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在为谁读书CEO给青少年的礼物-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师说:〃学习方法其实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每一个人都是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不过我觉得,学习态度其实是最重要的。所以你首先要树立一个观念:不要为分数而学习。

〃就像我刚才谈到的茶一样,精髓都在于淡淡的茶香之中。如果你只是把眼睛盯在茶叶上,你怎么能知道形之外的神呢?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是把眼光锁定在分数上,你怎么能体会学习的快乐呢?

〃我当年学语文的时候,因为有兴趣,我是背完一本《新华字典》,一本《成语词典》,还有《唐诗三百首》之类的。那时候基础打得扎实,因此语文成绩一直挺好。〃

杨略有些吃惊,看着张老师的脸,心里还略略有些怀疑:〃这样要花很多时间的,划算吗?〃

〃划算?学习又不是做生意,很多时候知识的提高都是潜移默化的。它需要有量的逐渐积累,然后才会有质的飞跃,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前有个渔夫,他每天都在海滩上钓鱼,可是收获往往寥寥无几。一天,他突然发现身边的两块石头挺好玩的,便捡了放在口袋里。第二天醒来,他发现口袋里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取出一看,原来时候已经变成了璀璨的宝石。这时,他才后悔当时没有多捡一些。〃

杨略似乎有所触动,眼睛看着窗外的飞鸟,沉思不语。

张老师顿了一顿,轻轻喝了一口茶,闭上眼睛细细回味了会,才接着说,〃如果他当时一门心思只在钓鱼上,旁边的事情一概不管。他能得到比鱼还珍贵万倍的宝石吗?其实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把眼光盯在分数上,那么很多更珍贵的东西反而错过了。而这些东西,恰恰最能提高成绩,只是它们不会马上见效。我在背唐诗的时候,心里并没有想到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成绩,只是觉得心里喜欢得很。后来我逐渐发现,它们确实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成绩提高了,而且我也没有成为考试的机器。〃

张略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张老师看了心里也高兴,继续开导:

〃前几年浙江大学校长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说浙江大学要培养'不伦不类'的大学生。你不要笑,所谓'不伦不类',就是让文科生多学点数学物理,而让理科生多接触文学艺术之类的。表面上看,文学对理科生的实验没什么帮助,而数学对文科生的写作用处也不大。这就像你刚才觉得背字典是个笨方法,对提高成绩帮助不大一样。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任何学科都有它的特点。数学物理讲究思维严谨、逻辑性强,这恰好能弥补文科生神游物外的轻浮个性;而文学艺术讲究的是突破前者,开拓创新。比如绘画,前人的油画讲究写实,而后来的艺术家比如梵高就不步人后尘,他们讲究印象,开出一条新路子。而这种精神,偏偏又是理科生所欠缺的。他们习惯于循规蹈矩,沿着老师指定的实验步骤做实验。所以,培养'不伦不类'的大学生,就是让文理科知识相辅相成,造就复合型人才。而未来的社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一些专才就要被淘汰了。〃 
 
第16节:收到美女的情书了? 
   


杨略插嘴说:〃可我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要参加中考了。这点时间我能做那么多事吗?〃

这才是他的心结所在!张老师回答:〃其实作业是做不完的,关键是要向作业要效率。在这个学期里,你一方面要把课本吃透。因为这是基础的基础。基础掌握好了,再做少量题目加以巩固,并及时加以总结,这样才有效果。比如化学中白色沉淀物就那么几个,全部找出来花点时间背下来,下次推断题中一看到有白色沉淀,心里就有数了。这样学习效率就能提高,自信心也能建立起来。而其余时间呢,你可以听听音乐,看看名家小说散文,这不仅能陶冶情操,让考前紧张心情化为心平气和。对于提高成绩,肯定也大有帮助。总而言之,不要把眼光盯在分数上,不要仅仅为分数而学习。把基础打得扎实,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而成绩自然也水涨船高。〃

杨略微笑了,似乎有什么重担一卸而空。

出了张老师的办公室,他感觉豁然开朗。抬头看去,天空是那样高远,蓝得那样纯净明亮。一缕白云,被和风轻轻吹送,像轻纱一样,从远处飘来,到了头顶停住,似乎低回留恋,不忍离去;然后又逐渐散开,飘飘上升,溶进又深又蓝的天空中去。

杨略觉得自己的烦恼也像那缕白云,被张老师的一席话吹散了,胸中是一片湛蓝空阔。


他回到教室,葛怡向他走过来,看到他容光焕发的样子,就笑问道:〃怎么了?掘到宝藏了?〃

〃比宝藏还宝藏呢。〃

〃收到美女的情书了?〃

〃我不记得你给我写信了呀?〃杨略挤眉弄眼的。

葛怡瞪着黑亮的眼睛,不解地问:〃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啊?〃

〃除了你,还有谁敢号称美女?〃

葛怡娇嗔道:〃尽胡说。〃脸上浮起淡淡的红晕。

他们向来这么无拘无束。

葛怡的手一直放在背后,现在伸到他面前。杨略一看,又是一封蓝色的信。可是今天还没到1号呢。也许是张老师假期有事外出,早点把信给他吧。他心里已确信倪甫清就是张老师无疑了,不过在刚才的谈话里,他没有挑明。因为很多事情心知肚明就够了。

葛怡斜着脸,淘气地问他:〃说吧,是不是情书?〃

〃哪有女孩子叫倪甫清的?〃话音刚落,杨略心中突然咯噔一跳,倪甫清……可是细细回味,又不知道为什么。眼神就有些呆呆的。

〃怎么了?是不是你又投稿了,人家给你寄稿费来了?快请客吧。〃

杨略偶尔投稿,还曾经发表过一次,因此马上被誉为小作家。不过他对那篇文章很是不屑,觉得太小儿科,不足以显示自己水平。因此别人叫他小作家,他就觉得浑身起(又鸟)皮疙瘩。

〃没有啦,是一个老师写给我的信。问这么多干嘛?〃杨略还沉浸在刚才的回味之中,语气就不由自主地有些重了。

〃不说就不说,有什么了不起。〃葛怡嘟着嘴走了。

漂亮女孩子就是这样,情绪像是二月的天气,说变它就变了。等杨略回过神来,心中十分愧疚,想去道歉一声时,却看见葛怡已经气呼呼地走回座位上去了。

要是现在走过去道歉,肯定会被同学看笑话。在这个年纪,同学们对男女生的关系是十分敏感的。要是一不小心,落了话柄到余振凌霄他们嘴里,他们肯定会添油加醋,还指不定会把事情渲染成什么样呢。

杨略只得算了,坐下来拆开了信。


杨略:

见字如面。

等你看到这封信,我们现在已经是老朋友了。我现在出差在外,平时工作很多,而且身体也不大舒服,挂了几次盐水,所以很多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吧。另外我把训练题也附在后面了,因为我确实不好麻烦别人跑两趟邮局。


张老师还真有意思,故事编得挺像那么回事,明明身在学校,却说出差在外,并且声称疾病缠身。看来张老师真的童心未泯,和他玩游戏呢。那就玩吧,我们谁也不挑明事实,来玩个捉迷藏,或者是侦探游戏。杨略心中一时也是童趣盎然,不由地微笑了,接着往下看这封信。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

今天我们来谈谈勤奋。首先,照例来看看一个故事。

你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场景:蓝天之下,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漠,沙丘起伏,多像凝固的海涛,可这里缺少的恰恰就是水分。在烈日的炙烤下,黄沙升腾起淡淡的青烟。几株胡杨残败的朽木,像枯骨一样伸向天空。四周人烟全无,寂静得只有风的声音。一只雄鹰展开宽大的翅膀,在高空里盘旋,像一张枯叶在沙漠中移动。

这时,一个人出现了,他在沙丘上踽踽独行。衣衫褴褛,嘴唇干裂,骨瘦如柴,眼睛焦灼地看着前方。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身边只剩下一壶水,他饥饿难忍,濒临死亡。终于,他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汲水器,于是使尽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之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你带来的水灌到汲水器,然后才能打水。〃

原来,汲水器上必须灌满水,才能利用大气压将地下水抽吸上来。

这里说的虽然是件打水的小事,可细细品味,其中也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只有付出,方能有收获。

农民只有在春天里播下种子,撒下汗水,到秋高气爽的时节,才能收获到沉甸甸的稻穗、金黄的玉米。运动员要想获得金牌,也需要日复一日枯燥寂寞的埋头苦练;而学生也是一样,只有每天花许多时间读书思考,才能获得知识,提高成绩。

这是极为简单的道理,甚至有些老生常谈的感觉,生性好动的你,可能又要嫌我烦了。可是我们在校园里,还是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

学生考试挂了红灯,羞于回家,于是去找老师:〃如果我把这成绩拿回家,我爸爸妈妈肯定会生气的。老师,你能不能先给我一个好成绩,下学期我一定努力学习。我保证!〃 



 
第17节: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就如同农民不精耕细作,甚至也不播种,就立于田塍上祈祷:〃老天爷,如果今年丰收的话,明年我就好好耕种。〃

这就如同冬天里颤颤畏畏站在冰冷的火炉边,说道:〃火炉,先给我温暖,然后我会给你加上柴火。〃

而这些无疑都是极其荒诞的。因为他们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说:〃先给我报酬,然后我工作。〃

可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

只有勤奋工作,才能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础,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因为勤奋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是生命之舟上的白帆,是雄鹰借以翱翔天际的双翅。如果你羡慕班上优等生出色的成绩、老师的赞许、同学的钦佩,请不要忘记,在你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也许他们正在静静地读着课文,做着习题呢。人们都羡慕那些杰出人士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但是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种天赋,而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到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了解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如果想俯瞰大地,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全收眼底,那么,请不要害怕登楼时的艰辛。人们都羡慕那些杰出人士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但是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种天赋,而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到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解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好了,我们回到刚才的故事里来。

那个人犹豫许久,心里琢磨:如果仅仅靠着自己的一壶水,他无法走出沙漠;如果把水到进汲水器打不出水,那我马上会渴死。思来想去,横竖是个死,还不如搏它一把。于是他拧开封口,小心翼翼地把水倒进汲水器,然后压动扳手。压了几分钟,满头大汗,水却一滴未出。

他绝望之极,但是他并不放弃,一味的只是压,直到十几分钟后,双手逐渐疲乏无力,终于见到甘泉缓缓流淌出来,清凉之气,沁人心脾。

原来在这种沙漠里,水都在地底深处。那么水正在半道上,如果他一下子就放弃,水就会流回去了。

我们在学校里也可以看见一些学生天资聪慧,领悟能力也是极强。一首诗背三遍就能记熟,而有的学生则需要三十来遍。一段时间后,前者的成绩却可能不如后者。为什么呢?原因是那些天资聪慧的学生背完诗后,自诩天才,课后并不复习。而那些资质一般的人因为自愧不如,于是时时吟诵,终于烂熟于心,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一天的勤奋是容易的,但那只是扎扎实实向成功的宝座迈进了一步。若想真正将成功的桂冠戴在头上,必须不断地努力。否则半途而废,即使身在宝山,却没有毅力挖掘,也只能空手而归了。

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天才,如果你觉得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地得到,你只需站在原地伸手等待,那真是太不幸了。因为你将陷入懒惰的泥沼中去。

懒惰是什么?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美国的福兰克林如是说。

〃懒惰能磨去才智的锋芒。〃英国谚语如是说。

而对于懒惰者的惩罚就是,自己不能获得成功,而只能眼睁睁看别人戴上荣誉的花环。

王安石曾写过《伤仲永》一文,说是有个神童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都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觉得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再让他学习。可他长到十二三岁时,他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他的才能消失,沦为普通人。

仲永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但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这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勤奋学习。人生所或缺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能力而是勤奋。所以,无论是天纵奇才,还是先天不足者,都时时当以此自勉。天才无需自傲,凡人无需自卑,因为凡人每日勤劳,积至十年,虽愚亦智。而天才久不用功,也会变得碌碌无为。


杨略看到这里,忽然想到自己的房间里挂着的一幅大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爸爸特意请一个有名的书法家写的。当时爸爸将这幅对联挂到书桌前时,还对他说了一席话。由于当时杨略特别烦腻爸爸的说教,所以只记了个模模糊糊。

现在回忆起来,爸爸好像说这两句名言是他在学生年代从书上看到的,那时书本极少,因此偶有佳句,就如获至宝,立刻抄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并成了激励他整个童年时期勤奋学习的精神力量。另外还发了许多感慨。杨略也是频频点头,咿咿啊啊,敷衍了事。

可等爸爸出了房间,他却横竖看得不顺眼,现在同学中还有谁会把这种对联挂在房间里啊,几个字歪歪扭扭的,像几条爬虫,有什么好呢?还不如贴个樱木花道或者蜡笔小新的画像呢。

不过惧于爸爸的威势,那幅字一直挂着,熟视无睹,也感觉没什么了。不料今天这副对联却突然在脑海中浮现,并且发出耀眼的光芒来,如弓上弦,剑出鞘,充满英秀挺拔之气。


正在这时,上课铃声响了。说是铃声,不如说是音乐。因为以往的铃声太多于刺耳,现在改成了悦耳的和弦音乐,让人心情愉快。

由于明天就要放假,因此群情激动,大家的心思都已经不在黑板上。余振早就打点好行装,现在正一脸兴奋地和前后同学低声聊天呢,时不时咧嘴大笑,却又用手捂住嘴巴,把笑声生生的挡回去。凌霄今天倒是乖巧,双手叠在桌上,头朝向黑板。再仔细一看,发现双目紧闭,原来早已经见周公去了。

杨略一阵恍惚,以前自己也是那副尊容呢。当时还觉得很正常,甚至很酷,有个性。可现在隔着时空,用冷静的眼光去审视,立刻感到惭愧。但是他知道自己会改变的,而且,他已经改变了。 



 
第18节:立即行动成功就离你最近 
   



放学回家,爸爸在甘肃还没有回来。妈妈正要出门,她国庆节其前要去外婆家,现在去超市买些东西。他又只能一个人渡过假期了。幸好他已经习惯独处。

他进了房间,把书包挂在墙上。取出几本书放在书桌上,整整齐齐。要在往常,他肯定是把书包往床上随意一扔,马上开启电脑,喝口饮料,开始网络游戏,先前是〃传奇〃,后来是〃泡泡堂〃,〃兵乐团〃之类的。

不过现在他已经很少开机了。他的第一件事情还是接着读信。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有一篇仅有几百字的短文,自写成以来,一百年来风行不衰,激励着一代代胸怀大志的年轻人。这就是哈伯德的《把信带给加西亚》。

短文是这样写的: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麦金利必须立即和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此事关系战争全局。但当时加西亚正在古巴丛林之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

〃怎么办呢?〃总统忧虑了。

〃有个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能找到加西亚。〃有人告诉总统。

于是,他们找到罗文,将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他。罗文接了信,二话没说,把它装进一个油质袋子里,划一条小船就出发了。四天后在古巴上岸,消失在丛林中。在接下来的三个星期中,他徒步走过了这个危险重重的国家,把信交到了加西亚手中……这些细节作者并没有多说,他强调的重点是:

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提出任何疑问:他在什么地方?他是谁?还活着吗?怎么去?为什么要找他?给我什么报酬?

……没有问题,没有条件,更没有抱怨。只有行动,积极而坚决的行动。

立即行动,成功就距离你最近。

我们的周围也常常可以听见这样的声音:〃如果我初一的时候就认真读书,现在早就是前几名了。可现在已经是初三,只有一学期就要考试,再努力也是白搭。算了……〃一个美好的志向就这样消解了,实在令人惋惜。其实,他应该做的就是马上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如果不采取行动,那就绝对没有满意的结果可言。

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当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想要弥补一番,或者你有一个绝妙的创意,那么永远也不要说太晚,关键是马上行动,切实执行自己的想法,以便发挥它的价值。

有个人已经40岁了,一天对朋友说:〃我想去学医,可是学完我就已经44岁了。〃

朋友说:〃可要是你不去学,4年后你还是44岁啊。〃

是啊,即使你不行动,时间还是无情地流逝,片刻不会停留。那么,何不在这段时间里努力进取,做出成绩来呢?因为不管想法有多好,除非身体力行,否则永远也不会有收获。

对一个胸怀大志者而言,拖延怠惰也许是最具有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