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古之轮-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干高原表面覆盖的大量玄武岩形成于白纪末期,经历了六千多万年的风雨洗礼,是一片久经侵蚀、支离破碎、多残丘、地垒和地沟的大陆。东高止山脉被戈达瓦里河、克里希那河以及彭纳河分割为几段,古城的位置被定位在南段。当刘万勇等一行人一头扎进东高止山脉的南段时,发现森林相较于北段开始变得稀疏,德干高原久经沧桑的一面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残亘的丘陵、多裂隙的巨大岩石等都开始多起来。好在东高止山脉大多数山的海拔都只有六七百米,翻越起来不是很困难。

    九月十月对于东高止山脉一带来说算是雨季,刘万勇他们进山才没几天就遭遇了好几场淋漓的大雨,一个个都被淋得跟落汤鸡一样,而且这次没有刘万勇和拉莫娜在山里时那么幸运,没有可以躲避的山洞。有时候当暴雨突然来袭的时候,他们只得找一些能够挤进人的岩石缝里躲避,就这样走走停停,一直走了五天才达到之前定位好的区域。

    四人站在一座丘陵上,望着他们历时五天才到达的目的地,眼前是一处四面环山的谷地,周围的山峰似乎比一路走来的那些山都要高一些,看起来海拔至少超过了一千米,山壁陡峭山脊平缓,上面的树木也显得很茂密。刚刚下过的一场大雨使得整个谷地和山间都缭绕着白白的云雾,时不时地有几声鸟儿的破鸣,反而使整个山谷显得更加寂静和空幽。

    在高处望向下面的山谷,像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盆地,有些地方茂密有些地方稀疏的树木覆盖了它整个表面,巍峨的山就像四大天王一般的守护神屹立在四周,守护着这座古城的清幽。地图上显示从这里翻过眼前的大山,再往东几公里就可以到达东临孟加拉湾的沿海平原。

    宋文嫣的脸上有一股抑制不住的兴奋,她觉得这座古城的神秘面纱即将要在她的手里揭开,也意味着她向完成父亲的遗愿又迈进了一大步。刘万勇却没有这样的小兴奋,他看着视线模糊的谷地,说道,“古城就在这山谷里吗?我怎么看着不太像呢,除了云雾和树林,我什么都没看到,如果其中隐藏着古城的话,怎么说也得有点残亘断壁露出来吧。”

    叶云茜道:“也许被埋在了地下,在这里看不清,得下去才知道。“

    凯罗在一旁一边观察山势一边对照地图,自言自语地说道,“当时怎么没想到呢,其实从东面的沿海平原过来再翻山进来要更快更省力。”

    刘万勇也凑过来看看地图,说道,“如果这里就是古城的位置倒也真是方便了,不过你们不觉得如果古城真的就在这里,是不是有点太好找了,那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被人发现呢?”

    “你是说古城不会在这里?”凯罗侧过脸来问刘万勇。

    “我也不知道,只是感觉而已,既然这是一个埋藏万年的古城,我们这样一路进来没磕没碰的,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

    宋文嫣好像被刘万勇的话泼了一盆冷水,没好气地说道,“你就别跟这说丧气话了,下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四人下到山谷,发现林间的雾气并没有在外面看到的那么浓,视野相对来说还比较清晰。林子里有不少的野生动物,似乎从来没有见过或者很少见过人类,见到四个外来的陌生人并没有吓得四处逃散,而是躲在一边好奇地看着他们,好像刘万勇他们几个人才是奇怪的动物。山谷的地面相对平坦,面积也不是很大,不消半天工夫就转了个遍,除了有时候发现几只珍稀的野生动物之外,没有见到半点古城的影子。

    “有没有可能还埋在地里没有被挖掘出来,要不我们找个地方挖挖看吧!”宋文嫣似乎没有泄气,说着便从包里取出简易的工兵铲准备开挖。

    凯罗摆摆手制止了她,说道,“看来刘万勇的怀疑没有错,这里不是古城的位置,我听你说乔治怀特去寻找古城之后就失踪了,以我的判断,像他这么有经验的探险家是绝对不会在这样的地方就失踪或者死亡的。他应该是已经找到了古城,并且在里面遇到了什么情况才导致他失踪的,说白了就是死了。所以古城不会是完全被埋在地下,它一定还隐藏在某个不会轻易被人发现的地方,相信这个地方离我们不会太远。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以这个山谷为中心,逐圈往外搜索。”

    不过当天时间已经不早,四人在林子里找片挨着山脚的空地支起了帐篷睡了一晚。第二天便开始行动,根据实际的地形是无法绕圈搜索的,只得先确定几条通往山谷外面的路线,暂时去掉来时的路线,然后逐一前往探索,在一个范围内找一圈之后没有发现就回来去另一条路线上寻找。在这样的大山里,手机信号几乎没有,无法及时沟通,所以他们四个人不能分开行动,只得往返于山谷和各条路之间,也浪费了不少时间。他们每经过一个地方都很细致地观察附近的岩石形状,希望能找到一些人工的痕迹,但是几天下来还是一无所获。

    他们准备了半个多月干粮,眼看再过几天就要吃完了,如果还是没有找到古城就得先打道回府了。这时,他们聚集在支帐篷的营地里商讨接下来该怎么办,讨论之后基本上形成两种观点,刘万勇和叶云茜认为古城不在这里,要扩大搜索范围,但这样一来必须先回去增加了补给再进来而凯罗和宋文嫣则认为搜索得还不够仔细或者覆盖面不够,认为乔治怀特既然把图画到了这里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不会产生过大的偏差,况且要是真扩大搜索范围的话,势必要耗费更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找到的难度也会变得更低,建议还是在原来的范围内再细致地找一找,有必要的话甚至还可以进行适当地挖掘。

    说着说着,天色就不知不觉地暗下来,刘万勇看了下表,发现时间尚早,怎么天就暗了呢?他仰起头看了看天,阴沉沉的,似乎要下雨了,但又没有看到明显的乌云,他便迈了几步走到空地的中央,再次仰头望向树林和山壁之间仅有的一小片天空,以确定真的要下雨了,这应该是他们进入山谷以来第一次下雨。他站在原地转了个圈,发现身边的山峰顶上的确压着几片黑压压的乌云。他们在这里扎营的几天来还从没有以这样角度看过眼前的这座大山,现在看来确实比在远处看要显得巍峨挺拔许多。突然,他隐约看到长满树木的陡峭的山壁上,在几棵树的下方有一个小小的向外凸起的石头,但距离太远看不清,他便急忙从包里搜出望远镜一看,发现那竟然是一块被打磨得四四方方的石块,正压在山壁上的树木和杂草下面。

第四十三章 古城

    “你们看上面!”刘万勇指着山壁上的石头对其他三个人说道。

    天色阴沉的厉害,其他三人看了一下也看不大清楚,便轮流用刘万勇的望远镜看了一遍,竟都露出了喜悦的神色。经过大家的确认,那的确是一块经过人工处理的石块,虽然被杂草覆盖得只露出一了点点,但在望远镜下看得也是清晰无比。这块从山壁里凸出来的四方形石头,看起来好像是某个建筑的冰山一角,虽经历万年的风雨侵蚀,依然显得有棱有角,甚至还能看到上面有模糊不清的雕凿的图形,但已看不清雕凿的是什么。

    凯罗不禁感慨道:“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呐,我们还一个劲地在地面上找,没想到它竟在悬崖峭壁上,实在是想不到,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沧海桑田,它早已被山川森林所覆盖,要不是老天长眼,恐怕我们在这里再绕个十天半月也不会站在这里抬起头看它一眼。”

    说话间,豆大的雨点开始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整个山谷顿时陷入一片哗啦哗啦的雨声之中。四人再一次被淋成落汤鸡,钻进帐篷时还是难掩脸上的兴奋之情,宋文嫣捋了捋潮湿的头发,说道,“哈,我就说古城一定在这山谷里吧,只是我们太笨了,没找对方向。”

    叶云茜笑道:“我们的宋大小姐这一回又有骄傲的资本了,不过怎么说也多亏了刘万勇,要不是他无意中的发现,恐怕我们明天就回去了。”

    宋文嫣歪了歪嘴,不甘示弱地笑道,“我们的叶女侠总是记得万勇哥的好呢,嘿嘿!”

    叶云茜白了宋文嫣一眼便不再说话,刘万勇便转移话题道,“山壁上有东西,不一定代表就是古城吧。”

    “又来了!”宋文嫣没好气地说道,“你这个怀疑论者怎么总是这么扫兴,看见什么都要怀疑一番,乔治怀特把地图指向了这里,然后我们又发现了痕迹,不是古城还能是什么?”

    刘万勇尴尬地挠了挠脑袋,说道,“好好好,当我没说。不过我奇怪的是,那个位置明显是半山腰,怎么可能建起一座古城?而且为什么要建在上面呢,在这下面这么平坦不是更好吗?”

    “建在山上的古城可不只是这里一座,印加古城马丘比丘不也是建在悬崖的山顶上吗?”宋文嫣说道。

    “马丘比丘我听说过,是建在山顶上的,可这是建在山腰上,而且是在峭壁上,从外面看还基本看不出痕迹,难道是建在山体里?”

    凯罗抚摸着下巴的胡渣子,想了片刻,说道,“记得在古代有某一个民族是专门居住在悬崖上的洞穴里的,被称作悬崖穴居人,我看这里的情形可能跟悬崖穴居人有些类似,可能我们所说的古城只是若干个悬崖上的洞穴组成的而已,具体的情况还要等雨停了,我们爬上去才知道。至于为什么会是在悬崖上,我想必然是有原因的,毕竟悬崖穴居是一些原始部落的的居住形式,如果这座古城真的是远古文明的后裔来到这里建造的,那肯定不是这么原始的方式。我刚才想了想,觉得有一种可能可以解释它为什么会在悬崖峭壁上。”

    “哪种可能?”

    “关于远古时期大洪水的传说,想必你们都不陌生,你们中国有大禹治水,圣经里有诺亚方舟,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这样类似的传说。这么多的国家和民族在文化和风俗上都千差万别,为什么在这个传说上会这么相似呢,我想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远古时期真的有这样世界性的洪水灾害发生,这些远古文明的后裔在建造这座古城时也许就处在大洪荒时期,可能没有诺亚方舟的故事里说的那么夸张,但我相信现在陆地上很多地方都被淹没了,而且还下着连绵不绝的暴雨,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在当时就是一片汪洋。那么当时的人要想长期定居下来该怎么办呢,那就只有建在高处,但又不能是在顶上,因为风雨实在太大,那么半山腰的崖壁上自然就成了不二之选。”

    “嗬!你懂得还真不少啊!”宋文嫣向凯罗投去钦佩的目光,说道,“这些传说很多人都知道,但像你这样有理有据地推论出来的还真不多见。”

    叶云茜张了一下嘴巴,想说什么却又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对凯罗说道,“你让我突然想起来了一个人。”

    “什么人?凯罗问。

    “陆德明!”叶云茜顿了一下,说道,“我没其他意思,只是想说你好像懂得跟他一样多,他是宋一泰先生的徒弟,深得真传,比文嫣要厉害多了,不过我觉得你好像跟他差不多,在知识和经验上都毫不逊色。”

    凯罗笑了笑,说道,“虽然我不认识你说的这位陆德明先生,但他是宋一泰先生的徒弟,我怎么敢他相提并论呢,我只是恰巧知道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而已。”

    “你就别谦虚了,你不是说也认识我父亲吗,他也曾经指导过你,算是半个徒弟啦!”宋文嫣也说道。

    凯罗似乎被夸得有点不自然了,点了点头就低下了脑袋。几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话题,见天色已晚,雨又还没停,就都回各自的帐篷睡觉。

    这雨竟没头没脑地下了两天两夜,几人等得百无聊赖,想过冒雨爬上去,但这雨实在是不小,强行爬上去很有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危险,所以只好耐着性子等雨停。

    到了第三天的早晨,阳光再次洒满山谷,满山的绿色被雨水洗得一尘不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青翠。四人备好登山工具钻出帐篷,目测了一下那凸出石块的高度,离谷底至少有三四百米,估计得费一番周折才能爬上去。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由一个人先爬上去,然后把所有的装备都吊上去,其余的人再跟上来。凯罗提出由他先爬上去,但刘万勇不同意,说他已经帮了够多的忙了,不能再让他去打前锋。凯罗拗不过,只好由刘万勇先上去,山壁上有很多可以钩挂的地方,所以爬起来相对轻松,不消一个小时便到达那块石头的位置。

    刘万勇挂在登山绳上用手掰了掰那块石头,发现它相当牢固,便又爬上去一点抓住它上方的树木,脚踩在石头上,开始观察附近的情况。乍一看,周围都覆盖着郁郁葱葱的草木,除了这块石头就再也没有其他任何古城的痕迹。刘万勇便用登山镐去拨开附近的灌木杂草,并试着凿了凿上面的泥土,很快就凿到坚硬的岩石,他迅速把那一块表层的泥土都凿掉,不一会儿工夫就有一大块跟他脚下那块石头相似的岩石露出来,也有着明显的人工痕迹。接着他又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把周围的一大块都清理了出来,发现露出来的岩石呈现出一个类似于门框的形状,中间的那一小片虽然都凿了一遍但还都是泥土,于是他又使劲地往里凿,大约凿进了一米多,泥土终于被凿穿,一个幽暗而空荡的空间呈现在眼前。

第四十四章 遗迹

    刘万勇顿时喜出望外,加快速度凿开了一个可供人进出的口子,然后钻了进去,从里面把口子边上其余的泥土都清理出去,没多少工夫,一个在崖壁上的由岩石构成的入口便出现了。

    他又找了入口外面两旁的两棵比较牢固的树木,将绳子绑上去做了个简易的滑轮,在把带上来的绳子拼接到足够的长度,再放下去把装备吊上来,之后其他的人也顺着这根绳子爬了上来。

    这时差不多是中午,太阳正好挂在山顶上,所以只有洞口附近的地方能见到阳光,往里还是漆黑一片。几人稍作休整就背起装备,打着手电小心翼翼地朝里走去。往里十多米是一条相对比较宽阔的廊道,四个人可以并排走过,两旁的岩壁由于潮湿的关系长满了青苔,整体看上去也没什么稀奇的。过了廊道是另一条跟它垂直交叉的廊道,似乎略窄一些,两旁每隔几米就被凿出了一个门,每个门后都是一个相对还算宽敞的房间,有些地方还残留着一些陶罐的碎片,都布满了尘土,碰一下还能钻出几条虫子来。

    在这附近大致绕了一下,发现这里几乎都是这样纵横交错的廊道,中间布满了大大小小房间,好像这里是一层面积非常大的写字楼,由纵横的走廊和大小不一的办公室组成。从这样的整体结构来看,这里无疑就是一座古城,看样子是来对地方了,这些纵横的廊道在当时应该是充当街道的角色,这些大小不一的房间应该就是当时百姓所居住的房子,不知道当时的人们花费了多长的时间才凿出这么大的一个空间,也许是好几代人。

    在这些廊道两边的墙壁上,或者房间里的陶罐碎片,或者是一些残缺的岩石板,都能看到一些奇怪的符号或者图案,有的像一个太阳的形状、有的像一束禾苗、有的像一株稻穗、有的像一条河流、有的像一条蛇、有的是一个号,有的是的符号、有的像一个卍字符号,还有很多根本无法描述。这些符号都以小而密集的形式出现,应该是当时人们的一种文字,仔细看过来之后,发现里面有好些符号似乎在修道院秘藏室里的粘土板上见过。

    有些地方的墙上,刮去表层的青苔,还能呈现一些稍微大一点的图案,有的是一个由两个同心圆组成的螺纹形图案,有的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但是组合起来却像一条金鱼。但是出现最多的还是莲花和太阳徽章形状图案,都是一些较大的房间里的正面的墙上看到,似乎这两个图案有着比较特殊的意义。在有些地方还能看到个别鸟或者蛇形状的雕刻,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是从剩余部分的雕刻工艺来看还是相当精致的,看来在任何困难的条件下都阻挡不住人类对艺术的追求。

    此时的宋文嫣表现得像一个专业的考古学家,一边看一边从防水袋里拿出数码相机拍个不停,因为她知道这也许是近几十年来最大的考古发现。同样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和考古爱好者,凯罗的表现却远不及宋文嫣,他似乎有点心不在焉,打着手电东走走西看看,看起来内心好像有些焦虑。刘万勇和叶云茜虽然不是太懂这些东西,但也能感受到眼前的事物与自己曾有着至少数万年的时空差距,内心不由地对时间这个万物的创造者和毁灭者感到肃然起敬。

    大致了解了附近的情况后,发现这里几乎都是空荡荡的,除了这些在岩石上凿出来的空架子,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来,不要说人的骸骨,就连几件当时像样的用品都没有,也许在大洪水退去之后,人们开始陆续的搬离了这里,才导致了这样的空空如也。人走了,虫子就来了,几乎在每个角落里都能看到一些生活在潮湿阴暗处的虫子在爬来爬去,它们似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态系统,对外来的人丝毫不感兴趣,只要不去惹它们,它们也基本不来烦你。

    随着搜索区域的扩大,他们发现这里不仅仅是这样一块地方,在这一整片的廊道和房间的几个边缘处还有几条长一些的廊道通往其他地方。他们选了其中的一条廊道走进去,发现这条廊道的走势时高时低,而且距离也不短,走出去之后发现那是另外一片由纵横的廊道和房间组成的区域,看来这座古城还划分了街区的。从刚才走过来的长廊道来看,这里应该是另一座山的内部,可能是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开辟出来的。

    在新的街区里转了转,基本的情况跟前面的街区大致相同,有些不一样的是这里有几个山壁出口的地方似乎没有完全被泥土封死,口子那里只是覆盖了一些从上面挂下来或者从下面长上了灌木杂草,当太阳偏到一定角度的时候,还有一些阳光能够照射进来,有一些藤蔓类的植物也顺着入口的地方长进来,爬满了附近的岩壁,乍一看仿佛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