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四个人便坐在小板登上,抬头望着诸葛亮,〃咳。咳。〃诸葛亮清了两声嗓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哟……哦!!!〃,外面的洒水车响起来了。诸葛亮只好站起来,把玻璃窗严严实实地关上。屋里就更加闷热,他用双手拿着扑扇,对着刘备、张飞、关羽、小乔他们猛扇,像母鸡往墙上飞的翅膀。
诸葛亮再一次清了次嗓子〃咳。咳。〃,接下来就发生了另类历史上的著名的笑死人的〃隆中对〃,各位网虫,飞虫、莱虫和甲壳虫,各位人民以及网民,要知智星孔明如何分析天下internet大势,请看下回分解。
二、演讲
有后人得知孔明对如是三个正流濞涕的小儿,很正规地演讲了一个闷热的下午,还是孔明主动要求的,感叹得不得了。有人就说,〃妈妈呀,这世道真是乱套完了,堂而皇之的一个诸葛亮,有如此高的智能,竟压抑得心慌暴燥,拉几个幼儿来,也不管他们听得懂还是听不懂,竟分析起it业的天下局势来。〃说这话的人,一边说一边摇头,〃哎,哎!〃声不断。说完了补充一句,〃这什么世道哦!〃
诸葛亮说,〃2000年夏天;it界一片唏嘘,90%的中国网站要栽水。但是以前他们只是在水里搅起些泡沫而己,而这一次洣下去就不同了,他们不起来了。老板的钱烧光了,但这些点com公司,植在网土里的种子,除了长出几株浮肿的不结果子的青苗外,竟颗粒无收。竟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倒处偷新闻、偷文章、偷图片,以为可以节约一点肥料钱。最终还是未免死得硬棒棒的。何以故?他们把internet网当成融资口袋了,以为这金口袋一亮,天下投资者就把镍币往里扔得叮当响。说起来也没错,这行业新兴之业,会瀑涨;但什么东西成长起来也得有个分寸嘛,吃化学饲料(哎,多半影响人体健康)的猪儿,也不能一夜百斤的突飞猛进嘛。再者他们拿了钱,第一宗玩儿的就是去上市。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去建网,可怜那一千万网民,开始去网站玩儿还新鲜,多上几次网就发现不对了,一幅又老又破又没意思的面孔;再后来一碰到那网赶快撒腿就跑,如同避瘟神,又耽误时间又耗钱,引用(加点改用)名言说'比谋财害命还恼火'。所以真正的网民要不就直奔搜索引擎;要不就自个儿回家;进自己的Homepage玩儿;关门锁户;要不就冲入聊天室;去谈恋爱;或装神弄鬼一番;不太多见的几个专家,去去BBS,订几份刊物,几份新闻组,狠酷的少年玩家,一上网,就砖进了国外的黑客网。那些名身大的站点,做的那些的网,看上去花花绿绿的,一不小心就闪眼睛。其实毫无用出,悬在网络上像彩色斑斓的婴儿尿片。刚上网的同志,还看点儿稀奇,以为是网上万国旗,在那里迎风招展;几个小时一过,就觉得怪求挡路。这样的网站,只有一条金光大道等着它,那就是:'去死吧!'。今冬十二月三十日之前,他们就要结算回家过年了。终上所述,这叫历史的必然规律。新浪。。。。。。〃
〃诸爷爷;你说的啥子哟?〃
张飞把手举起来说,他在幼儿园搞惯了。老师不喊他放下他就放不下来。诸葛亮只好说,〃你把手放下!〃刘备也忽地站起来,一双手倒剪着,把个红板凳贴在屁股上,〃爷爷我要阿尿尿去了〃,话音尚未落定,就转身往厕所跑,板凳还被他拉在屁股上。他爷爷说,〃黑,你把板凳拿上干啥子?〃,他又跑回来,把板凳往地下一摔说,〃哦!我搞忘了!〃,诸葛亮道:〃快去快回啊!〃,他便端起茶杯押了一口茶。刘备从厕所出来,一边搂裤子一边走过来,还在客庭中间,诸葛亮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INTERNET是美国七十年代始建的计算机网络群,美国国防部为了军事需求出资建造了ARPANET。1969年由四台计算机相联试验第一次连网,这个试验是在伊利洛依斯大学的一间试验室做的。Internet以它强大的ftp;www;bbs;e…mail;telnet;Usenet;Finger;Archie;Gopher,Waise,Mailing List等功能,首先在美国开始信息革命,1975年美国上网人数是7万人,1980年,上网人数是21万人,1985年,。。。。。。〃
诸葛亮早就忘了他是在对几个尚在尿床的孩子作这番演说,还以为是当年的隆中对呢,讲得眉飞色舞的,竟把那把扑扇抽回来自己扇起来,慢悠悠地一摇一摇的,幌似当年那把羽毛扇。嘴巴里滔滔不绝。屋里已热得发麻,几个小孩子汗水一颗一颗地往下滴。刘备大叫了一声,〃我们出去骑马了!〃。这声稚嫩的鸟叫,才把他惊醒过来。
刘备一行又骑上马直望喷水池而去,他们打算到那儿去玩水凉快一番,按下不表。这边诸葛亮一番感慨,他摇了几下头,心里想,〃我啷个终生不得志哟!〃,靠在铁椅上半天,没说一句话。过后他想,〃儿子媳妇们都快下班了,别叫他们看见我在这里出神,不好得。反正我都97了,这一生也就算了。〃于是他从椅子上撑起来,走到计算机前,打开计算机,继续把他刚才下载的黑客软件,断点续传。要知他老要黑客软件干什么,是开黑客学习班呢还是破信用卡去美国偷东些?请听我下一篇讲来。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燕晓东
感谢作者燕晓东授权
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名望之地上的喜剧
一
我住的这个地方可称为名望之地。是生长大人物,批量出笼的地方。说明这里的地气满不错的。香港的风水先生马景良就说:〃哦呵!风水宝地!风水宝地哟!〃
他有一个姑妈住这里,是顺路来看看她。他还是童年时候见过这个年龄只比他大三岁的姑妈的。他的姑妈就住在嘉陵江的江岸之沿。
离我住的区中心,有三十米的直线距离。
我住在中心花园。高大的梧桐树和夹竹桃形我一片小树林。树林中有个喷水池。但不是每天都喷水,逢星期天或者区里的领导搞什么喜庆的活动,它就喷水了。
喷水设备的另一头在区委楼的计算机总控制办公室。采用了全自动机控系统,办公室的小干部小王只要在语音输入的麦克逢上说一句〃开会啦〃,花园这头的喷水龙头就全喷起来了。有点儿像跳舞。
六合彩经常在这里开展,喇叭声人声喧嚷满天;公判大会也经常在这里开。被公安局捉住的人,在花园中心站成一排,荷枪实弹的武警站在他们后排。花园的四边就被公安局的有警灯和防弹装置的车堵满了,停在马路上。穿绿衣的公安七八拾个人,在花园走来走去。感觉上此刻的花园很阴森,有杀气,直住空中冲。夹竹桃和梧桐树挡不住这股气。每一次都是,公安局的一个副职领导,用高音喇叭列举这些犯人的罪状。他每次演说完,就在结尾处说:现在请法院的同志宣判。接着法院的同志的声音又从同一个麦克逢里传出来。他宣布〃张三,死刑,立即执行。李四五十八年有期徒刑;王五,二十年有期徒刑;黄六,判刑八年,剥夺政治权力终生,罚款八千元等等。〃每一次宣判完了,判死刑的人就拉到江边的鹅卵石滩上,从后脑壳一枪就把他给果了。围观的人总是多,推推攘攘的。先是在花园看,接着跟在武警部队和公安局后一路去鹅卵石的江岸。等那个人的脑浆涂在鹅卵石上很久后,才怏怏离去。
除此以外,花园次等热闹的,就是黄昏。总有男男男女女,在这里走走停停。或倚在栏杆上吃雪膏,或坐在石椅上百无聊懒。也有悄声说话的,他们的声音很低,只听见〃唔唔唔〃地,不知道在讲什么。
这不算劳累了一天的人民在暮色之中一天结束之时恬淡休逸之地,他们都不是来这里吸点树林的绿空气的。不是。不是因为白天里吸呼了太多的水泥钢筋以及毒性凶烈的化工厂的笨粉之气,为了能活得稍长一点,在这里来换换空气的。不是。这里是个露天买淫所。不过都不是年轻漂亮的妓女;而是周围农村来的村妇。他们以低价格与本区的发廊、夜总会竞争。她们常被警察抓去。一般情况是她们拿些叫〃罚款〃的钱,就把手铐给她们取下来。让她们继续干。所以,花园的黄昏是比较繁荣的。
所有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我住的这幢楼,在行政上是重庆市北碚区天生新村2-5号。在地理位置上正面相对花园。一株梧桐树常年把它的叶子伸进我的窗,与我交谈着不为外人所知的〃叶语〃。
我小的时候就住在这个屋里。十七岁的一年去兰卅读大学读书;后来又求学于北京。是个颇有少年大志的人。有点像周恩来、邓小平、李健吾等等。但是,我没能出成国,去欧洲勤工俭学一番。主要是护照不好办,不像旧时代,买张船票就可以漂洋过海了。有那么方便的话。我到现在恐怕留了三百次学了。反正在我的国家里也没事儿可干,不如常年留学耍。这样度过一生,也别有风味。总之比现在好。
我在北京混了几年,在一所大学里教书。不想干了,就去了深圳。
深圳是个资本主义刚刚孕育的地方。我想在这里混成一个按马克思的说法〃每个毛孔里都充满了肮脏的榨取人民血汗的资本家〃那种人。
但我没能如愿以偿。原因也很简单:我把〃人民的银行〃钱没能成功地骗到手。所以没当成资本家。又只好钻进一所大学教书。我是个有廉耻心的人,不想误人子弟;也不想误导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从他们的学费里分羹养活自已。随便灌给他们些仿冒伪劣的烂货。我不好意思。我又辞职了。回我老家:天生新村2号。这一年我二十六岁。
我二十六岁就落叶归根了。不是我想还没开始就给束,这是我们的生活本来面。
亦如以往年代,我还是是奋斗着。干着从少年时代起就从未丢过的活儿:写作,为我们的人类生产文字艺术作品。这个活儿好干,坐在一张椅子上书写就行。经年累月,我坐在椅子上放脚的地方,水泥预制板上,早己有两个五寸深的脚印。我估计再写两年,我家的楼板就要穿两个脚印孔了,直通到一楼。可以和楼下的人直接对话;不必窗子上大叫。滴水穿石的中国成语还真是形像逼真。我想,要当作家,只有一个地方最好,那就是我的家乡北碚。很难找到第二个地方有这好了。我如此想来,才在十三年前从深圳折回北碚的。
北碚近四十年来,不算我在内,就出了以下的几个著名人物:李兴华、王二三、赵文鹏、李静。让我先介绍一下这四位近四十年来我区的最著名的人物。
李兴华每天吃完早饭,就钻到里屋去了。如此匆忙,是何事情呢?原来他在赶写稿子,是替阳光大酒店在《重庆商报》上写的一万字整版广告。莱虫广告公司的小黄,昨天给他打电话,说〃李老师啊?哦,我是小黄,我这里有一篇稿子要写。对方是阳光大酒店,指明要著名作家写。我只好找到你了。一万个字,写完后你交给我,你到市文联去领稿费。我已转到那儿去了,可以买一块棒棒糖哟!〃。李兴华现在赶的就是那篇稿。作为我市资格最老、在北碚排位第一的名作家,李兴华一张苦瓜脸,像圣雄甘地。不过他确实是个英雄,处女作还是发表在旧中国的《学衡》上的。以后五十年坚持不懈地写作。毛笔用掉三万多根,砚盘用掉七百余盏。而今都七十二岁了,还坚持像巴尔扎克一样地奋笔疾书,写下这北碚的人间喜剧。他一生著述颇丰,都烂在肚子里了。写在纸上的,他就拿给北碚区政府办的《北碚人民文学》去发表。这活儿干来没什么收入。所以他业余开了个烟酒副食店。用卖了汽水和啤酒的钱,去买他的文房四宝。前天我在茌园碰到他,问他最近在写什么,他说,〃哦,在给《重庆晚报》写〃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四五六七八,下河水里爬〃纯文学专栏。〃都约的是名人!〃,他又补充了一句。说起他是名人,其实只有我们这些内行才晓得。他四十年来,虽在《北碚人民文学》不断发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文艺批评、学政治表态决心书、宣言等等。但人民一般不文学。
发给他们家的这本月刊,都生了火,用来引然木柴,木柴再引燃蜂窝煤。市里头的那些报纸,虽然必须看,但看了就忘了。反正几十年如一日,上面是那些腔调。哪个犯了神经病的人民中的一个人,还去记住上面的名字哟,想来也是同一张面孔。干列坚韧,有些下流而严肃。
上面的嘴巴适合开会发言。
名列第二的王二三,今秋满五十四个花甲,在区里的地方志办公室编《地方志》,也爱写点东西。我在〃研究北碚地方名人〃课题的那一年,看见他在《重庆晚报》里一闪。所谓一闪,就是看见他写了一篇五百字左右的一篇散文。以后在凡出现汉字的地方都没有看到过他的名字了。后来我去他办公室玩,证实了他一辈了就发表过那一篇。
从此没干了。弃笔投……弃笔投什么喃?弃笔投〃什么都不求干〃。
因为什么都不能干。
他从二十二岁起开始钓鱼,握一根钓杆,在乱石穿空的嘉陵江江畔的石头上,一坐就是一整天。老天爷给他的生命,就是以这样的〃禅〃
的方式,禅过四十余年的。禅到今天五十七岁的。老王对我说,他这样做,是保证不犯错误的根本方法。一个人可以不干什么;但千万不能干什么犯错误。所谓错误,就是我说那江里流的是电灯泡,或者树叶,总之我一时想起什么就是什么;但你是个固执已见的人,一个认真的人,硬说〃不〃,那江里流的是水。那你就犯错误了。错误是不可更改的,致人命的。一般坐牢或拉到江畔的鹅卵石滩头让公安用子弹从后脑壳打进去,从脸上出来。人死是不能复生的。你的家人和亲嘁们就节哀顺变吧!最容易犯错误的人就是文人了。也就是作家诗人和搞人文科学的这一帮。我们这一类。节哀顺变吧。节哀顺变吧。
我后来成了王二三的朋友。就常去区政府五楼玩,他在那里编《地方志》。他的编法有意思,我初见时就认为颇具发明性。这一方法对历史学是有贡献的。他的编法是:把这个地方根本没有的人,编造出一些故事来,然后给他们一个现用的地址门牌号。名字也是他想出来的。门牌号有碰车的情况,比如天生桥七号五楼,明明住的是一位寡妇,平时在北泉宾馆门前一带卖凉粉。在王二三的志书里,二000年,这门牌里住的就是一位著名的实业家。从事房地产、军火等生意,有十七房姨太太,其中一个在深圳,一个在香港。这是个了不起的红色资本家,七岁时就表现不凡,一斧头砍死了地主,一把火烧了他家的房子。当时他住在北碚以东的柳阴。以后在世上混来滚去,以流氓精神卓越于世。不仅资本雄厚,还敢想敢干。老来回家,就住在天生桥七号五楼。
王二三志书的每一本上,在体例为〃名家列传〃里,都把自已写进去了。位置列在第一。我第一次坐在他办么室的三人竹椅上,他就递一本精装的厚书来,然后才给我泡来茶。我顺手一翻就翻到了〃王二三〃。我纳闷:〃这样要得么?〃,他说,〃要得,要得!〃他的列传的其中一段我录在这里:〃王二三,中国著名作家。出生在北碚碚峡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小时候就表现了天才,画的《花工爷爷的家》水粉花,参加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儿童水粉画展〃获得了第一名。二十二岁时写的散文《乱说的世道》在重庆晚报发表(就是我看到的那篇)。王先生一生,作品等身,好评如潮。在他尚在世的时候,《两代人就不是一代人》选进了中学课本。只有两个字的长篇小说巨著《钓鱼》,写进了文学史大纲;代表作《老子一生不能写字》写进了《中国近百年文学巨匠作品年鉴》。《中国诗歌年鉴1948-2000》选录了大量〃钓鱼〃
时鱼身上落下来的鳞片。王二三先生,给中国文明以及全人类的文明以卓越的尴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遗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会员、北碚作家协会副主席、天生桥街道作家协会会长。〃
我呷了口茶说,〃你在乱编呀?〃
〃乱编不乱编啷个哟!进历史去就行。〃
〃我们还不是很熟〃,他又说,〃要不然我把你也编进去。〃
〃可是,这太乱来了。〃
〃哎呀,你真书生,全国都在乱来。〃
他又说,〃我五十余年的经历:全部历史的全部细节都在乱来。〃
〃那……〃
他接我的话,〃那什么。你以为只有文化大革命才是乱来?现在不是?其它不是?〃
但不管怎么说,王二三,是我们区里近五十年来有案可稽的名人了。一个人活着过,做出过卓越的事,成为过当时的名人,在以后的时间里,你必须找出文字左证。否则,是没用的。他的一切如无证明,就等于没有。王二三就清楚,卖凉粉的寡妇一生没有机会得到文字证明,就不会给他的《地方志》的记载形成矛盾。他编造的名人就能成立。
赵文鹏和李静的情况也很类似。不过他们年轻一些,资历也浅些。
赵文鹏类李兴华;李静则类王二三。不过李静是个女性,现在旅居英国,已有十年。常常发表些小说,不过人民读不太懂。根据我这样的文艺研究家看,那本来就是读不懂的小说,一堆按她自已想法排起来的文字。她是靠在英国充洋吓住国内的编辑的。如此如此。文明是差耻。
除以上外,本地也有一个真实的名人,名唤〃杂毛〃。也被王二三编进了地方志。这个人我认识。他确实不得了。没人敢惹他。他家有八兄弟,他是老二,就住在莱市场那头的居民区里。杂毛的眼睛一直斜着看人,因此从不怕事。他在火车站开了家小饭馆,从事敲诈抢劫业。他游串在火车站广场。等每一辆车进站。他特别喜欢北京开过来的车,其次是广卅,再其次是上海。他说这些车有搞头,上面的人有钱。他一般等在出站口的铁护栏杆处。人群一出来,他的眼睛开始扫喵,瞄准了一个有钱的。他就上去了,直接把那个人一拉说,拿两百块钱来哟!有些人要反抗的,他就拖出一把西爪刀来,在那人肚子上一戮。
很轻,但刀尖吃进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