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云剑-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这样杀出去你们会死很多人。”杨虎仍然微笑,但是摇摇头:“你们都是勇士,我绝对相信,但是我不希望你们随便战死。至于对面的那些敌人,现在你们吃饭以后加强警戒就行了,我有更好的办法对付他们。”
    
    
   

0523、蛇毒地雷
    敌人第一次进攻,在诸葛弩箭车面前吃了一个暗亏,损失了一半的战象,也就是损失了一半的冲击能力。
    按照正常逻辑,敌人远道而来,当然利在速战。虽然吃了点小亏,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因为他们的主力部队两千步军完好无损。
    现在日头偏西,双方竟然不约而同选择吃饭,彼此之间相距三里地互不侵犯。
    杨虎这边新编步军营将士的主动性越来越高,一再主动要求赶紧完善营寨,但是杨虎没有同意,而是让大家好好休息,养足体力准备打仗。
    这一道违反基本战场常识的古怪命令,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里的地形非常有利,属于高黎贡山的余脉,左右两翼都是雁翎分开的高原缓坡。驿道顺着一条小山冲下来,然后向西延伸出去抵达蛮莫(八莫)。
    只要在这里设置一座坚固的营寨,就能够死死地卡住这道小山冲。别说敌人只有两千来人,就算再过来两万人,急切之间也无法攻破。
    不管大家的眼神如何失望,但是杨虎都不为所动。
    跟随熊储这么些年,杨虎学到过到很多东西。
    比如说,他就绝对不相信敌人是傻子。
    如果是傻子的话,他们也不会造反,更不会想到自立为王。
    敌人不仅不是傻子,而且还非常狡猾。
    对付狡猾的敌人,只能比敌人更狡猾。
    比敌人更狡猾,并不是说你的一举一动都要显得比敌人更加高明。
    总是聪明外露的人,实际上属于比较高明的傻子,比傻子还傻子。
    刚好相反,对付狡猾的敌人,你就必须表现得非常愚笨,简直就像一个傻子。
    杨虎觉自己现在应该是一个傻子,而不是一个使用阴谋诡计暗算敌人的家伙。
    既然是傻子,好多正常人应该做的事情,现在就不能做。
    比如说敌人败退的时候,你就不能追赶,应该白白浪费一次机会。
    比如说敌人不进攻的时候,你就不应该修整营寨,而是让自己驻扎的地方都没有。
    比如说敌人就在眼前,你却命令自己的部下全部睡觉,完全是在找死。
    杨虎什么都没做,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傻子。
    带兵将领会是一个十足的傻子吗?只有傻子才会相信。
    敌人肯定不是傻子,所以绝对不相信杨虎是个傻子。
    敌人既然不相信杨虎是个傻子,对于杨虎一连做的几件傻事,就会产生极大的困惑。
    首先想到的当然就是杨虎肯定是诱敌之计,故意露出一大堆破绽引敌上钩。
    其次想到的就是对面的敌人肯定有其他的阴谋诡计,不然的话,也不会自己摆出一副要做死的样子。
    一个人只要心里存在很到的困惑,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就会有犹豫不决。
    现在敌人就犹豫不决,因为已经吃完饭了,也没有发起第二次进攻。
    敌人远来,利在速战。现在举棋不定,那就犯了兵家大忌。
    敌人举棋不定,老天爷才不管那么多,更不会举棋不定。
    老天爷没有下命令,所以时间不会停下脚步,仿佛流水一般,说过去就过去了,你后悔都没用。
    “将军,敌人竟然在砍伐树木搭建营寨,看样子他们没有准备继续进攻,反而要在这里和我们打持久战啊。”
    亲兵拿过来一根已经劈开的竹筒,里面正是刚刚烧好的腊肉饭。一瞬间香气四溢,让人食指大动,杨虎也不由自主摸了一把嘴角。
    这里的土族人吃饭不用筷子,全部都是用手抓。但是亲兵知道杨虎的习惯,所以还是递上一双刚刚削出来的竹筷子。
    杨虎早就饿了,往口里塞了一大口饭,然后低声说道:“传我的命令,斥候兵不要暴露自己的行踪,在暗中严密监视敌人的一举一动,有什么发现立即报告。”
    敌人突然一反常态,杨虎也没有吃惊,这当然是有道理的。
    昨天晚上,杨虎和那力布赖秘密推敲一番之后,两个人决定分头行动。
    所以今天一直是杨虎唱独角戏,副将那力布赖始终没有现身。
    没有现身不代表没有做事,其实那力布赖昨天晚上就已经带着新编步军二营出去了。
    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在当地土族兵的指引下,沿着天马关西南的山脉插出去二十多里,然后兜了一个大圈子向北绕回来埋伏在密林之中。
    那力布赖带领的步军二营,距离战场大概有十多里路程,因为处于半山腰,所以能够把下面的情况看明白。
    敌人过来,然后发起第一次试探性进攻被打退,那力布赖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他没有丝毫动静,同样让下面的将士摸不着头脑。
    现在的情况非常清楚,只要那力布赖带领步军二营从南面杀出去,杨虎带领步军一营从东面夹击过来,敌人的这两千人能够逃出去的绝对不多了。
    当兵的喜欢什么?就是喜欢打胜仗。
    现在一个巨大的胜仗就在眼前,作为指挥官的那力布赖竟然无动于衷,下面的人当然就很多想法。
    没想到战场上敌我双方同时升火烧饭的时候,作为伏兵的那力布赖竟然一反常态,命令下面的人扛着旌旗在密林里面来回乱跑。
    这还是伏兵吗?分明是告诉敌人这里有埋伏,随时都要打击你们的侧翼。
    军令如山倒,统帅一旦下令了,下面的人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只能全力执行命令。
    也就是这个时候,敌人开始砍伐树木搭建营寨。
    毫无疑问,敌人哨兵已经发现东南方向的半山腰有问题。为了确保不被偷袭,所以才会放弃进攻,开始加固自己的营寨。
    这是稳妥持重的态度,说明敌人的带兵将领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也是一个非常狡猾的家伙。
    因为他采用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如果敌人要偷袭自己的侧翼,就应该悄悄过来,绝对不可能大张旗鼓打着旗号出来提醒自己。
    既然打着旗号,那就不一定要攻击自己的侧翼,或许就是安排了几个人在那里搞什么疑兵之计而已。
    即便如此,敌人的将领还是命令搭建营寨以防万一,就说明这个家伙带兵打仗非常稳健,堪称一个劲敌。
    时间飞速流逝,太阳很快就回家了,大地上变得越来越暗。
    就在将士们认为今天已经啥也不用干的时候,那力布赖却下达了行动命令:“把旌旗绑在树干上,其他的人跟我来。”
    古怪见多了,大家对于那力布赖更加古怪的命令都不再觉得奇怪。
    因为那力布赖并不是带领大家去偷袭敌营,而是直接向西插出去,距离敌人的军营越来越远。
    然后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向北绕过去,将士们终于明白了: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终于绕到了敌人身后十里左右的地方。
    所有将士都认为,这一次肯定要发起进攻了,而且是采用前后夹击。
    之所以绕到敌人身后,就是要把敌人一个不剩全部杀干净,绝对不放跑一个人。
    可是,那力布赖下达的命令是:“现在天还没亮,当地的军卒对这里熟悉,赶紧寻找洞穴生火烧饭,吃饱了好睡觉。”
    果然就是睡大觉。
    除了必要的哨位安排十几个人之外,那力布赖命令大家全部睡觉,并且说的很清楚,今天的战斗任务已经完成了。现在养足精力,准备明天的战斗。
    今天的战斗任务完成了吗?好像跑了一大圈,除了两条腿遭罪之外,结果啥都没干吧?
    这写话都只能放在心里,没有人胆敢在战场上质疑将军的命令。
    该说的就说,不该问的绝对不能问。这就叫军令如山倒。
    这一睡就是日上三竿,果然屁事没有。
    “报告将军:吴波刚亲自增援上来了,打头阵的也是一百二十头战象,紧随其后的是一千多步军。不过,这一千多人好像全部都是弓箭手,而且抬着大型弩箭支架,看样子要发起强攻啊。”
    那力布赖的精神一下子上来了:“传令下去,第二步军营一刻钟吃饭,然后全军开拔!亲兵队带上所有应用之物,赶紧随我出发。”
    那力布赖的亲兵队,是两百四十人的骑兵队伍,其中一大半的马背上都驮着一个箱子,另外一半的战马驮着牛皮长条包。
    亲兵出来打仗,竟然带着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谁也不知道他们的马背上究竟是些什么玩意儿。
    那些刚刚整编进来的俘虏兵,还以为这位将军大人和自己原来的将军一样,随身带着抢来的金银珠宝。
    军令一下,亲兵队随即窜出密林,朝驿道方向奔去。
    地雷!
    原来马背上的长条箱子里面塞满干草,其中安着两颗地雷。
    “看什么看?赶紧在道路两侧挖坑把地雷埋下去,火药组铺设导火线,地雷组把引火线连接好。今天的成败在此一举,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地雷,还是熊储离开镇南省之前,青城派的邪门道士孟凡弄出来的东西。
    因为制造简单,所以熊储命令大量制造。而且把制造方法带到了永州大观堡,那边也是秘密开工制造。
    那力布赖所说的引火线,就是已经打通竹节的细长竹竿,里面有捻成细线的火棉,并且加入火药制成的引火线。
    根据埋伏的距离,确定使用细竹竿的数量,然后一根一根连接起来,埋进土里之后根本看不见。
    这一次,为了完整夺取蛮莫(八莫)镇,作为骁骑营今后的一个最重要的战术立足点,杨虎和那力布赖经过密谋之后,决定把携带的地雷拿出四分之一,也就是两百颗地雷。
    这是加厚陶罐地雷,也就是直径一尺的圆球。
    一颗地雷三斤重,里面有三两黑火药制成的起爆筒,起爆筒四周塞满了两斤在蛇毒池侵泡过的铁沙子,所以叫做蛇毒地雷。
    蛇毒地雷不能自己起爆,所以需要连接引火线。准备安装引火线的小孔,平时用防水蜡丸封着。
    这是熊家军里面的秘密武器,所以全部是杨虎和那力布赖的亲兵掌握,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这种东西的存在。
    好钢用在刀刃上。
    熊家军隐忍两年的秘密武器,也是见血封喉的大杀器,这一次终于到了横空出世,惩罚叛逆的时候。
    
    
   

0524、夺取蛮莫
    布尔固德,二十五岁,当初在乌珠穆沁部参军的蒙古少年,现在是西路军后军杨虎的骑兵营骑尉统领。
    骑兵营八百人马离开大部队单独行动,已经三天三夜,仿佛从人间消失了一样。
    其实他们并没有消失,而是按照骁骑校尉杨虎的命令,在三天前由明转暗了。
    布尔固德带领骑兵营并没有闲着,而是吃尽了苦头,比正面迎敌的步军营辛苦多了,也危险多了。
    离开天马关之后昼伏夜出,向南穿插出去一百二十里,然后掉头沿着伊洛瓦底江北上,现在八百人就埋伏在蛮莫镇南面十里的一片密林之中。
    只有一个五人小组摸出去靠近蛮莫镇,潜伏在蛮莫镇东门的三里之外。
    这个五人小组,其中三个人是从俘虏兵里面转化过来的。
    因为天马关俘虏的守备军八百多人,就是孟养偏将吴波刚的部队,他们当然对这一带非常熟悉。。
    蛮莫镇第一次出去两千多人的时候,骑兵营的将士认为自己出去打个伏击的话,肯定不会吃亏。
    “敌人不动,你就不能动,哪怕过一万年你也不能动。如果敌人全部出动,你就要依计行事。这涉及到我们全军的死活,而且成败在此一举,你可别给我出乱子。”
    布尔固德带兵出发之前,杨虎在私底下就交待了这么两句话。
    经过询问俘虏新兵,布尔固德知道蛮莫镇还有接近两千人的部队,而且主将吴波刚还没出来,布尔固德顿时放弃了主动出击的想法,命令部队继续隐蔽。
    军令里面所说的“一万年”还早着呢,等吧。
    没想到这么一等就是一天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吴波刚率领部队出城,布尔固德才开始紧张起来。
    这种紧张并不是心里害怕,而是一种血脉膨胀而造成的强烈兴奋,所以他全身都绷紧了。
    经过了三天时间的磨难,现在到了最后关头,也就到了成败在此一举的最后时刻。
    依计行事,就是按照杨虎的既定方针行事,说明杨虎老早预计到事情会如此发展。
    至于敌人为什么会按照杨虎的设计步骤行动,这不是布尔固德需要考虑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依计行事”。
    “整理马鞍肚带,检查随身兵器,随时听命出击。”
    大战一触即发,布尔固德压低嗓子吩咐了一声,同时也开始检查自己的一切。
    布尔固德的兵器,是一杆镔铁长枪,四十八斤,这还是骁骑营统领刘国志当年传授的。
    刘国志、甘长吉和七百多兄弟在剑阁误中埋伏身亡,但是骁骑营全部都是镔铁长枪的传统仍然保留下来。
    一个时辰之后,吴波刚带领第二批敌人离开蛮莫镇的距离,应该有了十五里左右。
    “全体肃静,贴着密林向东门移动,斥候兵负责赚开东门!”
    斥候兵,就是两个老兵带着三个俘虏转化而来的新兵。
    原来,杨虎给布尔固德骑兵营的“依计行事”命令,并不是要参加歼敌战斗,而是要在敌人的主力部队离开之后夺取蛮莫镇,控制伊洛瓦底江的渡口。
    对于整个战役来说,占领蛮莫镇仅仅是一个小环节,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必须实现杨虎制定的三个目标。
    拦腰切断伊洛瓦底江上下之间的联系,控制蛮莫镇渡口,这是第一个目的。
    蛮莫镇北面是密支那孟养宣慰使司,南面是阿瓦宣慰使司,把他们一刀两段,从而丧失彼此策应的可能性,这是第二个目的。
    骑兵营雀占鸠巢,让吴波刚的部队因为丢了老巢而变成“丧家之犬”,然后在旷野地带一举歼灭之,这是第三个目的。
    杨虎当初所说的“成败在此一举”,就是要求布尔固德骑兵营必须夺取蛮莫镇,而且在大部队赶到之前,要像一根钉子钉在这里坚守住。
    蛮莫镇里面只有三百守军,而且还是老弱病残。加上主将吴波刚前脚离开,整个蛮莫镇都没有想到会出现敌人。
    自己的主力部队在外面打仗,家里突然出现敌人,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残酷现实。。
    三百守军也不能接受,所以就要反抗。
    可是反抗也没用,因为将军刚出城,城门都还没有关闭。等到三百守军想起来关闭城门的时候,骑兵营的两个百人队就已经像一道狂飙冲到城里面。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布尔固德骑兵营说了算,其他的人要么听话,要么丢了脑袋。
    蛮莫镇是一座小城,布尔固德觉得应该叫“四里城”更合适,因为城墙的边长都是一里。
    “按照原定计划一分为二,四百人对全城进行大清洗,收集可以用于防御的物资。另外四百人关闭城门,然后上城墙准备防御作战!”
    布尔固德的战马停留在唯一的十字街上,他右手提着长枪放眼四望,口中冷冷的下达了命令。
    三百守军因为顽抗而被杀光了,剩下的就是清除那些蠢蠢欲动的刁民。
    现在是一记黑虎掏心打进了敌人的心脏部位,绝对不能留下半点隐患。
    四面皆敌的情况下,进行全城大清洗是必然的动作,是不得已而为之。
    战争,就是血腥的代名词,和仁慈没有半点瓜葛。
    战争的目的就是攻城略地,火中取栗是最佳手段。
    火中取栗的结果,就是自己身边全部都是敌人。
    杀光敌人确保自身安全,这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展现自己的仁慈,那是战争结束之后才会出现的。
    毫无疑问,战争前期就是会出现大屠杀,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的现实。
    布尔固德是奴隶出身,见识过太多的血腥大屠杀,他不想杀太多的人。
    但是现在听说小小的蛮莫镇里面,竟然有一万九千多人,比自己骑兵营的二十倍还多,布尔固德后背上全是冷汗。
    浑身都是冷汗,布尔古德下达的命令自然是冷冷的,不带丝毫热气。
    其实热气还是有的,就是那些面对骑兵营将士,竟然唧唧歪歪的人。
    当他们的脑袋掉到地上的时候,脖腔子里喷出的鲜血,就带着热气。
    杀该杀的人,做该做的事,这就是军令。
    布尔固德在这里整顿蛮莫镇,另外一边已经出现了更加残酷的戏剧性变化。
    杨虎用一座没有修建完成的营寨迷惑敌人,就是想通过“聪明人办傻事”给敌人制造更大的困惑。
    制造困惑不是目的,让敌人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才是杨虎的手段。
    战争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此前在天马关以北发生的种种事情,现在应该已经传遍了。
    三路大军南下的消息,肯定不再是秘密。
    当秘密变成公开事件的时候,战役的突然性就已经没有了。
    没有了战役的突然性,接下来只能是阴谋诡计大行其道,正面交锋反而退居次要地位。
    熊储是一个杀手,杀手在最后刺出一剑之前,所有的动作都是阴谋诡计。
    杨虎作为熊储的入室弟子,当然学会了师傅的很多东西。
    现在,杨虎就接到了吴波刚率领大军来援,而且带着大型弩箭架子。
    大型弩箭是作为攻城利器存在的,射程超过六百步,自己的孔明弩箭车就相形见拙了。
    和大型弩箭正面对决,那属于活得不耐烦了自己找死。
    作为一个杀手的徒弟,杨虎当然不会这么干,他的计划之中就没有想过要和敌人正面对决。
    第二天正午时分,敌人两路大军会合的一瞬间,攻击就开始了。
    敌人的进攻队形一展开,还没有发起冲锋,杨虎就已经一声令下,新编步兵营根本没有丝毫抵抗的意思,而是转身撒腿就跑。
    敌我双方僵持了一天一夜,好不容易准备大战一场,结果对方不战而逃,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会产生“一拳打在棉花堆里无处着力”的感觉。
    如果这一拳用力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