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艾西一到,帕雅召勐就说:“艾西,今天我同鲜乃贺商谈礼节大事,你可以在旁边听听,学点礼节。入座吧!”说完,他往后一靠,倒在金躺椅上,鲜乃贺也抢先坐在木椅上,剩下个干牛粪,艾西没有一屁股坐下去。
  帕雅召勐说:“艾西,你还不赶快叩头,感谢我给你这么个合适的位置?你是个聪明人,还不知道什么位置上的人该向什么位置上的人叩头吗?”
  艾西答道:“我想先问一句,在我们这个勐,谁读的经书最多?谁最忠于帕召(佛祖)?”
  帕雅召勐傲慢地说:“这还用问吗?我是帕雅召勐,当然是我读的经书最多,是帕召最忠实的信徒了!没有帕召就没有我帕雅召勐哩!”
  艾西又问:“怎么看得出你忠于帕召呢?”
  帕雅召勐说:“凡是帕召来人间视察停留过的地方,我都在那里盖起佛塔,凡是帕召坐过的地方,我都顶礼膜拜——下跪叩头!”
  艾西说:“您家里的经书一定也写得明白了:‘王子坐凳,头人坐灰,如来佛坐牛屎堆’,这可是帕召视察人间遭大火灾时亲口说的话、亲自做的事。帕召有这条规定,您又是帕召最忠实的信徒,那么,您只好向坐在牛粪堆上的人叩头!”艾西说完,就模仿如来佛的姿势,把手搭在前面,盘腿坐下了。
 〈热闹的人欢呼起来,帕雅召勐和鲜乃贺两眼发呆,不知如何是好。  

艾苏巧戏小召勐
 
  每年雨季和冷季,傣族的小召勐(地方小土司)都要拉许多穷人给他做白工:种田、砍柴、挑水、种菜、割马草,甚至洗衣端水。一干三个月,全无报酬。
  这年冬季来临,小召勐叫艾苏来他家做白工。小召勐穿着棉衣,外面披着红毯,哆哆嗦嗦从屋里出来,对艾苏说:“现在轮到你给我家做白工。看你打着赤脚,说明你是个不怕冷的人。所以,我器重你,不让你干更多的重活。只要你每天挑10担水,天一亮,就把我全家人的衣服裤子、包巾筒裙洗好,太阳一出就拿去晒,早晚把洗脸洗脚水端到我床前。。”
  于白工第二天就开始了,艾苏早早起床,挑了几担水,趁小召勐全家还未起床,就把所有的衣服、裤子、包巾、筒裙,无论是新的旧的,也不管是肮脏还是干净的,统统放进水缸里,用木棒搅拌几下,湿淋淋地就晒在篱笆上。然后,往铁锅里倒上一桶水,就去睡觉了。
  这时,小召勐的女儿起了床,要穿头天才缝的花筒裙去赶街。但是,这条筒裙不见了,新头巾也不见了,急得哭起来。
  小召勐被吵醒了,从热乎乎的被窝钻出来,要去穿棉衣,棉衣不翼而飞,红毯也不见踪影,冷得他直打喷嚏。一看,衣服、毯子、包巾正挂在篱笆上、竹杆上滴水呢!小召勐哆哆嗦嗦地跑到艾苏跟前叫道:“艾苏,为什么把我们要穿的衣服都拿去洗了?害得我们好冷啊!我要罚你六个月的白工!”
  艾苏说:“这都是你吩咐过的,太阳没出来,把全家的衣服都洗好。你看,还有谁的衣服没下水洗?你没有道理罚我!”
  小召勐双手不停地发抖:“别说了,快把洗脸水给我端来!”他一边叫着,一边跑回自己的床上。
  艾苏端去铁锅,小召勐伸手一摸,水冷若冰霜,恼人地叫道:“天气这么冷,这水能洗脸?”
  艾苏说:“你并没有说水要烧热呀!”
  小召勐说:“烧热,烧烫,装在脸盆里!”
  不一会、艾苏把烧开的水装进脸盆,端到小召勐床前。小召勐钻出被窝,把手伸进开水里去拿毛巾,被烫得跳起来,痛得不住地甩动手指。
  艾苏问:“怎么啦、水还太冷吗?”
  小召勐好一会才从牙缝里发出一些不连贯的声音:“还冷,我手上的皮没给烫掉?有这样干、干活的吗?给我滚、滚!”
  艾苏抱起行李,告辞说:“小召勐,三个月的白工我一天干完了。下次再见吧!”  

艾苏作弄大佛爷
 
  文苏当侍仆的那个缅寺里的大佛爷,无论是鹅蛋、鸭蛋、鸡蛋、鸽蛋、雀蛋,甚至壁虎蛋,都要弄来吃。蛋从哪里来呢?一是把艾苏养的鸡鸭下的蛋拿来吃;二是叫小和尚回家悄悄偷来。艾苏一气之下,把鸡鸭送回家给艾西养着。时间长了,小和尚也不愿回家偷蛋。大佛爷几天吃不着蛋,就馋得浑身不舒服。
  缅寺旁边有一株矮矮的酸茭树。到了春天,一群群针织鸟飞到上面做窝。不久,上面就吊着一个个汹袋。它们要在这里繁衍后代了。大佛爷估摸着针织鸟普遍都生蛋了,就叫艾苏爬上去把蛋掏下来。
  针织鸟做窝的地方,必定有一群恶蜂隐蔽地居住在中间。针织鸟是靠着蜂群,来保护自己低低垂下来的巢穴和儿女的。大佛爷偏偏不知道这一点。针织鸟只有一个蕃石榴大小,它们的蛋只有小拇指大,有什么可吃的呢?可是,大佛爷非吃不可。艾苏没有办法,就在夜里手拿一把冒烟的树枝,小心爬上树去,轻轻地掏下几个小蛋来,交给大佛爷。后来,他推说腰疼、腿痛不肯去掏蛋,想让大佛爷自己去掏,让他吃点苦头。
  大佛爷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去干了。他抬了一张桌子,摆到鸟窝最多的地方,站了上去,伸手去扯鸟窝。树枝一抖动,发怒的蜂群倾巢而出,一齐向他冲来,大佛爷被螫得从桌子上跌了下来,抱着头拼命向缅寺逃窜。
  傣历十一月到了,村寨里的人家都开始蒸从旱地收来的糯米饭。大佛爷很想吃热气腾腾的新谷糯米饭。要派艾苏到村寨里贡毫吧,怕他把最香最软的紫糯米饭吃掉了。想来想去,还是亲自去好。寨子里的人都起得很早,有些人家天刚亮就把糯米饭蒸熟了。
  大佛爷习惯睡懒觉,怕误了时间,就在头天晚上吩咐艾苏道:“艾苏,明天一早,我要亲自到寨子贡毫,你今晚喂了马就不要睡了,坐着守夜。一看到启明星升到缅寺外面那棵刺桐树梢,就进来叫醒我。记住了吗?”
  艾苏说:“记住了!”
  到了半夜,艾苏起来添了一篮马草,离天亮还早呢!他想,大佛爷从来没有尝过起早摸黑的滋味,得让他尝尝。艾苏把油灯点亮,蒙上一块纯白的缅纸,然后把它挂在刺桐树的树梢上。远远看去,就像晨雾中的启明星。艾苏走进缅寺睡房,把大佛爷叫醒:“启明星出来了,快起来吧!”
  大佛爷懵懵懂懂向窗外一看:启明星果然已在刺桐梢上发亮。急忙起床,背上竹箩,向村寨走去。大佛爷一走,艾苏就爬上树把点油的“启明星”摘了下来。
  天,黑蒙蒙的,大佛爷看不见路,跌跌撞撞走进村寨。家家户户的门都紧关着,他有几次撞到篱笆上都不知道,一群夜狗从巷子里追过来咬他。吓得他拼命往回跑,跌了几跤,才回到缅寺。这时,大佛爷抬头一看,觉得奇怪了:启明星还在树梢那里闪闪发光,它完全没有移动。  

艾苏智救小和尚
 
  一天下午,大佛爷在院子里晒着仅有的十几张缅纸。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树木在摇晃,缅纸被吹飞了。大佛爷东奔西扑,一张纸都没有捡回,反累得昏头转向。平时被他打的小和尚,躲在小楼里袖手旁观。大佛爷顿时火冒三丈、把小和尚一个个扭着手,拉过来,跪成两排,拿起一根竹棒,要狠狠教训他们一顿。
  这时,在缅寺里干活的艾苏突然冲进来,高声叫喊:“不好啦,跑了,树跑啦l去追呀!”喊着奔出门口:“你们看,跑啦!”
  大佛爷吃了一惊,放下竹棒跑到门口一看:外面正刮起凶猛的狂风,发出呼呼的响声。贝叶、菩提、凤尾竹都朝一边倾倒,像鞠躬那样弯着腰。艾苏顺着树倒的方向奔去:“跑了,跑了,快追!”大佛爷弄不清,赶快跟着追去。
  跑了一段路,风渐渐平息了。大佛爷累得喘不上气,看见艾苏双脚斜撑,背脊顶着一棵酸茭树干,喘息着责问:“你说什么跑了?”
  艾苏说:“我刚才说,树跑了!”
  大佛爷指着树干讥讽地说:“树跑啦?它们不是都在吗?”艾苏指着树梢说:“刚才树都在跑,您也看见了。不过,现在又回到原来的地方。看,它们的脚还在动呢!”
  大佛爷说:“树头(根)子没有动呀!”
  艾苏答道:“谁跑路会用头跑?”
  大佛爷答不出话,转而问艾苏:“那你这是干什么?”
  艾苏笑了:“您喜欢吃酸茭,我怕这棵树跑了,刚才用身子顶住它。”说着,离开了树干。
  大佛爷知道上当,但对艾苏这样做又没法责骂,只好赶快走回缅寺。一看,小和尚跑得不见了踪影。  

艾苏代佛爷赛经
 
  艾苏当侍仆的那个缅寺的大佛爷,是一个无知又十分高做的老头儿。平时,他总爱以自己佛历长、资格老为资本,蔑视本勐和外勐的佛爷、古娃(比大佛高一级的宗教职业者),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件事引起了各地的和尚、佛爷、古娃的不满。他们串通一气,选出最有智慧的一些大佛爷和古娃,要到艾苏所在的缅寺,同那个老佛爷赛经,比个输赢。
  因为赛经在傣族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所以轰动了励里勐外。成千上万的人都等待着观看、评议。那个老佛爷坐立不安,接连几天吃不香、睡不甜。到了赛经的那一天,老佛爷慌慌张张从缅寺的后门跑进森林里。
  当太阳升到缅寺上空的时候,各地、各勐的佛爷和古娃威风凛凛步入缅寺,奇怪的是不见那个老佛爷出来迎接。大家都说,这老佛爷是个傲慢的人!但是,大家看见侍仆艾苏盘腿坐着念经台上,认真地念着:“滴哇多哇滴!滴哇多哇滴。。”
  佛爷和古娃们听不懂他在念什么,个个感到惊异,问他:“寺奴,你到底在念什么呀?”
  艾苏慢慢地睁开眼睛,一本正经地答道:“我在念缅寺里的一本贝叶经!”说完,又闭起眼睛,流利地念起来:“滴哇多哇滴。。”
  佛爷和古娃个个在努力回忆,究竟哪部经书里有这些流利的经文?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这时,艾苏暂停念经,伸手把老佛爷摆在经台上的大笔拿过来,庄重地铺开缅纸,挥动大笔,东写西画,嘴里喃喃地重复着:“戛多娃戛底!戛多娃戛底。。”纸上出现了一行行又像鸟迹、又像蝌蚪的奇怪图案。
  佛爷和古娃们问道:“你在写些什么呀!”
  艾苏反问:“怎么,神书里的这些字,你们也认不出来啦?你们是骗我吧!这是神书里的鸡爪文。老佛爷要同你们赛经,叫我先做点准备呀!”
  佛爷和古娃们听了,更加胆怯起来,心想:这个缅寺里的老佛爷确实比我们懂得更多。他手下的徒弟念的经、写的文我们都没见过,怎么能同他赛经呢!佛爷、古娃们一个个悄悄地溜走了。  

艾苏艾西搬家记
 
  帕雅召勐对艾苏和艾西既恼恨,又拿他们没办法,决定把他们赶出城去。
  他把艾苏和艾西叫来,说:“你们是不受欢迎的人,我不准你们挨近我的宫殿居住。明天天亮之前,你们就把家搬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艾苏和艾西问:“究竟要我们搬到哪里,才算是很远很远呢?你要说个明确的地方,不然,你见着了,又要我们搬。”
  帕雅召勐不耐烦地说:“你俩拿牛角号作标准量吧,从我家的楼梯脚算起,在距离九站牛角号那么远的地方,你们才能住下。知道了吗?”
  艾苏和艾西又问:“到那里,我们就不再搬了吗?”
  帕雅召勐一挥手:“对I以不再搬了。”
  第二天早晨,帕雅召勐看见在自己家的院子中心,出现了一间矮小、破旧的茅草棚。他走过去朝里面一看,见艾苏和艾西正在里面呼呼大睡,大骂起来:“混帐东西!你们竟敢违抗我的命令!”
  艾苏和艾西等围观的人多了,才从草棚里走出来,问帕雅召勐:“尊敬的帕雅召勐,您忘记昨天叫我们搬到哪里吗?”
  帕雅召勐说:“我叫你们离开这里九站牛角号远!”(古代,傣族以听得见牛角号的声音计算距离,一站约为五华里。)
  艾苏、艾西不慌不忙地说:“我们是完全按照您规定的距离搬家的。从您家楼梯脚到这里,恰好有九站牛角号,不多不少。不信您就亲自拿牛角号量一量吧!”说完,弟兄俩又回到棚里睡觉去了。  

召贺拉断黄金案
 
  勐西纳一个村落里的多嘎达兄弟俩,曾把一袋黄金寄放在一户人家,上面盖些鳝鱼。但当他们回来取时,只见袋里光有鳝鱼,没有黄金。那家人家的一对老年夫妇说:“你们走时,不是明明说只有一袋鳝鱼吗?哪来的黄金?”于是,这个黄金案就告到国王召贺拉那里。
  第二天清早,召贺拉国王对他们四人说:“你们的案子,双方都没有理由!现在我要罚你们抬着我的大鼓,到森林去绕一转。”
  侍卫便从宫殿里抬出两只笨重的大鼓。多嘎达兄弟俩抬一只,老年夫妇抬一只。
  笨重的大鼓压得老年夫妇弯着腰直喘气。当他们快要上坡时,老太婆抱怨起丈夫来:“老头子呀,你怎么忍心骗别人的黄金!”
  老头子说:“笨货,你知道那些黄金够我们吃几辈子吗?”
  老太婆把鼓放在地上,嚷道:“埋黄金你不让我知道,抬大鼓就有我的份,我不抬啦!”
  老头子说:“别吵了!金子我埋在三叉丫的那棵老茶树下。把鼓抬回去,我分一半给你保存就是了!”
  老太婆这才把大鼓抬起来,往森林走去。当他们在一片阴暗的森林下歇脚时,忽然前面有两人在叹气,原来是多嘎达兄弟在骂国王,说他没替他们我回金子,还罚他们抬鼓。
  老头子对老伴说:“这就是丢失黄金的兄弟啦,我们快躲起来,让他们先过去吧!”
  当四个人转了一圈,又把鼓抬到国王面前时,国王命令把两个鼓打开,从鼓里各走出一个拿着笔和纸的录事,他们把路上的记录呈给了国王,老年夫妇一见,昏倒在地上了。  

小朝臣断盗珠案
 
  傣族流传这么一个民间传说:
  春天的一天,国王细维季和妻子到花园里游玩。妻子见清澈如镜的水,就蹲到沟边洗头发,把戴着的珠子取下,叫随行的丫环守着。谁知丫头困倦睡着了。这时树上有只老猴好奇地拿走了那闪闪发光的珠子。丫头醒来不见珠子,急得大喊:“有强盗!珠子被偷了!”国王马上下令追捕。
  这时有个人正在花园外沟里捉鱼,听见喊声,也跟着去追。士兵以为他就是贼,把他捉来见国王。
  那人怕受拷打,承认是自己拿的,已卖给商人。
  商人被抓来,也吓得胡供起来:“我已经送给四大朝臣了。”
  四大朝臣也很害怕,说:“已经交给妃子去了。”
  国王想:一颗珠子怎么会牵连这么多的人?就把案子交给最小的朝臣去办,想试试他的才干。
  小朝臣把几个关在一起,先听妃子骂四大朝臣:“你们谁给我珠子?”
  四大朝臣又骂商人,商人又抱怨穷人,穷人说:“我是怕拷打才乱说的呀!”
  小朝臣想:“既然不是他们拿的,难道是花园里的什么鸟禽拿了?于是先把他们放了。
  小朝臣叫士兵用鹿粪串成串,挂在树枝上。不久猴子来到花园里,见成串的鹿粪,觉得好玩,就拿来挂在脖上,互相夸耀自己的那串好。唯独老猴不下树来。猴子们便吃吃笑闹,好像嘲笑老猴没有珠子,不好意思下来。那老猴便把珠子拿出来给小猴看。于是老猴被躲着察看的士兵捉住,拿回了珠子。
  细维季国王见小朝臣能干,便升他为大朝臣。  

岩摩纳破谜救国
 
  勐巴拉纳酉有个贪婪的召勐,想并吞邻近小国勐邦加。一次,他派使者给勐邦加送去两道谜,使者说:“5 天以后,我的召王要来到你的宫廷,听你解答这些问题。如果你能解答出来,我们两勐便友好亲善,互不侵犯;如果你解答不出来,还是驮上金银,赶着大象,快快投降归顺吧!”
  勐邦加召勐,接过缅纸,见上面写着两道难题:一只鸡,有3 个头,12只脚,24只翅膀,360根毛,这是什么?一棵大树,有4个大叉,结着2个果,一个是红的,一个是白的,树上开着9 亿9 万9 千朵鲜花,这又是什么?
  召勐忙召集全勐的大臣、大小头人、佛爷,来商讨怎样解答这两题谜题。
  结果,所有的人都无法解答。
  5 天到了,叭召勐带领大队兵马,骑着大象,威风凛凛地朝小国勐邦加而来。
  这时,勐邦加有个聪明的人叫岩摩纳,独自挺胸阔步向着勐巴拉纳西的队伍迎去,解出两道谜。他说:“第一个谜说的是:一年有三季(傣族分一年为三季,冷季、热季和雨季),分12个月,每一个月各有一天是睁眼日和闭眼日,12 个月就有这样的24 天,一年为360 天。第二道谜说的是:天地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红果是太阳,白果是月亮,那树上千千万万朵鲜花是天上数不清的星星。”
  于是使勐邦加小国避免了一场灾难。  

阿朱尼送豺狗皮
 
  分管瑷尼山的波朗(傣族土司下面的官),每次到瑷尼山来。都要派鸡、派肉、派酒,挨家挨户地逼门户钱。
  一次,这个波朗骑着高头大马,来到阿朱尼居住的山寨,在头人的陪同下,挨家挨户地收门户钱。来到阿朱尼家里的时候,波朗收了钱,看着房里插着的那些鸟毛兽骨,说:“呃,你很会打猎吧?我想吃点新鲜的野味,你敢不去,我就把你这烂草房烧了。”
  阿朱尼只好扛着猎枪,上山打了一只豺狗。夜里,阿朱尼把豺狗皮刮下来留在家里,然后,把豺狗的心肝五脏和全部骨肉都送去交给了波朗。波朗和头人连夜炒肝煮肉,吃得个醉醺醺。
  第二天中午,波朗离开瑷尼山时,百姓们照例拿着鸡,提着干巴、鲜蛋,来给他送礼。这时,阿朱尼拿着那张未干的豺狗皮,献给波朗,说:“波朗老爷,豺狗身上的东西,你都有了,差的只是一张豺狗皮。现在我把这张皮作为礼物送给你,请你收下。”
  波朗没听出阿朱尼话中的话,就把那张皮子收下来。这时周围的百姓都挤眉弄眼地笑了。 猎人森林三解难 
  傣族有个年轻的猎人,一天到勐巴拉纳西的地方去打猎。在森林里打下了一只长脚鹭鸶。
  这时候,从林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