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身的经络是左右前后互相对称的,四肢的穴,左右相同。躯干前后也是前后呼应,如任脉对督脉,肾经对华佗夹脊(今称夹脊穴),胃经对膀胱经第一行,肝、脾经对膀胱经第二行,胆经由胸、胁、腰互对,心经由极泉互对,各经莫不前后左右彼此互通。因此这种痛点缪刺法,极为有效而止痛最快。
13.肩周炎
【治疗经验】
◎张殿龙:以痛点中心为输穴治疗肩周炎、腱鞘炎、网球肘10次内痊愈。
操作:以痛点中心为穴(以痛为输)按病变取体位,让病人用一个手指(食或中指)找出痛点的中心(最痛处)取穴,浅刺0。1~0。2寸(即皮内针刺以毫针不能直立为度)用扬刺法(中心1针,周围4针),用小提插(即振擅)手法2…5分钟,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针。
典型病例:张xx,男,52岁。患肩周炎11年,肩不能举,查痛点在肩髃穴外0。5cm处,用上述方法1次治愈。
按语:肩周炎、腱鞘炎、网球肘都为风寒邪侵袭脉络,使经气运行受阻,不通则痛,采用扬刺法通经活络解痛。扬刺法中心l针用小提插手法用力要均频率越快越好。周围4针针刺部位应在痛区边沿为好。
14.急性软组织扭伤
【治疗经验】
◎田桂英:急性软组织扭伤是针灸科常见病之一,笔者用阿是穴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操作:选局部阿是穴(病处压痛点)患者腰部取俯卧位,肩部取坐位,阿是穴(病处压痛点)局部常规消毒后,以梅花针局部中等强度叩刺,叩刺皮肤轻微出血为度(必须叩刺皮肤微出血,否则无效)。叩刺完后,选用中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拔5…10分钟,取罐后,消毒去污,盖上消毒敷料即可,隔日1次。
典型病例:魏XX,男,56岁。患者因搬重物扭伤腰部,痛如针刺,活动受限,左右扭转疼痛加剧,无腰痛史。检查:第4腰椎左侧肌肉明显压痛,直腿抬高65度,左下肢无痛麻感,舌质稍暗,苔白,脉沉涩。按上法治疗1次,左侧腰部疼痛消失。
按语:急性软组织扭伤,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用梅花针加拔火罐,有活血通络,镇痛祛邪之功,可以消散瘀血,起到祛瘀生新,畅通气血的作用。梅花针加拔火罐并用,对于气滞血瘀有独特的疗效。
15.腱鞘囊肿
【治疗经验】
◎杨成华:运用此穴治疗腱鞘囊肿。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
操作:用26…28号毫针从囊肿中央垂直刺到囊底,再在四周各刺1针(针尖均横刺穿过囊肿),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行针时有酸胀痛感。出针后用酒精棉球揉按囊肿10分钟。
典型病例:邹XX,女,43岁。1982年8月3日就诊。患者3年前左足背出现一囊状物,如黄豆,后逐渐增大,如胡桃大,囊肿坚硬,局部压痛,影响穿鞋和行走,近日到某地区医院治疗,确诊为腱鞘囊肿,需动手术。患者惧怕,前来我处求治。余采用针刺阿是穴法,隔日l次,12次即痊愈。
按语:腱鞘囊肿在皮里膜外,属祖国医学“筋结”范畴。多因疲累伤筋,筋脉塞阻所致。故针刺阿是穴能疏经活血,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以达改善和调节腱鞘囊肿周围血管、神经、体液、皮肤等组织的代谢,破坏腱鞘囊肿组织,促进有害物质的排除。
◎王松荣:针刺治疗筋瘤(现代医学叫腱鞘囊肿),每获良效。
典型病例:王x,男,66岁。双手腕背正中皮下筋膜内各生一肿物,状似雀蛋大隆起,圆滑,固定不移,按之不易推动,张力较大,双腕力减弱,局部不红,已2年多。经本院外科诊断为“腱鞘囊肿”,嘱手术切除,因患者畏痛,改内服外敷药未效,又多次推拿亦无效,遂取针刺治疗。用1。5寸26号毫针1根,消毒后在肿物隆起的皮肤最高点捻转进针,针尖达到肿物的核心部后急捻转针,待患者针感较强后,向核心左右前后旋转捻转提插15分钟,术毕出针。经1次治疗痊愈,至今未复发。
注意事项:当针尖达到肿物核心部后向核心左右前后捻转提插时,切勿刺破囊壁,以免胶状粘液溢出,影响疗效。在1周内禁食辛辣和虾蟹类食物。
按语:治疗中如不慎在旋转或捻转提插时刺破囊壁使粘液物溢出,会严重影响效果。此时须改为梅花式针刺,数次治疗后,仍可痊愈。
◎吴旭初:风湿病人及劳损者常患此症,用火针阿是穴治疗四肢腱鞘囊肿,疗效好无痛苦。火针后并可每日再艾灸1…3次。
操作:先在囊肿部做标记,并摸清周围解剖情况,以免损伤神经及血管骨膜等。于腱鞘囊肿的最高处(中心)局部皮肤严格消毒,用三棱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插入囊肿中心处即抽出,然后用力挤尽囊肿内部的粘液状液体,用消毒纱布掩盖,胶布固定即可。
典型病例:张xx,女,45岁。右手腕患腱鞘囊肿2年余,逐渐长大如蚕豆,劳作均感痠痛不便,外科建议切除,病员不愿手术,经笔者火针1次.挤出胶状粘液lml,症状体征立即消失,又经艾灸3次,观察半年,未再复发。
16.甲状腺腺瘤
【治疗经验】
◎吴旭初:毫针扬刺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效果明显。隔日l次,10次为1疗程,必要时中间停针3…5天后继续治疗,治疗过程中无副作用,一般小腺瘤7…10次即可愈。
操作:平卧,观察颈前甲状腺腺瘤最高点即定其穴,用毫针扬刺法,先在腺瘤中心最高处,用30号1寸毫针直刺l针,然后再在其周围向中心各针刺5…6针,留针20…30分钟,捻转补泻法,并可用艾条灸,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典型病例:刘xx,女,18岁。颈前偏左出现一肿物如莲子大1年余,质软无压痛,经外科诊断为甲状腺瘤,需手术切除,病员恐惧而来我科求治。笔者于腺瘤处用毫针扬刺,隔日1次。经2次治疗后逐渐缩小,经7次治疗瘤体消失。5年来多次复查未复发。
按语:甲状腺腺瘤是良性肿瘤,一般用外科手术摘除,腺瘤初期较小,及早针灸治疗效果好且无副作用。
17.胆石症、胆囊炎疼痛
【治疗经验】
◎朱长生:胆痛穴分胸前背后二处。①在患者右胸下第8、9肋软骨连接的边缘处,此处为足少阳胆经脉与足厥阴肝经脉的交合处,即日月穴外侧。探压出疼痛点,有些病人甚为敏感。②在患者右背部第8、9肋间的肋骨下缘处,离胸椎旁外约3寸左右处,探压出最明显的压痛点(有时可位于胆俞下范围)。此处压痛多为慢性胆囊炎,结石较多较大者。③在上述二处(指胸前或背后),比较压痛最明显者,经选出后即可进行治疗。
胆石症或胆囊炎急性或慢性急性发作时,疼痛难忍,极为痛苦,如果采用针刺或指压胆痛穴可以得到及时的缓解或止痛。先给予止痛,而后进一步对症治疗。此方法最适用于急诊室或进行综合治疗。
操作:在胸前处的敏感点,用针治或用指压法均可。在背部多用指压法,同样可以达到止痛目的,尤其对体瘦病人较为适用。对多数体胖病人既可用指压法,也可用针刺法。针法:用1寸毫针,当进针得气时可以捻动(为增强刺激性),留针2分钟左右起针后,病人会告知疼痛情况。在背部针治,针刺方向必须向胸椎方向进针,以防体瘦病人被针刺入胸腔引起气胸。指压法:一般用拇指按压,按压时用指尖,压力可由轻到重着力,同时用按捣法(目的加强刺激性),约5…10分钟左右,即可停止,并询问病人疼痛情况。
如作综合治疗或连续门诊治疗,可采用2%普鲁卡因2ml注射胆痛点(注射前先作过敏试验),可达到较长时间的止痛作用,这方法又可及时止痛,有利于内外科进一步治疗。
典型病例:仇xx,女,28岁。1962年9月10日初诊。主诉:右上腹部伴右肋背持续性疼痛10多天,经x院急诊拍X线片确诊为胆石症伴胆囊炎,建议手术治疗,由于恐惧采取保守疗法,注射阿托品多次及对症药物,疼痛仍然未减。经我院门诊应用指压法加局封法,以后进一步作对症治疗。随访至今未复发,健康良好,退休后仍然参加全天工作。
您下载的文件来自txt。nokiacn/index。php?fromuid=418654(老辛)为你制作!
【…TXT论坛】…立志要做最新最全的txt文本格式电子书下载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