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菊-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画外音::一个月以后,金菊恢复了健康。父亲一直处于弥留状态,终因膏血耗尽,去世了。金菊舅舅和大姐夫,到家里来帮助处理父亲丧事。】
  在堂屋中,金菊妈妈、二姐妈妈、金菊舅舅、大姐夫、二姐、金菊等人商量办理丧事。
  舅舅对金菊妈妈说:“大姐,前屋大门还封着呢,怎么办事情?”
  金菊妈妈:“两年前,你姐夫把临街的门市房租给了陈建平,开设‘大东旅社’。本来是赚钱的买卖,这个人穷奢极侈,挥霍无度,欠债累累。欠债不还,躲债潜逃,债主们把他告到警署,警署把大门给封了,准备以门市房抵债。”
  舅舅:“这个无赖,上那去找他啊?”
  金菊妈妈:“他听说你姐夫去世,昨天就托人找我,还要续租,还想开张。今晚儿还要来听信儿呢。”
  大姐夫:“真是无耻之徒,乘人之危。”
  金菊听了他们的对话,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咱们来个将计就计。晚上他们来时,跟他们约定一个会面地点,然后把那个陈建平扭送到警署去。”
  舅舅:“好主意,就这么办。”
  26。客厅(夜/内)
  晚饭后,陈建平托的那个人果真来了。
  来人:“你们合计得怎么样了?”
  母亲:“可以商量。陈建平来不来?”
  来人:“来呀!”
  母亲:“那就约定一个会面地点。”
  来人:“你们定。”
  舅舅:“好,就在箭道巷里那家杂货店门口。明天上午九点。”定在那儿,是因为那里离警署近。
  27。箭道巷(日/外)
  次日上午。大姐夫在杂货店门口等陈建平;金菊和二姐分头堵住南北巷口。当陈建平一露面,三个人不容分说,硬是把他扭送到东城警署。
  28。东城警署(日/内)
  警长:“啊呀!陈先生,这是怎么了。”
  舅舅:“警长先生,我们请求警署拘押陈建平——陈老板。”
  警长:“凭什么呀?”
  大姐夫:“他赖帐潜逃……”
  舅舅接过话茬,说道:“警长先生,是这样:金律师病故,由于陈老板欠债,债主们把他告到警署,警署把我家大门封了,现在无法办理丧事……”
  警长:“啊,那也不能押人呐;至于查封的事情,还要调查调查。”
  金菊看出警长与陈老板交情不浅,事情有些不好办。她偷偷地对二姐说:“你和大姐夫看住陈建平,我上市公安局。”
  二姐:“好,快去。”
  29。公安局(日/内)
  金菊把陈建平欠债和给父亲办理丧事的困难向局长诉说一遍。
  局长抓起电话,“喂!东城警署吗?……你是刘署长……有个陈建平在你那里吗?……把他给我押起来……对!另外,金律师家的大门是你们给封的,……给起封,先让人家办理丧事……以后的事交法院处理……”
  局长撂下电话,对金菊说:“金菊同学,陈建平先押在警署;大门我已经让东城警署那边给起封。金律师逝世,我本人也很悲痛,我向你妈妈和你们的家人表示哀悼。回去吧。”
  金菊:“谢谢,局长。”
  30。东城警署(日/内)
  金菊急急忙忙跑回警署。一个警察看见金菊说:“事情办完了,都回去了。”
  金菊疾速回家。
  31。金菊家庭院(日/外)
  金菊跑回家,看到大门已经打开,大家都在忙碌着操办丧事。
  金菊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向妈妈屋里走去。
  32。法院审判庭(日/内)
  【画外音:法院审理了陈建平租房和欠债案。】
  法庭上,法官宣布判决结果:“……‘大东旅社’所欠债务由陈建平全部清偿;陈建平租用金家房屋所欠租金如数清偿;租用房屋全部归还房主。……”
  33。金菊家大门前(日/外)
  【画外音:在舅舅和大姐夫的帮助下,变卖了金菊家城里的所有不动产,所得一万三千元钱,二位寡母各分一半。两位寡母搬家到落星田,分灶过日子。】
  大门前,停着两辆装载家具的马车。
  舅舅对金菊妈妈和二姐妈妈说:“大姐、二姐,姐夫去世了,你们两个回到落星田,虽然是分灶过日子,也还是一家人。你们姐妹俩还要相互照应。有什么事,打个招呼,我和孩子大姐夫来办。”
  两辆车,拉着两个寡妇、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和家具,向落星田走去。

第八章 北去归来陷入窘境
更新时间2007…12…28 14:46:00  字数:5101

 1。落星田家里(暑假/日/内)
  【画外音:金菊高中毕业了。受聘第二中学附属小学教语文。一年后,金菊决定考大学。】
  二姐从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放假回来。
  二姐:“金菊,毕业一年了吧,在学校教什么?”
  金菊:“教小学语文。二姐,我不想在二中附属小学教书了。”
  二姐:“想干什么?”
  金菊:“考大学。”
  二姐:“也考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得了,咱俩还有个伴儿。”
  金菊:“不,我要到北平去考大学。”
  二姐:“也好,那里大学多,文化水平高,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到了北方,你能适应吗?”
  金菊:“没问题,几个同学来信都说挺好的。”
  二姐:“好,二姐支持你。学校方面怎么办?”
  金菊:“余蕙传校长同意我去北平考大学;还给在北平的朋友为我写了介绍信。”
  二姐:“什么时候走啊?”
  金菊:“几日之内就动身,早一点去,复习复习功课,准备得会充分一些。”
  2。第二中学校长办公室(日/内)
  余校长:“金菊老师,施伦从上海回来了,见过面没有?”
  金菊:“还没有。”
  余校长:“施伦家里让我向你家里正式提出求婚,你是不是回家跟你妈妈商量一下。”
  金菊:“不用了,余校长。我妈同意。”
  余校长:“什么时间举行一个订婚仪式?”
  金菊:“让他们定吧。”
  3。湘江岸边(日/外)
  【画外音:施伦和金菊的订婚仪式结束后。两个人在湘江边儿漫步。】
  金菊:“施伦,这是我们两个第一次单独在一起吧!”
  施伦:“是。若不是我使个眼色,刘花宜还要跟来呢。”
  金菊:“跟来多好啊。”笑。
  施伦:“你什么时候走,上北平?”
  金菊:“明天,先到汉口,从汉口再坐火车到北平。”
  施伦:“我们还得等几年呐?”
  金菊:“着急了?我才十九,我不打算早结婚。等事业有成,结婚也不晚。”
  施伦:“到时候我都要变成老头了。”
  金菊:“变吧,变吧,变成一个白胡子老头……”金菊挎着施伦的胳膊,把头靠到他的肩上。这是两个人第一次这样亲近。
  4。火车上(日/内)
  金菊在火车上两天两夜。
  火车进了北平【字幕:前门站】。
  金菊从车窗看到箭楼,心嘭嘭地跳了起来。车停稳后,她手提网兜,下车。
  5。前门站出站口(日/外)
  金菊随着下车的人群,向出站口走去。在接站的人群中,她发现了有一个人双手举着硬纸板,上写着:“迎接金菊”四个字。
  她快步走到那个人面前,笑着说:“我是金菊。”
  缪先生:“欢迎,欢迎。”
  金菊:“谢谢你来接我。先生贵姓?”
  缪先生:“姓缪。还有行李吗?”
  金菊:“都托运了。”
  缪先生:“那我们就先到公寓休息一下,然后我再去给你取行李?”
  金菊:“可以。”
  6。北平街市(日/外)
  两辆人力车,奔向城里。金菊左顾右盼:这里的房屋和长沙一样的陈旧,楼房多、平房也多,马路宽阔;十字路口耸立着龙攀凤舞的牌坊。人们穿着朴素,表情平淡。
  7。公寓门前(日/外)
  两辆人力车停在一个四合院公寓门前。
  缪先生和掌柜的交代之后,对金菊说:“金小姐,你先休息一会儿,我去火车站把行李取回来。”
  金菊:“劳驾了。”
  8。公寓客房(日/内)
  掌柜的把金菊领进西厢房。
  掌柜的:“小姐,这就是你的客房,请自便。有事招呼一声。”
  金菊好奇地观看这个陌生的住处:房屋四壁和顶棚裱糊得雪白。靠墙摆一张两个长条凳上搪着三块木板的床;靠窗放一个两屉桌和一个小方凳;房门背后立一个洗脸架。
  缪先生从火车站取回来金菊的行李。
  收拾停当之后,缪先生:“金小姐,你先歇着。有事明天再商量。”
  金菊:“谢谢缪先生。这是余校长的信。”
  缪先生接过信,说声“明儿见。”就走了。
  9。公寓客房(夜/内)
  金菊在公寓中。两屉桌上摆着书籍、纸、笔等。金菊在灯下复习功课。
  10。北平师范大学(日//外)
  【字幕:北平师范大学】。
  金菊在新生录取榜上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垂头丧气地走出校门。
  11。公寓客房(日/内)
  缪先生来公寓看金菊。
  缪先生:“别灰心,师范大学考不上还可以考其他大学嘛。”
  金菊:“我不会灰心的。我准备考朝阳大学法律系。”
  缪先生:“好啊,听说你父亲就是日本留学学法律的。”
  金菊:“是。”
  缪先生:“学法律,将来工作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既可以作一个公职的法官,也可以当一个自由职业的律师;这是自强自立的女性很明智的选择。”
  金菊:“谢谢缪先生的鼓励。”
  12。朝阳大学图书馆(日/内)
  【画外音:金菊在朝阳大学开始了新的学生生活。】
  图书馆。金菊在翻看一本厚厚的法典,条案上还放着两本其他书籍。
  一个女同学来到她身旁,伏在她耳边,说道:“别看了。打网球去。”
  金菊:“你先到宿舍把我的网球拍拿来;我看完这段就下去。”
  13。学生宿舍(日/内)
  【画外音:1930年3月至9月,蒋、阎、冯中原大战爆发】。
  学校停课,一些学生参加反战示威游行等活动。金菊独自一人在宿舍看书。
  两个同学来找金菊去参加示威游行,被金菊拒绝。
  同学甲:“金菊!快走啊!”
  金菊:“不去!”
  同学乙:“金菊同学,你怎么不关心政治啊?”
  金菊:“军阀混战,狗咬狗,我不感兴趣。把书读好了,再报效祖国不迟。我十三岁就加入国民党了,念中学时,我又退党了。从那时起,我只想一心读书,很少参加社会活动。”
  14。北平太和殿群众大会会场(日/外)
  【画外音: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北。华北和北平的反日斗争日益高涨。1931年9月28日,北平市群众在太和殿举行抗日救国市民大会。】
  大会会场。横额:《北平抗日救国市民大会》。
  在二十多万人的集会上,群情激愤,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不抵抗主义!”“打倒外交部长王正延!”“向张学良请愿!”……。
  【画外音:大会上通过了《请各方停止内争,一致对外》、《通电全国对日经济绝交》、《组织抗日义勇军》等二十九项决议和通电。金菊又恢复了在“周南”女校、湖南省一女师时的精神状态。】
  15。朝阳大学传达室(日/外)
  金菊参加太和殿抗日救国大会回来,传达室给金菊一封信。是妈妈的来信。“菊儿:……家里的钱所剩不多,供你继续念书恐怕有些困难;希望你斟酌再三,是否回家谋个职业。……”
  16。宿舍(日/内)
  金菊拿着信,一脸愁容,回到宿舍。
  同学甲:“咋的啦?金菊!干嘛愁眉苦脸的样子。”
  金菊:“妈妈来信了。不让我念书了,让我找一个工作。”
  同学甲;“为啥呀?”
  金菊:“我父亲死的早,家里没有生活来源。我和妈妈就靠卖掉的家产维持生活。妈妈来信说,钱快花光了。”
  同学甲:“那也不能半途而废呀!”
  金菊:“等放寒假回去看看再说吧。”
  17。上海火车站(日/外)
  寒假到了。金菊从北平乘火车到了上海。
  在火车站施伦叫一辆人力车,两个人坐上,奔向市区。
  18。上海,施伦姑父家(日/内)
  金菊:“施伦,明年开学我就要上三年级了。妈妈来信说,继续供我念书有困难,我只好求助于你了。”
  施伦:“没问题。我现在一个月八十元薪水,供你念书是可以的。”
  金菊:“那好,开学我就转到上海来念书。”
  施伦:“我有个条件。”
  金菊:“什么条件?”
  施伦:“我们结婚吧。”
  金菊:“不行!”
  施伦:“怎么不行?你二姐不是也先结婚才到南京去念的大学吗。好金菊!我已经二十六岁了。”
  金菊看着他那急不可耐企盼成婚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说道:“那就满足你的愿望吧!”
  19。长沙,落星田(晨/外)
  【画外音:春节,金菊和施伦回到长沙。正月初六,遵循当地当时的习俗,举行了结婚典礼。这是一个土洋结合的婚礼。】
  早晨,一乘八人抬的花轿来到落星田金菊家把金菊接走。大乐队吹奏乐曲,走在轿前;到一家旅店礼堂停下。
  20。长沙,旅店礼堂(日/内)
  结婚仪式。司仪高喊:“……新郎、新娘相对鞠躬;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鞠躬;新郎、新娘向来宾鞠躬。送新郎、新娘入洞房。……”
  洞房是租用旅店的客房。
  两人刚要走出会场,又被人喊了回来;向两位馈赠重礼的年高贵戚施跪拜礼。
  21。上海,姑父家楼上亭子间(傍晚/内)
  【画外音:半月后,两个人回到上海。住在姑父家楼上的亭子间。】
  施伦下班后。
  金菊:“施伦!我和你表姐把上海各大学都跑遍了,哪个大学也没有法律专业。只有东吴大学在苏州有法律专业。怎么办啊?”
  施伦:“到苏州去念书,吃住在那里,恐怕我的这点薪水难以支撑。”
  金菊:“这是实情。我真后悔!我不该来到这没有师、友,没有亲朋故旧,完全陌生的大上海。”
  施伦:“现在不是很好吗!”
  22。姑父家楼上亭子间(日/内)
  黯然伤神的金菊站在亭子间的窗前,眼前是密密麻麻的屋顶、重重叠叠的楼房,未来、希望,都被一堵堵砖墙遮挡得难以看透。
  【画外音:新婚燕尔,儿女情长,光阴似箭。金菊每日看看书,打打网球,梳洗打扮,过上了百无聊赖的少妇人的安闲日子。一日,忽然发现自己将要为人之母了。这一发现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快慰,正像结婚没有给自己带来欣喜一样。】
  金菊在亭子间窗前。努力想透过重重砖墙看到点什么。她抚摸着日见长大的肚子,想:“我金菊生下来就被嫌弃,在妈妈的呵护下,六岁识字,九岁上‘周南’读书,几经周折,考入‘稻田女师’,又考入‘稻田中学’;单身负笈北平就学朝阳大学。二十多年来,自己曾沐浴于‘周南’、‘稻田’校园的阳光之中;身历汹涌澎湃的国民革命高潮;目睹同学、好友惨遭杀害、毒打……。当前,日寇侵占东北,觊觎华北和中原大地。广大青年和同学们都活跃于抗日热潮之中,而我却偏安一隅……”
  想着想着,金菊坐到桌前,拿起笔,写信。
  23。镇江,图书馆(日/内)
  雪明接到金菊来信。看信。
  “雪明:我即将要为人之母。我每天被囚于亭子间,睡觉、吃饭,看报、读书;现在连网球也不能打了。我多么希望时光倒流:“周南”、“稻田”给我们阳光、给我们营养、给我们水分,它培养我们茁壮成长。它让我们快乐。它给我们思想,它告诉我们:妇女要解放,妇女要自立、自强。而我又将要被孩子、家庭、当母亲这几条绳索捆绑起来;这是我所绝对不能接受的。我必须冲出囚笼,我一定要割断绳索。我衷心希望你和你所能联系到的同学,帮助我找一份工作。心情烦闷,赋诗一首,以诉衷肠:
  孤雁北去又回头,有翅难飞囚阁楼,光阴荏苒东流水,日日盼飞自知愁!曾在“稻田”饮甘露,负笈“朝阳”把学求;国是安危能无视?苟且偷安非吾宥。
  金菊即日”
  24。上海,姑父楼上亭子间(日/内)
  金菊从医院生产回来。和婴儿躺在床上。
  施伦俯身床上,看着新生的男孩,乐不可支。
  25。电报局(日/内)
  施伦急急忙忙给家里拍了电报:“一号得男,媳康孙健。”
  26。姑父家亭子间(傍晚/内)
  【画外音:施伦每天提溜一串儿钥匙高高兴兴地上班;回家先看一眼孩子,吃了饭就下楼打麻将。这种乐天知命、安于现状的样子,令金菊十分灰心。】
  施伦下班后,伏在孩子床前,逗孩子玩儿。
  金菊:“施伦,你每天按部就班、忙忙碌碌地在大学中为学生们作一点生活上的琐琐碎碎的事务工作,你很高兴,是不是?”
  施伦:“是啊,不高兴?你说我能干什么?”
  金菊:“你不觉得四年大学白念了吗?”
  施伦:“不白念又能怎样?我没有忧国忧民的鹏程大志,我也没有聪明才智成就一番事业,我就是我了!”
  “咳——”金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失望地看着他,无可奈何。

第九章 飞出樊笼陶醉“天堂”
更新时间2007…12…28 14:46:00  字数:5124

 1。姑父家门厅(日/内)
  【画外音:金菊奶水不足。孩子到了百日,应奶奶的要求,金菊把孩子送回长沙老家。】
  金菊送孩子从长沙回到上海。刚一进门。
  姑母:“侄媳妇,有你的信。”她把一封邮差刚送到的信交给了金菊。
  2。亭子间(日/内)
  金菊急急忙忙跑到楼上亭子间。
  拆开信一看,喊道:“啊呀!雪明来信了。”当她看到“……在镇江图书馆为你找到工作,请立即前来上班。……”金菊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大喊:“太好了!”
  “怎么了?”姑母听到响声和叫声,以为出了意外。
  “没事!没事!”金菊赶紧答应一声。
  金菊忙着收拾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