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夫子品评忍经-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怀宽大仁慈,不和小国计较强弱,因此,能安抚四方,以仁义行于中国,最后得以一统天下,保国家长治久安。情况基本上是这样的。〃因此,胡寅《管见论》说:〃无言不答,无德不报,这是君子的美德;一顿饭也要酬谢,一个眼神也回击,这是小人的小心眼。〃

    

老夫子品评忍经 30。谤

    诽谤产生于仇恨,亦产生于忌妒。若问武叔有关孔子的为人,则孔子不是圣;问臧仓有关孟轲的言行,则孟子不行仁义。(流言)将王吉的衣服说成黄金,将马援的意苡果实说成明珠。以与嫂子通『奸』污蔑没有兄长的人,用打岳父的罪名诬陷娶孤女的士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啊。人面兽心,满腹诡计,出口恶言。扔给豹虎,豹虎都不肯吃。作恶必受天罚,咎由自取。自己没做亏心的事,就无憾于世。上不负天,下不负人,那么就会心底坦『荡』,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处世忠告】

    谤生于仇,亦生于志

    仁慈温厚是圣贤的美德一谤生于仇,如下边说的马援的事;毁谤由忌恨而发生,如后面将要提到的王吉的事。据《论语记载,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说:〃孔子是不可毁谤的,仲尼就像太阳和月亮,没有谁能达到他的思想深奥的高度。人虽然想自绝生命,又怎么能损害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呢?〃子贡不说〃你想自绝〃,而说〃人想自绝〃,目的是使自己语言婉转,显示出圣贤不以尖刻的语言责备人的气度。

    《孟子》说,鲁平公来接见孟子,鲁平公的心腹减仓在鲁平公面前说:〃礼义是要从贤者身上表现出来的,而孟子办丧事不守礼义。您不要去见他!〃鲁平公说:〃好!〃便没有去见。后来盂子的学生名叫乐正克的来告诉孟子说:〃鲁平公要见您,他的心腹臧仓拉住了他,最终使鲁公来不成。'孟子说:〃我不能见到鲁侯,这是大意。减仓怎么能使我见不到鲁公呢?〃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圣贤待人多么仁慈温厚。

    上级赏赐下级应慷慨,处罚下属应有所节制…一西汉时的王吉,字号阳,是琅邪皇虞人。年轻时好读书,明晓经典,被推荐为孝廉,先做了昌邑的中尉,后来又是宣帝的谏议大夫。他的儿子王骏为御史大夫,王骏的儿子王崇为司空。他们祖孙三代都因清廉而出名,但却都喜欢车、马和衣服,都极为时髦华丽。至于升迁到别处去,他们所带的也都是衣服。天下人都钦佩他们的清廉,又对他们的奢侈怪诞感到奇怪,所以外面有流言说王吉能作黄金。

    东汉时的马援,字文渊,光武帝时征讨交趾的时候,马援曾经吃过意苡的果实,他认为吃它能够使身体健康,抵挡南方的瘴气,班师回朝时还装了一车蒙苡的果实。等到他死了以后,有人给皇帝上书,诬陷马援,认为他从交趾带回来的都是明珠和有文彩的犀角。皇帝很生气,马援的全家因此都很惶恐害怕,赶到宫廷到皇帝面前请罪诉说冤屈。当时有一个以前当过云阳令的叫朱勃的人,给皇帝上书说:〃马援侍奉朝廷二十二年,北边征讨沙漠以外的地方,南边渡过江河湖海,他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以致死在军中。天下的人没有听说过他有过失,也没有听说他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地方。现在,他们一家妻儿老小都关上门不敢出来,马援死了,他们连上坟哭拜都不敢。既生冤屈和不满又使他们的亲戚感到害怕。我对这件事感到十分伤心。圣明的君主在赏赐臣子时就该慷慨,在处罚臣下时应该节制。高祖曾经送给陈平黄金四万斤,用来充当离间楚国的活动经费,他躺不问陈平是怎么用钱的。皇上岂能因钱谷一类小事生疑呢?〃书送上去以后,皇帝的怒气便渐渐消散了,还派人去安抚马援的家。所以后汉吴桔为他的父亲吴恢上书说:〃过去马援因为意苡而招来毁谤,王阳因为衣服而得到不好的名声。对于能引起嫌疑的事,先贤总是很谨慎。〃

    心胸狭隘的小人会尽诬陷之能事一西汉时的直不疑,汉景帝时当御史大夫,有人诬陷不疑和嫂子私通。不疑说:〃我连兄长都没有广然而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东汉弟五伦,字伯鱼。汉光武帝时作会稽太守。后来改任蜀郡太守。光武帝对弟五伦笑说:〃听说你使吏打你的岳父,不给妻兄饭吃,真有这种事吗?〃弟五伦回答说:〃臣于三次娶妻,都没岳父。小时候饥寒交迫,一百米要值一万钱,所以知道米的贵重,实在不敢轻易给人饭吃。〃

    《三国志》载,魏武帝曹『操』说:〃相互勾结,形成一个小团体,是圣人所痛恨的。听说冀州的风俗,父子分家,互相说长道短。以前直不疑没有兄长,世人说他私通他的嫂子。弟五伦娶孤女,别人说他虐待岳父。这都是混淆黑白,欺天欺君的一种人。〃

    孟郊的诗说:〃古人像野兽一样,却都有圣人的道德;现在的人冠冕堂皇,他的心肠却像野兽般不可估测。看起来是笑,却未必是和善;看起来是哭,却未必悲哀。只是在口头上表示是朋友,肚子里却是满腹的毒计。好人常常根据正道行事,所以不苟合于世上的流俗;恶人阴谋诡计多端,只要能得到就不顾仁义道德。〃

    随意诬陷好人必遭报应一陈朝司马申,字季之,河内人。大建年作了袜陵县令,又升为东宫通事合人,先后侍奉了三个皇帝。他掌握着朝廷的机密,很受信任,因此他便作威作福。司马申生『性』残酷狠毒,喜欢无中生有,经常低毁朝廷上的正人君子,所有的人差不多都因为他而受害。有违背他的意旨的,司马申一定会捏造谣言来诬陷他;如果对他阿谀奉承,司马申就找机会推荐他作官。司马申曾经大白天在尚书省睡觉,一只鸟儿飞来啄他的嘴巴,血都流了一地。当时人们都说这是司马申诬陷好人的报应。

    《诗经·小雅·巷伯》说:〃把那个好诬陷入的家伙,扔到豺狼虎豹那里去,连豺狼虎豹都不愿吃。〃又说:〃把那个好诬陷人的家伙,扔到北边去,北边也会不要,会再把他扔回来!〃

    孟子说:〃上不负天,下不负人。〃又说:〃别人凭依官职安身,我凭藉道义处世,我有什么遗憾的呢?〃

    

老夫子品评忍经 31。誉

    喜欢过度赞扬别人的人是佞人,喜欢听阿谀奉承的人是愚人。(故有)讹言燕石为美玉,将鱼眼睛说成珍珠。将暴君桀尊为仁主尧,把强盗跖誉为圣人柳下惠。因爱憎而移其志趣喜好,说话颠倒是非。世上有伯乐,能够品评辨识良马,岂是庸人凡才能够确定坏马与骏马的价格的!古代的君子,闻己有过则喜。好当面奉承人者,必然好背后诋毁人。因此,自己赞美别人,一定分清是非,别人赞美自己,一定要格外小心。

    【处世忠告】

    好面誉人,必好背毁

    不要轻易沉溺于他人的赞扬一子思回答公丘懿子说:〃不明辨事情的是非而喜欢别人赞扬自己的人,是再糊涂不过的了。不掂量是不是合于礼义,而一味阿谀奉承,是再馅媚不过的了。〃誉,就是表扬别人好的方面过了度。谀,就是不根据是非原则,只是为了谄佞阿媚。

    《新序》中说,有一个宋国的蠢人得到了一个石燕,把它当作非常珍贵的宝物,用十层皮柜子装着它,周围的客人看见了,都掩口而笑,说:〃这是燕石,和砖瓦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庄子·杂篇》中说:〃河上公家里贫穷,他的儿子在河里得到了一颗价值千金的珍珠。他的父亲对他说:'珠在骊龙的下巴下面,你之所以能得到它,是因为刚好骊龙睡着了。如果它醒着,你还能得到骊珠吗?〃

    柳宗元的文章《上权德与君》中这么说:〃怀里揣着燕石去参观昆仑山的去圃,带着鱼的眼睛去游览大海,只会受到别人的讥笑。这些对我有什么帮助呢?〃李白的《鸣来歌》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话:小虫子嘲笑大龙,鱼眼睛能混人珍珠里。丑姑娘穿着华丽的衣服,西施却背着柴草。朱熹更是在《周易参同契》中说:鱼眼睛怎么能变成珍珠?蒿草是长不成大树的。

    混清是非好恶,社会必『乱』方寸一一尧是传说中的唐帝。他聪明有文才,思路敏捷,光耀天下,明了天地,能修养美好的道德。史书称他的仁义像天一样广大,他的智慧像神一样丰富渊博。桀是传说中的夏朝君王。史书说桀贪婪、凶残,修筑宫殿用美玉来造,耗尽了人民的财富。《尚书》说他罪深,于是上天命令处死他。如果把夏桀夸赞成尧,这难道不是不辨是非吗?贾谊的《吊屈原赋》说:〃圣人和贤人被认为是坏人,方和正都给颠倒了。说什么卞随和伯夷为人混浊肮脏,盗跖庄路又清廉方正。〃随他就是卞随,商汤王要把天下让给他,他却不接受,全部情况在《庄子》中记载着。夷,伯夷,他不要国君位子,却逃到山上,最终饿死。这些都是古代清廉的人。孟子说:〃圣人是清明的,现在的人却要反过来说他们是肮脏的人。〃跖,指盗跃;魁,指庄魁,都是秦国和楚国的大强盗,现在却反过来被称作清廉的人。柳,指柳下惠,孟子说他是圣人中的祥和者,现在反倒拿盗跖与柳下惠混淆,这又难道不是是非颠倒太甚吗?

    爱憎之惰左右人的评价标准一《古史·韩非子传》中,太史公说:〃过去有个弥子瑕的人,深受卫君宠爱。卫国有法律,私自驾驭君主的车马,按罪应当砍去双脚。不久弥子瑕听说他的母亲生病了,在晚上假藉王命驾驶着君主的车马出去。卫君听说了这件事,认为他很贤惠,说道:'真是个孝子啊!为了母亲的缘故他情愿被砍去双脚。'弥子瑕和君王在果园游玩,弥子瑕吃了一个桃子,觉得他这个桃子很甜,就把吃剩的桃子给了君主。君主说:'你真是爱护、喜欢我啊!忘记了自己却想着我。'等到弥子瑕老了,卫君渐渐不喜欢他了。有一次弥子瑕触犯了卫君,卫君便说:'这个人曾经盗乘我的车子,又曾经将他吃剩的桃子给我吃。'弥子瑕开始受到宠爱而后来却变成罪人,不是因为别的,只是爱憎的感情变了,由爱就变成了讨厌。〃根据上面的这些来看,难道不可以说是爱憎之情改变了一个人的志趣,说话没有是非了吗?

    只有伯乐才能识别千里马一伯乐,是古时候善于看马的人,名叫孙阳。伯乐二个字,是天上的星宿的名字,主管马匹。因为孙阳擅长相马,所以给他取了伯乐这个名字,苏代对淳于髡说:〃有一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在市场上卖马,没有人来答理他。等到遇伯乐,伯乐仔细端详了他的马,临走时又回首顾望此马,一天之内,这匹马的价格涨了三倍。〃马的品种如何,只有伯乐能够分别其好坏,判断其高下,基本上不会颠倒。如果是很平庸的人去鉴赏,估计它的价值,则不一定都很恰当。所以韩愈在《杂说》说:〃世界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老夫子品评忍经 32。谄

    与地位高的人交往不阿谀奉承,可谓悟到了交人的关键。花言巧语、察颜观『色』,被识为不仁的小人。公孙弘将学习的目的歪曲为阿谀取媚,汲黯则能当面指责汉武帝的过失。萧诚和柔而善美言,张九龄因此而断绝了与他的往来。郭霸品尝魏元忠的小便,宋之问为张易之等人端司法部壶,赵履温甘为安乐公主拉车的牛马,丁渭在都堂为寇准擦胡须上的汤渍。这些劣迹,载于史册,遗耻千古。唉,谄媚之人遵世人如此唾弃,怎能不收敛自己的谄媚之心呢!

    【处世忠告】

    上交不谄,交人关键

    与地位高的人交往而不奉承,是交人的关键一《易·系辞》中说:〃往往知道事物关键的一点,大概就很神通了吧。君子和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交往,不阿谀奉承。和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相交往,不发烦怠慢。〃

    《论语》中说:〃话说得很动听,爱观察别人的脸『色』行事,仁义就减少了。〃意思是说,言语很动听,机敏地观察别人的脸『色』,尽力修饰言行,用来取悦别人,那么,人的欲望虽得到满足,但本心的仁德就没有了。

    一个正直的人要敢于对上司不阿谀奉承一西汉公孙弘,武帝时对策,被选拔任金马门待诏。当时有个齐人叫辕固的,年龄九十多岁了,也以贤良被征召到那儿。公孙弘非常恭敬地对待辕固。辕固说:〃你要端正学风以直言,别把学习目的歪曲为阿谀奉承世人。〃

    西汉时的汲黯,字长孺,为人『性』情倔傲,很少讲情面,常常当面批评别人的过失,不能容忍他人犯错。汉武帝广招文学之土的时候,曾经说:〃我想如何如何。〃汲黯回答说:〃皇上您内心里欲望太多,外表上又表现出多仁多义,您这样又如何效仿唐虞的政治呢?〃武帝发怒了,中止朝会,他对左右的人说:〃他太过份了,汲黯真是憨愚!〃汲黯说:〃皇上安排公卿辅佐的大臣,难道您愿意他们遵从皇帝的意愿,阿谀奉承,以至于把君主引导到不义的地步上吗?〃

    唐朝的张九龄和严挺之、萧诚很要好。严挺之讨厌萧诚阿谀奉承别人,就劝张九龄谢绝和萧诚的来往。一次张九龄忽然独自气愤地说:〃严挺之太刚直,只有萧诚和柔可人。〃当时李泌在旁边,对他说:〃您从布衣出身,凭藉自己的正直才当上宰相,难道你还喜欢和柔的人吗?〃张九龄听了,吃了一惊,马上郑重其事地对李泌表示感谢。

    几位阿谀之辈的丑行展示一唐朝的郭弘霸,凭藉阿谀奉承的本事侍奉武则天,当上了御史。当时御史中丞魏元忠生了病,魏元忠的属下同事都去问候他。而郭弘霸一个人最后才去,他请求察看病人的大小便,并且把手指头伸进去沾了一点,放到嘴里品尝,用来检验病情的轻重程度。尝后高兴地说:〃如果味甜就让人担忧了。现在它的味苦,没有什么大伤害了。〃元忠因此十分讨厌他的阿谀奉承。

    唐朝的宋之问,字延清,是汾州人。武则天时担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的官职。当时张易之等与武则天关系非同一般,人称张易之等五人是武则天的五郎。宋之间倾力巴结张易之,阿谀奉承他,甚至在张易之大小便时,也给他端着溺器。后来张易之失势,宋之问也被贬到了泷州。

    唐朝的安乐公主与太平公主都依仗她们的权势干预朝政,她们接受别人的贿赂后,为人谋职。她们的这种活动皆由墨写诏书委任官职,斜封送到中书省,当时人称这种官为斜封官。到了睿宗景云元年,临淄王起兵讨伐韦氏一族,杀死了安乐公主。当时有个叫赵履温的司农卿,阿谀奉承安乐公主,曾经有一次脱下他的朝服,以脖套挽拉公主的牛车。公主被杀后,赵履温飞快地赶到承天门,手舞足蹈,高呼万岁,声音还没有消失,临淄王就把他杀了,其父与子同时被杀。百姓痛恨赵履温大兴谣役,于是纷纷动手割剐他的肉体。

    赵宋真宗时,寇准为宰相,丁渭为参政。他们曾一起在中书省吃饭,汤洒到了寇准的胡子上,丁渭便赶紧站起来并轻轻地为寇准擦去胡子上的汤『液』。寇准笑着说:〃参政,你为国家大臣,居然为你的上司抹胡子!〃丁渭感到特别的羞愧,因此两人便有了隔阂,后来两人也一同被贬官。

    以上几个阿谀奉承之辈的丑行,都被记载在史书上,因此才留下万年之遗臭,真可谓愧对千古。

    

老夫子品评忍经 33。笑

    因快乐而发笑,别人就不会讨厌他的笑容。卢杞发笑的原因不可估测,是因他内心狡诈。虽然一笑似是小事一桩,却能招致祸患。齐妃笑话耶克足跛致使晋国发兵伐齐;赵平原君的美妾笑话跛脚之客而使宾客离座而去;蔡漠以牛车这种无足轻重的话题开玩笑,因而得罪于王导;郭子仪支使开妻妾左右,是担心她们笑话卢杞貌丑而招来灭族之祸。人世多碌碌庸人,谁能免俗?冯道因《兔园册》的玩笑而贬了刘岳的官,娄师德却不为被讥为庄稼汉而恼怒。有道是:一笑可以结怨,一笑亦可以混仇。对那些恶意的笑,是不是该忍一忍呢!

    【处世忠告】

    乐然后笑,人乃不厌

    一个人的笑容应恰到好处一《论语》说:〃公明贾对孔子说:'因快乐而发笑,别人不会讨厌他的笑容。'〃笑要适度,恰到好处,这样别人就不会讨厌。一个人,往往因为高兴过度而使别人讨厌。

    阴险狡诈之人笑里藏刀一唐人卢杞,唐德宗时做宰相。当时人们形容卢杞嘴里似有蜂蜜,非常甜,而他的心里却藏着剑,『色』险狡诈。因为他的嘴巴甜,所以在他笑时别人都不知道他笑些什么。

    耻笑他人的不足会招致祸患一《左传》载,宣公十七年,晋国派柳克在齐国会盟。齐顷公在后帏帐暗藏『妇』人,让她们偷看耶克。耶克跛足而上台阶,『妇』人不禁在后房笑起来。晋献子很生气,发誓说:〃假如我不能出这口气,我就不再渡河到齐国。〃献子回国后,请求讨伐齐国。宣公十八年,晋国讨伐齐国。齐国以公子挪作为人质。成公二年,晋军打败了齐军。齐国君侯派宾媚人用纪、玉磐和土地送给晋国,晋人不同意,说:〃你们一定要用萧同叔子为人质才行。〃成公三年,齐侯到晋国朝拜,就要送上玉器的时候,耶克上前说:〃这次你们来到这儿,是因为那个『妇』人用笑侮辱了我们。〃意思说齐侯为『妇』人笑柳克来谢罪,而不是修好关系的。

    战国时的赵胜,人称平原君。他家的楼高踞在老百姓的房子上面。邻居家有一个跛子,一蹶一拐地去打水。平原君的美人在楼上居住,看见此景后,大声嘲笑他,第二天早上,跛子到平原君家里,请求说:〃我听说平原君爱惜有才之士,智者不远千里拜见您,这是您把土看得很珍贵,而把女子看得很低贱。我不幸残废,您的后宫看见了便笑我,我想得到那个笑我的人的头。〃平原君回答说:〃好!〃后来平原君嘲笑地说:〃看这个小子,居然想因为被笑了一次就杀我的美人,不是太过份了吗?〃始终没有杀那个美人。过了一年多,他门下宾客渐渐离去了。平原君很奇怪,就问个中原因。一个人上前回答说:〃因为平原君您不杀那个嘲笑破子的美人,所以mj都说您喜爱女『色』并且看轻有才之士,因此宾客们都离开了您。〃于是平原君感到很渐愧,杀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