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舰队-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不懂的旗人,他们来谈判,只会添乱啊!

    想到这里,黄锡衮站起身来,对荷兰人一拱手道:“各位远道而来,应该在这里多逗留几日,我们当主人的当好好招待各位才是。而你们的巨舰,我们也没见过,本官愿意派人去见识一下你们的巨舰。”

    因为没有人懂得荷兰语,南怀仁还派遣了一名年轻的西班牙籍执事一同前往,给黄锡衮派去参观荷兰战舰的人当翻译。

    黄锡衮派出的人跟着几名荷兰人骑着马,在冰面上走了二十余里,方才到了荷兰人在冰面上开出的小航道,然后再划了半里路的船,这才抵达荷兰舰队跟前。

    见到了荷兰人的战舰,清廷的谈判代表才知道什么叫船坚炮利!

    为了让清廷知道自己的强大,荷兰人的谈判代表团特意带来了庞大的东印度船,这种排水量高达一千四百吨级,拥有三层炮甲板的巨型武装商船,停泊在海面上,简直就是如山的庞然大物。

    荷兰人特意邀请黄锡衮派出的人上船参观,让愚蠢的清国人知道荷兰在海上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

    黄锡衮派出的代表,领头的名叫陈昭庭,此人本来也是施琅麾下军官,跟着施琅一起来到京城。因为施琅被排除出谈判名单,但清廷还是觉得有必要选一名懂得水师的人去参加谈判,于是陈昭庭就被选中,当了一名谈判代表。

    陈昭庭一见到荷兰东印度船,就被这种庞大的战舰所震惊。等他上了船参观,更是深受震惊:“真是一艘巨舰啊!三层炮甲板,下面的两层炮甲板里面,都是如此庞大的红衣大炮!即便是上层炮甲板的轻炮,也不小了,估计至少有一千多斤。”

    他暗中数了一下火炮数量,发现这艘船上的火炮共有七十门。

    “这样的船,你们荷兰一共有多少艘?”陈昭庭问道。

    听了翻译的话,荷兰人洋洋得意的回答道:“这样的船我们至少有三十多艘!你看我们来贵国都一次性来了四艘了!”说着荷兰人又指着海面上的几条盖伦船道:“还有那种船,虽然比这种船小,但威力也不小!那种战船我们有一百多艘!当然了,还有你们没有见到的船,也都不小,加起来有上千艘。”

    三十多艘巨舰和几百艘大舰,还有上千艘的船,这些数字吓坏了陈昭庭。

    自然,同陈昭庭一起上荷兰军舰的其他人也都是异常震惊。

    可是陈昭庭并不知道,其实东印度船型虽然庞大,却并非真正的战舰,只不过是一种武装商船而已,在船板强度和航速方面,和真正的战列舰都是不能比的。而且荷兰人也根本没三十多艘东印度船,一千四百吨级的东印度船不过三艘而已,一千一百吨级的东印度船也不过七艘。

    至于那些六七百吨级的武装盖伦船,更是不能和真正的战舰相比了,拿来诈唬什么都不懂的清国人还差不多,真的拿到西方海军面前,那就什么都不是。

    荷兰人真正的专业战列舰,七省级战列舰是一种三级战列舰,这种船的吨位七百七十吨级,若是在海战中,一千多吨级的东印度船根本就不是七省级战列舰的对手。

    另外,荷兰人会舍得一次派遣那么多船来渤海湾,也并非是专门来谈判的,他们是运输商品去东瀛和朝鲜贸易,顺便路过,就来渤海湾同清廷谈判。荷兰人希望能够好好的坑清廷一笔银子。如果清廷给的条件令人动心的话,荷兰人甚至愿意从本国调遣战列舰前来对付王新宇的南洋海军!

    再说荷兰人被王新宇偷袭了巴达维亚之后,他们忍气吞声到现在,并不代表荷兰人就不记仇,只不过他们在欧洲,同西班牙人和英国人都有交恶,暂时顾不上东方。如果能有令人心动的条件,荷兰人当然想要报这个仇,找南洋海军狠狠出一口恶气。

    陈昭庭回到大沽口后,向黄锡衮禀报:“红毛人的战舰庞大如山,每艘战舰装有大炮一百多门!全部是最重的红衣大炮!红毛人如此巨舰有五六十艘,而较小的巨舰有数百艘,红毛人举国共有数千如山战舰!”

    “那陈大人说说看,郑逆和王逆的战舰比起红毛人的又如何?”黄锡衮问道。

    “郑逆和王逆的战舰比起红毛人的,根本不值一提!只要红毛人愿意,碾碎他们的水师,就像碾死蚂蚁一样!”陈昭庭回道。

    黄锡衮脸色一变,还以为陈昭庭在撒谎:“既然如此,那为何红毛人的东番岛会为郑逆所夺走?”

    “黄大人,下官绝无欺骗之意!红毛人会丢失东番,完全是大意失荆州!他们在东番岛只有几百人马,四艘战舰,完全没有料到郑逆会来偷袭,所以丢失了东番。而东番又有红毛人自己修建的坚固炮台,他们失去之后想要夺回,就困难了。”陈昭庭回道。

    “如此说来,我们必须借红毛人来击败郑逆和王逆水师?”黄锡衮问道。

    “黄大人说得正是!”陈昭庭点了点头,“朝廷严令海禁多年,却无法困毙两贼,反而让贼寇愈发强大,就是因为海寇凭借水师之利,他们可以轻松从东瀛、安南、暹罗甚至是缅甸等地获得粮食!他们在海上贸易,把东瀛和朝鲜的商品卖往南洋,再把南洋的商品卖往东瀛和朝鲜,从中获利无数!用赚取的银子可以购得粮食!倘若能借助红毛人的舰队击败两逆水师,切断他们海上贸易线,他们就失去了银子来源和粮食来源!而且两贼若是失去了水师,我王师也能趁势收复江南!”

    黄锡衮皱起眉头:“朝廷海禁对贼人毫无用途,这点怎么我们全然不知?”

    陈昭庭回道:“黄大人,贼人在孤悬于海外的几座孤岛发展,我们朝廷缺少水师,无暇顾及,故让贼人钻了空子。而红毛人也是在几座岛上建造城池,在南洋贸易,所以他们了解情况。”

    “本来朝廷还以为,贼人肆虐江南全凭水师之利。若借红毛人的水师击败两贼水师,使其失去水上作战优势,王师方可趁势收复江南。没想到若能摧毁贼人水师,反而是困毙贼人于海外孤岛之上的最上策啊!”黄锡衮感叹了一句。

    站在一旁的苏纳海听了两人对话,问道:“如此说来,要让我天chao上国向一番邦小国开放海禁?这岂不损了我大国面子!”

    黄锡衮道:“不需多开海禁,剿灭贼人之后,只消开放广州一地即可!若是红毛人坚决要求,我们再给他们开个厦门。”

    “开放海禁事关重大,须禀报朝廷!”苏纳海道。

    黄锡衮转身向西面一拱手道:“今日之事,以六百里加急禀报朝廷,还望太皇太后老佛爷和皇上能定夺!我们这里让红毛人暂时等候两日!”

    六百里加急,信使只用了一日时间,就把有关用开海禁换取荷兰人支持的事情送回京城。布木布泰和康熙获知此事,立即召集三大臣共同商议。

    遏必隆和索尼都同意以开放广州一地来获得荷兰人的支持,只有苏克萨哈反对,还振振有词的说鳌拜不在,少了一人,倘若是鳌拜在,就未必能同意。

    “苏克萨哈大人!若是鳌大人在,必然会同意开放海禁获得红毛人支持!若是不信,我们可以打个赌,以八百里加急把此事送往安庆,询问鳌大人。若鳌大人不同意,便算是老夫输了!若鳌大人同意了,算苏克萨哈大人你输了!我们来赌一万两银子如何?”遏必隆冷笑一声道。

    苏克萨哈无言以对,他知道鳌拜事事都和自己做对,只要他反对的,鳌拜肯定赞成!这个赌若是赌下去,他必输无疑。

    布木布泰道:“既然如此,以三人同意对一人反对,那么哀家也同意此事!不知道皇孙意下如何?”

    “奶奶都同意了,朕还有什么好说的!”康熙道。

    次日下午,从京城回来的六百里加急信使抵达大沽口,清荷之间开始继续谈判。既然是太皇太后老佛爷和顾命大臣都同意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反正奴才们就遵守这个底线:开放广州一地,最多加一个厦门是底线。

    继续谈判开始,黄锡衮提出,清廷只能开放广州一地的海禁,开放广州当通商港口,由朝廷指派一人在广州设立商行。所有的洋船进入广州,所购买货物找商行购买,所有补给物品也都由商行提供,也不能随意找其他清国人代理。洋人抵达广州后,不得随意出入其他地方,必须居住在商行为洋人所建的公馆。

    “这样我们的商人到了广州,和坐牢又有什么区别?而且只开广州一地,实在是太少了!这样的条件,我们很难接受!”荷兰代表愤怒的反驳道。

    “我们能开放广州一地,已经是朝廷的恩典了!”黄锡衮向西面一拱手道。(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南怀仁帮忙()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最终各让了一步:荷兰人同意清廷提出的,在开放经商口岸,由清廷指派一人在该口岸设立商行。所有的洋船进入该口岸,所购买货物找商行购买,所有补给物品也都由商行提供,也不能随意找其他清国人代理。洋人抵达该口岸后,不得随意出入其他地方,必须居住在商行为洋人所建的公馆。

    而清廷的谈判代表团,在南怀仁和黄锡衮等人的建议下,也退让了一步,同意多开厦门和金门当成通商口岸。

    荷兰人要求开厦门和金门是有道理的,因为厦门就在台湾的对面,既然荷兰人要求清廷割让台湾岛,那么放开厦门这个通商口岸,对荷兰人来说,可以就近获得来自大陆的商品,节省了很多成本。

    至于清廷为何会同意多开厦门和金门,原因在于,目前厦门和金门都在郑聪手中,反正没有荷兰人的海军帮忙,也无法拿下厦门和金门。由洋人帮忙夺回两岛,再把这两个岛对洋人开放,这也没什么损失。

    南怀仁还另外做了一件“好事”:在他的干预之下,清廷不仅同意把东番岛割让给荷兰,连同澎湖列岛都一起打包送给了荷兰人,真可谓是买一送一,买大送小。

    我威武大清地大物博,这点海外蛮荒之地送给友邦又算什么!

    谈妥了东番岛归属问题和通商口岸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谈报酬的问题。

    荷兰人说:“我们从欧洲过来帮贵国剿灭海寇,路途遥远,绕行了大半个地球,我们走了那么远的路过来,开销费用不小。而且那海寇的舰队也不是那么容易剿灭的,我们得付出不小的代价,你们总得给银子吧?这天下哪里有不给钱还让人去打仗的?”

    黄锡衮反驳道:“我们把东番岛给了你们,又把澎湖列岛也给你们了,还开放了通商口岸,怎么还要我们出银子?”

    南怀仁把黄锡衮的话翻译给了荷兰人听之后,又同荷兰人交头接耳,指点荷兰人应该如何说法,还直接把清廷的底线卖给了荷兰人:“其实大清国并不吝啬银子,只不过他们最多愿意出三百万两银子。不过,清廷目前一年财政收入大约是两千四百万两银子,去年海寇入江,夺走半个江南,减少了五百万两的收入,但还是有近两千万两的年收入。如果你们能够给他们更优惠的条件,他们还能付出更多。”

    清廷谈判代表团的人没有一个听得懂荷兰语的,还以为南怀仁在尽职的帮他们翻译。

    荷兰人得到了清廷的底线之后,很快就想好了对策:“贼寇不就是船坚炮利吗?船坚炮利我们也有。贼寇的火器犀利,是贵国最头疼的问题。如果你们愿意出七百万两白银,我们还能给你们提供一批新式火器,并卖一批战舰给你们,还能免费帮你们训练水手。”

    陈昭庭听说能够买到荷兰战舰,出身水师的他倒是十分动心,于是开始打听购买荷兰战舰的价格。

    荷兰人告诉他:“购买战舰也要看大小的,我们这样的大舰卖给你们,一艘就要一百万两银子!而像那些稍小一点的盖伦船,一艘是四十万两银子。”

    陈昭庭倒抽了一口冷气:“太贵了吧?”

    “不算贵,这已经是我们给朋友的优惠价格了!英格兰人的战列舰,和我们这种大舰差不多大的,他们一艘造价就要折合你们的两百万两白银了!如果你们不相信的话,等以后有机会见到他们,你们可以自己去询问。”荷兰人答道。

    这个时候,黄锡衮和苏纳海却正在为七百万两银子的价格讨论,他们都觉得七百万两银子的出兵费用实在是太贵了,虽然荷兰人可以赠送一批武器,可是这个价格几乎是清廷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啊!

    “这个价格太贵了,我们不能接受!”黄锡衮道。

    南怀仁把黄锡衮的话翻译给了荷兰人听之后,又补充了一句:“目前清廷为了剿灭海寇和前朝余孽,投入甚大,仅仅是三藩和广东福建绿营,每年就要支出近千万的银子!加上其他剿匪费用,年投入过千万。”

    南怀仁说的这些数据可不是信口开河,康熙初年,仅仅是吴三桂的云贵两地,每年就要三百万两的银子来养他的藩王费用和藩王军队。正因为三藩开销巨大,康熙才会想到撤藩,结果逼反了吴三桂。

    荷兰人大喜:“南怀仁先生,您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尊敬的清国代表,贵国一直无法剿灭贼寇,每年在剿灭贼寇上的投入,恐怕是超过了七百万两银子吧?如果贵国舍得支付这笔钱,相信只要两年时间,以后就可以节省下这笔开支了!”荷兰谈判代表笑着道。

    南怀仁把荷兰人的话翻译给了黄锡衮等人之后,还补充了一句:“红毛人说得没错,剿灭贼寇费用巨大,如果我们舍得出这笔钱,那么在剿灭贼寇之后,皇上一直想要的撤藩之事也就可以顺理成章了!这样朝廷可以节省下多少银子?有句话,叫舍不得小钱,就赚不到大钱啊!”

    黄锡衮和苏纳海听完之后,有几分心动。

    接着荷兰人在南怀仁的帮忙之下,又抛出了更大的蛋糕:“只要贵国肯出这笔费用,那么我们在除了出兵之外,还可以给贵国提供我们最先进的火枪五千支,精良盔甲三千套,火炮两百门,帮你们训练最精锐的乌真超哈。至于购买战舰的费用,我们还能再优惠,贵国购买战舰,我们免费帮培训水手。另外,在剿灭海寇之后,我们来贵国贸易,能给贵国带来大量的银子。”

    南怀仁给清廷代表团的人翻译完后,又补充道:“荷兰夹板船的质量远在东方船之上,除了他们出兵协助,还能再卖给你们一批船。有了那批船,不仅剿灭了海寇,沿海一些小股的海匪也能顺手牵羊都剿灭干净。以后也不用再海禁了,还能向渔民开放岛屿,让渔民出海捕鱼,捕捞珍珠,给朝廷增加不少收入。”

    苏纳海听了南怀仁的话之后,连连点头。对于开不开海禁,能否剿灭沿海的海盗,这些他们满人都不关心,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够就是剿灭前明余孽,保证大清江山能千秋万代,让他们世世代代把汉人当奴隶,骑在汉人头上继续吸血。

    荷兰人提供火枪火炮和精良盔甲,不仅可以在江南剿灭心腹大患,还能用来去西南剿灭前朝余孽,剿灭闯营余孽。

    只是有一点,布木布泰和顾命大臣给苏纳海的底线只有三百万两银子,荷兰人却要七百万两,这其中相差了四百万两,那么大一笔大数目,苏纳海做不了主。

    于是又是六百里加急,向京城禀报此事。

    给荷兰人支付出兵费用,这件事就不仅仅是布木布泰和三名顾命大臣商议了,而是在早朝结束之后,把一些心腹大臣召入养心殿商议。

    不少人反对向荷兰人支付这笔巨额的出兵费用,特别是一些八旗老爷们。

    图海、尚善、察尼、莫洛等一批满人官员、贵族、贝勒、贝子们强烈反对。最后他们推出了尚善上前发话。

    “主子爷,万万不可啊!如今贼寇猖獗,朝廷每年剿匪费用近千万两银子,我大清一年财政收入不过两千万两,若是再给红毛鬼七百万两,这朝廷开销还要不要了?八旗子弟的铁杆庄稼还怎么给?更何况去年丢失了半个江南,朝廷收入减少了至少五百万两,军费开支却多了三百万两!我们却还要给红毛鬼七百万两,这样我们要入不敷出啊!”尚善代表了图海等人站出来,跪在地上发话道。

    有了尚善这个贝勒发话,图海、莫洛等奴才也纷纷站出来反对向荷兰人支付银子换取荷兰人出兵。

    索额图上前一步,跪在地上打了个千道:“主子爷!奴才觉得,这笔钱应该支付!朝廷现在每年剿灭贼寇和三藩开销相加,都超过千万两银子了!而海寇凭借水师之利,在南洋各地和东瀛之间来去自由,我朝廷海禁却不能困毙贼寇,贼寇反而愈发强大!若没有荷兰人的舰队帮忙,恐怕难以剿灭!就算是在江南击败了贼寇,他们逃到海中。海里那么多岛屿,我们又没有水师,去哪里抓?等他们翻身起来卷土重来,朝廷又要支付巨额军费!而且无法斩草除根!奴才以为,要彻底剿灭海寇,还是得红毛鬼帮忙!”

    这一次,就连一支和索额图不对付的苏哈萨克,都站在他这一边,也同意向荷兰人支付这笔军费开支:“主子爷,索额图说得没有错!红毛鬼不仅出兵,还给我们武器!若是我们购得了巨舰,有了水师,就算贼寇逃到万里之外,我们都能追杀他们!”

    最终,布木布泰决定向荷兰人支付这笔费用,不过七百万两银子的费用也太惊人了,布木布泰让信使去告诉苏纳海,再同荷兰人砍价,能节省尽量节省。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又有南怀仁的“帮忙”,最后荷兰人总算是把出兵费用压到六百万两。

    不过荷兰人在合约上做了文章:出兵费用是一年六百万两……(未完待续。)

第六十三章 高价买海军() 
经过十多日的激烈谈判,清廷的第一份卖国条约终于诞生了。

    这份命名为《清荷天津条约》的“平等条约”上写着:

    清廷把被贼寇夺走的东番岛、澎湖列岛归还给荷兰,同时开放广州和金厦当通商口岸,以换取荷兰人出兵。但是在通商口岸,清廷设立商行……

    清廷向荷兰支付出兵费用,每年六百万两银子,荷兰人承诺在三年内剿灭海寇水师。同时荷兰人免费赠送给清廷火枪一万支,新式火炮三百门,精良板甲七千套,协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