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是欺诈!?井上友雄居然镇静了下来,眼里放出吃人一般的狠毒眼光,“不让我们看?日月七珍?的加工工艺,那就是厨房的流程没有走完。”
“我答应你们,让你们看完整流程了么?”楚云飞嘴角挂起一丝冷笑,“我答应你们的,是进入厨房,可以观看我们的加工工艺,当然,这是因为,希望你们提出合理化建议。”
“但是,你没有让我们看?日月七珍?的加工工艺,”井上友雄据理力争。
“我不认为,对“日月七珍”的加工工艺,你们有提建议的资格,”楚云飞伸伸懒腰,打个哈欠,“否则的话,你们自己也可以弄个“富士八蛋”什么的好了,我困了,还有什么事么?”
“你这是对合同的曲解,”井上友雄己经完全冷静了下来,嘴角也泛起一丝冷笑,“有意破坏日中友好,我会向贵国政府投诉你恶意欺诈的。”
“不要这样吧?万事好商量啊,”很难得,楚云飞居然有了调戏对方的兴趣,酒这玩意儿,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可是严格地按合同办事的,并没有什么欺诈行为。”
看到楚云飞着急了,井上友雄心里终于松了口气,脸上依旧是大义凛然的模样,“合同上不可能写上所有东西,难道说,请我们吃工作餐,也需要写上去么?常识性的东西,完全可以跳过的。”
操,请你们吃饭还吃出毛病来了,楚云飞心里暗骂,这小日本,还真的是不能给什么好脸啊。
想归想,他脸上却还努力做出一副不屈的模样,当然,看起来多少是有点色厉内荏,“不行,合同没写的,我坚决不答应。”
“哼,那我就只好找贵国政府说话了,”井上友雄趁热打铁,决意要力压此人就范,这种事情他在中国做过几次了,都是很轻松就能完成的。
虽然眼前这位,并不是国营企业的领导,不合适用行贿来摆平,但私营企业应该更惧怕政府一些的吧?这可是中国现在的国情。
话说完,他扭头吩咐自己带来的人,“大家收队,我们要回去了。”
让他感到遗憾的是:这个楚先生,脸上依旧是那副表情,惶恐是有一些的,但是居然没有阻止他们收拾行囊的意思,倒是那个同来的年轻人,手里拿的摄影机打开了。
这下,井上友雄可就有些坐蜡了,他要没得到什么承诺,真这么回去,怕是有人会直接命令他切腹的吧?
但是,他的话,己经说得太满了,这下,该如何是好?
还好,他带来的人,里面也不乏有头脑的人,看到大家真的要离开了,一个嘴上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年轻人拉住井上友雄,轻声用日语嘀咕了两句。
正文 第四百八十一章 厨房考察3
实际上,小胡子听不懂中国话,他是在提醒井上友雄,那个小岛很蹊跷,井上君怎么没提起那里?
但有这么一个插曲,井上友雄终于有了可以下脚的台阶。
他点点头,仿佛在采纳小胡子的善意的劝解,转身面向楚云飞。
事实上,他也确实采纳了小胡子的建议,“这件事情,不是不可以商量,除非你现在让我们考察厨房外围,以及,你的?日月七珍?的加工工艺还有,那个小岛,我们很有兴趣上去玩一玩,这应该是个很简单的请求吧?”
“对不起,这几个请求,我一个也不答应,”楚云飞的酒意,来得快去得也快,他己经没有兴趣玩下去了,冲着小解一努嘴,“去,喊几个战士过来。”
士兵们的素质很高,不到两分钟,就跑过来了五个战士,肩上居然还都扛着八五冲锋枪
井上友雄正在同楚云飞磨嘴皮子呢,别说,日本人做事,果然是不择手段,虽然按道理说,和族是一个很爱好面子的民族,但事实上,他们一旦有所追求,连里子都可以不要了。
“楚君,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很要紧的事,”井上先生强忍着怒火,酎心地解释着,“你的?日月七珍?奥妙无穷,我们就算看看,也看不会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哪里是我们完全能够了解的?”
“只是,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钱,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那我井上友雄,只能切腹以谢国人了,拜托了。”
你切你的腹,关我什么事?楚云飞己经懒得理他了,他那里正在鞠着躬,这边的话倒开始吩咐了,“大军,你拿摄像机拍下来,永嘉,上去拿回咱们的东西。”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那只被盗的盘子就从一个日本人的背包里翻了出来,一时间,现场一片寂静!
“八嘎,”井上友雄实在太尴尬了,连日本话都喊了出来,他上前就给那年轻人一记耳光,随即转身向楚云飞再次鞠躬。
“真的很不好意思,我的人让您见笑了,回去之后,我会好好处置他的。”
“算了,我原谅他了,”楚云飞摇摇头,长叹一声,“唉,中日友好,不能仅仅停留在嘴上的,对了,你们可以走了,我不想再见到你们了。”
这下,井上友雄是彻彻底底地傻眼了,“可以走了,我们就这样走?你不让我们继续考察了?”
“时间己经到了,”楚云飞指指井上友雄手腕上的手表,“咱们的合同,执行完了,你真的想投诉的话,去投诉吧。”
“别以为你们拍了这个盘子,就占了道理㈠?井上友雄几乎是在咆哮了,“我己经解释过了,这是服部正夫的个人行为,我对你曲解我们善意的行为,表示严重的抗议。”
“都让你走了,还废什么的话?”杨永嘉不酎烦了,“不服气?好说,你再策划一次?九一八?好了,你有这胆么?”
“你”井上友雄差点被这话噎个半死,他己经隐约感觉了出来,自己这次,似乎上了一个大当。
事实上,“九一八事变”,并不仅仅是中国人心中的痛,也是横亘在日本人心口的一块大石。
中国东北,并不属于中国,那是满清的发源地,很多日本人都执意地这样认为,就像一些激进的中国学者,认为北海道并不属于日本一样。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持这种认识的日本人很多,而有对等见识的中国人,极其稀少。
时至今日,日本不少书里,还有对往日帝国的回忆:广袤的大陆,满洲国的屯垦军,肥沃的黑土地,艳丽的朝阳,曾经移居满洲的日本侨民们,深深地眷恋着他们曾经拥有的一切
“九一八”,那是一个值得纪念和怀念的日子,大日本帝国的勇士们,靠着一腔热血,无视上峰的力压,自行出击,以“樱花和玉碎”的精神,顽强地为岛上的国人打出了一片大大的疆土。
怎奈,一切,都己经不复返了,留下的,只有曾经的满洲移民对昔日家园满蒙的无限追恋。
在他们眼中,“九一八”的意义,远远大于“七七卢沟桥”的意义,前者,征服了毫无抵抗力的满洲国,后者,却是陷入了“中国”这个大泥潭,最终成为帝国衰弱的起点。
这世界上,一腔情愿的人何其多?
顺便解说一下中国激进学者的思想,北海道本来就是古虾夷国,那段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绳纹人,跟现在日本的和族实在没什么关系的,否则的话,怎么解释绳纹人的后裔阿依努族人,会是日本唯一的少数民族?
当然,至于琉球群岛,那就更不消说了,自古就是中国的属国来的,二战结束时,本来就是要划给中国的。
因为中国内战爆发,没有来得及回收,目前是便宜了日本人。
很不幸,这位井上友雄,就是始终对“九一八事件”耿耿于怀的主,听到这讥讽的话,实在不能掩饰自己的情绪,终于暴走了。
“好了,大家收拾东西,咱们走。”
在士兵们眈眈的虎视下,一行十二人戥戥地收拾好东西,走了没两步,井上友雄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一转身,“噗遁”。声冲着楚云飞跪下了。
“楚先生,以后为日本人研究?日月七珍?的事,就拜托您了。”
晕死了,你以为我真会替你们研究啊?楚云飞点点头没说什么,心里却是冷冷一哂,这位的脸皮,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厚,这变脸的水平,怕是能比得上川剧高手了。
呃,川剧变脸?
想到这个,楚云飞的脸色又是微微一变,不过还好,没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他这里,大家都冲着远去的日本人指指点点呢。
他终于明白,井上友雄临走的这一跪,是为了什么了。
要是仅仅为提醒自己,合同中还有尚待完成的事宜,井上友雄大可不必这么委屈自己,能跪着说,难道就不能站着说了么?
日本人又不是天生缺钙。
嗯,就算以前个子低,是因为缺钙,后来不是有什么“牛奶计划”了么?似乎个头也没有改善多少吧?
井上友雄之所以这么做,不但是为了提醒了楚云飞,尚有未完成的事宜,最关键的,还是他想把他自己彻底塑造成一个失败者,一个悲情人物,一个被人耻笑的人物。
他为什么要自毁形象?那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想转移楚云飞等人的注意力。
为什么要转移注意力?那就又要说到变脸了。
说起川剧的变脸,楚云飞听说过这么个传言:日本人想学这个东西,但因其名声不好,没人愿意教他们,于是,他们就找了六台摄影机,拍摄某中国艺人在日本的表演,连拍二十多场。
令人欣慰的是:事后,他们一桢一桢地来回研究,也没发现其中奥秘,此后,这门技术,被正式列为中国的国家二缓机密。
但是,事情的结局是遗憾的:十多年后,某无良艺人,其实说是汉奸也不为过,为了少少的一点钱,大概就是四位数的人民币,就出卖了国家二缓机密给日本艺人,实在是令人扼腕。
变脸这个绝技,最终不再是中国人所独有的绝活了。
当然,现在的楚云飞,并不是在为这件事烦恼,既然是国家二缓机密,处置汉奸,那肯定也是国家的事;想要他出手,并不是不可以,但起码他得知道内幕,而且,还得有闲暇时间去找这个人。
他考虑的是那摄影机的事,既然日本人做事如此地不择手段,那么,在中午吃饭的那段时间里,厨房的人实在太杂了,日本人会不会留了什么东西下来?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楚云飞考虑到了这个环节,那处理这事情,就是很简单的事了。
做这种事,他不熟悉,但他有熟悉这个的朋友就可以,想到这里,他拎起手机,就给总参的仇处长打了一个电话。
“仇处长么?我小楚啊,什么时候有空?我这里可是为你准备了点好东西哦。”
“什么好东西?”仇处长的情绪一下就被吊了起来,在电话里哈哈大笑了起来,“是不是安全局那帮小子找你麻烦了?不用理他们,没啥大事给我准备了几份?”
“什么几份啊?”楚云飞一时有点哭笑不得,这个仇处长什么都好,就是太贪吃了点,一说好东西就想到“日月七珍”上了,“不是?日月七珍?,不过,也算好东西。”
“哦,我说呢,你上次还说,频繁地吃没啥用呢,”仇处长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变坏,“什么好东西,先跟我说道说道?”
“你来了就知道了,对了,有什么得力的手下,带俩过来,”楚云飞打这个电话,越走越远,他实在是担心,厨房里会有些什么威力巨大的东西,被听到就不好了。
他所说的好东西,并不是可能会被发现的、日本人偷偷安装的高科技产品,而是说他的监控录像,他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个东西,对仇处长来说,会是非常有用的。
这是他刚刚意识到的。
正文 第四百八十二章 管理的学问
果不其然,仇处长和两名下属死死地盯着监控录像看了起来,来回看了几遍,“不错,好东西,确实是好东西。”
把屏幕切换回监控画面,仇处长长叹一声,“按理说,这应该是“经合会”出马的,奇怪,怎么很有点“内情室”的味道啊?”
“不错,确实很有美国中情局的味道,”一个头发花白的下属点点头,“按理说,应该是“内阁情报调查室”的人。”
日本内阁情报调查室,简称“内情室”,是日本政府的情报机构,大致同中国的国家安全局类似,不过,这是二战之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成立的,其行为宗旨、目标,包括机构结构和具体行动方式,都深深地打上了CIA的烙印,两者极为相似。
至于“经合会”,全名叫“经济联合会”,那是日本官方的经济情报机构,归日本经济产业省管辖,辖下商业间谍众多,无孔不入。
楚云飞把跟日本人签定的合同一介绍,来的这三人就确定,应该是日本“经合会”的出马,兴致就微微少了,谁想居然碰上了CIA的翻版,不由得大为感叹。
“小楚,回头这个录像我要拷贝一份,”仇处长笑眯眯地点头,“难得的教科书啊,比我们从资料上弄来的,详细多了,也实用多了。”
他在说什么呢?他在说日本人考察厨房时的分工、流程、配合、掩护以及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
仇处长本身也是搞情报的,自然知道,情报收集过程中,什么东西重要。
政治嗅觉、渗透能力、人员装备等固然重要,但搜集情报流程的管理,也算得上重中之重。
管理学,实在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其中涉及了人员管理、潜力挖掘、分工、配合、资源整合、局部系统独立性、沟通性、广泛适用性等一系列的问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日本人,曾经参观过美国人所造的“阿波罗登月火箭”。
美国人很大方,基本上全部的零部件都对日本人透明开放。
谁想,日本人参观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替月火箭的任何一个零部件,日本都可以独立加工完成,但要把它们整合在一起,达到阿波罗登月火箭的功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们为什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就是因为,美国人的管理、整合过程,他们看不到。
当然,美国人也知道这个,要不,他们脑子又没进水,怎么可能把这种东西摆明了让日本人看?
其实,他们对日本的提防,并不比中国少多少,没人能真正忘记珍珠港的爆炸声,美日关系好,无非是因为,日本很乖,从来不敢跳出美国人画出的框框。
既然跳不出制约他们发展的框框,美国人就有信心拿得住日本,所以两国关系才好。话说远了,继续说这个监控录像,正是因为楚云飞意识到了,日本人考察的过程,能够充分把他们搜集情报的流程展现出来,这对仇处长来说,应该是个好东西吧?
确实是好东西,仇处长他们拿得住间谍、买得到装备、偷得出教科书,但要命令对方的谍报人员在自己眼皮底下,进行一次流水化作业,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这录像,就是弥足珍贵的、情报搜集流程管理的现场演示版。
而且,万幸的是,日本人似乎对楚云飞私企老板的身份不太忌惮,大概,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私营企业业主,跟国家安全局或者说总参之类这样的情报部门,应该没可能有什么瓜葛吧?
日本人的确了解中国,但是很遗憾,他们不了解楚云飞,所以,在这次情报过程搜集中,他们的表现,用仇处长的话来说,确实是肆无忌惮、完美发挥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们的放肆差点就被忽视了。
楚云飞的确是个很忙碌、又爱偷懒的老板,要不是井上友雄临走时的拙劣表演,促使他提高了警惕的话,他根本没工夫、也没那个闲情逸致去考虑:这段录像是不是会非常有用呢?
没想到他一时心血来潮,居然弄了个歪打正着出来。
有了这样的回报,楚云飞再向仇处长提出帮忙检查一下厨房,仇处长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
当然,先小人,后君子,日本人能做的,总参的人未必就不能做,虽然楚云飞跟仇处长的关系很好,但他还是把话说在了明面上。
“给我留下点检查的设备——我出钱买,对了,你可别在厨房弄什么东西,那就真没什么意思了。”
仇处长笑着啐了他一口,“我又没毛病,我要敢动手脚,回头你知道了,霍老还不得收拾死我?再说了,咱俩什么关系啊?”
大概是为了彻底宽楚云飞的心,仇处长最后只派了两个人来厨房检查,只有俩人,你小筑的人总盯得过来吧?
人少是人少,折腾了两天,日本人留下的东西,还真的被找了出来:四个窃听器,两个带遥控功能的远距离气味采集器。
窃听器一大三小,大的有暖瓶塞那么大,小的就是衬衣纽扣大小。
大的吸放在一个排风扇的叶片上,里面是全自动的机械结构,排风扇一转,就可以以此为动力,向电池充电,这样,就永远不用担心窃听器馈电,结构十分精巧。
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制造业确实厉害,居然能加工出如此薄如蝉翼的全自动窃听器。
小的上面居然还有定时装置,大概是因为要节约电池的电量,目前只有两个在工作。
气味采集器要大一些,顶上带有吸盘,里面还有小小的微电脑分析仪。
井上友雄的伎俩,并不是“技止此耳”,就在离开的次日,仇处长的人还没开始动手检查厨房,他的电话又打了过来。
“楚先生,不好意思,昨天一个重要的流程被遗漏了,今天我们想把这个手续补上,请您多多关照。”楚云飞眉头一皱,刚要反驳,谁想,门口处,日本人的车倒己经开了进来。
先斩后奏么?他没有回答,直接挂掉了电话,抬手招过来杨永嘉,“把那些日本人撵出去,对了,把名片收回来,就说咱们这里,以后不欢迎他们。”
很多人,是不能惯的,这不,昨天一顿工作餐,就惯出这么多是非来,莫非,你们日本人,真的以为那合同是假的?还是说,我楚云飞长得像弱智?
杨永嘉第一时间就跑了出去,阻止了正在大包小包往下搬设备的日本人,“停下,合同结束了,你们不用白忙了。”
井上友雄背个小包走了过来,“你好,我刚向楚先生……”
“楚总这么吩咐我的,”杨永嘉下巴一抬,很不礼貌地打断了对方的话,“合同就是合同,你难道不明白么?”
“明白,我明白,”井上友雄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异常地谦恭,“只是,确实是我们的无心之失,还请楚先生不要计较。”
“我们楚总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杨永嘉冷哼一声,“想再次进入,可以,这次需要二十亿,因为我们不想让你们经常进入,当然,有钱的话,可以例外。”
杨永嘉把楚云飞的心思摸得着实清楚:钱要挣,但绝对不会给对方任何空子钻,当然,能不惹怒对方,还是不要惹怒的好。
所以,他居然敢自作主张地再次开价,他相信,飞哥并不会因为这个而生气。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这话是彻底地断绝了对方存在的侥幸心理:我根本不管你上次是不是完成了考察。
井上友雄自然也听明白了这话的意思,只是,他脸皮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