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舰队-第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戈什哈大喊大叫着,督促清军肉搏兵不许后退:“不许退!上!上!打掉贼人最精锐的铁甲兵,外面就赢了!”

    虽然肉搏兵被手雷炸得损失惨重,但是只要能够靠近铁甲兵,用斧头和铁锤等重武器猛击铁甲兵,即可破明军的铁甲兵阵。哪怕是四到五个肉搏兵换一个铁甲兵,都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谁知道铁甲兵没有动,却从铁甲兵后面冲出了一排身披轻甲,手持长枪的长枪兵,呐喊着冲入了缺口处。

    铁锤兵和斧头兵用来对付铁甲兵,无疑是最好的兵种。可是这些重武器兵,一旦碰到灵活的长枪兵,铁锤和斧头挥舞起来都困难,长度又没有长枪长,而且不像刀牌手,有盾牌可以挡住长枪,再去撞击长枪兵的阵型。所以说,铁锤兵和斧头兵碰到长枪兵,那就是一场悲剧发生了。

    戈什哈看到明军长枪兵冲了出来,一下就傻眼了:完了!用错兵种了!可惜刀牌手没有跟上来,只有铁锤兵和斧头兵,怎么和长枪兵打?该死的汉狗,怎么能这样呢?说好了铁甲兵上来的,怎么变成长枪兵了?

    转眼之间,长枪兵就冲入了缺口之中,手中长枪舞动,刺,挑,迎面上来的斧头兵和铁锤兵因为兵器短,打又打不中长枪兵,铁锤斧头沉重,招架又很难招架,被长枪兵一阵乱刺乱挑,斧头兵和铁锤兵就好像杂草被镰刀割倒一样,一片片倒下。

    没死的清军铁锤兵和斧头兵纷纷丢下手中兵器,转身就跑。

    后面的鸟铳手也没有及时跟进上来,看到溃退下来的肉搏兵,清军鸟铳手胡乱开枪,打翻了不少人,当然被打倒的大部分都是清兵。就在此时,明军后阵的臼炮又落下一排炮弹,砸翻了不少清军鸟铳手。

    明军长枪兵冲入缺口内,并没有贸然推进,而是控制住缺口处,等待铁甲兵,火枪手等后续部队上来。

    几乎是在巢车推进上来的同时,明军对城墙也发起了攻击。成群结队的明军肉搏兵扛着简易云梯,冲到城墙下。在后面的火枪手掩护下,一架架简易云梯架了起来,手持刀盾的明军肉搏兵往城头爬了上去。

    城头的清军抵抗还是十分顽强的,弓箭鸟铳不断的打了下来,石头,石灰瓶,火油罐下冰雹一样砸下,不断有简易云梯折断倒下,正在攀爬的明军肉搏兵纷纷掉落下来,城下砸碎的火油罐燃起冲天大火,泼下来的金汁浇在身上,不少人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倒下。有明军刀盾手爬上了城头,刚刚砍翻几名清兵,又被更多的清兵围住,不是被砍死在城头,就是被赶了下去。

    这些阵亡的明军,大多都是刚刚从俘虏辅兵转变过来的战兵。

    随着明军大型云梯车的推进,城头战局发生变化。十多架大型云梯车顶上了城墙,精锐的战兵从云梯车跳进城头,同清军展开激战。有的云梯车已经燃起火苗,云梯车下的明军战兵不断冲了上去,尽可能在云梯车被烧毁之前爬上城头。

第四百三十二章 武昌城破() 
越来越多的明军杀上了城头,就连王'辅'臣,蔡九仪、蔡德忠、马超兴、洪熙官这些猛将也登上了城头,最精锐的明军肉搏兵装备手雷,身披铁甲,在猛将的带领下,在城头来回冲杀。人还没杀到跟前,先投出手雷,再用短铳射击,然后冲到跟前,挥刀砍杀。

    广西土司岑继禄、岑齐岱父子也带着广西狼兵,杀上了城头。这些狼土兵都是急着立功,为了表示对大明的忠心,可以说是战斗力惊人的爆发。

    本来狼土兵的战斗力就已经相当强悍了,加上了明军提供的杀人利器手雷,还有防护力强又轻便的轻型铁甲,就如虎添翼。

    相比起更加轻便的藤甲来,轻型铁甲的防护力不如藤甲,但是藤甲稀少,只有贵州一带才有那种特别结实的老藤,所以王新宇没办法给所有的兵都配备上藤甲,只有自己的精锐部队才有部分兵装备藤甲。

    不过采取了水力机械锻压的轻型铁甲,防护力已经是相当好了,由新型高炉炼出的熟铁,本来就比生铁要坚固得多,再用水力机械加工,变成薄薄的铁皮,穿着身上轻便,防护效果又是相当不错,普通的刀枪很难穿透这种铁甲。

    悍不畏死的狼兵涌上城头,犹如饿了好几天的野狼,瞪着血红的眼睛,兴奋的吼叫着,人还没到,成排的手雷就先投了出去,炸得清军血肉横飞。接着狼土兵冲入清军人群中,前面是装备了盾牌和重剑的盾牌手,后面是钩镰枪兵跟进。

    重剑并不锋利,可是杀伤力相当惊人,砍在脑袋上,不要说绿营兵的斗笠了,就连八旗兵的避雷针头盔都被砸得凹陷进去,当场脑浆迸裂。砍中身躯,棉甲被穿透,内脏肠子流了出来。迎面遇见的清兵,根本就走不了一个回合。更何况,重剑后面还有钩镰枪,一支支钩镰枪刺刺刺出,就算没有刺中人,往回拖的时候,往往能勾到衣服盔甲。被勾中的清兵正在挣扎之中,就被拉了回去,接着好几支枪头就刺在身上。

    “城破了!城破了!”武昌城内,到处都是丢掉兵器,四散逃窜的清兵和民壮。

    张长庚、周培公、吴丹和朱衣克等人这时候想走都已经走不掉了,经过两个月的布局,明军已经夺取了城东清军阵地,把城东唯一的退路都给封死了。既然鳌拜不想出城逃走,那就没必要围三缺一,干脆堵死道路好了。

    其实鳌拜也没想过让城内的人离开,他知道一旦城内的守军逃出城去,士气崩溃更快,会被明军骑兵跟在后面掩杀,还是落了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还不如利用城防拼杀一下,说不定还有机会守住武昌。于是鳌拜把城东的忠孝门和宾阳门都用石头封死了,城门根本就无法打开,更不要说逃走了。

    城墙被打开缺口,城头被人爬上去,城门被打开,明军潮水一般涌入城内。

    “去死吧!”一名鳌拜的戈什哈大吼一声,挥动顺刀砍向一名狼土兵。

    那名狼土兵若是论个人武艺和力量,都不是精锐的白甲戈什哈对手,可是狼土兵看到刀砍了过来,根本就不躲不闪,而是挥动手中重剑,硬生生的顶了上去。那戈什哈一刀下来,做了个假动作,接着一刀砍中了狼土兵的肩膀。狼土兵丢掉重剑,双手抓住顺刀,不让戈什哈把刀抽回去。那戈什哈飞起一脚踢了上去,巨大的力量,震得这名狼土兵口吐鲜血。戈什哈趁势抽回刀,在回抽的时候,割断了狼土兵的脖子。

    可是这名戈什哈再也无法挡住三支同时刺过来的钩镰枪,任凭他武功再高,被一名不要命的狼土兵拖住,又是三名结阵的狼土兵同时刺了过来,钩镰枪扎在他的棉甲上,两层棉甲加上一层铁甲,挡住了枪头。可是钩镰枪勾住衣服,把他往后拖。

    戈什哈挥动顺刀,砍断了一根钩镰枪的枪头,巨大的力道余势未减,又砍中了那名狼土兵。谁知侧面一名狼土兵冲出,重剑狠狠劈在戈什哈身上,多层铠甲都挡不住钝器重击,这名戈什哈内脏破裂,口吐鲜血倒下。

    五百多名狼土兵团团围住了鳌拜的十多名戈什哈和二十多名白甲巴牙喇,这些戈什哈和巴牙喇虽然厉害,可是遇上悍不畏死的狼土兵,碰到对手人数占优,还是以命搏命的打法,戈什哈和巴牙喇一个接一个被杀。

    鳌拜身边,已经倒下了八具戈什哈和十三具白甲兵的尸体了,倒下的狼土兵更多,有五十多名狼土兵倒在血泊中。

    “杀!”鳌拜挥动长柄大刀,一刀斩下一名狼土兵的头颅。但是马上就有三支钩镰枪同时刺了过来,那些狼土兵作战都是结阵而战,十分厉害。可鳌拜力大无穷,手中的长柄大刀十分沉重。他抡圆了大刀,一刀砍去,竟然把一名狼土兵连人带枪砍成两截!边上的两支钩镰枪刺刺刺了过来,都被两名贴身的戈什哈挡住。

    鳌拜带着最后的三名戈什哈和九名白甲兵,以他自己为突围的锋线,竟然连续砍翻了三十多名狼土兵!但是鳌拜身上也中了两枪,身边的戈什哈和白甲兵一个个倒下,最剩下一名戈什哈和两名白甲兵,而且都已经身负重伤。

    “鳌拜在这里!”外面的大街上有人大喊一声。

    听到喊叫声,马超兴大喊一声,带着一百多名亲兵向鳌拜那边冲了过去。马超兴也是十分勇猛,人刚到跟前,就一刀砍翻了一名白甲兵。另外那名白甲兵和那个戈什哈,转眼之间就被马超兴的亲兵剁成肉泥。

    只剩下鳌拜一个人,被四百多名狼土兵,一百多名明军亲兵团团围住。

    马超兴大喝一声:“都退下!让俺来会会这个满洲第一勇士!”

    “你们都不许杀鳌拜!鳌拜是王某的!”就在此时,王'辅'臣及时赶到。

    “鳌拜是老衲的!你们不许抢!老衲在关外的时候曾多次同鞑子交手,都没遇见过鳌拜,今天总算有机会了!”蔡九仪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出现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 周培公之死() 
鳌拜身上已经有两处被钩镰枪刺中的枪伤,一处被钩镰枪铁钩回拖的时候拉出的伤口,还有多处箭伤和两处刀伤,浑身上下衣甲全部染成红色,脸上,胡子上和辫子上都沾满了斑斑血迹,腿上还扎着一支羽箭。看起来,鳌拜受的伤不轻。因为腿部受了伤,鳌拜已经无法站稳,双手拄着长刀,以刀支撑地面,使得自己不至于倒下。

    “哈哈哈!”鳌拜哈哈大笑,“老夫已经伤痕累累,无力再战!今日尔等随便一人上来,老夫绝不还手,任凭汝取老夫项上人头便是!”

    看到鳌拜这样子,刚才还打算同鳌拜单挑的蔡九仪、马超兴、王'辅'臣等人顿感失望。若是这时候同鳌拜单挑,那岂不是欺负人?可是放了鳌拜让他养好伤,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放了鳌拜岂不是放虎归山。

    谁知,鳌拜却大声吼道:“谁来杀吾!老夫引颈就戳!”

    蔡九仪走上前,拱了一下手道:“老将军!你我虽各为其主,然老衲敬佩老将军乃英雄人物。老将军,若是你肯归降,为我大明所用,老衲保证王爷定会重用老将军!为王爷效力的满洲好汉也不少,还望老将军考虑一下!”

    王新宇麾下确实有不少满洲兵和蒙古兵,当年的人没有多少民族意识,真正的民族意识是从西方传入的,后来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振兴中华之后,民族意识才开始觉醒。宋朝和明朝时候,所谓的效忠华夏还是给胡人卖命,都只不过是选择了哪个君主。如果不是清朝搞了一个剃发易服,也不会引起汉人的强烈反弹,就不可能后来给王新宇的华夷之辨提供了绝佳的反击材料,使得胡人和汉人分那么清楚。

    若是都如同北魏孝文帝那般,穿汉服戴汉冠,变胡人为华夏,那么南方的汉人又怎么可能如此激烈的反抗。

    如今虽然王新宇的华夷之辨激发了南方汉人的民族意识,但是在这个年代,大部分的人还是没有多少民族意识。而鳌拜又是满清重臣,倘若鳌拜能够投降,对于满清统治者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忠臣不事二主!大师不必再说了!老夫已经决定为皇上尽忠!请大帅动手吧!”鳌拜拒绝了蔡九仪的劝降。

    “老将军,北面那个皇上,对你似乎很不信任,为何老将军还要为他卖命?”蔡九仪感叹了一声,摇了摇头道。

    “皇上虽不仁,但老夫不能不忠!既然大帅不肯动手,那老夫自己动手!”鳌拜说着,突然从地上拔起刀,双手持刀,往自己的脖子上一抹,一道鲜血喷溅而出,鳌拜缓缓的倒了下去,脸上还带着一丝笑容。

    鳌拜战败,自尽身亡。武昌城内残存的清军全部放下武器投降,湖广大决战以明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经过湖广决战,清军主力损失惨重,湖广新军和八旗新军都被打残了,包括辅兵和民壮在内,前后共有三十多万清军被歼灭,损失的粮草钱财,武器辎重更是不计其数,清廷耗费了巨资打造的各种新式火炮,也几乎损失殆尽,大部分的火炮都完好无损的落入明军手中,只有少数在炮战中被摧毁。

    留在武昌城内的清军官员,湖广总督张长庚自尽,湖北巡抚杨茂勋被俘,武昌知府董廷恩自尽,担任湖广士绅首领人物的周培公被俘,清军将领吴丹和黄九畴阵亡,龚荣遇和朱衣克被俘,还有武昌城内其他一干大小官员,有的自尽,有的被杀,有的被俘。

    “王爷饶命!小人愿降!小人愿降!”湖北巡抚杨茂勋被押到王新宇面前的时候,他的两腿早就软了,刚被押入中军大营,就跪在地上求饶。

    站在一旁的周培公冷笑一声:“杨抚台!大丈夫死则死尓,何惧之有!”

    杨茂勋转头道:“姓周的,你不想活,老夫还不想死!”

    王新宇坐在虎皮座椅上,看着杨茂勋和周培公,他知道周培公是清朝的名臣,此人也算是极有才华,只可惜一心效忠清廷。真实历史上,就是因为周培公,才导致吴三桂到了武昌之后被挡住了。周培公还成功化解了王'辅'臣的反清,骗了王'辅'臣投降,后来康熙背信弃义杀了王'辅'臣。

    周培公既然不肯投降,那就只能杀了他。

    “杨抚台,你真的愿意投降?”王新宇似笑非笑的问道。

    “愿降!愿降!”杨茂勋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王新宇对身边的亲兵点了下头,一名亲兵走上前来,挥刀砍断了杨茂勋身上的绳子。

    杨茂勋磕头连声道谢:“多谢王爷!多谢王爷不杀之恩!”

    王新宇让亲兵把刀丢在地上,然后对杨茂勋说:“杨抚台,你若是要表示诚意,那就拿起刀来,把周培公给杀了!”

    “啊?”从来没有杀过人的杨茂勋听闻此言,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

    王新宇冷笑一声:“若是你不杀他,便是你死!”

    杨茂勋战战兢兢的从地上拾起刀,头上豆大的汗珠一滴滴掉落在地上。他用颤抖的双手握着刀,对周培公说道:“周大人,忍着点,就一刀……”

    周培公怒斥道:“姓杨的狗官!汝为朝廷重臣,竟然投逆!要杀便杀!动作快点!”

    杨茂勋颤抖的双手持刀,闭着眼睛,挥动刀一刀砍下,但是这一刀没能砍在周培公脖子上,却是砍在周培公的肩膀上。这柄由东番枪炮厂打造出来的钢刀锋利无比,虽然杨茂勋手无缚鸡之力,可是这一刀却砍入了周培公的肩膀中,鲜血喷溅在杨茂勋脸上,周培公痛得发出一声惨叫。

    “啊!”听到周培公的惨叫声,杨茂勋惊得大叫一声,双手丢掉了刀,转身往后跑。

    周培公肩膀上带着刀,满地打滚,可是嘴里仍然破口大骂:“狗贼!快给爷爷来个痛快的!”

    想要往外跑的杨茂勋被人拦住,那名亲兵指了指后面:“杨抚台,周培公还没死呢!你这一刀,砍得很不利索!”

    杨茂勋转过头来,看到已经成了血人的周培公,吓得脸色一变,大叫一声昏迷过去。

    亲兵走上来,从周培公的肩膀上拔出刀,接着手起刀落,周培公身首异处。

    周培公的部将龚荣遇坚决不降,被斩首示众。朱衣克选择了投降,得以活命,但被发配去了非洲。杨茂勋投降之后,仍然担任湖北巡抚。

第一章 天下大乱() 
收复了武昌,就打通了湖广到四川的通道。也就在湖广大战进行的同时,一路明军从福建发起攻击,攻克了赣州,吉安和景德镇,再加上从长江口往里面推进的明军舰队,夺取了南京之后,明军又收复了整个浙江和苏南。至此,长江以南除了九江、南昌、池州几座城池之外,其余的地盘都已经回归了大明。

    云南贵州,目前都是吴三桂的地盘,但是吴三桂已经打出了旗号,宣布归顺大明,所以在名义上,云贵也已经是大明的地盘。

    川东,属于夔东义军的地盘,那些闯营人马,也是效忠大明,所以说在名义上,川东地区也已经属于大明的地盘。

    但是以王新宇为首的琼州军将领们都非常清楚,真正的自己人只有琼州军和郑聪的人马,即使是郑袭,也并非是一条心,更不要说吴三桂,夔东闯营,还有后来投降的闽军,尚之信的粤军,以及新投降的耿精忠。而李定国虽然是民族英雄,但其实也是军阀。如今天下四分五裂,即将陷入地方军阀割据的局面。

    虽说是军阀割据,但王新宇却没想对内部先动手,而是公开发布声明,各路大军必须联手,优先解决满清,之后再考虑天下归属的问题。

    也就在明军刚刚攻克了武昌不久,就有快船从上游下来,给琼州军送来一封急信。

    “吴三桂要借道四川,去打汉中和陕西!夔东闯营也在蠢蠢欲动,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打回陕西老家去了!”王余佑拿着四川明军送来的信走进王新宇的中军大营内。

    王新宇看完了信,微微皱起眉头:“吴三桂要陕西,闯营也要陕西!这两路人马如果一起进入陕西,那岂不是要打起来了?”

    王余佑抚摸着胡子笑着道:“如果让他们彼此打一场,未免不是什么好事!这天下终归是要归属一家的,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把皇帝陛下迎回南京!只要他到了南京,那就是我们控制的地盘了!我们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吴三桂,闯营,尚之信,耿精忠,还有郑袭,将来就让他们自相残杀去吧!”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要当曹操。可是王新宇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已经由不得他不当曹操了,若是不当曹操,最终结局就是功高震主,将会落得一个被诛九族的下场。

    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好好的活下去,只能选择当曹操。不久前,郑芸生下一个儿子,潘莹和钱知玉也有了身孕。如果自己不当曹操的话,自己还活着的时候,皇帝可能还不敢动手。一旦自己死了,自己的儿子能够压得住局面吗?

    “军师,若是我们迎接圣驾回南京,不知道陛下他敢回来吗?”王新宇问道。

    王新宇的担心很有道理,永历那个胆小鬼,完全是依靠李定国保护。若是回到南京,那里不是李定国的地盘,而是王新宇的地盘!这不明摆着,是回来当傀儡了?而且很明显,王新宇的野心似乎很大,不像李定国那样忠心。

    王余佑道:“南京乃我大明应天府,乃京师之城也!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