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重生之昊天-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幢饫镎业降南忍炝楸诤芄灰渥陨砥ⅲ缃褡约阂灿貌簧狭耍么陀枵馍旯葱惺隆O氲饺缃裼辛嘶ど矸ūΓ次薰セ鞣ūΓ秩〕鲆幻洞┬亩ぃ惨徊⒋透巧旯钏氯ズ蒙懒丁I旯佬性龀げ簧伲У搅瞬簧俚纳裢ǖ婪ā

58。商纣进香惹风波

却说这帝辛即位之后,立正妻东伯侯姜桓楚之女姜氏为皇后,黄飞虎之妹为西宫皇贵妃,杨氏为馨庆宫皇妃,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文有太师闻仲,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谏议朝政,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等人安邦定国,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先贤曾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中,帝辛渐渐的丧失了当初的雄心大志,沉溺于酒色之中,平民百姓都是健忘的,他或许会因为你的一番善举,而忘记你曾经范下的过错,也会以为你的一件过错,而忘记你的功德。人们早已忘了那位战功赫赫的三王子,只记得如今搞得民不聊生的帝辛,至此帝辛被人称作纣王。

纣王七年,阳春二月,春暖花开;大地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殷商都城朝歌城的大街之上,一片繁华的景象。就在此时,却见自城门冲进一个骑士,神色凝重。不管撞翻在地的百姓,径直往王宫而去。

这一日,殷商文武大臣齐聚王宫之中,大多数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见那太师闻仲神色凝重,知道是有大事发生,议论纷纷。就在此时只见纣王在首相商容的陪同下来至大殿,只见那纣王面色阴沉,众人都不敢在议论。

那纣王来至大殿之上,恨恨的道:“袁福通好大的胆子,他袁家世代受我朝大恩,如今不思回报竟敢纠结七十二路诸侯造反,朕要诛其满门。”

那太师闻仲闻言出班道:“陛下,眼下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袁福通叛乱,将北海搅得一片狼藉,如今还是先平定叛乱,方是正理,不然若听任其做大,动摇国本,就来不及了。”

那纣王也曾领军外出征战,自然知道兵祸的危害有多大,当下思量了一下,道:“既如此,便有劳太师代朕走一趟北海,将那袁福通拘来,朕要当面问问他到底是借了谁的胆子。”那纣王之所以派闻仲前往却是存了另一番心思的。如果说如今朝中还有另纣王惧怕的人,便是这闻仲。他教授纣王多年,积威不小。有他在朝中,纣王便不敢肆意妄为,是以借机将他外放,纣王也想借此机会享受一下。

那闻仲此人虽是知道纣王算计,然而如今二人乃是君臣关系,况且当着文武大臣的面,也不愿让纣王下不来台,当下领旨,出征北海,暗中却是叮嘱商容等人约束纣王。

三月十五乃是人族圣母女娲娘娘的诞辰,看到这里各位看官便要问了,那女娲娘娘得道于鸿蒙,鸿蒙之中不计年,如何得知女娲娘娘的诞辰?却是因为天皇之时,女娲娘娘曾经降下法身,与那转世的伏羲成就人婚,而那日正是三月十五,人们为了祭拜女娲娘娘,便将三月十五当做她的诞辰。

昊天知道那纣王会在这日到女娲娘娘庙中进香,特意提前一日隐身朝歌。他要看看,这纣王如何敢对那圣母女娲娘娘无礼,到底是色迷心窍,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这日,纣王万分不情愿的来到早朝,只见文武百官分列两边。但见瑞霭纷纭,金銮殿上坐君王;祥光缭绕,白玉阶前列文武。沉檀喷金炉,则见那珠高卷;兰麝氤氲笼宝扇,且看他雉尾低同。

纣王问当架官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只见文臣之中走出一人,俯伏金阶,高擎牙笏,正是那首相商容,只见他上前拜道:“臣比干有事起奏,明日三月十五乃是我人族圣母女娲娘娘诞辰,是以臣请陛下驾临女娲庙,为女娲娘娘进香祈福。”

纣王问道:“不知这女娲娘娘有何功德,朕万乘之尊,也要移架去为她祈福?”

商容闻言,不由暗叹,人心不古,女娲娘娘竟在这短短千年的时间里便被人给遗忘了。当下上前道:“女娲娘娘乃是我人族圣母,她以自身精血造出我人族,是以我人族都要算是娘娘的子孙,后来有那巫族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娘娘以五色之石,炼石补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夙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那纣王闻言道:“既如此,便准卿所奏。”

第二日,纣王乘坐车辇,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女娲庙进香。城中百姓见帝王出行,家家焚香,户户结彩。纣王车架有武成王黄飞虎率领三千铁骑和八百御林军护卫在左右,朝中百官随行,一路往女娲庙中行去。

纣王一行来到那女娲庙前,只见殿前华丽,五彩金妆。金童对对执幡幢;玉女双双捧如意。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床边,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寻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见这女娲庙建得如此华丽,就知道那女娲娘娘在人族中有多受推崇,想到这里,那纣王对这女娲娘娘越发的好奇。

就在此时,昊天一看一位道人一晃,进入了宝殿。这道人头挽双髻,身穿道袍,面黄微须,不是西方教二教主准提道人,还是哪位。

看到此人,昊天一下便明白了为甚麽这纣王一个看似精明的君主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了。也不由得赞叹这准提道人为了西方较大兴,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呀。

这时,那纣王在商容等人的陪同下,来至殿中,在礼官的引领下参拜完女娲娘娘,刚自起身,突然间不知从何处吹来一阵怪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

按说这纣王身为一国之君什么样的美女不曾见过,只是不知为何,突然之间感到一阵恍惚,迷迷糊糊间,竟然起了别样的心思,心道: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当下命人去取文房四宝。内侍忙将文房四宝捧来,献于纣王。纣王接过紫毫,饱蘸浓墨,提笔在女娲庙墙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那商容见状大惊失色,当下上前道:“女娲娘娘为人族圣母,有大功德于天下苍生,老臣请陛下来进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兵火宁息。今陛下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若是因此获罪于圣人,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陛下让人用水将这淫诗洗去,否则若为他人所见,岂不说陛下无德。”

那纣王此时早已清醒过来,见那墙上之诗,还没明白过来什么事,便被那商容上来一阵抢白。纣王此时虽是心中后悔,但比干当着众人的面对他呼喝,心中不悦,当下道:“朕看娘娘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毋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万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见孤之遗笔耳。”言罢摆驾回宫。

文武百官见纣王发怒,均是不敢多言,跟着他回宫去了。只有那亚相比干,留下来亲自取来清水要将那墙上之诗洗去。

那准提道人见众人都已离去,自偏殿之上走了出来,手一挥,整首诗却是再次浮想了出来。得意的笑了笑,这才转身出了大殿,架起遁光回西方去了。

昊天见他离去,才敢从隐处走了出来,走进女娲庙,看着墙壁之上的诗,点点头,也离开了。

59。昊天捉鬼

这日,昊天正要离开。却见前面有一庄园,鬼气缭绕,仿佛院中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大为惊讶,朝歌乃商朝帝都,有龙气镇压,怎么会有有这么强烈的鬼气呢。于是紧走进步上前叩门。不一会就见里面出来一位小厮,看着昊天询问。

你们庄主在家吗?贫道乃修道之人,今天路过你们庄园,发现此庄有些不干净,所以前来一看究竟。”

小厮一听,赶紧跑进去禀报庄主,再看此庄庄主,听有人说自己庄园不干净,也是大惊,心说:“难怪我多次盖楼,都被火烧,原来是妖魔作祟。”当下赶紧命人请昊天进庄。并分宾主落座。

“鄙人宋异人,见过道长。不知道长所言庄内妖魔作祟,,有事为何。”

再看昊天,本来看着此庄奇怪,一听庄主自称宋异人,却觉得耳熟,好像在那里听过,待掐指一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此处就是那五鬼作祟之地。而这宋异人也正是那姜子牙的结拜大哥。

“宋庄主,不知你这后院是否多次造楼,但却次次被烧。”宋异人一听,却是暗暗称奇。

“道长真乃神人也,我后院正如道长所说,每次造楼都会莫名其妙的被烧毁,却有七八次,后来我看事不能为,也就弃了这个念头。却不为何如此。”

“待你同我去后院一看,便知究竟。”说完跟宋异人一同来到后院。

再说昊天,等来到后院,四下看了一遍,忽然对这那空地之处大喝一声。

“大胆鬼怪,此时不出,更待何时!”说完拿起昊天镜一照,就见牡丹亭外,狂风大作,现出五只妖魅,脸分五色,狰狞怪异,看着昊天齐齐跪倒,口称“上仙饶命”

昊天一见这几只小鬼,心中大喜,心道,原来是你们这些好东西,当即大手一挥,收进衣袖当中,然后转向众人。再看宋异人,方才一切看在眼里,如何不知道自己造楼起火,就是这妖魅所谓,赶忙向昊天道谢。

昊天离开宋家庄,来到地府。让六道救苦天尊取出招魂幡,昊天连忙一抖衣袖,落下五只似人非人的妖魅,脸分赤白黑青黄五色,额前各贴一张镇魂符,一动不动,只双眼带着哀求,神情惊惶。

盘古开天辟地之时,顿悟天道,知道自己要身殒,产生了一丝抵抗的意念。后来元神三分,这抵抗地意念被剥下。埋藏在幽冥深处,经几千年吸收幽冥煞气,诞生了灵智,分化五行,是为都天五鬼,被鬼族寻到,当作鬼族之祖先供奉。只是这祖先懦弱非常,声势稍大便会受吓,并且本能的拒绝修行,又因封神量劫,便被鬼族推出来抵劫,凭它们地身份,到也使得。

昊天今要把五鬼投入招魂幡,招魂幡吸收其反抗修行的意念吸收,就成了五只能够修行的都天鬼了。昊天发雷一震,便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神雷各飞出一个,落在旗面上,时间,旗面一个漩涡旋转着出现。彷佛微型黑洞一般,发出恐怖的气息,隐隐中传出了魔神的怒吼。

那混沌五鬼受招魂幡煞气感染,猛地疯狂嚎叫起来,口吐千万道霞光,猛然间挣脱了昊天地禁制,向外就逃。却见昊天顶上飞出聚仙旗,射下五道彩练,锁了五鬼,甩进旗面的漩涡中,随后匹练断开,漩涡关闭。

昊天伸手一指,一道金光,往都天五行旗上绕过,霎时间,五行旗大放霞光,有赤白黑青黄五色,再看时时,旗面上绣有五只都天鬼,分别对应五行。

昊天满意的将招魂幡给了给了六道救苦天尊,说道:“这幡现在才完整,防御上只有五方仙旗比拟了,并且能放出都天鬼攻击,威力无穷。五鬼以后功德圆满后,自会脱身。”

且说女娲娘娘在三十三天外的娲皇宫中清修,突然来了兴致却是降下法身于朝歌城外的女娲宫,坐于宝殿之上,女娲娘娘猛的抬头,看见粉壁上诗句,虽知乃是天数,但仍然大怒道:“好你个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馀年,气数己尽。若不与他个报应,我之面皮岂不是丢尽。”

却说纣王生有二子,长子殷郊、次子殷洪。那殷郊乃是封神榜上的值年太岁,殷洪乃是五谷神,皆有名将神。两人知道纣王从女娲宫进香而回,就前去觐见纣王。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女娲娘娘刚好行经此处,却被此气挡住。一看之下,却是算的纣王尚有二十八年的人皇气运,而且其乃是神仙杀劫的重要人物,此乃天数,女娲娘娘自然不好违逆。

带着一心的不悦,女娲娘娘回到了娲皇宫中。女娲娘娘命彩云童子把後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起葫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椽,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面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为:“招妖幡。”

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迷,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数得着的大妖却是齐聚到了行宫,听候法旨。女娲娘娘特地将三个小妖也招了过来。吩咐彩云童子,让各处大妖且退,只留下轩辕坟中的三个小妖等候法旨。

三妖进宫参见,拜倒在地道:“拜见娘娘,愿娘娘圣寿无疆。”这三个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女娲娘娘道:“三妖听吾法旨!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待到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女娲娘娘吩咐完后,三妖叩头谢恩,化清风而去。

纣王自进香之后,看见女娲娘娘美貌,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每见三宫六院,真如土饭尘羹,不堪谛视。终朝将此事不放心怀,郁郁不乐。

一日,驾升显庆殿,时有常随在恻。纣王忽然猛省,着奉御宣中谏大夫费仲,乃纣王之幸臣。近因大师闻仲奉敕平北海,大兵远征,戌外立功,因此上就宠费仲、尤浑二人。此二人朝朝蛊惑圣聪,谗言献媚,纣王无有不从。大抵天下将危,佞臣当道。不一时费仲朝见。纣王道:“寡人因女娲宫进香,偶见其容貌丽,绝世无双,三宫六院,却无一人让寡人满意,卿有何策,以慰朕怀?”

费仲奏道:“陛下乃万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尧舜。天下之所有,皆陛下之所有,何患不得,这有何难?陛下明日传一旨,颁行四路诸侯,每一镇选美女百名,以充王庭,何忧天下绝色,不入王选乎?”纣王大悦道:“卿所奏甚合寡人心意,明日早朝发旨,卿且暂回。”随即命驾还宫。

60。哪吒闹海

那女娲娘娘自从派下三妖前去祸乱纣王之后,又觉得还是不够,在一番思虑之后,她又决定派自己座下的童子灵珠子下凡前去走上一遭。因封神大战中,元始天尊已经把代天封神之人收入门下,气运偏向阐教。于是便把这灵珠子送给了阐教太乙真人当弟子,也好为将来的伐纣之战添加上一员猛将。

话说陈塘关有一总兵官,姓李,名靖,自幼访道修真,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成五行遁术。因仙道难成,故遣下山辅佐纣王,官居总兵,享受人间之富贵。元配殷氏,生有二子:长曰金吒,次曰木吒。殷夫人后又怀孕在身,已及三年零六个月,尚不生产。李靖时常心下忧疑。

不想这晚殷夫人忽然梦见一道人,进了房中,那道人道:“夫人快接麟儿。”殷夫人未及答,只见道人将一物往夫人怀中一送,夫人猛然惊醒,醒后便生下一个肉球。当时只见房里一团红气,满屋异香。李靖大惊,以为是妖怪,往肉球上一剑砍去,劐然有声。分开肉球,跳出一个小孩儿来,满地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腹上围着一塊红绫,金光射目。

李靖砍开肉球,见一小孩满地上跑。李靖骇然,上前一把将其抱起来,分明是个好孩子,不忍作为妖怪将其杀掉,乃递与殷夫人看。次日,有许多属官,俱来贺喜。李靖刚招待完毕,中军官来禀:“启禀老爷,外面有一道人求见。”李靖原是道门,怎敢忘本,忙道:“快快有请。”军政官急忙跑出去请那道人。道人进来后对李靖道:“李将军,贫道稽首了。”李靖忙答礼毕,请道人上坐。道人也不客气,便直接坐下。李靖道:“不知道长在何处名山?甚么洞府修行?今日到此,有何见教?”道人回道:“贫道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是也。闻得将军生了公子,特来贺喜。且借令公子一看,不知尊意如何?”李靖听道人所说,连忙唤侍女将三子抱出来。

太乙真人接在手,看了一看,问道:“此子什么时辰降生?”李靖回答道:“生在丑时。”太乙真人道:“不好。”李靖一听急忙问道:“此子莫非养不得么?”太乙真人道:“非也?此子生于丑时,正犯了一千七百杀戒。”接着又问道:“此子可曾起名?”李靖答道:“不曾。”太乙真人道:“既然如此,待贫道给他起个名,就与贫道做个徒弟,如何?”李靖大喜连忙道:“愿拜道者为师。”太乙真人问道:“将军有几位公子?”李靖道:“不才有三子:长子名金吒,拜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为师;此子名木吒,拜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为师。道长既要此子为门下,但凭起一名讳,便拜道长为师。”太乙真人道:“此子第三,取名叫做‘哪吒’。”李靖大喜谢道:“多谢道长赐名,感谢不尽。”太乙真人道:“贫道还有事情,这就先回山了。等这小孩长大,我只会再来找他的。”李靖一看,无奈之下只得送太乙真人出府。

话说李靖在关上无事,把守关隘,操演三军,训练士卒,谨提防野马岭要地。乌飞兔走,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觉七载。哪吒以年方七岁,身长六尺。时逢五月,天气炎热,李靖因怕东伯侯姜文焕造反,因此每日操练三军,教练士卒。

且说三公子哪吒见天气暑热,心下烦躁,来见殷夫人,参见完毕,站在一傍,对殷夫人道:“孩儿要出关外闲玩一会。禀过母亲,方敢前去。”殷夫人爱子之心重,便道:“我儿,你既要去关外闲玩,可带一名家将领你去,不可贪顽,快去快回。不然你爹爹就要操练回来了。”哪吒应道:“孩而晓得了。”哪吒同家将出得关来,正是五月天气,也就着实炎热。

哪吒同家将出关,约行一里之余,天热难行。哪吒走得汗流满面,向家将问道:“看前面树廕之下,可好纳凉?”家将来到绿柳廕中,只见薰风荡荡,烦襟尽解,急忙走回来,对哪吒道:“禀公子,前面柳廕之内,甚是清凉,可以避暑。”哪吒听完,不觉大喜;便走进林内,解开衣带,舒放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