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簪花红袍传-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绿衣女子闻言,颇觉吃惊,将笔一放,回头道:“你是何人?为何擅自闯入‘无色精舍’?”她瓜子脸盘,眉如青山含黛,目似晨星璀璨,鼻如葱白玉管,唇似红菱吐艳。虽难比翥凰国色天香之容,也无陈孤鸿冷艳逼人之貌,但相貌清秀,神情淡雅,却是二人所无法比拟的。小云心知,这种独特的气质来源于常年清心寡欲的修道生活。

绿衣女子见小云并不答话,只是上下打量自己,举止颇为无理,不由略感恼怒。正要开口责问,见小云所穿的蓝色长袍,虽已泛白,但针脚细密,竟似自己亲手缝制。略一沉吟,又惊又喜,突地站起,道:“你是小云?”话音一落,便觉不妥,轻抬素手半掩朱唇,轻轻“啊”了一声。神情尴尬,敛衿施礼,道:“弟子清雅,参见掌教师叔!”

小云微笑道:“不用多礼!两年前你亲手为我缝制了这件长袍,我一直没有机会当面亲自致谢,此刻正好补上!”说完躬身施礼。清雅双颊微红,闪到一旁,不肯受小云大礼,小声道:“这没有什么!当年我只是听几位师叔说,师傅他老人家十分喜欢你,我才缝制了这件长袍。”话语平和,但言中之意却颇有几分傲气。无非是说,她为小云缝制长袍,只是为了让木荣春感到高兴。出于爱屋及乌,并不是对小云有什么好感,所以也不用感谢什么。

小云智力,连素负“渊海”之名的荣浩都要逊色三分,又岂能听不出她的言外之意?闻言并不介意,微笑道:“不论你出于何种用心,我终归是受益者,该谢还是要谢一下的!” 木荣春对清雅一向关爱有加,小云此行同样也是出于爱屋及乌。此时,他并没有将真实想法告知清雅,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旦对清雅说,自己前来找她,也是为了报答木荣春。并无其他用意,也不是喜欢她,让她不必自作多情。如此,岂不就变成了和清雅针锋相对?不但有失身份,而且也显得颇为小气。

第三十三回 初会清雅 (4)

 寒暄过后,二人在书桌前相对而坐。小云手指清雅即将写完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道:“贺双卿一生,命运多舛,境遇悲凉,双十年华饮恨而终。固然是命运使然,但也和她自身的性情有关。综观她的《雪压轩集》,从头至尾尽是伤心、抱怨之语,以这种心态去生活,又怎能获得幸福?又岂能享尽天年?”微微一叹,道:“她是世俗之人,不宜用本教观点予以苛责。作为修道之人,像这等伤情、偏激之语,尽量少看为好,以免道心蒙尘,失之公正无私!”

清雅手捻衣角,道:“弟子喜欢此词,只是见它词句清新、言语流畅,连用四十六个叠字,为古今词家所不能为。穷极工巧,遣词造句之功,几近炉火纯青。至于词中含意,弟子并不是太在意!”小云微笑点头道:“如此,就好!”知道清雅十分关心木荣春,于是就从两年前开始讲起。其中涉及木荣春有关清雅的言论,更是一字不落,原话予以转述。他口才便捷,言语灵动,所讲的这些事情,又都是亲身历过,讲述时自是绘声绘色,感染力极强。清雅的神情随之变化不停,或花容失色,或珠泪轻抛,或黯然神伤;听到滑稽处,又会破涕为笑。时而轻掩檀口,秋波妩媚;时而嫣然浅笑,娇躯摇曳,如海棠临风,婆娑有致。

一直讲了小半个时辰,小云才将有关木荣春的所有事情全部讲完。想起木荣春此刻独自居住在远离尘世和好友的“玉虚宫”,虽然清闲自在,了无挂碍,但从小云下山后,他身边连个说话解闷的人也没有了,不免孤单寂寞。清雅心中酸楚,柔肠百结,待小云讲完,为之垂泪不已。她为人极重仪表,起身回到里屋。用冷水洗了一把脸,重整朱颜,再理云鬓。等到返回原位,脸上已无戚容,神情复归平静。道:“掌教师叔准备予以推行的几项改革举措,弟子个人十分拥护。但弟子认为,以本教现有实力,代替农民承担大部分租赋,有些不太现实!真要实行起来,恐是困难重重!”

小云道:“此话怎讲?”清雅道:“弟子请问师叔,本教现有存银多少?替百姓垫付租赋,总共又要花费多少银两?您心里是否清楚?小云道:“本教现有存银九百三十万两,至于垫付租赋需要花费多少银两,正在由二师兄荣城、七师兄荣森、九师兄荣沛、十三师兄荣浩四人共同予以测算,此时结果尚未出来。但我个人初步估计,这笔费用不会少于五千万两白银!”

清雅微微点头,道:“两者之间相差四千多万两白银,不知又该如何补足?”见她身为女子,却关心如此枯燥的问题,小云颇感好奇,道:“这笔差额,我想可以通过这么几个渠道予以补足。一是,本教所有宫观,都存有一定数量,可以自行支配使用的银两。‘望仙宫’观主清祺一次就能拿出百两黄金给我,可见各宫观所掌握的这笔‘私房钱’,实在不是小数。改革措施一经展开,我可以下令将这笔钱收归总坛。为了本教的千秋大业,我想各宫观总不至于公开反对吧?二是,经议事会议决定,本教所有宫观必须开设‘医药堂’。对贫苦百姓,可以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对于富人和王公贵族,就不必客气了。照章收费,并未损及本教仁德!一年下来,估计这笔收入也不会太少。两笔款项相加,我想足以弥补这笔差额!”

清雅缓缓摇头,道:“这两条措施,很难付诸实施,并且难以取得成效!”小云不动声色,道:“何以见得?”清雅道:“清祺师兄之所以有能力一次赠给您百两黄金,是因‘望仙宫’坐落在本教圣地昆仑山脚下。每年前往朝晋的信徒,不下数十万人,只此一项,每年就可给‘望仙宫’平添一百万两收入。但其它宫观,是否也能如此幸运,就很难说了!据弟子所知,本教近八成宫观都建在深山老林之中。交通闭塞,远离市镇,加之附近居民大多都是贫苦百姓。这些宫观其实收不到几个香火钱,一年下来能够做到收支相抵,已经很不错了,又哪有余钱上缴?”

一顿,继续道:“各宫观就算都有‘私房钱’,假如总坛下令收缴,表面上无人会反对,但私下里难道不会阳奉阴违?偷偷隐藏部分银两,又会有谁知道?再者,掌教师叔上任伊始,如果强行收缴这笔款项,导致树敌过多,对您以后行使职权,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见小云频频点头,清雅抿嘴一笑,接着道:“掌教师叔认为将要增开的‘医药堂’,将会给本教带来不少收益,弟子认为很难实现您的愿望。相比于穷人,富人生活环境优裕,保养得当,无饥寒之苦,所以很少生病。指望‘医药堂’借此敛财,很难有所收获。掌教师叔所提的两条措施,就算能够实施,所获银两相比四千多万两的巨大差额,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番言语,条理清晰,将利弊得失分析得面面俱到。如抛梭织布,虽千丝万缕,却梳理得丝毫不乱。作为一名少女,清雅头脑冷静,目光敏锐,令小云颇感惊讶。清雅反对此事的出发点,和此前曾经反对过小云的荣森等人,迥然有异。她完全是以小云的立场,来考虑问题。担心措施失当,会对小云以后行使职权,形成诸多不利。虽然言语直率,但用心可谓既体贴,又细腻,令小云深为感激。起身施礼,道:“多承指教,云归鹤感激不尽!你既然认为此事难以实行,想是心中已有了补救措施,还请直言相告!”

第三十三回 初会清雅 (5)

 清雅十分高兴,起身回礼,道:“掌教师叔不必客气!弟子方才言语冒犯之处,希望您不要见怪!”她姿容淡雅,此时面含微笑,竟是明艳动人,小云先是一怔,继而哈哈一笑,道:“这怎么可能?请坐!”两人归坐,清雅道:“弟子的确已经想好了几条措施,但是否可以付诸实施,尚请掌教师叔做出定夺!”整理一下思路,继续道:“本教之中精通医术的人不在少数,可从中挑选出数十名佼佼者。专门从事研究、配制各种滋补、养颜类药剂。然后派专人将药剂成品,运往京师和各大都市。销售给达官贵人,和饱食终日、无所事是的太太和小姐们使用。这些人生活优裕,平常极少生病,向他们推销治病药剂,根本无法获得利益。但有钱人为了能够长享富贵,对日常调养和滋补极为重视,也很舍得花钱。所以这些专门配制的药剂,不但销路毫无问题,而且也能卖出个好价钱。只要保证货源充足,弟子认为,一年挣个千万两白银,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这条措施极富创意,实行起来也并不困难。小云听后大为赞赏,拇指一挑,笑道:“了不起!请继续讲下去,我洗耳恭听!”清雅嫣然一笑,道:“六师叔荣松是天下少有的能工巧匠,经他亲手打造的兵器,无一不是精品。江湖中人视之为奇珍异宝,广泛予以收藏和购买。因供不应求,眼下六师叔打造的兵刃,价钱已经极高。五年前六师叔打制了一柄只有三寸多长的柳叶飞刀,当时只卖了一百五十两。但就在上年年底,这柄飞刀出现在京城拍卖行,经过轮番竞价,最后被素有‘神龙’之誉的一代大侠李寻欢,以七万两白银的高价抢先购得。可见六师叔打制的兵刃,极具市场潜力!即如此,我们何不让六师叔挑选几名得力助手,于空闲时间打制兵刃,不但可以满足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可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如果以每年打造三十至五十把兵刃计算,本教至少可获纯利一千五百万两左右,可以大大缓解财政危机。”

停顿一下,道:“入教在十年左右的本教弟子,几乎全部精通命理。可以从中挑选出数百名能言善辩之人,于功课之余,前往较大的城镇,设点占问卜筮。一年下来,也能收入几百万两白银。”听到这里,小云目瞪口呆,清雅微微一笑,道:“如果这三项措施,仍然无法补足四千多万两的巨大差额,弟子还有最后一项措施,可以用来救急!”

此时,小云对清雅的识见,已是极感钦佩。闻言大笑,道:“你就别卖关子了!还是直说吧!”清雅抿嘴微笑,神情妩媚,起身向书橱走去。腰肢款摆,婀娜多姿,小云心中涌起几分异样的感受。清雅从书橱中取出一方绣花锦帕,折回原位,见小云盯着自己目不转睛,不由得双颊微红,低头轻轻唤了声“师叔!”言语中含有少许娇羞,似乎也有几丝喜悦,或许还有几分轻嗔薄怒。短短两字,所含感情竟是颇为复杂。

小云如梦初醒,“啊”了一声,移开目光,道:“对不起!我走神了!你继续讲下去。”他虽然掩饰的很好,但清雅仍能觉察此刻他有些不太自然。清雅心口怦怦直跳,双颊红晕愈加明艳动人。向小云飞快瞥了一眼,垂下眼睑,长长睫毛微微颤动,伸手递过锦帕,小声道:“师叔,如果将这块锦帕拿到市镇上出售,您认为可得多少银两?”不知不觉间,她在称呼小云时,已将“掌教”两字省去,语气比先前稍显亲密。

小云将锦帕接过,举止小心翼翼,尽量避免触碰到清雅的肌肤。平定心神,展开锦帕,细细观看。锦帕右下角,一朵盛开的鲜花上停着一只彩蝶,双翼微张,展翅欲飞,栩栩如生。整幅绣品,构图精准,色彩鲜艳,允称佳作。小云将锦帕放在桌上,道:“这幅绣品,构图精妙,绣工奇绝,可见创作者的艺术造诣颇为不凡。但真要拿到市面上出售,我估计最多也只能卖个三、五两白银。”

这方锦帕实为清雅亲手所绣,此刻听到小云称赞有加,她喜上眉梢,道:“师叔法眼无差!像这么大一幅绣品,就算是素有‘天下第一针’之称的京城凤四娘亲手所绣,最多也只能卖到六两纹银。但弟子给您观看的这方锦帕,却有所不同。如果拿到京城的‘芝兰锦绣斋’出售,估计最少也能卖出一千五百两纹银!”

小云大感惊奇,再次拿起锦帕,仔细观看。见它除了绣工精良,用料却极为普通,并无出奇之处。道:“为何唯独这方锦帕能卖出这么高的价钱?”清雅颇显羞涩,将头垂下,低声道:“因为它是弟子亲手所绣!”小云更加不解,道:“这又为何?”

清雅微笑道:“世俗中人,尤其是文人骚客,对本教出家的女弟子深感好奇和仰慕。认为青春少女,长伴清灯黄卷,隐迹荒山,洗尽铅华,抛家舍业,禁绝人间物欲的生活,即可怜可敬,又复孤单清苦。激起了这些感情异常细腻、充沛文人的怜爱之心。本教女弟子的所有绣品,大到衣服被面,小到手帕丝袜,无不成为他们热衷收藏的对象。他们认为这些绣品,未受尘世浊欲污染,纯洁无暇,如能拥有一件,可以涤荡心尘。起初,只有极少数的文人有此嗜好,但近几年已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和时尚。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大,这些绣品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最初几年,‘芝兰锦绣斋’上山收购绣品,每幅最多只给纹银十两。截止到去年年底,收购价已经涨到每幅一千五百两。”

第三十三回 初会清雅 (6)

 小云乍舌不已,想不到并不起眼的刺绣品,竟有如此之高的经济价值。清雅道:“假如本教选出几个相貌端正、精明干练的师姐、师妹,亲自前往京城开设属于我们自己的销售点,抛除中间商所获得的利益,每幅绣品至少可以多得纹银千两。在师叔的改革措施全面展开后,一旦资金周转不灵,师叔可以将所有女弟子尽数集中起来,昼夜开工赶制绣品。一个月下来,可得绣品四千余幅。按每幅零售价二千五百两计算,可获纯利一千万两。有了这笔收入,足以使师叔的各项改革措施顺利实施!”说完抿嘴一笑,神情舒缓,仪态闲雅,和讲话时的冷静与睿智,迥然有异。

小云大喜过望,清雅所拟定的这几项补救措施,的确可以扭转不利局面,为自己推行新政扫除了障碍,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时心潮澎湃,情不自禁,一把抓住清雅的双手,道:“谢谢你!这几条措施,就如救命灵丹,起沉疴、疗绝症,如能得以实施,足可使本教声威重振于四海之内!云归鹤感激之至!”

清雅双颊火红,羞不自胜,轻轻唤了声“师叔!”小云醒悟,放脱她的双手,道:“对不起!我太过激动,你不要见怪!”清雅缓缓摇头,没有吭声,气氛颇显尴尬。小云将目光移开,掠过锦帕时,心里一动“清雅的女工造诣如此之高,说不定会有办法将火浣鼠皮做成衣服!”想到这里,道:“你的‘乙木玄阴功’眼下已练到几重境界?”

听他问起功课,清雅轻松起来,道:“近两年师父不在身边,我练功的进度有所减慢,几日前刚刚突破五重境界。”小云暗暗点头,清雅的确聪明异常,入教八年能够达到这种水平,速度已经十分惊人。道:“你们女弟子日常都在何处练功?”清雅道:“在‘无色精舍’的后山练功场。”小云起身,道:“走,看看去!”二人离开房间,清雅头前领路,穿过一片小树林,向东饶行数里,抵达一处圆形广场。

十几名女弟子正在广场上作驭剑练习,年龄不一,有的十八、九岁,有的三十多岁。因她们所学五行神功各不相同,空中剑光也各异,或黑或红,或黄或绿,破空之声不绝入耳,不管威力如何,场面倒是颇为壮观。一名中年道姑站在广场中央,正在督导弟子练功,清雅上前施礼,小声道:“清仪师姊,掌教真人驾到!”

清仪吓了一跳,竟有些不知所措。向小云瞥了一眼,见他年轻英俊,在将目光收回后,就似平生第一次见到男人,神色忸怩,小声对清雅道:“师妹,我该怎么做?”清雅又好气又好笑,道:“先让姊妹们停下来,和掌教真人见礼,之后依言行事即可!清仪师姊,你又何必如此紧张!”清仪仍用极低的声音道;“师妹你知道的,我自小就没见过大世面,也上不得台面,此刻当然紧张!”说完将声音提高几分,令众弟子暂停练习,上前参见小云。

双方见礼后,小云向清仪询问起女弟子的生活起居情况,稍作了解,吩咐众人继续练习。他在一旁观看,一旦发现有人出现错误,就上前予以纠正。遇到言语无法解释的问题,就亲自出手演示。他的功力已经高出木荣春数倍,并非刻意炫耀,但飞剑一经出手,威力仍然十分惊人,博得女弟子的齐声喝彩。他为人潇洒飘逸,言谈举止更是具有无穷魅力,十几名女弟子为之意动神驰。无论年龄大小,个个双颊绯红,神情亢奋。清雅暗自感叹,这位新任的掌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半个时辰之后,小云吩咐众人解散,广场中只剩下他和清雅二人。

小云道:“清雅,你也下场练习一番吧!”清雅领命,放出乙木飞剑。练功如同画画,两个画师就算画的是同一种东西,因各人禀赋和领悟能力有所差异,最后形成的作品,意境也就各不相同。“乙木玄阴飞剑”从木荣春手中使出,自是老辣朴拙,气势堂皇,就如同历经沧桑岁月的枯藤老树,极具坚韧之美。但同为“乙木玄阴飞剑”,从清雅手中使出,却是另有一番气象。广场上空一道嫩绿色光芒,盘旋往复。曲折处,如绿草萋萋,随风而舞。婉转处,如露重花低,叶摇枝颤。飞剑运行之际,淡淡的草木清香随风弥漫,和四周的青山绿树渐渐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气象阴柔美丽。

小云暗暗点头,木荣春御剑,更偏重体现乙木的韧性,清雅则更注重乙木的阴柔,二人各有特色。清雅练功八年,就对道教神功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能够形成迥异他人的御剑风格,十分难能可贵。可见她悟性非凡,其他女弟子难以与之相提并论。片刻之后,清雅收回飞剑,走到小云身前,道:“师叔,弟子使得如何?”

小云将大拇指一挑,笑道:“很好!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心里盘算一下,从“须弥芥子壶”中取出“太乙神珠”。绿光大盛,见清雅面露惊讶之色,微微一笑,道:“此物名为‘太乙神珠’,是乙木所属的终极法宝,是两年前我偶然得到的。眼下你功力尚欠火候,但乙木的所有特性已经基本掌握。驾驭‘太乙神珠’,应该没有任何问题。此宝对我毫无用处,还是你拿去使用吧!”说到这里,将“太乙神珠”递给清雅,道:“事不宜迟,你马上开始行功,将它收入体内!”

第三十四回 恩威并济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