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云诀-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续言归正传。

陈友谅转变思维之后,洪都军民便如同放假一般,整天闲得登城看热闹。而应天参与围歼的部队,也已经渐渐地接近战役地点。

战役的最后阶段,是以陈友谅粮草告罄为开端的。陈友谅的水师一直在和康茂才躲猫猫,却始终没有抓住康茂才。应天水军的主力毫发无伤,这让江州的粮草一粒也不敢上船。实在等不下去的陈友谅,只得又打起了洪都的主意。总觉着洪都城不过是朱元璋的一个侄子做主将,毛头小子也不至于有多大能耐,完全忽视了一年前就隐藏身份进入洪都的另一个守城名将——邓愈,更没有想到那个叫刘云霄的家伙还让邓愈带来一件特别的礼物。

相比朱文正的年轻,邓愈则稳重了许多。时隔两个月,陈友谅又一次对洪都发动了不停歇的猛攻,而且每一次攻城都是以十万为单位,四个方向同时猛攻,久经战阵的邓愈立刻明白了这是陈友谅撤兵之前的最后一击。

这个时候不玩命,什么时候玩命?邓愈亮出了家底。

汉军士兵之觉得城墙上突然出现了很多模样古怪的管子,有些人还在犹豫是不是继续向前冲的时候,城头上就像放爆竹一样,轰然炸响。

在远处督战的陈友谅只看见城头突然升起一股黑烟,接着就传来一阵轰响,自己在城下的士卒则呼啦啦倒下去了一片。

“这是什么妖法!”陈友谅看着崩溃的部队急得直跳脚。

很快,前线就抢下了几个重伤的士卒摆在了陈友谅的面前。中军大帐里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也太惨了点吧?全身上下,除了心口护心镜的位置上没什么大碍之外,其他地方都被打成了烧饼——就连皮甲都没挡住这些不知道哪里来的碎铁片。当然,陈友谅自己也知道自己士卒身上的“甲胄”是什么档次的货,不过就算如此,能在这么远的距离上把碎铁片射穿皮甲,而且把人打成筛子,绝对不是普通的杀器。

一定是妖法!

不要质疑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具备怀疑精神,只不过怀疑的方向有些问题罢了。但凡遇上一些自己解释不了的东西、自己不想看到的东西或是找不到理论支持的物事——那一定是装神弄鬼,所以,中国很多先贤还没有来得及让这个民族的思想走在世界前列的时候,就已经被扣上了“神棍”的帽子,而真正的神棍往往被万民景仰。

毫无疑问,陈友谅把那根能射出碎石铁片的棍子直接理解为“神棍”,不对,是“妖棍”。看着面对妖棍而斗志尽失的部下,陈友谅只能理智地选择隔日再战。

(加送章节到~~说明一下,火器刚刚诞生的时候,由于技术问题,包括冶炼水平、火药配方在内很多地方都无法和现在相比,威力有限,其主要作用一是巨大的声响产生的威吓,而是装填的散弹产生的大面积伤害,三是火药伤害本身就有毒,感染率要比刀箭伤害要高得多;所以诸位对新武器的期盼不用太高。)

第二百五十二章 短板理论

不过,神棍头子朱元璋和神棍的头号帮凶刘云霄却没有让陈友谅“隔日再战”的打算。

回撤的徐达和云霄早就与接应的常遇春汇合,骑兵开路步卒断后,迅速地聚拢到洪都附近,甚至比朱元璋的本队还早到几个时辰。稍事休整之后,就在次日黎明前,对陈友谅发动了总攻。

这一次总攻,朱元璋根本就没有什么计划可言,说白了,洪都城外巴掌大的地方,直接成建制地围过去,其他人不管,只要陈友谅和他心腹大将的脑袋。很多部下都不理解,没有组织的围等于就是放陈友谅逃跑。面对部下的质疑,朱元璋只是笑而不答,他在等陈友谅的水师。

云霄当初给朱元璋的建议就是,在洪都城下先拖,拖得陈友谅的部队疲惫不堪,然后出动陆上大军“围歼”。这种围歼不是要“全部歼灭”,而是要把陈友谅的陆上部队打残打散,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然后坐等陈友谅的水军来接应陆上部队,这个时候,慌不择路的陆上部队肯定会乱哄哄地涌上水军的船只,一堆乱军冲上船,不但不会增加水军的战斗力,反而会给水军的作战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到时候,陈友谅在水军上的优势就被这股乱军扯平,围歼水军的时刻就到了。

简单概括云霄的策略,那就是以洪都为诱饵吃陆上部队,再以陆上部队为诱饵吃掉水军,然后慢慢宰割陈友谅。毫无疑问,陈友谅没有云霄这般花花肠子,当他看到徐、常、刘三杆将旗的时候,攻下洪都的心思早就灰飞烟灭。怎么来形容陈友谅的判断呢?用比较好理解的方式来说,那就是朱元璋麾下统帅值满分的徐达,武力值满分的常遇春,加上所有属性全满的作弊人物刘云霄突然带着大堆的骑兵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傻子也知道朱元璋这是玩命来了。朱元璋的本队还不知道在哪儿等着自己呢,汤和、胡大海、杨靖、赵德胜、朱亮祖、郭英、耿炳文、李文忠、冯胜足够组成一张泼天巨网了,自己的“六十万大军”已经变成人家的点心了。

早就被火铳火炮吓得不行的汉军士卒,看到大拨骑兵冲了出来,立刻撒丫子就跑。没办法,陈友谅那点钱全花到水军上去了,宁可给船蒙上铁皮,也舍不得给步卒穿上铁甲。别说碰上应天的骑兵,就算是应天的轻装步卒,也比汉军耐砍得多,自己想做英雄,也要看一看形势。

早先的时候,张士诚钱多,陈友谅人多,朱元璋也就只好躲在应天端着皇觉寺化缘的破碗到处“广积粮”。一年两年没什么,这么多年下来,像朱元璋这样如此紧巴过日子,早就攒下了丰厚的家底。而不善经营的两位也早就把钱糟蹋得差不多了,有句话叫做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朱元璋穷日子过惯了,不在乎再过十几年穷日子,而这两位和多数人一样,但凡手上有点余钱,总想着如何花出去。

一般地,穷到底的人,最知道如何节约,不会乱花一个铜板;真正的富翁,更是知道什么地方该花钱,什么地方不该花钱,知道钱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去的人,想不富都难。而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位,用国人最形象的一个词来形容:暴发户。也就是,破坏是高手,生产则没本事,暴发户的财富来得太容易,所以花起来的时候也不心疼。

列位看官,咱们不妨回忆回忆历朝历代泥腿子起义时的情景,开始的时候,要么砍脑袋死,要么饿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反了吧!等后来有了家底,穷怕了的兄弟们往往就露出了暴发户嘴脸,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都来了。仔细看看每一代乱世不难发现,陈胜吴广是暴发户的始作俑者,西楚霸王虽然值得慨叹,但也没摆脱暴发户的所作所为,张角张梁张宝就更不用说了,黄巢就是个刽子手,以此类推,会过日子的往往笑道最后。

后世评论史实的时候,往往会从经济、生产力、民心、战斗力这个顺序依次去考量一个势力最终取得天下的原因。但元末的时候,朱元璋偏偏这四样都不占优势,却笑到最后。经济不如张士诚、陈友谅;生产力大家都一样,民心比不上韩林儿也比不上陈友谅,战斗力跟鞑子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很多人归结为朱元璋耍阴谋诡计,这话有失偏颇,要知道争夺天下不是一年两年,阴谋诡计一次两次或许得逞,几十年功夫不可能次次得逞。而争夺天下正如同高考,以上四门总分最高者胜出,看上去张士诚、陈友谅、鞑子都是“单科王”,可除了自己最强的那一科之外,其他几门都是不及格;而朱元璋虽然没有任何一门“单科”领先,可每一样都不是最差,荣获“总分王”。用最流行的话说,短板理论。朱元璋这个木桶的木板虽然都不是最长,但他装的水最多。

朱元璋算是会过日子的,这也是他屡次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友谅的水军出现在江面的时候,朱元璋在松一口气的同时也吃了一惊:陈同学的船太大了!

看着江面上如同小山一般缓缓移动的巨舰,云霄也是暗称侥幸。幸好自己没有脑袋发热让自己的便宜岳父去和汉军的水军死磕,应天水军的船只遇上陈友谅的大船,就算接舷战,还要准备梯子才能爬上人家的船,小一点的直接就被碾了。

刘基则在朱元璋身边叹息道:“如此巨舰,不知要糜费金银几何!这许多金银若是用来置办铁甲、战马,汉军在陆上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一击!”

朱元璋呵呵笑道:“陈友谅在应天被咱们俘获了那么多大船,为了能压住咱们,他也是被逼的!只不过太舍本逐末了,逐鹿中原,终究还是要靠步卒骑兵,他的船再大,也只能固步于水道!”

刘基点头道:“大哥说得对!船大了,能控制住长江一线不假,可也就限制了陈友谅的势力范围,纵然势大,也离不开江河。如此巨舰,虽然让自己得一时之安,却丧失了进取中原的心哪!”(称霸海洋虽然是王道,可古人的思维和现代人是有差别滴)

乱军之中,云霄清楚地看见了陈友谅的王旗正在向岸边靠拢,准备上船,于是直接朝徐达使了个眼色,两人同时一声大喝挥动兵器冲了过去。

此时的陈友谅只是看到自己的部下一片混乱,但毕竟与应天兵马相比,人数多出来不是一点半点,自此失败还是不太可能的,顶多被朱元璋剜去一块肉罢了。看到自己的部下蜂拥上船,虽然场面混乱了一些,可到底在被围歼之前都能上船了。自己的水军本来就比朱元璋强,加上这些上船的士卒,水战早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正在放心的当口,陈友谅却看到两个杀神挥动着兵器,带着一标骑兵朝自己冲杀了过来,一看两人的旗号,陈友谅的心登时就凉了半截。就在自己吓得快站不住的时候,自己的耳边传来一声断喝:“陛下休要惊慌,末将张定边来也!”回头一看,却是自己的心腹大将张定边带着亲兵策马迎了过去。

云霄在马上远远看见,扭头朝徐达道:“四哥且去擒那陈友谅,我来会会这厮!”徐达应了一声,拉转马头带着骑兵绕开张定边,而云霄则将手中铁槊一抖,大喝一声迎了上去。

“当!”云霄和张定边错身而过,两人兵器相交,闪出一道火花。

“好手段!”云霄只觉得手臂一震,一股巨大的力道传了过来,当即拉过马头细看那人,“来将通名!”

“沔阳张定边是也!来将可是应天刘云霄?”

云霄心中一凛,张定边可以称得上是陈友谅麾下第一猛将,也是第一智将,天文地理、兵法岐黄样样精通,在汉军中素有威名,当初早就有了和赵普胜、倪文俊、徐寿辉差不多的声望,陈友谅的大军多半是靠这个人物撑起来的。

人物啊!心中微微赞了一声,大喝道:“刘云霄在此,张将军且来一战!”说罢,挥动铁槊直冲上前。

张定边使的是一把精钢打造的长枪,从枪头到枪身皆是精钢,看上去不大,实际上也有百多斤重。看到云霄冲了过来,也是枪花一抖,直刺了过去。

“叮!”枪槊再次相交,两人又是错身而过。

“好枪法!”云霄大赞道,“武穆一脉竟有如此传人!”

张定边拉住枪势,反手朝云霄肋下刺去,朗声笑道:“算你识货!看我夜叉探海!”

云霄调转槊尖,黏住张定边攻来的枪头,顺着枪身滑向张定边持枪的双手,用的也是岳家枪法的招数,眼镜已经瞥上张定边腰间挂着的熟铜锏,口中喝道:“且看阁下撒手锏!”

(11月了,请大家多多支持,求票求点求收藏!)

第二百五十三章 意外发现

众所周知,每门每派的武学中都有集本门精华的一招作为最后一搏。相比杨老令公的“回马枪”和杨妙真女侠的“凤血咒”,岳家枪却是一招“撒手锏”。其精华就在于用枪花吸引敌人注意力,然后抽手将腰间的铜锏撒手而出,让敌人猝不及防之下翻身落马。这一招成功与否,全在用枪之人在出锏时机上的把握。

看到自己蓄谋已久的手段被对方叫破,张定边冷笑一声,枪不脱手,也顺势向云霄双手滑了过去,同样叫道:“且看阁下撒手锏!”

两人兵器一般长短,眼看都要划到双方手腕,两人齐齐收力,枪槊分别朝两边荡开。

张定边细细地看了云霄一眼,高声道:“果然名不虚传!”

云霄大笑道:“彼此彼此!”话一出口,却消了取张定边性命的意思,铁槊一舞,却摆出了梨花枪的起手式,口中道:“武穆枪法传自周桐老师,枪法凌厉而攻势刁钻,刘某不才,今日用巧劲见长的山东杨来会会张将军!”

张定边仔细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少年将军,一只铁槊少说也是百斤上下,与自己的兵刃相差无几,若是他使的是杨老令公的那套霸道枪法,横扫千军之下倒还有楚霸王的味道,可这么重的兵器使的却是女子常用的山东杨,这倒让张定国刮目相看了。

原先,云霄和徐达兵分两路,整个战场的注意力早就被徐达和陈友谅吸引过去,靠近湖边早就战成一团,而云霄和张定边的交战只不过吸引了周围数千人而已。此刻,徐达已经被赶来救援的陈友谅本部兵马阻在湖边,而云霄与张定边之间的较量一下子就成为战局的焦点。两人俱是交战双方嫡系部队的灵魂人物,而此时岸上的交战早就接近尾声,两人一停一呼喝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张定边也不客气,铁枪一摆道:“请教!”言毕,策马冲了上来。云霄虽然使的是铁槊,可依然将槊尖舞成一树梨花,夕阳下,槊尖金光耀眼。张定边的枪法成熟稳重,他心知此刻两人已成双方焦点,若是这就败走,对士气影响极大,于是手上力道加到八成,就算自己没把握阵战云霄,也要占个上风。

朱元璋早就已经随着本队登上了前来接应的应天水军战船,此刻正在座舰上观看岸上局势。看到云霄和陈友谅手下一员大将战成一团,而周围部队也有围观的意思,也知道士气可用,当即下令道:“传令,擂鼓助战!”水军战船上立即响起了隆隆鼓声,汉军也不甘寂寞,战鼓也隆隆响了起来。

张定边枪尖一抖,全身力量用到了极致,非但没有挽起枪花,反而将枪花拢到一处,毫无花巧地朝云霄攻势的空隙处点了过去。

“来得好!”云霄大喝一声,槊头一沉,磕在张定边的枪身上,两人同时感到手上一麻,“当”地一声巨响,入炸雷想过,两人分别勒马让开。

“乾坤功法!”隔着五步的距离,云霄眯眼看了张定边一眼,“想不到一个西贝货身边也是藏龙卧虎!”

张定边冷笑一声:“你也不差!”

云霄心思到底细了一些,这乾坤功法本来确实是武穆一脉的心法,风波亭之后,岳家能有资格练的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可纵然如此,也早就在鞑子南下时失传。此人姓张而已,飞字营的情报对其人也摸得挺透,从来没有说起过他跟岳家有什么瓜葛,如今的岳氏后人虽然也有不少俊才,可依然没人练出这套功法,怎么眼前这人就会了?

看那西贝货的陈友谅,明显武功谋略都差了张定边一大截,如果他们同是血狼会派来的,张定边怎么也比陈友谅那西贝货强了不少,难道扩阔脑子坏了?

云霄旋即想道了一种可能,嘴角露出一抹微笑,低头看看手上的铁槊,精铁打制的槊身早就因为刚刚的一次猛击而变得弯曲,再看张定边手中铁矛,也是如此。云霄轻哼一声,将铁槊插到地上,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张定边亦是浅笑一声,从腰间抽出熟铜锏。两人同时一纵马,朝对方冲了过去。五步的距离转瞬即到,两人兵器又交在一起,周围的士兵有齐齐呐喊起来。两人这次用的都是短兵刃,交手的速度一下子快了许多。也就在几个喘息之间,两人之间就闪出了一道道火花,观战的人群立即爆发出一阵惊呼,就连不少将领也是看得心驰目眩——很久没有看到如此势均力敌的高手对阵了。

前后十几招下来,两人谁都没有占到便宜。张定边单手锏法既有剑术,又当刀用,反正就是一根熟铜棍子,想怎么使就怎么使,只要挨上边儿,谁都吃不消;云霄兵器上相比铜锏吃亏了许多,他不可能把佩剑当成生铁棍子来用,又被张定边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蓄谋已久的打法压得死死的,宽厚的佩剑上早就崩得到处是缺口,在这么下去,早晚也是一根棍子。

不过张定边也没落到好,云霄的佩剑毕竟不是寻常的青锋剑,而是剑身宽厚的大剑,两人交锋之下,自己手上的熟铜锏也被砍开了不少,再砍下去,熟铜锏很可能就回在于云霄手上的“生铁棍”对磕之下断掉。

打到这个份儿上都是两个人始料未及的,围观的将领士卒也是倒抽一口凉气。云霄和张定边各自看看手中的兵刃,又是各自苦笑一声,干脆抛开,同时跃下了马背。

精彩了来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两人从铁枪铁槊到铜锏佩剑,再到现在的赤手空拳,从马背打到地面,光是这种打法,就足够吸引所有人眼球了。张定边知道,自己是为撤退争取时间,若是耗在这里,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对面这位巴不得自己留在这儿。一心急的功夫,刚在地面站定,就摆开岳家散手,将全身劲力用上,朝云霄扑了过来,打算趁云霄立足不稳抢攻几下然后借机退走。云霄立时便猜到了张定边的心思,只是心中尚有疑团未解,断然不肯放他离开。

看到张定边来势凶猛,云霄也不清楚张定边的乾坤功法到底练到什么地步,再也不敢托大,心中对张三丰道一声感激,一个云手,架开了张定边的拳头,整个人糅身而上,跟张定边贴在了一起。一下子就抓住了张定边岳家散手的短处。

岳家散手出自军阵,论起徒手搏杀,往往是一击致命,从来不给对手机会。这也就注定了岳家散手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出招简单而直接,朴素而实用,而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也就注定了岳家散手需要较大的回旋空间来蓄力,这样才能一招制敌,而云霄的贴身打法,正是跟岳家散手缠斗的法门之一:另外一种则是干脆保持距离游斗,等对方一招用老的时候在找时机破敌,不过云霄却没这个兴趣——这不是明摆着要放他跑?

云霄欺身而上的时候,张定边就已经暗叫不妙了,这家伙对岳家枪法恁熟,当然会知道如何破解岳家散手!吃惊归吃惊,旋即也转换了手法,舍拳用肘,一下子缩短了攻击距离,和云霄贴身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