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煞星夫妻励志实录-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母听了后半句话,也意识到严重性,不敢由着芳姐儿使性子,便说定了让郑天洪回来送她回去。

待芳姐儿走了,璧容和秀莲备好了银钱和束脩六礼。所谓束脩六礼,便是一捆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一斤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一斤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一斤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一斤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十条腊肉则以表达弟子尊敬师长的心意。

方才带着天业去顺义村周先生家里拜会,听说这周先生有了规矩,收学生之前定要问上几个问题,答得对了心思才收,故而家里的学生才只有七个。

宋金武早前就听说了今个儿天业去拜会先生,早早牵了车在后面等着,怕芳姐儿没走,也不敢敲门,直见秀莲出来才忙声喊着。

秀莲坐在车上,一边跟璧容唠着天,一边又问宋金武道:“大兄弟和我姑家那闺女怎么认识的。”

“上次她来你们家住的时候,我寻了小虎子回家,打河边路过看见她傻站着,以为她要跳河,便过去喊了一嗓子。”

秀莲见宋金武说的干净利落,脸上表情如常,不似有半点隐瞒,这才放了心,伸手戳了戳璧容。璧容其实也听得仔细,面上虽未露,心里却是忍不住些许异动。

秀莲这么说着,却又琢磨起是什么时候的事,猛地想起刘氏回娘家那日,芳姐儿和钱婆子起了口角,拿着剪子疯疯癫癫地跑出去说投河,本来大伙也没真的认为她会这么做,回来又是让郑天洪给寻回来,谁也没有在意。如今想来芳姐儿若真是投了河……身上不禁起了一阵寒颤。

不一会儿,到了明远学堂,周先生正在给学生上着课,周夫人出来迎进了屋,依次倒上茶,客套地说着话。

待周先生间休时段出来,见了天业,抚着胡子看了一看,问道:“可蒙学了?”

天业一五一十地回答道:“读了《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记得还不甚熟。”

“哦?和谁学的?”

天业迟疑地抬头看了璧容一眼,见其点头,才道:“回先生,和姑姑学的。”

周先生很是吃惊,忙问道:“小姑娘念过书?”

璧容谦道:“跟着父亲虚读过一阵。”

周先生听了也没有再细问,只是赞赏地点点头,又问天业道:“我且考你几个问题,答得好今后便跟了我学习,若是不好,可是不收的。”

天业有点紧张,可想起璧容在家跟他说的,便平了心态鞠了一躬,恭谦道:“先生请问。”

周先生先是考了三字经的文章,如同璧容早先那般,并没有让天业从头背,而是从中间选了一段,天业早先练过,所以背的很是熟练。

接着又问了“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的意思,天业答得也甚好。

临道最后,周先生才问:“你今日读书所谓何求?”

天业一怔,不知该如何回答,低着头想了想,索性实言道:“考取功名,不让家里的后世子孙一辈辈全待在地里种地。

周先生听了笑着夸了句有理想,又问:“若是考不上呢。”

天业咬着嘴唇,绷着一张小脸,坚定地道:“若是考不上就再考,只要尽了力,自己就不后悔。”

周先生闻言哈哈大笑,衣袖一挥让内当家的收了秀莲的银钱和束脩,径自进了学堂。

秀莲还一脸不知所措,璧容方推了推她,小声解释道:“先生这是收下业哥儿了”

周夫人赞道:“这小哥儿可是对了我家那位的心思了,小哥儿今后好好学,来日必定有出息呢!”

秀莲呀地惊出了声,见周夫人掩着嘴笑,又是道歉又是道谢,一时间也不知说什么是好,揽过天业喜道:“可得回去跟娘报喜去!”

周夫人见了也不多做挽留,只让他们明日一早送了小哥儿过来,不用带干粮,学堂每日管一餐饭。

秀莲和璧容又连连谢过,才带着天业告了辞,出门看见宋金武还等着,也上去报了喜,宋金武亦连连夸赞:“以后也考个秀才回来,给家里张张脸。”

璧容听了揽过天业嗔道:“可不许听他的话,若是中不了举,以后就别想着吃肉了!”

宋金武听了憨着脸低下头,呸呸了两声,大声道:“业哥儿且考个状元吧,到时候俺也跟着沾沾光,混个县官当当!”

秀莲璧容听了这话,掩着嘴也是一阵笑,直道这宋金武果然是个臭石头,夸个话也不知道怎么说。

☆、第22章 世态炎凉

昨夜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让璧容切身地感受到了北方冬天的寒冷。以往在阳曲庄家老宅时屋里四角上好歹还点着炭炉,乡下人家自是花不起钱买炭,只能在平日里烧柴火做饭时攒些炭头点点。

门口的那棵老槐树叶子已经掉光,黑褐色树皮好似皴裂的手指,光秃秃的枝桠上覆了一层白雪,隐约又透着些斑驳。

天业今日第一天上学,因着下雪路不好走,郑母便让郑天洪送了他过去。福哥儿和豆芽没了玩伴,秀莲又不许他们出去,恹恹地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玩翻绳。

几个大人也都围着堂屋当中的火盆干活,守着火盆,手好歹没有那么僵。

交了天业的束脩,家里几近一穷二白,璧容便又到沈记布庄接了活,年掌柜说有家人订了一套窗幔、帐子的绣活,因为花样子是南方那边时兴的,年掌柜特地留了给她绣,价钱上给了三百文的定金,等给主家看了货,再按着分成把后面的钱给了。

窗幔和帐子都是绀青色的织锦缎子,图样是岁寒三友,只是看着像是以竹为尊,松梅为辅,下摆配着银色描绘的鸢尾花,倒是典雅。

刘氏和秀莲洗了隔阂,便也不私藏,早早让郑天旺把她屋里的提花织机搬了出来,教起了秀莲织提花布,往日一匹素绢最多只能卖一百六七十文钱,而提了花的便能卖到三百文。

秀莲手里忙乎着,不时地跟郑母念叨几日:“娘,眼瞅着这小寒就要来了,家里的棉衣、棉被可都不够了,小叔子如今上了学堂,若是再给他穿去年拿二叔那件改小了的旧棉衣,岂不是要被同学笑话。”

郑母一边搓着棉线,听着秀莲的话心里也犯难,虽然也不想小儿子受苦,但是想到手里的钱,咬咬牙道:“家里的钱都花给他读书了,还许的他嫌东嫌西了!有的穿就该知足!咱们娘几个这几日多做点针线,等卖了钱去称棉花先给家里添几床棉被吧。”

临近亥时,大伙忙了一天,浑身疲惫,正烧着炕准备就寝,只听得门外一阵急促的的敲门声。

郑天旺正在厨房里烧水,放下柴火气冲冲地过去开门,正打算骂出声,却抬头看见钱婆子一家,嘴张着一半,未出口的浑话硬生生地又咽了回去。

见他们三人大小包袱一堆,裹着厚棉衣,脸冻得通红,郑天旺心里虽然不痛快,却也只能让身,请他们进啦,待插好了门,赶紧回头冲着大屋喊:“娘,俺姑他们来了!”

郑母给他们斟了热水,又让郑天旺点了炭火盆,这才问道:“妹子咋这会儿跑过来,黑灯瞎火的,可是遇上了啥急事?”

钱婆子突然坐到地上,两手往大腿上一拍,哇的一声恸哭了起来,“嫂子啊,俺这日子可是没法过了啊!老天爷不开眼哪,让那坏人横行霸道,俺们这孤儿寡母却任人欺负,这叫什么个理嘛!”

钱婆子冷不禁的这一扯着嗓子干嚎,吓得郑母心咚咚跳,郑母皱着眉头要拉钱婆子起来,倒是差点被钱婆子的劲道给扯倒,得亏了秀莲在旁边帮了一把手。

顿时也没了好气,嘴上道:“他姑,这大半夜的,别人家都睡了,有啥事你好好说,你这么一直哭,俺们也帮不了你。”

钱婆子听了哭的更凶,倒真是挤出来几滴眼泪眼泪,只是不敢再扯着嗓子嚎。

芳姐儿见她娘看了她一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照势先哭了一番,才哽咽着道:“俺爹在外面叫人打了一顿,大夫说活不了几天了……”

郑母听了也是一惊,想着昨个儿芳姐儿来的时候还没事呢,怎么才一天的功夫就出了这事,当下看着钱婆子一家这副可怜的模样,心里也着实不忍。

钱婆子突然往前爬过来,拽着郑母的裤腿,两眼直立,咬牙切齿地道:“那群黑了心的混账东西,见孩儿他爹躺在炕上动弹不了,就霸占了我们的房子,连夜把我们娘三赶了出来,这是连条活路都不敢俺们留啊……”

芳姐儿手一使劲把钱贵全也拉着跪在地上,嘤嘤地哭着,郑母耳朵被吵得嗡嗡直响,只能先道:“他姑,地上凉,快带着孩子们起来,就算你不怕冻病了,孩子也是受不住的!有什么话咱们好声说道就是。”

说罢赶紧让秀莲和两个儿子先把他们扶起来。

待坐下以后,才听钱婆子断断续续地道:“约么十天前孩儿他爹和人赌钱,也不知怎么的就让人说是出老千,被人家打破了头,回了家就一病不起,本来前几日还没事儿,今儿个白天却突然吐了血,俺赶紧就叫芳姐儿请了大夫,谁知道大夫,大夫却让俺们准备后事……”

钱婆子哼哼地又哭了一会儿,接着道:“也不知怎么的这事被老头子大哥家的小子们知道了,带着那群黑了心的穷亲戚们就来家里闹,抢了家里的东西不说,还把俺们赶了出来!嫂子你说,哪有他们这么混蛋的,大有早就认了全哥儿当儿子,这事你可是亲眼看见的,俺们家里的房子、地那都是俺们的啊,凭的让这帮龟孙子们霸了去,这可让俺们怎么活啊!”

郑天洪听了也眉头直皱,虽说钱婆子一家爱占人便宜,不得人喜欢,可再怎么说自己家也是钱婆子的娘家,钱家这么做就是欺负他们老郑家没人,这事若是让外面人知道了,可是要在背后戳自己家脊梁骨的。

郑天旺没有郑天洪那帮稳重,还能有啥事憋在自个肚子里想,瞪着眼,嘴上毫不顾忌地骂道:“嘿,这帮孙子,欺负俺们老郑家头上来了,爷爷要是不把他脑袋揪下来,俺就不姓郑!”

郑母狠剜了他一眼,又对钱婆子道:“她姑你别急,明个儿一早叫天洪天旺跟你回去,一定给你讨个说法,若是他们这般不讲理,咱们就去找你们村的里正,只要在理上,到哪咱们都不怕!”

钱婆子嘤嘤地道:“嫂子啊,俺们也不要他们那房子,只是这口气俺们定要讨回来,这以后,俺们怕是只能跟着你们过了……”

璧容在屋里听得钱婆子这话,也不知怎么的,心里突然有了一阵不好的感觉。

岂料,翌日一大早,他们还没去,钱家的人却先过来砸门了,气得郑天旺拎起门口的斧子就要冲出去,好在刘氏在后面把他喊住。

郑母让郑天洪去开门,又让秀莲叫了钱婆子三口出来,让天业从后面出去上学,又嘱咐了璧容在屋里看着孩子。

门一开,迎面冲过来的是钱大有大哥家的小子钱贵荣,一见了钱婆子,两三步冲上去揪着她领口就道:“你个臭老娘们,早就说你是个克夫相,俺叔就是让你害的没了气,赶紧把俺们钱家的房契地契都掏出来!”

钱婆子一听钱大有咽了气,哇的一声就开始嚎了起来:“哎呀,老头子啊,你怎么就这么去了呀!留下俺们娘三让你家这群小混蛋们欺负,你怎么不说带了俺一块去了呢……”

钱贵荣听了“喝”的喊了一声,两只三角眼泛着阴狠的目光,骂道:“他娘的,在这跟老子耍上了还!老子今天非得替俺叔好好抽你一顿……”

昨个儿郑天旺听钱婆子说是这小子挑的茬,心里本就憋着气,如今间见他全然不把自己家放在眼里,二话不说,上去就给了他一个大耳刮子。

钱贵荣被狠抽地直愣,倒是后面一个排行老七的一身膘的男人冲了出来。左邻右舍听了动静,也都出来堵着门口凑起了热闹,也有几家关系好的,像是宋金武,西边吴家、朱家的男人也跟着过来帮忙。

宋金武人高马大,虽然块头比不上钱老七,但因着常打猎,身手敏捷,打的钱老七全无反抗之力,钱贵全见钱老七被打了一顿,在旁气得只喊:“好啊,看这意思这事和你们老郑家也脱不了干系啊!”

郑母被他的话弄得一脑子浆糊,只听得钱贵荣转身冲着周围的邻居道:“小老弟在这儿请大家伙评评理,我叔叔前脚咽了气,这郑家一伙人转手就卖了我们钱家的地,霸了我们家的房产,那可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印着我们老钱家的姓啊,这口气我们岂能咽下!”

大伙听了一阵唏嘘,碎碎地道着郑家这事做的不厚道,郑母听了险些没气晕过去。

钱婆子被她看得心里直发颤,闪躲着撇过脸去,扬着脖子道:“你小子别在这胡说八道,孩儿他爹早就认了俺们全哥儿当儿子,房子田地自然都是孩子爹留给俺们娘三的,这事儿你们族里的人可都是知道的!”

钱贵荣蹭的一下冲过来,吓得钱婆子赶紧躲到郑天洪身后。

钱贵全道:“俺叔瞎了眼认了你们着这群没良心的,俺们可不瞎!俺叔才死了几天,养你们这么多年,你们倒好,连孝都没给他穿过一天,急急忙忙地卖了我家的地就跑,不是心虚是啥!别以为在你们的地盘上,俺们就怕了!大不了咱们去见官,俺们事到如今是断不怕丢人的!”

郑母此时略微明白了过来,暗道了句自己糊涂,急着质问钱婆子:“他姑,你不说是他们趁着大有病重把你们赶出来的吗!怎么人家和你说的一句都对不上!”

钱婆子闪烁其词:“嫂子可不能听他们在这颠倒黑白啊,俺们可没卖了他的地哟,那些地可是给老头子还了债的!”又对钱家人喊道:“你们请了里正俺也不怕,俺这里可有字据哩!”

两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也不知是哪家“勤快”的,去请了西坪村的丁里正过来。

且说这西坪村的丁里正是葛家庄的葛里正的小舅子,钱贵荣虽然心里嘀咕丁里正会偏袒郑家,想说这是他们葛家庄的事儿,轮不到西坪村管,但想到二人的关系,撇着嘴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丁里叫钱婆子拿了那张字据,只见上面写着:钱大有所欠赌债纹银四十两,今以田产相抵,双方特立此据为证。

钱贵荣道:“上面写明了欠债四十两,既是拿田地抵押,那也不过四五亩良田,俺家可是十二亩良田的,还有五亩沙地,其余的还不是被你吞了!”

钱婆子握有字据,说话也有了底气,理直气壮地还道:“嘿,你小子瞎说什么呢,人家赌坊说了你家的地值不了那么多钱,就是把地全做抵了,我有什么办法,再说了,这事儿可是你叔叔摁了手印的!哼,你们还不是贪图俺们家的钱,这会儿子装什么孝顺,早前儿怎么不见你们借钱给我们,如今卖了地那也是你们逼的!”

丁里正不许他们再吵闹,略思索了一阵,才道:“如今这事我也听明白了,如今既有字据为证,这田产一事也没有别的可说,就是拿到县衙里恐怕也不好论出个黑白!”

说着看了钱贵荣一眼,见其忍着气没有发作,便又道:“郑氏虽作为钱大有的遗孀,但因为全哥儿毕竟没入钱家的宗谱,这房契还是得交给钱家的宗族处置,不过你若愿意给钱大有守寡,姑且也可以回去接着住,不过全哥儿还是不能继承的。你们双方可有异议?当然钱家的若是想回去找葛里正说也可,不过就别在我们西坪村闹了。”

钱贵荣愤懑地瞪着钱婆子一眼,讽刺道:“你这个老婆子连孝都不给我叔穿,还有脸住在我们钱家的地盘上!这次姑且饶了你们,等我上赌坊问了实情,就知道你们到底卖了多少地!现在赶紧把房契还有你偷拿的银钱交出来吧!”

钱婆子挑着眉毛笑道:“什么银钱,家里的东西还不是都被你们抢干净了,还有脸找我要来了!呵呵,要说房契,老娘压根就没拿走,一直放在俺家老头子的怀里呢,你们一个个念叨着替叔叔讨理,却没一个发现那房契,可见如今也没人给老头子买棺材下葬呢吧!”

钱贵荣听了钱婆子的话气得一张脸成了猪肝色,围观的人也都念叨着钱婆子鬼精,早就下了套;又有人暗着讽刺钱家一家人连自己叔叔的棺材钱都算计……

钱家人里有几个钱大有堂兄弟家的孩子觉得丢了脸面,又眼见着田地没了影子,那房产论亲疏怕也轮不到自己头上,骂骂咧咧地自己回了家。没过一会儿只剩下钱贵全,钱老七几个人,吃了闷亏,灰头灰脑也离开了。

璧容在堂屋门边上从头到尾听了一通,不禁暗叹钱婆子耍心机的能耐。从一开始钱婆子就没打算娘家帮着解决问题,无非是想借着郑家在西坪村的地盘请来里正,届时再拿出字据,光明正大地吞了田产钱,最后自己再大大方方地归还房契,奚落了这帮子孙的不孝,叫钱家人吃了自己的哑巴亏!想到那日叫芳姐儿来送钱,只怕也是早有预谋。

然而另一方面,又委实替钱大有感到悲哀。人死了不说,媳妇族亲竟没有一个为他披麻戴孝,所有人口口声声说着为钱大有讨理,实际上却都是为了钱争破头脑。

真真是世态炎凉。

☆、第23章 钱家落户

郑家的房子小,只有三间卧房,一家子住已是拥挤不堪,郑母虽总念叨着贴着大屋后面再起一间屋日后给天业住,可手里的钱却总是存不够。

紧赶着在天业上学前,把堂屋边上放杂物的耳房草草地收拾了一下,郑天旺给垒了个炕头,又打了一个核桃木的书柜,一副桌椅,书房卧房兼用。

如今钱婆子遇了事,来家里投奔,郑母作为嫂子又不好赶他们,于是只好让钱贵全跟天业挤着小耳房里,钱婆子并芳姐儿跟着郑母、璧容挤在北屋的大炕上。

且不说旁的,单是钱婆子这夜里打鼾的毛病就吵得璧容彻夜难眠,有时好容易睡着了,半夜又被芳姐儿抢了被子冻醒,两宿下来眼底渐渐浮上了一层青色。

“哟,咋的又起这么早?”秀莲穿好了棉衣从屋里出来,看见璧容已经在灶上烧起了水,走过去小声地问了一句:“那老婆子又打鼾了?”

璧容凑到她边上小声地道:“快别说了,昨个儿芳姐儿也跟着打起了鼾,吵得我半边耳朵都木了。”

秀莲吓了一跳,斜着眼撇着北边依旧紧闭的房门,嘲讽着道:“好家伙,本来就又馋又懒,再染上这么个毛病,这要是让外面人知道了,看哪家还敢娶她哟。”

“业哥儿这几天起的也晚了呢,得赶紧叫他去,不然就吃不上早饭了。”

“你快上后院拿鸡蛋,我去叫他去,趁着那一家子还没起,给小叔蒸个蛋补补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