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其他人那里肯闲着?

    在看到了晁错和御史们的榜样后,三公九卿,人人有样学样。

    纷纷各种弹劾。

    齐王刘将闾做过的,没做过的,所有事情都被翻了出来。

    顷刻之间,未央宫的兰台,就被各种弹章淹没。

    刘彻望着这些弹章,微微一笑,连看都懒得看,只是让尚书们整理好备用。

    要弄死一个诸侯王,还是一个传续数十年,枝繁叶茂的诸侯王,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而且,刘彻也不能表现的吃相太难看。

    所以,他吩咐汲黯道:“一应奏疏,全部留中,回执各官:齐王,长者,朕不忍致法于王,卿等再思之……”

    “诺!”汲黯领命而去。

    …………………………

    “天子不忍致法于齐王?”拿着回复,晁错冷笑一声,然后,大喝道:“准备笔墨!”

    皇帝说自己不忍致法齐王,齐王就能逃过一劫?

    开玩笑!

    事实上,这个回复落在晁错眼里,就跟‘朕觉得这齐王的罪证还是太少了,卿等再找找?’一样,根本就是在鼓动他搞事。

    相反,倘若天子痛骂一通,那才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民间有谚语就说的好……

    正所谓,这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所以,晁错马上就打起了精神,思虑一番后,就提笔开始给齐王罗织罪名。

    给人按罪名这种事情,可是法家大臣的强项啊!

    譬如,历史上张汤发明‘腹诽’玩死了颜异……

    只是眼珠子滴溜溜的这么一转,晁错就给刘将闾找好了三十余条罪行。

    然后挑挑拣拣,拣出来三条。

    别以为,这是晁错仁慈……

    恰恰相反,这是斩尽杀绝的绝户计。

    ……………………………………

    翌日,早朝之上,刚刚开场,群臣还未坐定,晁错就已经第一个出列拜道:“陛下,臣有本奏……”

    刘彻意味深长的看了晁错一眼。

    他自知道,这晁错肯定会开炮,所以,他一扬手,道:“御史大夫若是要言齐王之事,就请退下吧……”

    刘彻做出一副非常不忍心的模样,说道:“齐王,朕之王叔,纵有所过错,那也是小错,卿就不要抓住不放了嘛……”

    这就跟一个loli可怜的巴巴的看着一个loli控说:“叔叔,虽然我不介意,但是三年起步,最高死刑哦……”

    晁错和群臣,哪里还忍得住?

    当下,晁错就跪下来,义愤填膺的拜道:“陛下,江山社稷,乃高帝之江山社稷,乃太宗之江山社稷,乃先帝仁宗孝景皇帝之江山社稷,非独陛下一人之人江山社稷!”

    “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还望陛下明知老臣拳拳赤子之心……”

    “且夫,齐王,非独小错而已……”

    晁错就仿佛史书中的直言劝谏的比干,微子一样,神色肃然,大义凛然的拜道:“老臣,本不过颍川之鄙夫而已……躬耕于乡野之间,不求闻达于诸侯……幸蒙先帝不弃,委臣以军国之事,授臣以托孤之重……”

    “今齐王乱政,祸国殃民,臣不得不弹劾之……”

    在晁错身后,包括丞相周亚夫在内,三公九卿,文武群臣,现在全部团结起来了。

    哪怕是那些晁错的敌人,现在也站在晁错身后。

    这些人全部跟着晁错一起下跪,拜道:“御史大夫臣错……”

    “丞相臣亚父……”

    “执金吾臣都……”

    “大农臣不疑……”

    “太常臣彭祖……”

    “大鸿胪臣昆邪……”

    甚至就连匈奴归义单于,也似乎看明白了什么,也跟着趴在地上,用着半生不熟的汉话说道:“单于臣义……”

    一瞬间,整个宣室殿,数百位官员,全部集体下跪,异口同声的恳求道:“愿陛下以天下为重,听社稷之言……”

    刘彻看着这个场景,眼睛忽然有些湿润。

    这是被感动的。

    他放眼望去,这些大臣之中,有法家的,有黄老派,也有亲儒家的,甚至是墨家的。

    但,他们现在团结一致。

    刘彻敢保证,他们绝没有私下串联——因为没有人,哪怕是他,也没有这个能耐,在一个晚上就将这么多派系的思想工作做通……

    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朝臣会容忍有人对匈奴谈和——哪怕是匈奴人自己,譬如归义单于夏义……

    能有这么大的能耐的,唯有利益。

    类似于米帝的军工复合体那样的强大的无可匹敌的利益集团!

    唯有这样的利益集团,才能迸发出如此可怕的力量,才能做出如此协调一致的动作。

    毕竟,面对伤害到己身利益的行为,根本不需要去协调和商量,甚至都不需要经过大脑。

    只需要拍屁股就可以做出反应!

    而为了这一天,刘彻足足花了七年时间,投入数不清的人力物力,不断的潜移默化,不断的鼓吹征服世界,不断的用利益拉拢,用实际好处蛊惑。

    甚至不惜玩出了加恩令这样的分红神功。

    而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在今天,一个新的强大的足以挑战一切的利益集团正式成形。

    它遍及所有阶级,扎根在所有群里,用诸子百家的思想理论来做基础,用汉军的武力和国力做触角,最终在这朝堂具象化出来。

    它的特征,只有一个——谁挡我扩张,我就弄死谁!

    而且,这个集团根基牢固。

    在政治上,有列侯勋贵集团做靠山,在军事上,有数十万精锐为依靠,在经济上,更有无数军功贵族和将门以及那些渴望着战争的商人为依托。

    基本上,这个集团已经与大汉帝国共存了。

    想消灭它?

    先消灭大汉帝国!

    就如米帝的军工复合体和华尔街一般,我就是帝国,帝国就是我。

    利益集团,是强大的不可抵御的力量。

    你只需要看看,那些在利益集团面前一败涂地的各种流派就知道,这个怪兽,只要成长起来,除非一次性将它灭亡,不然,你就无法消灭它。

    集团可以内部可以有分歧,但对外,绝对是团结和可怕的。

    而齐王刘将闾,就是这个怪兽口中的第一个牺牲品。

    刘彻岂能不感动?

    直至此刻,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一切,都可能保存下来,不会有人亡政息的可能。

    就像商君当年在秦国做的事情一样。

    人亡政不息。

    有了这个利益集团来保驾护航,一切外敌,都将被碾成粉碎。

    大汉帝国变成日不落帝国,终于有了可能!

    只不过……

    刘彻清楚,凡事有利就有弊。

    就像一枚硬币一般。

    有正面,必然有反面。

    利益集团,可是要吃人的!

    譬如那历史上无敌的地主乡绅官僚集团,统治中国两千年,特别是宋代之后的文官集团,就跟开了挂一样,碾压一切对手。

    而后果则是,礼法制度的盛行和乡贤治国的开始。

    如今,这个新的利益集团,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它为扩张而生,也必定为扩张而战。

    为了自己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强盛,它们必定不惮牺牲其他人。

    毕竟,帝国主义,可不会管你是自己人还是外人。

    就像资本,从来不会有国籍一样。

    不过,暂时还不必担心这些问题。

    外战胜利的红利和对外扩张带来的好处,足够抹消一切矛盾,掩盖所有问题。

    只需要中国的社会继续进步,趁着红利还在,发展到一定程度,进入工业社会,那么,一切问题就又得到了解决办法。

    而等这些被掩盖的问题爆发的时候……

    刘彻觉得,大抵自己的骨头都应该烂掉了。

    子孙肯定有子孙的智慧,刘彻也就没必要为他们操心了。

    “卿等……”刘彻做出一个为难的样子,叹了口气,道:“既然卿等执意如此,那朕就洗耳恭听……不过,事先说明,齐王如今之错,不过小错而已,朕绝不会因此而致法于王……”

    这也是肯定的。

    在中国,不管在什么时候,除非是满清蒙元,大兴文字狱的时候,其他任何王朝,都不敢背上‘堵塞言路’,不让人说话的罪名。

    谁做了,谁就肯定要被人骂上一千年,甚至一万年!

    所以,在中国,贵族士大夫们一直是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的。

    哪怕是君王,也无法剥夺。

    历史上,用吐沫星子给帝王洗脸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

    不然你以为,东林党为什么那么喜欢骗廷杖?

    还不就是可以藉此刷声望?

    是以无论如何,刘彻都不可能拿齐王刘将闾的奏疏上的事情说事。

    那基本上就跟公开告诉天下人——朕乃独夫,没有差别!

    不过,中国政治,从来都是很有幽默感的。

    譬如,大部分被处死的贵族官僚,肯定不会是因为处死他们的罪名而死。

    那只是一个借口——一个忽悠世人的借口。

    甚至大多都是被人按上去的。

    譬如,淮南厉王,也譬如现在的齐王刘将闾。

    这是游戏规则,也是中国独有的文化。

    只不过,这种幽默感,在那些当事人看来,一点也不幽默,反而充满了残酷和冷血。(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节 演技派们

    “臣错昧死以奏陛下:陛下因齐王长者故,不忍致法于王,臣等深感陛下之仁德,然……”晁错抬起头,看着刘彻,大义凛然的说道:“齐王将闾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臣受先帝恩惠,辅佐陛下,不得不弹劾其三大罪!”

    捧着手里的奏疏,晁错将之打开,然后大声念道:“其罪一:昔者吴逆作乱,齐王将闾明知吴逆背上作乱,不予阻止、检举,此大逆!”

    这个事情,就是齐王刘将闾的心病。

    当年没有站队站稳,所以,一直被人常常提起这个事情。

    让他头疼不已。

    好在,从前刘彻不计较,甚至非常宽宏大度的将所有相关奏折留中不发。

    可惜……

    在此刻,刘彻闻言,却故作惊讶,问道:“竟有此事?”

    他站起身来,一副难以相信的样子:“齐王当不至于此吧……”

    “启奏陛下,臣等有铁证……”早就等不及了的少府卿刘舍和舞阳侯樊市人立刻就跳出来,拜道:“臣等一直在查证旧年与吴逆勾结之人,如今已经查明,齐王将闾,曾多次与吴逆使者会面,更曾有意起兵……”

    “啊……”刘彻闻言,脸色铁青,但似乎还是有些心软,说道:“这是旧事……且齐王乃王叔,宗室长者,必当不至于此……或只是与吴逆周旋一二……卿等就不要捕风捉影了……”

    大臣们见到这个情况,立刻就在心里面笑了起来。

    天子现在的表现,就跟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一般,简直就是在欲盖弥彰。

    这些话,落在大臣们耳中,其实就是‘朕觉得,这个罪名还是太轻,搞不死齐王啊,你们再想想……’的意思。

    晁错俯首拜道:“陛下既言:齐王长者,必当不止于此,臣虽有所不同,但仍当奉诏……”

    “不过……”他捧着奏疏,大声说道:“臣却还要弹劾齐王第二宗罪:齐王不听天子诏,坏先帝法!”

    他慷慨激昂的道:“汉家制度,诸侯王不可私出国界,先帝及陛下也曾屡下赦命:私出国界者弃市!齐王自恃其宠,屡犯禁令,自元德以来,六出关津……齐王宦者令李吾常劝之,齐王不听,反阴使人杀之……”

    刘彻听着,脸色也铁青了起来,显得非常生气。

    但实际上,这些事情,他早就知道了。

    但他就是一直隐忍不发。

    为什么?

    就是为了今天啊!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很多人身上,譬如,他的那几位亲爱的兄弟。

    像是刘荣,他私底下悄悄的在王宫里扎刘彻小人儿,请巫师作法诅咒……

    这些事情,刘彻清清楚楚,他甚至能够知道刘荣什么时候给他扎了小人,又让巫师诅咒了他什么?

    但他就是不管。

    因为他知道,现在捅出来,弄不死对方。

    撑死了也就削他两个县,让他跪下来认错罢了。

    与其如此,倒不如让他继续作。

    就跟刘将闾一样,自己作死了,那好,新账旧账一起算。

    这样才能玩死人!

    然而,刘彻知道,不代表其他人知道。

    尤其是保守的列侯大臣们,现在听到晁错的弹劾,脸色也立刻铁青了起来。

    齐王居然敢私出国界,还敢阴谋杀害劝谏他的大臣?

    这真是找死!

    要知道,汉律中对诸侯王最不能容忍的事情里,这私出国界,排行老三。

    在这个罪名前面的只有谋反和乱x。

    而基本上所有私出国界的诸侯王,最终都会变成乱臣贼子——你要不是想造反,干嘛私出国界?别告诉我你只是出来看看世界,顺便大保健的?

    晁错继续说道:“臣还要再弹劾齐王将闾大不敬之罪!”

    “前岁,齐王获病,陛下忧心,乃遣御史探望,齐王不欲受赐,不肯见御医……”

    这话一出,顿时无数人都是议论纷纷,交头接耳。

    大家都觉得,齐王刘将闾真是狼心狗肺。

    但几个人知道,当时的情况?

    那个时候,正是齐鲁四王王冠落地的时节。

    给刘将闾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见御医啊——万一被精神病了,他跟谁哭去?

    但大臣们可不管这么多。

    皇帝好心好意,派御医给臣子看病,作为臣子,没有感激涕零也就罢了,居然胆敢拒见,真是狼心狗肺!

    只能说,官字两张口,好坏都是他们说了算。

    晁错接着道:“元德二年,陛下怜天下百姓,乃定屯垦之政,齐王将闾不欲其民迁安东,乃对使者曰:齐国无无地之民……“

    “元德三年,陛下赐齐国百姓年六十以上者,布帛酒肉,齐王将闾,暗中侵吞钱千万,布帛三千匹……”

    “元德四年,陛下立主爵都尉,制天下商贾,齐王将闾阴使其内史臣丰、五大夫臣则、都尉臣明等人,破坏主爵都尉各官之事,甚至于勾结地方强人,阴杀朝廷命官……其五大夫则,因忧事发,惧国法之惩,欲劝之,竟为其所杀……尸骸被弃于东海之中,至今无踪……”

    晁错将刘将闾曾经干过的这些好事,一一说出来。

    每说一件,朝臣们的愤怒就多一分。

    而其实,刘将闾之所以要死,也是因此。

    要知道,这个家伙,一直就在背地里,悄悄的跟刘彻的政策对着干。

    从一开始的屯垦政策,到最近的主爵都尉收税的问题上。

    这货表面上高呼陛下圣明,天子万岁,但背地里,却因为利益,而屡屡阻扰。

    可能这些事情中的脏事,很多刘将闾本人并不知道。

    但这些事情是他的手下做的却是一定的。

    刘彻能忍他到现在,已经很给面子了。

    但他却不知悔改。

    一再挑衅的,如今更是学会跟窦婴串联,要干涉国政。

    只能说,完全就是自己作死!

    特别是去年,三位主爵都尉衙门的官员和五名绣衣卫的探子在临淄城里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彻底惹毛了刘彻。

    原本,刘将闾在刘彻面前还有些那么一丝丝香火情。

    所以,尽管他做的事情,确实有些问题。

    但刘彻捏着鼻子忍了。

    毕竟,他不大愿意继续在宗室之中大开杀戒——杀的人已经够多了。

    没看到,连燕王刘定国,他都不打算绳之于法,只是悄悄派绣衣卫去处理吗?

    但奈何,这个世界上的人啊,总是会拿着别人的善良和忍让当成自己的依仗,却不肯去想一想,这忍让和善良,总有被消耗一空的时候。

    更何况,盯着齐国地盘和财富的人,多如牛毛。

    所以,刘将闾根本就是自己找死。

    要知道,得罪了绣衣卫,那就跟在米帝得罪了中情局、联调局。

    而那主爵都尉衙门,则是未来的国税局。

    刘将闾一次性将这两个怪物都得罪了。

    绣衣卫和主爵都尉衙门里的人想他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然,你以为晁错人宅在长安,哪来如此多的情报和罪证?

    他又不是顺风耳,千里眼,不可能知道这么多的。

    现在,他又把整个列侯集团和军功贵族集团惹毛了……

    只能说,年度作死小能手的桂冠,已经非他莫属。

    …………………………

    “臣还要再弹劾齐王将闾:阴聚党徒,厚养死士,意欲不轨之罪!”晁错就跟一条咬钩的鱼一样,死死的咬住了自己的猎物,不肯松嘴。

    他顿首再拜道:“自元德五年以来,齐王将闾,私养各地游侠及亡命徒以百计,其中,为廷尉通缉者数人,关中重犯郑可,甚至光明正大,出入齐王王宫,与齐王把臂同游,日赐黄金百金……”

    “其意欲何为,尚且不知……”说着晁错就深深的一拜:“伏请陛下明察之!”

    刘彻听着脸色更加阴沉,杀机浮现。

    其实,这个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甚至,蓄养亡命之徒,这是汉室贵族的传统了。

    想当年,袁盎甚至带着季心,包庇这个杀人犯,逃出关中。

    吴王刘濞在吴国,养的死士以万计数。

    梁王刘武在睢阳,也曾养了上千人的游侠。

    就是刘彻自己,最初也养了许多游侠,现在,更是养了绣衣卫。

    而大家这样做,都是为了找人给自己做脏事。

    但问题是……

    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在齐王风光之时,这种事情,小事而已。

    甚至连廷尉都未必敢管。

    但在现在,这些事情却成为了刘将闾必死无疑的罪证。

    毕竟,与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