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因为有一些军队在夜里迷路,误打误撞的闯进了张卫的别营,营中的士兵大惊四散,当时在军队后方的刘晔见此情形,便认为可以趁机取胜,于是便劝说夏侯惇等人不要退军,而作为主将的夏侯惇见此情形之后,也是相信了刘晔的判断,于是立马派人回去告诉了曹操,曹操于是便率领大军直接进攻张卫,而惊慌失措的张卫只能不敌退走,张鲁也在不久之后选择了投降,曹操之所以能够取得汉中,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时刘晔又开始劝说曹操趁势追击,直接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认为攻占汉中后的曹军气势正盛,而且也会令刚刚经历了战乱的蜀地再次人心惶惶,所以只要进攻蜀地,蜀地的原住民们肯定就会望风归附,攻打的压力肯定会小上许多;否则如果让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稳定人心,据守险要,那么本来就是易守难攻的益州日后就更加难以征服了,但是此时的曹操却是不听,结果在七日之后,便有从蜀地投降而来的人,带来了蜀地现在人心惶惶的消息,刘备就算是杀鸡儆猴,斩杀了不少惊惶者亦不能安定人心。

    曹操这时也知道了自己错过了一次良机,于是就再次询问刘晔现在可否进攻蜀地,刘鑫觉得刘晔可能也是为了报复曹操,所以这一次刘晔就说益州已经人心安定,加上刘备开始施行特别措施,所以曹操现在自然是不能进击益州的,而这一次曹操自然是选择了相信刘晔,所以曹操最终决定直接班师回朝,刘晔也因此被任命为行军长史,兼领军队的情报参谋工作。

    到了黄初元年(也就是公元120年),曹丕正式继承曹操的位置,出任曹魏势力的领袖,但是这个时候曹操留给曹丕的助手已经不多了,所以作为曹魏老臣的刘晔这时也被升任为侍中,并且赐爵关内侯。

    当时正好赶上了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马忠所杀,所以曹丕便问朝臣究竟刘备会不会为被孙权袭取荆州而杀害的关羽报仇,大多数人都是认为刘备现在的力量薄弱,想要从益州攻打东吴非常麻烦尤其是在粮草辎重方面;而且关羽作为刘备的义弟,也是蜀汉的第一名将,如今身死之后肯定会引起蜀汉的动乱,所以刘备根本就不会有能力发动这次战争了。

    但是刘晔这次倒是看的通透,认为刘备一定会借出兵而重振声威,拉高蜀汉方面已经低迷的士气,而且刘晔也明白刘备一直以来都是打的仁义牌,并且关羽一直以来都是忠心耿耿的追随刘备,所以刘备和关羽情如兄弟,不论如何,刘备都是一定会为关羽报仇的。

    最终刘备果然在第二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221年),带领大军进攻孙权,发动了夷陵之战,当时的孙权也只能被逼无奈,举全国之力应付来势汹汹的刘备,并且为了不让曹魏趁火打劫,所以孙权向曹魏称藩,许多朝臣都认为此时应当庆贺,毕竟能够让孙权臣服,那么曹魏一统天下的时间又快了一分,但是刘晔这一次仍旧是看穿了一切,知道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称藩,而且所谓的称蕃也不能代表刘晔已经臣服在了曹魏,而是相当于周朝时候各大诸侯的情况,只是名义上归曹魏统治,实际上东吴依旧是那个东吴,所以刘晔便建议曹丕乘虚领兵攻灭东吴,以绝后患。

    但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曹丕果然还是和他父亲一样,一开始觉得东吴不可能再有不臣之心,便不同意刘晔的想法,结果东吴在夷陵之战中战胜了蜀汉之后,果然渐见了孙权的不臣之心,于是曹丕便打算趁着东吴刚刚打了一场大战,打算讨伐东吴,但是刘晔认为东吴如今大胜蜀汉,全国上下一心,将士士气正望,而且还有长江天险可守,曹魏不能就这么仓卒进攻,结果又应了一句话,“黄鼠狼的儿子,一代不如一代”,本来就有些个性高傲,自以为是的曹丕如今刚刚当上了曹魏势力的领袖,正需要一场御驾亲征来提升自己在曹魏势力中的声望,所以这一次曹丕又不听刘晔的意见,在黄初五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224年),曹丕亲自领军到达了广陵泗口,命令荆州和扬州的曹魏军队并进,直接进攻东吴。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孙权会亲率军队抵抗,但是刘晔却看透了一切,知道曹丕虽然骄傲自大,但是曹丕也不是一个傻子,会不吸取自己父亲在赤壁之战中的教训,毕竟跨江作战的一方可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曹丕这只是想要逼迫孙权与自己对垒,随便打上几场给自己刷一下声望罢了,而孙权也知道曹丕的想法,所以孙权只会率大军在江北压境,然后必定会静待进攻,不会亲率大军迎击,最终孙权都没有来与曹魏军队交战,曹丕也唯有选择撤退。

    而且刘鑫也知道刘晔不仅在看待天下局势的时候有一手,而且刘晔在识人方面也是很有一手的,

    当时有一个人名叫魏讽,在东汉末年就很有名声,卿相以下的官员都愿意与他诚心结交,所以魏讽的名望在曹魏势力中颇高,曹丕对魏讽十分看重,而且在延安元年的时候,刘备手下的将领孟达率众投降,所以曹丕对孟达甚为器重,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所以曹丕也得了一个好名声,当时的人们都称曹丕有“乐毅之量”。

    虽然曹丕对为的魏讽与孟达二人十分看重,但是刘晔在一见这二人的时候,便认定了这二人他们必定会叛变,最终魏讽于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在邺城叛变;而孟达则于太和元年(也就是公元227年)与诸葛亮通信,意图叛乱不成。

    所以在太和元年,魏明帝曹睿继位的时候,便再次进封刘晔为东亭侯,食邑为三百户,并且在次年,辽东的公孙家族发生内乱,公孙渊胁逼自己的叔父公孙恭让位,自立为辽东太守,所以刘晔向曹睿进言,认为公孙氏占领辽东很久了,而且自恃着天高皇帝远,虽然公孙家族早已经投靠了曹魏,但是在实际上公孙家族与曹魏之间的关系就好像胡族一样难以制约,甚至随时会发动叛乱,所以刘晔建议曹睿应该趁公孙渊立足未稳,出其不意的出兵讨伐,并且开设悬赏来引诱公孙渊的反对者前来协助,可能未必开战就能够完美的解决辽东割据的问题,可惜依旧是按照曹家的传统,最终刘晔的意见都没有被曹睿给接纳,公孙渊便于景初元年(也就公元237年)正式叛魏。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曹魏势力的三代领袖都在一开始的时候喜欢忽视刘晔的意见,并且有意压低刘晔在曹魏势力中的地位,毕竟这个时候的刘晔已经算是前朝的汉室宗亲了,自然是会被有所忌惮的。

    所以后期的刘晔开始变得八面玲珑,因此得到了曹睿的宠信与亲近,但是刘晔也多了一个坏习惯,那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一次曹睿是打算攻伐蜀汉,朝中的大臣都说不可以,但是刘晔在私底下却对曹睿说可以,然后出去了就和朝臣又说不可以,因为刘晔也是艺高人胆大,说的时候都好像是真心的一样,所以曹睿和各个大臣都没有怀疑刘晔。

    但是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当时的中领军杨暨也是曹睿宠信的大臣,而且非常敬重作为三朝老臣的刘晔,不过这人却是最为反对曹睿伐蜀的大臣,因此刘晔在与杨暨见面的时候。也经常向他说不可攻伐蜀汉的理由,群体杨暨便以为刘晔一定会支持自己的想法。

    结果到了后来,杨暨再次和明曹睿讨论攻伐蜀汉之事,杨暨恳切地进谏反对曹睿攻打蜀汉,结果让曹睿指责他只是儒生出身,不通军事,杨暨因此只能搬出一直反对伐蜀,亦是曹魏重臣的刘晔来劝告曹睿,但是曹睿这边却是一直听到刘晔说可以攻伐蜀汉,于是曹睿找来与杨暨对质,但召见时刘晔却不发一言。

    这时刘鑫也不得不佩服刘晔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力,在对质之后刘晔便再次私下去见了曹睿一面,刘晔一开始就指责曹睿不应该将伐蜀大计随意啊告诉其他人,更称怀疑蜀汉已得悉曹睿将要起兵来攻的情报,结果把曹睿给忽悠瘸了,曹睿更是因此感谢了刘晔一番,然后刘晔又去见了杨暨一面,一来也是指责杨暨不懂人情世故,对君主的进言太过于直率,本来应该要婉转地表达才是,于是杨暨也是十分感谢刘晔,不过这时也有人见到刘晔这样巧妙奉迎两方的所作所为,不由得甚为厌恶,于是向曹睿告发,并且建议明帝召见刘晔的时候,特地以与自己本意相反的意见来问刘晔,如果每次刘晔都表示同意的话,那就表示刘晔他是一直在揣摩上意了,后来曹睿就这么一试,结果果然如此,于是曹睿就开始疏远刘晔,刘晔作为一个聪明人,自然是知道事情的真相,刘鑫也不敢判断是真是假,刘晔在此时之后便因而发狂,在太和六年(也就是公元232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鸿胪,再两年之后再任太中大夫,不过这两个职位都算是闲职了,不过在这个时候,年事已高的刘晔便因病去世,被追谥为了景侯,也算是就这样度过了他可谓是传奇的一生,毕竟作为一个汉室宗亲,竟然成为了取代汉朝的曹魏三朝老臣,所以刘鑫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来形容刘晔了。

524章() 
毕竟刘晔可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虽然细分下来刘晔所在的汉室旁支已经算是比较偏房的一脉了,但是刘晔投靠曹操,而且还是那种全心全意的为曹操服务,这让刘鑫是有些看不懂了,毕竟就连荀彧这个世家子弟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刘晔这个汉室宗亲却是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曹”,而且到了后期曹魏取代汉室之后,刘晔更是变本加厉,对曹魏势力的曹丕与曹睿都是各种讨好,让人有些不知道是该说刘晔他识时务者为俊杰好呢,还是离经叛道,忘记自己的祖上姓谁名谁了。

    不过毕竟是三国这样的乱世,每个人为了活下去,亦或是更好的活下去,就必须做出一些看起来非常奇怪的选择了,所以刘鑫也不好多说刘晔什么。

    但是,现在刘鑫倒是非常好奇,刘晔是想要找自己干什么的,毕竟看这样子刘鑫觉得应该是刘晔拜托了刘虞来找自己的。

    所以,刘鑫若有所思的对刘虞说道:“哦,伯安兄,你今天带着子扬老弟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刘虞一听刘鑫这么说,不由得一拍脑袋,笑着说道:“哦,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本来一开始是我想要来找子期兄感谢一番的,毕竟子期兄可是帮助了我一个大忙,要不是子期兄你出手帮助的话,我还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拿到这个调令回到幽州呢,所以我就想到今天子期兄你肯定是会来到这次洛阳拍卖会的,所以就特意赶了过来。”

    “而我和子扬老弟也是认识了十多年了,今儿子扬老弟前来洛阳办事情,所以正好前来拜访我,于是乎我就给子扬老弟他介绍了一下子期兄,所以子扬老弟表示自己对子期兄有结交知心,因此我就决定带着子扬老弟来见子期兄你了,而且我也相信子期兄你会与子扬老弟相谈甚欢的,毕竟也不是我吹,子扬老弟可是我们这一代汉室宗亲中,能力最为出众的一位了,当然了,子期兄你就不存在这个范畴内的,毕竟以子期兄你的能力而言,我大汉数百年里的历史里,也就只有那就为雄才大略的先皇,才是能够与子期兄你比较的目标了。”

    刘虞的这一番话让刘鑫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自己要不是一个穿越者,而且还带上了各种金手指,哪里有可能受到刘虞这样的吹捧,不过刘鑫也知道刘虞对刘晔的描述非常正确,在这一代的汉室宗亲中,也就刘晔与刘虞这两人在汉末三国时期有所作为,至于这一代其他的汉室宗亲,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消息了。

    所以,刘鑫笑呵呵的看着刘晔,开口说道:“伯安兄你这就有些捧杀我了,不过子扬老弟的能力我还是能够看出来的,绝对是当世少见的王佐之才,不过就是有一点比较麻烦了,子扬老弟现在的前途并不明朗。。。”

    刘鑫这样故意说的欲言又止,便是想要让刘晔见此情形来追问自己,因为刘鑫倒是有想法让刘晔跟着自己做事,毕竟刘晔的大局观非常不错,刘鑫的手下正缺乏这样的人才,而且最重要的是,历史上的曹操手下的那些文士人才,大都数都已经投靠到了自己的手下,刘鑫作为收集控,自然是不会放过刘晔的。

    而刘鑫的想法自然是成功了。

    刘晔在听到了刘鑫对自己的预言之后,自然是来了兴趣,毕竟刘鑫的“仙师”之名是摆在那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刘鑫不可能会想要砸了自己的招牌,随口胡说的,因此刘晔现在很想知道刘鑫对他接下来的评价,毕竟刘鑫现在给他的评价可是先扬后抑,最后干脆有这样支支吾吾了,这让刘晔感觉有些不太对劲,毕竟如果是好事的话,刘鑫作为自己的亲戚也不可能会这样按着不说的,所以刘晔怀疑这可能是一件坏事,不过因为刘晔无论是在辈分还是什么方面,都是比刘鑫低的,所以刘晔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不过毕竟是刘晔,脑子也是转的快,很快刘晔便想到了合适的问话方式,“子扬见过子期大哥,虽然子扬自认为有些唐突,但是子扬还是希望得到子期兄你对我的建议,毕竟我们也本是一家人,相信子期兄你也不愿意让我这个当弟弟的走上一条歪路吧。”

    刘鑫听完刘晔的话后,不由得眉头一挑,没想到这刘晔还真是一个聪明人,这么快就知道打蛇随棍上,与自己攀上交情了,不过这也正合刘鑫之意,毕竟就算刘晔没有多少表示,刘鑫也会选择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刘晔的。。。

    否则刘鑫该怎么忽悠刘晔为自己效力呢?

    所以,刘鑫又假装沉思一会儿,这才慢慢的点了点头,对刘晔说道:“其实子扬老弟你接下来的前途之所以暗淡,其实还是一个原因,那就是子扬老弟你所托非人,两个上司都不是什么靠谱的人,甚至还是一个还想要谋逆,虽然子扬老弟你也不会因此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会被这两个人耽误了前程,而且你最后也会因此投入一位不错的主公手下,不过到时候也只能说是物是人非了。。。”

    刘鑫的话让刘晔不由得心里一慌,毕竟刘鑫的这一番话让刘晔有了一种危机意识,因为刘晔这个所谓的汉室宗亲,其家族也没有获得某个封国,不像兖州境内的各个封国那些国王,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好歹对封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得到不俗的收入,以及官职上的优势。

    而刘晔所在的家族,便已经只能算是当地的一个世家大族罢了,不过因为是汉室宗亲,所以刘晔所在的家族肯定是在当地名望极高的,毕竟只要汉室宗亲所在的旁支家族,再差也会算是一个大汉一流的世家大族,这就是作为皇亲国戚的特别待遇了。

    所以刘晔现在也面临着一个困境,那就是自己在当地的名望极高,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刘晔所在的地区几乎没有什么空缺的职位,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刘晔的特殊身份,导致刘晔有一些“高不成低不就”,毕竟刘晔可是一个皇亲国戚,相当于默认有一个“孝廉出身”了,这就代表着刘晔不可能去担任一些普通的吏职,只能从官职出发,因为吏职几乎大多数都是作为官职的辅助官员罢了,虽然在大汉的吏职的晋升通道还是非常不错的,不像隋唐之后,吏职的上升之路被彻底封死,官员也有了清流与浊流之分,所以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很多历史人物,都是属于吏职向上面一步步晋升的。

    但是,刘晔可是一个汉室宗亲啊,怎么可能会担任吏职呢,为一些普通的官员当下手呢,这样说出去可就不太好听了,所以刘晔只能作为官职出道。。。啊呸,出仕。

    不过前面也提到过,一般来说的话,一个县城的官职就只有三个职位,那便是县令,县丞,县尉这三个职位,可谓是僧多肉少,而且以大汉如今的情况而言,只要官员没有因病辞官,在任上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去世,亦或是向上高升,基本上都可以认为这个官员的在职任期是无限制的了。。。

    至于贪赃枉法?只要你能够拿担心足够的钱去上面疏通关系,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因此,刘晔所在的县城,以及周围的那些县城都没有合适的官职留给刘晔,因为这些官员大都数都是一些信奉“无为而治”,也就是不作为的官员,这样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功绩能够晋升,但是也不会犯下什么错误来让他们下台,因此刘晔所在的地区的那些官员可谓是十分“稳定”,当地官场已经有很多年没出现什么变动了。

    因此,刘晔也算是对这一切有些等不下去了,毕竟现在的刘晔也早已经到了出仕为官的年纪了,但是现在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出仕为官,这让刘晔难免有一些憋屈,而且也觉得自己的一身才华无法得到施展,毕竟刘晔一直以来都是被人称呼为有“王佐之才”,当然了,刘晔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刘晔也不想自己一直就这么怀才不遇,刘晔想要一鸣惊人。。。

    因此,刘晔在得到了自己父亲的许可之后,决定来到洛阳谋求一个官职,毕竟“父母在,不远游”,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刘晔也没打算远离故土为官,但是现在刘晔是真的有些等不及了,毕竟这年头的当官要趁早,就算是皇亲国戚有优待,想要尽快升官不仅需要一定的功绩,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所以,刘晔这就来到了洛阳,找到了自己的熟人刘虞,刘晔是在一次宗族活动中认识刘虞的,而且刘晔与刘虞两人个性相投,所以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而现在自己的好朋友成为了宗正府的一把手,刘晔自然是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想要找自己的好朋友谋到一个好职位,不过最好还是在自己老家近一点的地方,毕竟这年头的晋升标准中,可是有“孝”这个重要的参考标准,不孝之人是不可能继续升官的,所以刘晔还是想要就近为官的。

    当然了,刘晔在来洛阳之前就听说了刘鑫的名字,毕竟刘鑫现在的事迹都已经成为了大汉老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几乎是刘晔走了一路,就听了一路的刘鑫的各种消息,不过这些消息自然也是真真假假,虚虚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