义军夔东十三家被清廷剿灭,反清人士逐渐灰心丧气。在康熙五年,海宽方丈去世之后,北少林便成为一盘散沙,大部分的反清人士都去了南方,投奔了南少林。之后南少林又被清军围剿,发生了火烧南少林的事件。从此之后,少林寺一蹶不振,直到清末光绪年间,北少林才逐渐恢复元气。

    北方的反清义士逃去南方之后,后来的北少林就依附了朝廷,康熙还给少林寺亲笔写下山门上的大字,雍正还掏了银子维修少林寺。不过那个时候的北少林,已经为南少林所不齿,认为他们投靠清廷,所以在两百余年内,真正的壮士都不愿意去北少林,在光绪年间之前,北少林人气都不足。

    如今的历史发生了变化,海宽大师去世之后,永玉接替了海宽成为北少林方丈,因为清军一路败北,诸多反清人士便留在北少林,准备接应北伐的吴军。

    除此之外,北少林的武僧和俗家弟子中,也有不少潜伏的天地会特工,就等着吴军北伐,发动北少林所有弟子响应北伐大军。

    “师父!师父!大事不妙了!鞑子聚集在山门外,说要搜师伯!”正当蔡九仪同永玉商议的时候,外面一名小和尚跌跌撞撞的闯了进来。

    “师兄!你快从后山走!鞑子是来找您的!只要您没在,谅他们也不敢冒犯佛门圣地!”永玉站了起来说道。

    蔡九仪却一动不动坐在蒲团上,双目微闭,双手合拢,口中念念有词道:“阿弥陀佛!少林寺弟子多有反清义士,鞑子今日到来,北少林必有大难!贫僧本乃北少林弟子,岂可丢下各位师兄弟自己逃生?既然鞑子强闯佛门圣地,那就超度他们到极乐世界去吧!”

    “对!超度他们到极乐世界去!”几名武僧拿起了棍棒和戒刀。

    少林寺内,有五百多名僧人和三千余俗家弟子,清军在嵩山下集结,随时可能攻山,少林寺内的僧人和俗家弟子都拿起了武器,准备抵挡清军来犯。

    “誓死捍卫少林!”少林寺内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声。

    听着少林寺内发出的怒吼声,赵良栋冷笑一声:“久闻少林武功天下第一!这些秃驴和他们的弟子个个武功高强!只可惜,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是大清的官兵,秃驴们要螳臂挡车?哼!”

    “军门,我们是否可以开始了?”一名亲兵上来问道。

    “传我令下,攻山!”赵良栋拔出顺刀,向少林寺的方向一指。

    “杀!”成群结队的清兵呐喊着,冲入山门内,向山上的少林寺冲了过去。

    清军冲过山门,进入甬道。两边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清军在树林和碑林之间奔跑,发疯似的冲向天王殿。

    天王殿大门紧闭,十几名清军冲到大门口,用力推,用肩膀撞,但是大门纹丝不动,很明显,大门里面被人合上了门栓,里面还被人用沙袋堵住了。

    “撞开!”赵良栋出现在天王殿门口。

    几十名清兵抱着粗大的圆木,狠狠的撞击天王殿大门。清兵气喘吁吁的,一下一下撞击天王殿大门。里面的少林寺俗家弟子拼命顶住大门。

    也就在一批清兵撞击大门的时候,另外一批清兵扛着云梯,冲到了围墙外面,把云梯架在围墙上,成群的清兵顺着云梯,爬上墙头。

    第一名清兵刚刚爬上墙头,下面就有一名俗家弟子用木棍捅了上来,这一棍又准又狠,直接击碎了清兵的咽喉,这名清兵惨叫一声,从墙头跌落下来。第二名清兵爬了上来,也和第一名清兵一样,被一棍子桶在面门上,顿时颧骨碎裂,惨叫一声,一个倒栽葱,从墙头上掉落下来。

    守在围墙内的俗家弟子武功高强,爬上墙头的清兵不断被他们用木棍结果了性命。

    看到一批又一批清兵爬上墙头,却都被人打得跌落下去,赵良栋大吼道:“放箭!射死这些秃驴!用火箭!烧了这个鸟寺!”

    清军弓箭手张弓搭箭,拉开弓弦。有人拿着火把,点燃了缠着棉布,沾了松油的弓箭。随后清军弓箭手一松手,一支支带火的羽箭飞上天空,拉出一条弧线,吊射到少林寺内。一排乱箭射了下去,就听到里面响起一阵惨叫声,有不少俗家弟子被射中。

    少林寺的俗家弟子虽然武功高强,可是他们没有盔甲防护,遭到飞蝗一样落下的箭雨覆盖,顿时有不少人被箭支扎入肉中,受伤倒下。还有的人被射中要害,挣扎了几下,便停止了呼吸,还有人直接就被射成了刺猬一样。

    也就在清军用弓箭手压制的时候,大门口的清兵也在用力撞击。又撞了一会儿,只听到一声木头碎裂的声音,天王殿的门被撞开。

    “门开了!”外面的清兵兴奋的大喊。

    “杀秃驴!”成群结队的清兵呐喊着涌入少林寺内。

    “列阵!”永玉一声大吼。

    少林俗家弟子立即结成了罗汉阵,所有的木棍齐刷刷对准了涌入的清军。其实少林寺也是懂得结阵而战的,利用阵法多次击败强敌。

    第一批涌入寺内的清兵一头撞上罗汉阵,一下就被打倒了一大片。

第一百二十一章 吴清决战之四() 
“放箭!”赵良栋声嘶力竭的吼叫。

    清军弓箭手排着整齐的队形,一排紧似一排羽箭下雨一般扎落了下来,钻入少林武僧人群中。可怜这些武功高强的少林武僧,身上没有任何铠甲防护,看到乱箭射来,只能用木棍去拨开,或是竭力躲闪。可是羽箭实在太密集了,根本无法全部拨开,也躲闪不过去。转眼之间,就有十多名武僧被射成刺猬。

    中箭的武僧发出一片惨叫,不甘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