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嗄橛胨J庇猩省J蠓嗉床灰G牒蜕姓娼稹Jυ弧D鲲吣饪凇B磕暌嗖换帷I薅浴Jυ弧K骰皆蛴薪灰住2凰骰皆蛭蕖N胰羲奠凇I肀咭蝗讼喟橐辔蕖F窨鲇形灏倨甙僦谝N胰舳滴魉怠T蛘废蚯安墒啊H缃杖啃《6嘉奘荡Α!颈07】我今分明向汝说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后日。自具去在。若未得本。纵饶将情学他亦不得。汝岂不见沩山和尚云。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师因归沩山省觐。沩问。子既称善知识。争辨得诸方来者。知有不知有。有师承无师承。是义学是玄学。子试说看。师曰。慧寂有验处。但见僧来。便竖起拂子问伊。诸方还说这个不说。又曰。这个且置。诸方老宿意作么生。沩叹曰。此是从上宗门中牙爪。
【颂】【标01】沩问。大地众生。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么生。知它有之与无。师曰。慧寂有验处。时有一僧从面前过。师召曰。阇黎。僧回首。师曰。和尚。这个便是业识茫茫。无本可据。沩曰。此是师子一滴乳。迸散六斛驴乳。
○师问僧。甚处来。曰幽州。师曰。我恰要个幽州信。米作么价。曰某甲来时。无端从市中过。踏折他桥梁。师便休。
○师见僧来。竖起拂子。僧便喝。师曰。喝即不无。且道老僧过在甚么处。曰和尚不合将境示人。师便打。
【颂】【标02】有梵僧从空而至。师曰。近离甚处。曰西天。师曰。几时离彼。曰今早。师曰。何太迟生。曰游山玩水。师曰。神通游戏则不无阇黎。佛法须还老僧始得。【标03】曰特来东土礼文殊。却遇小释迦。遂出梵书。贝多叶与师。作礼乘空而去。自此号小释迦。
【颂】师住东平时。沩山令僧送书并镜与师。师上堂。提起示众曰。且道是沩山镜。东平镜。若道是东平镜。又是沩山送来。若道是沩山镜。又在东平手里。道得则留取。道不得则扑破去也。众无语。师扑破便下座。
【颂】【标04】师坐次。有僧来作礼。师不顾。其僧乃问。师识字否。师曰随分。僧乃右旋一匝曰。是甚么字。师于地上画十字酬之。僧又左旋一匝曰。是甚字。师改十字作卍字。僧画此○相。以两手拓如修罗掌日月势曰。是甚么字。师乃画此'○@卍'相对之。僧乃作娄至德势。师曰。如是如是。此是诸佛之所护念。汝亦如是。吾亦如是。善自护持。其僧礼谢。腾空而去。时有一道者见。经五日后。遂问师。师曰。汝还见否。道者曰。某甲见出门。腾空而去。师曰。此是西天罗汉。故来探吾道。道者曰。某虽睹种种三昧。不辩其理。师曰。吾以义为汝解释。此是八种三昧。是觉海变为义海。体则同然。此义合有因有果。即时异时总别。不离隐身三昧也。
【颂】【标05】梵僧来参。师于地上画半月相。僧近前。添作一圆相以脚抹却。师展两手。僧拂袖便去【增收】。
【颂】刘侍御问。了心之旨。可得闻乎。师曰。若要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了。
【颂】【标06】陆郎中问。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得个安乐处。师竖起拂子曰。只如这个作么生入。曰入之一字。也不消得。师曰。入之一字。不为相公。
【颂】庞居士问。久向仰山。到来为甚么却覆。师竖起拂子。士曰恰是。师曰是仰是覆。士乃打露柱曰。虽然无人。也要露柱证明。师掷拂子曰。若到诸方。一任举似。
【颂】师指雪师子问众。有过得此身者么。众无对(云门云。当时便好与踏倒)。
【颂】师问双峰。师弟近日见处如何。曰据某见处。实无一法可当情。师曰。汝解犹在境。曰某只如此。师兄又如何。师曰。汝岂不知无一法可当情者。沩山闻曰。寂子一句。疑杀天下人(玄觉云。经道实无有法。然灯佛与我授记。它道实无一法可当情。为甚么道。解犹在境。且道利害在甚么处)。
【颂】师卧次。僧问曰。身还解说法也无。师曰。我说不得。别有一人说得。曰说得底人在甚么处。师推出枕子。沩山闻曰。寂子用剑刃上事△【标07】师住观音时。出榜云。看经次。不得问事。有僧来问讯。见师看经。旁立而待。师卷却经。问会么。曰某甲不看经。争得会。师曰。汝已后会去在。其僧到岩头。头问甚处来。曰江西观音来。头曰。和尚有何言句。僧举前话。头曰。这个老师。我将谓被故纸埋却。元来犹在。
【颂】【标08】僧思'邱…丘+益'问。禅宗顿悟。毕竟入门的意如何。师曰。此意极难。若是祖宗门下。上根上智。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其有根微智劣。若不安禅静虑。到这里总须茫然。曰除此一路。别更有入处否。师曰有。曰如何即是。师曰。汝是甚处人。曰幽州人。师曰。汝还思彼处否。曰常思。师曰。能思者是心。所思者是境。彼处楼台林苑人马骈阗。汝反思底。还有许多般也无。曰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师曰。汝解犹在心。信位即得。人位未在。曰除却这个。别更有意也无。师曰。别有别无。即不堪也。曰到这里作么生即是。师曰。据汝所解。只得一玄。得坐披衣向后自看。'邱…丘+益'礼谢之。
○师将顺寂。数僧侍立。师以偈示之曰。一二二三子。平目复仰视。两口一无舌。即是吾宗旨。
【标09】香严智闲禅师
【颂】在百丈时。性识聪敏。参禅不得。洎丈迁化。遂参沩山。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师被一问。直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底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屡乞沩山说破。山曰。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师遂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却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吃饭僧。免役心神。乃泣辞沩山。直过南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标01】一日芟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
【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沩山闻得。谓仰山曰。此子彻也。仰曰。此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某甲亲自勘过。
【颂】仰后见师曰。和尚赞叹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师举前颂。仰曰。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别更说看。师又成颂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标02】仰曰。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师复有颂曰。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仰乃报沩山曰。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也(玄觉云。且道如来禅。与祖师禅分不分。长庆棱云。一时坐却)。
【颂】师初开堂。沩山令僧送书并拄杖至。师接得便哭苍天苍天。僧曰。和尚为甚么如此。师曰。只为春行秋令。
【颂】上堂。若论此事。如人上树。口衔树枝。脚不踏枝。手不攀枝。树下忽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不对它。又违它所问。若对它。又丧身失命。当恁么时作么生即得。时有虎头招上座。出众云。树上即不问。未上树时请和尚道。师乃呵呵大笑。
【标03】径山洪諲禅师
僧问。掩息如灰时如何。师曰。犹是时人功干。曰干后如何。师曰。耕人田不种。曰毕竟如何。师曰。禾熟不临场。
○问如霜如雪时如何。师曰。犹是污染。曰不污染时如何。师曰。不同色。
【标04】九峰慈慧禅师
初在沩山。山上堂曰。汝等诸人。只得大机。不得大用。师便抽身而去。沩召之。师更不回顾。沩曰。此子堪为法器。
【标05】京兆米和尚
【颂】令僧去问仰山曰。今时还假悟也无。仰曰。悟即不无。争奈落在第二头。师深肯之。又令僧问洞山曰。那个究竟作么生。洞曰。却须问它始得。师亦肯之。
【标06】三角法遇庵主
【颂】因荒乱魁师入山。执刃而问。和尚有甚财宝。师曰。僧家之宝。非君所宜。魁曰。是何宝。师震声一喝。魁不悟。以刃加之。
【标07】王敬初常侍
【颂】视事次。米和尚至。公乃举笔示之。米曰。还判得虚空否。公掷笔入宅。更不复出。米致疑。明日凭鼓山供养主。入探其意。米亦随至。潜在屏蔽间侦伺。供养主才坐。问曰。昨日米和尚有甚言句。便不相见。公曰。师子咬人。韩卢逐块。米闻此语。即省前谬。遽出朗笑曰。我会也。我会也。公曰。会即不无。你试道看。米曰。请常侍举。公乃竖起一只箸。米曰。这野狐精。公曰。这汉彻也。
○问僧。一切众生。还有佛性也无。曰有。公指壁上画狗子曰。这个还有也无。僧无对。公自代曰。看咬著汝。
【标08】西塔光穆禅师
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同别且置。汝道瓶觜里。甚么物出来入去。
【标09】南塔光涌禅师
【标10】少甚俊敏。依仰山剃度。北游谒临济。复归侍山。山曰。汝来作甚么。师曰。礼觐和尚。山曰。还见和尚么。师曰见。山曰。和尚何似驴。师曰。某甲见和尚亦不似佛。山曰。若不似佛。似个甚么。师曰。若有所似。与驴何别。山大惊曰。凡圣两忘。情尽体露。吾以此验人二十年。无决了者。子保任之。山每指谓人曰。此子肉身佛也。
○僧问。真佛住在何处。师曰。言下无相。也不在别处。
【颂】师向火次。有僧来参。师曰。一言说尽山河。僧便问。如何是一言。师以火箸插向炉边。却收旧处。
【标11】霍山景通禅师
【颂】初参仰山。山闭目坐。师乃翘起右足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华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仰山起来打四藤条。师因此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归宗下亦有大[神]佛。名智通)师曾到霍山和尚处。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参霍山唤维那打钟著。师骤步而去(此则按会元见两处霍山。今依颂古并见一章)。
【标12】无著文喜禅师(喜禾人也)
【评】【颂】【标13】往五台山华严寺。至金刚窟礼谒。遇一老翁牵牛而行。邀师入寺。翁呼均提。有童子应声出迎。翁纵牛。引师升堂。堂宇皆耀金色。翁踞床。指绣墩命坐。翁曰。近自何来。师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师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翁曰。多少众。师曰。或三百。或五百。【标14】师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师曰。多少众。翁曰。前三三。后三三。(评举)翁呼童子致茶。并进酥酪。师纳其味。心意豁然。翁拈起玻璃盏问曰。南方还有这个否。师曰无。翁曰。寻常将甚么吃茶。师无对。师睹日色稍晚。遂问翁。拟投一宿得否。翁曰。汝有执心在。不得宿。师曰。某甲无执心。翁曰。汝曾受戒否。师曰。受戒久矣。翁曰。汝若无执心。何用受戒。师辞退。翁令童子相送。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召大德。师应诺。童曰。是多少。师复问曰。此为何处。童曰。此金刚窟般若寺也。师凄然。悟彼翁者即文殊也。不可再见。即稽首童子。愿乞一言为别。【标01】童说偈曰。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心里无嗔是珍宝。无垢无染是真常。言讫。均提与寺俱隐。
【颂】【标02】咸通三年参仰山。顿了心契。令充典座。文殊尝现于粥镬上。师以搅粥篦便打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殊乃说偈曰。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
○一日有异僧来。求斋食。师减己分馈之。仰山预知。问曰。适来果位人至。汝给食否。师曰。辍己回施。仰曰。汝大利益。
【标03】五观顺支禅师
僧问。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是甚么字。师作圆相示之。
【标04】南禅无染禅师
僧问。无句之句。师还答也无。师曰。从来只明恁么事。曰毕竟如何。师曰。且问看。
【标05】大安清干禅师
僧问。从上诸圣。从何而证。师乃斫额。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羊头车子推明月。
【标06】双溪田道者
僧问。如何是啐啄之机。师以手作啄势。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甚么处得个问头来。
【标07】洪州米岭和尚
常语曰。莫过于此。僧问。未审是甚么莫过于此。师曰。不出是。僧后问长庆。为甚么不出是。庆曰。汝拟唤作甚么。
【标08】双峰古禅师
本业讲经。因参先双峰。峰问。大德甚么处住。曰城里。峰曰。寻常还思老僧否。曰常思和尚。无由礼觐。峰曰。只这思底便是大德。师从此领旨。即罢讲席。侍奉数年。后到石霜。但随众而已。更不参请。众谓古侍者。尝受双峰印记。往往闻于石霜。霜欲诘其所悟。而未得其便。师因辞去。霜将拂子送出门首。召曰古侍者。师回首。霜曰。拟著即差。是著即乖。不拟不是。亦莫作个会。除非知有。莫能知之。好去好去。师应喏喏。即前迈。
【标09】资福如宝禅师
【评】【颂】因陈操尚书来。师画一圆相。操曰。弟子与么来。早是不著便。更画圆相。师于中著一点。操曰。将谓是番舶主。师便归方丈闭却门(会元无出)增收僧问。如何是一尘入正受。师作入定势。曰如何是诸尘三昧起。师曰。汝问阿谁。
○师有时坐良久。周视左右曰会么。众曰不会。师曰。不会即谩汝去也。
○问如何是玄旨。师曰。汝与我掩却门。
【标10】芭蕉慧清禅师
【颂】【标11】上堂。拈拄杖示众曰。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座。
○上堂。如人行次。忽遇前面万丈深坑。背后野火来逼。两畔是荆棘丛林。若也向前。则堕坑堑。若也退后。则野火烧身。若也转侧。则被荆棘林碍。当与么时。作么生免得。若也免得。合有出身之路。若免不得。堕身死汉。
○僧问。如何是自己。师曰。望南看北斗。
【颂】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曰。一不得问。二不得休。曰学人不会。师曰。第三度来。与汝相见。
【标12】清化全怤禅师
初参南塔。塔问。从何而来。师曰鄂州。塔曰。鄂州使君名甚么。师曰。化下不敢相触忤。曰此地道不畏。师曰。大丈夫何必相试。塔冁然而笑。遂乃印可。
○僧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我却不知。曰和尚为甚么不知。师曰。不可青天白日尿床也。【标13】师后还故国。钱氏文穆王。特加礼重。忠献王赐紫方袍。师不受。王改以衲衣。仍号纯一禅师。师曰。吾非饰让也。虑后人仿吾而逞欲耳。
【标14】黄连义初禅师
广主刘氏。向师道化。请入府内说法。僧问。人王与法王相见时如何。师曰。两镜相照。万象历然。曰法王心要。达磨西来。五祖付与曹溪。自此不传衣钵。未审碧玉阶前。将何付嘱。师曰。石羊水上行。木马夜翻驹。曰恁么则我王有感。万国归朝。师曰。时人尽唱太平歌。
【标15】资福贞邃禅师
上堂。隔江见资福刹竿。便回去。脚根下好与三十棒。况过江来。时有僧才出。师曰。不堪共语。
【颂】僧问。如何是古人歌。师作此○相示之。
【标16】芭蕉继彻禅师
初参风穴。穴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泥弹子。穴异之。次谒先芭蕉。蕉上堂。举仰山道。两口一无舌。此是吾宗旨。师豁然有省。住后僧问。如何是林溪境。师曰。有山有水。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三门前。佛殿后。
【颂】问有一人不舍生死。不证涅槃。师还提携也无。师曰。不提携。曰为甚么不提携。师曰。林溪粗识好恶。
○问寂寂无依时如何。师曰。未是衲僧分上事。曰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师曰。要行即行。要坐即坐。师有偈曰。芭蕉的旨。不挂唇齿。木童唱和。石人侧耳。
【标01】承天辞确禅师
僧问。学人有一只箭。射即是。不射即是。师曰。作么生是阇黎箭。僧便喝。师曰。这个是草箭子。曰如何是和尚箭。师曰。禁忌须屈指。祷祈便扣牙。
○问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时如何。师曰。亭台深夜雨。楼阁静时钟。曰为甚么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师曰。管笔能书。片舌解语。
○问如何是第一义。师曰。群峰穿海去。滴水下岩来。
(会元九卷终)
青原法眼宗
【标02】清凉文益禅师(谥大法眼)
【标03】弱龄禀具於越州开元寺。属律匠希觉师。盛化于明州鄮山育王寺。师往预听习。究其微旨。复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场。觉师目为我门之游夏也。师以玄机一发。杂务俱捐。振锡南迈。抵福州参长庆。不大发明。
【颂】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藏问。此行何之。师曰。行脚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三人举肇论。至天地与我同根处。藏曰。山河大地。与上座自己。是同是别。师曰别。藏竖起两指。师曰同。藏又竖起两指。便起去。雪霁辞去。藏门送之。【标04】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藏曰。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余。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藏曰。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师于言下大悟。
【颂】【标05】子方上座自长庆来。师举长庆偈问曰。作么生是万象之中独露身。子方举拂子。师曰。恁么会。又争得。曰和尚尊意如何。师曰。唤甚么作万象。曰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