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的影响力,接着袁绍又遣人来求助于刘表,希望刘表能够趁此机会出兵攻打曹操,与袁绍对曹操前后夹击,而刘表则是一边向袁绍来使许诺自己一定会出兵帮助袁绍,另一边却又是不正式派遣军队前去助战,亦不肯协援曹操,因为刘表现在只希望自保于长江、汉水之间,以观天下之变。

    所以见此情形,刘表手下的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都向刘表建议道,“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所重,只在于将军(毕竟当时刘表坐拥荆州,手下也有众多的人才,可以说是能够在当时的诸侯实力榜中排名前三了,所以在官渡之战中刘表能够出手的话,绝对可以左右官渡之战的胜负,甚至直接坐收渔翁之利,扫清曹操与袁绍势力),将军若是希望于乱世有所作为,便应乘天下方乱而起事;如若不然,则应选择一个能够领导天下的人而相从。将军现在坐拥十万之众,而只是安坐而观望。所谓见贤而不能助(这里指代的是曹操),请和而不能得(这里指的是袁绍),如此两家必将归怨于将军,将军也不可能继续从容自立了。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向而归之,其势必能灭袁绍,然后必定带兵南向以击江汉,恐怕将军也不能抵御其大军。所以我为将军计算了,不如举州依附曹公,曹公必然会重待将军;如此便可以长享福祚,子孙晏然,这才是真正的万全之策。”

    除此之外,蒯越亦以此事劝说刘表,可是刘表狐疑不决,于是便派遣韩嵩去见一见曹操,以观虚实。

    韩嵩从许都回来后,指出曹操威德并立,是真正的明主,便劝刘表遣子入质,以投靠曹操,但是刘表却因此而怀疑韩嵩已经投靠了曹操,反为曹操做事,于是大为愤怒,要杀韩嵩,然而当刘表问及韩嵩之随行者时,得知韩嵩只是说出肺腑之言,并无他意,方才没杀韩嵩,但是刘表仍将韩嵩囚禁了起来。

    从这件事中便可以反映出刘表这人虽然外貌儒雅,然而心里却也是颇为多疑的,而且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也不会选择轻易的低头。

    到了建安六年的时候,为了重新拿回南阳郡,刘表便先派步骑共计一万人攻西鄂,而当时的西鄂县令杜袭便召集所有担负守城的官吏百姓共五十多人,坚守城池,一开始竟然把刘表的大军打退,可惜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刘表军攻入西鄂城,也算是刘表为了收复南阳郡踏出的第一步。

    同年,刘备自袁绍处来投奔荆州,刘表本着同为汉室宗亲的缘故接待了刘备,却还是没有重用刘备(毕竟刘备已经投奔了那么多个诸侯,名声在诸侯层面上应该不咋样),只是安排刘备带兵去驻扎新野,成为自己的北藩,说白了就是面对曹操进攻时候的第一道屏障。

    到了公元207年,曹操远征柳城时,刘备就曾劝说刘表起兵后袭许都,刘表却是不纳其言,等到曹操班师回到中原的时候,刘表才对刘备说自己已经错失良机了,因为寄人篱下的缘故,刘备只得如此安慰刘表,如今天下大乱,征战不断,日后肯定还是会有机会的,只要刘表下一次把握住机会就好了。

    不过一直以来,在大汉到处都在发生的诸侯争战中。刘表始终保持着中立态度,而与此同时的刘表也不再向中央政府交纳税收,因此刘表的自守态度也使得荆州地区避免了许多战火,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到了建安十二年,曹操在稳定了中原的局势后开始向南方发展,荆州便成为曹操的第一个进攻目标,毕竟入蜀作战受到了道路的限制,而对东吴出兵的话一来就要跨江作战,而荆州的北部就成为了最好的攻击目标。

    而这时的刘表已经步入晚年,但是未能妥善处理好后嗣的相关事宜,因此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与刘琮都牵涉到了嗣子之争的问题上。

    最初,刘表因为长子刘琦与自己的相貌长得相似而十分喜爱他,但是因为后来刘琮娶了刘表继室蔡夫人的侄女,所以蔡氏就爱屋及乌(实际上还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因此喜爱刘琮而讨厌刘琦,蔡氏于是就经常在刘表面前抵毁刘琦,而刘表因为宠信蔡氏,于是逐渐信以为真。

    另外,蔡氏之弟蔡瑁及其外甥张允亦得刘表信重,手中握着荆州的兵权,且又与刘琮相善,故此刘琦越来越感到不安,所以后来刘琦就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向刘表请缨代替战死的黄祖出任江夏太守,以求自安。

    后来刘表病重,因此刘琦也只能还归襄阳探望刘表,由于刘琦素来慈孝,张允等人怕其父子二人相见而亲情相感,会令刘表在最后时刻确立刘琦为嗣,于是便不许刘琦入内探望,而且还用刘琦需要镇守江夏,怎么能够随意离开为由,逼迫刘琦离开,于是乎刘琦最后还是被拒诸门外,不能与刘表相见,刘琦只得流涕而去。

    而据《英雄记》及《魏书》记载,刘表病危时曾经想将荆州让给刘备,刘备不忍趁人之危而再三推却,当然了,其实还是因为荆州的兵马基本上都掌握在蔡家的手中,而蔡家是坚定的拥曹派,所以刘备是没有机会控制荆州的,甚至会被蔡家抓住当做送给曹操的见面礼。。。

    最终在公元208年的秋初,曹操再次领兵出发,南征荆州,而在同年八月,刘表便因背疽发作而身亡,享年六十七岁,而在刘表死后,荆州也从此投靠到了曹操手下。

530章() 
说完刘表,刘鑫倒是想起了一个词——雅量。

    雅量的本意是指的一个人的酒量,就是出自于刘表之口,因为刘表好酒,在荆州的时候自己拥有三个酒爵,每个酒爵中能够盛的酒量都不一样,因此被分别称为伯雅,仲雅,季雅,总体便被称为雅量。

    不得不说一句,三国时期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演义素材,也创造了大量的成语与词语,所以三国时期虽然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但是文士在这个时期也留下了大量的遗迹。

    刘鑫继续和刘虞与刘晔聊着天,不由得聊到了刘表身上,毕竟前些日子刘表才被何进征召到了洛阳城内,不过还没有确定刘表的职位,因为刘表再怎么说也是一个汉室宗亲,何进能给刘表的位置可不好随便选择,用一个“高不成低不就”是能够形容刘表的最好词语了,因为何进费尽心思的把刘表征召,或者可以说是“请”到了洛阳城内,肯定不能随便那个军司马,校尉之类的职位把刘表给打发了吧,然后还是因为大汉长久以来的“潜规则”在无形之中一直在打压着像刘表这样的汉室宗亲,以防止这些汉室宗亲们做大做强,然后发动叛乱来推翻自己,因此一般来说除非是皇帝下令,否则汉室宗亲们一般来说都是担任的一些比较普通的职位,所谓的高位也大都是宗正府中的职位,毕竟宗正府的性质已经决定了只能由汉室宗亲们来担任,但是宗正府虽然规格够高,一把手还是九卿之一,但是宗正府却只能负责管理汉室宗亲,而如今的汉室宗亲又不像西汉时期的汉室宗亲那么一个个手握实权,因此宗正府可以说是大汉最高级别的部门,干的却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这也是刘虞能够成为宗正府一把手的原因了,毕竟现在的宗正府有一点类似于后世的老干部退休处,某史研究部一样,是典型的清水衙门,看名头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实际上却是毫无实权,刘虞都笑称自己还不如当一个县令,而其他的汉室宗亲大都数都没有安排职位了,安安心心的当他们的安乐公,比较高层的也就是在朝廷中担任侍中一职,也是一个名头大于实权的职位。

    所以,何进虽然是汉灵帝的大舅子,因为自己的妹妹而得到了汉灵帝的宠信,手握重权,但是何进也不是一个傻子,相反何进还是一个有小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所以何进虽然想要借着刘表的名义来给自己刷一波声望,但是这声望也不是随便乱刷的,何进不能因为刘表来坏了规矩,尤其是像这样的“潜规则”,虽然从来没有人拿出来说过,但是在大汉几乎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了,所以何进必须对刘表的职位十分慎重,一来不能触碰到“潜规则”的底线,二来便是不能扫了刘表的面子,毕竟刘表现在愿意到何进的手下效力,何进再怎么说也得尽量安排一个更高的职位给刘表了。

    于是乎,虽然刘表已经到了洛阳城内一段时间了,但是何进还没有想好该给刘表一个怎样的职位,而且根据刘虞的了解,如今的各方的势力可都是在听着这件事情了,尤其是以袁逢为首的世家势力,可都是在紧紧盯着何进的一举一动呢,如果何进在刘表的职位安排方面出现了什么纰漏的话,那么袁逢肯定会带头上奏弹劾何进,趁着如今何进立足未稳,先行打压何进一波,削弱外戚势力的力量,至于其他的势力肯定也是在等着看好戏,顺便决定日后的倾向问题,看自己以后是不是要投靠何进的外戚势力以谋取好处。

    当然了,刘虞与刘晔虽然都是不太看得起何进这个杀猪佬,但是他们都认为何进是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情的,因为刘虞认为何进有着市井人物最好的性格,那就是审时度势,会看人脸色,所以何进现在也没有急着给刘表安排职位,而且刘表前两天也到宗正府来办事情,期间也提到过何进,刘表也认为何进这个家伙虽然没有什么大智慧,但是却很狡猾,所以刘表才愿意接受何进的征召来洛阳为官。

    当然了,刘表本身也是愿意来当官的,毕竟刘虞能够从刘表的口气中听出来,刘表总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因为自己是汉室宗亲的原因,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出仕为官,最后刘表还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刘虞说道,如果刘表他自己不是汉室宗亲的话,他早就是一州刺史了。

    听到这里的刘鑫不得不在心中摇了摇头,怪不得日后的刘表会选择与董卓合作,而且在割据荆州的时候,也已经处于那种自立为王的状态了,不受朝廷的管辖了,由此可见刘表对于汉室还是有所不满的。

    刘鑫现在也必须得承认贾诩在历史上使出的计策实在是太好了,在董卓死于长安之后,便安排郭李二人各种分封汉室宗亲,并且一般都是刺史一职,这让原本只是普通官员的汉室宗亲鱼跃龙门,其中的差异性可想而知,对于汉室宗亲们的心灵冲击可想而知了,毕竟汉室宗亲这个名头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耀与好处,还附带着各种各样的限制,尤其是在出仕为官的方面上,毕竟在这个年头官位的高低,有时候都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高低,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官位屈居人下吧,尤其是像刘表这样本来就有能力的人,却因为自身身份的限制无法大展拳脚,想想都让人觉得憋屈,而像刘焉,刘繇等人也是如此,在历史上的他们也在成为一州刺史之后,便都有了反叛之心,或明或暗的选择了自立为王,给其他的诸侯树立起了一些坏榜样,毕竟汉室宗亲们都开始背叛汉朝了,他们这些诸侯背叛汉朝起来那不是更加的轻松随意???

    因此,贾诩的这条计还真是妙不可言,直接在内部给了汉朝致命一击,引得外面的吸血虫们也顺着血腥味来啃咬汉朝,最终让汉朝走向了灭亡。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刘鑫在刘虞问起自己对于刘表和何进这件事情的看法时,刘鑫只是呵呵一笑,然后说道:“嗯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认为何进能够完美的处理这件事情,不仅能够让刘表得到满意的职位,也能够让袁逢他们无话可说,毕竟在何进手中能够掌握任命的官职,可是有不少合适的位置,而且何进的背后可是站着他的妹妹,只要何进不是做出了太出格的事情,何进的妹妹都可以安安稳稳的保住何进,所以这一次袁逢他们是没有机会找何进麻烦的。”

    刘鑫的一通分析非常明确,或者说是因为刘鑫已经知道了历史,所以对这件事情的进程了如指掌,因此才会如此自信的说道。

    而刘鑫毕竟是有着“仙师”的身份,所以刘鑫才会用这么肯定的语气说道,也让刘虞与刘晔相信了刘鑫的判断,而刘晔也有一些羡慕刘表了,毕竟刘晔也知道刘鑫口中所谓“合适”的官职,至少都是属于大汉的中级官职,甚至是中等偏上的程度了,而刘晔自己却只能作为一个县令,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刘晔想要更进一步的机会十分渺茫,毕竟“潜规则”的威力可是不容小视的,刘晔到目前为止可是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而且刘晔也知道,刘鑫马上就要去益州赴任了,而自己则是要回老家去了,所以到时候刘鑫也算是和自己相去甚远,毕竟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到时候刘晔就算是想要找刘鑫帮忙,那也得穿越大半个大汉才行,所以这个时候的刘晔也不能指望刘鑫了。。。

    所以,刘晔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担忧,毕竟刘晔也不希望自己止步于县令的位置,毕竟自己可是被誉为“王佐之才”的男人,刘晔觉得只有一州刺史的位置才是自己的目标。

    因此,刘晔看着刘鑫,厚着脸皮的说道:“子期兄,话说你这就要去益州赴任了,我也要准备回去老家当县令了,所以还希望王爷你能够给我再算一算,我还没有机会再往上面走一走,毕竟在王爷你都知道,我现在还年轻,不想在县令一职上待一辈子。。。”

    刘鑫自然是明白刘晔的弦外之音,是希望自己能够给刘晔一个意见,让刘晔知道自己以后还有没有希望更进一步,毕竟现在的刘晔才二十岁左右,谁都不会想一直待在县令的位置上不挪地方吧。

    所以,刘晔名义上是希望刘鑫帮他算一算未来,实际上还是在暗示希望刘鑫在日后能够再帮自己一把,继续升官发财。

    而刘鑫倒是不介意这么做,但是刘鑫知道这大汉的天马上就要变了,刘晔已经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帮助了,就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继续往上爬了,不过刘鑫肯定是不会这么说了,因为这么说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刘鑫笑着对刘晔说道:“这事不急,子扬老弟你现在才刚刚出仕为官,还需要积累更多的资历才行,只要子扬老弟你累计到了足够的资历,那么机会也就差不多要来了,到时候子扬老弟你自然能够有机会更进一步,一地太守应该是轻轻松松的了,说不定还有机会成为一州刺史,所以子扬老弟你现在不必着急,静心等待就可以了。”

    刘鑫的这一番话给了刘晔信心,毕竟刘鑫现在的话可是都自带“说服”效果的,因此刘晔自然是认为刘鑫说的都是对的,而且刘晔还对此进行了各种脑补,认为刘鑫的意思是让自己先回去老老实实的当县令,累积资历,毕竟刘晔现在也是第一次当官,而官场之中最看重的便是资历与人脉了,而刘晔作为汉室宗亲,人脉方面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刘晔的资历就是一片空白了,所以刘晔需要更多的资历来支撑自己往上爬,而刘鑫也算是给自己保证,只要自己的资历够了,刘鑫自然是会给刘晔机会的。

    所以刘晔再一次对着刘鑫行了一礼,表示自己对刘鑫的谢意,而一旁的刘虞也是笑呵呵的凑热闹道:“哦,子期兄你这就有些不厚道了吧,你都不给我来算一算。”

    刘鑫当然知道刘虞是在和自己开玩笑,毕竟一开始的时候刘鑫就暗示过了刘虞,而刘虞也是明白了刘鑫的做法,不过刘晔倒是不知道这件事情,所以刘晔自然也是帮着刘虞说话的,而且刘晔也觉得自己今天做的有点不厚道,因为自己拉着刘虞来拜访刘鑫,结果自己得到了不少的好处,但是刘虞却一无所获。

    所以刘晔帮腔说道:“对啊,子期兄你为何不给。。。”

    还没等刘晔说完,刘鑫便笑呵呵的摇了摇头,然后对刘虞与刘晔说道:“呵呵,其实子扬老弟你们的机会都差不多的,因为在天下大势的裹挟下,我们都不过是无根的浮萍罢了。”

    刘鑫的这一句话让刘晔与刘虞都是面色一变,毕竟刘鑫的这句话透露出了太多的信息,因为刘鑫口中的天下大势,已经暗示了大汉将要变天了,而且刘虞与刘晔也都知道如今大汉的局势,叛乱四起,朝堂之上也是暗潮汹涌,而如今的汉灵帝却早已经不理朝政,贪图享乐了,所以除非是汉灵帝突然死亡,然后出现一位明君来力挽狂澜,才有可能将摇摇欲坠的大汉扶正。

    但是,这无疑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毕竟汉灵帝虽然贪图美色,身体每况愈下,但是汉灵帝现在再怎么说也是正值壮年,所以刘虞与刘晔都觉得汉灵帝还能够继续在位十多年。

    所以,刘虞与刘晔都认为,刘鑫口中的天下大势,很可能会是一场叛乱!

531章()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还好这句话刘晔与刘虞他们都没有听说过,否则他们就可以猜到刘鑫的真心话了,所以刘晔与刘虞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到那么多,只认为刘鑫的话中可能是在指一场大规模的叛乱。

    毕竟如今的大汉有识之士,都认为大汉很快就会发生一次严重的叛乱,毕竟这也算是大势所趋了,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来,河北地区与中央地区都出现了大量的自然灾害,严重的影响到了粮食产量与储备,再加上十常侍乱政以来,大汉官场,尤其是地方官员的腐败无能,往往也会激起民愤,所以刘晔与刘虞都觉得在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登高一呼,在大汉很有可能会出现一场大规模的叛乱,而且声势可能会远超当年的陈胜吴广。

    不过刘虞与刘晔都是不太在意这些农民起义的,因为他们都知道农民起义不过是一个开始罢了,因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无论是兵马数量还是武器装备,部队协同程度还是带领的将领,都肯定是比不上官军的,所以农民起义的前期可能是一鼓作气,进程快速,但是不需要多久的时间,农民起义军就会二而衰,三而竭,到时候就是农民起义军灭亡的时候了。

    不过农民起义军的失败并不代表着官军的胜利,因为在这个时候,真正作为推翻一个王朝的威胁出现了,那就是那些野心勃勃的世家大族,地方豪强了。

    这些世家大族,亦或是地方豪强手下拥有着数量与质量都不错的私兵,手下的将领也都是至少经过了系统训练的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