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字生命-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意做的事情。在他看来,等江颖秋出院回到北京之后,自己再回上海比较有利于自己的心情。于是,他欣然接受了史达临的安排。
    吕振羽比较感兴趣的有两个项目,一个是光电火控装置,正好和最近让吕振羽费尽心机的视觉系统有所关联。而另一个项目则是一个纯粹的概念项目,是一种小型的可以在海底行走的机器人,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给了吕振羽很大的启示。
    在检视项目清单的时候,吕振羽看到了一个他蛮熟悉的项目组,“青鸟”。在得到了青鸟这种先进的反舰导弹之后,海军装备研究所的人的想象力被大大激发了,除了各种比较极端的使用方式之外,又发展了一种单发的“青鸟”装具。
    这种装具是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装着一个小型的微波通信设备,一个小型的推进装置和一块高性能电池。这种装具可以装载着一枚导弹在定深200米左右的海里悬浮着,一旦接到微波的启动信号就浮出水面,进行导弹发射。这种类似塑料的东西很难被探测到,而一旦发射,估计距离敌方舰只就非常近了,这种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要是连预警时间都没了,那就是极为可怕的东西了。这种将“青鸟”的自主性发挥到极致的东西着实让吕振羽目瞪口呆了一阵。
    就在吕振羽仔细研究着光电火控装置和小型海底机器人的时候,来自北京的一个军官找到了他。
    “我是中南海保卫处的,”来的军官这样说,“我叫陈昌儒。”
    吕振羽盯着这个叫陈昌儒的人看了半天,怎么都不觉得这个人有哪里像一个能在中南海保卫处这种牛人如林的地方呆下来的高手,而更像是某个大学里某门学科不怎么得志的助教什么的。穿着单薄的没有佩戴任何军衔和其他标志的军服,带着一副眼镜的他实在是很有一点儒雅的气质。
    “你好。”吕振羽机械地应道,一边寻思着这次到底又是来做什么的。
    “最近有一位首长收到了一份报告,是关于你,和数字图腾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的。我想知道,你掌握的人工智能到底智能到什么程度,这个技术又扩散到了个什么程度。”陈昌儒说。
    “智能程度?很难说,你应该知道青鸟,那个级别大致相当于鸟类的智慧,不过也没有实际做过测试。……刚刚完成的新型数据链,因为有超级计算机作底子,智能更加高一点。具体的,就要看这段时间的测试和模拟结果了。不过,这两套系统都没有什么扩展性,所谓的人工智能的很多特点根本发挥不出来。”
    “如果有条件让人工智能全部发挥出来,会怎么样呢?”
    “会怎么样?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我相信你也看过不少这方面的电影,固然是有那么点危言耸听,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你可以去找史达临去问,这次我在数据链里就加入了机器人三原则,因为人工智能的能力还是挺强大的。数据链只负责处理和分配目标信息,但没有能力下达攻击指令。加上这样的限制,把所有的攻击权掌握在人的手里,才觉得心里比较安定。不过,这个系统还是安全的,而且由于没什么学习能力,将来的成长也会比较单一和有限,基本上还是处于辅佐人作决定的地位上。”
    陈昌儒点了点头,说:“好吧,这个说法也挺有道理的。毕竟要是出了个不好控制的东西,谁也不好交待。”
    吕振羽也点了点头,天知道这番话是他基本胡诌出来的。虽然他对这些问题略为有些担心,也主要是很长远的那种。等他将人工智能的应用实例用的太多的时候,他才会有这份担心。
    “就现在来说,我掌握的人工智能,应该算得上是国际最高水平吧,主要是在单机和极少计算资源下,能够达到和其他国家使用大型机构建的神经网络系统的水平,甚至更高一点。”吕振羽补充道。
    “你的意思是,按照你的理论,只要用大型机能够生成一个足够强劲的智能样本,就可以应用得非常广泛?”陈昌儒问道。
    “理论上,是这样的吧,至少我自己是这么用的。”陈昌儒的话提醒了吕振羽,让他想起来几个月前他还在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诸位高级研究员面前胡诌过一个让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匪夷所思的理论,所谓的“混沌碰撞理论”。
    “嗯,看来这个事情是有点偶然性。来这里之前,我去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他们按照你的理论,模拟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形成的样本智能最高不超过细胞。……倒是研究你提供的样本,做了不少应用实例出来。”
    “这就是了啊,这种事情没办法的,我自己都不知道当初是怎么模拟出来的。”吕振羽一阵心虚,连忙道。
    陈昌儒说:“所以,最近人工智能研究所,跟你父亲的一个助理研究员写了个报告,关于这个理论的其他用途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送到了首长那里,首长让我来问你。”
    说着,陈昌儒从包里拿出一份很薄的文件,递给了吕振羽。
    吕振羽接过文件,很快浏览了一遍,哑然失笑。文件里是那个助理研究员提出的一个想法,关于将这个理论进行推广的一个计划。
    由于这个混沌碰撞理论是现在唯一产生了相对高级的人工智能的理论,只要发表一篇关于这个东西的理论,应该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发达国家,更应该对人工智能的这种高级形式感到很大的兴趣。但是,混沌碰撞理论实际上是个几乎完全不可控的过程,以自己这边的实验室,在得到了吕振羽的全部技术支持的情况下还是惨败连连,以国内最先进的服务器组群也无法形成一个可以应用的样本,那么,如果在这个理论上进行误导的话,则可以将那些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研究的进展打乱。最差的效果,也要让他们投入巨额资金而一无所获。……而后,这个文件里罗列了很多种可能。
    吕振羽觉得,这个可怜的助理多数是进行了太多次实验失败之后比较郁闷,一时气急才写了这个东西的。当然,文件看得出明显的修改痕迹,应该是写完之后觉得实际上这个计划不是没有可能实现而补充的。估计,那个助理研究员也是越写越兴奋吧。这种不太光彩的事,幕后的那个策划人总是会很有成就感的。
    “很有趣啊。”吕振羽给了这份策划书这份评价。
    以吕振羽的考虑和之前和岳羽的沟通来看,混沌碰撞理论本身就是一种误导了,只不过这种误导到不能说完全是一种胡说,只不过是吕振宇将自己的职能病毒和搜索机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效果变化得没有了谱而已。要是有足够的耐心和资金,以这个理论来进行重复实验,未必不能产生一个可以应用的智能核心样本,只不过,充其量也就相当于吕振羽这里能拿出手的最低层次的智能核心而已,距离岳羽,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如果在这个本身就是误导的理论上再加一层误导,那会有什么结果?负负得正?不是没有可能,只不过这个可能和立刻有一颗彗星撞上地球的概率差不多。最大的可能性还真的是让对这个理论有兴趣的人徒耗巨额资金。以前,美国扔了个星球大战计划,不知道浪费了前苏联多少钱,和人力物力,虽然现在这个东西抛出去,距离那个经典骗局的影响力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好歹也是给那些整天叫嚷着遏制中国的国家下了个套,至于这个套能套住多大的狼崽子,那就不是吕振羽能预料的事情了。
    仅仅花钱倒也算了,要是真的能干扰到别人研究人工智能的方向,那才真的是件巨大的功劳。等别人恍然大悟的时候,自己和数字图腾早就跑到不知道哪里了吧。
    “不过,这个东西要实行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仅仅我发表一篇论文什么的,不见得有这种效果。还需要造势,而且还不是商业渠道的造势,那个公关费我砸得起。而是有官方成分的造势,那个我就完全没办法了。”吕振羽耸了耸肩。
    那个简单,陈昌儒的表情里,就能看出这个人压根没把造势之类的事情当一回事。他说:“这个我可以找人帮你解决。其实,你论文一发,3天后,中央发文全面回收你刊登论文的那期杂志什么的。在找人到你们公司装模作样对你们几个领导人政审一番。加强保卫,再慢慢撤掉。……这个造势够了吧?虽然普通老百姓不知道,不过那个没关系,那帮间谍理解我们意思就好了啊。……而且,你的公司发展太顺了,我们安排几个坎给你过过,跌宕起伏一下,不是很好?这样安排一下,也不至于真的遇到事情了让你的公司伤筋动骨的,不是吗?”
    吕振羽瞄了陈昌儒一眼,这个人有那么好心?不过,如果按照这个安排来耍弄一下子,效果应该不错的,虽然公司里,尤其是中层和低层的雇员会有点恐慌,但本来公司里就有很多人知道数字图腾的底子是怎么回事,不会有大的动荡。现在几个团队里,混进来的商业间谍和真正的间谍倒是可以想办法清理掉一批。
    “不过,我现在的公开身份还是网络游戏开发总监。这个身份很好,至少不用整天应付麻烦的人,我可不想就这么暴露了。”
    “没关系,你用笔名**文好了。我给你安排刊登,不过稿费你就不要指望了。”陈昌儒说。
    吕振羽越发觉得这个人说话轻松可爱,实在是个值得交的朋友,便说:“好啊。你给我个联系方式,我这几天正好有空,把论文炮制好了就给你。”
    “这几天?”陈昌儒瞥了吕振羽一眼,说:“恐怕不行吧。你母亲现在到北京了,和你父亲一起呢。我过来的时候,你父亲还让我想办法给你弄上几天假期,让你们一家人聚一聚。”
    这可实在是个好消息,他们一家人很长时间没有聚在一起了。
    “你把东西收拾一下,明天上午会有专人接你的。不过名义上你还在北京郊区培训员工,这次会有一个人指导你的化妆,为了不引起注意,只给你安排一个保镖兼司机。不过在北京的地头,到处是高官*成群结队,明岗暗哨无数,一个人应该也够了。”陈昌儒摸了摸下巴,说。
    “那就好,在上海的时候,总是感觉到有人在周围盯着,实在很难受啊。”
    “哦,你能感觉到有人盯着你?”陈昌儒的眼睛一亮。
57.水有多深
    在专家的帮助下,吕振羽将自己变成了个完全不相关的人。他现在穿着一套黑色的西装,黑色的衬衫,打着一条明黄色的领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甚至还因为抹了略微过量的发油或者是保湿摩丝之类的东西而显得有点发亮。略微打了点妆的脸,加上一副平光的黑框眼镜,让吕振羽的脸看起来略为有些不同。那位专家甚至还给吕振羽准备好了全套行头,包括旅行袋,全新的电脑包,细微到连纸巾的牌子都很恰当。从里到外的全套包装之后,专家甚至还指点吕振羽怎么改变自己的步伐和步态,怎么处理自己平时的一些习惯动作和说话中的习惯,怎么用最小的改变让别人觉得那完全是另外一个人。甚至还教吕振羽怎么保持化妆过的形象,以及怎么进一步改变形象。
    这一套在吕振羽的印象里只有专业特工采用得到的技巧让吕振羽着实大开眼界,他忽然觉得,当特工或许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只是几个小时的化妆和培训,在镜子里,吕振羽看到的就是一个标准的职业经理人的样子,甚至连那种成功人士的骄矜都让他模仿出来几分。虽然在全球it高峰论坛上他也曾西装革履,但总的来说他穿着西装的气质仍然有那么点不主流,按照时尚人士的说法,有那么点bobos的味道。而现在,他算是彻底转变成职业经理人了。
    由于安排专机或者专车什么的都有点麻烦,连要去附近的机场火车站都不是很容易,基地方面安排了一艘高速游艇将吕振羽送到天津。在天津的港口,一个高大强壮,沉默寡言的卫士兼司机已经开着一辆奔驰s600在等着他了。还交给吕振羽一套证件,还包括名片什么的。
    现在,吕振羽手里拿着的身份证上,名字叫“骆楚南”。而名片上显示的身份,则是数字图腾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纵横家》项目组海外服务部。吕振羽可以对问及此事的闲人说,自己是从联合国总部大厦那里刚回来的,数字图腾接受联合国邀请去联合国总部大厦进行《纵横家》系统的前期规划的工作,现在知道的人不少。由于一直保持着邮件联系,万一被问到一些细节问题,吕振羽自信也不会穿帮。
    吕振羽一直是个低调的人,虽然装扮成这么一个明显的成功人士,职业经理人,按照需要表现出来的骄矜背后,仍然保持着一份温文的特质。相当符合一个有才有德的成功人士的身份。
    在吕振羽急切希望快速回到北京,和父母好好相聚一番的时候,却发生了让吕振羽觉得很不爽的事情。
    在进入北京市范围的时候,挂着天津拍照的车子受到了无理刁难,排了数十分钟的队之后,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警察看他们不爽,硬是要他们下车检查,还是那个临时派来的保镖冷冷看了一眼那个警察,以及他的警号,直接打电话找总局才解决,不过仍然让吕振羽耽搁了将近半个小时。这件小事大大破坏了吕振羽原本相当不错的心情。
    吕振羽从小生活在北京,虽然现在在上海开展自己的事业,但实际上他的户口仍然挂在北京。他就从来没弄明白过,北京人的那种优越感到底是哪里来的。
    吕振羽在宾馆里订了房间之后就离开了,那个房间也只是名义上订一下,根本不准备去住。随后,吕振羽让保镖开着车在北京城里转了几圈,确定没有人跟踪之后,便直接回到了家里。
    吕振羽一家现在住在一个相当不错的小区里,自然,房价同样相当不错。每个月还贷款的压力就很是不小。吕振羽到家的时候,差不多是下午2点,父母都不在。就在吕振羽准备回到自己好久不用,但看起来还算收拾得比较干净的房间好好睡一觉的时候。吕振羽的手机响了。
    接起电话一听,居然是纪容的父亲纪钧。纪容这个小妹妹现在在上海是住在陈宁那里,似乎和陈宁相处得不错的样子,虽然勤于家务的纪容碰上了不怎么会做家务但花钱速度颇快的陈宁难免要承担很多杂七杂八的家务,但也正因为陈宁极端舍得花钱,又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老饕,搜刮来的各种珍品级别的食材让现在对烹饪很有兴趣的纪容练得不亦乐乎。自然,这些不太方便和纪钧说,要是知道自己女儿被陈宁拐到上海去当厨子,这个好不容易从野战军退下来进入机关工作,才获得能和家里人常年团聚却又立刻被拆散的父亲该多恼怒啊。
    纪钧在吕振羽的印象中,纪钧是个不怒而威的中年人,由于长期在部队,整个人都是粗线条的,但生活极为规律。几年没有和纪钧碰上了,吕振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叫了几声纪叔叔寒暄了一阵之后,纪钧说:“小羽,最近这段时间要小心。”
    吕振羽一愣,说:“小心什么?”
    纪钧半开玩笑地说:“你那里还不够内忧外患?要不是有陈宁找过去的那些人帮你盯着,你的公司现在麻烦就大了。”
    “纪叔叔,您现在在哪里工作啊?”纪钧的话让吕振羽一惊,“您怎么知道我的事情?”
    “这个我可不能告诉你。”纪钧笑着说,“不过,国安局已经设立了专门的行动组在处理和你还有你们公司有关的事情了,动静不小啊。那么多年,还第一次听说国安局为了这种事情设立行动组呢。”
    “纪叔叔,我真的不太清楚怎么回事。”吕振羽严肃地说。
    “唉,这些事情暂时还不至于让你操心,你现在做的一些事情,比较引起人的关注就是了。你把心思多放在科研上,其他事情,陈宁,还有其他人会帮你想办法的。”
    纪钧的语焉不详让吕振羽很着急,但他知道,纪钧可是个从事军队方面工作多年的老军官了,从他嘴里套什么话是不可能的,而纪钧也绝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
    “纪叔叔,放心,如果国家需要,我随时可以把公司那块结束掉,专心投入科研。只要国家有要求。我想,凭我的能力,在相关的实验室里应该还是有容身之地的吧。”
    吕振羽放出这种明显的软话,大概也代表了内心的某种焦虑。虽然数字图腾现在风头很盛,但名义上45%的股权掌握在陈宁手里,也就是间接掌握在国家手里。从内心上,吕振羽还是信任陈宁的,而陈宁意志的表现除了比较任性之外也从来没有在大方向上忤逆过吕振羽。
    可能是陈宁觉得吕振羽的决策大部分还是有道理的,或者,陈宁觉得吕振羽作的这些事情并不影响她所代表的麒麟基金洗钱和发展国内经济的根本目标。
    但随着数字图腾的影响力的扩大,现在大家对掌握着人工智能的数字图腾的关注也越来越大,吕振羽做每一个决策都是战战兢兢。他不知道《纵横家》的遍布全球会带来怎样的政治影响,也不知道和微软的合作会将整个it世界的格局带到何方,甚至不知道将这些大大小小的人工智能样本散播出去,会不会终究有反扑自己的一天。
    吕振羽现在所做的事情,大部分是因为他内心深处仍然是一个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看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哪怕自己只能在里面尽到一点微薄的力量也好。而从这次他在海军实验室看到的那个让他着实惊讶的设计框架,他知道,自己在做的,真的很微薄。或许纯粹在软件方面,他站在了顶峰,或者说是接近顶峰的位置,但从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看,他仍然很弱小。
    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吕振羽总是想让栖身于自己的电脑中的岳羽成为一个实体。他还无法预计这个实体会是什么一个样子,毕竟技术的发展并不由他来主导。而各种技术的研发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他理想的状态。但好歹他努力过。
    吕振羽也知道树大招风,或者说,现在他和数字图腾的状态,应该算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过,吕振羽宁可自己在商场上辛苦搏杀一番之后折戟沉沙,也不原意这种压力来自国家内部。如果国内有这种压力,吕振羽倒是宁可现在发生,至少现在,他庞大的研发之网还没有撒开,收住的话影响不会太大。自然,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