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席金座活佛-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佛邸里有一位侍僧曾经“玩”过鹘哈,能对鹘哈进行再加工使其袖珍化。侍僧叫桑法合,他先在尾骨处挑断尾盘,这样鹘哈的尾巴就始终是翘起来的,成为圆圈,漂亮好看。其次,每天只喂一小撮酥油糌粑后便禁食禁水。把吃过糌粑的鹘哈悬搁进一条两头扎紧的空皮袋里均匀摇荡,直到晚上放出。这样,鹘哈身上的脂肪全部运动掉了,也阻止了骨骼变大变粗,使身躯不能长大。经过上述加工,二十天左右后鹘哈体型便定型了,饮食习惯也养成了。它厮守在主人身边与主人相依为命。一条袖珍狗就算正式登场了。    
    藏人对狗的研究,对狗的价值的探索,对狗技驯养的独到经验,以及积累的有关狗领域的丰富知识,常使吉塘仓感慨不已。他对自己的祖先充满了感激之情,他觉得在世界驯狗史上应该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迟疑了一阵,不甚痛快地说:“那就馈赠袖珍鹘哈狗,大师早晚也有个伙伴。”    
    泽旺诡秘地笑着摇摇头:“大师是什么人?他既是德高望重的藏传佛教名僧,又是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的长官,到处巡游指导各地各寺庙,带个鹘哈狗走四方,一来不方便,二来别人会咋说,佛门高僧成何体统,神圣寺院中是不能玩耍宠物的。”    
    吉塘仓脸色有点绯红,他知道这是泽旺一箭双雕。明里说大师,暗地里却在讽刺挖苦他,揭他底子贬他砸他。他镇镇神,佯作不知道,以攻为守道:“那请司令赐教,我真的愚钝不开窍。”话是这样说,但他心里咯噔一沉,脑子里飞过亮光,紧张地猜揣着,莫非又在打佛珠的主意?    
    “真的?那恕我直言,佛门之人喜欢法器来装饰自己。你应该拿出九眼佛珠来供养大师。”    
    他一怔,马上打个哈哈,勉强笑笑:“正是,正是,还是司令想得远,瞅得准,想到了佛珠上。”    
    泽旺阴阴地笑着,眸子直勾勾盯住他的手腕:“活佛今天咋了,怎么未戴佛珠?难道怕我偷了抢了不成?”    
    吉塘仓赶忙站起来,两手合掌微贱鞠躬,满脸堆笑道:“司令这是折杀我老僧了,不要说一串佛珠,就是要我奉献血肉之躯,我也在所不惜。佛门之人,来也赤裸裸,去也赤裸裸,无一牵挂,还舍不得一串佛珠,真是笑话!”    
    他脑子像麻尼经筒般滴溜溜打转。果然打佛珠的主意了,而且是借喜饶嘉措大师之名要把佛珠夺去,让佛珠在吉祥右旋寺教区内消失。真是狠心啊!为什么这样瞅住他吉塘仓不放?不外乎认为佛珠是神秘的如意宝,有说不出的法力附在上面,成了吉塘仓佛邸招财求福运的护法神,声誉鹊起的垫柱石,因而成为打击吉塘仓的索命绳,想除之而后快。你越是这样,我偏要说不!如何回话呢?既不惹翻泽旺,又能保存住佛珠?    
    他吭了吭“司令,你和坚贝央都知道,佛珠对我吉塘仓而言,像奶油和奶水不分离,大地和绿草难分割,它一天十二个时辰须臾也不分离我的手腕,可今天你看……”他把手腕往前一伸一亮。    
    手腕上光光净净,连条丝线都不见。    
    泽旺眼里惊疑不解,眼仁子死死盯在了吉塘仓的脸上,像寻找着什么。吉塘仓坦然面对挑衅的目光。“在刚刚接到你的邀请之前,我正处于极度难过、极度沮丧之中。你知道吗?今天上午我正在楼上捻着佛珠倚栏忘情远眺对面小树林的景色,谁知邻居智华先生的猫突然悄悄窜过来,叨住佛珠往楼下跃去。佛珠摔在地上,只听啪啦一串脆响,珠子全撒在碎石板上了,我的九眼佛珠,九眼佛珠全摔成碎片片了。”他顿顿,一丝悲楚浮上脸颊,痛苦地闭上了眼,眼角汪出泪花。    
    泽旺释然,心情复杂地咂吧起嘴唇。    
    吉塘仓接着说:“佛珠就这样弄得残缺不全面目全非了。这样的佛珠谁还会喜欢?谁拿着谁会觉得是恶光!司令你说是不是?”    
    泽旺不由点头,“那请上师节哀,这事就先搁着吧!大师一行能不能来吉祥右旋寺做客,现在还难定言,到时候咱俩再商宜吧。”    
    走出如意宝珠林卡,蹬上马背走了一箭之地,吉塘仓才顾上擦一下脑门顶的冷汗珠子,他庆幸自己脑子转得快,没有让泽旺套走佛珠。他心里现在认定九眼佛珠和自己的盛衰兴亡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而这种神秘力量又一定与九世班禅对佛珠的加持有联系,这佛珠里可能寄存着他的灵魂,冥冥之中,佛珠在暗中呵护着他,辅佑着他,他的福运,包括后世吉塘仓的前途可能都由它操纵。从此以后,他得把它供奉,在护法神龛前,再也不能也不敢拿出来,说不定又有人会打佛珠的主意。    
    幸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喜饶嘉措大师没有莅临吉祥右旋寺,礼品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但吉塘仓从此把佛珠束之高阁,再也未拿到公众场所去。


第二部分第五章 寻访灵童(1)

    吉塘仓把佛珠重新放在护法神供灯下的抽屉里;走出屋登上二楼阳台。侍僧搀扶他盘膝跏趺于卡垫上。佛门之人,坐有坐相,立有立相,在哪里都与凡夫俗子不一样。坐定,喘过气来,他伸个懒腰,做了两三下扩胸动作。    
    对面山巅上、林地里、河川中,积雪斑斑驳驳,在高原强烈阳光下反射出灼目的光芒,炫得他的双眸眨巴了几下才适应下来。    
    冬日他喜欢到平顶屋上晒太阳。在一楼佛堂和书房里呆的时间久了,身上有股霉味、晦气味,脑瓜子也像长了锈似的。只有出来晒晒太阳,身子骨才像洗了热水澡似地轻松自如一点,心情也旷达豁朗许多。    
    他深情地注视着对面山上的松树林,任思绪像蝴蝶般扑展翅膀自由地东飞西翩。    
    松树林是第一世坚贝央动员僧侣栽种的。这一世坚贝央又大张旗鼓地组织全寺佛僧清理朽木杂林,把荆棘和灌木林砍了,在空疏之处补种了许多小松苗。三年下来,新松都长得一人高了。远远看去,老树泛着黛青,新松透出翠绿,两样色彩层叠交织,绘出一幅深黛浅绿、白雪衬底的风景画。    
    为选择吉祥右旋寺这块寺址,一世坚贝央费尽了脑汁。当他被青海和硕特前首旗蒙古黄河南亲王察罕丹津迎至王府时,他看准了三处地方,其中一处就是现在的这个寺址。一世坚贝央举行了隆重的宗教仪式,由他的弟子依密宗规程圆满完成了“吉祥长诤”、“相地乞地”的仪轨,这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一座新寺院即将诞生。当然,当时是由一世坚贝央的弟子、侍僧以及察罕丹津王爷选送的十五名僧人共同组建的临时帐篷寺院。紧接着,他四处奔波,亲自选择风水最佳的地方,建立事实上新寺。有一天一行人到了现弥勒佛殿址地,天已近黄昏,一眼泉水在此潺潺涌流,叮作响,犹如仙乐奏鸣。捧掬一饮,沁人心肺,令人心旷神怡。一世坚贝央吩咐在此埋灶扎帐歇营。正当炊烟袅袅升起,过来了一位牧人,听说有高僧来他们的冬季牧场歇夜,特赶来供养自己舍不得吃的一副狍鹿胸叉肉,聊表心意。当问起这眼泉水的名字时,牧人告诉说:“这儿是他们卡杰落的冬季牧场,泉水名叫吉祥右旋泉。”    
    可能是前世佛缘,也可能是一世坚贝央偏爱吉祥右旋泉,他在附近又选了两块地方,风水也不错,不是金盆养鱼,就是花团锦簇,各有各的妙处。举棋不定的他便请佛来裁决。他和王爷、金座活佛及众僧站在对面山顶上,分别在三处同时点燃酥油供灯,看谁燃烧的最长久。结果,吉祥右旋泉根的这盏酥油供灯燃烧得最长久,而且灯花结得最硕大、最美丽,恰似一朵莲花。一世坚贝央和大家欢喜若狂,认为是瑞祥无比,寺址便确定在吉祥右旋泉湾里。    
    吉祥右旋寺址也确实展示出种种福祥吉和。对面栽有大小松树的山峦像驮如意宝的象背;寺院后的山如金鹏展翅,将河湾紧紧拥抱在怀。两只翅尖伸出来,又使寺院如法音海螺腰身粗壮,尾部圆润趋细,嘴头苗条健实。从象背山看去,那山湾真真切切是一幅吉祥法音海螺的白描素画。寺前流动的清澈如碧的松曲河,也极像个右旋的海螺,丰满硕实,漾溢出吉祥的兆头。    
    或许是这块风水宝地的缘故,或许是历世坚贝央的奋斗开拓,也或许是全寺各级佛僧及教民的共同努力,吉祥右旋寺建寺三百来年,一直趋于兴旺发达。僧人从最初的三百来名增加到三千六百余名;寺院由最初的一顶大毛毡帐篷经堂发展到如今占地上百亩。这些建筑有的巍峨庄重,雄伟辉煌,给人一种灵与力结合的感觉,恰似雪山伫立在您面前,使人振奋,令人亢进;有的典雅秀气,给人以细腻温柔之情,使您感到文雅、亲近、和谐。    
    吉祥右旋寺还是一所规模宏大的藏文化图书馆。馆藏各类长条木刻本书籍六万余册。除了佛经,大量的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图书。有关藏族历史、文学、哲学、语言学、修辞学、医药学,以及天文历算、大小因明、工艺美术、冶炼铸造等知识的图书,应有尽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绝本。    
    在吉祥右旋寺,还存有各种各样独具风姿的佛塔。有的是金箔贴就,有的是玉石镶嵌,有的是象牙雕琢,有的是珍木堆砌;大的有十几人合抱那么粗,小的却纤细得能用手掌儿托起;有的粗犷凝重,有的典雅精巧,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吉祥右旋寺也可堪称是藏族工艺美术的陈列室。各种制作精巧细腻、姿态逼真的佛像,大的高达十几米,小的只有两三厘米;重的多达数吨,轻的不过二三两。数以万计的各种佛像,犹如一个佛教大千世界。悬挂在室内墙壁、方柱上的唐卡画、堆绣及绘画等,一幅幅重抹浓涂,色彩艳丽,工笔端正,栩栩如生,令人咂舌惊叹。独具特色的彩沙雕塑坛城艺术,又会使您大开眼界,留下许多神秘的感觉。    
    真是不容易啊,其中经历的风风雨雨,吉塘仓心中一清二楚,且不说他前面几世吉塘仓时期发生的事,就他这世吉塘仓经历的那些故事,就是写成一本厚厚的传奇小说还装不完呢。他心里感慨万端,神思翩飞,微微阖上了眼皮,任凭高原冬日的暖阳恣意抚摸全身关节,抚摸胸前、脊背、脖子上松弛的肌肉,抚摸每条筋络,每根神经,让温馨、热力、和风徐徐渗进五脏六腑……    
    作为一名学者,一位饱经沧桑的首席金座活佛,他考虑得很多,考虑得也较深较远。    
    他用因明学原理,剖析过吉祥右旋寺兴旺发达的原因。除了上面的主观努力,他认为还有几条至关重要的根由。    
    历史的青睐,时代赐予的机遇是最重要的原因。    
    一世坚贝央离开西藏返回安多故乡,和硕特前首旗黄河南亲王1709年执意邀请在他的领地要他建寺传教,好像是历史老人经意安排似的,天衣无缝,皆大欢喜,就像黑头藏人谚语所说:“英俊汉子拣到叉子快枪,美丽姑娘获得了珊瑚项链。”    
    一世坚贝央因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才华超群,在西藏政教界中声誉鹊起,成为众望所归的学者,受到六世达赖喇嘛和摄政王拉藏汗器重,请他参与政教大事的运筹决策,成为座上客。但正如谚语中说的:“太阳不拘于高空,却招来天狗的咬蚀;白云不拘于长天,却招来狂风的袭击。”西藏地方政府中少数中层执政僧领嫉恨他、排斥他、贬低他,损害他的名誉,有的甚至采取投毒的办法来迫害。    
    他提任郭莽(密宗院)学院堪师布(主持)期间,正逢蒙古占领者与西藏甘丹颇章政府之间的矛盾由暗变明,由平缓到尖锐,甚至交兵厮杀,公开争夺西藏的统治权。结果六世达赖被废,解送北京……在一系列重大冲突中,一世坚贝央立足西藏局势的稳定与和平的追求,着眼西藏与格鲁派的根本前途。为了政教大业不受损伤,黎民百姓不遭涂炭,他积极斡旋,息事宁人,在蒙古占领者拉藏汗和藏王弟巴桑结嘉措之间奔波说合,弥补裂缝。但由于他与弟巴桑结嘉措持的是相悖的观点,招致了不识大局、不明真相的相当一部分佛僧的误解和政击,处境十分尴尬难堪。藏王弟巴桑结嘉措甚至设计逮捕加害,以震慑要挟蒙古占领者拉藏汗。    
    正在这进退维谷、十分危急的时候,游牧于甘川青三角地带的和硕特前首旗首领博硕克图济农派一行官员和高僧前来拉萨,诚邀一世坚贝央回原籍建寺弘扬佛法。    
    博硕克图济农也是形势所迫,急于求取功利目的而寻一世坚贝央的。博硕克图济农又名察罕丹津。由于他积极拥护并靠拢中央政府,帮助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进藏坐床有功,清政府将察罕丹津由郡王晋封为和硕特亲王,令其驻前首旗,这就遭到传统的和硕特惟一亲王罗藏丹津的嫉恨恼怒。罗藏丹津先发制人,召集青海诸王公会盟反叛,并出兵击败“不听话”的察罕丹津。察罕丹津的势力受到严重削弱,王位岌岌可危。而在他的辖地内,藏族力量不断勃勃兴起,势力增长,他受到卡加、甘加、黑措、扎油等原诸多部落住民的吞食进据。他们力图收回被强霸去的牧地。正是鉴于内外交困、矛盾重重的情势,察罕丹津倾力寻找格鲁派势力集团的救助,以建寺弘佛为手段,利用藏传佛教的力量,达到控制藏区的政治目的,以思想控制为立足点,进而求得政治控制。他已经看到,藏传佛教深入藏蒙民众之心,是藏人做事的一面旗帜。要想在藏区站住脚并扩张势力,取得更大的权力,就得取信于民,而民心则由佛教、寺院导向。因此,他急于在自己辖区建立一个有规模、有权威、会产生重大影响力的格鲁派寺院。自然,他心里明白,寺院能不能形成规模,有没有权威和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全依仗寺主活佛的声誉、权威、影响力。这样显赫的寺主活佛到哪里去寻找?他一下想到了自己堂弟——西藏实际执政者拉藏汗的上师——坚贝央。坚贝央出生于自己统治的辖区内,又博学多才、声名卓著,曾当过密宗学院郭莽扎仓的堪布,被六世达赖喇嘛垂青看重,把他请来,还愁和硕特前首旗在青藏川呆不下去的?    
    亲王遣使入藏诚邀敦请,坚贝央欣然应允。


第二部分第五章 寻访灵童(2)

    两人都真是久旱逢雨,冷天遇火盆,一拍即合,想到一处拧到了一起。    
    一世坚贝央得到了施展才华、一展宏图、实践夙愿的机遇;亲王得到了建大寺以争取和稳定民心,扩展势力的阶梯和武器,两人皆大欢喜,无比振奋。在亲王和教民的支持下,吉祥右旋寺的规模一直趋于上升状态。寺院的声望扬名全藏,成为藏传佛教六大宗主寺之一。而和硕特蒙古前首旗也由此兴旺发达,盛极一时。    
    时势造英雄啊!吉塘仓心头感慨道。当初要是一世坚贝央春风得意不愿离开拉萨,那就没有吉祥右旋寺,更谈不上今天这样的气派、鼎盛;而要是亲王也诸事顺利,没有罗藏丹津的压迫打击,藏族部落的咄咄逼人,他也不会急于建寺弘法邀请一世坚贝央返回原籍。这就是缘分,就是天意,就是机遇。缘分是不可改变的哟!    
    这也印证了佛经中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十一义所说的“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的道理。不是吗?最初一世坚贝央处境困难,甚至面临死亡的危险,但返回原籍后,一切都变了。从地狱一下进了极乐香巴拉世界,这不是天翻地覆,天上人间吗?和硕特亲王的处境也何尝不是如此!一世坚贝央来到安多后,他也不是从危机四伏中走向了灿烂阳光,从内外交困走到了兴旺发达吗?由祸到福,由苦到甜,不都说明宇宙一切现像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存关系吗?看来,这世界万物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中,在对立统一的轨迹上运行。所有事物的性质必然是无常的,这就是佛教的真谛、精髓。他不相信神创造世界,只相信规律规范着世界。藏人把佛教翻译成规律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吉祥右旋寺的鼎盛也仰仗于中央政府的呵护支持。二百多年来,吉祥右旋寺虽几经风波磨难,但基本没有伤筋动骨,元气一直持续上升,这全赖于中央政府的器重和保护。当然,这也与历世坚贝央积极靠拢中央政府,与中央保持一致的传统有关系。    
    一世坚贝央曾被康照皇帝敕封为“执法禅师班智达额尔德尼诺门汗”,颁发了金册金印。二世坚贝央曾赴京朝觐过乾隆皇帝。三世坚贝央得到道光皇帝授赐的“执法禅师”的印鉴、诰命。四世坚贝央不仅获得“广济禅师”的名号,光绪还多次遣使赏黄色伞盖、诰文、匾额,并亲自接见。这世坚贝央也被国民政府册封为“辅国阐化禅师”,颁赐了册印。    
    无论是哪世坚贝央,走到哪里都讲的是大清皇帝和民国政府的恩惠广泽,劝导藏蒙僧俗遵守中央政府的法规法令,当遵纪守法的好百姓。在教化民众、导向民俗、调解民事纠纷方面,历世坚贝央都主动协助政府官员行事,因而得到了中央政府上上下下的赞誉。    
    和硕特亲王也是如此,由于他反对叛乱、维护祖国统一,遭到了罗藏丹津的嫉恨和追杀,但他执意拥护中央政府,矢志不移,使黄河首曲一带免于战火,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从而受到康熙皇帝的封赏,正式册封为“和硕亲王”,驻牧前首旗,又将其侄丹增病亡时奉献给清廷的全部牧地、财产赐给察罕丹津。这样,河南蒙古亲王的势力如日升天地不断壮大,对吉祥右旋寺的保护供养和推动发展的力度也更大了。大寺的规模日渐扩大,各地僧侣犹如百鸟朝凤迅速增多。修习内容日臻完善,属寺也不断增加,势力由松曲河流域扩展到整个东部藏区,还有内地不少地区,号称子寺一百零八座。    
    地理因素是吉祥右旋寺发迹的又一原由。    
    吉祥右旋寺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是雪域高原的东北部,这儿是藏区较富庶的地区。水草丰茂草原辽阔,牛羊肥壮骏马骠健;谷地湿润暖热,麦香禾壮豆子硕圆,不愁没有粮食吃;林区原始森林苍苍郁郁遮蔽日月,修建佛殿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