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天满。天,天部。满,满盛也。天满名意指穴内阳气为满盛之状。理同百会名解。
4)天蒲。天,天部也。蒲,古指草盖的园屋,此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卫外之气。理同百会名解。
5)巅上。巅,顶也。上,上部也。巅上名意指本穴位处头顶,且气血为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理同百会名解。
6)督脉足太阳之会。本穴物质为手足三阳经之阳气汇聚而成,但以膀胱经及督脉传入的阳气为多,故为督脉足太阳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充盛阳气。
【运行规律】 散热冷缩后循督脉下传前顶穴。
【功能作用】 升阳举陷,益气固脱。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1 前顶
【穴义】 前面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被顶撞不能上行。
【名解】 前,前部也。顶,挤顶也。前顶名意指前面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被顶撞而不能上行。本穴物质来自于百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和囟会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百会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时是散热冷缩的变化,而囟会穴的水湿之气在上行至本穴时则是吸热蒸升的变化,二气在本穴相会后,降行的气血顶住了上行的气血,故名前顶。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温热水气。
【运行规律】 由本穴输散于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 补益肺气,传导水湿。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2 囟会
【别名】 囟中,鬼门,天窗,顶门,囟门。
【穴义】 督脉上行的弱小水湿在此聚集。
【名解】1)囟会。囟,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也,此指穴内气血有肾气的收引特征。会,交会也。囟会名意指督脉上行的弱小水湿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上星穴传来的弱小水湿,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同肾气有收引特征,故名囟会。囟中、鬼门、囟门名意与囟会同,中指穴内,鬼指穴内气血寒湿收引。
2)天窗。天,天部也。窗,窗户也,气之通道也,虚也。天窗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之下的水湿之气,天之上部气血空虚。本穴物质为来自上星穴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则聚集在天之下部,天之上部气血如同空虚之状,故名天窗。
3)顶门。顶,挤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顶门名意指督脉吸热的上行气血在此被顶撞而不能上行。本穴物质为上星穴传来的弱小水气,因无外界热助,弱小水气至此后不能上行,如同被顶撞一般,故名顶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由本穴输散于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 补益肺气,传导水湿。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3 上星
【别名】 鬼堂,明堂,神堂。
【穴义】 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蒸升。
【名解】1)上星。上,上行也。星,指穴内的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也。上星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蒸升。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为缓慢蒸升之状,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故名上星。
2)鬼堂。鬼,与天相对,此指穴内气血为阴性水湿。堂,聚散之所也。鬼堂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阴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冷缩而化为阴性水湿,故名鬼堂。明堂、神堂名意与鬼堂近同,明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明处,神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由本穴外散头之各部,小部分吸热后循督脉上行。
【功能作用】 降浊升清。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4 神庭 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别名】 天庭。
【穴义】 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聚集。
【名解】1)神庭。神,天部之气也。庭,庭院也,聚散之所也。神庭名意指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来自胃经的热散之气及膀胱经的外散水湿,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督脉天部气血的会聚之地,故名神庭。天庭名意与神庭同。
2)督脉足太阳是明之会。本穴物质主要为足阳明提供的湿热水气和足太阳提供的外散水湿,故为足太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由本穴外散头之各部,小部分吸热后循督脉上传上星穴。
【功能作用】 除湿化湿。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5 素髎
【别名】 面王,面正,正面,面土。
【穴义】 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
【名解】素髎。素,古指白色的生绢,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水气。髎,孔隙也。素髎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则散热缩合为水湿云气并由本穴归降于地,降地之液如同从细小的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素髎。面王。面,头面也。王,君也。面王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头面阳气冷降的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不断地液化为地部经水,此冷降之水如同化气的君王一般,故名面王。面正、正面、面土名意与面王近同,正指穴内气血为地部水液,为面部气血的主流物质,土则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地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及地部的弱少水液。
【运行规律】 水湿之气冷降归地,地部经水则循督脉下传水沟穴。
【功能作用】 除湿降浊。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热则泻针出气,禁灸。
26 水沟 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别名】 人中,鬼客厅,鬼宫,鬼市,鬼排。
【穴义】 督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循地部沟渠下行。
【名解】1)水沟。水,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也。沟,水液的渠道也。水沟名意指督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循地部沟渠下行。本穴物质为素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为循督脉下行,本穴的微观形态如同地部的小沟渠,故名水沟。
2)人中。人,指本穴位在头面天地人三部中的人部。中,指本穴位处在头面前正中线。人中名意指本穴位于鼻唇沟的中部,无它意。
3)鬼客厅。鬼,与天相对,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客厅,接待客人的厅堂也。鬼客厅名意指穴内气血为来自天部之气的冷降水液。本穴位处督脉,督脉气血以阳气为主,地部经水稀少,而本穴气血则为地部经水,地部经水如同督脉气血的宾客一般,故名鬼客厅。鬼宫、鬼市、鬼排名意与鬼客厅同。
4)督脉手足阳明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不光为督脉的阳气冷降而成,主要的是手足阳明经的冷降水液,故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 根据人体所处的不同体位而分别传于手足阳明经及督脉的兑端穴。
【功能作用】 分流督脉经水,通经活络。
手太陰肺經有11穴(左右共22穴),其中有九穴配列在上肢掌面橈側,兩穴在前胸上部,經茫瘘c在上胸部位的中府穴,終點則是在大拇指的少商穴。主治呼吸系統疾病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手太陰肺經的穴道:依序為 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共計11穴。
手陽明大腸經有20穴(左右共40穴),其中15穴配列在上肢背面橈側,5穴在頸、面部,經茫瘘c在食指的商陽穴,終點則是在鼻翼旁的迎香穴。主治腸胃等腹部疾病,神經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熱性病,眼、目、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手陽明大腸經的穴道:依序為 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臂臑、肩骨禺、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足陽明胃經有45穴(左右共90穴),其中15穴配列在下肢的前外側面,30穴在側腹、胸部、頭部。經茫瘘c在頭部的承泣穴,終點則是在第二腳趾的厲兌穴。主治腸胃等消化系統,神經精神方面病症,呼吸和循環系統某些病症,頭面、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足陽明胃經的穴道:依序為承泣、四白、巨髎、地偅⒋笥㈩a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鷹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谿、沖陽、陷谷、內庭、厲兌。
足太陰脾經有21穴(左右共42穴),其中11穴配列在下肢內側面的前部,10穴在側胸腹腹。經茫瘘c在腳拇指的耄О籽ǎK點則是在腋下的大包穴。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統病症,泌尿生殖系統病症,以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足太陰脾經的穴道:依序為 耄О住⒋蠖肌⑻住⒐珜O、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福А⑻熵G、胸鄉、周榮、大包。
手少陰心經有9穴(左右共18穴),其中8穴配列在上肢掌側面的尺側,1穴在側胸上部。經茫瘘c在腋窩中間的極泉穴,終點則是在手小指的少沖穴。主治胸、心循環系統病症,神經精神方面病症,以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手少陰心經的穴道:依序為 極泉、青臁⑸俸!㈧‘道、通里、陰郄、神門、少府、少沖。
手太陽小腸經有19穴(左右共38穴),其中8穴配列在上肢背面的尺側,11穴在肩、井、面部。經茫瘘c在手小指的少澤穴,終點則是在耳珠的聽宮穴。主治腹部、小腸、胸、心、咽喉病症,某些熱性疾病,精神方面病症和頭、頸、眼、耳病症,以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手太陽小腸經的穴道:依序為 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足太陽膀胱經有67穴(左右共134穴),其中49穴配列在頭面部、頸部、背腰部之督茫齼蓚龋N18穴則配列在下肢的正中線上及足的外側部。經茫瘘c在眼框內側的睛明穴,終點則是在足小趾頭上的至陰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精神方面病症、呼吸、循環、消化系統病症和熱性病,以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足太陽膀胱經的穴道:依序為 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木予、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附分、魄戶、膏盲俞、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偅⒚らT、志室、胞盲、秩邊、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合陽、承筋、承山、飛揚、附陽、崑崙、僕參、申茫⒔痖T、京骨、束骨、通谷、至陰。
足少陰腎經有27穴(左右共54穴),其中10穴配列在下肢內側面的後部,餘17穴則配列於胸腹部任茫齼蓚取=浢}起點在足掌心中央的湧泉穴,終點則是在胸部鎖骨下緣的俞府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精神方面病症、呼吸、循環、消化系統病症,以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足少陰腎經的穴道:依序為 湧泉、然谷、照海、水泉、大鐘、太谿、復溜、交信、築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盲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步廊、神封、臁妗⑸癫亍小⒂岣
手厥陰心包經有9穴(左右共18穴),其中8穴配列於上肢掌面的正中線上,1穴在前胸上部。經茫瘘c在乳頭外側一寸,第四肋間的天池穴,終點則是在手中指頭的中沖穴。主治胸、心等循環系統病症、神經方面病症,以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手厥陰心包經的穴道:依序為 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沖。
手少陽三焦經有23穴(左右共46穴),其中13穴配列於上肢背面的正中線上,10穴在頸、側頭部。經茫瘘c在手部無名指上的關沖穴,終點則是眉梢外側凹陷處的絲竹空穴。主治胸、心、肺、咽喉病症,某些熱性病症和側頭部、眼、耳病以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手少陽三焦經的穴道:依序為 關沖、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瘈茫B息、角孫、耳門、和髎、絲竹空。
足少陽膽經有44穴(左右共88穴),其中15穴配列於下肢背的外側面,29穴在臀、側胸、側頭等部。經茫瘘c在眼框外緣凹陷上的瞳子髎穴,終點則是足部小指次小指上的福ш幯āV髦涡兀俊⒏文懖≈ⅲ瑹嵝圆 ⑸窠浵到y病症,頭側部、眼、耳、咽喉病症,以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足少陽膽經的穴道:依序為 瞳子髎、聽會、上關、頜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福ш帯⑼旯恰⒈旧瘛㈥柊住⑴R泣、目窗、正營、承臁⒛X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茫⑽鍢小⒕S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谿、足福ш帯
足厥陰肝經有14穴(左右共28穴),其中12穴配列於下肢內側面,其餘2穴在胸部及腹部。經茫瘘c在足大指端的大敦穴,終點則是乳下二根肋骨距離的期門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病症、肝膽病症、眼病,以及本經茫涍^部位的病症。足少陽膽經的穴道:依序為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五里、陰廉、急茫⒄麻T、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