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云剑-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得功、刘良佐在潜山一战,擒斩张献忠所部闯世王、马武、三鹞子、王兴国等主要将领。
    张献忠率领残部三万五千于人向大别山境内逃跑,黄得功和刘良佐当然紧追不舍,裘万山率领两万人仗义出手解救,结果碰到了黄得功的得胜之兵。
    丐帮弟子沿街要饭、密途送信当然是一把好手,但是碰到黄得功这样的能征惯战之将,当然不堪一击。裘万山迎战黄得功,仅仅支撑了三十多个回合,就被一枪挑于马下。
    另外一路,和姜腾蛟所部一万人纠缠的翁承久,刚好碰到了刘良佐。结果刘良佐不仅没有嘉奖翁承久带领一百多人拖住了敌人三万余人,竟然不分青红皂白责怪翁承久没有挡住张献忠的去路,贻误了战机当斩。
    此时的翁承久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被刘良佐如此诬陷之下,再也按耐不住,当场据理力争。
    刘良佐在潜山一战抢到若干军功,正在得意之时,看见一个不入流的九品芝麻官,竟然在自己面前放肆,当时怒喝一声:“把这些叛逆全部拿下!”
    翁承久并不怕死,但是看到跟随自己捕贼击寇六七年,一向忠心耿耿的一百二十四名弓马手兄弟,现在马上就要被砍头,不反也不行了。。
    刘良佐万万没有想到,一群小小的弓马手,在自己的大军之中竟然能够杀出去,这简直没有王法了,当然要追击。
    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姜腾蛟率领一万人半路上突然杀出来,把刘良佐打得落花流水,解救了翁承久等人。
    “上一次,锁喉剑八郎专门和我提到过你,我也十分敬重兄弟。以前属于道不同不相为某,现在兄弟也反了,接下来准备如何?”
    对于姜腾蛟的问题,翁承久想都没想:“我早就接到塘报,熊储公子在西南沿海做出好大事业,收复好多国土。他是朝廷宣布的叛逆,还能够为国奋不顾身。我现在也被宣布为叛逆,当然要去投奔熊储公子。”
    姜腾蛟叹了口气:“想当初,锁喉剑八郎就劝过我,我还以为他是朱家一脉,所以有些怀疑他的用心。现在看来,锁喉剑的做法才是对的。裘万山已经战死了,黄得功所部难以力敌,英山守不住了。算了,我们都去投奔锁喉剑!”
    姜腾蛟、翁承久这边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沈惜月、莫九娘的暗线。经过一番秘密运作,江腾蛟的一万余人全部被接到洞庭湖安顿。
    姜腾蛟手下的主力本来就是黄河排帮弟子,水上功夫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交给洞庭水师训练才是用得其所。
    如何安顿姜腾蛟、翁承久这两个人,沈惜月和莫九娘不敢擅自做主,因此打发他们到衡阳去见老夫子苗三冠。。
    苗三冠认识姜腾蛟,但是不认识翁承久,而且翁承久还是锦衣卫的外围势力,自然也不敢轻易下结论。这才有了让两个人过来送信,交给主公熊储发落。
    翁承久对朝廷心灰意冷,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前不久,马士英突然升任庐凤总督,作为锦衣卫的下属,翁承久不仅没有得到丝毫安抚,反而背上了“懈怠职守,纵匪为乱”的罪名。
    刘良佐要杀良冒功,对于翁承久来说,只不过是火烧浇油而已,也属于一个导火索,最后帮助翁承久下定了决心。
    熊储和万练协商之后,一直认为现在北方局面复杂,老夫子手下大将不足,姜腾蛟和翁承久还是回到衡阳比较好。。
    让熊储为难的是,钟国柱原来在黄河排帮里面,属于中下层的管事者。但是现在钟国柱已经是缅越水师总督,应该给姜腾蛟一个什么职位呢?
    “主公多虑了。”万练摇摇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常理。钟国柱行走江湖是个什么身份,那根本没有可比性。钟国柱铁心跟随主公转战十余年,此前在大洋三战,立下了无数血汗功劳,让所有人敬佩,所以才能够出任水师总督。”
    “姜腾蛟新近来投,寸功未立,主公能够收留就不错了。军队之中积功晋升,这才是公平的。不能因为某个人曾经如何如何,现在啥也不干,就要如何如何。如果主公过分看重姜腾蛟,对其他的人就不公平。”
    熊储被万练不疼不痒“教训一顿”,顿时没了脾气。
    因为万练总督三军,他考虑问题是从全局出发的,当然要公平合理,才能激励三军,拼死血战。
    熊储虽然是主公,但是认错态度很好:“就按军师的军规执行吧,我绝对不干预。”
    万练当仁不让,抓起大笔一挥而就:“擢升姜腾蛟为水门校尉,擢升翁承久为弓马校尉。”
    水门校尉,是水师里面最低级的校尉军衔,也就是平时看守水寨大门的将领。
    弓马校尉,是骑兵里面最低级的校尉军衔,实际上是管理战马、弓箭的辎重兵将领,和孙悟空的“弼马温”一个级别。
    镇国将军、平南侯、三军大都督万练是这么解释的:“孙悟空就算后能当齐天大圣,首先也要当几天弼马温,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这里是军队,不是江湖门派。希望你们今后能够在战场上一刀一枪,凭真本事杀出自己的功名。”
    姜腾蛟虽然心里有些失落感,但他是江湖上出来的,知道入门先后,级别不同的道理。后来又带兵数年,当然知道万练大都督说的没错。
    翁承久反倒挺高兴:自己手下原来不过一百多人,从九品的不入流芝麻绿豆官,而且还不是正规军。现在摇身一变成为正七品校尉,相当于连升三级。手下最少都有两千四百多人,可以称为将领了。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各人都有各人的心腹事。
    熊储专门设宴款待之后,让两个人重新回到老夫子苗三冠的帐下,主要目的还是扩充衡阳府那边的实力,准备应变。
    姜腾蛟、翁承久离开缅越王城之后,取道升龙城从北面的镇南关进入广西,然后返回衡阳城向定国将军、左军师苗三冠交令。
    交令的意思,就是转交万练的一封密信:“主公明知朝廷已经不行了,但就是不想承认,所以现在五心不定。你们不必事事请示主公,衡阳应该放手施为,为将来做打算。”
    “李自成屯兵樊城,左良玉必败无疑。到那时,荆襄之地没有朝廷一兵一卒,都是李自成的囊中之物,已经不算朝廷的了。张献忠滞留大别山不走,黄州迟早不保,赣州、武昌、岳阳必然有事。”
    “立即物色后备人选,一旦李自成南下、张献忠西进,就要抓住湖广巡抚王聚奎、沅江巡抚李乾德、总兵孔希贵、衡阳巡抚刘熙祚的把柄,然后利用永胜王的名头全部拿下,把我们的自己人换上去。”
    “姜腾蛟虽然是主公故交,但对主公并非死心塌地。而且曾经自立为王,此后困顿来投,需要谨慎使用。翁承久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加之弓马娴熟,枪法出众,实乃大将之才。未来担任一方总兵之职,必定能够独当一面。”
    左右军师之间密信往来,熊储是不知道的。而且万练建议苗三冠放手施为,熊储就更加不知道。
    熊储不知道,是他始终想不明白眼前的局面会什么会这样。
    朝廷对内安抚不好百姓,对外抵挡不住外敌,竟然让女真鞑子直接打到了山东腹地,简直犹入无人之境,兵锋直指南京。
    虽然女真鞑子主动退回去了,但是这一次的战略侦查已经结束,而且得到了数千万两的金银财宝,抓走内地百姓六十多万人,牛马不计其数。
    熊储也带兵十余年,对于女真鞑子这次行动的目的心知肚明,对于女真鞑子这一次的收获更是触目惊心。
    毫不夸张的说,女真鞑子攻破山东得到的东西,足够组建十万大军。
    大明的所有财富都在各地王爷手中,崇祯朱由检已经是虚有其表。
    所有这一切都被女真鞑子彻底看穿了,这才是熊储想起来就浑身冒冷汗的原因。
    北上抗击女真鞑子吗?这不现实。
    因为在苗三冠的万言书里面已经提到过,王府总管陈诘按照熊储的意思,利用自己锦衣卫的特殊身份,曾经向朝廷试探过“恩准叛逆朱胜鑫带兵北伐”的可能性。
    结果被崇祯皇帝痛斥一顿:“逆贼带兵北上,必然经略京师。究竟伐谁,谁能知之?此议不妥,不用再议!”
    
    
   

0562、城外冲阵
    不管熊储多么不愿意,事情该发生仍然发生了。
    莫九娘安插在荆州、天门一线的暗线突然传回一份消息,老夫子苗三冠只能进一步加快自己的动作,对未来的战略布局进行一次大调整。
    这个消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想象之外。
    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年)正月初二日,李自成攻陷承天府(今湖北钟祥)。
    钟祥县,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发迹的地方,取“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所以赐名钟祥。
    朱厚熜的生父朱佑杬死后安葬在这里,这就是著名的明显陵,钟祥县升格为府,并改名承天府。
    李自成、张献忠当年参加荥阳大会,曾经和七十二营约定:谁能够攻下朱家祖陵,谁就可以当皇上。
    正因为如此,张献忠第一次实力大增之后,首先目标就是凤阳城,结果被熊储给破坏掉了,这才是张献忠痛恨熊储的根本原因。
    这一次,李自成三战三捷,把左良玉打得溃不成军,让整个荆襄之地没有朝廷的一兵一卒,承天府一鼓而下。
    这是李自成攻破洛阳福王府之后,攻破的第二座有王爷坐镇的府城,在各路流民义军之中首屈一指。
    正因为如此,李自成身边的人突然想起荥阳大会的约定,于是怂恿李自成登基当皇帝。
    李自成顿时心动,但是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人一直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并且搬出来太祖皇帝朱元璋当年所说的:“高筑墙,缓称王。”
    其目的非常清楚,现在的义军多如牛毛。如果仓促称王称霸,就会变成众矢之的,至少会成为朝廷专门重点打击的目标,而且还不利于和其他义军联合。
    这是老成持重的意见,于是李自成自号“奉天倡义大元帅”,罗汝才自号“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甘愿屈居在李自成之下。
    李自成和罗汝才决定谋取荆襄之地为根本,改襄阳为襄京,改承天府为扬武州。
    擢升侄儿李过、小舅子高一功为左右校尉,以田见秀、刘宗敏为权将军,李岩、贺锦、刘希尧为制将军,张鼐、党守素等为威武将军,谷可成、任维荣等为果毅将军,一共五营二十二将,十九万余人。
    李自成没有仓促称帝,让苗三冠有些意外。。
    让苗三冠更加着急的,还是紧随其后的一个消息。
    明崇祯十六年二月,李自成占领荆州府之后,竟然立即渡江南下攻占了澧州,矛头直指常德。
    澧县古城突然丢失,偏沅巡抚李乾德、总兵孔希贵竟然没有返回常德防守,而是带领残兵逃往长沙。
    驻守常德城的偏沅参将周晋,因为手中的兵力不满三千,听说李自成的南下大军两万四千余人占领澧州,巡抚大人、总兵大人都已经狼狈逃窜,顿时惊恐万分。
    莫九娘传回的消息称,参将周晋在准备逃跑之前,竟然不顾百姓死活,已经下令三日内放火烧毁常德城,以焦土抵御李自成的南下大军。
    这一下终于被苗三冠抓住了把柄,于是命令陈诘为前导,李定国率领当初的少年营三千六百人为护军紧急出动赶往常德城。
    以永胜王爷的名誉,立即抓捕胆大妄为的周晋,然后折转向东赶到长沙城,把丧城失地、损兵折将的偏沅巡抚李乾德、总兵孔希贵全部抓起来。
    当然,常德城本来就是一处战略要地,是扼守长沙城的西北门户。承德成里面有很多东西,还有三千卫军,这都不能丢。
    苗三冠紧急传令:驻扎新化县(今娄底)的蒙古将领赫连根,率领自己的全部人马紧急驰援常德城,并且坚守待援。
    赫连根转战万里来到衡阳府之后,这几年一直在埋头练兵,他手下现在是骑兵一千二百人,步军三千六百人。。
    仅仅派出去一支人马,苗三冠觉得还不保险。
    既然李自成已经全力经营荆襄九郡,那就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现在需要从全局考虑,做出一个崭新的布局。
    因为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苗三冠没有丝毫犹豫,就按照此前的策划,秘密下发了调整防御作战方向的命令。
    中军大营立即搬迁到长沙城,下辖:
    敌情侦察:莫九娘、范连成,掌管斥候营、各地暗线。
    中护军:主将李定国,副将牟大年,先锋胡维诚,下辖骑兵三千六百人,步军火铳兵三千六百人,弓弩兵三千六百人。
    这是当年熊储在四川阴平灭掉唐门之后,专门组建的少年营。现在都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绝对忠诚可靠,也是一支近卫军。
    衡阳城留守主将:张如莲(苗三冠的老婆),参将侯老六,副将是刘国雄、翁世明、詹金国、张克兵这“平阳四猛”,统一指挥步军火铳兵两千四百人,炮台兵一千二百人,骑兵一千二百人。
    衡阳府知府彭无影:掌管衡州、永州、桂阳民政,统一调度大观堡后备军六万四千人,确保前线兵器、粮草供应。
    西线主将:关大头;副将:赫连根;先锋:常德林、汤达,统一指挥永州府境内一万四千人的部队。防御作战的方向,就是常德、荆州一线,大营放在常德城。
    中路主将:沈惜月,副将:姜腾蛟;水师战船六十艘,总兵力两万四千人。未来的防御作战方向,就是岳阳府、武昌府、南康府,大营放在岳阳城。
    东路主将:张承宗;副将:花四、梅三;先锋:翁承久,总兵力一万二千人。未来的防御作战方向,就是南康府、南昌府,大营放在醴陵县。
    苗三冠一声令下,十八万大军全部秘密运动起来。因为有一个“永胜王”的虚衔,所以好多事情都能够摆平。
    摆不平的地方,锦衣卫湖广总提调陈诘就会亲自出马,把那些早就上了黑名单的家伙,请到衡阳王府喝上一碗孟婆汤,然后送到奈何桥转世投胎去吧。
    其他的人都还没有明确的敌人,最着急的就是关大头,因为赫连根已经率先出发了,但是不到五千人的部队能够挡住李自成的南下大军,现在还很难说。
    关大头原本是永州城的主将,自己手里的部队也是骑兵一千二百人,步军三千六百人。但是他和赫连跟不一样,这一次是换防常德府,就需要带过去好多东西。
    五寸大炮三十二门、四寸大炮四十八门,三寸大炮六十门,大型弩床七十二张、孔明独轮弩箭车三百六十辆。
    好在这一次从衡阳王城过来两位先锋官常德林、汤达,据说还是主公熊储的徒弟,而且是常遇春、汤和的后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两千四百骑兵,加起来就接近五千人。
    没有办法,关大头要押运大炮弩床,只能让两位先锋的骑兵先走,而且赶到常德城以后不要入城,就在城外驻扎组成犄角之势,策应赫连根守城,等待大部队到来。
    熊储当初离开衡阳城的时候,没有带走常德林和汤达,这两个小家伙郁闷许久。
    后来听说师傅熊储在南面和西洋人打仗,他们两个人急得直跳脚。
    如果不是苗三冠把龙鳞紫金刀请出来,这两个家伙都已经带着自己的部队偷跑找师傅去了。
    这一次终于从鸟笼子里被放出来了,常德林和汤达发现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同时也变成了脱缰的野马,再也没有人能够控制了。
    常德林和汤达的装备一样,人数也一样。都是贴身二十四名家将,两千四百名骑兵,而且全部都是长枪。
    这也是按照王府近卫军标准专门秘密训练的生力军,都是十六到二十岁的棒小伙子,全部都是灾民里面挑选出来的孤儿训练出来的。
    虽然心里着急,恨不得一眨眼就看见战场,但是一路上翻山越岭,还是用了四天时间才跑完六百里,终于渡过沅江赶到了常德城东门外三里的地方。
    还没等他们两个人派人进城打探消息,西北方向突然隐隐传来战鼓声。
    有人在北面开战!
    汤达兴奋地叫道:“常大哥,北面有人打仗,这里不可能有别人,肯定是赫连大叔和敌人交战。我们现在怎么办?”
    “我们是名正言顺的先锋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当先破敌,直捣黄龙,那是我们的事情。赫连大叔是守城的主将,怎么可以把我们的活干了?我们赶紧上去看看,全军都有,加速前进!”
    大军连续奔波四天四夜,现在就直接杀进战场,也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能够做一个解释。
    常德林和汤达估计得不错,城北的确是赫连根带领一千二百骑兵挡住了敌人。
    赫连根这也是被逼无奈,因为他赶到常德城的时候,发现城里面什么都没有准备。三千卫军连基本的兵器都不齐全,更不要说守城器械了。
    就这种残兵败将,一旦敌人包围了城堡,绝对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赫连根命令自己的三千六百步军分散开来,带领三千卫军开始筹备守城的东西,他自己带领一千二百骑兵在城北灌溪镇扎营以待。
    过去三天时间,敌我双方已经大战两场。
    好在这里左右都是水网区域,只有一条南北向的官道,现在被赫连根的木栅栏给挡住了。
    赫连根的对手,就是李自成手下的威武将军王文耀,手下马步军六千人。因为要留下两千人镇守刚刚夺取的澧州城,所以过来了八百骑兵,三千多步军。
    常德林一马当先冲过来的时候,发现赫连根一人一马独斗两将,手中的一根一丈二尺长的八棱朝天棍左遮右挡,面对敌人的两杆长枪丝毫不落下风。
    自己这一方列阵的有三百多骑兵,木栅栏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对面三百步开外还有一员大将顶盔掼甲,带领数百骑兵观阵。
    把基本情况看明白了,看见敌人也用长枪,常德林心痒难耐,伸手摘下马鞍桥上八十六斤的虎头湛金枪,双脚后跟一磕马腹就冲了上去。
    “好不要脸的贼头,竟然以多为胜,你家小爷爷常德林来了!”
    常德林口中大喝一声,手中的虎头湛金枪的枪头乱闪,仿佛六只凤凰带起一片寒光扑向前方,正是常家枪的致命杀招“梨花飞雪”,而且是熊储亲自传授完整的招式。
    
    
   

0563、连斩两将
    赫连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