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语堂:中国人的生活智慧-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替狗担心事;又为什么不好好坐在家里看护看护自家的孩子。吾们可断定他们是因为没有孩子;因之在家里也没有更好的事情可做;这样的推断或许往往是不差的。矛盾常存在于家族观念与公共精神二者间;一个人倘勤俭积财;而悭吝得够程度;常可发现其家族观念在发生作用。
  因为家族制度是中国社会的根底;中国的一切社会特性无不出自此家族制度。家族制度与村社制度……村社制度为家庭组织进一步而范围稍为扩大的范型……可以统括地说明一切中国社会生活的现象。面情;宠嬖;特典;报恩;礼仪;官吏贪污;公共组织;学校;基尔特(同业联合会);博爱;慈善;优待;公正;而最后全部中国政治组织……一切都出自此家族及村社制度;一切都从它摄取特质和状态;更一切都从它寻取解释特殊性质的说明。从家族制度里头产生了家族观念;更从家族观念产生社会行为的某项法规。将此等特性加以研究是很有兴趣的;吾们将看出人生在缺乏公共精神的环境里;怎样作为社会一分子而行动着。
  七 南方与北方
  研究任何一时代的文学或任何一时代的历史;其最终和最高之努力;往往用于觅取对该时代之〃人物〃的精详的了解。因为文学创作和历史事迹之幕后;一定有〃人物〃;此等人物及其行事毕竟最使吾人感到兴趣。当吾人想起马蔻斯·奥理略(Marcus Aurelius)或吕善(Lucian);便知适当罗马衰落时期。又或想起佛朗古·维龙(Fran Cois Villon)便知适当中古世纪。想起一个时代的重要人物;马上感觉到那个时代很熟悉;也很明了。像〃十八世纪〃那样的名称;还不如称为〃约翰逊时代〃来得有意义。因为只稍提醒约翰逊的一生行事:他所常出入的伦敦四法学院怎样;他所常与交谈的友侪怎样;整个时代便觉得生动而充实起来了。设使有与约翰逊同时代而文名不足道之一人物;或一普通伦敦市民;其一生行事中也许有同样足资吾人矜式者;然一普通伦敦市民终不足引起吾人之兴趣;因为普通人总归是普通人。不论普通人喝烧酒也好;呷李普登茶也好;都只算是社会上无足轻重之偶发事件;毫无特色可言;因为他们是普通人。
  倘若为约翰逊;则他的抽烟和时常出入伦敦四法学院;倒也是于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伟人的精神用一种特具方法反应于当时社会环境而垂其影响于吾人。他们的优越之天才;能影响于他所接触之事物;亦能接受此等事物之影响。他们受所读书本之影响;亦受所与交际之妇人的影响。若令较为低能的人物与之易地而处;则不会有甚么特征可以发现。是以在伟人的生命中;生活着整个时代的生命。他们吸收一切所可吸收之事物;而反射以最优美最有力之敏感。
  可是论到研究一整个国家;那普通人民便千万不容忽略过去。古代希腊的人民;并非个个都是索福喀丽(Sophocle);而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吉利;也不能到处散播培根(Bacon)和莎士比亚(Shakespeare)的种子。谈论希腊而只想到索福喀丽、伯里克理斯(Pericles)、阿斯佩细亚(Aspasia)寥寥数人;势必把雅典民族之真相弄错。盖吾人尚须想及索福喀丽的儿子尝以家务纠纷控诉乃父;更须想及亚理斯多芬(Aristophane)同时代的人物;他们不完全是爱美的;也不完全是追求真理的;而却是终日狂饮饕餮;唯以醉饱为务。争辩纷纭;谲变狡猾;唯利是图;这真是一般普通雅典人民底典型。唯利是图;诈谲多变之雅典人性格;有助于吾人之了解雅典共和邦所以颠覆之理;适如伯里克理斯与阿斯佩细亚之使吾人了解雅典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倘个别的加以评价;则他们的价值几等于零;但倘以集体来观察;则他们之所影响于国运之力量至为宏大。是以过去的时代;已无法将他们加以改造;至现代国家中;所谓普通人民;固未尝一日与吾人须臾离也;安得以等闲视之?
                  
第34节:民族的性格(10)
  但是谁为普通人民?而普通人民又是怎样一个形象?所谓〃中国人民〃;在吾人心中;不过为一笼统的抽象观念。撇开文化的统一性不讲……文化是把中国人民结合为一个民族整体之基本要素。南方中国人民在其脾气上、体格上、习惯上;大抵异于北方人民;适如欧洲地中海沿岸居民之异于诺尔曼民族。幸而在中国文化之轨迹内;只有省域观念之存在;而未有种族观念之抬头;因而在专制帝政统治下;赓续数世纪之久;得以相安无事。历史上复遗传下来一种宝贵的普遍法式……文字;它用至为简单的方法;解决了中国语言统一上之困难。中国文化之融和性;因能经数世纪之渐进的安静播植;而同化比较温顺之土著民族。这替中国建立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友爱精神;虽欧洲今日犹求之而不得者。就是口说的语言所显现之困难;亦不如今日欧洲分歧错杂之甚。一个欧洲籍人倘旅经西南边境如云南者;虽略费麻烦;仍可使其意思表达而为人所懂;语言的技巧在中国使其拓植事业逐渐扩展;其大部盖获助于书写之文字;此乃中国统一之显见的标识。
  此种文化上之同化力;有时令吾人忘却中国内部尚有种族歧异、血统歧异之存在。仔细观察;则抽象的〃中国人民〃意识消逝;而浮现出一种族不同之印象。他们的态度、脾气;理解各个不同;显然有痕迹可寻。假使吾们用一个南方籍贯的指挥官来驾驭北方籍贯的军队;那时立即可使吾们感觉二者不同性之存在。因为一方面;吾们有北方人民;他们服习于简单之思想与艰苦之生活;个子结实高大;筋强力壮;性格诚恳而忭急;喜啖大葱;不辞其臭;爱滑稽;常有天真烂漫之态;他们在各方面是近于蒙古族的;而且比较聚居于上海附近之人民;脑筋来得保守;因之他们对于种族意识之衰颓;如不甚关心者。他们便是河南拳匪;山东大盗;以及篡争皇位之武人的生产者。此辈供给中国历代皇朝以不少材料;使中国许多旧小说之描写战争与侠义者均得应用其人物。
  循扬子江而至东南海岸;情景便迥然不同;其人民生活之典型大异。他们习于安逸;文质彬彬;巧作诈伪;智力发达而体格衰退;爱好幽雅韵事;静而少动。男子则润泽而矮小;妇女则苗条而纤弱。燕窝莲子;玉碗金杯;烹调极滋味之美;饮食享丰沃之乐。懋迁有无;则精明伶俐;执戟荷戈;则退缩不前;诗文优美;具天赋之长才;临敌不斗;呼妈妈而踣仆。当清廷末季;中国方屏息于鞑靼民族盘踞之下;挟其诗文美艺渡江而入仕者;固多江南望族之子孙。
  复南下而至广东;则人民又别具一种风格;那里种族意识之浓郁;显而易见;其人民饮食不愧为一男子;工作亦不愧为一男子;富事业精神;少挂虑;豪爽好斗;不顾情面;挥金如土;冒险而进取。又有一种奇俗;盖广东人犹承受着古代食蛇土民之遗传性;故嗜食蛇;由此可见广东人含有古代华南居民〃百越〃民族之强度混合血胤。至汉口南北;所谓华中部分;居住有狂噪咒骂而好诈之湖北居民;中国向有〃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俗谚;盖湖北人精明强悍;颇有胡椒之辣;犹不够刺激;尚须爆之以油;然后煞瘾之概;故譬之于神秘之九头鸟。至湖南人则勇武耐劳苦;湘军固已闻名全国;盖为古时楚国战士之后裔;具有较为可喜之特性。
  因往来贸易而迁徙;与科举时代应试及第之士子被遣出省服仕之结果;自然而然稍稍促进异种人民之混合;省与省之差异性乃大见缓和;然大体上仍继续存在着。盖有一颇堪注意之事实;即北方人长于战斗;而南方人长于贸易;历代创业帝王;几从无出自大江以南者。相传食米之南人;无福拱登龙座;只有让那啖馍馍的北方人来享受。实际上除却一二例外;如唐周二代的创业帝王;出自甘肃东北部;故有土耳族之嫌疑;其余各大皇朝的帝王;盖莫不起自比较阻塞的山陵地带;靠近陇海铁路;此地带包括东部河南;南部河北;西部山东和北部安徽。这个开业帝王的产生地带;倘以陇海铁路为中心点;它的幅径距离不难测知。汉高祖起于沛县;即现在之徐州;晋室始祖起于河南;宋室始祖起于南部河北之涿县;明太祖朱洪武出生于安徽之凤阳。
                  
第35节:民族的性格(11)
  直到如今;除了蒋介石将军出身于浙江……他的家族谱系尚待考……大半将帅;多出自河北、山东、安徽、河南;也以陇海铁路为中心点。山东产生了吴佩孚、张宗昌、孙传芳、卢永祥;河北产生了齐燮元、李景林、张之江、鹿锺麟;河南产生了袁世凯;安徽产生了冯玉祥;段祺瑞。江苏不出大将;而产生了几位出色的旅馆侍者。五十年前;中国中部湖南省出了一位曾国藩;这个好像是例外;但是足以证明上述之定律:因为曾国藩是一位第一流学者;同时也是第一等大将;但他既系出生于长江之南;是以为食米者而不是啖馍馍者;从而他的命运注定应为贵显大臣;而不能为中华民族开创一新的皇朝。因为开创帝业这种工作;需要一种北方典型的粗厉豪放的态度;要具备一种淳朴而令人可爱的无赖汉之特性;要有爱好战争;不厌劳动而善于自利的天才……藐视学问与孔教伦理学;直至大局底南面称皇;那时孔教的尊皇思想始有用于他;然后大模大样大讲其尊孔之道。
  粗暴豪迈之北方;与柔荏驯良之南方……二者之异点;可以从他们的语言音乐与诗歌观察而得。你可以把陕西的歌曲跟苏州的歌曲做一对比;立可发觉其绝然不同之差异。一方面陕西歌曲声调铿锵;乐器用击筑拊嗒板而和歌;音节高而嘹亮;颇类瑞士山中牧歌;歌声动则回风起舞;似在山巅;似在旷野;似在沙丘。另一方面则有那耽安淫逸之苏州的低音歌曲;其声调呜咽哽嗌;似长叹息;似久困喘哮病者之呻吟;因其勉强哼嘘而成颤抖之音律。即从寻常对话中;亦可以察觉明朗清楚之北平官话;其声调轻重之转变分明;令人愉悦;而苏州妇女之甜蜜柔软之喋喋琐语;多圆唇元音;抑扬波动;着其重处不用高朗之发声;而徒拖长其柔悦婉转之缀音以殿于句末。二者之差异固甚显然。
  关于南方与北方语言腔调之不同;曾有一段有趣故事;据说一次有一位北籍军官;尝南下检阅一连苏籍之军队;当这位军官大声喝令〃开步。。。。。。走!〃的时候;全体士兵屹立不动;屡次喝令;均属无效;正无法施行其命令之际;其连长系久居苏州习于苏俗者;乃禀请军官准其另自发令;军官准之;连长乃一反军官之清楚明朗的〃开步。。。。。。走!〃的急促腔调;而出以婉转诱惑之苏州口音;〃。。。。。。开。。。。。。步。。。。。。走。。。。。。嗳。。。。。。〃果然;全体军队应声而前进了。
  诗歌里面;像这样歧异的色彩;表现于第四第五第六世纪者;尤为浓厚。当时北部中国初次经鞑靼民族之蹂躏;汉人之受有教育者相率渡江而南下。值此时抒情诗方发皇于南朝;而南朝统治阶级;颇多为抒情诗能手。民间复通行一种体裁别致之恋情小曲;名为〃子夜歌〃。把这种热情的小诗;与北方新兴的富有朝气的质朴诗作一对比;二者情调之歧异是深刻而明朗的。吾们且看那时候南朝歌曲的作风怎样:
  读曲歌
  打杀长鸣鸡;
  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瞑不复曙;
  一年都一晓。
  子夜歌
  路涩无人行;
  冒寒往相觅。
  若不信侬时;
  但看雪上迹。
  南宋之际;又有一种韵律长短错综之活泼的抒情诗;称为〃词〃。其内容大抵描写妇女之深闺幽怨;绣闼伤春;或则吟咏黛眉粉颊;素抹浓妆;或则吟咏红烛朱栏;丝帏锦屏;道相思之苦;热恋之情。〃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惜弯浅黛;长长眼〃。其幽韵多似此类。人民而习驭于此种恋情诗歌之萎靡情绪;其被发表豪放质朴简短诗歌情绪之北方民族所征服;固为自然之结果。北方之诗歌盖直接取自荒凉北方之景色而不加润色者。下面一首为很好的例子: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看她一首小诗;倒是魔力非凡;相传一位北朝大将;竟能藉此短短数句之力;于新败之余;收集余众;激励将士;使军心复振;因能重整旗鼓;杀回战场。下面又一首小诗;为另一北族将领所作;乃咏其新购之宝刀;其情绪风格;适与南方的恋情诗词成一对比:
  新买五尺刀;
                  
第36节:国人的智慧和德性(1)
  悬著中梁柱。
  一日三摩挲;
  剧于十五女。
  另一首则风格音调更见雄壮:
  遥望孟津河;
  杨柳郁婆娑;
  我是胡家儿
  不解汉儿歌。
  健儿须快马;
  快马须健儿;
  跋黄尘下;
  然后别雄雌。
  像这样的诗歌……南北两方作品的内容与技巧之完全不同……对于吾人今日研究中华民族之构成分子;南北二大血统之异同上;有很大贡献;值得吾人之玩味。吾人于此更可进而了解何以具有二千年磕头历史;习于户内生活;缺乏普遍运动;而能不追踪埃及;罗马;希腊之后尘而退化、而崩溃。然则中国果何以能免此厄运乎?
  国人的智慧和德性
  一 圆熟
  德性〃Character〃是一个纯粹英国典型的字;除了英国以外;在他们的教育和人格的理想上把〃德性〃看得像中国那样着重之国家恐怕是很少很少。中国人的整个心灵好像被它所控占着;致使他们的全部哲学;直无暇以计及其他。全然避免离世绝俗的思想;不卷入宗教的夸耀的宣传;这种封建德性的中心理想;经由文学;戏剧;谚语势力的传导;穿透到最下层的农夫;使他有一种可凭藉以资遵奉的人生哲理。不过英语Character一字;尚表现有力量、勇气、癖性的意义;有时更指当愤怒失望之际所现的抑郁;而中国文中的〃德性〃一语;使吾人浮现出一个性情温和而圆熟的人物的印象;他处于任何环境;能保持一颗镇定的心;清楚地了解自己;亦清楚地了解别人。
  宋代理学家深信〃心〃具有控制感情的优越势力;并自负地断言;人苟能发明自己的本心并洞悉人生;则常能克胜不利之环境。《大学》为孔教的入门书籍;中国学童初入学;常自读此书始;它把〃大学之道〃定义为〃在明明德〃这样的意义;殆不可用英语来解释;只可以说是智识的培育发展而达于智慧的领悟。人生和人类天性的圆熟的领悟;常为中国德性的理想;而从这个领悟;又抽绎出其他美质;如和平、知足、镇静、忍耐这四种美质即所以显明中国人德性之特征。德性的力量实际即为心的力量;孔门学者作如是说:当一个人经过智育的训练而养成上述的德行;则吾们说;他的〃德性〃已经发育了。
  往往此等德行的修进;得力于孔教的宿命论。宿命论乃和平与知足之源泉;适反乎一般所能置信者。一位美丽而有才干的姑娘;或欲反对不适合之婚姻;但倘值一个偶然的环境使她与未婚夫婿不期而遇;则可使她信以为这是天意欲牵合此一对配偶;她马上可以领悟她的命运而成为乐观知足之妻子;因为她的心目中;丈夫是命中注定底冤家;而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前世的冤家;狭路相逢。〃有了这样的理解;他们会相亲相爱;又时时会吵吵闹闹;扭做一团;打个不休;所谓欢喜冤家。因为他们相信顶上三尺有神明;而这神明却监临下界;有意使他们免不掉此等吵吵闹闹玩把戏。
  吾们倘把中华民族加以检讨;而描绘出他们的民族德性;则可以举出下列种种特征:(一)为稳健;(二)为淳朴;(三)为爱好自然;(四)为忍耐;(五)为无可无不可;(六)为老猾俏皮;(七)为生殖力高;(八)为勤勉;(九)为俭约;(十)为爱好家庭生活;(十一)为和平;(十二)为知足;(十三)为幽默;(十四)为保守;并(十五)为好色。大体上;此等品性为任何民族都可能有的单纯而重要的品性。而上述所谓德性中之几项;实际乃为一种恶行;而非美德;另几项则为中性品质;他们是中华民族之弱点;同时亦为生存之力量。心智上稳健过当;常挫弱理想之力而减损幸福的发皇;和平可以转化为懦怯的恶行;忍耐也可以变成容纳罪恶的病态之宽容;保守主义有时可成为迟钝怠惰之别名;而多产对于民族为美德;对于个人则为缺点。
  但上述一切性质都可以统括起来包容于〃圆熟〃一个名词里头。而此等品性是消极的品性;它们显露出一种静止而消极的力量;非是年轻的活跃与罗曼斯的力量。它们所显露的文化品性好像是含有以支持力和容忍力为基础之特质;而没有进取和争胜精神的特质。因为这种文化;使每个人能在任何环境下觅取和平;当一个人富有妥协精神而自足于和平状态;他不会明了年轻人的热情于进取与革新具有何等意义。一个老大民族的古老文化;才知道人生的真价值;而不复虚劳以争取不可达到之目的。中国人把心的地位看得太高;致剥削了自己的希望与进取欲。他们无形中又有一条普遍的定律:幸福是不可以强求的;因是放弃了这个企望。中国常用语中有云:〃退一步着想〃;故从无盲进的态度。
                  
第37节:国人的智慧和德性(2)
  所谓圆熟;是一种特殊环境的产物。实际任何民族特性都有一有机的共通性;其性质可视其周围的社会、政治状况而不同;盖此共通性即为各个民族所特有的社会政治园地所培育而发荣者也。故〃圆熟〃之不期而然出产于中国之环境;一如各种不同品种的梨出产于其特殊适宜的土地。也有生长美国的中国人;长大于完全不同的环境;他们就完全不具普通中国人之特性;他们的单纯的古怪鼻音;他们的粗率而有力的言语;可以冲散一个教职员会议。他们缺乏东方人所特具之优点:柔和的圆熟性。中国的大学生比之同年龄的美国青年来得成熟老苍;因为初进美国大学一年级的中国青年;已不甚高兴玩足球;驾汽车了。他老早另有了别种成年人的嗜好和兴趣;大多数且已结过了婚;他们有了爱妻和家庭牵挂着他们的心;还有父母劳他们怀念;或许还要帮助几个堂兄弟求学。负担;使得人庄重严肃;而民族文化的传统观念亦足使他们的思想趋于稳健;早于生理上自然发展的过程。
  但是中国人的圆熟非自书本中得来;而出自社会环境;这个社会见了少年人的盛气热情;会笑出鼻涕。中国人有一种轻视少年热情的根性;也轻视改革社会的新企图。他们讥笑少年的躁进;讥笑〃天下无难事〃之自信;所以中国青年老是被教导在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