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舰队-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调来大炮,却遭到城堡上的大炮居高临下轰击,清军的大炮还没架起来,就被城堡内轰过来的炮弹把清军炮手连人带炮砸烂。清军想要挖掘地道,可是山阴一带地下水位极高,地道还没挖下去几尺,就被水淹没。清军打造云梯车等攻城武器,均被城堡中的大炮摧毁,连城堡的边都没沾上。(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 回航东番岛() 
六分仪还没那么快制造出来,王新宇是等不及了,他必须尽快赶回厦门,把母亲和妹妹接去琼州,转移炮厂、炼丹院等重要设施,还要去金门把自己的弟弟也给带走。之后要去一趟台湾找延平王。

    给王新宇的时间不多了,他留下一张三体快速帆船的草图就离开了新加坡,搭乘飞剪船前往琼州。

    三体快速帆船,最高航速可以达到惊人的四十五节,但是这个时代的技术是不可能达到的,首先没有尼龙船帆,要获得高强度的船帆,只能用蚕丝经过处理,再涂上一层胶制成船帆,这种船帆成本十分高昂,强度又不如尼龙船帆。其次是船体结构达不到这样的要求,采取了铁制肋骨,木头船体,船头铺设铜皮,这样的船体最多能承受三十多节的速度。

    耗费巨资建造的三体快速帆船,排水量不大,只有一百吨左右,显然是无法当货船使用;蚕丝制造的船帆很容易着火,也不能当战舰,这种船只能当快速邮船,用来传递公文,送战报送情报,还有搭载旅客。

    有人觉得这种船的意义不大,因为既不能运货又不能当战舰,纯粹是用来逃跑的。

    王新宇说:“这种船虽然成本高,运输量不大,又不能当战船,但可以运输重要货物,可以快速传递军情,还能把重要人物用最短的时间送到预定地点。”

    于是在王新宇的强烈要求下,设计师和工匠们开始了试制三体快速帆船的工作。

    王新宇搭上了飞剪船,离开新加坡,但他的大姨子和小外甥是说什么都不肯乘坐飞剪船了,于是他们和丫鬟搭乘一艘排水量一千多吨级,稳定性要好很多的荷兰东印度船去琼州,郑芸也搭乘那艘东印度船,陪着她姐姐和小外甥一起。

    在航行途中,王新宇观察船帆,觉得飞剪船的速度其实还能提高。如果采取了三体快速帆船的船帆制造方法,用蚕丝外面涂上胶,船帆面积还能增大,速度还可以提高。只不过那样的话成本过于高昂。但他转念之间又想出一个办法:麻绳的重量太重,强度也不如丝绳,可以用丝绳取代麻绳缝合船帆,这样重量减轻,强度也能提高。估计船速可以提高两节左右。

    飞剪船以十五节的航速破浪前进,后面的大队战舰和东印度货船早已被甩得无影无踪。王新宇自己的主力舰队航速只有六到七节,还不到飞剪船的一半。

    飞剪船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

    船进入南海之后,王新宇突然改变了主意:“我们直航东番岛,先不去厦门了,先见了延平王之后,再去厦门。”

    先去台湾见郑成功,是因为王新宇首先要向郑成功通报自己被封王的事情,而且搬迁炮厂和炼丹院那么大的事情。如果不向郑成功通报一下,也说不过去。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看一下郑成功是否已经平定大肚王国。若是郑成功平定了大肚王国,接下来郑成功肯定会发兵江南,配合张煌言一起行事。

    历史发生了变化,因为王新宇的到来,西班牙人没有屠杀马尼拉的华人,郑成功就暂时不会决定出征吕宋岛。

    如果蝴蝶效应来得更猛烈一些,说不定郑成功也不会死,那就说不定能拿下江宁坚城。三年前郑成功北伐失败。在离开长江口的时候,他就发誓还会回来,同张煌言一起拿下江宁,稳固江南。只要江宁拿下。江南就会出现重大变故。

    但如果历史回到原来的道路上,郑成功病故,那么张煌言就只能按照王新宇原本要求的,只打通长江航线,无力夺取江宁城。

    飞剪船经过十天左右的航行,在农历五月二日的时候。抵达了台湾。

    热兰遮城,现在已经被郑成功改名为安平城。

    “禀报王爷,外港出现一条怪船!好像是要向我们这里过来,船跑得非常快!”飞剪船抵达安平城前,早有亲兵向延平王禀报。

    郑成功走上城堡顶部,拿起望远镜向海面上望去,只见一艘洁白色的,西式船体,但船又很矮,不像当年的西方船,这艘船细细长长,船帆特别大,既不是完全的西式软帆,又不是完全的中式硬帆,倒像是一种中西合璧式船帆的船正准备入港。

    船逐渐近了,郑成功这才看到这艘船上悬挂的是大明水师的旗帜,还有一面“王”字将旗,船头还有琼州军的标志。

    “是我们大明的船!是王羽的!让他进来!”延平王道。

    飞剪船驶入港内,在码头上停靠下来。身穿红色蟒袍的王新宇在一群亲兵的簇拥下,走下了飞剪船。

    “南海郡王到!”王新宇的亲兵一声长喝。

    听说王羽已经成为郡王,再看他身上的蟒袍和出行的礼仪,站立两侧明军士卒纷纷行叩拜之礼。不过士卒们甲胄在身,倒是不用双膝跪地叩拜,只需单膝跪地,刀剑朝地,拱手低头行礼即可。

    “起来吧!大家都是兄弟!快起来!”王新宇连忙招呼大家起来。

    城堡中,郑经的亲信吴豪上前向郑成功道:“王爷,这个王羽本来是我们郑家军的人,如今却自立一家,这让王爷面子何在?更何况,这个人还和晋王沆瀣一气,给王爷您难堪,既然他来了,我们应该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胡言乱语!”郑成功怒道,“本王麾下出来的人万里勤王,立下不世大功,此乃本王面上有光!怎么能说不给本王面子?若不是他击败缅军,抵挡住了吴三桂,恐怕天子已经落入贼人手中了!我大明有如此忠良,乃是万幸之事!本王马上就要北伐了,到时候他的军队就能助本王一臂之力!”

    郑成功亲自带着一群亲兵走出城来迎接。

    王新宇走上前,拱手长揖道:“晚辈参见世伯!”

    郑成功抚须长笑:“哈哈哈!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人!贤侄年纪轻轻,完全凭借自己的功劳已经升为郡王,可以同本王平起平坐了!”

    “晚辈不敢!怎么说王爷永远是长辈。晚辈这次来,是准备出兵江南的。晚辈一支偏师已经去了江南配合张大人了。”王新宇拱手道。

    “先进里面再说了,贤侄里面请!”郑成功做了个“请”的手势。

    走进城堡中的议事厅内,按照官职大小坐下,虽然这时候王新宇已经是郡王。比郑省英的级别要高了许多,但郑省英毕竟是他岳父,因此王新宇坐在郑省英的下座。

    所有人都坐下后,郑成功抚须笑道:“贤侄来了就好!本王刚刚平定了大肚王国。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不需要一个月,本王就能再次出兵江南!哈哈哈!时隔三年,我郑森又来了!这次去了江南,一定要斩了梁化凤这个贼子!”

    说话间。郑成功捂住胸口咳嗽了几声。

    “王爷出兵,定能一举平定江南!”大厅内所有人纷纷拱手道。

    “对!斩杀梁化凤,朱国治等贼子,给三年前死难的将士们报仇!给江南士子报仇!”王新宇大声道。

    郑成功招呼道:“既然贤侄来了,那就先用晚宴吧!今日刚好刘国轩将军大破大肚王国得胜归来,本王准备庆功宴的,贤侄来了,那就一起来庆功!大肚王国已灭,东番岛上再无敌对势力,我军后方稳定。准备出兵江南!”

    安平城内,张灯结彩,明军准备了盛大的庆功宴。

    用过晚宴之后,郑成功单独召见了王新宇。

    听了王新宇说起的出兵缅甸,如何击败吴三桂,又在李定国配合下,逼得莽白签订城下之盟,救出永历这些事情,郑成功连连感叹:“贤侄果然是少年英雄啊!此番若不是贤侄,恐怕大明天子已经危险!若是失去了天子的旗号。我大明反清义士人心散去,就再无机会反清复明了!贤侄乃大明第一功臣!”

    “世伯过奖了!”王新宇拱手道。

    郑成功又问道:“本王马上就要北伐江南了,不过这次本王能去的兵力不如上次,只能出两万多陆师。不知道贤侄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动的?”

    王新宇回道:“晚辈手中还有三万多陆师和两万水师,都在路上。晚辈的快船比他们快了两倍有余,这时候他们可能还没过吕宋岛。”

    “不错!本王这里再出两万陆师和一万五千水师,加上贤侄赶来的五万大军,再加上张尚书那边的三万多人马,我军就有近十三万人马!等贤侄的五万大军到了东番。我们两军就合力出击!这次是志在必得!我们还有攻城臼炮和新式开花炮弹,破江宁坚城不成问题啊!”郑成功点了点头笑着道。一句话刚刚说完,郑成功突然咳嗽几声。

    “世伯是染了风寒?世伯要多注意身体啊!若是世伯身体不适,那就另选他人为主帅吧,譬如说二王子,他已经长大了,可以帮世伯独当一面。小王爷要留着守厦门,不如让二王子代世伯出征江南。”王新宇道。

    郑成功微笑着抚须道:“这点小病,无妨!这次北伐,本王一定要亲自率军前去,以雪三年前战败之仇!”

    王新宇又道:“既然世伯坚持要自己去,那晚辈倒是有个建议:不如让二王子也来随军,让他参战,有了经验,日后也能帮上世伯。”

    “贤侄这个提议不错!聪儿也长大了,该让他出来见见世面了!只是他还在厦门,得派个人把他接过来。”郑成功觉得王新宇的提议很不错,笑着点了点头。

    “世伯,还有件事,炮厂和炼丹院都在厦门,不仅来来回回运输路途遥远,而且厦门距离鞑子实在太近了,世伯调兵北伐,厦门兵力会出现空虚,万一鞑子偷袭,小王爷抵挡不住的话,我们的炮厂和炼丹院都要落入鞑子手中,还不如把这些设施都搬来东番岛,这样也比较安全。”王新宇提出了搬迁炮厂和炼丹院的提议。

    郑成功同意了王新宇的提议:“也好!把这些都搬过来!对那不成器的犬子,本王也有些不太放心,还是搬来这里安全。”

    “晚辈对炮厂和炼丹院比较熟悉,这次去接二王子的事情就交给晚辈吧。”

    “好!那本王这就给你写一份手谕,你拿上本王的手谕回厦门去,把二王子接来,把炮厂和炼丹院都搬来东番。”

    郑成功转身就去取来笔墨,写了一封命令书,盖上印,交给王新宇:“这就麻烦贤侄了!等你从厦门回来,这里也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一起北伐江南!”

    次日,王新宇就登上飞剪船,在六艘郑家军的蜈蚣快船伴随下,一起前往厦门。

    千里之外的江宁城下,几名清兵斥候快马加鞭,要回城内去报信。但是城外的天地会特工却在路上设伏,把几名清兵斥候全部射杀。

    “贼人看我们不敢出兵,越发大胆!此时贼人正在四处骚扰,已经有多处江南士族全家被杀,多处县城被攻破,知县殉国!”张朝璘愤怒的指责梁化凤。

    梁化凤道:“贼人此乃诱敌之计,我们绝不可上当!”

    八旗军将领郎廷佐大怒:“姓梁的你畏手畏脚!若是大批支持我们的江南士族被杀,这对我们江南的根基影响极大!你不敢出兵,我们八旗兵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我们出兵!”

    郎廷佐也是江南提督,当时清廷设置了两名江南提督,梁化凤是汉人,郎廷佐是旗人。其实这还是清廷信不过汉人,才用满人来牵制汉人。

    “大人,我们不可轻举妄动!应当等到援军到来!”梁化凤苦苦相劝。

    “上次你失地,朝廷看你后来戴罪立功,这才没处罚你!这次又畏手畏脚!这几日来,我们已经丢失了多少县城了?”郎廷佐怒道。

    梁化凤不敢再说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郎廷佐点起喀福纳、查都、拖辉、布颜、希佛讷等满蒙八旗将领,带着两千满蒙八旗军、五千汉八旗军和五千绿营兵和出了城。

    见清军来势汹汹,城外的明军只是随便抵抗了一阵,立即丢下营寨,“狼狈不堪”的逃回船上,连很多临时炮台上的大炮都没有搬走,都丢给了清兵。(未完待续。)

    PS:  感谢苏念华、陈菁菁、悼武华夏、幽兰之手、笨笨等兄弟姐妹投出的宝贵月票

第六十八章 震惊清廷() 
清军刚刚冲入明军大营内,事先预埋的火药罐就发生了剧烈爆炸。地下喷出无数火焰,火药罐的碎片和火药罐内装填的碎石横飞,头一批冲入兵营内的一百多名汉八旗清军和两百多名绿营清军当即血肉横飞。

    祸不单行,江边追赶明军的清兵又遭到江面战舰炮击,死伤了数百人。

    清军散开阵形,四处寻找隐蔽物躲藏。

    江面的明军战舰见到清军已经分散隐蔽,又见自己人已经全部登船,于是张玉坤下令让明军战舰停止炮击,收起了锚链,顺水向下游驶去。

    确定没有危险,几名八旗大人才走进被明军丢弃的大营。

    “大人,这是假炮!”一名查看缴获大炮的绿营清兵突然大喊了声。

    喀福纳闻声赶去,见到的是一门圆木中间挖空的假炮,这门假炮外面涂着黑色油漆,远看根本就看不出来是真是假。

    再看其他几门被缴获的大炮,全部是假炮。

    闻讯赶来的郎廷佐气得火冒三丈,下令让人把这些假炮全部劈了当木柴烧火。

    “梁翀天(化凤)就是胆小如鼠,被贼人吓住了!贼人这才能用疑兵之计拖住我们,主力却在四处劫掠杀人!杀害我无数江南士族!实在是可恨!”郎廷佐怒道。

    “大人,贼人已经乘船跑了,我们追不追?”清将查都问道。

    郎廷佐想起每次清军和郑家军交战,清军都被郑家军利用水师之利拖着放风筝,等到拖得差不多了再发起致命一击,清军在这方面一共吃了二十多次亏。骑兵的机动性比起步兵来是优势,却比不过水师。于是郎廷佐下令道:“不必追击,我们沿途过去,调遣镇江和苏州的绿营,去攻打常熟!常熟是贼人的一个老巢!拿下常熟,不怕贼人不撤军。”

    清军沿江而下,时值公历七月份,气候十分炎热,岸上行走的清军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走在烈日下,每个人都苦不堪言。

    明军是乘船顺流而下,坐在船上吹着徐徐凉风,又有船帆篷布遮挡烈日,乘船机动等于是在休息,清军无论是步行还是骑马行军,都是一种遭罪。

    清将喀福纳问道:“郎大人,为何不让江宁守军出来去常熟?姓梁的那家伙坐在城里吃着西瓜喝着绿豆汤,我们却要受罪!”

    郎廷佐回道:“贼人依仗水师便利来去自如,江宁守军还是不能轻举妄动。倘若给贼人钻了空子,丢失了江宁,我们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京城中,一封接一封八百里加急战报接踵而来,都是对清军不利的消息,先是“海寇”进入长江口,夺取了崇明岛,之后又是多个县城被攻破,一批支持清廷的江南士绅和贰臣的家人遇害,多处的大家族被明军消灭。等到清军集结兵力去“收复”县城,明军早已不知去向,清军根本就抓不住明军。之后明军进攻常熟,常熟县城投降,明军占领了常熟县城,当成在自己的一个据点,明军水师以常熟为中心四处辐射,到处出击。

    后面更有消息传来,明军还攻击了运河和长江连接处的闸门,以炮火摧毁了运河口的漕运清军兵营,击毁闸门,还有明军登陆烧毁了码头,漕运清军损失惨重,被杀了一千多人,还有三千多人被俘。

    漕运总督蔡士英连忙调遣漕运水师和漕运清兵,沿着运河南下。可是碰到强大的明军水师,清军漕运水师就像是鸡蛋碰石头一样,被明军打得惨败。

    浙江那边也送来坏消息,杭州绿营围攻祁府,却久攻不下,反而损失惨重。杭州知府四处求援,却发现江南遍地烽烟,其他地方的清军根本就无法腾出手来帮杭州绿营。

    八岁的小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禀报的一个又一个坏消息,他不知道事情发展状况,只知道江南的情况似乎很不妙,到处在打仗,“坏人”四处出击,“好人”节节败退,每天都有很多拥护朝廷的“好人”惨遭杀害。

    太皇太后坐在龙椅后的帘子后面,她很清楚这次“海寇”再入江南意味着什么,尤其是漕运线被切断的话,京城的八旗铁杆庄稼将会得不到分配给他们的粮食,京城粮价会高涨,一些人甚至会打退堂鼓,要放弃京城撤回关外去。

    江南是清廷的根基所在,没有江南的财富,清廷就无法支付各地作战巨额的军费开支,丢掉了江南,八旗军都会士气低落,人心不稳。

    苏克萨哈上前奏道:“皇上,老佛爷,奴才以为,江南的根基不能丢!我们已经调遣两湖、两江、浙江和山东绿营前往江南剿灭海寇了!请皇上和老佛爷放心,区区海寇不会又太大威胁!上次郑逆不是入侵江南,还不是被击败了?”

    向来比较胆小稳健的索尼问道:“只有两湖、两江、浙江和山东等地绿营够用吗?应该再调遣战斗力最强悍的四川绿营顺流而下,配合两湖两江水师合击海寇!战报上说,海寇有数百条如山巨舰,我们只有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方可取胜。”

    苏克萨哈道:“郎将军已经直取贼人在江南的中心常熟了,常熟有一批士绅家族向来在暗中支持海寇,这次贼人占领了常熟,他们要保护这些支持他们的士绅,只能死战不退。只要我们拿下常熟,这些江南士绅失去带不走的土地田产,只能两手空空跟着海寇逃离。这样就给了别的江南士绅一个例子,让其他人不敢再支持海寇。”

    “哈哈哈!”鳌拜大笑,“苏克萨哈大人嘴巴上说得很轻巧!却不知如何破敌,只会说一些没有用的空话!”

    “你!”苏克萨哈指着鳌拜气得浑身发抖。

    鳌拜上前打了个千:“皇上,老佛爷,奴才通过各方战报,已经得知此番入侵的乃浙江海寇和琼州海寇!占领的东番岛的郑逆随时也可能过来!若是郑逆也来了,恐怕江南会有危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