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话音未落,同学们已经纷纷点头并说:〃当然想!〃
这在我意料之中,因为谁不愿意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班集体中呢?
但这个问题一定要问,因为这是让学生们明确我们共同的目标:建设优秀的班集体!
这个问题潜在着一个答案:制定班规正是达到这一理想的必经之路。
但我没有一步到位地说出来,而是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学生:〃好!我也和你们一样,希望我班成为优秀的班集体!但是,我们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包括我们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都妨碍着我们实现我们自己的目标,怎么办呢?所以李老师想问第二个问题是:你们是不是真的觉得应该制定班规?――这个问题不要急于回答,一定要想想回答,不要揣摩李老师的意愿为了让李老师高兴而说违心的话。〃
同学们真的还想了想,然后纷纷说:〃应该制定!〃
我说:〃究竟有多少人同意呢?这样吧,凡是觉得有制定班规的必要性的同学,请把手举起!〃
一只只手臂举了起来,我一看,显然是绝大多数。
我又说:〃有没有不同意的,也请把手举起来!――反对的同学不要有什么顾虑,我最看到同学们能够勇敢地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
(还没有完,我一边写一边贴,呵呵!)我又说:〃有没有不同意的,也请把手举起来!――反对的同学不要有什么顾虑,我最愿意看到同学们能够勇敢地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
张帆同学和魏岷江同学把手举起来了。
〃好!不同意就不违心地同意。我非常赞赏你们的独立精神!〃我表扬了张帆和魏岷江,〃不,们能够说说你们为什么不同意制定班规吗?〃
张帆说:〃制定班规让我们受到束缚,不自由,这会影响我们班的和谐气氛。〃
魏岷江说:〃我觉得没有必要制定班规,同学们犯了错误,老师教育就可以了。而且班规是大家的不信任。我以前看到过一个故事,说一个校长坚持在学校不安装铁门而安装玻璃门,为他信任学生们不会把门撞破,结果几年后玻璃门一点都没有破。所以我觉得应该相信我同学!〃
我问:〃刚才举手同意制定班规的同学中,有没有听了这两位同学的观点认为他们说得有道而改变了主意,觉得还是不制定班规的好?〃
有四个同学举起了手。
我又问:〃同意制定班规的同学,你们怎么看待张帆和魏岷江的意见的呢?〃
这是许多同学纷纷发言――
郑毓秀:〃肯定应该有班规,不然一个班没有规矩怎么行?魏岷江说的那个玻璃门的故事不说明问题,如果玻璃门被撞坏了,还是的赔偿,这不就是一种规矩一种惩罚吗?〃
张长春:〃不能说制定班规就不自由,班规是对不守纪律的同学的制约。〃
文跃海:〃班规不是束缚我们,而是引导我们怎样做才最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嘛!〃何思:〃当然应该制定班规。一个集体必须要有统一的行为规范,不然会乱套。〃
(注:昨天发言的学生很多,争论非常精彩,遗憾的是我不能一一记得,我已经叫昨天发了同学把自己的发言写成纸条明天交给我,我再补充在这则随笔里。)
当文跃海说到〃家有家规〃时,我插了一句:〃你把我们班比作家,非常好。但我要问:这个家谁是家长?〃学生齐声说:〃李老师!〃也有学生补充:〃还有王老师!〃
我笑了,但斩钉截铁地说:〃大错特错!〃
学生一愣,我接着说:〃我们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包括李老师和王老师都是这个集体平等的一员!我和你们不是父子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我们一起建设班集体,共同追求的理想。在中国传统的概念里,家长是一家之主,他的话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我是家长,那这个班的一切都由我说了算,我岂不成了皇帝!对了,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把整个天下都成的家,所谓'家天下'嘛!他成了这个家的家长,因此专制便是很自然的了。而在我们班,不允许有'皇帝'存在!〃
稍停顿了一下,我接着说:〃你们说我是家长,这里面隐藏着一个观念,认为这个班都靠李了。不,我要说,总统是靠不住的,李老师也靠不住。同学们千万不要把这个班的兴衰都寄托于一个人的身上,无论这个人是李老师还是王老师。我们要把希望寄托于制度,也就是们将制定的班规。如果一定要说这个班有家长的话,那么这个家长应该是体现我们集体意志的制度,就是班规。我们不服从于任何人,只服从班规;班规制约着每一个人,包括李老!〃
学生们显然很惊讶于我的观点,没有一个人说话,教室里很安静。但从他们的认真聆听的神中,我知道至少绝大多数学生理解了我的观点。
我又对张帆和魏岷江说:〃制定班规就是不信任同学们吗?我认为不是。尊重和信任同学们,严格要求同学们是不矛盾的。这里的严格要求,就包括合理的规章制度。教育,还包括行的养成,而这'养成'就包含了行为的训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有规矩。其实,好的度应该是让遵守制度的人感觉不到制度的存在,而同时,不守规矩的人又处处感到制度约束。比如,李老师就感觉不是《刑法》的存在,我一点不觉得受了到约束:怎么连人都不可杀呢?不自由了!(学生大笑)但是我却处处感到《交通法规》的制约,因为我现在开上班,早晨很早的时候,最初几天,为了赶在你们出操之前到学校和大家一起跑步,我偶尔还闯红灯,学生再次大笑,同时说〃好呀,李老师敢闯红灯〃)每当这时,我就老担心警察,想着如果闯了红灯我要被扣分还要罚款。所以我现在就不敢闯红灯了。无论我们多么信任人,要知道,理论上说,人人都会犯错误的,那么,根据这一点,我们制定出规章制度就是为防止大家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中国13亿人,犯罪分子只占极少数极少数,但为了这极少数人,我们不不制定出面对全体中国人的法律。这能说是对所有中国人的不信任吗?因此,认为,制度是必需的,班规也是必需的。〃
说了这些,我问张帆:〃听了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和李老师的话,你对制定班规想通了吗?你的想法有没有改变?〃
张帆说:〃快了!〃
同学们善意地笑了。
我又问魏岷江:〃你呢?同学们李老师把你说服没有?〃
(未完)
魏岷江说:〃没有,我还是不同意制定班规。〃
我说:〃不要紧,没有被说服就保留你的看法。但是,〃我转身问大家,〃这个班规还制定不呢?〃
同学们都说:〃要制定,要制定!〃
我说:〃我们只能少数服从多数,制定!〃但我同时补充了一句,〃我们也尊重魏岷江同学的见。〃我特别大声强调:〃就制度而言,民主有两个原则:行动上,少数服从多数;精神上,数尊重少数。〃我又说:〃其实民主制度也不是万能的,民主也有不足,最大的不足之一便是率不如专制高――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一分钟就可以作出一项关系国家命运的决定,这效多高,民主就办不到。呵呵!另外,民主也会犯错误,比如希特勒就是民选上去的。但是,民同样可以纠正错误。当然,一个班不是一个国家,但有些精神是相同的。〃
我看绝大多数同学都同意制定班规了,便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李老师的第三个问题是,这班规由谁制定?〃
这次学生们的回答让我满意:〃由我们自己制定!〃
〃非常好!〃我赞叹道,〃班规是应该由同学们制定,而且是每一个人参与制定,注意是'每人',而不仅仅是班干部!李老师当然也要参与制定,但我主要是和大家讨论班规制定的原则。〃我继续引导大家:〃我们的班规制定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学生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只好说:〃我先谈谈我的想法,供同学们参考。想,班规制定是不是应该遵循这样三个原则,第一,广泛性。〃
学生们对我的说法好像不太理解,眼睛里充满了迷惑。我展开解释说:〃就是说,这个班规尽可能穷尽我们同学们和李老师今后可能发生的任何违纪现象。打个比方,如果《刑罚》里没有规定不能盗窃,那我盗窃就不算犯法;如果没有规定杀人,那我天天杀人都是可以的!〃学生们笑了,同时说:〃不可能!〃
我说:〃是呀,之所以我不可能,是因为法律规定,杀人要偿命呀!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班规没有对迟到作出限制,那么,同学们天天迟到,李老师也不能批评你,因为你并没有违班规呀!我们是'依法治班'嘛!当然,这里'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一个班没有立法权的。我这里只是从精神实质上打个比方。我要说的是,今后我们的班规就相当于我班的法律!而法律应该在制定的时候尽量不要有漏洞。〃
学生们点头表示同意。
我接着说:〃第二个原则是,可行性。就是说我们的班规制定出来后,要能够落实而不能是空文。要做到可行性,我想是不是有这些要求,首先是班规的条文应该是对行为的约束,而不是思想道德的提倡。也就是说,班规只管行为,也只有行为我们才能约束。比如,过去看一些班规是这样制定的:'爱祖国爱人民'……请问,你怎样知道别人爱不爱祖国爱不爱人民?你敢说谁不爱祖国不爱人民?像这样的条文毫无可行性!又如我们不能这样制定:勤奋习',这也不可监督,如果写成'课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之类,就具备可行性了。另外,班规的可行性还体现在所作出的规定要有弹性,不能太绝对,如果没有一点弹最后是难实行的。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规定按时交作业,但总有一些时候因为特殊原因――生病呀,或者忘记带作业本呀,有同学可能不能按时交,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制定:'每期作业或不时交作业不得超过一次'也可以规定'两次',但同时要写明,'缺作业必须要向老师作出说明',这样富有弹性并不是降低要求或迁就不交作业的同学,而是让班规更加符实际,从而正能够实施。〃
同学们纷纷点头,觉得我说得有道理。
我继续说:〃但这样还不能算有可行性,因为有一点没有作出规定:违反班规了怎么办?也是说需不需要惩罚?〃
同学们齐声说:〃需要!〃
我紧接着问:〃怎样惩罚?〃有同学说:〃罚做清洁!〃有同学说:〃罚抄作业!〃有的同学说:〃罚款!〃
我说:〃劳动是光荣的,怎么成了惩罚呢?罚抄作业我也不同意,学习应该是愉快的。至于我更反对,又不是你们的钱,是家长的钱,怎么你犯了错误居然要罚家长的款呢?〃
学生们没辙了,他们望着我,似乎在问:〃那您说怎么办?〃
我说:〃和同学们一样,我也主张应该有惩罚。我写过一篇文章,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的教育。但我要说的是,惩罚不等于体罚!我想,我们的惩罚措施能不能既有精神的,也行动的。前者比如如果谁犯了错误,就让他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给大家带来一些愉快,以表他的歉意;后者比如如果谁做清洁卫生不认真,可以规定他必须做重新做!你没有做好,你重做一遍,这是理所应当的呀!前几天我看有的小组做卫生就不太认真,但没有叫他们重做,为还没有班规嘛!现在我们就要作出这样的规定。这就是我理解的惩罚。〃
学生们纷纷说:〃可以。〃〃应该这样。〃
我继续引导:〃但是这样还不具备彻底的可行性,因为有谁来监督执行没有明确。我们国家律,专门由司法部门执行。但班规的每一条有谁执行?〃
同学们说:〃班干部!〃这次大家没有说〃有李老师执行〃我觉得是他们观念上的一个进步,我对他们说〃班干部〃也不满意,我说:〃班干部当然应该起到执行班规的作用,但请问,如一个同学做清洁不认真,按班规应该重做,这一条由生活委员钟雪飞――呵呵,我随便设的一个例子呀――执行,但完全有可能,这个不认真做清洁的同学在当天晚上便请钟雪飞吃一顿火锅!(学生们爆笑)你们别笑,制度必须把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到。于是,雪飞便不再要求那个同学重做清洁了!怎么办?〃
学生们不笑了,他们一下字被我这个问题难住了。我说:〃因此,班规上出了规定哪一条有哪一个执行之外,还得写上由谁监督!〃
同学们马上便问我:〃那个监督同学不负责任怎么办?〃我说:〃我们定期――比如一周或一个月或半学期举行民主评议,评议每一条班规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平易执行者和监督者的表。我们的制度要把每一个人――包括李老师――都置监督之中!〃 〃这就是我说的可行性。这一条非常重要!其实,你们原来小学或初中一定也有过班规,但不少班规都只不过是贴在上的装饰,为什么?因为缺乏可行性。我们还有校规,国家还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但恕我直言,这些都还不具备彻底的、严格意义上可行性,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班规的可行性。特别说明的是,具有可行性的班规也是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规的补充,或者具体化!〃
我开始给学生说最后一条原则:〃我们制定班规,除了尽量做到广泛性和可行性,还有第三原则:制约性,即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相制约。也就是说,这个班规不只是班干部和师那来管同学的,而应该约束每一个人!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个班规必须有对班主任的制约。〃
同学们又一次没有想到我会这样说。我耐心地解释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任何公民――总统都必须守法,这是常识。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任何一个成员包括老师都必须遵守共同制定的班规,这也应该是常识。因为李老师也会犯错误,如果你们不通过班规制约我,我肆忌惮地犯许多错误呢!比如,过去李老师做班主任是从不拖堂的,从来都按时下课。但开学以来,我已经拖堂好几次了,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班规嘛!同学们还没有从制度上对我出规嘛!因此我拖堂也不算违规。但如果以后班规作出了不许拖堂的规定,我就不会,不!是〃不敢〃拖堂!再说了,班规对老师的制约并不是为难老师,而是帮老师改进工作。我问们:你觉得李老师脾气好不好?〃
大家都说:〃好!〃
〃可是,你们知道吗?李老师以前的脾气可暴躁啦!〃我说,〃但现在为什么变得越来越温柔,越来越有耐心了呢?这就是我以前的学生对我的帮助。怎么帮助的?通过班规对李老师作出,如果对同学们发了火必须接受惩罚!这样一来,我的脾气便慢慢变好了,我的教育也慢慢走向成功了!你们看,班规对老师的制约多么重要!〃
最后我说:〃关于制定班规的原则,我就说这么多,同学们不同意也不要紧,你们也可以谈们的想法。〃
同学们说:〃我们同意李老师说的几条原则!〃
我说:〃那好!那我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个班规谁来制定?〃
〃我们制定!〃同学们大声说。
〃对的,是你们!但是,〃我说,〃所谓'你们'应该是指你们每一个人!而不仅仅是班干部。这几天同学们可以根据三个原则思考思考班规内容,下周四开始军训,你们军训期间可以继考或着打草稿,然后均训结束紧接着是国庆七天大假,你们就开始制定班规。国庆后回到学校,请每一个同学教一份班规!〃
同学们很惊讶,认为制定班规怎么会花这么长的时间。
我说:〃制定班规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如果老师匆匆抛出一分班规让大家照着做,效率是,但这样的班规多半不能兑现。我们还是多花一些时间好。过了国庆,我们请班干部将每一个学制定的班规进行整理综合,提出一份草案,大家再来修改。最后,我们将以无记名票的方式对班规进行表决。如果通过了,就执行;如果没有通过,我们重新制定!总是,这是大家事,一定要严肃认真。〃
同学们都表示同意。
下课的音乐声响了,我简单总结道:〃这份班规将是我们班的'法律',而法律面前,人人是等的。李老师多次说过,总统是靠不住的,班主任也是靠不住的,唯有集体的智慧和意志,及体现这智慧和意志的制度,也就是班规,才能保证我们班逐步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的理想!而在这过程中,同学们在成长,李老师也将和你们一起成长!〃
下课后,不少同学都对我说,原以为班规就是一开学老师给大家提几条规定,或者最多象征地让同学们讨论讨论,然后叫大家照着做――以前初中就是这样的;没有想到,制定班规有这么多讲究。他们觉得这班规真正是同学们自己制定的。
不仅仅出台一纸班规,而更着眼于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的唤醒与能力的培养;不仅让学生遵规守纪,更着眼于我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不仅仅达到民主管理的结果,而更着眼民主教育――把班规制定的过程同时变成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启蒙和民主实践训练的过……
这就是我的追求! (2004年9月19日追记)
(我上网不是很方便,平时来得少,一上来看到李老师的《心灵写诗》我用了近四个小一口气读完李老师的随笔和众位网友的帖子,感动之极,感慨良多,感激不尽。
感动。感动于李老师的人格力量和对工作的执著追求,李老师工作如此繁忙还能每天写么多的优美的文字,用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催人向上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也点燃了我们的心,这不是一句感动所能表达的。我就奇怪,李老师什么时间吃饭和息?此以往,身体怎承受?还望李老师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保重身体。
感慨。我突然想到了有些专家学者对教师职业的分类和对教师工作态度的分类。有学者师对待自己的职业分成三类:作为职业,最低层次,就是饭碗,视教师作为谋生的职业,尽职尽责,但不会有大的发展;作为专业,第二层次,尽可能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以应教师专业的需求,也帮助学生求得发展,属于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作为事业,高层次,把教师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愿意为之献身,奉献自己的一切,就像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并且有学者也把教师对待自己的工作态度分为三:敬业,干什么要像什么,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作个好老师;勤业,在敬业的基础上,奋学,不断完善自我,有所创新;乐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关键是〃不厌〃和〃不倦〃,乐此不疲,享受教育,享受教学。我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