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爱卿,这个讨债的活儿还是交给你们户部,我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了。”
“多谢皇上,臣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知道自己推脱不了这个烂手的差事,林如海的姿态倒也高。
“嗯,此事人人不得推脱,都主动找林大人还吧!如果有人想生事儿,哼!朕倒是要看看!”
皇帝这样一番威胁的话让大家有些紧张,但是更多的人是在观望,这欠钱的可不是咱一家,朝中大臣九成的都借着朝廷的债务,凭什么自己要先还呢?
林如海也头疼,这是要逼着自己将朝中同僚得罪光呀!皇帝也真是够狠的,正在这个当头,东安郡王带人敲锣打鼓地抬着二十万两银子来户部还钱了。
林如海简直像是六月天喝下一碗酸梅汤一般清爽地接待了郡王爷,户部的小吏们在外面过秤,林如海陪着东安郡王在户部大堂上喝茶。
二人都是饱学之士,只是一个一直外放,一个在京中装病,二人虽知道彼此的名姓,如今成了亲家,倒也算是亲近之人了。
聊的颇为投机之时,就听到吏官来报,银子已经入库了。东安郡王也晓得衙门不是叙话之所,便告辞离去。
林如海当场就去了宫里,向皇上报告了这个好消息。皇帝果然高兴,这有人主动还债,尤其是一直支持自己的死忠,他更高兴了。
第二日一大早,东安郡王便在朝堂上接到了皇帝的任命,东安郡王世子调入京畿大营。
虽然职位并没有多高,但是皇帝的做法却让大家一阵火热,尤其是武将家的众位。
因着上皇的关系,武将们郁郁不得志也长久了,如今皇上有重用大家的意思,如何能错过这样的机会,眼看着家中的小子们都到了找差事的年纪。
神武将军冯唐一直不得志,下朝后,就搜索了自家府库,带着二十万两银子又是敲锣打鼓地去了户部。
果然皇帝很高兴,冯紫英的大哥也很快就调入京畿大营。很快,更多的人看到了还债带来的好处,为了自家子孙的前程,自是忙不迭地往户部送银子。
贾家虽然也知道这个消息,只是如今他们忙着建省亲别墅,哪里有那个闲钱还债呢,只能装作不知了。
史家还债之前,还特意来贾府知会了贾母一番。可贾家的人中,谁会有那份见识,反正欠钱不还的,或者是还不起的还占着大多数,着急什么呢。
再者,如今户部的主事尚书可是贾府的女婿,虽然林家和贾家已经因为前事而有些龌龊隔阂,但是贾母深信,遇上事儿了,女婿是不会放任自家不管的。
很快,皇帝就下了省亲的旨意,礼部按着品级高低,安排了省亲的时间,元春恰好是在正月十五这一日。
贾府众人请旨之后,得到了礼部的回复,听说是十五,越发地喜兴了,当家的各位也确定皇帝对元春,对贾府是与众不同地,不会真的就要那点小钱的。
一直到林如海打发户部官员上门讨债,东西两府之人都满是不可置信,这怎么可能呢?
林如海也知道一下子可能讨不来那么多,只是例行公事地先昭告各家一番罢了。
派出了十几波的人去了京中十数家,包括太后的娘家,忠顺王,宁荣二府,南安王府,北静王府等无一幸免。
自然,结果是有好有坏的,忠顺王直接派人将户部的官员打了出去,然后去宫中向父亲哭诉告状去了。
太后娘家却是很快地还了一半儿的银钱,交给户部众人带了回来,宁荣二府先是不可置信,然后就是满不在乎,这娘娘省亲在即,难不成这些人敢不给娘娘面子了?
贾政虽然口头上谦卑,但是神态、语气皆是满不在乎。再者,贾府如今就是个空架子,哪里有这许多的银钱来还债呢?
户部中人也晓得贾家宫中有个娘娘,又是上官的岳家,倒也不好相逼,只得空着手回去了。
贾家高层几位也是紧张了一番,四处钻营了一番之后便又淡定下来了。
三年后,二十岁的林季阳抱着新鲜出炉的一对儿小包子,笑的非常傻。穆嫣然嫁进来三年了,才怀孕生子,可将东安郡王府和林府两家高兴坏了,尤其是一举生俩,儿女双全。
林季阳一直采取措施,不想让妻子早早受这生育之苦,两府的长辈虽口头上不说什么,心中却是颇为担忧。
穆嫣然一直爱慕自己的丈夫,自是他说什么便是什么了,林张氏虽然着急,可碍着媳妇儿是个贴心的,外加上这是儿子的主意,她还能如何呢?只好等着罢了。
东安郡王府也着急,不过林季阳亲自上门解释了一回之后,倒是让一直看他不顺眼的岳父和两位舅兄对他态度转变了许多。就是郡王妃,逢人便说自己女儿嫁了个好人家,毕竟林季阳是长子,能为了妻子的健康不要子嗣,实在难得。
这下,林季阳也算是舒了一口气,成婚三年之后,终于迎来了众人一直期盼的小包子,而且怎么看怎么可爱。
林如江和妻子赶紧地从儿子手中抢过孙子孙女儿,就怕儿子这个鲁莽的,要是孙儿有个好歹,那不得后悔死,呸呸呸,乌鸦嘴什么呢,他们林家的孩子自身长命百岁的!
林岫玉和黛玉二人也垫着脚尖儿要看看小侄子,小侄女儿。红通通、皱巴巴的孩子其实并不好看,他们两人对视一眼,这样丑的像猴子一样的孩子,长大了可怎么是好?
“妹妹,不怕,大不了我们以后多多攒家当,这样小侄女儿就不愁嫁不出去了。”
林岫玉看着妹妹蹙眉,便开口安慰道。
林季阳听着弟弟妹妹这话,就知道两人想的什么,一个爆栗打在弟弟脑袋上。
“胡说什么呢?我闺女这样漂亮,一个就是个美人胚子,愁什么?”
“哥哥,他们是长的很丑!”
黛玉不忍心二哥哥受苦,又不好意思嫌弃侄子侄女儿,很是为难地道。
“哈哈,傻玉儿,小孩子刚生下来就是这样的,等过几天,褪了这红色,你瞧着吧。到时候,白白嫩嫩地,可好玩着呢。”
林张氏将小孙子递给奶娘,笑着替侄女儿解惑。虽不是十分的相信,可黛玉是个好孩子,倒也不会去反驳,只待日后罢了。
林如江颇为不舍地将孙女儿也交给了奶娘,孩子才出生,还是抱进去,省的着凉就不好了。
侄儿、侄女儿的担忧让他笑的肚子有些疼,等林如海晚上下衙后,听说了女儿的担忧后,亦是忍不住地喷了茶。
黛玉歪着脑袋,眼神有些哀怨地望着父亲和哥哥,这样笑话她,真是不厚道。
林季阳这次放下自家宝贝孩子不逗,跑来这边儿府里的主因就是黛玉的婚事。
沈家的毛头小子沈念竟然跑到林府来求亲了!!
这样的事儿简直不可原谅,即使他这话只对林如海说了,林如海简直怒不可遏,看着少年人一脸无所畏惧的模样,他倒是来了兴致。
仔细地问了他何时见过黛玉之后,林如海对季阳这个侄子也有了怨念,便让人将他召唤了过来。听了岫玉转达的话,林季阳也觉得沈念这小子欠揍的很。
这都七八年前的事了,还拿出来闹腾是算那样儿啊!
看着父亲哥哥都有些怒气冲冲的样子,想为好友说几句好话的林岫玉也咽下了到嘴边的话。
他与沈念都是望岳书院的,两家关系又亲近,彼此间又投契,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沈念对妹妹念念不忘,如今又这样有胆识地孤身上门求娶,他其实是赞同的,这才是男儿大丈夫所为!
可是看着义愤填膺的父亲和兄长,他却不敢表现出这种赞赏,只得唯唯地听着两人的各种手段。
14岁的黛玉其实已经有很多人上门求了,可是林如海总觉得自家闺女还小,不着急,委婉地拒绝了很多人。大家也都知道林家最宝贝女儿,虽不以为然,但是这简直是讨好林如海的不二法门。
好半晌,林季阳才劝着林如海冷静下来了,这老小孩,老小孩,年纪越大,越发随兴了。
林如海今年刚刚告老,皇帝念着他的功劳,一直不放人。将他送到上书房,教导几个年纪小的小皇子们启蒙之事,倒也算是乐事一桩了。
林季阳出了翰林院,随着大伯的脚步,就进了户部,如今正四处拜山头学习呢。
林如海在户部经营了这几年,自是根基深厚,照顾自家侄子,还不是小事儿。尤其是如今的户部尚书,就是他向皇帝推荐的,贾琏的亲舅舅,张大人,两家本就是世交,又有了林如海的提携之恩,关照关照林季阳,还不是手到擒来。
“其实,真说起来,这沈念倒是个好人选呢。”
林季阳摸着下巴,沉默了半晌,才憋出了这样一句,让刚刚消气儿的林如海又要变脸色了。
“大伯,你先别着急,等我说完。”
林季阳赶紧地灭火。
“我倒是要听听,看你是否能说出一朵花儿来。”
“这沈念,首先他是次子,日后成亲了,自然是要分出来的。玉儿只要打理他们的小家就成了。”
“这其二么,沈言的孩子都那么大了,也不着急抱孙子,玉儿也不用有那么大的压力。”
“其三么,沈家的家风清正,沈夫人又一向喜欢玉儿,他们家也不会像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家一样给儿子塞通房,塞丫头的膈应人。”
“他们敢!”
林如海也不等林季阳的话说完,便拍桌子,骂道。
“您先别着急,我也只是这么一说。再者,大伯要是看不上沈念,那自然还有别人家可以选择,一家女百家求,又不是沈念一个了。”
“唔,这倒也是。张大人家的长子我瞧着就不错,才十六就是二甲进士,如今在翰林院学习,谦虚谨慎,仪表堂堂,也是个好人选。”
林如海紧接着就提出了另一个人选,让旁边为好友担忧的林岫玉更为紧张了。
“还有冯小五,与妹妹年纪也相当,虽说是武官,可那小子文采风流,人品又不差,家世又简单,也可以!”
林季阳又提出了另一个,他一直很看好,算是后备人选之一。
“嗯,不能着急,总要细细地查访了内宅之后,才能决定呢。沈家的小子,虽然鲁莽,倒也算赤忱。”
林如海这会子冷静下来了,对着沈念,评价也算公正起来了。
“父亲,沈念也不差啊,才十四就是举人了,明年下场,一甲虽不敢保证,但是二甲肯定能成的。”
林岫玉赶紧地递话,替好友分辨一二。
“你小子呢?你哥哥可是榜眼,当年还信誓旦旦地要考状元,如今呢?”
林如海似笑非笑地问道。
“呃,那时候年少不知事,如今儿子长大了,自然更有志向了,虽不敢与父亲哥哥比肩,但好歹也要争一争!”
林岫玉功课非常出色,又有父兄栽培,倒是有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好,有胆气,明年大比,我们就等你蟾宫折桂啦!”
林季阳笑着赞许道。有大志向是好事儿,就该鼓励。
“我听人说,外祖家的宝玉也要明年下场呢。”
林岫玉嘟啷了这么一句,又赶紧地抬头去看林如海的眼色,就怕他不高兴。林如海听罢,倒是来了兴趣,问道,
“你是如何晓得的?”
“听冯紫英大哥说的。如今二房那边儿就靠着父亲置办的那个小庄子过活,大嫂子又带着嫁妆兰哥儿回了南边儿,贾环又带着赵姨娘出去经商了,二舅舅便天天盯着宝玉,整日地逼着他读书上进,冯大哥说,宝玉如今书读的不错,所以明年要下场一试了。”
林如海听完便长叹一声,再不言语了。林季阳心中冷笑,就算是林家不计较,贾家还是被抄家了。
话说贾府是最后的一批赖账者中的一员,面对这些老油条似的家伙们,新皇根本就不心软,下令彻查了这十来家的铺子田庄后,按着市价抵债。贾府就算将全部地产业都赔了进去,还欠着三十万呢。
贾母没法子了,只好开了自己的私库,拿出了三十万两,还了国库,又拿出了三十万两,赎回了一些祖产,结果为了这些祖产的归属,贾赦与贾政差点动起手来。
贤德妃薨逝后,东西两府都被抄了,因着王夫人私藏甄家的财务问题,贾家其他人也算是被连累了。
随后也查出了一些问题,都是京中这些勋贵们固有的,也不单贾府才有,看在上皇的份上,皇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过了。
只有王夫人,因为放印子钱和私藏甄家财务之事,而被流放三千里,虽有病困交加,死在了路上。
贾赦贾政等人最后被贾琏用自己的私藏钱赎了回来,可是没了藏身之所,就求到了林家门上。
林如海看着白发苍苍地岳母,衣衫褴褛地两位舅兄,长叹一声,将他们暂时地收留在了林家城外的庄子上。
至于几个年轻一辈儿的,迎春早出嫁了,在听闻父亲为自己说了一门不靠谱的亲事之后,她就让司棋求到了林家门上,黛玉自是感念她曾经的维护,便让林季阳暗中解决了孙绍祖,又说了一门还算靠谱的亲事,嫁给一个鳏夫做继室。
翰林院林季阳的同僚发妻因为生孩子难产,只留下了一个女儿,迎春的性子又柔和,他家也不担心她苛待那孩子,第二年就生了大胖小子,就算是生活中偶然还有些磕磕绊绊,但这样能当家做主的日子,已经是她以前不敢奢望的了。
贾家落魄之后,她曾经偷偷地打发司棋去救济了一番,将不多的银钱都交给了贾琏,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儿心。
迎春的丈夫也只能装作不知,只是日后对着迎春又好了几分,又因为林家的照拂,迎春的日子更加舒心了。
探春一向心比天高,二姐姐嫁给别人做继室的事儿让她心中着急,可这婚事能是她一个闺阁女儿能说的么?
只能一直拖到了快十七的年岁,被贾政为了银钱嫁到了商户,让她心中生恨,对娘家不闻不问,只一心督促着丈夫上进,到有几分宝钗往日的风采。
家中两次的大变故,受到刺激最大的就是贾母与宝玉。抄家之时,他的庶长子已经2岁了,麝月被提成了姨娘,算是王夫人在贾府的作为之一。
贾母一直担忧宝玉的婚事,可是谁家会让女儿嫁进这样乱七八糟的家庭,就是那些胡乱攀附的,也被贾家还债,抄家的吓的躲的远远儿地。
宝钗早在贾府第一次被扣押家产抵债之时,就当机立断地带着母亲搬出了贾家。
虽然被人骂说没良心,可对宝钗来说,这总比将整个薛家都搭进去的好。
在她的操作下,薛姨妈为女儿物色了一个穷书生家,那家人也是见钱眼开才会想着娶个商户家的女儿。
宝钗牢牢地把持着家中的财政大权,别说丈夫,就是婆婆妯娌地都巴结她。她又有手段,会做人,除了娘家的糟心事儿外,倒也算是平顺。
贾府抄家后,贾琏便带着父亲、继母与妻子儿女一起去了自己之前偷偷置办下的小庄子上,将贾母留给了贾政一家。
没两年,贾赦就病故了。邢夫人扒拉着贾赦留给自己的那点儿财产不敢撒手,就怕贾琏夫妻不给她养老,
他们没有再分家,分财产,也算是对得起老太太了。
后来,李纨带着嫁妆儿子走了,贾环带着赵姨娘走了,那个小庄子上只有贾母、贾政、宝玉以及他的儿子,这四个主子了。
贾政又不通俗物,收益每况愈下,只能勉强地维持一家子的生计,再无多余的银钱支撑稍好一点的生活。
除了黛玉的接济外,贾府竟是没有丁点儿的指望了。为了改善境遇,贾政只能逼着宝玉念书上进,宝玉如今倒也清明,发奋了几日之后,功课有了长足的长进。
这不,因着他要找人借阅书籍的关系,一向与他交好的冯紫英倒是知道他的近况,林岫玉便知道了。
不过,这一切都与如今的林家没什么关系,如今林张氏在四处打听几个大男人商量好的几个人选。
沈家自然能听的消息,沈念急了,便求着父母,让他们去林家上门求亲去。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章
☆、第46章 黛玉出嫁生子
对于沈大人父子上门拜访之事;林如海心中也有些数儿的,只是一直装傻充愣地不接话。
沈大人没法子了;只好直言相告;为他家的二小子求娶林家姑娘。
林如海笑眯眯地捻着胡子;也不说话,只盯着沈念看。
沈念硬着头皮说道;
“林伯伯;您放心;我保证对林姑娘好;就只对她一个人好。就对她一个人好。”
平常里能说会道的沈念也只会说这样一句;翻来覆去地就说;会对林姑娘好;倒是让林如海也认真了起来。
“好;那我就答应了你,如果你明年大比之后,能进一甲的话,就上门来提亲吧!”
沈念大喜,对着林如海又是作揖又是磕头的,只将他父亲气了个半死,这亲事还没成呢,大礼倒是行了。日后他在林如海这老狐狸面前可矮了不止一头!
罢罢!儿女都是债,能娶到林家的姑娘,也算这小子有眼光。
沈念自此,将自己关在书房,开始了鸡叫起,半夜睡的日子。他这样的勤奋倒是也感染了林岫玉,小哥儿俩开始一同奋斗了起来。
第二年二月初九这一日,哥儿俩便一起下了场,两人同时一甲的成绩的林沈两家喜上眉梢!
殿试之后,皇帝钦点才十五的沈念为状元,林岫玉为探花,也算是全了他父子两探花的美谈。
这样上进能为的两个少年人,自然成了有女儿人家的大热门。只是,很快,沈家便派人上林家提亲,让大家很是遗憾,对于林岫玉,盯着的人更多了。只是林家的速度也不慢,很快就与户部尚书张大人家定了儿女婚事。让不少观望的人扼腕叹息不已。
沈念与黛玉的亲事定下来,林如海便开始准备嫁妆,除了贾敏的嫁妆都放进了嫁妆单子之后,又将这些年他积攒的好东西都翻了一遍,这个古琴自家闺女喜欢,加上。那方墨玉也好,加上。
拉拉杂杂下来,两百台都不止,为了不超过沈家大儿媳的嫁妆,林如海带着儿子、侄子想了好些法子,弄了好多的暗格,才将妹妹的嫁妆缩为九九抬。
他没什么好藏品,只是将二十万两银子交给了妹妹,算是压箱底儿的,什么都是假的,这银子可半点儿不糊弄人。只是他将自己这些年的积蓄花了个一干二净。
穆嫣然虽然也喜欢黛玉,可总觉得丈夫的作为有些过了,总要为自己的孩子考虑一二呢。
林季阳看出了妻子的不情愿,只得将自己的几处私产放在了女儿名下,这才让穆嫣然欢喜了起来。
也是,丈夫这样疼爱妹妹,日后也会这样疼爱女儿的……
黛玉出嫁之日,贾家派了如今谋了外放的宝玉上门了,也算是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