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增传-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事。如果要消灭铁血军,单靠我们和张棱是有些力不从心的。因此我决定遣使到关西和江南,让那里的人也加入对抗铁血军的行列之中。”魏增说道。

    “可江南总督府和关西军府会出兵吗?他们必定是朝廷设立的。不站在我们的对立面,便很不错了。”古查一疑虑道。

    “面对安云这样的富庶之地,总有人会动心的。以前铁血军威名在外,没人胆敢进犯安云,现在不同了。即使他们不出兵,也没有什么关系。让铁血军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一个盟友,让他们认为他们的后方随时会被敌人突破,这样他们不敢集兵一处,对于我们也会有巨大的好处。”魏增说道。

    “这样的确可行。在利益面前,谁也信不过谁,同室尚且操戈,何况已经是没影的同僚关系。”萨佳丽赞成道。

    “那我们一面进攻安云腹地,一面派出使者联络江南和关西的各个势力,同时四处宣扬关西和江南已经和我们结成同盟,马上就会进军安云。这样做,铁血军恐怕一日也不得安宁了。”魏增安排道。

    “那关西的死亡教派还要不要派人知会一下。”古查一没有多想直接问道。

    “不必了,等消灭了铁血军,下一个就要灭亡他们。要是有了同盟关系,还会是一个麻烦。”魏增心中一紧,冷冷说道。

    古查一见魏增神色变化,想起听到的一些传闻,也便不再多说什么。

    安排完毕之后,燕北义军便开始攻略安云的一场大仗。

第四十三章安云危急() 
十万远征燕北的大军失败而归,魏增和张棱的军队杀进安云腹地。身为安云铁血军最高统帅的宪近费,现在心中已经没有任何淡定可言。

    宪近费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本事,因为出身高贵,凭借家族势力所以居于铁血军高层。

    但宪近费本人却十分爱才,对于有才能的人无论对方出身高低,无论对方脾气好坏,都会热心的与其相交,对有才能的人一直是百般维护。

    宪近费在行伍之中发现了狄先蓝,此后便一直对其百般维护,狄先蓝也不负所托,北守边境从来没有出过任何问题。

    狄先蓝出身低贱,也没读过任何书籍,浑身上下有一股土气,言谈举止也有些粗俗。但狄先蓝也有一种执拗之气,素来不喜欢讨好达官贵人,除了用兵打仗之外从来不经营任何其他事情。只是因为宪近费百般维护,他才能在朝廷留在今日。

    柏正规出身庶族家庭,地位不高不低,从小便通晓军事,入伍之后通过努力也是立下许多功劳。

    柏正规自身有一种傲气,这种傲气不是高高在上的傲慢,而是一种小家雀儿般的不服气。柏正规出身不高不低,但他一直有心要扬名于天下。

    一次在宪近费视察之时,迎接军官纷纷下跪硬接,柏正规自认为有辱尊严,当时便立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待这个上层军官的惩处。

    宪近费见到柏正规如此,认为奇人必有异象,不仅没有怪罪,反而热情和他交谈一番。长谈过后宪近费,被柏正规的话语所折服,自此便对其加以重用。

    柏正规以此开始了发家之路,十年间训练了三万铁血武卒,成为铁血军中精锐的精锐。

    乌德立出身军伍世家,老秦兵也是善战之卒,他的发展没有狄先蓝的艰难,也没有柏正规的戏剧。但他对于宪近费的仁厚也是十分敬佩。

    因此宪近费虽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只是因为对于有才能者的维护,得到了铁血军将士的拥护,才成就了他如今的地位。

    宪近费听着安云土地连连失去的消息,看着跪在的地上的柏正规和乌德立诸将,心中十分惨淡。

    “罢了,罢了,时局已是如此,再提什么追究责任已经晚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团结一致,保住安云本土。告诉将士们,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失败不是任何人的责任,是天意。现在我也不想谈什么责罚,击退魏增和张棱的军队,才是当务之急。”宪近费最后胸中之气一散,长谈一声说道。

    “宪帅这次失败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愿接受一切责罚。”柏正规感觉十分对不起宪近费,低头说道。

    “我说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带领你的人将功赎罪去吧。我只希望这个时候,你不要再和狄将军争来争去了,抱住安云才是当务之急。”宪近费说道。

    听了宪近费的话,柏正规脸一红,因为他的争胜,才导致今日之败,他现在心中充满悔恨。见到宪近费示意他们退下的手势,柏正规和一众军官退下了,他们都暗下决心,一定要击退魏增和张棱的军队,将功赎罪。

    宪近费现在深深感受到势单力孤的无奈,为了保住安云,他决定向江南总督府和关西军府求救,希望两者看在一脉相承的份上,能够施与援手。

    宪近费派出的使者马不停蹄的向符武城赶去,希望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江南的支援。

    使者进了符武城之后,被安排在驿馆之中,却见隔壁一个院子一杆大旗高高竖起,明明便是燕北义军的旗帜。

    使者大惊,心想燕北义军难道已经先来一步,和江南总督府结成了同盟?

    使者在战战兢兢的心态中,进了江南总督府和都逢说了此次来意。

    都逢自从当上江南总督之后,便没有一刻安宁过。南部山脉丘陵之中,盗贼横行;东南富庶之地,也被水贼卢泊定占领。

    有些将领说卢泊定聚集了十数万之众,还是先平定南方盗贼,在进军东南的好;有些将领说,东南是富甲天下的地方,早一日得到东南的土地,对于江南总督府便是莫大的好处。

    都逢觉得双方说的都有理,一直没有决断,因此至今南方盗贼没有平定,东南土地也没有收复。

    这次燕北使者和安云使者相继到来,有些将领说安云是帝业之资,趁安云危急占领京师,将来统一天下不是难事;有人说进攻铁血军和道义不相符,如果进攻安云失去人心,那江南总督府便要沦落到和盗贼一般了。

    都逢觉得双方说的都有理,至今也没有决断,只得将双方的使者,暂时安排在驿馆。

    安云使者见都逢目光闪烁,言辞含糊,心中已经凉了大半。在出了江南总督府之后,心想这次出使可能多半以失败而告终了。

    来道驿馆之前,忽听一阵窃窃私语,其中有安云,燕北之类的字眼。安云使者细细听来,竟是都逢要谋害他,然后配合燕北义军瓜分安云的话语。

    安云使者想起连日的见闻,心中恐惧,当即连夜逃回去了。

    都逢本来没有决断,听到安云的使者连夜逃跑的消息之后,当即震怒。和诸将商议之后,便决定出兵安云。

    江律清在得到都逢出兵安云的答复之后,微微一笑,看来他的谋划已经完全起作用了。

    江律清最后入见都逢,说了一些坚定都逢内心的话,便拿着结盟条款回去了。

    富祖慈听到都逢决定出兵安云的消息后,急急忙忙找了都逢说道:“都将军不能出兵安云呀。安云本是王朝正统,我们现在配合燕北叛军进攻安云很是不义。”

    “书生之见,现在朝廷都没有了,那还有什么道义不道义的。能得到天下,道义便是站在我们这边的。等占领了安云,我们实力大增,我自然会把燕北叛军消灭掉的。”都逢听到富祖慈的斥责很不服气地说道。

    “可江南还没安定,我们便打到北方去,恐怕后方会出问题的。现在安定江南才是当务之急,等平定了南方盗贼和东南水贼,在率兵北上也不迟呀。根基不稳,一切都是空谈;只要根基稳固,争夺天下也不是难事。”富祖慈见都逢完全不理道义,便说之以利害。

    “还有比安云更稳固的根基吗?南方盗贼不足为患,东南水贼现在也忙着攻打瑶东,哪里会侵犯我们的后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这次进军安云的几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攻占安云了。”都逢对富祖慈这些文人一直都不服气,当即反驳道。

    富祖慈又劝了几句,但都被都逢嘲笑为迂腐,最后富祖慈拂袖而去,不再劝说都逢了。

    “自从老师死去之后,都逢越来越不像话了。我们这些人,现在除了下棋喝茶,真的完全没有事情做了。”一文人对富祖慈说道。

    “江南总督府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再留了。本来以为都逢会继承老师的遗志,才打算辅佐他的,现在看来完全是不可能了。”富祖慈说道。

    “可我们又能到哪里去呢?这乱世之中,哪里又是我们的归宿呢?”另一文人说道。

    “听说拘义已经在着手平定南方盗贼,这一年多来也打了不少胜仗,不如我们便去投他吧。”富祖慈思量道。

    “南方不毛之地,多瘴气,水土也不好。我们到哪里去可是要吃苦头了。”一些人犹豫道。

    “大丈夫忧患志有所不达,怎么能因为区区口腹之欲,便让志气不得伸张。我要到南方去,你们去不去随意。”富祖慈不在和其他人啰嗦,当即收拾行装,向南方去了。

    一些人随富祖慈一起走了,还有一些人实在放弃不了优越的生活,选择留在这里继续发牢骚。

    铁血军派去关西的使者也无功而返,因为关西军府,现在面对死亡教派的强攻,完全脱不开身。

    宪近费先前到燕北义军已经和江南,关西结盟的消息还有些半信半疑。但如今自己派出去的使者全都无功而返,宪近费明白,他已经被孤立了。

    面对四面八方不知何时,便会攻打而来的敌人宪近费紧张不安。如果铁血军全力防御魏增和张棱的部队,守住安云不成问题。但现在关西方向,和江南方向都不安全,铁血军又该如何安排。

    二三月间,江南军队进犯安云,使铁血军终于挺不住了。宪近费决定收缩兵力,防守京师附近,但面对三方打击铁血军也是捉襟见肘。

    八月间魏增协同已经攻占老秦之地的张棱,一起夹攻京师,南部江南军队也乘机北上想要喝上一杯羹。

    铁血军主力部队都被拖延住了,张棱命令武庄带着一万士兵奇袭京师,将已经空虚的京师攻破了。

    十多万铁血军经过半年多的挣扎,在三方夹攻之下,还是难逃败亡之局。

第四十四章京师城破() 
自冬日柏正规率领的十万大军的溃败以来,战火便燃烧到了安云腹地。铁血军虽然还有一定实力,但面对东部魏增军队和北部张棱军队的夹攻,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北部狄先蓝的三万铁骑被调了回来,西部和南部防守的军队也被调到了前线,大批丁壮被征召入伍补充不断战损的军队。

    但二三月份,江南军队的进攻,让铁血军陷入了绝境之中。

    魏增这次下定决心,要一举击败铁血军,那种苦战的情形他不想再经历第二次;张棱一心想要增强实力,安云富庶的土地便是最大的诱惑,趁着铁血军疲敝之时,张棱攻占了老秦之地,如今他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于是战争便这样一直进行着,铁血军苦苦挣扎,难逃节节败退的命运;三路进击安云的军队,也在长久征战中,步步走向胜利。

    七月间魏增率领五万人马,向京师进击。这五万人都是燕北义军的精锐,包括关山营,古查一的马队和萨佳丽的部队。

    接到魏增亲率大军进攻京师的消息后,宪近费立刻派狄先蓝的铁骑加以迎击,柏正规和乌德立也率领军中精锐配合作战。

    铁血军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损失很大,尤其一些部队被敌军成建制的消灭,更让铁血军的战斗力大大削弱。

    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一般都采取老兵带新兵的做法,三分之二是老兵,三分之一是新兵,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以长期维持稳定。

    但现在铁血军一眼望去,几乎全是未经战阵的新兵。柏正规的武卒和乌德立的老秦兵,在河西失败中损失很大,现在战斗早就大大削弱。

    尤其是柏正规的铁血武卒,十分考验军队的配合能力。如今柏正规一个命令下去,有人拿起长枪,有人抬起重弩,有人拔出战剑四处张望,场面十分混乱。

    柏正规知道铁血武卒已经不复存在了,指挥不动的武卒战斗力,比寻常士兵还要差。不得已,柏正规也采取寻常军队的建制方法,重新组建军队。

    但是铁血军的敌人不止魏增一个,北部的张棱和南方的都逢,都在魏增进攻之时向京师进军。京师是帝王之都,占据京师对于张棱和都逢来说都有,莫大的诱惑。

    铁血军人数虽有十几万,但战斗力削弱之后,无法抵抗敌人的进攻。狄先蓝的三万铁骑,因为机动性强,一直四处救火。但如今狄先蓝已经救不了京师了。

    就在狄先蓝将魏增的五万大军阻截之后,武庄率领的一万天甲军已经杀到京师城下。

    武庄是张棱的亲卫,深的张棱的信任,因此被安插在天甲军中率领一万人马。这一次张棱亲率军队拖延北部铁血军,武庄则率领这一万人,绕了个大圈突袭京师。

    京师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守军,但糜烂的局势早已经让京师的人如惊弓之鸟。面对从天而降的一万敌军,京师陷入了一片混乱。

    宪近费听着四处的喊杀声,心中一片绝望,四处奔逃的士兵让他明白,京师已经守不住了。铁血军的主力,已经派到各处防守,京师如果失手,铁血军便要自此消亡了。

    就在宪近费无助之时,看到问道带着一些亲信,赶到他这里。

    “问道先生,你还没有走吗?现在京师已经守不住了,你留在这里也没有用,还是各自逃命去吧。”宪近费见到问道在此危难之际,还带着亲信来护卫自己,心中感动,但也知道凭问道的几名亲信起不了什么作用,便劝他离去。

    “石风城失守,我逃到了靖难军;靖难军战败,我逃到了京师;京师被稽留山叛军攻破,我又逃到了铁血军;征讨燕北失败,我又逃回了京师。如今京师已经失守了,我还能逃到那里去?我已经逃了两年了,这一次死便死了,我绝对不再逃了。”问道坚决地说道。

    “不逃便不逃,让我们一起承担这次劫难吧。我是铁血军的统帅,守护京师是我的责任,这次我便与京师同存亡。死便死了,难道死了还要被敌人嘲笑吗?”宪近费说道。

    城中的将士们见到宪近费死节的决心,纷纷表示和京师同存亡,于是几百士兵在府衙中设防,做最后的抵抗。

    武庄带着一万天甲军很顺利便攻破京师的城墙,城中守军四处奔逃,武庄带着人马四处追杀。

    皇宫现在没有任何人居住,只有一些老宫人散居在各处,武庄很容易便将皇宫占领了。听到一处府衙有敌人抵抗,武庄也没有在意,只是派出一队人马加以围攻。武庄现在很兴奋,立刻便向张棱发出得胜的消息,然后便准备迎接张棱进京。

    宪近费率领几百士兵,拼命死守,就在宪近费心中绝望,打算自杀殉国之时,攻打府衙的人马后方一片混乱。

    宪近费看清来人之后,眼中泛出一丝希望的光芒。

    “狄将军,你也赶过来救我吗?不过现在太迟了,京师已经失守了。”宪近费说道。

    “启禀宪帅,我接到京师被围攻的消息后,便带着这一千人赶来了。还好宪帅没有出事,不然狄先蓝以后绝难安生了。现在京师已经守不住了,还请宪帅随我离开这里吧。”狄先蓝劝道。

    “离开又有什么用呢?京师失守,铁血军完了。苟延残喘,不过让人耻笑罢了。”宪近费绝望地说道。

    “只要宪帅还活着,铁血军的军心便还在。死灰尚可复燃,何况我堂堂铁血军,怎么就不能重整旗鼓。”狄先蓝劝道。

    “宪帅,狄将军说的对,我们还有重整旗鼓的机会,大丈夫能屈能伸,宪帅不要犹豫了。”问道也劝道。

    宪近费听到狄先蓝和问道的话,长叹一声,便随狄先蓝离开了京师。重整旗鼓虽然困难,当如果让铁血军葬送在他的手上,那他真的便是铁血军的罪人了。

    随着京师被攻克,安云各地的抵抗势力也纷纷瓦解了。只有一些对宪近费十分忠心的将领,带着残兵败将,追随宪近费逃到了西南一处偏僻的地方。

    十几日后张棱在一群教众的拥簇之下来到了京师。这一次张棱很高兴,这半年以来他的军队完全占领的老秦之地,如今又攻占了京师,那个夺取天下,掌控人世间最大力量的梦想似乎并不遥远了。

    张棱现在就如同飘在云端,对于前途也是十分乐观。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来到皇宫,怎样坐在这个龙椅之上。

    只是看着一众手下羡慕的目光,张棱心中很是得意。

    “如今我们攻占了安云大半,又将京师攻下,看来天意是要成就我张棱了。诸位爱卿放心,你们都是教派的功臣,封侯拜爵都少不了你们的。”张棱慷慨道。

    众人见张棱直称爱卿,哪里还不知到张棱的意思。纷纷下跪称呼“吾皇万岁”然后提议张棱择日登基。

    “可是我们和魏增的燕北军还有同盟,南方的江南军队也虎视眈眈。主上要是现在称帝,恐怕我们和魏增的同盟关系就要破裂。万一被燕北军和江南军队夹击,我们恐怕会成为第二个铁血军。”万天权心有忧虑,便向张棱陈述出来。

    张棱听着手下奉承的话,一直乐呵呵的,如今听到万天权此言,脸色一下子就拉了下来。没错的,虽然力量教派攻占了京师,但是实力还比不上燕北军和江南军,贸然称帝实在是会有很大的麻烦。

    许多人都指望着张棱登基后,便能得到封爵,因此听到万天权的话,纷纷斥责他不忠心。

    “万小子说的有理。一切都是靠实力说话的,我们刚刚攻占大片土地,但是根基还不稳固,实力也不如人。如果现在就称帝,确实难以抵挡敌人的进攻。魏增手下的江律清还是很不好对付的。强大如铁血军,那个江律清几句话便将其击败,实在是不可思议。想想魏增到现在都没有称帝,想来也是有缘由的。万小子说的对,现在确实不是称帝的时机。”张棱毕竟没有糊涂,几十年失败的经历,让他明白争霸天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他也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