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替府里又省下了一笔开销,可是刑氏还是没讨着好,这样小家子气的行径哪里是将军府的当家夫人的作为呢?
最近颇为不顺地贾母又将刑氏唤过去,骂了一通。刑氏不敢顶嘴,也只得受了!
这省亲别墅建不起来,贾府也就没法子请旨让元春回宫了,元春的日子却是更不好过了!
虽然是宫里的独居一宫主位的妃子,可是与她同品级的却是还有好几位,对于贾府的门风行事,大家自然是知晓一些的,想元妃刚刚晋封之后,皇帝就下旨椒房省亲,大家都说皇帝这是心疼元妃,才下了这样的旨意,可是贾府如今却是半点儿动静都没有,元春也是得意了一阵子。如今,府里的这行径却是活打了自己的嘴。
元春在宫里想起母亲捎带的那些话,只能气苦,外加更为恼恨自家大伯了。可是如今鞭长莫及,就是祖母也无可奈何,她又能如何呢?
本以为将秦氏供出去,就能让皇帝对自己高看一眼,可谁知,皇帝尽管升了自己的位分,可是并没有多宠爱自己。
一向不怎么进后宫的皇帝也只是在皇后那里过夜居多,一月里,自己这里也只是两三日的样子。她现在年纪也不轻了,像要怀上龙子,可要如何呢?
本想着,若是娘家给力些子,让人刮目相看一番,可谁知,成了这幅模样,别说是风光回府了,连回去也回不去了。还只能强颜欢笑,忍着别人的嘲讽!
这省亲的旨意一出,人人其实都是瞧着承恩公府上的,就是皇后娘娘,若不是皇帝有一番解释的话,也是有一番动心的,不为别的,就想回娘家,与众亲人团聚一番。
只是如今,为了皇帝的大计,她也只能忍了。成家压根儿就没有要建省亲别墅的意思。
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缘故,当然,没钱也占着很大的缘故。对于成家的行动,大家虽诧异,可是太后娘娘发话了,她要去护国寺上香拜佛,皇后娘娘这个儿媳妇儿自然是陪伴左右的。大家很快地也就放下了别人家的事儿,如今这宫里宫外,都是为了省亲之事忙乱,若是能插手一二,那大把大把地银子还不是手到擒来么?
王仁将账册子放下,总算是不负皇命。此次省亲之事,收获颇丰!就是自己的小私房,也因为这顺风车,赚了盆满钵满。至少自家闺女的嫁妆木材是足够用的了。清一色紫檀,那可真是长面子的很,就算是公主的陪嫁也不过如此罢了!
☆、第154章
省亲这日;皇后换上了普通衣衫;与青衫书生模样的皇帝秘密出宫;去了成家。这帝后下降;尤其是在这个敏感的日子,将成家人惊的不行。瞧着往日里在朝堂上厚重的岳父大人竟是手足无措的模样,皇帝也是心情大好。
笑着让成家众人起身了,这才在成家父子的陪同下,去了书房。至于皇后娘娘;则被成夫人与两位弟妹迎去了内院儿。
这种分离别绪的事儿就不一一记述了;瞧着两位弟妹都是懂事之人;自家母亲也过的不错;是以,心中欢喜的皇后娘娘特地赏赐了两位弟妹一番。
即便不是那些眼皮子浅没有见过世面的,可是对于皇后娘娘的赏赐,王熙凤与自家嫂子还是颇为激动的。
只怕自家婆母与皇后娘娘有些私房话要说,王熙凤与嫂子二人便找了要准备酒宴的理由,退了出来。
皇后娘娘瞧着两位弟妹中,王熙凤是个爽利没心机的,自然是欢喜。
“母亲,这位二弟妹还真是个孩子心性,这样也好,只是您可得略微地替二弟操心了!”
“这个王氏,倒是个好的,许是家教斐然,王氏在家又是个受宠的,自然是个孩子心性了。”
听着自家母亲的语气,似乎更为喜欢二弟妹,皇后心中就有些担忧,只怕自家母亲再过于偏宠幼弟,府里只怕是不安慰了!
却谁知,知女莫若母,成夫人瞧了一眼皇后娘娘,又道,
“我虽宠着你弟弟,也喜欢王氏,也绝技不会乱了长幼,好在王氏也是个好的,也不是那些掐尖要强的,从不与长嫂争什么,这管家理事的,也从不插手,倒也不枉我疼她一遭了。”
皇后听了这话,这才放心了。又想着王家王子腾与王仁都是能为之人,这门亲事还真是没找错。想当初,皇帝说起的时候,她还不乐意呢。可是皇帝的话不能违背,她也只能忍了!却不想,王家的女儿却是个好的,也不算是亏了娘家弟弟。
帝后是秘密出行,在成家也待不了许久,略微地吃了几杯水酒之后,皇帝便又带着皇后回宫去了。
成家送走了帝后之后,也没太多的伤感了,因为皇帝已经许下承诺,日后后宫各椒房,每月初一十五都可以请旨进宫,与自家女儿相聚一番。是以,日后能常常见面了,倒也不在乎这一时半刻了。
夜里,王熙凤将皇后娘娘赏下来的各项首饰一一地收拾好了,这才阖上了首饰匣子。成坤瞧着她这副模样,心下好笑,王熙凤嗔怪地瞧了一眼他,道,
“我自然与国舅爷不同,那是你亲姐姐,我也不过沾着你的光,见一回世面罢了!”
“什么沾光,什么亲姐姐,远姐姐的!这话我可不爱听。我听母亲说,娘娘可是颇为喜欢你呢,说是日后母亲进宫时,可要时常地带上你,与她说说话儿也是好的!”
王熙凤闻言,心下得意,眉梢上都透着一股子喜意,嘴上却是谦逊道,
“娘娘当真这样说?只是,我是个嘴笨的,又没甚么大见识,若是丢了你国舅爷的脸面,可怎么好呢?”
“瞧你这是什么话,与娘娘,也只是自家人之间闲聊罢了,哪里就说到了丢脸面的份上呢?却是无碍,再者,我知道你一向是个稳妥的,何曾出过半点儿岔子呢?若是有什么事儿,我自是与你一体担着罢了!”
听了这话,王熙凤复又高兴起来了。成坤可是名副其实地国舅爷啊,日后前程自然不差,等着这三年地翰林院熬出来,别说是皇后娘娘出手了,就是自家大伯,也能随手地安排一个好职位,到时候,自己还怕没有诰命么?
她倒也不怕成坤职位高了再生出什么事端来,不说自家伯父,就是他嫡亲的兄长,如今已是从四品了。哥哥才多点子年纪呢,前日里她家去,听伯父的意思,哥哥只怕五十出头就能入阁,只要哥哥一直好好儿地在前面立着,成家就算是有再大的富贵,她也不担心。
至于通房姨娘地,只要自己奉承好婆母,早日地生个儿子,她还就不信了。院子里这两日颇有几个妖妖绕绕地丫头子,王熙凤也不着急,等忙完了这两日,就收拾了她们。可别生米煮成熟饭了,那时候就晚了!
即便自家哥哥是个洁身自好的,可还有一段地荒唐日子呢,她从不将希望寄托在男人那里。女人啊,还是要自己立起来才好呢,否则,还不得任由别人欺负死。
即便现在王熙凤性子不如原著那般泼辣了,可还是外圆内方的性子,眼里不揉沙的性子却是带在骨子里的,这一点即便掩饰的好,可亲近之人还是能瞧出来的。
她的颜色又好,性子也不差,成坤自然是看不上那些下人丫头的,只想着与这正头娘子好生地过日子罢了。再者,如今成家是正儿八经地外戚,一切可不得小心行事么?若是内宅上的烂事儿被人抓住,别说是御史们不会放过,就是自家那位面上越发儒雅的舅兄只怕也会活剥了自己。
想到了王仁的手段,成坤竟是硬生生地打了个冷战。这才九月的天气,京里也也是不暖和了。王熙凤只以为他受凉了,急忙地扔下了手上的活计,去给他找厚实衣裳去了。
瞧着娘子的殷勤,成坤也不说破,只享受着美人恩罢了。却不想,王熙凤也不知是起的太猛还是最近过于忙碌,竟是身子一晃,眼前一黑,眼看着就要栽倒在地了,成坤虽说是个书生,可手脚倒也灵活,三两步地将自家妻子抱在怀里。
急忙地吼三喝四,将内外地丫头嬷嬷指挥地团团转,王熙凤的身子骨儿一向不错,平日里就是打个喷嚏也是少有的,如今竟是晕了过去,这还得了。
他们这里乱了起来,成夫人自然是能得到一二消息的,就是管家的成家大少奶奶,也是得了消息,急忙地带着丫头婆子们地来到了二房的院子。
瞧着自家儿子急的满头汗的模样,院子里又是没有苍蝇一般地乱,使了眼色,就有伶俐得用的嬷嬷们出来,喝止了丫头子,又打发了媳妇子去二门上说一声儿,让人去请了太医来。
瞧着自家母亲与大嫂来了,成坤虽然心中还担忧,可还是沉稳下来了。自己退去了书房,将这里托付给了自家母亲。
成夫人也是担忧,这好端端地竟是晕过去了,实在是想不出来是个什么境况,只是这太医还没来,也只好自己着急了。
半日过去之后,成家二房的院子里便散发出了由内而外的喜悦来。二少奶奶竟是有了一月的身孕,这可真是比什么都好呢。立即地,就有那会说话的,说这是皇后娘娘带来的福祉,若不然,二奶奶哪里能这般快地就怀上了呢!
依着太医的意思,这位奶奶的身子骨儿康健,却是没什么大碍的,开了两幅调剂的药,吃也成,不吃也罢,等睡醒了,自然就没事了。
可是为了自家小孙孙,成夫人还是让人替王熙凤煎了药,在小炉子上温着,待日后她醒了再服用。
成坤一副傻呆的模样,让人很是瞧不下去,可这位还不自知,四处乐呵呵地禀报一番,自己这是要当爹了!
“哦?这么说,妹妹还没醒?”
王仁瞧着自家妹夫一副炫耀的模样,心下气恼,问道。
“呃,我出来的时候,娘子是还没醒呢!”
成坤这才发现不对,讪讪地回道。王仁更是气恼了,只是不好对他发脾气罢了。
“倒也无碍,你回去吧,后日,我自带着母亲上府上去瞧瞧妹妹,可好?”
“大哥,这自然没问题的,我那天过来,亲自来请岳母大人!”
这会子,他倒是心急了,想回去去瞧一眼自家妻子,也不知道她到底醒了没有,虽然大夫说了,没有大碍,可还真是放心不下啊!
瞧着他面带急色,王仁自己也是有几分担心王熙凤,便不拦着,好生地将他送出府去了。
王家内宅听了这喜事儿,自然个个儿都是高兴的,不说别的,这女人家,还是要个孩子傍身才好呢,若是有个儿子,那就更好了。瞧着王氏,第一胎便是儿子,只希望凤丫头也是这样才好呢。
不提莫氏与王氏,柳氏与李氏,各自地为王熙凤准备的补品吃食,就是王仁自己,也是跑了一趟太医院,问了刚才去成家诊脉的太医,自家妹子的情况,他还是略微地不放心。
等王熙凤再次醒来时,王仁已经打发人送了她日常爱吃的豌豆黄来,细细地吃了一口,还是那个味儿,这才将一腔地愁绪散了去。
她是谨记自家兄长说的“是药三分毒”,对于太医开的那碗药,压根儿就没吃,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她哪里有半点儿地病了。瞧瞧地让平儿将药处理,也就是了。自打王仁过来之后,王熙凤身边儿的四个丫头,都一一地被□□了一番,算是各有所长罢,只是平儿最是得王熙凤的心思,是以,她如今还留在身边儿,不过已经指了亲事了,是成坤身边儿伺候笔墨的小厮,日后自然是要做管事的。平儿自己见过那人,对着人家的品性也是满意的。
如今奶奶有了身孕,只怕婚事要再拖一年了!不想,王熙凤压根儿没这个想法了,到了时间,照旧地将平儿嫁了出去,丫头多的是,忠心能干的也不是没有,何苦要耽误人家的青春呢?
王熙凤这一手,倒是让众人都没想到。平儿嫁出去了,自然地就提拔了另外上进的上来服侍了。虽有一时地不称手,倒也无碍。
☆、第155章
王熙凤怀孕了;王氏莫氏柳氏李氏地都出动了;去了成家。而且是女婿亲自上门来请的;自然不同。
洋洋洒洒地一大群人;竟是热闹的不行。成夫人对于二媳妇这一胎也重视,就是皇后娘娘,也觉得这个孩子与自己有缘,竟是赐下了两个自己身边儿伺候的老嬷嬷来照顾王熙凤,也算是替自家母亲分忧了。
本来还担心自家妹子的王仁得知这个消息;才算是放心许多了。王氏与莫氏以及薛姑妈都来了;成夫人陪着说了一阵子话之后;便带着儿媳妇儿走了;让人家娘家人好好儿地说说话。
王氏瞧着自家女儿面色红润,就知道她过的好,只是王熙凤一副小女儿之态地依偎在母亲身边儿,更让人怜惜了。仔细地交代了许多孕期该注意的事项,又问了她想吃什么,想用什么的只管打发人去家里拿,这才离开了成家。
王仁特地想衙门请了一日假,送了伯娘母亲,这又将她们接回来,才算是完成了任务。
人人都是极为地高兴,就是薛王氏,瞧着自家侄女儿的日子,心中也是极为地羡慕,她的长子也该到说亲的时候了,如今自己已是瞧了好几家的闺女,只是不知道这大哥是个什么意思,蟠儿那孩子什么时候才会回到家来呢?
薛王氏只要想到自家儿子和那些下贱之人一般,在田产庄子上做苦力,就心疼的慌,可这次是王子腾亲自下的命令,谁都不能违抗。薛蟠自己,为了躲避舅父,竟是半点儿也不躲闪地答应了。薛王氏自己也没法子,如今他们母女寄人篱下,也不敢在长嫂面前抱怨,也只能忍着了。
只是极为苦闷的时候,在女儿宝钗面前诉诉苦,可宝钗面上安慰着母亲,心下却是极为赞同舅舅与表兄的做法,她可是认真打听过了,当初文武不成地大表兄也是被自家舅舅送去了军营,受了大苦之后才像如今这样上进的。
深知自家兄长资质的宝钗也不敢妄想哥哥能想大表哥这样有出息,可若是能开窍一二,将薛家的产业守住,那也是大功一件了。就是自己,日后出嫁了,有个好娘家撑着,别人哪里敢轻易地欺负呢?
瞧着凤姐姐,可不就知道了么?舅舅与大表哥那般宝贝凤姐姐,才会让成家不敢轻易地作践她。
再想想自己,就算是舅母们发了善心,替自己找个不错的人家,可若是娘家立不起来,日后还不是受人欺负的份儿?自己不定要受多少的苦呢。她可是半点儿也不想,
王熙凤怀孕了,虽不知男女,王仁也是极高兴的,就算是个女儿家,那也不错。想到自家白嫩嫩地小丫头,他嘴角泛起一抹温柔的笑意。一个大老爷们,竟是让属下们唬的不行。
“大人,这是所有的账册,我们这次收获颇丰,也不知道主子会给咱们什么奖赏呢!”
“行了,稳重点儿,日后这里就是你负责了,弟兄们的命都交到你手上了,行事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轻敌,不可马虎大意!”
“头儿,我晓得了!你日后不在,我想到这个就有些心慌慌的!”
“瞧你没出息的模样,走吧,最后一次和你一起去交任务,日后就你自己了,可不许出岔子,若是闲了,得了空子,来找我,我请你吃酒。”
说完之后,王仁便率先抬脚,似乎是没瞧见老二狠命地摸了一把眼睛的窝囊样。
皇帝瞧着那一沓子地账册,心下满意,对着王仁与老二二人道,
“可是交接好了?”
“是,皇上,一切都按皇上吩咐的办好了。最迟明晚,银子就能入库了!”
这些钱赚了回来,自然是进了皇帝私库,如今国库虽说不缺钱,可是皇帝也没有那么高尚地拿着自己的私房银子去填补国库的意思。
王仁与老二得了皇帝赏赐之后,便退了出来。过了几日,王仁在田产庄子上将黑的跟焦炭一样的薛蟠提溜了回来,真要说起来,这损主意还是他出的,依着王子腾的意思,将薛蟠放到军营里,和王仁一样,折腾上几个月,那自然是好了。
可王仁是深知军营底层的那些烂事儿的,若是薛蟠被人哄骗了,再坐下别的不得了的事儿,在天子脚下,就算王子腾有心想要挽救一二,只怕也不好动作了。
听了自家侄儿的意思,王子腾倒也信服,王仁很快地就被送去了京郊的庄子上,这里虽说是农庄,可不管是侍奉庄稼的还是管理水利的都不是一般人儿。
不管是王子腾还是王仁手底下,都有些出身一般的兵士,很多人都是不得已之下吃了这一碗饭,可是后来,不管是因着年老还是受伤,都是没法子再谋生了,王仁便想了这么个法子,在京郊置办了个百倾地的庄子,让他们接了家眷来,在这里耕作,也算是个自力更生的意思。王家年后也就收个四成的租子罢了。
众人自是感恩不已,如今薛蟠去了这里,大家又是得了吩咐的,自然地很是照顾了他一番。偏偏儿地,这个薛蟠是个痴傻的,就算别人欺了他,他也不计较,倒是让大家喜欢上他了。
薛蟠虽是个痴傻的,可是别人对他好不好的,他还是知道的,反正只要不面对自家舅舅,就算是吃苦劳作,他也是不怕的,再者,来京的路上,自家表兄也是操练过一阵子的。
仗着年轻底子好,薛蟠也就咬咬牙,硬撑了下来,瞧着自家表兄来接自己了,他也想着自己该是过关了,便欢天喜地地与众人告别了一番,骑着马,回京里去了。
薛王氏瞧着自家儿子,还哪里有往日里地半分白胖,搂着他心肝肉地哭了好半天。王氏最是能理解她的心的,想当日,自家儿子可不也是受了这般大苦的么。
只是如今儿子出息了,前事也就不提罢了。薛蟠瞧着自家母亲的模样,好生地安慰了一番,却不想,他露出了一口白牙,莫名地有些喜感,让人伤感的同时又好笑不已。
这一番逗乐算是冲散了薛王氏的伤感,对于薛蟠的日后,这会子还没人提起呢。薛王氏只想着自己儿子日后好好儿地娶上一房贤惠的儿媳,再给自己生个大胖孙子,即便是要一辈子地养着他,那也无碍了!
难得的好心做了一回圣父,算是彻底地将薛蟠这个败家子儿拯救出来了,王仁心中甚多的成就感。
想着日后就算是平淡些,那也无碍了。这几年的惊险的日子还没过够么
只是世事如棋,谁知道往后会如何呢?过了年后,皇帝终于忍不住地出手了。很快,二月里,借着甄家搀和江南科场舞弊之事,皇帝开始彻底地清算江南这个烂摊子了。
江南科场舞弊,这几乎是每年大比都会有的事儿,谁也不会当回事儿,还不是风声大,雨点小。就是甄家,几位当家人也没将此事放在眼里。
可是,也不知怎么地,竟是牵扯到了江南盐税之事,扬州巡盐御史林海公认地上了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