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文字来作佛事。

  讲到这里要提出一个重点,《维摩诘经》在佛法中是从果上说因的。已经成就的佛,像维摩居士(金粟如来的化身)来到这个世界上,同我们一样是血肉之躯,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维摩居士以生病的因缘,引出这一部经来说法,在说法中,又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境界,例如方丈室中容纳好几万人,又为每人借了一张师子座,又有天女散花,任意转男女相,甚至去上方世界,同香积佛化缘吃饭等等。都是在说佛法有成就的人,他们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智慧、能力,这些都是佛果上的事。现在这一品,菩萨行品,是讲因地,
说明如何修持才能得到佛果。

  什么是菩萨行?现在先告诉我们什么是佛法,我们正在讲到什么是作佛事。一讲到作佛事,大家通常就想到找出家人诵经,或者放焰口,或者作水陆道场,或者持个咒子。这些也是作佛事,是为佛法佛教而作的事。本品告诉你,真正的佛事包括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太多了。你不要偏执一种,好像有人只抓住念阿弥陀佛,其它都是外道;或是学密宗的人,认为净土是没有智慧的,而禅宗是狂妄的;或者搞气功之类有为法的人,看不起静坐;或者静坐的人看不起搞气脉的人等等。

  佛告诉我们,一切皆是佛法,就看你的智慧从哪里透入。《维摩诘经》讲了那么多都是佛事,可是如果拿《华严经》来比,《维摩诘经》只讲了百分之一。《华严经》讲得太多太多了,乃至依《华严经》,佛有时叫做神仙、猪仔、神、上帝,都是化名,那太伟大了。

  下面《维摩诘经》一转,开始讲佛土,土要读如「度」,我再一次提醒大家。什么是佛土?就是佛的境界。修净土的人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阿弥陀佛的国土是什么样子呢?《阿弥陀经》告诉我们那里之好,地是金刚钻铺的,光亮而平坦,七宝行树等等。但是你要注意,《阿弥陀经》所讲的种种好,非究竟法,而只是我们人世间认为最好最好的。佛土真正的美丽,是人世间的观念没有办法理解的,但是佛要向我们介绍那里的好,要怎么说呢?好像有的乡下人一辈子没有见过黄金,要怎么对他说?只好讲那金子同橘子皮一样,这样他就以为知道了,他的理解金子是橘子皮。所以佛用我们世间法来介绍,讲金银琉璃玛瑙等等,极乐世界究竟是中国式的还是西洋式的?不知道啊!

  佛土究竟是怎么形成的?那是一切佛菩萨的共业所造。我们这个世界,是我们众生共业所生。共业别业的问题这里不讲了,到别的课程再说。譬如我们说五方佛,中间是毗卢遮那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东方再过去,还有阿閦佛,多得很。关于这方面,你要看大藏经里的一部《千佛名经》,讲得很清楚。要了解释迦牟尼佛如何介绍阿弥陀佛佛土,就要研究《法华经》《大宝积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我常对人说笑话,我说你们念阿弥陀佛那么诚心,真是好没良心啊!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介绍给我们的,结果你每次念阿弥陀佛都不先念释迦牟尼佛,真是新人入洞房,媒人抛过墙。现在连释迦牟尼佛的教化都不理了,如此忘本,连作人都不够,还能成佛吗?

  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介绍了很多佛土,就这一点来讲真值得敬佩,而且佛也没有说自己了不起。大乘菩萨戒第一条,就是不自赞毁他,犯了这条戒就没资格学佛了。有的人即使不自赞毁他,但是却会间接的这么做,例如被问起某某人如何,就答,他,我没有意见!好像自己很有道,不说人家坏话,但是这个态度比骂人还糟。

  佛土个个不同,依每个佛的教化和成就不同,佛土的境界就不同。这个原则把握住了,经文中所提到的佛土就不用一一详细介绍了。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有的佛土清净,寂寞无言,万一你到了那个境界,能受得了吗?恐怕很难。我们人越到老就越想找人讲话,要找听众。乃至没人可讲了,心里面还在讲,念头不能止。学佛真的绝对清净了,你反而会害怕的,要能够享受清净,享受寂寞,才可以学佛。

  我有个朋友,年纪很大了,学问很好,学佛也几十年了,他用功也很有心得,在外面名气也很大,去年他来看我,说到他到国外某某人的道场去了一趟,那边只有一个人,人家要他住下来,他不肯。我问为什么。他说自己只住了一夜,清晨起来看到主人一个人跪在房中念佛,那个场面好凄清寂寞,自己实在受不了,所以不肯住下去。我听了就说,那个人实在了不起。

  修行能否做到清净佛土暂且不谈,能做到寂寞无言就不容易了。如何才能做到寂寞无言呢?苍雪大师有诗曰:「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没有烦恼,没有事,善恶是非苦乐都没有,这才是寂寞无言。不是嘴里没有说话,而是心声都没有了。

  「无说无示」没有任何表示。「无识」没有意识作用,这是第六意识之识。「无作」不作意了,是五遍行之作意。不管你修净土、禅宗、密宗,能做到这一条,就是佛境界。无为而作佛事,佛的清净法身就现前了,这也就是禅宗的开悟境界,也就是真净土,心的净土。

  佛说的这一段话就是点题,今天的年轻人不懂点题,过去的人考功名作文章,看了题目,提起笔写的第一句话就是要点题,也就是能把握住题目,把题目破掉了,也叫破题。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威仪就是态度,生活的行为,归纳起来有行、住、坐、卧四大威仪。有很多同学连个走路的样子也没有,或者是畏畏缩缩的,哪还有威仪?进止就是进退,中国文化的传统教育,六岁入小学就学洒扫、应对、进退,就是学作人做事。过去的建筑,一进人家客厅,哪是主位,哪是客位,分得清清楚楚。今天的家居布置不同,许多家庭连主人自己也搞不懂哪是主位,哪是客位。在今天也要搞清楚坐汽车那个是尊位。常碰到同学帮我把门一拉就请我先上,要我钻到那最难挤进去的位子,我就说让他先进去,他死也不肯。还有同学一定要让我坐后座中间的位子,你有什么办法!讲这些不是空话,真学佛的人对威
仪进止一定要了解,这都是佛事。

  施为是做出来的行为,这里施不是布施,是表达出来的,为是行为。一切施为没有不是佛事。大陆上有些庙子里有五百罗汉堂,那些罗汉的像塑得好,没有两个罗汉的面孔是一样的,而且每个的姿势都不同。这表示每个姿态都可以入定,入定不一定要打坐。如果只有在一个姿态才能定,换个姿态不能定,那也就不叫定了。真的定是无处不定,所以,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学佛就是为了破除魔障,人生到处是魔,开眼闭眼都是魔。罗汉在中文的意义是杀烦恼贼,翻成杀贼不是太高明,所以还是用罗汉。人生有四种魔:烦恼魔、阴魔、死魔、天魔。第一个烦恼魔我们就解脱不了。可是要注意,佛学说人生是烦恼的,烦恼不是痛苦,比痛苦轻,讨厌就是烦,觉得头痛就是恼。人生随时随地有烦恼,这是个魔障。魔字在古代是用磨,就是磨练之意,到了隋唐以后把磨字下面换成了鬼字,这下子糟了,磨变成了红眉毛绿眼睛的魔了。

  烦恼魔多得很,贪嗔痴慢疑都会起烦恼,贪长寿,贪名,贪利,贪学问,贪学佛,都是贪。心里所贪的办不到,就起烦恼了。阴魔是五阴魔,色受想行识都是魔。例如你色身病痛,困扰你,是色阴魔。受阴魔是身上的感受,像打坐气脉不通啦。想;思想停不了,不能达到「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被思想困扰,妄念空不掉。行;就算你思想感觉都空了,这生命生生不已的功能,流转的力量仍然不停。识阴魔更多了,思想的最高境界,识阴都是魔,这讲起来就要讲唯识了。

  死魔,人活着就是在等死,当你第一天生下来,就向着死的那一天前进,谁也免不了。

  天魔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三界中的天界,合起来有二十八天,高的天,才不理我们地球上的众生,他化自在天是欲界中的一天。神、夜叉等都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有人说自己就怕有魔,你放心,有他化自在天的天魔来找你比一下法,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像我们,魔才不来磨呢!没那个资格,你烧三支香他都不来的。他还怕你呢!等于说你不会去找比你还穷的朋友,而喜欢去找比你有钱有势的人。所以说人到了高位之后,就有许多人来找他,这些人就是他的魔。这些数据在《大宝积经》中很多,你每天做功夫,什么时间碰到哪一种境界是哪一种天魔,你晓得了,只要叫他的名字,要他不要啰嗦,他就不来了。

  有人修道,刚进步一点就出个岔子,见解上有偏差了,走上岔路。这就是四魔的障碍,魔是不希望你成道的,你成道了,变成「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魔就没得玩了。魔不是坏东西,就是贪玩,你不和他玩,他就不高兴了。你作他的伴侣,同他滚作一堆,魔就对你很好。所以说,多情就是魔,情就解脱不了。

  因为有这四魔,就在一念之间,产生八万四千烦恼。呼吸的一呼一吸是一念,这其间就有如此多的烦恼,因为大家体会不到,就说佛法在吹牛。当你真有功夫时,自然就体会到了。你试试看,当你在写文章时,虽然一个个字在写,但是你的思想早不在这个字上了,对不对?你能静下来,就知道了。再如你坐在这里听我讲话,你一字一句听进去时,思想就不知道已经转了多少弯了。所以你刚进步一点就被魔走了,般若智慧不够,还自以为自己做对了。如果能把这个烦恼清净了,才能转成佛法。

  一切众生的生命劳累得不得了,是什么使你劳累呢?就是烦恼魔。以佛法看来,这个人的生命、世界的历史、社会的进步繁华,都是烦恼魔造成的。所以你不要以为魔是不好的,今天人类科学昌明,经济发达,都是烦恼魔所造的。

  而佛法在哪里呢?佛法就在魔法中,佛道就在魔道中,所以转烦恼就成菩提。你求没有烦恼,那就不能作佛事。佛法的标记是莲花,天主教的标记是十字架(其实是卍字拆开来的,也是个圆圈拆开的),回教的标记是半个月亮。莲花的特性是它不长在干净的地方,那泥巴越脏,莲花长得越好。它另一个特性是花果同时,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花一开就有莲蓬,蓬中就有莲子。学佛的人常想走清高的路线,但是清高是不能成道业的。所以菩萨要入世,进入烦恼圈子去锻炼自己,才是佛道。

  中国有个很好的对联,我也屡次提到,你们青年人要记住:「能受天磨真铁汉,不招人嫉是庸才。」成功是磨练,失败更是磨练。只有白痴才没有人嫉妒,你只要有点本事就会有人嫉,连佛和耶稣都是遭嫉的,这两句话也是佛法的道理。

  「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刚才讲过《维摩诘经》是由果说因,这一品就是在讲怎么样学佛。学菩萨道的人,懂了上面所讲的道理,如果看见了一切净土,包括西方极乐世界在内,不以为喜(不像有的人只做了一个好梦,就乐得三天吃不下饭,这太小喜了),也不贪求这境界,也不自以为高得不得了,平等视之。《金刚经》就说过,「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如果看到不净佛土时,也就是看到不对的人,不合佛法的事,心里不要不欢喜。尤其学佛的人,或者想作领袖的人,更要养成这种态度。你不用忧愁,不觉得是障碍,也不埋没它,平等了就不分高下。

  只要对一切佛恭敬,如何恭敬?就是生清净心。例如你在庙子看了佛像,真好啊!唉,你已经不清净了,喜欢得不得了。什么是清净心?就是上面说的「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一念不生。换句话说,若你真清净了,你的本心就是佛土,不用向外求了。「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这句话要小心留意,你喜欢得不得了,一下子欢喜得跳起来了,我就要打电话找救护车,送你去精神病院了。一下子很灰心昏过去了,脸发白了,也要找救护车的。清净心是既无欢喜也无悲,平平静静,不是昏沈,这就是佛法的入门处。

  所以大家想知道自己学佛到了什么程度,随时随地看自己清净心到什么程度就知道了。如果你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心里散乱,哪有一点清净呢?散乱不是清净,昏沈也不是清净,真清净就像八月十五的夜里,一轮明月当空照,万里无云万里天,清凉自在。这个境界是未曾有,当然没有的,你几时有过?都被染污挡住了,你到了这境界就是大乘入门了。

佛土为何不同

  「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很多人来问我,他要学哪个法好。观世音菩萨化身,在密宗有二十一尊度母,显教有三十二应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都是方便法门,因为众生的习气不同、业力不同之故。佛的功德是一切平等的,但是为了要教化一切众生,就不得不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化。有的同学问我,为什么密宗的佛像要塑得那么恐怖,我就反问他,佛是什么样子,你看过吗?你只看过显教庙子里塑的佛像,脸胖胖傻傻的,眼睛也张不开的。但是你要知道,佛是以各种姿态来教化众生,所谓不垢不净,现各种不同的佛土。

  「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无碍慧无若干也。」各个佛都有佛土,也都是各个不同的。像西方有阿弥陀佛,东方有药师佛,又如本经所讲上方香积佛国,那个佛土的地都是香的,这个大家可能没有经历过。

  我个人有个经验(当然不是佛土了),当年我上峨嵋山,在山上走到一个没去过的庙子,刚走到门口,我就觉得以前来过,原来是年轻时梦中来过的。为了求证,就进去求见当家住持,问他庙旁边是否有条路入山。他说是有,不过路的入口已经封了三十年了。他反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只有告诉他是推测,想当然尔。后来我就要求试走这条路,他同意了。结果这条路走起来平坦舒服,像踏在垫子上软软的,路上还有香味散出来。此后我就常常一个人去走这条路,走远了还把衣服脱光,晒晒太阳。

  这条路多年没人迹,落下来的松枝松叶松子堆上去,所以就又软又香,假使是有动物死在路上,让树叶盖住,再被太阳一照,就会有臭味出来,甚至变成瘴气,人闻了会生病,甚至死亡的,这个情况在贵州一带特别多,所以人在那边要抽烟来克服瘴气。

  佛告诉阿难,你看见一切佛的国土种种不同,例如极乐世界的环境,与我们世间和其它世界是不同的,但是虚空都是一样的。环境之不同,等于我们每人业力不同,所修行的境界也都是不同的。如果执着一定要从某一种法门进入的才是佛法,其它不是佛法,那就错了。所以有的同学我劝他学密宗,因为适合他的业力资质;有的同学则劝他学净土,我可没有定法的。有些人可以打打坐,但我不会跟他说禅宗。所以佛土各有不同,这就要了解到一切唯心造的道理,虚空自性只是一个,起用各有不同。

  「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现在说明真正佛法是什么。所谓十方三世诸佛,十方代表空间,三世代表时间。在空间和时间中有很多佛,不只一个。有人用现在新的观念名词来讲,说佛教是多元论,也是多神论;相反地,也有其它宗教批评佛法是无神论。说佛法是无神论,是绝对的误解,而且是很严重的误解。可惜的是,有很多学佛的人附和这种讲法。说佛法是多元论或多神论的,也是误解。真正的佛法是一元论,而且元也不元。说是一元论也只是个哲学代名词。所谓多是讲起用现象,宇宙万有现象各有不同,但是万有功能就是一体。这个交待了,我们回转来看本经。

  佛告诉阿难,每个佛都有他的色身。我们欲界的众生才有肉体,这个生命的存在是有血有肉的;色界的众生就不一定,不是像我们有血有肉,而只有光色;无色界的众生连光色都不是,更不是我们这个肉体样子,但是生命还是有个体的存在。这个个体是从大我中分化出来的小我身体。在佛法里,所有三界众生,不管是哪一种身体,都称为色身。

  色有两层意义,第一,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合之身,属于色法的,所以叫色身;第二,色也包括光明,即使是欲界的众生,有成就的人的色身自然就有光,这是色身的光,不是电灯的光,讲修持一定要了解这个问题。

  例如禅宗讲大彻大悟成佛,成佛了吗?成了,只不过大部份成的是法身之佛,明心见到自性。法身起用成就了没有?还没有,因为色身没有转。悟了道要转这个父母所生的肉身,转成毘卢遮那佛所代表的色身,那是光明的。据说一千年来都没有色身成就的人。肉身在死后不烂,还不能算是色身成就,仍是法身成就的一个附带作用。色身成就的修行者,生时自然是有六通,要走时不用去烧他,他化作一道光就去了。借用道家两句话来讲,到了最后是「散而为气,聚而成形」,色身成就也自然能脱胎换骨。

  每一个佛的色身不同,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他们的色身都不同,但是成了佛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用四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