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术法诀-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又想起一事,问道:“哪位道长可为吾师,教导德经?”

老子和玄都大*法师对峙一眼,老子心道此事需卖元始门一个人情,还了相借盘古幡之情,当即道:“广成子道法精深,更是元始门中二代弟子第一人,可当此任。”

广成子心下了了,道:“宫主安排,不敢推辞。”又对天子道:“贫道即悉心教导吾皇数年光阴,并非贪图人间荣华,若师门有事,还望吾皇勿要阻拦。”

天子看走了个张道陵,反而换来个广成子,大喜道:“正是如此,多谢宫主推荐。”又对广成子持弟子礼,道:“见过老师。”广成子赶忙相扶,道:“吾皇多礼了。”

天子即吩咐黄门官传令,改宫内天师府为元始道观,供奉广成子居住,以便随时讨教修炼;又吩咐将道得经悬挂于皇宫门口,任人抄写。

老子等人别过天子,即各自分手;老子携玄都大*法师并耿道人返回八景宫,静修不提;纯阳子见广成子留下教导天子,即和耿道人道别后回元始门复命;渔鼓道人和赵公明也借了遁法往东海金鳌岛去了。

自有官吏安排各位大儒回归本土不提,方轴回家闷闷不乐,不数年郁郁而终;韩冬听此消息,也并不在意,整日酒池肉林,倒也逍遥。

第二十二回 传播天下道得经 奢华享受天神教

却说黄门官接了道得经,不敢停留,即来皇宫门口悬挂。待得来到皇宫门口,黄门官打开经卷,正欲寻人悬挂,再派武士昼夜看守。经卷刚略略展开,其中文字个个飞出,化作斗大金色文字,更能自行排序,贴于墙上,占据了整整一面高墙,有如巨大神人在皇宫门口墙上一挥而就,写下道得经。从此这篇道得经在此墙不惧风雨,年久日新,金光散出数丈开外,更兼得形体极大,眼神一般者从数十丈外即可看得清清楚楚。看得些凡夫俗子咬舌不已,都赞叹天子受神仙庇护。黄门官吩咐武士看守,收了白卷,自回去复命;天子念老子情面,将此卷供奉于真仙洞内,下设蒲团,但有空时便来此处静坐。那卷受了日夜不停的香火供奉,居然日久生出灵异,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从此之后,不停有修道中人并凡夫俗子来皇宫门口抄录道得经,有修道中人甚至在京都客栈长期包了房间,每日无事三三两两就带了蒲团,来门口静坐,研究经文,讨论不休;凡夫俗子中有省事的,抄录下来,在家中供奉;更有书商做下雕版,大肆出版,甚至发往西方诸国。

再说那夷道人化为蜃气散去,自知事情再不可谓,自然来京城西面无名山上来寻希,微二位道人。

希,微二道人和陆压道人只在芦屋前静坐,希道人忽然面露微笑,起身道:“夷道兄来了。”其余二人连忙起身相迎,少时只见一股白烟从空而降,落地即化为一白发金睛年轻道人,微道人上前道:“夷道兄大事如何?”

夷道人叹了一声:“本已无碍,未料玄都大*法师借了盘古幡破了我的京都天蜃画卷,就出了渔鼓道人并赵公明,老聃道人又亲临皇宫,我不敢前去,故来寻两位贤弟。”说完看了一眼陆压道:“这位道友是何方高人?前来相助我天神教。”

微道人呵呵笑道:“道兄不知,此乃西昆仑散人陆压道友,身负一声大日真火奇功,已封为我教大日正神。”

陆压早就听说夷道人实为天神教教主之下第一人,连忙上来参见:“陆压见过夷道兄。”

夷道人喜道:“今得陆压道友为我教大日正神,实乃我教之幸事。”

陆压略略躬身道:“中原教派一窝蚁鼠,迟早化为齑粉,贫道细查天机,我教实能占据气运,统一天下也不在话下。”

三位天神教护教神使听得此言,满心欢喜,希道人更再次谢过了陆压道人相救之情,陆压更是顺水推舟,取出袖子的缚龙索,欲献于夷道人。夷道人满口回绝,不肯收下,道:“此乃道友极力相斗,得来不易,道友留着护身就是。”其余二道也连声道:“正该如此。”

陆压本欲借机送出缚龙索,省得沾了因果,没想到夷道人也是心知肚明,并不上钩,无法只好再度收起,道:“还望道兄引见教主,共商大事。”

夷道人点点头道:“大日正神有如此功劳,教主自当褒奖有加,道友可和吾等同回天神教,共议中原大事。”说完即化为一道白烟,裹了其余三人,急急往西而去。

不知经过多少时间,三人只觉脚下一震,已经落在了实地上,夷道人显出身形来,道:“大日正神请看我教气象如何?”

陆压道人稳定心态,慢慢看去,只见已经来到一处繁华所在,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好生兴旺,不知来到了西方哪一国度,相貌衣着,均与东方中原不同,更使用西方符号文字互相交流;面前高墙足有数十丈高,均是金砖砌就,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门,美轮美奂,似乎通体黄金铸就,上面更镶嵌有多种鹅卵大的宝石,熠熠生辉。上有匾额,写就天神教三个大字,竟是由金刚石拼就。来往教徒形形色色,川流不息。

陆压看了多时,天神教实是奢华,中原教派都崇尚简朴,何来如此享受,当下道:“我教当兴,实在是气象万千,令人羡慕。”

微道人笑道:“道友不知,我教已经统一部分西方数十国,号天神国,制定文字,教徒何止数百万,此城名曰华都,以示我教欲统一中原之意。”

陆压赞道:“正是如此。”

四人缓缓行入门内,只见人群慢慢让开一条通道,让四人通过,经过大门时,不知道谁一声令下,众教徒齐声欢呼,更有人洒下花瓣,落了一地,复又被人踩入地中,隐隐透出香气,陆压暗道此等胜景,就连昊天上帝也未曾有此享受。

进入门内之间一条笔直的白玉大道通往一座高耸如云的建筑,有一尖顶奇高,甚是怪异,上面更有一架十字,四角各嵌入拳头大小的红宝石,天光一照,夺人双目,不可多视;四周各有数个小建筑,仿佛一个模子刻出,白玉大道分出数条小路各自通到门口,此时众多教徒分赴各个小建筑,少时有诵声传出,陆压仔细观瞧,各小建筑皆有愿力涌出,大小不一,一律冲入虚空,不知道哪儿去了。

希道人道:“中央乃是我教教主栖身之所,号天神殿,其实建筑均为我教堂口,供广大教徒诵经所用。不唯此处堂口众多,就是教下各国,均有大小堂口。教徒除了每日诵经祈福,更自愿上缴财物,道友此刻所见,均是教徒上缴财物,更协助搭建。”

陆压听了暗暗心惊,这哪里是传教,明明是奴役教徒,也不敢多言,道:“教内如此神奇,引人感叹。”

四人且行且驻,评头论足,到了天神殿门口,早有教徒上来相迎,更奉上清水,以供洁手。陆压看这些教徒均为妙龄女子,一个个穿了白衣,面容姣好,显出神圣来。微道人嘿嘿笑道:“这些都是自愿来天神殿服侍的,均是处子之身,教内以圣女呼之,圣女一生不得婚嫁,身体属于教主所有。”

第二十三回 陆压拜见神道人 元始推敲道得经

四人进入殿中,陆压只见大殿空荡荡的,有十丈高矮,一眼望不到头,屋顶部分嵌了琉璃,天光直射进来;陆压道人运足眼神看去,只见大殿最深处成圆形,中央放了一个偌大的王座,通体白玉削成,有一高大身影在其上安坐,王座后面虚空开了无数通道,每个通道俱有愿力涌出,源源不断的加持在此人身上。

四人边走边聊些谋取中原之事,不觉已到王座前面,陆压道人平平看去,原来那人身材高大,身上穿了一件古怪道袍,似乎是粗布织就,头戴荆冠,似乎和希道人头上所戴相同,均为铁质,脑后有黄色光圈一道;两手空空,此刻正闭眼静坐。

希道人和微道人分立王座左右,夷道人上前道:“教主,我等从中原回来,大事虽然未成,但却结识了这位陆压道友,引入教中,现为我天神教大日正神一职;更于日前救助希道人,挽回我教脸面。”说完讲事情经过概述一遍。

天神教主闻言张眼,略略看了陆压道人一眼,正视前方,两眼空空,道:“道友入我教来,乃我教之幸。大日正神为我教十二正神之一,地位仅在我之下,每日有百万教徒愿力供奉,对于修行自然是大有好处。此前微道人未得我批准,不敢传授本教真经,那我现在就将真经传授于你。”说完右手一台,袖中飞出一本经书,陆压道人大胆接住,不似中原,此经书四四方方,黑色封皮,上面仅有一个金色大字:“神”。陆压道人连忙躬身,谢过教主。

夷道人在一旁道:“此经为教主亲手誊写,盖因教主名讳只有一字:神,故名神之经书,本教种种法术法诀无一遗漏,均在其中。城外南方有奇峰一座,名曰天神峰,峰上建有十二座正神宫,大日正神宫正是其中之一,以后即为道友府邸,道友可持了经书,自去宫中修行,宫内也有教徒数百名,以供驱使。”

陆压道人心中暗喜,袖了经书,谢过了夷道人,即出殿奔天神峰大日神宫,从此悉心借愿力修炼神之经书不提。

教主待陆压道人远去,又自闭眼修行,身后愿力不停输入自身,脑后的黄色光圈渐渐稳定,逐渐凝为实质一般。

希道人叹了一声道:“谁料大事未成,枉费心机,中原教派拧成铁板一般,却是不好下手。”

微道人也道:“想我等三人,上古修行至今,数百年前开始道行就毫无寸进,夷道兄倒是无中生有,领悟了愿力一门,我等协力,创建天神教,扫平西方数十国,聚集了数百万教徒之愿力,近年才逐渐凝聚成了神体,作为天神教教主。若是能独霸中原,亿万教徒愿力凝聚之下,自是天下无人可敌。”

那神道人安坐王座之上,只是不停修炼,仿佛整个世界并无任何事情可以令其分心。

夷道人摇摇头,道:“哪有如此容易,你看神体内的愿力已经达到顶峰,无法继续吸纳,只能化为脑后光圈,待光圈凝为实质,就算再多愿力涌入也是白搭。我要继续闭关领悟进一步的愿力修行之术,教中大事,两位道兄自行决定吧。”

希道人和微道人对视一眼,微道人手抚木杖道:“其他事情都无关紧要,只有一桩:佛宗与我教协定事成之后分出一国作为佛宗根基。但此事未能成功,如何处置?”

夷道人略略沉吟,双目中金光闪烁,道:“佛宗虽然处于西方苦寒之地,但不可小视,极能蛊惑人心,我也曾参考过他们的教义,此事佛宗也算大力出手相助,那就把天竺一国送予佛宗,订下盟约,中原教派出手之时佛宗也可替我等抵挡一二。”

微道人点头道:“也该是如此,那么我立即启程。”

夷道人一指闭目的神道人道:“此次也该由教主亲自出马,也好展示我教威力。”

夷,希,微三道人同时哈哈大笑。夷道人心意一动,神道人即双目大开,站起身来,化作金光而去。

且说纯阳子回元始门禀报事情经过,暗暗也抄写了道得经,并取了广成子手中的盘古幡,路上非止一日,刚刚按落云头,落在玉虚宫前,白鹤童子上前来迎:“原来是纯阳子长老,老爷在宫中等了多时了。”

纯阳子闻言不敢怠慢,赶紧进入玉虚宫,见元始道人正在八宝云光座上端坐,忙至宝殿座前行礼道:“纯阳子拜见掌教。”

元始道人道:“修订文字一事如何了?”

纯阳子即将事情从头至尾细细述说了一遍,又取出盘古幡交回,元始道人命宝殿内童子收下,又问道:“老子献出道得经,你可有抄写?”

纯阳子又取出抄写的经书献上,道:“天子按老子吩咐,悬挂道得经于皇宫门口,不禁观看誊写,弟子也抄了一份在此,掌教请细细观之。”

元始道人略略看了几篇,放下经书,叹了一声:“只知八景宫宫主闭门修炼,未曾想写下如此奇妙经文,里面并无法术法诀,全经均是感悟天机之总结,实乃不可多得。此经即将传遍天下,老子所得功德之力不小,令人敬佩。”说完略略沉思了一会儿,又对纯阳子道:“广成子教导天子,不能分身前来,纯阳子你去敲动金钟,把吾徒系数叫来罢。”

纯阳子领命,即来到后殿,敲响金钟,须臾传遍天下,数日内除了广成子不能分身,元始道人座下八大金仙尽数赶到: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

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众人齐齐前来拜见掌教元始道人,齐声道:“见过老师。老师万寿。”

元始道人吩咐童子闭了殿门,取来八个蒲团,七大金仙并纯阳子安坐其上,即慢慢诵读道得经,更讲出自家心得,供众人领悟。时光匆匆,玉虚宫这一闭宫就是十年光阴。

第二十四回 莫希遇阻连祈祷 愿力加持现神迹

却说神道人化作金光离了华都城,辨清方位,直往西去。西方有数十国,俱并入天神国,其中各有天神教堂口,愿力直冲而上,遁入虚空。神道人此时离了天神殿,修炼自然停止,此时也毫不停留。神道人遁法迅捷,只一时已行数千里,凡夫俗子只见一道金光从天边突现,瞬间已经横跨整个天空,须臾不见踪迹。

神道人虽然是愿力凝聚而成,但修道数百年,自然也有自我思维,但却于事极度平淡,只以本能行事,并无平常修道人的感情。此次是第一次离开天神殿,也不由一边飞遁,一边查看下方各城风土人情,以神道人的能力,只略略一眼,事无巨细,均尽在掌握。

又待飞遁了少时,只听得滔滔浪响,神道人定睛看去,下方一条大河,足有数百里宽,正是:

灵派吞华岳,长流贯百川。

千层汹浪滚,万迭峻波颠。

神道人见此大河凶险,首次见到,也是暗自心惊,不由略作停留,此时下方却冲出一股愿力,为多条细小愿力交缠而成,颜色并不纯正,但中央一条愿力,虽然细小,确是极为纯正的乳白色,凝聚不散,其他愿力均以其为中心,交缠在一起。神道人定住身形,细细看去,见河边有一高坡,有一老人带了数十人跪倒在地,老人满头白发,一把长须直垂在地面,根根做银白之色,老人正双膝着地,双手合十于胸口,口中念念有词,身后的数十人,有跟着有样学样,也有跪倒在地却茫然到处乱张的。另有百余人在旁边窃窃私语,不知道讨论些什么。

只听老人大声道:“吾神在上,莫希奉了神谕,西行传教数十年,发展教徒数百人;不想却被大河挡了去处,阻在此处十余日,教徒渐渐散去,只剩下百余人。百般无奈之下,带了教徒在此集体祈祷,望吾神听了祈祷,降下神迹,给吾等指条明路吧。”说完闭了双眼,嘴里面嘟囔个不停。

旁边有后悔的人道:“莫希已经连续祈祷了数日,未见任何神迹,我等粮食已经见底,无法继续前行,不如另往他处传教。”

莫希听的清楚,也并不争辩,只是长叹一声,紧闭的双眼留下两行热泪,嘴里依旧不停祈祷。

神道人识得此人是数十年前派往各处的传教人,唤作莫希,当时是唯一自愿前往极西苦寒之地的,确系教徒中的少有。此时见了此情形,不由意动,暗运法诀,当即将脑后凝聚的愿力光圈,化作一条水桶粗细的光柱,从空中直射下来。此乃大神光术,极为炫目。高坡上众人正在交头接耳,讨论下步去路,突见天空中一条笔直光柱射了下来,正好加持在莫希身上,光柱也作乳白色,却是浓厚无比,刺人双目,不可直视。众人唬了一跳,不由跪倒了一片,余光看去,神光中莫希的身影越发高大,纯洁,有见识的教徒,知道是神迹出现,无法压抑的,不由大喊大叫起来。

莫希得了大神光术的加持,通体舒畅得要哭出来,连忙深深一拜,抓起旁边的木杖,颤巍巍站起身来,抬头望去,只见空中一片金光,扫开乌云,神光不停涌出,有声音在空中道:“莫希你奉我之意,传教数十年,数日祈祷,我俱听闻,现用神光加持尔身,好好运用,自可脱离困境。日后传教完毕,可来天神殿受封职位。”少时加持完毕,金光只一转折,又往西而去。莫希只觉浑身上下无不充满力量,纵是移山倒海,也不在话下。

此时有教徒上前相询道:“刚才是否我神降临,显示神迹?”

莫希点点头,大声道:“正是吾神降临,将神光加持吾身,要借吾显示神迹,尔等且退后百步,看吾如何救了大家,脱离困境!”

当下众人一阵议论,有深信不疑的,也有半信半疑的,都退了百步开外。

莫希见状重新转过身去,面对大河举起了木杖,大声喝道:“神说,要有路!”

大河波浪滔滔,并未见有何不同。此时恶风突起,莫希一头白发在风中摇摆不定,老人缓缓再度举起木杖,左右挥舞,用足了力气喝道:“神说,要有路!”

“神说,要有路!”

“神说,要有路!”

说完狂风大作,吹拂在大河水面之上,卷起很多浪花,逐渐成为滔天大浪,整个河面有如煮粥,翻滚不定,莫希用杖一指,顺着木杖的方向波浪两边分开,慢慢形成两道水墙,有十丈高,水墙之间也有十丈水面,水面却是不停往下退去,盖因水流都倒流到水墙上面去了。

莫希见状狂喜,不敢怠慢,保持木杖不动,同时叫道:“诸位教友,诸位同胞,此乃神迹!吾神将河水分开,引导我们过河!”

众人何时见过此等场面,一个个咬指不已,过了片刻,两道水墙已经越来越高,有数十丈高,中间的水面已经低到脚踝处,河床也看得清清楚楚,众人欣喜若狂,虽然各揣心思,但是能过河总是好的。有忠心的教徒,更是连连跪拜,亲吻地面,来赞叹神迹。

再过的少时,水面已经完全退去,露出河床,中间的水族无法躲避,此时都在泥中挣扎,换一时生机。

莫希见水墙虽然是透明,但是丝毫不动摇,极是稳固,于是放下木杖,招呼众人道:“道路已现,诸位教友,同胞还不随我通过此河,更待何时?吾神还赐下众水族作为吾等食物,吾等忧患齐去,还不一并西行,传播吾教大义?”说完也不顾众人,首先下了高坡,踏上河床,笔直往前走去。

众人只道:“同去!同去!”一窝蜂的跟随着莫希,其中自有老幼妇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