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步都是极为艰难的。

    好在如今太皇太后刚刚驾崩,多少还有些香火情在,若是迟个一年半载,此事可以说一丝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

    清凉殿是天子在未央宫的夏季办公地点。

    因为是国丧期间,所以,一切布置都是从简。

    此刻天子刘启正在看着昨日刘德呈给他的奏疏,这已不是他第一次看,但是,他依然觉得,怎么看怎么舒服。

    奏疏所写的东西,虽然还是离不开昨日刘德在家宴上所说的内容。

    但文风与笔法,却让刘启看的很舒服。

    刘启喜欢法家,这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诸多皇子中,那些已经成年或是即将成年的皇子写的东西能对他脾气的实在不多。

    像刘荣写的东西就让他觉得很不爽,太胆小了,翻来覆去的抄写四平八稳的东西,有意思吗?

    刘德以前呢,写的东西倒是很好看,文笔也不错,但奈何通篇都是儒家的东西,这也没什么意思!

    刘阏、刘余、刘非呢。

    一个过于平庸,一个又有口吃,剩下一个满脑子都是打仗。

    这让他多少有些失望。

    倒是现在刘德的改变,让他很是欣赏。

    只是……

    放下刘德的奏疏,拿起旁边刚刚呈上来的另一封奏疏,刘启就觉得有些头疼了。

    那是晁错写来的。

    刘德昨晚的言论,根本瞒不住人,因此,今日的朝会之上就已经有大臣在议论了。

    丞相申屠嘉更是大赞刘德的办法老成谋国,实乃当今最好的应对之策,至于削藩,可以休矣!

    申屠嘉这位丞相看晁错不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而是很久很久了。

    申屠嘉一出头,袁盎也跟着附和。

    这两人一出头,晁错就坐不住了,因此就给上了这么一封奏疏。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刘启念着晁错奏疏上的话揉揉有些发疼的太阳穴感慨道,他自是知道,当削藩的计划进行到现在,已经是根本停不下来了。

    程不识、李广统帅的边军已经在按照命令囤积粮草,制造军械。

    周亚夫的大军也在做着准备。

    武库的钱粮源源不断的拨出去,这要是停下来,先期的付出就全部浪费了。

    这损失即使他是天子也感觉吃不消。

    可是,申屠嘉跟袁盎的意见,他不能不尊重。

    申屠嘉是丞相,五朝元老,即使是先帝也是非常尊重的。

    袁盎则是资历够深,先后当过吴楚两诸侯的丞相,是朝廷的吴楚问题专家。

    想到这里,刘启就感觉有些心烦。

    于是他问身边的宦官道:“成武,最近长安或者宫里有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

    一个模样白净的宦官立刻答道:“回禀陛下,最近长安风平浪静没出什么事情,倒是宫里发生了两件事情,奴婢也不知该说不该说……”

    “说来给朕听听……”刘启挥挥手道。

    “这第一件事情嘛,奴婢听说今天粟妃又发了好大脾气,打碎了宫里不少物事,到现在都还没消气呢!”那宦官笑着道。

    “粟姬又怎么了?”刘启一听脸色就不好看。

    其实他对粟姬是有感情的,毕竟这是他的第一个真正用心疼过的女人。

    只是……

    再深厚的感情也禁不起粟姬三天两头的闹脾气,特别是,有时候连他这个天子都要被使脸色!

    “听说是粟妃想让皇子刘德将陛下所赐的令符转让给刘荣,刘德殿下不愿意,因此,粟妃就生气了……”那宦官也看粟姬不爽,因此趁机上些眼药道:“奴婢听说,刘德殿下出门后在未央宫中的花园里伤心了好久,最后还是薄皇后的大长秋安慰的!”

    “胡闹!”刘启顿时就气不大一处来了:“朕赐的东西,粟姬也敢抢?”

    “这刘荣也太不成器了!”刘启拿着刘德奏疏道,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想着刘德先是敢于出头去探视薄氏,然后又是出来帮他解决了齐王,再看看刘荣,刘启的心里不免对刘荣有了恶感。

    “那第二件事情是什么?”刘启问道。

    “回陛下,这第二件事情是最近宫里头有些流言,奴婢也不知该不该说……”宦官有些迟疑的道。

    “说吧!”

    “诺!”宦官道:“是这样的,最近奴婢听到宫里头有些下人在嚼舌头根子,其中颇有些大逆不道的话语……他们说……”这宦官低着头,唯唯诺诺的道:“他们说王美人在生皇十子时梦见了高皇帝……”

    刘启的眼睛顿时就变得锐利起来了。

    “奴婢还听说,有人议论说,王美人在怀皇十子前,曾做过另一个梦,据说是梦到一个太阳落入王美人怀中,醒来之后,王美人才发现自己有了身孕!”那宦官却又火上浇油的道。

    “混账!”刘启袖子一挥,将案几上的竹简全部扫到地上,狂怒的道:“去,把他们都给朕叫过来!”

    “陛下息怒!”那宦官被吓得连忙跪地。

    “敢问陛下是叫何人?”另一个宦官问道。

    “全部!”刘启怒发冲冠,感觉头发都要被气炸了:“王美人,粟姬,刘荣、刘德还有把薄皇后跟窦太后也请过来!”

    …………………………………………

    今天出门去拿电脑了,加上状态不太好,所以更晚了一些。

    嗯,明天三更补偿吧。

第十八节 王娡的黑材料(1/3)

    薄皇后刚刚抹去眼泪,还没来得及擦干时。

    一位宦官已径自走进殿中,跪下来禀告道:“皇后,天子有诏,请您移驾清凉殿……”这宦官抬起头看到刘德,又叩首道:“殿下也请一并前往……”

    “成公,发生了何事?”薄戎奴不动声色的走过去,显然与那宦官相熟,刘德看到薄戎奴暗地里塞了块玉佩给那宦官。

    “君侯,奴婢可不敢乱说……”那宦官拿捏了一下那玉佩,最终却还是将之退回薄戎奴的手里:“这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薄皇后与刘德听了,脸色立即就严肃了起来。

    在汉室,宦官收受贿赂,这是由来已久的潜规则。

    宫廷内部的行贿之风几乎没有停止过。

    当年,高皇帝刘邦被围白登山,是萧何以重金贿赂了冒顿单于的宠妾,这才消弭了一场大变。

    吕后在位之时,诸侯大臣竞相贿赂诸吕子弟,齐王刘肥为求自保,甚至拿出了一个郡的地盘贿赂鲁元长公主。

    高层如此,下面的大臣、宦官自然是有样学样。

    而这宦官居然拒贿,这可是了不得的消息,说明天子必然是发火了。

    薄戎奴笑嘻嘻的将那玉佩塞回那宦官手里,赔笑道:“我薄某人送出的东西,几时收回过?成公,您这是看不起鄙人呀!”

    那宦官这才脸色好了一些,默默的收下玉佩,塞到怀里,低声道:“奴婢别的都不能说,只能告诉皇后与殿下,这次陛下是动了真怒,不过却不是冲着皇后与殿下来的……”

    “嗯,多谢成公提点!”薄戎奴笑了笑道。

    薄皇后与刘德对视一眼之后也起身道:“刘德,你便与吾一同去清凉殿觐见陛下吧……”

    “诺!”

    薄皇后所住的淑房殿与天子所在的清凉殿之间是颇有一段距离的。

    大概约莫有个两三公里的距离吧。

    这是因为皇后的淑房殿是在长乐宫之中,而天子的清凉殿是在未央宫中。

    其实最初,长乐宫才是天子的居所,未央宫才是**妃嫔所居之地。

    只是高皇帝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尽收权柄于手。

    于是,惠帝刘盈搬到了未央宫居住,将长乐宫让给了吕后。

    平灭诸吕之后,拨乱反正。

    但吕后之时的种种规矩与制度甚至法律却都保留了下来。

    因此,皇后与天子不在一个宫中的规矩就此成了常例。

    而因为未央宫在长乐宫之西,所以又被称为西宫,长乐宫自是东宫,两宫之间有车道与阁道相连,故而,一般不管是从长乐宫去未央宫,还是未央宫前往长乐宫,都是乘车而行,少有人走路。

    乘着皇后的凤车,大概一刻钟后,刘德就来到了清凉殿之前。

    刘德与薄皇后下了马车,这才发现,天子传召的不只是他二人。

    便宜老妈粟姬与刘荣惴惴不安的身影出现在了眼帘前,刘德甚至还看到了王娡姐妹的身影。

    见到刘德与薄皇后同时出现。

    王娡姐妹与粟姬都有些惊讶,碍于礼仪,她们才硬着头皮上前问安:“见过皇后!”

    “三位夫人快快请起……”薄皇后蹲身回礼。

    话音未落,就有通传的太监喊道:“太后驾到……诸妃与皇子见礼!”

    窦太后的仪仗从远处的车道上出现了。

    “这是要出大事了……”刘德看着心里想着。

    将正妻与母亲都召集过来,这在民间就是主人要执行家法,严肃家规的预兆。

    而在皇室,则是暴风骤雨的前奏。

    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

    刘德心中没底。

    先前,他以为是粟姬与他之间的矛盾惊动了便宜老爹,但看现在的架势,却不太像了。

    家庭内部矛盾,用不着惊动窦太后。

    只有妃嫔出了丑闻,才有可能让天子将太后、皇后聚齐。

    若是应对不好,那个犯事的妃子就很可能被打发去永巷自生自灭。

    在汉代,永巷是宫中低阶宫女与下人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被贬斥的妃子与犯错皇子面壁之地。

    前世,刘德差点就被关进永巷之中了

    “儿媳见过母后!”薄皇后首先迎上前去,其余三妃则各自跪下迎接窦太后。刘德、刘荣也不例外,跪下来口呼:“孙儿问皇祖母安!”

    窦太后下了马车,在侍女与宦官的搀扶下,冷着一张脸,只是对薄皇后道:“皇后,随哀家先进去见皇帝……其他人,先给哀家跪着,好好反省反省!”

    “诺!”薄皇后低眉顺目的应了一声,搀扶住窦太后,只在经过刘德身边时冲他点了点头。

    刘德见了此情此景,不禁有些脑洞大开的联想了起来。

    能让窦太后都发怒的事情,会是什么?

    难道是……

    刘德就不禁想起了一件在前世后来广为人知,但此时却绝对是禁忌的事情。

    刘德回头看了一眼跪在边上,满脸忧愁的王娡。

    前世十几年的经历,刘德知道最多的大概就是王娡姐妹的黑材料了。

    要说这王娡,心机之深,手段之强,在刘德前世所见的女人之中都是顶尖的。

    而刘彘改名刘彻,登基称帝之后,有关于这位皇太后的**,就再也瞒不住也不必瞒了。

    在前世之时,刘德就听说了,这位王娡王美人在进宫之前是嫁过人,生过孩子的,甚至后来刘彻都上门去认过亲。

    在汉代,女子的地位不是后世所能比拟的。

    民间的女子,不止能与丈夫平起平坐,甚至能做一家之主,堂而皇之的以户主的身份出现在官府的户籍名册之上。

    不止如此,倘若瞧老公不顺眼或者觉得对方窝囊了,一脚踹开,改嫁他人,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像是后来刘彻朝的大臣朱买臣就是一个曾被老婆一脚揣开的悲剧。

    但民间如此,不代表皇室能接受这样的行为。

    尤其是王娡当年是赶在太**选美之前一脚揣开她的原配丈夫的。

    此事在前世,直到刘彻登基之后,才渐渐大白于天下。

    那是,便宜老爹已死,自然没人敢指责已为太后的王娡。

    然而,此时若是此事被捅开了的话,那王娡不死也要掉层皮了。

    便宜老爹虽然喜欢美人,而且生熟不忌,可他最恨的却是被人欺骗。

    而且王娡做的那事情,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情感上,都无法让一个男人接受。

    只是……

    刘德前世从未听说过那件事情曾被人捅给便宜老爹,便宜老爹到死都不知道那事。

    那么,会是何事呢?

    刘德开始沉思起来。

    ………………………………

    第一更送上~

    ps:回书评区的朋友的问题,额,我确实是糊涂了,疏漏了,那个箭在弦上的典故此时确实没有发生。

    不过,只是瑕疵吧,大家就当不知道吧00

    ps2:晚上还有2更~~~~~~~~~~~

    求收藏求支持

第十九节 惩处(2/3)

    “陛下有旨,王美人觐见!”

    正胡思乱想时,有宦官推开宫门宣布。

    “臣妾奉诏!”王美人姐妹惦着衣角起身,然后,弓着身子走上台阶,看模样要有多慌张就有多慌张,看的刘德心里暗爽不已。

    刘德永远不会忘记,便宜老爹死去的那一年,他入朝觐见时的遭遇。

    那时候的王美人王太后是多么的风光,甚至在刘德觐见跪拜时都懒得说话,只让宦官搭话。

    但是……

    刘德叹了口气,只要不是王娡在入宫前的事情被捅出来了,那么,她最多是吃些训斥,真要打垮她,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

    首先,现在王娡的妹妹王儿驹正处于便宜老爹习惯性的四年宠溺周期之中。

    再大的事情,妹妹帮忙吹点枕边风,自然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这王娡姐妹的手段,刘德从来不敢等闲视之。

    其次,刘彘今年才一岁多点,还没断奶呢!

    就算事情闹大了,不管是伦理道德也好,旧日情感也罢。

    便宜老爹都不太可能真的下狠手。

    当年,先帝逼着薄昭自杀,到现在都有人非议天子‘太不近人情’。

    再者,前世的时候,刘德虽然被关着在小黑屋,但出来后也没见王娡姐妹怎么样。

    即使是有蝴蝶效应,也不可能出现太大偏差。

    这样一边想着一边看着清凉殿前的花花草草。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的样子,清凉殿的宫门打开,那个宦官再次出现,道:“陛下有旨,粟妃、皇子刘荣、刘德觐见!”

    “臣妾奉诏!”

    “儿臣奉诏!”

    粟姬起身后拉上刘荣,理都没理刘德,就径直向前走。

    刘德也就做做样子,然后就跟着两人,走上台阶。

    进了清凉殿,刘德一眼就看到了跪在窦太后跟前正哭哭啼啼,委屈得不得了的王娡姐妹。

    刘德看了这模样,撇撇嘴,心知,这姐妹估计是过关了。

    只是,花了半个小时才过关,也足见这姐妹闯的祸不小,估摸着这一年半载,她们都不可能蹦跶出来了

    “臣妾粟氏拜见陛下、太后、皇后……”

    “儿子刘荣拜见父皇、母后、皇祖母……”

    粟姬与刘荣却是看到铁青着脸端坐在龙座上的天子以及临襟正坐的薄皇后,心里面猛的一打鼓,腿都有些软了,也不顾得其他了,连忙服软跪下来。

    刘德却还有闲工夫先打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才施施然跪下来,叩首道“儿子刘德拜见父皇、母后、皇祖母!”

    坐在龙座上的天子哼了一声,对着刘德道:“刘德,你是想学子路啊?”语气中已经有些不满了。

    当年子路为鲁国大臣,在叛乱中被乱兵所杀,死前还要整理衣冠,留下了‘君子死而冠不免’的典故。

    刘德当然知道,便宜老爹这可不是夸他,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估计便宜老爹还在气头上,所以就把气撒到他这里来了。

    不过这是好事。

    便宜老爹是个隐忍功夫相当厉害的天子,一般他肯骂你,那是因为你还值得抢救,若他骂都不骂,说明你在他心里已经完蛋了。

    话虽如此,但刘德还是叩首认错:“儿子不敢……”

    “你还不敢?”天子哼了一声,又好笑又好气的道:“你都敢跟粟妃顶嘴了,还有什么不敢的?出去!给朕把《孝经》抄写十遍再回来!”

    刘德乖乖的伏地拜道:“诺!”他哪里不明白,这是便宜老爹在维护他,那板子高高举起,却轻轻放下,聊聊几语就把他的罪责给抵消了。

    只是粟姬与刘荣却是惨了。

    刘德估摸着便宜老爹那没在王娡姐妹身上撒完的气,都得一股脑的冲着他两人去了,估计今天是善了不的了。

    然后刘德就弓着身子边走边退,退出了清凉殿,出去抄书去了。

    到隔壁的偏殿,早有宦官与侍女将准备好的空白竹简与《孝经》原本拿了过来。

    刘德就老老实实的跪坐下去,拿起毛笔抄写起来。

    一边抄,刘德一边竖着耳朵听着隔壁殿内的声音,可惜清凉殿在设计之时就充分的考虑到了‘隔墙有耳’这种事情,因此隔音效果相当不错。

    所以听了半天,刘德除了隐约听到些模模糊糊的声音外,别的什么也不听不到。

    既然听不清,刘德索性就专心的抄写起来。

    这一抄就从上午抄到了下午日落之时,刘德才勉强将《孝经》抄写完毕。

    伸了个懒腰,刘德将自己所抄写下来的竹简一个个清点清楚,然后叫来一个宦官,吩咐道:“我已抄写好了,请去禀报父皇!”

    “陛下早有吩咐……殿下您抄写完之后,可径自去觐见……”那宦官低头笑道,作为天子亲随,他哪里不清楚天子的脾性,自是明白,如今这刘德可谓是深得天心,将来有很大机会角逐那至高无上的宝座,此时不押注,更待何时?因此他压低声音道:“殿下一会觐见之时,陛下若提起粟妃之事,万勿顶嘴,切记,切记!”

    “多谢!”刘德看了对方一眼,嘴角露出笑容:“敢问明公大名?”这种便宜老爹身边的亲随,若有可能多认识几个,多结交几个,总不会是坏事,将来说不定,这些看似卑微的小人物,能在关键时刻给出定锤一音。

    刘德没有什么道德洁癖,宦官在他眼中,与他人并无二致。

    那宦官却是意外的抬头看了一眼刘德,然后低头道:“不敢当殿下明公之称,奴婢贱名章德……”

    “原来是章公当面!”刘德拱拱手,然后低声问道:“章公可否告我王夫人是犯了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