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穿什么衣服
穿便服。不要穿牛仔裤、短衣或是工装夹克,但也不要穿套装、打领带或是比较华贵的衣服。学校是衣着比较随意的地方,教授也只穿法兰绒衬衣上班。招生人员可能穿得比较正式一点,因为她得处理业务(与你面谈),但是她或任何人都不希望你穿得像要赴豪华酒店一样。一件洁净的衬衣或宽松衫和一条合体的裤子就行了。
3。提什么问题
你所关心的、感兴趣的或是有助于决定是否人读此校的问题都可以问。离家前你可能准备了一份问题清单。如果在面试前有机会在校园走走,你能会有新的问题。父母可能也有些问题,如果他们与你同行可以提出来。以下是你可能想提的问题:
四年内获得学位难不难?有没有可能因场地原因未修必修课而要多学一到两年?
学校的学生宿舍安全情况如何?联邦法要求学校向每一位申请人提供本校的安全情况,包括校园犯罪率。许多学校在学生索要介绍资料时就已经提交了有关安全报告。如果手头还没有校方的报告,索要一份复件。如果在邮件中收到了这份报告并且有疑问,也可在面试时提出来。
中学的高级班课程可为你得到多少大学学分?一项高级班课程考试是否最少需要4或5分才能拿到学分?如果高级班课程学分是自动授予的,是否必须为之提出申请?
有多少新生的课程是研究生代替有经验的教授教的?学校规模越大,教授们越是有可能集中精力搞研究,让助教承担低年级的教学工作。
大学的每个班一般有多少人?在30或更少学生的班级里,更有可能与教授建立融洽的关系。如果大多数班人数多过30人,那么得考虑一下你的决定。
决定是否录取的要素是什么?sat或act考试分数的影响有多大?招生人员可能不会告诉你评价申请用的真实评分标准,他可能会说中学的成绩至关重要,以及其他一些考试分数仅作为参考诸如此类的话。分数的影响是肯定的,但不是影响录取的决定『性』因素(第九章将详细介绍学校如何评价申请人)。
住校是不是很容易?对于不住宿舍的学生,学校周边是否有住房提供租住?这些住房租住是否由校方批准或监督?如何找校园周边的房子?校方提供有关房源的资料吗?抑或非得查看公告牌和阅读分类广告?
特定的宿舍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吗?是否有些宿舍男女合住,有些宿舍是单『性』别的?有没有一些比较安静的,对放音乐和开收音机有限制的宿舍?有没有某些楼层宿舍是明令禁止饮酒的?先问问招生人员,然后可向在校学生了解情况,看看他们的答案是否一致。
教授是如何就学习问题向学生提供建议的?有没有教授会就选修课程提出建议?或者是由学生自己安排计划,拿给教授签章确认?招生人员会告诉你该怎么做,你也可向在校生了解情况。
学校的学生联谊会和女生联谊会有多大?比较一下招生人员和在校生的观点,你会发现很有意思的情况。有些学校这些兄弟会、联谊会很重要,而有些学校并非如此。了解有关情况可帮你判别这是一所什么类型的学校。
被录取的机会有多大?招生人员只要扫一下你的中学成绩单,就会告诉你是否在候选名单之列。
如果你年纪稍大,可询问有关成人入学的情况。该校有没有专为25岁以上成人而设的组织和社会活动?答案有助于判别该校对成人学生的亲善度。
请在提这些问题时保持自信,注意礼貌,不要像打仗似的。面试不是一次痛苦的考试,它只不过是了解事实的真相。如果所提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还可以礼貌地提出来。如果还不满意,那就得考虑这所学校是否适合你。
4。告诉对方什么
面试没有固定的谈话内容。招生人员一开始可能问你的情况,为什么对这所学校感兴趣,或是问你有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总的来说,对话无非是有关你以及你所做的情况。
谈谈你在中学的情况,学了哪些课程,参与了哪些活动。重点谈谈你感兴趣的,倾向于将之作为大学专业的领域。例如,就像前几章中举的例子一样,你觉得自己有写作方面的才能并对帮助小孩子感兴趣,你可以说,你正考虑将英语、新闻工作和教育结合起来。一位好的招生人员会提供一些建议,告诉你如何在该校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兴趣。
如果你在某些方面有专长,如吹萨克斯风或演舞台剧,不妨也告诉对方,招生人员可能要音乐或戏曲系的人再与你面试。
如果在面试之前读过第九章,你就会明白招生办收到你的入学申请时可能会对你的学业成绩单有疑问。事先准备那些问题,在面试过程中解答那些问题。实际上,在招生人员发问之前有关答案就应放在你的文件夹里或是已在招生人员的笔记里。
诚实是首要的。对大学而言,诚实是一种最重要的美德。自我表现出来的诚实是非常需要的。向招生人员简要解释一下寻找学校和如何来面试的过程,可提及一些你已参观或准备参观的学校,告诉她哪些因素将会影响你的决定。招生人员一定会欣赏你的诚恳。如果你已提出了入学申请,招生人员的记分卡上就有了几分。
自我介绍时也要坦诚,不要为给对方留下更深的印象而言过其实。招生人员很快就能看出你是否坦诚,她在洞察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比诚实甚至更重要的是不要撒谎。还记不记得有个女生被哈佛大学录取,但后来因爆出她五年前谋杀了亲生母亲而被取消了入学资格?哈佛并非因她杀母而拒收她入学,要她另去别处是因为她在申请表中撒了谎。
完整的大学社区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招生人员怀疑你不诚实,那么你就无缘跨进大学的校门。
5。父母对你的决定将起重要作用
父母对你大学求学计划的每个方面几乎都会发生作用,而且总是会有同样的作用。此前的章节和以后的章节我都谈到了这点,现在我再阐述一遍。父母就是顾问,他们在选择哪所学校问题上有更具专家『性』的建议,你应该欢迎并认真考虑这些建议。不过在哪里度过四年大学时光的决定权还是在你手上。
如果父母希望陪同你前来面试,热情地欢迎他们。招生人员也会持同样的欢迎态度。即使是父母不想与你同去,也要鼓励他们一起来。三个人记忆分析得出的东西总比一个人的多。毫无疑问他们会有一、两个你不曾想到的问题。
不过要记住,这是你本人的面试。你是队长,父母是陪你去的,不是你陪父母。招生人员称,尽快给他们留下不好印象的方法是让父母充当主角。
一个大错是父亲或母亲来到招生办,宣布:〃我把儿子带来面试了〃。这种错误确有发生。招生人员想与之谈话的是你,不是你的父母。因为他们是你的父母,所以招生人员会比较客气。但是让父母主宰局面将很可能导致你不被录取。
五、校方也是有目的的
校方和你一样在面试中也有两个目的。他想了解申请表中了解不到的情况,并想告诉申请者该校是学习的好地方。正如我前面所说,一所学校的招生人员扮演着两个不同的角『色』。他既是学校的看门人,同时也是招募者。有些面试这两个角『色』的份量是不同的,他可能更像一个招募者,这取决于他对你的喜欢程度。
大学仍然是买方市场。每一年大学新生班都不能满员。如果招生人员觉得你很出『色』,他会花更多的精力录取你。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著名学府,如哈佛、斯坦福、杜克等大学不设面试录取新生,因为申请人数是实际招生人数的4倍。
不过,设想你不是爱因斯坦第二,招生人员认为你是可取之材,会寻求你递交的申请表上没有的东西。你是表达自然,还是用单音字回答问题?你是言语文雅,还是坚持在每句话中用诸如〃喜欢〃和〃你知道〃这样的词汇?你看上去自信吗?有没有幽默感?能否因一个笑话放声大笑?你真的很在乎这所学校,还是只想做个匆匆的过客?你的表现将解答这些问题。在此情况下,显然是要肯定的回答。
六、面试结束了,现在做什么
在面试进行过程中,招生人员会做笔记。这些笔记会放入你的档案,也就是你写信咨询有关信息建立的第一份档案。当你的申请表递交给招生办的时候,也会放在这份档案里。之后某个时间,一位招生人员……可能就是面试你的那位官员将拿起你的档案,阅读校方所了解的一切,包括面试时的笔记。他将花约15分钟的时间阅读你的档案,然后给出一个分数,这个分数将决定你是否被录取。
你只有15分钟的时间给学校的这些考核人以第一印象。当考核人阅读他的面试笔录时,你会希望他记得起你。
参观完学校,结束了面试,有关收集信息的工作已告一段落。现在要做的是把所有的事情综合起来考虑,决定选择哪所学校。
真正的哈佛 真相六:适应哈佛大学生活
有些学生到大学之后,很快就适应了哈佛的学习和生活,成功地实现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转换。而有些学生,看上去和前者也没有什么差别,可实际上却是麻烦重重,调整起来相当困难。看,哈佛学子是怎样适应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的。
一、大学生活时间管理
(哈佛大学2000级商学院)约翰·布鲁斯特
我发现高中那套办法到大学就失灵了。阅读材料堆积如山,而且还得快速阅读完不可。我真的对此准备不足。让我吃惊的是,高中的学习内容我一学便会,可到了大学,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在大学,没有个好开端。因为我确实没能掌握一种系统的学习方法去对付大量的阅读材料。我常常在某一学科上花费一大段时间,然后放到一边,一个星期都不再管它。然后去学另一门科目,看一段时间后又放置一个星期。所以每门课的学习都缺乏连续『性』。这种做法给我自己带来了麻烦。不过我最终找到问题的症结。这个学年,我就做出了改变和调整,每天都给各门课分配一些时间。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情况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康斯坦斯·布坎南(constance buchanan)和来自四所大学的一些教师设计了一份详细的问卷,对两组大二的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开篇的那段引文即由此而来)第一组学生在大一时,不论学业还是社会活动,取得的成绩都很卓越。另一组情况相反,甚至非常糟糕。这项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每位受访学生在新生阶段如何看待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康斯坦斯·布坎南及其同事希望能够发现这两组学生中间存在的一些重要差别。调查者很快就发现差别的确存在,那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词,但它是关键因素。在第一组学生的话语里,那个词时常出现。而第二组学生,也就是那些入校以来一直不顺利的学生,就算给出提示,他们也不会说出那个词。
这个关键词是什么呢?它就是〃时间〃。第一组学生反映他们刚进大学时,就意识到必须考虑如何利用时间的问题,包括时间管理、时间分配,还要将时间视为一种紧缺资源。相反,第二组学生几乎不提及与时间有关的这些问题。与高中时代相比,大学的学业负担要沉重得多,门门功课都要布置大量的阅读材料,的确让人感到一种不可逃避的巨大压力。因此更有必要学会管理时间。但这不容易做到,需要一步步地来。
几位指导教师告诉我,有的学生确实非常善于管理时间,而且把科学地分配利用时间视为一种挑战。这样的学生往往一到哈佛,就开始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结果他们不但功课好,自己也觉得很快乐。当我们请毕业生为新生提一条具体建议时,他们通常说的是〃要学会管理时间〃。这项建议很明智,因为是否善于管理时间将决定新生在未来大学生活中的成败。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哈佛人的成功来自于对时间的有效管理。
二、学业与其他活动并重
每年开学的时候,都会有新生找我征求建议。这时,我就会向他们转告那些过来人的话,鼓励他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的社团。尤其要深入参与至少一项课外活动。需要挣钱的话,就去打工;也可以参加体育运动、志愿者服务之类的集体活动。许多新生都能够理解我的忠告,但有几个还半信半疑。新生们初来乍到时,都希望自己有不错的表现,因此有些人就难免产生焦虑。有些学生认为,每个星期在课堂里坐上十几个小时,其余时间呆在宿舍里独自学习,这就是大学生活。
但是,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学生有些并不开心。他们经常一个人呆着,不与其他人接触。每当看到这样的危险状况,我就会立刻指出来。可是他们的回答几乎一模一样。他们说:〃学业是我的头等大事,做其他事会对我的功课不利。〃
有人对哈佛本科生课外活动与学业成就关系进行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周用于参加一两项课外活动的时间是20个小时,这样的时间投入与其学业成绩关系很小甚至没有关系;但它和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满意程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越多,满意程度越高。
掌握了这些具有说服力的资料,我和同事们就知道该如何回答那些学生的疑问了。这只是对哈佛一所大学的调查结果。其他大学的情况也许会有所差别。但我认为,这项代表某种关联的结论在很多大学都能够立足。
接下来,我要先谈一谈打工的情况。哈佛半数以上的本科生都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不论哪个专业。其中,女生与高年级学生居多。他们的工作门类各种各样。最常见的是行政、文书工作,其次是研究分析或数据分析。女生更倾向于选择文书工作。男生更愿意从事管理工作。他们每周通常工作7…12个小时。
从事计算机运算和科技工作的学生人数稳步上升。他们不仅赚了钱,也增加了不少知识。将近55%的学生在开发新技术,或者研究现有技术的新应用,或者帮助大学里其他人将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打工与学业成绩之间无显著联系。不论打工与否,成绩分布情况都大同小异。即使那些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学生,其学术成绩也不比别人差。至于工作量的多少,以及工作的灵活程度与成绩分布情况都没什么关系。总之,打工这项课外活动与学术成绩之间相关不大。并且学生们是否打工,也不会影响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整体满意程度,对课程质量的评价,以及对课程难度的整体满意程度。此外,学生是否打工,与其交友情况,对哈佛浪漫气氛的满意程度,都没什么联系。
当学生们讲述在打工经历中获得的乐趣时,有两项调查结果十分明显。首先,那些视打工经历为大学生活组成部分的学生,工作时间越长,心情就越愉快。其次,四分之三的打工学生认为这段经历提高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只有6%的人持相反的观点。女生与男生相比,更认同第一种看法。在哈佛,除了打工以及校际运动比赛之外的其他课外活动,本科生的参加率为80%。女生参加率为86%,男生参加率为76%。这10%的差异在于男生参加校际体育运动比女生多。不过近十年来,这种差异在缩小,参与校际体育运动的女生也在逐年增加。
参加两项以上课外活动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0%,14%的学生甚至参加了四五项。参加课外活动的所有学生中,68%平均每周在课外活动上的时间投入超出6小时,34%达12个小时以上。
志愿者工作也是一项很典型的课外活动。每个学期都会有25%的本科生加入志愿者行列。65%的学生大学期间都要不定期地参加此类活动。志愿者以女生、高年级学生居多。即使那些打工的学生,也会千方百计地抽出时间去做志愿者,而且他们参加活动的次数比那些不打工的学生还要频繁。大学生志愿者一般每周工作3…6小时,平均5小时。这些志愿者中,46%面向儿童和少年,13%面向无家可归的穷人,9%服务于残疾人,10%为老人服务。
为什么要去做志愿者?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列举的答案如下……〃享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回报社会〃、〃美化世界〃。在当前的志愿者中,96%的学生打算将来把此类活动继续下去。志愿者活动与学术成绩之间也无显著相关。实际情况是,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学生与那些不参加的相比,成绩还要略微高些。前者认为这些活动不会对他们的成绩造成任何消极影响。总的来讲,他们对社交生活以及大学整体生活的满意度还因此提高。
在所有的课外活动中,只有校际体育运动与学业上的低分有关。哈佛大学体育队里的学生,成绩低于整体平均水平。其他大学的情况也大概相同。这种局面是由他们用在体育运动和功课上的时间比例造成的。不过有一点令人安慰,校体育队的学生虽然成绩低于平均水平,但就整体而言,他们是大学校园里最快乐的一群人。他们到哪里都有朋友,而且他们觉得自己和哈佛大学的感情最深厚。
因此,我要重申这两项具有典型『性』的调查结果。如果把学生们用于打工、课外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体育运动等各种非学术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合计起来,作为参与程度的指标,那么它与成绩之间无显著相关;但是与学生对大学的满意度相关非常显著。简单的说,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同学比不参加的同学要快乐地多。
三、经常参与艺术活动
(哈佛大学1999级东亚大学系) 威廉·哈里森
我在剧院里不担任演员,而是负责舞台设计,还有技术方面的一些工作。刚入校时,我没有料到自己在戏剧社和实验剧院参加的课外活动,竟然与我的学业建立起联系,并且居然对我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我主修的专业是历史与文学。有一次,我们在课堂上讨论阿尔比(albee)最近的两部戏剧,关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