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第一间谍奇书间书 作者:朱蓬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0节:第二章用间之要在于用心(11)
  盖非重金,不能行间也。
  《史记》言:〃秦求晋鄙客间信陵也,行金万斤。汉使陈平间楚也,出黄金四万斤,听所为。〃盖非重金,不能行间也。
  如果不用重金赏赐间谍,间谍活动是不能顺利进行的。
  《史记》有记载:〃秦国用万斤黄金去请求魏国晋鄙将军的门客离间魏王和信陵君的关系。刘邦给了陈平四万斤黄金,任他随便支配,去离间楚王君臣的关系。〃所以说不用重金,间谍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
  间谍活动在敌方内部,生活单调而危险,甚至有惨遭杀害的厄运,所以没有足够的回报,间谍是不愿意进行间谍活动的;但是如果有了丰厚的回报,间谍就甘愿冒巨大的风险进行间谍活动。俗语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是这个道理。间谍人员从事间谍活动的原因是很多的,有的是因为对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有的是因为野心和权欲的膨胀,而金钱和物质的诱惑也是一些人充当间谍出卖情报的最常见的心理需求和动机。古今中外,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专为金钱而充当间谍的人。
  【智谋故事一】齐国不战而亡
  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齐国的不战而亡可说是秦国谍报战略的辉煌战果,齐国也是秦国的〃金钱外交〃的最严重受害者。在战国时期,齐国是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为了攻灭齐国,辅臣李斯首先派间谍进入齐国,以巨金收买了齐王身边的权臣后胜。后胜成为秦国的间谍后,派遣手下的大批门客赴秦。秦国对这些人一律投其所好,以重金收买。而后,这些人又返回齐国,在后胜的举荐下纷纷登居要位。这样秦国就在齐王的周围建构了一个活跃的间谍网,间谍人员从各个方面影响齐王。齐王在秦国间谍的包围之中,既不助五国抗秦,也不整军习武,更不敢得罪秦国。在秦国间谍的诱劝下,他竟废除〃合纵〃,屈从秦国。公元前221年,当秦国强兵压境时,齐王已六神无主,只好向后胜和左右大臣征询战守之策。后胜就按秦国的旨意劝齐王赴秦朝见秦王,以求罢兵。由于齐王的周围已被秦国间谍所渗透,所以左右大臣都异口同声地劝其降秦。这样,齐王未经一战就做了秦国的俘虏,齐国也随之被秦国所推行的谍报战所灭。公元前221年,这一年作为战国时代的结束和秦统一中国的元年而被载入史册。
  虽然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秦在灭亡六国的过程中推行的谍报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进程,这种〃金钱外交〃也是他们最拿手的把戏之一。
  【智谋故事二】陈平离间项羽君臣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手下的陈平也是一位具有奇才的智囊人物,他以重金行间的高超手段,瓦解了项羽的高级领导层,帮助刘邦成就了统一大业。
  公元前204年,项羽围攻荥阳城,断绝了汉军粮道。处于困境中的刘邦,愿意割让荥阳以西的土地求和,遭到了项羽的拒绝,刘邦为此忧虑万分。一天,他问陈平:〃天下纷乱,何时才能平定呢?〃陈平回答说:〃项王手下正直的大臣像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不过数人而已。大王如果能拿出数万斤黄金,行反间之计,来离间他们君臣,使他们彼此离心;项王为人善猜忌,而且听信谗言,这样一定能造成他们自相残杀。然后汉军借机起兵进攻,定能消灭楚国。〃刘邦认为陈平说得有道理,于是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任凭他调用。
  陈平得到充足的经费之后,立即拿来收买楚军将士,在项羽的军中迅速建立了一张间谍网。这张间谍网在项羽耳边传播假情报,说:〃钟离昧等将军,为项羽驰骋疆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不能袭地为王。为此,他们不想效力楚王了,而想和汉王刘邦连手,先灭楚王,再割分楚王的土地为王。〃楚王听信了这些假情报,果然对钟离昧等人猜忌起来,项羽和他手下的主要将领便开始上下离心了。
  为了进一步弄清情况,项羽便派使者到刘邦的驻地刺探虚实。陈平命令以款待诸侯的规格款待使者。但当陈平见到使者时却故意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楚王的使者。〃于是命人撤了丰盛的酒席,换上粗陋的饭食打发使者。使者心里不悦,回到楚营,立即向项羽汇报,项羽果然对范增大起疑心。后来项羽不听范增的劝告,延缓了攻打荥阳的日期。
  第二部分
  第31节:第二章用间之要在于用心(12)
  亚父范增知道了项羽怀疑他,就对项羽生气地说:〃天下大势已定,我已无能为力,您好自为之吧,请您准许我带着我这把老骨头回乡吧!〃说完,亚父便离项羽而去,还没走到家乡,就因背部的毒疮发作而死。
  陈平离间成功后,就在一天夜里从荥阳城东门放出二千名妇女,楚军以为汉军出战便起而攻击,陈平却和汉王从西城连夜离开荥阳,前往关中。陈平的间谍战略,离间了楚军将帅,消灭了楚军的智囊,在楚军的上层指挥系统中造成人才短缺,导致了项王战略指挥不力,最终战败,自刎于乌江。
  【智谋故事三】追求金钱的间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位代号为〃西塞罗〃的间谍就因为受到金钱和物质的诱惑而甘心从事间谍活动。
  西塞罗自称阿尔巴尼亚人,真名叫伊列萨·巴兹纳,〃西塞罗〃本是罗马著名的雄辩演说家的名字,巴兹纳把它作为自己的间谍代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招聘为英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的侍从。那位英国大使休·纳奇布尔·休格森爵士喜欢音乐,而西塞罗能凭他惊人的记忆唱许多意大利的歌剧,所以他很快成为大使的贴身男仆。
  休格森是位小心谨慎的人,他把他最秘密的档案保存在卧室中的一只黑色公文箱里,而公文箱的钥匙总是随身携带。1943年10月的一天早晨,正当大使在洗澡时,西塞罗收拾大使的衣服,从裤袋里发现了公文箱的钥匙,他就偷偷地复制了一把。然后他又买了一架照相机,趁大使睡觉或外出时,打开公文箱取出档案,拿到他在楼梯底下的住处,借助100瓦的灯泡光线,进行偷拍。
  一天晚上,西塞罗找到德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的商务代表摩希思,声称如果能立即给他两万英镑的巨款,他就可以交出英国大使馆两卷秘密档案的照片。只要给够钱,以后他可以继续出售这类照片。德国大使冯·巴本接到摩希思的报告后,立即请示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里宾特洛甫又找德国军事情报局头目沃尔特·舒伦堡商量,最后决定对西塞罗进行一次冒险性的试探。
  当西塞罗得到两万英镑的巨款后,将一个装着胶卷的铝盒交给了摩希思。摩希思经过检查,发现这些胶卷包含下面的内容:英国驻土耳其全部间谍名单、对苏联实行禁运的各种武器装备的精确型号和数量报告摘要、英国驻土耳其大使送交伦敦的备忘录副本、英国外交部的临时报告。摩希思惊呼:〃这些照片泄露了一个间谍可能一生都梦寐以求的档案。〃这些情报立即受到德国情报部门和希特勒的重视。按照沃尔特·舒伦堡的指示,德国人迅速将西塞罗吸收为间谍。
  此后,西塞罗又以20张照片向德国换取了一万五千英镑的巨款。在六个月的时间里,他共得到一百万英镑。为了这些宝贵的情报,德国人满足了西塞罗的要求,慷慨地向他提供了英国银行现钞。起初,他把这些现钞保存在英国大使馆内他的房间的地毯下,因为他喜欢享受那种踩在钱上的感觉。后来钱太多了,他就把现钞存入了银行。
  一次,西塞罗在和德国人秘密接头时,德国人问他:〃你既不是德国人,又不像对德国人有多大的好感,为什么为德国人充当间谍呢?〃他淡淡地回答说:〃我只是对钱有好感。〃
  〃你不是赚了很多钱吗?为什么还要这么多钱?〃
  〃我要到南美去,在那里买一座大别墅,过着没有烦恼的生活,再雇一个像我这样的佣人,这是我一生的愿望。〃
  由此可以看出,西塞罗当间谍,既不是为了支持德国,也不是为了反对英国,而仅仅是一种对金钱的贪婪的追求。
  【趣味故事链接】甲午战争前后日本重金培养间谍
  间谍是一项危险的职业,必须要有重赏,才能买到勇夫为自己卖命。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开始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为了适应这种扩张的需要,日本开始针对中国进行间谍活动,为此不惜花费重金创办间谍机构、培养间谍人员。到了1895年前后,日本的间谍网已经深入到了中国各地。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战败,同日本政府花重金在中国秘密开展间谍活动、搜集了大量重要情报有关。在情报战中稍逊一筹,这是造成北洋海军全军覆灭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32节:第二章用间之要在于用心(13)
  明治维新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日本,有足够的资金支付间谍活动的费用。1886年,甲午战争前日本在华最庞大的间谍机构〃乐善堂〃成立。该组织由日本对华谍报头目荒尾精在汉口成立,主要以经营眼药水、书籍、杂货为掩护,逐步将触角伸向中国各地。后来〃乐善堂〃相继在北京、长沙、重庆、天津、福州等地建立了众多的分支机构,形成了一个遍布中国各地的间谍网,有的势力甚至延伸到中国的广大农村。1890年,另一个间谍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在上海英租界成立,所长仍为荒尾精,代理所长为根津一,该组织以培养〃中日贸易人才〃为名开展间谍训练活动。
  日本两大间谍机构的触角遍布中国城乡。在重金的支持下,来自日本国内的间谍人员得到了良好培养,纷纷以外交官、商人、医生、学生等合法身份作掩护开展间谍活动,有的日本人还剃发改装冒充中国人。早在1888年底,就有一些日本间谍潜伏在施工中的威海卫炮台以及威海卫通向荣成的道路、荣成湾附近进行间谍活动。他们分析情报,认为日本对中国开战时,最好能从荣成湾登陆,这样可以对威海卫采取背后进攻的战术。因为荣成湾面阔水深,沙底适于受锚,这里又位于直隶海峡外侧的偏僻海隅,清人重视不够。后来这个建议得到采纳,为日军击败北洋舰队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还花重金到处收买中国汉奸,四处为他们搜集情报。当年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清军曾从日军俘虏身上搜出一张地图,该地图十分详细,上面村、路、炮台、营房、山、河、井、树都画得十分详细,使人一目了然。这是日本间谍的活动的结果,表明在金钱的诱惑下,许多汉奸无耻地为日本人卖命。张之洞等人对此十分忧虑,纷纷上书提出了一些反间谍的建议。其中提到:一、因为日本间谍往往通过汉奸为其搜集情报,所以主张实行保甲,严惩汉奸,这是反间谍的根本所在;二、很多地方由于连年战乱和饥荒,在日本间谍粮、钱的诱惑下有很多人为了生计当起了汉奸,所以应该推行奖赏揭发的政策,对百姓进行安抚。从这些建议中不难看出,奖赏在间谍活动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清廷曾采取过部分防谍措施,破获了几起间谍案,但总体上没有能有效防止日本的谍报活动,导致军机泄露。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由于清政府对谍报工作不重视,许多日本人继续以各种方式刺探中国的军情,间谍活动非常猖獗。比如,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清政府居然还为日本对华谍报头目、日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的实地考察提供方便。李鸿章甚至将他视为座上宾,请他参观了军工厂、军事设施等。川上进一步了解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对清军战力及地形、风俗人情均作了详细考察,确信清政府战则必败。而在两国交战之时,居然有许多清政府官员为谋取个人私利,充当日本间谍,为日本提供大量情报,或提供种种帮助。李鸿章的外甥、天津军械局总办张士珩为牟取暴利竟然盗卖弹药给日本军队;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通过上海候补道张鸿禄向日本军队出售大米等粮食。
  1894年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两国军队在朝鲜展开激烈战斗。因为战争,日本驻天津领事馆被撤走,日本间谍头目荒尾精门下的宗方小太郎伪装成中国老百姓,在威海、旅顺一带刺探中国的海军情报。8月中旬,由于朝鲜战场上的平壤战事紧急,清政府决定向朝鲜再派援兵,并由招商局的五艘轮船运送清军六千人入朝。李鸿章电令北洋舰队主力护航,以防止日本舰队袭击。停泊于威海附近的北洋舰队〃镇远〃号等14艘军舰投入出征准备。
  宗方小太郎查明了北洋舰队的出发时间,立刻将其开赴朝鲜的具体日期电告〃日清贸易研究所〃的根津一,根津一则把消息转告给日军大本营。日军大本营采取了措施,9月15日日本舰队抵达朝鲜的黄海道大东河口附近。到9月18日的黄海海战,北洋舰队失利。后来宗方小太郎被召回国内,接受天皇的召见。后来他得到评价:〃日清战争之时,他密行威海卫军港,详细侦察敌情,对君国作出极大贡献。〃一个小小的间谍居然得到天皇的召见和极高评价,可见日本在对间谍的名利奖赏上十分重视。
  第33节:第二章用间之要在于用心(14)
  由于日本重金奖赏谍报人员,而清朝对情报工作极端不重视,结果促成了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全军覆灭。甲午战争后,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则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谍报工作的重要性有至于此,这个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第三节 神明变化以用间
  卫公论间,又有间亲、间能、间助、间邻、间左右诸间法。
  方今于间能、间助、间邻诸间法,正可神明变化而用之。
  古人间邻之法,师其意而变通之,大可用于今。读古人兵书,不必泥其词而刻舟求剑,贵神明而变通之也。
  李卫公提出了用间的五种方法:离间对方与其亲属的关系;离间对方与其有作为之人的关系;离间对方首领认为的助手、合作者、协从者的关系;离间对方与其友好邻邦的关系;离间对方首领与其部下、左右侍者的关系的间谍活动方法。
  间能、间助、间邻等方法,可谓是神秘莫测、变幻多端的用间方法。
  古人提出的间邻之法,我们要学习领会此法的真正含义,从中变通,就可以用于当下。读古人的兵书,不要拘泥于字面意思,刻舟求剑,而是要重视学习其神妙莫测的精髓,从中求得变通。
  李卫公,即李靖,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位富有作战和指挥经验的名将。所著《李卫公兵法》也是古代一部兵书,采用问答形式记录成书。他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形象比喻来说明:成功的间谍活动,尤其是瓦解敌方上层的高级间谍活动总是和对方的政治状况紧密相连的。间谍活动仅仅是一种手段,既不可以轻视它,也不可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法宝。间谍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与使用间谍的统治集团的政治状况、道德水准、指挥艺术等都有极大的关系。这种把间谍活动的成败与政治相联系和统一起来的思想认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十分深刻的,这一间谍理论,不仅对古代,而且对现代的间谍情报战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间书》的作者朱逢甲在自己的著作中根据《李卫公兵法》中对于间谍活动方法的精辟论述,总结了用间的六大基本方法,并指出用间的根本原则在于变通,在于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灵活变化以用间。
  (一)间亲
  间亲,若秦间之于信陵是也。
  间亲,是离间对方与其亲属关系或亲密朋友的一种间谍活动方法,就像秦国间谍离间信陵君与魏王的关系一样。
  在斗争中,作战双方往往并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得到了亲人或朋友的支持。所以己方可以用计谋或者利益来离间对方亲人或朋友的关系,利用枕边之言,或是散布谣言,让其反目,使得对方无暇他顾或者能力削弱,我方就能乘虚而入,取得胜利。这种方法不仅在战争中多有使用,而且在宫廷的政治斗争中、争权夺势的利益分配中也屡见不鲜。
  【智谋故事一】信陵君郁郁而终
  春秋战国时期,魏公子信陵君足智多谋,门客众多,威震天下。他曾多次率兵打败强大的秦国,秦王对他很是头疼,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秦王手下的一个谋臣给他出了个主意:晋鄙被信陵君窃去兵符而遭杀身之祸,他的手下怀恨在心,一直想伺机报复,何不借刀杀人呢?秦王对这一计谋很满意,于是派间谍带上黄金万两到魏国活动。
  秦王的间谍到了魏国以后,千辛万苦才找到了晋鄙当年的手下,故意旧事重提,激起了晋鄙手下对信陵君的愤恨,并发誓一定要寻找机会为晋鄙将军报仇。间谍一听此话,正中下怀,于是假意同情了一番,然后说:〃现在机会来了。只要你把以前晋将军的门客找到并聚拢起来,有机会就在魏王面前诋毁信陵君,那么不用你们亲自动手,信陵君也不会有好结果。〃说完就拿出一些黄金来,让这些人作为活动的经费。
  从此,魏王就不断地听到一些人对他说:〃信陵君在外流亡了数十年,现在做了魏国的大将军,各国诸侯将士都十分敬畏他,知道他的名气,却没有人听说过魏王您。信陵君一定想趁这个机会称王。我们还听说,各国诸侯都害怕他的声威,正打算一起拥立他为王呢。〃
  第34节:第二章用间之要在于用心(15)
  魏王听了这些谗言尽管表面上沉默不语,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感到信陵君的存在已危及自己的地位。
  不久,秦王手下又给秦王出了一个主意,让秦王派人去祝贺信陵君。
  于是这天,信陵君府上来了一群打着秦王旗号的人,他们带了一堆十分贵重的礼物,一见到信陵君,他们就齐声贺道:〃恭喜您,公子已经要做魏王了吧!〃
  信陵君听见这话就呆住了,心想这些人来者不善,其中必有阴谋。于是信陵君怒声喝走了这些人,拒收他们送来的礼物。
  然而与此同时,晋鄙的门客变本加厉,他们造的谣言每一天都传到魏王的耳朵里。魏王无法无动于衷,他渐渐地被迷惑,真的开始怀疑起信陵君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