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希范呵呵一笑:“算了,寡人也就是怎么一说,以后多注意点就醒了。毕竟允文还小啊。允文,你长大了以后,想做什么啊?”
虽说是马希范爷孙俩随便瞎聊,可人家地位在哪儿摆着,这四下立刻就静悄悄的了。一双双眼睛都看向马允文,想听听马允文说什么。这其中好奇的占了大多数,可还是有几个人特别的担心,其中最担心最着急的就是赵普的老婆巧娘了。小孩子不懂事,这大人都知道,这老马虽然是那么随便的一问,可是如果答好了,不仅老马心里舒服,更重要的是旁边坐着的那么楚王马云要是有了印象,这王世子之位,说不定就到手了。
按常理说,马允文的王世子之位,那是明显的,他是嫡长子,又是嫡子,又是大儿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马云就是没有明确,按理说着不应该啊。马云是怎么上台的?对外公布的是,在大楚封建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好前景下,反动分子马光亮意图造反,被远在数百里之外的马云,用他那双雪亮的大眼睛给及时发现了,然后,被马云带兵给和谐掉了。事实上,哪有那么巧的,马云是自己发动军事政变,把二哥给赶下台的同时,把老爹也给架空了。有了这样一种经历,马云应该是早立世子才对,这样才能避免在儿子身上发生自己的悲剧才对。可马云不知道因为什么他偏偏没有立世子,每次出征,留下来监国的,是赵紫英和明乐公主两个人。
这就让人看不懂了。本来,马云没有当大王之前,赵紫英和明乐公主地位是一样的,她们两个都是被马希范册封成**夫人的,也就是一个是马云的妻子,一个是平妻。马云当了大王之后,赵紫英是王后,明乐公主是贵妃。这地位差的也不算太远。整个楚国上下,对这事儿,都很好奇。可大佬们都不说话,下面的人也不敢随便提。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事儿,也不用太着急,马云今年才二十一,年轻力壮的,估计再活个四十年,应该没什么问题。
可这立世子总是一件大事,人们嘴上不说,可心里总是好奇的很。毕竟,这大楚这艘大船的方向盘,早晚要交给世子啊。早点知道谁是世子,自己不就可以早点套套近乎。
大家眼睁睁的看着马允文怎么回答。马允文小脑袋瓜子仰着,想了一会儿,说道:“爷爷,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你说我能说什么啊?”
“哈哈……”马希范、马云两代楚王,同时笑了起来。就连王太后也忍不住抿嘴笑了。
巧娘重重的叹了口气,恨不得把这个小外甥,给揪到眼前来,好好教训一顿。她和赵紫英情同姐妹,当然希望马允文当世子了。
“允武,你以后向做什么啊?”马希范又问道。
“我……我……我想多读书。”
“哦?多读书,恩,不错,你读书之后,又想做什么啊?”
“我,我想像爷爷那样,写多好多好的诗来。”马允武回到。
“哦,哈哈哈”马希范被挠到了痒处:“云儿,看来,这名字当年寡人是起错了,允武应该叫允文才对啊。”
马云笑道:“孩子还小,说不定,过两天就改了主意呢。”
“不……不……不,你不懂啊,这小孩子,三岁看到老,从三岁就能看出将来的发展。就那你小时候说吧,就爱舞刀弄枪的,结果现在强爷胜祖,比我那是强的太多了,就是比起武穆王,也是不遑多让啊。不过,打江山难,治理江山更难,若非,我给留下这满库府的金银,你连年征战,又哪有那么多的银子啊!”马希范说道。
马云本来是恭恭敬敬的听着呢,老马开始也确实挺谦虚的,谁知道这话锋一转,直接自夸了起来,让马云准备好的恭维的话,到了嘴边硬给咽回去了。他只是含糊的点了点头。事实上,老马这句话没说错,要不是老马盘剥的厉害,马云一上台对百姓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稍微减轻了些赋税,结果就是好评如潮啊,再说,楚国发动那么大规模的经济战,换了李唐那么多的铜钱,没有老马多年盘剥的府库,也没法完成这个战略设想啊!
“所以说呢,寡人觉得,你当楚王,那绝对是合格的,王室里面,你也是最符合要求的人!像你七叔他们,也只能是空想一场,没那个金刚钻,做不来这个瓷器活啊!”马希范话锋一转,竟然轻飘飘的从马允文他们身上,转到了四年前的那场叛乱上面来了。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听话听音儿。都明白了马希范话里面的意思,马云沉吟着不说话,瞟了一眼徐仲雅、赵普、李骧、吴班这几个铁杆心腹,太上王明着是说七叔,事实上说得确实马光亮。太上王想放了马光亮。
徐仲雅站出来说道:“大王,太上王。自大王登基以来,北逐契丹,南破刘晟,地阔千里,成一代霸业。臣以为大王当进位楚王九千岁,其余王室子弟,可适当册封为王。请大王深思。”
“九千岁?”马云眨巴眨巴眼睛,这个名词怎么这么熟悉啊?哦,妈的,这不是说魏忠贤那个太监吗?我怎么能……能当这个九千岁呢。
看见马云不吭声,其他的大臣,还以为马云心动了呢。在这其他的人也有点明白了徐仲雅的意思,马云当九千岁,其他的王室子弟,就随便赏个郡王类的头衔,和楚王有个区分,至于马光亮就给个国公,或者侯爷,也就算了。于是,他们纷纷跪下来说道:“请大王进位九千岁!”
“这……这恐怕不太合适吧。寡人何德何能当……当这个九千岁啊。再说,历朝历代,只有万岁和千岁的说法,哪有什么两千岁、三千岁的啊!”马云头摇的和布郎鼓一样,当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当九千岁,宁可烂尾,也不能太监!(特别声明:本书决不烂尾)
正文 第93章 儿女亲家
从三皇五帝到现在,皇帝,就是万岁爷,王爷就是千岁,当然这王爷里面还分了两种级别,亲王和郡王,当然有些朝代,还有国王,这国王的级别就和亲王是差不多的,这些大大小小的王,都可以称之为“千岁殿下”,这千岁里面,可从来没有分一千岁,还是两千岁,还是什么九千岁。
可是,楚国马云即位一来,一直提倡解放思想,扩宽思路,能人之不能;这么一来,官员们的思想相对来说,就轻松了一下,特别是对于朝仪来说,不太像过去那么讲究了。毕竟连中原的皇帝都过得糊糊涂涂的,别说咱们偏安于一偶的国王了。在这一点上,马云其实带了一个坏头,他不应该上奏朝廷,给马希范讨“文昭王”的头衔,这个鬼玩意儿,不太像封号,倒挺像谥号的。其实,当时马希范刚听说自己当了文昭王的时候,也不太乐意,他也觉得这玩意儿,像个谥号,可自己还活的七旺八旺着呢!当时,廖框图给马云解了围,他说这个东西不叫谥号,这是大王给太上王,上得尊号!听了这个,马希范才高兴了起来。什么叫做尊号?那是皇帝自己给自己封的号。历朝历代的皇帝,很多都喜欢给自己搞一下尊号,比如岭南刘氏的刘晟,就给自己上了一个尊号:大圣文武大明至道大光孝皇帝!
所以,徐仲雅当众提出了这个“九千岁”的旗号,还真没人站出来跟徐仲雅争论这个礼仪。马希范也挺高兴的,他当即说道:“云儿,寡人看徐爱卿的话,言之有理啊。你啊,当得这个九千岁的封号!”
马希范当年主持楚国大局的时候,虽然听老爹的话,去了藩国的称号,以藩镇的礼节入贡中原,可是他这人还是有点想法的,他曾经见了一个大殿,叫做九龙殿,大殿里面有八个柱子,攀着八条龙。他说道:“我只要在这个殿里面,这就是九龙殿,我出去了,这就成了八龙殿了。”自己吹嘘自己是“大楚一条龙”。他有这么一个前科,他当然喜欢自己能真变成天子了,可现在儿子当了大王,他就希望儿子能当天子,自己当天子的老子,当老天爷。
马希范心里想得好啊,儿子是九千岁,老子,怎么说也得是万岁吧?所以,马希范支持儿子当九千岁。
马云向吃了苍蝇一样腻味,他推脱道:“太上王,儿臣何德何能,当此爵位啊。儿臣惭愧啊!”
马希范是上一届领导班子的核心,他也经常玩这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活儿,每次自己想做什么事儿了,就透漏一下口风,然后让群臣出面上奏,自己在谦虚谨慎中接受。他眨巴眨巴眼睛,认真的看着儿子,他想分别出来自己儿子是真不乐意,还是假不乐意。看了半天,没看出来。如果他真能看出来马云的心事,自己也不会被马云给架空,在46岁那年,光荣的退休了!
他没看出来,他就怕马云真的不愿意当这个九千岁,他不当九千岁,自己万岁可就当不上了。于是,他赶紧给廖框图还有马希广等人使眼色。他能指挥的,也就是这些老臣和老兄弟了。
在马云最初上台的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廖框图还敢大摇大摆的出入马希范的王宫,居然一点事儿都没有。作为不倒翁,廖框图还是很有点水准的,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看见,什么不该看见,他心里清楚的很。于是老眼昏花的他,愣是没有看见马希范殷切的眼神。
廖框图没看见,马希广可看见了,这家伙早就想弄个郡王当当了,可是老马家自从立国一来,就只有一个王爷,就是楚王,其他的王室弟子,只有一个干巴巴的王室头衔,压根就没有爵位。想当年,马云不是被成为五王爷吗?为什么不被人称呼为秦王、赵王?因为他没爵位!现在要是把自己侄子给推到九千岁上面去了,自己能不混个真正的千岁爷当当。
马希广赶紧跪下说道:“大王,恕老臣倚老卖老。老臣觉得,大王您的功业远远……”他说了一句,没好意思说下去,因为上任楚王还在呢,而且还就坐在自己面前,他含糊了一下:“您不当九千岁,那怎么能行呢,天下百姓都不会同意的!”
马希广声音还真洪亮,一下子,整个院子的人都听到了。这次连带着女眷们都跪下了,高声说道:“请大王进位为九千岁!”
马云想了想,说道:“诸位臣工,既然都这么劝说,寡人也毫不在拒绝,只不过,寡人何德何能,几乎和皇上比肩呢?寡人就自任八千岁吧。这九千岁的名号,给送给太上王,诸位臣工以为如何啊?”他老爹什么性格,马云已经比较了解了。老头子心动了,不让满意,今天这么好的气氛,说不定就破坏了,就不欢而散了。既然这样,就让马希范高兴高兴算了。九千岁这玩意儿……想当你当去吧。
众位大臣赶紧跪下山呼八千岁,呼完八千岁,再呼九千岁!当然也有少数几个喊错顺序的,都被有心人给记了下来。
第二天,马云正式诏高大楚,上太上王为九千岁,自己八千岁。大儿子马允文做了襄王,二儿子马允武做了秦王,三儿子马云昭做了越王。四叔马希萼是湘阴王,五叔马希广是望城王,九叔马希隐是唐王,七叔马希崇是违逆侯,二哥马光亮是悖逆侯,族弟马光猛是湘乡王。其他的宗师子弟,则封了侯、伯等爵位。
马云好不容易把这场闹剧给摆平了,自己长出一口气回承乐宫去了。
而承乐宫里的含烟院这会儿,还比较热闹。赵普的老婆巧娘带着自己女儿进宫,给王后娘娘问安来了。这问安,其实就是名义上的说话,这巧娘经常进攻陪着紫英,说说话,聊聊天。
“小姐,您现在还一点都不着急吗?”巧娘说道。:
“着急?着什么急啊?”紫英有些不明白的说道。
“我的大小姐,您难道不知道那……那马允武也封了王爷了吗?本来好好的,咱们大楚就文昭王、大王、襄王,老中青三个王爷,现在可好出来了一堆王爷了。”巧娘说道。
“呵呵,胡说八道,什么老中青三代王爷,大王那就道中年了,就是允文也才是个小孩子嘛。”
“娘娘,你不能不着急。你没看见明乐公主,天天扮可怜的样子,这……这女人扮可怜,最容易引起别人同情的。您……您难道一点都不着急吗?要是马允武当了王爷,那……那后悔可就晚了!”
“那……那你说怎么办啊?”
“你……你不会问问大王嘛。”巧娘说道。
“问我,要问寡人什么啊?”门外,马云信步走了进来。这承乐宫不大,利用的丫鬟侍女也不多,而且,马云这个人也算随和,经常这几个院子里串来串去,娘娘们也不太让丫鬟禀报,结果,马云悄不声的走到了门外。
巧娘一滞,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自己的话,,,大王不会都听到了吧?
紫英笑道:“夫君,你回来了。刚才巧娘,还是说,想问问您,能不能我们做个儿女亲家。”
“哦,好啊,呵呵,我看允文和你家的雁云挺般配的,我就做主了,我们两家就订了亲事吧,以后雁云就是襄王妃了。”马云乐呵呵的笑道。
正文 第94章 箭在弦上
他匆匆的来,匆匆的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动一动嘴唇,却留下一段姻缘。午朝过后,马云抛开一堆堆的奏章,自己给自己放半天假。准备找大老婆紫英聊聊天。没想到,这巧娘竟然如此的不开窍,拉着紫英絮絮叨叨,说不完的话,他耸了耸肩,给紫英打了个招呼,走了出去。
巧娘瞟了眼马云远去的背影,说道:“小姐,刚才我说的话,大王,大王是不是听到了呀?”
“怕了吧。你呀,以后说话主意一点,不要咋咋呼呼的,听风就是雨。”紫英说道这里,有顿了一下,笑道:“放心,他没听到的。”
“你确定?”巧娘有点不放心。
“他的脚步很重,是从院子外面径直走过来的,一下子都没有停顿,就算听到了,也是因为你声音大,让他听去了一两句而已。赵夫人,这下子放心了吧?”
巧娘讪讪的笑了——
“臣妾,叩见大王。”明乐公主见马云走了进来,赶紧跪倒请安。马云一笑,伸手拉着了明乐公主:“都是老夫老妻了,还见什么礼啊。恩,允武呢?怎么还没有回来啊?”
“大王,这会儿才刚刚过午,允武还在思齐殿读书呢。”这思齐殿,就是马云过去的府邸,取“见贤思齐”的意思。
“哦,还没回来啊。没回来正好,这家伙不像允文,大咧咧的,到处乱跑。这允武太粘人了,让我每次想和你亲近亲近,都没有办法。”马云搂着明乐公主的柳腰说道。
明乐公主一愣,她笑道:“大王,你……”
马云轻轻的在明乐公主的俏脸上,亲了一下,笑道:“圣人不是说过吗:食色性也!”
“大王~~~”明乐公主娇羞的嗲道。
马云呵呵一笑,走到了寝宫里面,往罗帐下的龙凤床上一趟,摆了个乍一看是个“大”字,事实上却是一个“太”字的造型,懒懒的说道:“不知道怎么搞的,最近过午之后,总是精力不佳,老想睡一觉。”
明乐公主半蹲着身子,轻巧的扶着马云的小腿,将他的鞋子,轻轻的去除:“大王操劳国事,要多注意休息才对。”
“不对,我倒觉得是老天向让我中午也抓紧点时间,多造几个儿子出来!”马云笑道。
“呵呵。”明乐公主也笑了。
马云瞟了一眼明乐公主,柳眉微蹙,脸上虽然挂着笑容,却掩不住那淡淡的清愁:“慧文,你有什么心事吗?”
明乐公主一怔,站起身子,坐在了床边,伸出白玉般细嫩的小手,轻轻的马云的身上按摩着:“臣妾,臣妾过得挺好的,没有什么心事啊?”
马云伸手揽着明乐公主的柳腰,轻轻的握着她腰间束着的明黄色坠玉的丝绸要带:“你是不是因为允武被封了个秦王,所以,不高兴啊?”
“没……没有,甘霖雨露皆是大王所赐,臣妾哪敢埋怨大王啊。”
“呵呵,允文是襄王,允昭是越王,这两块地方都在大楚的范围之内,独独允武却封了一个秦王,三秦之地,我们大楚连个一寸土地也没有站着。你是不是担心以后允武受人欺负啊。”马云笑着说道。
“寡人是有意这么做的,莫说是什么三秦之地,就是整个中原,迟早有一天,寡人也要把它拿到手里!”
看马云自信的表情,明乐公主的脸忽然一白,她犹豫了半天,方才壮着胆子问道:“大王,您,下一步是不是要东征李唐了啊?”
马云转过头凝视着少*妇,白皙的脸庞上,满是浓浓的忧愁,他叹了口气,说道:“如果岳父是圣明的君主,寡人当率军入蜀。到时候,寡人在西,地跨荆楚两川,岳父在东,占有淮南江表。中原、大楚、大唐,犹如当年的魏、蜀、吴一样,天下三分,鼎足而立。可惜,岳父绝非守成之主啊。寡人若不取,一旦被他人所取,后患无穷啊!现今的事,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明乐公主沉默了许久,轻轻地一叹,她跪倒在床边说道:“大王,请大王东征之日,能够保全李氏一门啊。”
马云一笑:“这个自然了。我们毕竟是一家人嘛。”——
“老爷,老爷。”巧娘高高兴兴的对刚刚回家的赵普,说道:“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大王要和我们家联姻了。刚才大王说要把雁云嫁给允文,以后做襄王妃呢。”
“什么?”赵普微微一愣神,他摇了摇头,说道:“巧娘,你……你这是何苦呢?”
“什么叫‘我这是何苦呢’,我确实喜欢允文啊,让他做我们的女婿,又有什么不好呢?”桥娘不服气的说道。
赵普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巧娘有点不服气的说道:“你怎么了吗?这是好事啊。小姐是王后,允文又是嫡长子,这王世子是绝对逃不出他的手心的,咱们雁云一旦嫁过去,那以后肯定是楚王妃了,说不定还能皇后呢!”
赵普眼珠子转了转,说道:“这事儿,是谁提起的,是王后娘娘说得,还是大王主动的说的。”
“当然是大王说得了,我问了小姐,她从来都没有在大王面前提过这话。”
“哦。”赵普眼睛一下子变得深邃了起来。
“啪”,巧娘见赵普不说话,狠狠的拍了他一下,问道:“你说这是不是好事!”
“这……咱们赵家从今天起就算是正式站在王后娘娘、襄王爷这边了。”赵普苦笑着说道。
“什么叫从今天起,咱们不是一直都是站在这边的吗?”巧娘不满的说道。
“你可知道,大王可曾给秦王殿下,许下婚事没有?”赵普又问道,心里急急的转着念头,李骧的膝下只有一个儿子,范质倒是有女儿,不过这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