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如此多娇-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北冥迈步上前,向杨钺汇报道:“皇上,这是匠人们经过无数日夜,反复尝试,设计出的图形,先前微臣刚刚得到,来不及审核,皇上暂且过目,来日微臣审核后,与匠人彻底确定制作方式后,将会加密送回工部,请求工部同僚做最终的审核,皇上亲自抉择!“

    新年快乐

    (本章完)

第925章 神火飞鸦() 
    杨钺迈步走上前,俯身端视。

    画轴内,工匠们画出的图形,外形如乌鸦,与过往史书中的神火飞鸦相似。

    一时,惊讶的抬起头,望向陈北冥及旁边的工匠。

    陈北冥似有所悟,上前两三步,指头指向画轴:“皇上,这是工匠们模仿鸟雀飞行的样子制作,借助细竹与芦苇编成,内部填充火药,两侧各装两支起火推进的火药,两翼内的火药筒底部与鸟身内火药细线连接。

    行军作战时,点燃两翼的火药,突然之间强大推力会把鸟身推射出百丈之外,军械落地时内部填充的火药被点燃爆炸。

    此威力不亚于震天雷,作战范围更为广泛,更能出其不意给敌军造成伤亡,从而有效保护唐军。”

    闻声,杨钺微微颔首,照陈北冥所言,目前制作的火器,与神火飞鸦没有什么区别。

    军械坊内的工匠有此杰作,出乎杨钺预料之外。

    啧啧称赞时,杨钺目光转移在旁边的图片上,详细审视。

    几幅图片中,或把震天雷绑在风筝上,或与直接在投石器上架设震天雷,借投石器的抛射威力,把震天雷扔出去。

    陈北冥不断向杨钺描述各类军械与制作方法,旁边的工匠偶尔会补充几句。

    杨钺心似明镜,制作出类似后世的火器,难度极大。

    发自内心而言,他没有任何希望。

    毕竟,制作强大的军械,需成熟的工艺体系,与许多特殊材料。

    大唐目前没有成熟的工艺体系,不能制作出强大的器械。

    何况,工匠没有接触过后世的火器,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摸索,能不断创新改进,已经难能可贵了。

    不管处境再怎样糟糕,至少,所有在努力创新,改进,如此,大唐的军械会日渐向强大。

    他坚信假以时日,唐军军械会取得巨大进步,令大唐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作战方式。

    大概了解工匠们的想法后,杨钺指向卷轴,焦急询问:“你们改进设计震天雷,有没有具体的成果?”

    战场作战非儿戏,不容半点瑕疵,既然震天雷注定为国之利器,他需要成果来说话。

    几名工匠彼此对望一眼,为首之人躬身汇报:“皇上,小人等亲自试验过,当前取得不少成效,若皇上愿意,小人愿亲自试验。”

    之前,他们反复试验过,且不断改进,本等着呈报朝廷后,若朝廷赞同后,当即生产投入战场中。

    今日,杨钺突然而至,他们恰好让对方亲自检验,再做出改变。

    如此,会节约不少时间!

    杨钺迫不及待见证改进后的震天雷,微微颔首,示意工匠带路,众人前往军械坊内一处空地。

    几名工匠亲自拿来军械,经过专心的准备。

    一只好像神鸟的火器出现在空地中,好像即将展翅腾飞,武威如虹。

    一名工匠上前,向杨钺道:“皇上,已经准备妥当。”

    杨钺微微颔首,向旁边禁军讨要火折子,朗声道:“朕来亲自试试他的威力!”

    林恺跃,赵玄狐,袁鸣沙,及旁边的匠人,突闻杨钺言语,面露惊色。

    欲上前劝降时,杨钺微微挥动手臂,径直向前走去。

    几名工匠不敢迟疑,快速追上去。

    抵达火器后端,杨钺举着火把,望向远方百丈外的箭靶子,龙颜含笑。

    微微弯腰,拿火把点燃后方的火线,火线吱吱作响,冒着淡淡烟雾,闪着火星燃烧!

    退避中,火器吱一声作响,斗大的鸟身突然腾空而起,好像展翅翱翔的雄鹰,向前方箭靶子飞去。

    急速,稳定!

    嘭!

    少时,火器落在距离箭靶子两步内,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地面被砸出斗大的深坑,泥沙四溅,矗立的箭靶子来回晃动!

    目前眼前景象,杨钺转首向旁边工匠询问:“这算成功了吗?”

    说着,快步向箭靶子走去,林恺跃,袁鸣沙,赵玄狐与禁军匆匆追上去,向箭靶子方向走去。

    改良过的震天雷,威力远胜从前,关键射程在百丈左右,射程已经超过连弩,长弓,又携带方便,可用于战场作战。

    一行人抵达箭靶子前,林恺跃跨步上前抓住来回晃动的靶子,靶标中布满铁屑,不少地方被细小的铁块打穿。

    “皇上,这震天雷威力很大啊!”林恺跃神态激动的说。

    靶标为稻草编制,钉在厚实的木板上,震天雷爆炸时飞出的铁屑,铁块,连结实的靶标都打穿了,全招呼在敌军,战马身上,后果不堪设想啊!

    “不错,不错!”

    杨钺抚摸着靶标上的穿孔,跃过箭靶子,在后方七八步外找到落地的铁块,啧啧称赞。

    几名工匠上前,有人汇报道:“皇上,这火器内填充大量铁屑,铁块,又填充充足火药,爆炸时,杀伤力更强,可惜,准心太差,小人会尽快改进!

    斗胆请求皇上赐名,今后大量生产!”

    “瞄准的事儿,徐徐改进!”杨钺道!

    火器的威力,射程,已经远远超出他预料之外,唯有准确性差强人意,这也是改进震天雷时,最困难的问题。

    朗声道:“既然火器如此像展翅翱翔的巨鸟,不如叫神火飞鸦吧!”

    “神火飞鸦?”

    “。。。。。。”

    林恺跃,郭怀远,袁鸣沙,陈北冥及旁边匠人反复呢喃!

    “陈北冥,今日起,你亲自监督,尽快大量制作神火飞鸦,林恺跃,尽快从骁武军中抽调两千人,组成火鸦军,专门操控神火飞鸦!”杨钺紧攥着拳头,冷语吩咐。

    “遵命!”

    陈北冥,林恺跃抱拳颔首!

    这时,杨钺转身盯着几名匠人,朗声道:“诸位辛苦点,尽快改进其他火器,若有成果,每人奖励万两纹银。”

    “谢皇上赏赐!”

    接下来数日,杨钺不辞辛劳,陆续前往军械坊,炼金坊,制陶坊,亲自检查各处作坊,目睹了作坊的变化,沈城各作坊产生的效用,已然超过他预料。

    对沈城及各作坊翻天覆地的变化,杨钺倍感高兴!

    不过,在视察各处作坊时,各级官吏也向他汇报不少问题!

    先前林恺跃的总结没有错,沈城收获很多,然问题同样很多,诸多问题急需解决。

    (本章完)

第926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沈城视察八日,基本掌握各处作坊情况后,杨钺带着徐文诺,贺沁心,耶律纯熙等佳人,特意前往丹东游山玩水。

    一行花费半月时间,饱览东北名川大山,没有再前往沈城,辗转返回长安。

    蜀王杨彦收到诏令,从洛阳返回长安,赵王杨泓正在交接朝廷政务,准备前往沈城。

    杨钺设宴款待楚王,赵王,畅所欲言,阐述内心计划,顺便向楚王,赵王询问蜀王之事。

    诸王中,极有能耐的秦王早与黄土为伴,赵王,楚王,齐王,吴王纷纷为大唐崛起而努力。

    唯独蜀王惨遭囚禁,若蜀王乃庸碌之辈,杨钺不会在乎蜀王!

    偏偏蜀王能文能武,尤其善于攻城略地,纵然之前蜀王与他互有嫌隙,与他争夺皇位,然杨钺仍不希望浪费蜀王的才华。

    宴席中,楚王支持提拔蜀王,他从前与蜀王交往密切,非常清楚蜀王的能耐!

    一旦蜀王愿意改邪归正,必为栋梁之才,为大唐开疆辟土,不在话下!

    赵王犹豫踌躇,生怕提拔蜀王,对方仍然怀有野心,会让步入正轨的大唐,再次陷入战乱中。

    他支持杨钺提拔蜀王的想法,也建议杨钺警惕蜀王,万万不能令其破坏大唐。

    杨钺了解赵王,楚王的想法后,三兄弟把酒言欢!

    翌日,杨钺亲自在长安东门送赵王前往东北,顺道暗暗叮咛对方,该铁血时,必须雷霆之势,铲除东北作乱的宵小之徒。

    赵王带领赵王妃,及从大唐各地抽调而来的能臣干吏,踏上前往东北之路。

    返回城内时,杨钺没有直接回宫,反而径直前往蜀王府!

    他太了解蜀王的性格了,对方骄傲自大,飞扬跋扈,却也心怀远大的抱负,希望大唐在乱世中崛起!

    纵然双方政见不合,施政策略不同,归根结底,全在为大唐崛起而努力!

    今日,前往蜀王府,希望蜀王放下芥蒂,摒弃前嫌,心甘情愿为朝廷效力,从而加快大唐复兴。

    况且,若蜀王诚心效忠他,凭借蜀王的能耐,诸将在西线战役结束后,他甚至敢提前向突厥作战。

    蜀王府内,蜀王在内院中锻炼。

    从前勾结伊然可汗,伤害大唐利益,又暗中与阿古斯沆瀣一气,欲夺杨钺帝位。

    可惜,自从郭怀远,袁鸣沙战场倒戈,双方率军效忠杨钺,重创率军南下的突厥将领,他所有的军队被杨钺控制。

    遭遇囚禁后,几番暗中尝试欲逃离蜀王府,可惜无疾而终,刑部派遣禁军加强对蜀王府的控制,他如身陷泥潭的猛虎,依然威武,可惜待在囚禁在狭小范围内,寸步难行。

    好在杨钺为拉拢郭怀远,袁鸣沙,没有撤去他蜀王封号,好说歹说,他仍未王爷。

    这两年来,通过管家之口,蜀王粗略了解长安情形,与大唐各处景象。

    获得大唐在杨钺治理下,彻底铲除各方节度使,连阿古斯也与大唐签订互不侵犯的盟约。

    目前,朝堂派遣精兵猛将,已经对西陲三部开战,月前,杨钺前往东北,又消灭契丹十万狼骑!

    今日的大唐,好像茁壮成长的猛虎,陆陆续续展露出自己的虎威,假以时日,肯定雄霸一方!

    尽管对杨钺心存不满,怀恨在心,但蜀王非常清楚,若他夺取帝位,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令大唐又如此翻天覆地变化!

    当前,他仍然顶着王爷的爵位,可惜,长安格局巨变,朝堂势力巨变,群臣百官好像早已忘记他的存在。

    欲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没有任何希望了!

    杨钺抵达蜀王府时,管家闻讯欲前往内院汇报,被杨钺阻挠后,尴尬的尾随后方。

    抵达内院时,看见蜀王正坐在藤椅上,捧着行军地图观望,不时,俯身提起狼毫在案台白纸上写着什么。

    杨钺站在旁边,端视观察,纹丝不动。

    蜀王惨遭囚禁,仍然没有放下军务,可见对方仍心存沙场征战的念头。

    如此,也许可劝说蜀王!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若蜀王效忠,不久,大唐军中会杀出一名威震四方,独当一面的名将。

    庭院内,旁边的家丁留意杨钺前来,忙跪地行礼:“小人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蜀王转首余光瞥见杨钺,徐徐行军地图,从藤椅起身向内堂走去。

    他与杨钺之间矛盾极多,没有冰释前嫌的可能!

    如今,大唐在杨钺治下,国力蒸蒸日盛,杨钺突然前来,他基本猜出对方何意?

    惨遭囚禁的两年时间内,杨钺从来没有前来蜀王府,况且,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早在数年前,杨钺前往幽州时已经断了!

    今日杨钺前来,除羞辱他外,蜀王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缘由!

    蜀王拒之千里之外的举动,在杨钺预料之内,留意蜀王恼怒的神情,杨钺哼了声道:“杨骁,衰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莫非两年囚禁生活,磨掉你所有的棱角吗?若是如此,为何在研究行军地图,对沙场征战念念不忘呢?”

    闻声,蜀王突然止步,转身怒视杨钺,双眸来回打量,冷语质问:“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合,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我恩怨早积少成多,不可化解,古往今来,夺嫡之事,成王败寇,我何必让你羞辱?”

    既生瑜何生亮?

    目睹身穿龙袍的杨钺,蜀王深感命运的不公。

    他与杨钺皆为出类拔萃的皇子,当年,杨钺被贬低幽州,他在长安深受皇上恩宠,起点远远高于杨钺。

    可惜,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争皇夺嫡时,不幸败给杨钺,令其捷足先登。

    后来之事,一步错,步步错。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何必自讨没趣,聆听对方羞辱呢?

    羞辱?

    “哈哈哈。。。”

    杨钺仰头朗朗大笑,他乘兴而来,欲化解兄弟间隙,何来羞辱之说。

    若欲羞辱蜀王,何须亲自前来呢?

    只需派遣内侍,强行召集蜀王入宫,以命令式的口吻吩咐他。

    (本章完)

第927章 坐井观天() 
    蜀王的怀疑,杨钺倍感好笑,轻哼道:“辱人者,人恒辱之,今日,朕来王府,不羞辱你,不处置你,不谈兄弟情义,你我仅谈大势格局。”

    “是吗?”

    蜀王不相信杨钺,仍拒之千里,冷语反驳:“大唐在你治理下日渐强大,西陲陇右,吐谷浑,吐蕃三方联军尚且不能奈何大唐,北方契丹,突厥又被你率军穷追猛打,未来数年,大唐会逐渐侵吞四方,吞八荒,并六合,在你亲自带领下重回巅峰时代,我一介囚徒,何来用武之地,哪有资格与你谈乱大势格局?”

    当初,他意气风发时,多次明里暗里奚落讽刺杨钺。

    今日,杨钺春风得意,何尝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他不信杨钺是心胸宽广之人,会忘记过往恩怨!

    况且,杨钺惟利是图,不做没有收获之事。

    “陇右的赖宿辕,西陲的吐谷浑,绝非大唐敌手,然西南的吐蕃,疆域辽阔,雄兵猛将众多,新登基的国王,又雄心勃勃,目前,大唐四面险象环生,朕做的不够好,仍然需努力!“杨钺自谦的说,挥手示意旁边的管家,丫鬟,侍者全退出内堂,端起茶杯轻饮,盯着蜀王郎笑:“西汉之所以强大,在于名将抗击匈奴,封狼居胥,雄踞诸国。然而,张骞出塞,探索丝绸之路,在天山之西,仍有茫茫诸国,数量之多,超出想象,范围之大,不亚于大唐。

    你素有才干,若以为朕仅仅欲消灭契丹,突厥,荡平西陲三部,也太轻视朕了,更证明你眼界狭小,无知愚昧。”

    蜀王盛气凌人,心高气高,常常自诩才华能耐远胜杨钺,纵然处境无奈道出成王败寇,可言谈举止中,仍没有屈服的念头,

    杨钺欲招降蜀王,势必率先打击蜀王嚣张气焰,令他心悦诚服的效忠。

    此刻,他越自谦,越证明蜀王从前有多愚昧,好消弱蜀王的傲气!

    吐蕃强大!

    蜀王自然心似明镜!

    当年,他亲自率军收复西川,抗衡吐蕃,亲自率军与吐蕃作战,大概清楚对方的实力。

    但是,杨钺说在天山之西,仍有诸多列国,他不禁怀疑杨钺的用心!

    张骞出塞,阅览群书时,有所涉猎,然不清楚天山之西的列国。

    蜀王转身盯向杨钺,愤愤不平的:“口说无凭,你休要骗我,若天山之西仍有列国,阿古斯为何不率军西征,反率军南征,侵略大唐,可见西域诸国不能满足阿古斯的征服欲。”

    “呵呵,从前大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大唐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莫非你忘了吗?“杨钺仰头朗朗发笑,笑声中,满是讽刺之意,少时,居高临下盯向蜀王道:“你若怀疑,敢问长安集市内的大食人来自何方?”

    “这。。。?”

    古籍记载,前来长安经商的大食人,无不令蜀王哑口无言,顿时不知如何回答。

    他的心思全在怎样夺取帝位,怎样复兴大唐,仅仅把新罗,渤海,契丹,突厥,吐蕃及大唐各道的节度使当做自己的敌人,从来没有涉猎西域之事!

    即使古籍中记载西域都护府,大唐强盛时在天山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他也没有太当回事!

    在他眼里,西域诸邦距离大唐太远,西陲之地,无需征伐。

    今日,杨钺突然提及,令他无言以对,倍感窘迫!

    杨钺鄙夷的笑道:“大食在吐蕃之东,西方诸国数量众多,不少帝国国力与大唐旗鼓相当,国土之广,不亚于大唐,他们同样有强大的军队,东征西讨,攻城掠地!

    不过,早年冠军侯率军驱逐匈奴西去,闯进西方的匈奴残余,给西方诸国造成祸乱,令西方为之震撼。

    目前,大唐国力蒸蒸日上,朕早已经安排好消灭突厥,契丹,吐蕃。

    若在而立之年彻底荡平边塞之事,有朝一日,朕定当亲自率军西进,踏过天山,向西方扩张。

    届时,大唐面对的敌人会是当前数倍,占领的疆域,也会是大唐的数倍,你素有才华,没有想过征战他国吗?”

    征战他国?

    蜀王没有考虑过。

    听着杨钺所言,又是热血沸腾,欲沙场征战,率军开疆辟土,建功立业。

    一时,蜀王内心暗暗激动,双眸怀疑又倍感期待的望向杨钺:“你真的没有胡言乱语吗?”

    “君无戏言!”

    杨钺斩钉截铁道:“你若怀疑,即刻派遣管家前往集市,抓捕大食人询问究竟!”

    “我自会询问!”蜀王回答。

    “好!“杨钺微微颔首,道:“若你有心为大唐出力,随时前来皇宫!”说罢,杨钺没有久留,转身走出蜀王府。

    管家从厅堂外走进来,望着庭院内杨钺徐徐前行的背影,靠近蜀王轻声询问:“王爷,莫非皇上征战中遭遇困难,准备赦免王爷罪行,重新提拔王爷?”

    “多嘴!”

    蜀王瞧着杨钺远去,冷眸剜了眼管家,冷语怒斥,吩咐道:“你即刻前往集市,找几名西域人前来王府!”

    “遵命!”

    管家微微迟疑,猜不出蜀王何意,又不敢违背蜀王命令,微微颔首,快步匆匆退去。

    蜀王折身回内堂中,端起茶杯轻饮,发自内心而言,他不相信杨钺,更不相信大唐之西,还有其他强大的帝国!

    不过,若杨钺所言不假,倒可支持杨钺,天下之大,总会有他一席之地。

    没有在内堂久留,蜀王快步前往书房,他急需寻找古籍,了解西域之事。

    常言道,士别三日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