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云霄摸摸鼻子尴尬道:“又着落到我身上了哈!我嘛,还是一句话,主动权在我们手上,战场是我们选的,让他们怎么死,就得怎么死。四哥,还记得鄱阳湖水战之后,我回到应天是怎么挑了张定国的兵马的?”
徐达一愣,旋即嘿嘿笑了起来:“行了,三天后一战,我听你调遣!可别让我闲着,我也好久没动过筋骨了!”
云霄笑了起来:“虽然可战之兵被全歼,可对方三个部落合力,能拼凑起来的也不少于一万,不过顶多不会超过两万……”
“也不少了……”徐达皱眉想了一会儿,“除了你的部下,咱们手上似乎没有哪一支部队能确保全歼对方的吧……问题是他们都没来……”
云霄掰着手指算道:“四哥,咱们这么来算。咱们大明军中论装备、论训练,最好的不是战兵不是边军,是各将的亲兵护卫、家丁家将;比如四哥你,这次总共带了一千八百,下面低你一级的带了五百,再下面总兵、参将四百三百不等,游击、守备也少说带了一百多个,千户也不会少于五十,百户怎么说也二十个,四哥,你下面七个营,每个营四个总兵、八个参将、游击、守备、千户、百户那就数不过来了,除了留守北平的那些人,凑个一万多总没问题吧,咱们只限了人数,可没限多少将官……”
徐达嘿嘿笑了起来,朝云霄竖起大拇指道:“老五,有你的!”
扩阔长大嘴巴愣了半天,好不容易才艰难道:“刘老弟,你果然够无赖!你们这么多人,光是百户以上的将官都足够凑个千人队了,这么一支队伍往战场上一摆,谁能挡得住?对方可都是没资格上战场的废物哪……”
云霄嘻嘻笑了笑:“可这还是不能保证全歼哪……”
扩阔想了想,点头道:“也对。精锐是精锐了,人数对等的情况之下,除非你们真的可以一个当十个用,否则绝无可能全部吃下!”
云霄摸摸鼻子,咂巴着嘴道:“还是一句老话,咱们和对方约定了多少人,可没限定每人带多少匹马……王兄你是评判,你说对不对?”
扩阔失声苦笑道:“不用打了,你赢了!惹毛你,果然没好下场!”
云霄和徐达一脸诡异地笑了起来。
三天后,当赤骨突和哈札克带着兵马来到战场上之后,看着明军的阵势顿时目瞪口呆。两人气呼呼地策马赶到两军之间,大声呼喝道:“南人无信!我们只有一万三千人,你们怎么这么多……马!”
云霄都懒得上前,运足内力高呼道:“我们是怕你们打不过了就逃跑,所以一人四骑,留着追击!你们若是觉得吃亏,你们也可以回去牵马过来,若是马不够,准许你们用牛羊代替!”
扩阔策马立在旁边直反白眼:一人四骑追击?吓,都足够你从辽东到兰州跑个来回了!这是什么世道啊,不会放牧的汉人居然跑到蒙古部落前面奚落人家战马少,你们的战马还不是从人家手上缴获的!
赤骨突还想继续叫骂,哈札克在旁边道:“侄儿不必生气,南人不过仗着马多而已,他们的兵器甲胄都比我们的好,开战时有战马阻隔,他们反而不能靠近我们,我们的弓箭却能射到他们!”
赤骨突想了想,点头恨恨道:“让他们作茧自缚!”说罢,拉转马头跑回了阵中,传令准备进攻。
双方阵势同时吹响了号角。扩阔对云霄拱拱手道:“开战了,王某不便在此,刘老弟瞒了我两天,马上就能得知谜底,王某倒是有些心痒难耐!”
云霄亦是拱手道:“王兄请便,不过呆会千万别被吓着才是。”扩阔淡然一笑,不置可否地策马离开。
云霄挥了挥手,明军前锋缓缓分成两列。这一次战斗绝对是明军最奢侈的一次战斗,上战场的一万三千人全部都是降级使用的,就连这次作战的总大帅徐达也被降成了千户,带着千把人直接披挂上马,其余将领更不用说了,有的百户甚至直接便成了伍长。不过,所有人,所有马,统统都是——重甲。
随着云霄一声令下,前锋军分成了左右翼各四千人缓缓地移动到了两侧,中间露出了几万匹光着马背披着重甲的战马,场面古怪至极。随着中军传来的一阵炮响,中间这几万匹战马开始向前移动了起来。
扩阔瞪大了眼睛看了好久才发现,几万匹战马中,只有大约千匹战马的马腹处藏着一个骑手,手上则用长长的绳子控制着周围二十匹马的缰绳。当这几万匹马渐渐散开的时候,扩阔的眼珠子都快瞪得掉下来了:每四十匹战马有规则地分成左右两列,各二十匹,马鞍上统一用绳子合力拖住一根一尺半粗的圆木,圆木上布满了铁钉!有些圆木甚至没来得及用铁钉,直接将匕首、短刀的刀柄卸下,钉进了圆木!扩阔粗略估算了一下,足足七八百根这样的圆木!
原来张士诚是这么败的!扩阔心里浮现出一抹怜悯:这一万多蒙古人恐怕真的一个都回不去了!
两边很快冲到了一起,鞑子想射箭,可是对方马背上没人,射马,对方的战马都披着重甲,有些战马的重甲甚至只是人穿的甲胄,三五副直接用绳子捆在战马身上。鞑子正在犹豫之中的时候,最前面的鞑子立刻发现了随着战马一起滚滚而来的圆木,还没有来得及叫喊,就已经被带着铁钉的圆木扯成了肉末。七八百根圆木全部展开的之后,在鞑子军队中间犁下了一道道血槽,几排原木一过,人马俱碎。
与战马同时出动的,是徐达和云霄分别带领的左右翼骑兵,他们没有随着前面的马阵正面冲击,而是从一开始就向鞑子的后路包抄过去:绝不放走一个!马阵后面的四千人也在马阵出动之后跟着冲击起来分成了四个小队,在跟着马阵掠阵、游击。
与扩阔手下的百战精兵相比,这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牧民根本就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遭受重创的鞑子乱成了一团,而徐达和云霄很快就从他们背后杀到。少数脑袋还算清醒的鞑子看到敌人杀到,下意识地抬起了弓箭,谁知道对方在马背上抬起一根根小孩儿手臂粗的管子,冒出一阵阵青烟,随后传来的便是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再之后,不少人捂着脸翻身落马。
虽然说此时的火铳很不成熟,铳口很粗,填装的也都是碎石铁片,可这样的好处就是:散射,完全不用考虑准头。其实,这么远的距离上,打穿最轻的披甲都很难,但是,无数的碎石铁片打过去,不少人的脸顿时都成了血筛子,倒霉一点的,脸眼珠子都被打了掉出来。
第一轮火铳射过去之后,鞑子就懵了,随后第一轮的骑兵压下速度,让路给第二轮和第三轮。三轮火铳射过去之后,真正被射死的鞑子还不足千,射伤的鞑子也不过千余,可是震耳欲聋的响声和受伤之后的惨状已经让其余的鞑子肝胆俱裂,而且鞑子的战马没经历过如此巨大的响声,也顿时惊跃不已。明军面前的鞑子已经没有了任何反抗的力量。
扩阔喘了几口粗气,不可置信地看着战场:太邪门了!这都能全歼!太厉害了,只一个冲锋,就锁定胜局!败得不冤的不是徐达,是自己!
乱军中,扩阔亲眼看到刘云霄如同战神一般,挥舞着铁槊,只一招,便同时将赤骨突和哈札克扫为两截,铁槊去势不减,两人的战马也一同毙命。
第五百一十三章 铁岭争端
当徐达和云霄满身鲜血地带着一身华服的娜仁图娅姐妹走进部落的时候,剌尔乞蔑已经带着所有被刚才的战斗吓得不知所措的人,跪倒在金帐前迎接。看到徐达大步走来,剌尔乞蔑伏地道:“罪妇冒犯天朝,罪该万死!”
满脸鲜血的徐达一脸笑意地玩弯腰虚扶道:“老王妃太多礼了!不过是一些宵小起兵反抗万岁龙威罢了,与老王妃何干?若不是老王妃配合,我等也不会有如此大胜!”
剌尔乞蔑这才小心翼翼地起身,低头道:“还请两位上使进帐上座!”
进了帐篷,剌尔乞蔑坚持要求徐达坐到上首,徐达含笑推辞道:“在下已然请旨,老王妃还是要暂摄部落王政的,论尊卑,老王妃为尊;序长幼,老王妃为长,还请老王妃上座!”
剌尔乞蔑推辞了一番,坐到了上首。甫一坐定,剌尔乞蔑便问道:“此一战,各部男丁皆殁,如今剩下的,只是斑白老者和不过车轮的孩提,只靠女子,部落实在……”
徐达早就从云霄的口中得知这个剌尔乞蔑也是个善于权术的老太,不过辽东诸部里面有这么一位擅长勾心斗角的人在,对大明实在是再好不过,不给她手上添点儿本钱实在说不过去,当下含笑道:“关内一战被俘者约十万,待时机一到,便可放他们回草原。”
剌尔乞蔑送了一口气,转而问道:“不知这时机是指……”
徐达解释道:“私放俘虏于我朝乃是重罪,在下虽然有心要放,也要等到朝廷批复,万岁来了特赦的恩旨才行;何况,这俘虏不是说放就放的……”
剌尔乞蔑脸上一阵紧张,连忙道:“还请上使明示!我等无不从命!”
徐达笑道:“老王妃误会了!眼下,部落的主事汗王都已经战死,继位的汗王年纪也还幼小,还要靠老王妃和您的两位女儿把三大部落的事务支撑起来,可是到时候难免有人不服,若是再捣起乱来,岂不是辜负了我等辛苦挣来的局面?到时候扯破脸皮,对大家都不好嘛!所以,待万岁恩旨下达之后,还请老王妃带着两位公主亲自跑一趟,好让那些俘虏知道是谁救他们出苦海,他们才知道以后应该效忠谁……”
剌尔乞蔑的老脸立刻笑成了一朵花,连声道:“还是上使想得周到!老太婆在这儿多谢上使了!”
一番客套之后,侍女们端进了酒肉,乐曲响起,不少女子鱼贯而入,向明军将领们表演歌舞。徐达凑到云霄身边低声疑惑道:“我们都杀成这样了,她们怎么还乐得起来?”
云霄不屑道:“她们倒是想报仇,但是她们够聪明,她们一旦有什么不妥的,下场绝对比现在更惨!在草原,女人就只有这个命!”
徐达感叹道:“还是中原好啊!在中原,虽然女人被男人管着,可是中原的律法却也向着女人,非礼良家女最轻都是要绞监候的!在草原,连个屁事都没有!”
云霄眯着眼睛问道:“军法就不管了?”
徐达反问道:“军法说,不准**掳掠,残害百姓,可开战的时候,鞑子算咱们中原百姓么?”
云霄笑而不语。席罢,剌尔乞蔑安排明军将领到各帐休息,每个帐篷里都有一两个女人等着。两个女人当着云霄的面,被塞进了徐达的营帐,徐达迟疑道:“这个……”
娜仁图娅低声道:“她们是我两位嫂嫂……”
徐达连忙摇头道:“那更不行了,她们的儿子还要……”
乌日娜面无表情道:“这是草原的规矩,征服者的权力!”
“征服者的权力?”徐达仔细咀嚼着乌日娜的话,原地沉吟不语,随后尴尬地对云霄道,“我看还是算了,你知道你四嫂她……”
“我什么都没看见!”云霄抬头道,“搂着美人仰望星空那是何等美事?男男女女待在一个帐篷里怎么了?就不能谈谈人生、谈谈理想?就不能谈谈如何治理好这么大一个部落……”
“去你的!”徐达抬脚朝云霄腿上踹了一下,笑骂道,“你小子就不能正经点儿?”
云霄严肃道:“既然要让人家归心,你就要做出点儿让人家放心的事儿来!你不在这儿胡来,人家就会以为你准备做更离谱的事儿!”说着,用力把徐达王帐篷里一推,隔着帐篷高声道:“四哥,过了这个村,恐怕就没这个店儿了!”
说着,将娜仁图娅和乌日娜一搂,低声道:“等孩子自己能处理政事了,你们要记得常来看看我;我不是你们的征服者,我是你们的男人,不管你们遭遇到多大困难,都会为你们撑起一片天空的男人。”
娜仁图娅紧紧握住云霄搂住自己腰肢的手,颤声道:“这一次,我真的不后悔了!”
“我也是!”乌日娜果断道。
第二天,徐达带着诸将回到了明军大营,而云霄,出于双方礼节,作为人质留在了扎剌亦儿部中等待敕封诏书到来。
云霄很是痛快了几天,等钦差带着敕封诏书过来的时候,云霄几乎乐不思蜀了。宣完圣旨之后,云霄跟钦差一起将册封诏书和册封诰命的敕书霞帔颁到各人手上,观礼的徐达等诸将纷纷上前道喜,从此,这三个大部落在大明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号:朵颜、泰宁、福余,合称朵颜三卫。
之后,云霄和徐达或用武力或用和谈,将附近的中小部落全部并入了朵颜三卫之中,迅速将东北边墙附近的蒙古部落整合起来。大军班师的时候,云霄带着剌尔乞蔑和她的两个女儿前往关内接收俘虏。伴随着一番声泪俱下的表演,俘虏看到终于有人将自己救出苦海的时候,一个个儿感激涕零,从此发誓对三个女人尽忠,云霄拉着娜仁图娅和乌日娜笑了起来:从此,太平了。
时值入秋,一封战报摆在了云霄和徐达的面前,两人看过之后哭笑不得:高丽国王看到明军拿下了辽东,居然连招呼都没打,直接派兵跨过了鸭绿江,向铁岭方向挺进。随着战报一同发来的是高丽国王国书的副本,大意是说,高丽土地贫瘠,非常需要铁岭一带的土地安置失地百姓,所以才会向铁岭“派遣军队”,察看有没有移民的可能,顺便帮助大明“共同抵抗元廷”,在“派遣军队”的同时,也向应天派遣使节发出了国书,因为考虑到宽宏大量的大明一定会答应弱小高丽的请求,所以不待应天回复,便先派遣军队过来接收地盘。
“高丽人疯了吧?”徐达苦笑着说道,“且不说大哥绝对不会答应这种无礼要求,单就是连朝廷的正式答复都没有,怎么就突然派兵越过国境了,这是边衅哪!要不咱们派人过去劝一劝,等朝廷有了答复再说?”
云霄一脸理所当然道:“四哥你省省吧!高丽人觊觎辽东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铁岭不过是一个开始,若是答应了这种有要求,接下来宁锦、金州、这些地方都想着要了,或许连白山黑水都不肯放过!”
徐达迟疑道:“要不咱们出面,以大军的名义写一封抗议书信?”
云霄更是不屑了:“四哥你跟鞑子打交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抗议和谈判若是有用的话,朝廷养这么多大军干嘛?高丽的爪子既然伸过来了,砍断它们便是!”
徐达犹豫了一会,颇担忧道:“打,少不得言官参劾咱们擅开边衅;让,又说咱们坐失国土。两难哪!”
云霄叹了一口气:“开疆拓土,全坏在这群言官手上了!以咱们的军力,水陆并举,直接踏平高丽都不成问题,高丽百姓仰慕汉化已久,加上高丽权臣当道,全国九成耕地都在那些权贵手上,百姓早就没法过日子了;王师过去,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取了高丽,等于把咱们的刀子直接架在了倭国的脖子上,咱们就算在倭国王宫里撒泡尿,倭人都不敢放个屁!可惜!可惜!”
徐达问道:“计将安出?”
云霄想了一阵道:“以守为主,做好全歼准备。铁岭卫全力防守,周围的其他卫所开始调兵遣将,随时做好出击准备,宁锦一线抽调兵力隐蔽潜行到鸭绿江沿岸,截断高丽大军的退路留待反击。高丽若是不强攻,咱们暂且忍耐,若是强攻,就让他们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晃两天,等大哥的诏书下了,咱们再动手不迟。”
徐达疑惑道:“若是在诏书下达之前铁岭卫已经失守了,又该如何是好?”
云霄嘿嘿笑了起来:“就高丽那帮货色,没个三年五载的就想拿下铁岭卫?他们以为他们是谁?”
徐达也哈哈大笑了起来:“那帮怂货,别说对上咱们的大军了,就连给鞑子提鞋都不配!”
云霄亦是大笑道:“既然四哥这么说,那么此次全歼高丽大军的主力就有了着落了!”
徐达眯着眼笑道:“朵颜三卫?”
云霄点头道:“没错!让他们尝点儿甜头嘛!”
徐达点头允诺道:“可以!不过老五,既然咱们全歼了高丽大军,李成桂那边是不是该有点儿什么行动了?”
云霄淡然笑道:“我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么?”
第五百一十四章 饺子馅儿
高丽的国书在朝会上宣读的时候,顿时引起了一阵言语的交锋。支持的人认为,铁岭一带包括白山黑水乃是极寒之地,而且还要连年投入军费以防备元廷反攻,让给高丽,不过是将一块飞地送出去,还能拉拢高丽与大明一同抗元,这一派都是文职出身,坚持以“王道”治天下;反对者认为,国土无论多寡,一寸也不可割让,前方将士拼却无数性命得来的土地,若是拱手让人,不但让将士的血白流,而且还让大明国威受损,历来,只有战败之国才会将国土割与他人,大明国祚初立,断不可做这种败家子的行当,说这些的,都是沙场出身,如今安享朝堂的武将。
双方观点一出,辩论就立刻陷入白热化。不但朝堂上争论不休,就连朝堂之外,各地士子、普通百姓都加入了热烈的讨论中来。
百姓的观点很简单,辛辛苦苦费了那么大心思打下来的土地,凭什么就这么给别人?极寒之地?鞑子在那儿怎么活过来的?如果真那么不值钱,高丽人要了做什么?
士子们个观点倒是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支持百姓们的看法的,寸土不让,这也是除了赵宋之外的王朝必定会坚持这条原则,这些人好歹没读书读傻了;另一派则是坚持“四夷咸服”就可以了,至于关外的土地,迁徙百姓过去反而劳民伤财,高丽要就要吧,用一块不值钱的土地换取一个忠心的藩属,何乐而不为?在这个时代,很难有人说清楚领土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双方的争论也只是仅仅停留在“面子”上,而中枢的一干大员,看到朱元璋一直保持沉默,也就很自觉地保持了沉默。
除了极少数人,多数人并不了解朱元璋的想法,在朱元璋看来,无论是出于政治考虑还是战略考虑或者是面子考虑,别说铁岭卫,就算鸭绿江北岸的一寸土地都不会送给高丽,若是国力和舆论允许,他还想将国土推进到汉江北岸呢!更何况他正在寻找教训高丽的藉口。更深层次的,孟子移庙案的前因后果极大地伤害了这位皇帝自尊,他没法从孔孟身上找回场子,高丽人他还顾忌什么?连你们都瞧不起老子了,老子还会手下留情?
朱元璋在徐达和云霄联名的请战奏疏上只回复了两个字:“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