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舰队-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种银子,那么粮食生产的重任自然落在湖广身上。

    那个年代,江南的粮食其实除了自给之外,输出的并不多,江南依靠的是其他的经济,而不是粮食收入。在崇祯朝的时候,浙江一年茶税居然只收到六两,这个确实是太可笑了,也难怪文官们富得流油,崇祯龙袍打补丁。

    真实历史上的太平天国为什么失败了?太平天国占领了南京,控制住江南富庶之地,可是太平天国没有控制住湖广粮仓啊!只要湖广还在清廷手里,就不能对清廷造成重创,拿下了南京,最多清廷少收点钱,却还不会饿死。

    现在明军拿下了湖南,就尝到了湖广粮仓的甜头。

    郭之奇问道:“这偏沅怎么粮食产量那么高?”

    王新宇回答道:“湖南的士绅可顽固了!他们宁可给鞑子陪葬,也不肯主动点投降!都是当年被洪承畴灌输了思想!既然他们负隅顽抗到底,那么我们也不客气,只要是组建了团练对抗王师的,全部送去南洋劳动改造!他们的土地自然是没收了!而一些虽然没有组织团练抵抗,可是不肯投降,还给鞑子出钱的,我们也是没收了他们的土地!这湖南六府打了下来,有八成的土地被我们没收!”

    “没收的土地怎么处理的?”郭之奇问道。

    当年王新宇搞的打土豪分田地自然是不能在汉人当中搞,否则受到士绅反弹太厉害了,打土豪分田地,只能在苗黎彝等土司控制区搞,而且是那些拒不投降,抗拒到底的土司,才能把他们打掉,把他们的土地分给当地老百姓。

    而在汉人区域,就算是你没收了士绅的土地分给佃户,佃户们还不敢要,他们会很怀疑的问:“难道我们不要花一文铜币就能分到土地了?”

    所以王新宇采取的是功勋田的办法,把土地按照官兵们的功劳点分配,分给功臣,再由他们租给佃户耕种。

    这样对于佃户们来讲,不过是换了一个东家而已,而且这个东家还特别好说话,定下的地租都是比较低,每年的收成用来交租的只有三成,比起以前的五五地租,甚至是四六开,已经是好太多了。

    其实当年的农民,四六开的地租都不算高,四六开就是农民自己留下四成,交租六成。而换了新东家之后,菩萨心肠的新东家把地租调低到三成了,也就是上交三成,自己可以留下七成!这样的东家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好人啊!

    “少东家,您来了啊!”刘老根毕恭毕敬的向来到村子里的钟平长挹及地。

    说起这个钟平,在当地村民们心目中简直就是一个大好人啊!原本村子里的土地都是周老爷的,可是周老爷同大明朝廷为敌,全家都被抓走了,据说送去遥远的南洋去当苦力了。周老爷被抓走之后,村子里的农田就分配给了新来的几名东家。

    钟平是一名线膛枪手,因为在战场上屡立大功,所以得到了一百亩的功勋田。

    根据王新宇的要求,功勋田收取地租只能在三成以下,不得收太高的地租。不过在富庶的湖广一带,三成地租已经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了。

    钟平等人来到这座小村子之后,就把地租调到三成。因为这件事,当地的村民们对他们几个新来的东家可是感恩戴德。

    “钟老爷!”一名中年妇人热情的向钟平打招呼。

    “翠花!什么老爷!少东家都还没娶媳妇呢!被你叫老爷,都叫得老了!”刘老根斥责那名中年妇女,但他说这话的时候心里美滋滋的。

    少东家真是天下第一的大好人啊!不仅把地租调低了,而且对人还十分和气。去年秋天因为遭到战乱,农民们连种子都没了,少东家给大家提供种子,还提供耕牛。不仅如此,过年的时候,少东家还拿出自己的军饷,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在大年初一晚上请大伙们大吃一顿,让大伙们好好的过了一个好年。

    今年的小麦收成,可是大丰收啊!收了小麦之后,刘老根又种下水稻。看这个架势,今年水稻还会丰收!这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那位名叫翠花的中年妇女听说钟平还没娶媳妇,眼睛一下就发亮了:“少东家,俺倒是认识一位闺女,是俺妹妹的女儿,她人品相貌都不错,她父亲是城里的赵捕头呢!”

    “呸!捕头的闺女也敢说给少东家!”刘老根斥责道了一句,转过头来对钟平道,“少东家,您别听他的!老汉给您介绍老汉一个远方外甥女,她可是张秀才的女儿,出身书香门第,那人品相貌,没话说!”

    “张秀才的女儿?”翠花冷笑一声,“他女儿有什么好的?除了会吟几句酸诗,要长相没长相,要力气没力气!那赵捕头的女儿多好!结实有力气!屁股大,能生儿子!”

    刘老根哼了一声:“少东家可是有脸有面的人物,他哪里看得上赵捕头那个粗人的女儿?还是张秀才的女儿好!”(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三章 楚党浙党() 
明军到来之后,不仅降低到三成的地租,而且免除劳役,废除了白银交税,所有税收恢复到实物税收。这些政策于农民们来讲受益无穷,像刘老根这样的,今年粮食丰收,缴纳了地租之后,剩下的粮食吃不完,拿出去买了,可以换得不少银子。

    税收还是和以前一样,是十五税一,可是没有了火耗,没有了劳役金,没有了人头税,也没有衙门小吏上门勒索,老百姓的生活是好过多了。

    由于不用白银纳税,就可以避免被奸商盘剥。想起那些可恶的奸商,刘老根对他们简直是恨之入骨。每年粮食收成的时候,他们都是来低价收购粮食。可是不卖粮食不行啊,交税交地租都要银子交。那些奸商收购了粮食,便囤积起来,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又是抬高价格出售。遇上灾年,粮价更是高涨。

    现在明军来了之后,听说那些奸商都遭了秧,因为收购粮食的,是由一家叫什么南洋公司的大富商统一收购。南洋公司收购粮食价格合理,售出粮食的价格也合理。

    自从南洋公司来了之后,奸商在湖南地盘上都混不下去了,纷纷逃往满清那边。

    不过刘老根和翠花他们更感激钟平这样的善人,若不是他降低了地租,还给村民们撑腰,抓捕了一些为非作歹的小吏,那么即便是朝廷降低了税收,老百姓还是苦不堪言。

    哪次朝廷降低税收老百姓可以得到好处的?降低了税收得到好处的是士绅;朝廷增加了税收,受苦的又是老百姓!

    正是因为有钟少东家这样的好人,村民们日子才一天天好过起来。

    钟平笑了下劝住两位争执的善良村民:“两位,娶媳妇的事还不急,马上要打仗了,打完这一仗再娶媳妇。”

    “钟大人!”钟平突然听到有人在后面叫他。

    他转过头一看,只见是住在隔壁村子里的刘举人。这刘举人因为没有抗拒明军,也没有参加组建湘勇,也没有给湘勇出资,所以明军并没有为难他。

    “刘老爷怎么来这里了?”钟平问道。

    钟平认得刘举人,这个人其实口碑还算不错,而且刘举人还有个女儿,对钟平也有几分倾心,经常有意无意跑来看他。

    刘举人道:“这里不是说好的地方,还请大人来寒舍一坐。”

    来到刘举人家中,钟平问道:“不知道刘老爷找某,是有何事?”

    刘举人行了个礼道:“钟大人,我们湖广的地租,都是五成或者六成,可是你们一来,就把地租调成三成了。你们这一调低地租,我们不比你们啊,你们家大业大,上面有王爷罩着,连牲口都有人提供。可是我们就祖传那点地,现在又不比大明那会,有功名的人不纳税,我们还要纳税,三成的地租,交了税之后就没多少了,若是碰到一个收成不好的年份,恐怕都要赔本啊!”

    钟平道:“刘老爷,其实这些事某也做不了主,若是刘老爷有什么疑问,可以去巡抚衙门找巡抚大人,总督大人,或者直接找我们王爷。”

    刘举人长叹了一口气:“钟大人,草民哪里敢去找他们啊?听说你们王爷对读书人不好,不愿善待天下士子,在石鼓书院,就抓了好几百士子;在长沙,又抓了很多人,而且听说还要搞什么华夷之辨?”

    钟平笑着道:“刘老爷此言差矣!其实我们王爷还是善待读书人的,抓的读书人,都是铁了心给鞑子当走狗的读书人。像刘老爷这样的读书人,我们王爷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抓人呢?若有什么疑问,刘老爷可以随某一起来。”

    “钟大人!”屏风后面走出一名妙龄女子,向钟平福了一福,“小女子见过钟大人!还望钟大人能帮爹这个忙。”

    钟平拱手回礼道:“刘小姐放心好了,我们王爷也是为了天下百姓。真正亏欠了天下士子的并非我们王爷,而是北面的鞑子朝廷!某想,刘老爷和刘小姐,你们应该都听说过江南三大案吧?鞑子为了掠夺江南财富,屠杀江南士子。而我们王爷呢?虽然部分湖南士子抗拒王师,可是王爷到现在也没有杀一个士子。”

    “王爷仁心宅厚!”刘举人拱手道。他心中却在腹诽:都被流放去海外了,和杀了又有多大区别?

    刘举人走进湖南巡抚府内,巡抚府中早就有很多士绅来了,带着他们来的都是一批分到功勋田的明军有功军官。

    士绅们见到任绍纩走了出来,纷纷行礼:“任抚台,您可要为草民们做主啊!勋贵们把地租降得那么低,这让草民们怎么活下去啊?”

    在这些士绅们眼中,分到了功勋田的明军军官,自然都是勋贵阶层,就好像前朝朱元璋那时候分封了不少田地给有功的将士,那都是立下功劳的勋贵,士绅们在勋贵面前,还是觉得低了他们一等。

    前朝勋贵的势力让士绅们记忆犹新,大明的勋贵是到了土木堡之变之后,才被削弱,不过大大小小的勋贵还是一般人招惹不起的,若不是士绅们在朝廷中有人不畏***同勋贵阶层抗争的话,士绅们真的要被勋贵压制。

    当年江南的士绅多,但是江南勋贵也多。湖广一带勋贵少,在朝廷当官的也少。不过湖广还是出了几个名臣,譬如说张居正,熊廷弼等人,不过主要的势力还是在江南手中。

    目前在湖广,明军带来的文官大部分也是江南人,当地一些抗拒明军的士绅被抓走了,剩下的人担心勋贵和江南文官完全控制住湖广,让湖广士子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现在明军在湖广分配的功勋田,就被士绅们看成很不利于自己的信号。

    回想起前朝的党争,湖广士绅心里面就很不舒服。明末代表江南士绅的浙党势力太大,甚至可以暗算皇帝!正德皇帝死后,严嵩就一直和江南文官对抗,可是最后他失败了,还背上了奸臣罪名;楚党的代表张居正,病故之后,大权又落入到江南人手中;明末被冤杀的熊廷弼,也是被东林党设下毒计,利用魏忠贤杀害的。

    在很多湖广士子心目中,严嵩不是奸臣,当年的江南文官集团势力太大,严嵩只不过是和江南文官集团抗争罢了,若不是严嵩杀了一批所谓的清流,那些贪官污吏还不更加肆无忌惮?所以说严嵩对文官集团是有牵制作用的。

    至于熊廷弼,熊廷弼被魏忠贤杀害,其中疑点很多,广宁战败,主要责任是东林党人王化贞,可是熊廷弼却被东林党冤枉,给投入大牢。一开始魏忠贤还是要保熊廷弼的,但是汪文言说熊廷弼要拿出四万两银子给魏忠贤来买命。实际上熊廷弼哪里有四万两银子?结果魏忠贤盛怒之下,杀了熊廷弼。

    回过头来看一下这个案子,其中疑点非常多,熊廷弼是清官,根本就没有银子,怎么可能拿出四万两银子买命?而汪文言是东林党的人,怎么会去帮熊廷弼说话?从这些疑点就能看出,熊廷弼之死,从头到尾都是东林党的阴谋诡计。

    正因为湖广士子对江南士子不满,所以洪承畴在石鼓书院一番讲话,得到了很多湖广士子的拥护。后来江南三大案发生的时候,不少湖广士子甚至是拍手称快。

    王新宇了解到浙党楚党之争的历史之后,感叹万分:“国人就是喜欢内斗!”

    浙党楚党之争,其实也是地域之争的一种。不过说起来,江南士子也是自作自受,大明的灭亡,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江南士子后来也得到了报应,不肯剃发的被杀;反抗的被杀;就算是当了顺民,还有文字狱等着你!

    谁让江南士子在明朝的时候积累了那么多财富,国家有难却不肯拿出来?到了清朝,满清统治者并不是来剪羊毛,而是直接杀肥猪了。

    王新宇手头的文官,虽然大部分都是江南人,不过多半已经不是原来那批人了。原来那批士子,不是被清廷杀了,就是被明军杀了,要不然就是还在北方当官。

    对于湖广人士认为的,勋贵降低地租是要打压他们,王新宇认为自己并没有打压他们,降低地租,只是为了老百姓。

    湖广士子的几个代表走进巡抚衙门内,王新宇坐在正中间的座位上。他环视一圈,开门见山的说道:“各位可知道江南人富有,依靠的是什么吗?”

    刘举人回答道:“他们是种植桑树茶叶。可是我们湖广不适合种植桑树茶叶,只能依靠粮食收入!这一点我们没办法和他们相比。”

    “种植桑树茶叶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他们依靠的是商业!你们想一下,桑树和茶叶种出来之后,如果卖不出去,他们能赚到钱吗?”王新宇哈哈大笑道。

    “商业?”刘举人愣了下,“王爷,可是我们这里只能种植粮食,不适合种植桑树和茶叶,能搞商业吗?如果发展商业,也没有原料来源啊!”

    “其实买卖粮食也算是商业,粮食运输也是商业。你们可知道原来鞑子朝廷的粮商都被我们赶走了?现在湖广粮商是南洋公司垄断。”王新宇摇头晃脑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四章 新式农具() 
一名士绅拱手道:“王爷,粮商确实比我们有钱多了,可是当粮商要有后台的。鞑子在的时候,粮商都是他们的人。现在你们来了,南洋公司是唯一的粮商,您让我们草民拿什么来做生意啊?”

    “其实我们南洋公司想要扩大股份,在湖广设立湖广分公司,你们都可以来入股。湖广总督周制台和巡抚任抚台都已经入股了。”王新宇道。

    “入股?”士绅们交头接耳一番。

    入股,听起来似乎很好,大家都知道,这个南洋公司是王爷的公司,而且总督大人和巡抚大人都入股了,不管是当官的,官兵还是地方上的泼皮,肯定不敢招惹这个公司,能够入股的话肯定是有益无害。可是天上会掉下馅饼吗?

    王新宇看着士绅们一脸疑惑的样子,知道他们心存疑虑。能够入股南洋公司对这些士绅们来说肯定是好事,可是他们不相信那么好的事情怎么可能落到自己头上?大家都是聪明人,肯定知道那么大的公司利润肯定高,比农田的收入要高。可是他们担心,自己没有任何背景,入股之后,是否会被吞了股份?

    说起来这个年代人们做生意还是很老实的,不会像后世那样,搞个骗人的项目,就引诱他人入股,等到钱到手了,然后卷了钱跑路;也没有后世那样,欠钱的是爷爷,债主是孙子,别人欠了钱还不起,还得祈祷他别生病别死掉,否则就真的拿不回钱了。

    这个年代,既然让人入了股,就不会卷了钱跑路;欠了别人的钱,别人拿着一张欠条就可以找你要债。

    但是这个年代,也存在和同有背景的人合作,被人侵吞股份的事情发生。对方有权有势,草民入了股之后,虽然也能赚到钱,但肯定不会给你多,说不定还会搞些名目,譬如说经营不善之类的,让你的股份缩水,然后廉价买下。

    真正能够入官商股份的,都是有一定背景的人。

    至于说总督大人和巡抚大人入了股,这点士绅们丝毫不怀疑,他们有背景,也是湖广的地头蛇,明军也需要他们。

    可是自己呢?又算什么?无权无势的,别人凭什么送你那么大一块馅饼?说不定是陷阱,很可能是明军收土地给自己的功勋发放功勋田的办法,如果轻信了,卖了地入股,说不定一段时间之后,对方把股份都退还给你了,那么自己就失去了土地。没了土地,拿着那些银子能够干嘛?南洋公司又不缺银子!

    南洋公司的实力,士绅们都很清楚,大到马车、游船,小到油灯、琉璃瓶,还有身上穿的衣服,棉布,丝绸,喝的茶叶,吃的粮食,抽的香烟,还有肉制品罐头,鱼罐头等,现在南洋公司的产品已经深入到家家户户了,就连种田的泥腿子苦哈哈们,都用上了南洋公司的商品,这就说明,这个公司多有钱!

    公司实力,肯定是完全没问题,可是世界上有那么好的事情吗?

    王新宇看着那些疑惑的士绅,于是笑着说道:“我们在湖广,将会开办新式农场,你们可以用自己的田地入股,不需要你们卖出你们手里的农田,只要你们把田地当成一份股份,土地所有权还是你们自己的,而你们用我们的耕种方式,统一使用标准化的农具,进行标准化的生产,把佃户变成农场工人。不过你们不需要着急着入股,可以先参观一下,已经入股的制台和抚台大人的农场,看完之后,你们回去再慢慢考虑,有三年时间给你们考虑,但是过了期限,就没有机会了。”

    现在的周召南和任绍纩都已经入了股,除了出资一部分银子入股之外,他们的农田也当成了新式农场入股。

    周召南的新式农场,田坎边上站着大群人们,准备参观新式农具的工作效率。

    毕竟王新宇在前世不是学农业的,什么杂交水稻,什么犁耙,什么收割机之类的,他自然是没办法造出来。但是随着东番岛上科学院的建立,科技力量迅速发展,就有人制造出了高效率的新式农业设备。

    有了新式农业设备,建造大型农场就成为可能。

    当周召南和任绍纩见到那些新式农具之后,他们敏锐的发觉,有了这些农具,农民的生产效率可以极大的提高,于是他们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土地拿了出来,当成新式农场的试验田,家里的佃户也变成农业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