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确的说,是建立在他谈下来的那个和亲条约以及马邑之战汉军大胜的基础上的。

    他跟他的那个小团队才懒得去管汉朝人真正想做什么,要做什么呢!

    现在,他跟他的团队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且获得更高的地位。

    除此之外,匈奴怎样,汉朝怎样,跟他们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甚至,且渠且雕难都想明白了。

    未来,就算匈奴毁灭了,汉朝统治了世界。

    对他来说,也没有损失。

    甚至还可以凭借帮助汉朝忽悠和欺骗单于的功劳,在未来成为汉朝的大臣、贵族。

    如今,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富贵,且渠且雕难别说撒谎了,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哪怕事实摆在眼前,他也会装作看不见!

    于是,他躬身道:“撑犁孤涂明鉴,奴才也是这么反问的,但汉朝皇帝却说:汉,自古就是农耕,百姓耕作而得衣食,而匈奴无农耕,以放牧为生,汉人不会放牧,不可能占据草原,也不会占据草原,而且汉朝防线漫长,虽然看上去有十五万骑,但其实,长城防线上,平均一里都没有一个骑兵,具体到全国,更是一个乡才两三骑,汉朝维持这样的骑兵规模,只为防御,保护家园,不想进攻……”

    这个说辞,其实是且渠且雕难在跟自己小团队里的几个汉人商量过后得出的。

    确实是合情合理,也考虑了许多问题和细节。

    至少,乍一听,能唬住大多数人。

    至于未来究竟如何?

    老实说,且渠且雕难也不知道。

    军臣一听,也被他唬住了。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汉朝人自古农耕,哪怕是当年秦军占据河套,也是在河套开垦农田,种植庄稼。

    他们来到草原上,草原上根本没有多少可以耕作的土地啊!

    他们占了,等于屁用没有,反而要背上沉重的负担。

    且渠且雕难,见到这个情况,立刻就趁热打铁,说道:“撑犁孤涂,奴才开始也以为,这汉朝人是在骗人,但是,当奴才奉命向汉朝皇帝提出:以河套换武器后,汉朝皇帝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并且告诉奴才:汉朝对草原没有任何兴趣,他们只想要那些能耕种能种庄稼和建立城市的土地!”

    这种睁眼瞎话,且渠且雕难说起来真是毫不费力。

    就连他自己也诧异不已。

    因为在今年以前,他根本就不敢对任何一个匈奴大贵族撒谎,更别说欺骗单于了。

    只能说,人的节操,一旦开始掉起来,他自己都会感到害怕!

    军臣却是被忽悠住了。

    他想起来了,确实,刚刚开始,他让且渠且雕难是去汉朝试探的。

    面对河套的诱、惑,自己的那个女婿都能断然拒绝,看样子,他应该是确实对草原没有兴趣!

    想到这里,军臣就感觉自己的肺都要气炸了!

    汉朝对草原没有兴趣,只想防御。

    但自己却傻了吧唧的听了别人怂恿,南下去招惹!

    搞得如今,大匈奴损失惨重,自己的单于之位也开始动摇!

    “兰陀辛!”军臣浑然忘记了数日前他召见兰陀辛时的感觉,此刻,他对这个怂恿自己跳坑的贵族,真是恨不得杀掉!

    勉勉强强,忍住了心里的怒火,军臣对且渠且雕难道:“你为何不早点对本单于说!若是如此,很多事情,可能就都不会发生了!”

    “回禀撑犁孤涂,奴才也想禀报,但奴才人微言轻,没有人愿意通传啊!而且奴才回来时,马邑之战已经打响了……”且渠且雕难低着头,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况且,当时,奴才觉着,右贤王南下抢掠一番,教训教训,敲打敲打汉朝,也是好的!”

    军臣听了且渠且雕难这话,真是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了。

    他当时也是这么想的!

    顿时,军臣就觉得,这个奴才,就是神明和先祖赐给自己的智囊啊!

    于是他道:“你此行,早去早回,等你回来,本单于一定册封你为王,去统御一个部族,专门与汉朝沟通!”

    且渠且雕难闻言,喜不自胜,跪下来说道:“为撑犁孤涂效命,这是奴才的荣幸,岂敢要什么赏赐?”

    这就更让军臣对他好感爆棚了。(未完待续。)

    PS:最近两天,头晕又开始了。

    昨天晚上本来说还有的,结果,头晕的受不了,差点吐了~

    麻蛋!

    另外,通报下,我明天打算去挑选纸张,大概会先做本样书吧,等做出来了,我会贴在群里~

    嗯嗯~

    排版——印刷——设计封面,我都会全部亲自监督和挑选。

    大概7月份这个样子,就能出来。

    到时候,我会在书评区征集联系方式跟抽奖,统一寄送。

    有什么进展和情况,我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第八百三十九节 突围

    今夜,星光灿烂,一轮弯月,高悬天空。

    尹稚斜所部的大营里,许多贵族,忽然开始叫醒他们的部署,将一袋袋珍贵的奶酪和干草分配下去。

    这些,都是尹稚斜千方百计攒下来的最后一点棺材本。

    “已经跟白羊王跟楼烦王说过了吗?”尹稚斜站在一个山坡上,问着他的左右心腹。

    “屠奢,我们已经告知了白羊与楼烦,我们将在今夜,向汉军正北方向突围!”一个贵族说道。

    “嗯!”尹稚斜点点头,回头看向另外一个贵族,说道:“奴隶和溃兵们,都已经组织起来了吗?”

    “好!”尹稚斜冷漠的点了点头。

    他的右贤王本部骑兵之中,有着三千左右的奴隶,作为军队的辅助力量。

    讲道理的话,能跟随本部骑兵出战,这些奴隶的地位,在其部族中也是比较高的。

    但如今为了让主力突围,这些奴隶,就只能去死了。

    除此之外,折兰部族的溃兵,也被尹稚斜毫不留情的出卖掉了。

    他们将跟尹稚斜的奴隶,一起向正北方向突围。

    能不能突围,尹稚斜不在乎。

    只要能稍微吸引到汉军的注意力就可以了。

    “等他们出发后,我们就立刻潜伏到西北方向的丘陵……”尹稚斜吩咐着:“等楼烦王和白羊王也开始突围,我们再行动!”

    “遵命!”贵族们纷纷领命而去。

    唯有尹稚斜,依然站在山坡上。看着月光下的苍茂大地。

    今夜,星光虽好。但也开始起雾了。

    北方的晚秋季节,昼夜温差。变得极大。

    白天,烈日当空,气温常常高达二十度以上,但到了夜晚,浓雾四起,甚至有时候会打霜,温度直接跌到零下。

    匈奴人虽然耐寒,但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温差变化。

    过去三天,匈奴联军内部。已经有数十人冻死。

    更可怕的是——严冬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

    五十六年前,汉匈平城决战,两国真正战死的士兵,可能加起来不过几百。

    但冻死冻伤者,却是成千上万。

    汉军有三成士卒,被迫截肢。

    匈奴方面,也有四五千人,永久的成了残疾。

    战马牲畜倒毙不计其数。

    尹稚斜紧了紧自己身上的羊皮袄。他知道,即使一切顺利,他能逃出包围圈。

    他的本部,也将在寒冷、饥饿和迷途之中。损失惨重。

    当初,入关的骑兵,几近万人。

    能跑出汉军包围圈的。可能只有两三千。

    倘若遇到拦截和阻截,能跑出几百人。就已经是邀天之幸!

    但他不得不这样做!

    ……………………………………

    汉军大营。

    义纵同样站在一个山坡上,远眺着包围内的匈奴大营。

    跟匈奴大营里不同。

    汉军大营。篝火如炽,士卒们三三五五的聚在篝火旁,一边烤着火,一边吃着滚烫的羊肉。

    一个简单的青铜炉子,就被挂在篝火中央,一块块被切的薄薄的羊肉被丢进去。

    肉香四溢,让人胃口大开。

    最近几日,汉军一直都杀猪宰牛,用丰盛的肉食,犒劳和鼓舞士兵的士气。

    事实证明,大吃货帝国的子民,只要吃饱喝足了,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尹稚斜,应该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就会突围!”义纵吩咐着身边的将校们:“都给我盯紧了,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告诉我!”

    “诺!”诸将都是躬身而拜。

    包围内的匈奴军队,此刻,已经是所有汉军将校眼里的肥肉了。

    从楼烦王和他的部众那里传来的情报和消息,证实了匈奴人现在已经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士气更是跌落到深渊。

    假如说最初,汉军还有些担忧包围内的匈奴人要是拼命,估计自己要崩掉几颗牙。

    然而,如今,却没有这个担心了。

    项王在巨鹿城下破釜沉舟,淮阴在井陉背水一战。

    都是在粮草充足,士气高昂的状态下,取得的胜利。

    而如今,包围圈内匈奴人缺水缺粮。

    长达十余日的围困,更是耗尽了他们的所有气力。

    就是头猛虎,落入猎人陷阱,挣扎个几天,也会跟个羊羔一样,将被人任人宰割。

    匈奴人再厉害,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其他人可以乐观,但作为主帅,义纵知道,自己是不能乐观的。

    当年,长平之战,赵军主帅赵括,在被白起大军团团包围四十六天之后,弹尽粮绝,尚且能发起可怕的反击,几乎突出重围。

    世人皆以为马服子纸上谈兵,可笑至极。

    但谁人知道困境之中的赵军曾经发起了五次殊死的冲击,最成功的一次,几乎打穿了秦军的防线?

    困兽之斗,从来最为可怕。

    长平之战,秦军虽胜,但损失也是数以万计。

    所以,从一开始,义纵就没打算去强攻包围内的匈奴人,更没计划过要让匈奴人冲不出任何一道防线。

    而是学习淮阴侯,用十面埋伏和层层拦截,来对付和削弱匈奴人。

    但十面埋伏这种战术,哪怕是淮阴侯,一辈子也就用过一次。

    风险极大!

    而且,如今与亥下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匈奴人都是骑兵。

    骑兵要想跑路,想要全部拦截下来,全部消灭,难度无疑是极大的。

    所以,汉军虽然说是要用十面埋伏,但也是考虑了许多。做出了许多改变。

    而不是生搬硬套,照着淮阴侯的计策和部署来布置。

    而是做了许多的改变。

    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如今。汉军设置的每一道拦截阵地,都是骑步混合。

    用步兵作为拦截的主力,而骑兵则是吃肉的存在。

    匈奴人想要通过这样的一个拦截阵地,可以!

    但他必须丢下点什么。

    而汉军在匈奴军队的所有可能的突围方向,都布置了五道以上的拦截阵地,每一个都恰好卡在匈奴人必经之地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作为机动力量,随时随地的支援。

    当然。正如淮阴侯在亥下的部署。

    十面埋伏,不仅仅是要削弱敌人,更是要消灭敌人!

    所有的拦截和阻滞,都是为了最后将敌人彻底消灭而做的准备。

    “胸甲已经准备好了吗?”义纵问着虎贲卫和羽林卫的军官们。

    “回禀将军,我等已经准备完毕,可以再战!”两军司马们纷纷挺胸答道。

    “善!”义纵点点头,但却也在心里叹了口气。

    胸甲好用是好用,强大是强大。

    但太娇贵了。

    不仅士兵娇贵,战马和装备也非常娇贵。

    一柄骑枪。造价往往高达数十金,一套胸甲,也是不遑多让。

    而且,这两种装备的产量极少。制造过程漫长。

    以目前的速度,汉军一年最多列装两千骑左右。

    而战马就更金贵了。

    能作为胸甲战马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千里马。每一匹,都是从上千匹战马中挑选出来的高头大马。

    这些战马。不仅仅对体型有要求,对耐力和爆发力。也有要求。

    如今中国,能达到标准的战马,加起来,也不知道有没有五千匹!

    这还是算上了细柳营缴获后的数字。

    伺候起来就更麻烦了。

    胸甲骑兵出战一次,战马就要修养三天,才能恢复体力。

    像是武州塞一战,胸甲骑兵虽然在正面威风凛凛的击溃了折兰,几乎就是一己之力,将那个匈奴的王牌部族歼灭。

    但随后,胸甲骑兵就趴窝了。

    至少有一千骑,陷入了不能再战的尴尬境地。

    他们的战马和装备,都需要保养和维护。

    甚至还有三十多名士卒和百余匹战马,因为伤势,不得不退役。

    一战就损失一成的作战力量……

    换句话说,现有的胸甲骑兵部队,只够使用二十次……

    唯一的好消息是,长安的上林苑里,太仆衙门的褚强已经在开始培育专门用于胸甲骑兵部队的战马。

    用乌孙马和汉室本土的优良战马,进行培育。

    大抵几年后,就能培育出专门的胸甲战马。

    那个时候,汉家的胸甲骑兵,应该能摆脱现在的尴尬境地。

    不再是一个只能使用二十次的部队。

    此次作战,胸甲骑兵,依然要扛起大梁。

    义纵将他们布置在了匈奴人最有可能突围的方向的终点之前。

    让他们一头撞上这世界上最强的骑兵方阵。

    忽然,义纵发现,远方的匈奴大营内,仿佛升起了三堆篝火。

    “立刻传令全军:匈奴人要突围了!”义纵立刻就转身下令。

    这三堆篝火是他与楼烦人约定的信号,代表尹稚斜已经准备突围。

    咚咚咚!

    片刻之后,战鼓声响起。

    布置在广阔的原野上的各个汉军营垒,在听到战鼓声后,立刻就按照命令,开始进入作战状态。

    ………………………………

    与此同时,在楼烦王的营地里。

    此刻,已是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整个大营。

    数百具尸体,横七错八的陈戈在大营各处。

    某些角落里,甚至还有厮杀之声。

    楼烦王一脚踹开一具无头的尸体,冷漠的说道:“蠢货,居然愚忠匈奴!真是死不足惜!”

    这具尸体,曾经是他的好友,匈奴呼衍氏的一个贵族。

    曾与他把酒言欢,亲密无比。

    但。此刻,楼烦王亲手将他杀死。而且是忽然拔刀,割破他的喉咙。

    他至死都还在问:为什么。

    “大王。我们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匈奴官员,但也有小部分的人,在一些愚忠者的统帅下,在妄图顽抗……”一个贵族提着一个脑袋,走到楼烦王面前说道。

    “这种事情,还需要问吗?”楼烦王冷冷的道:“杀!一个也不要留!”

    “但……”那贵族支支吾吾的说道:“左大当户,带着人,跑进了您的小王子的帐中,劫持了小王子。奴才们不知道怎么办……”

    “小王子?”楼烦王深吸了一口气。

    那是他最爱的儿子。

    也是他此次出军时,带在身边的唯一子嗣。

    此次他背叛匈奴,可以预见,他留在草原上的妻妾儿女,都不会有好下场。

    运气好,或许是被罚为奴隶,或者rbq。

    但运气不好,脑袋都要被做成酒壶。

    因此,这极有可能是他现在唯一的子嗣了。

    他若出事。很可能……

    但,楼烦王看了看跟在他身边的那个汉使,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下令:“不用管小王子。立刻进攻,格杀勿论!”

    儿子死了,可以再生。

    老婆死了。可以再娶。

    但脑袋没了,却再也没有可能了。

    草原上的部族。从来都很聪明。知道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想要在新主子面前留个好印象,不做出牺牲。怎么行?

    随着楼烦王的命令,数个贵族,立刻就带着数百人,冲进了某个帐篷之中。

    然后,就是厮杀声和哀嚎声。

    然后,几个血淋淋的贵族提着几个脑袋,走到楼烦王面前跪下来:“大王,奴才们幸不辱命,已经格杀了左大当户,这是这个贼子的首级……但……”他们低下头说道:“小王子也不幸遇难……”

    楼烦王背向他的臣子,挤出几滴眼泪,对着那位汉使说道:“让天使见笑了……”

    …………………………

    楼烦营地出现的情况,很快就被白羊王姑射发现了。

    此时他带着自己的部族骑兵,刚刚冲出营地,准备出发。

    但他回头就看到了楼烦人不仅仅没有跟随他行动,反而将营门关闭,立刻厮杀声四起,他就算是个白痴,也明白了过来。

    “这些卑鄙的楼烦人!”姑射大骂起来。

    本来,尹稚斜依约从北方突围,让他还有高兴,觉得,自己应该能逃出去。

    但谁知道,这楼烦王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跳反了!

    然而,这正是草原部族的天性!

    为了生存,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们做不出来的。

    “怎么办?”白羊王的贵族们一下子慌了,若是白羊与楼烦联合突围,两万多骑兵,总能跑出个几千。

    但如今,楼烦王跳反,白羊部族想突围?成功率已经无限接近零了。

    姑射看了看北方,从尹稚斜营地方向冲出去的那些骑兵,他咬咬牙齿,道:“走吧!我们白羊部族单干!”

    姑射明白,现在拖不得了。

    再拖下去,一旦北方突围的尹稚斜所部被汉军消灭,他这孤零零的一万多人,就马上要面临末日!

    ……………………

    同一时刻,潜伏在丘陵之中的尹稚斜,看着远方楼烦营地方向的火光和喊杀声,也是背脊一凉,心有余悸。

    直到白羊部族倾巢而动,向着西北方向突围时,他才稍稍有些安心。

    “马上准备向预定方向突围吧!”尹稚斜下令说道,然后他对着自己身边的几个汉人模样的商贾道:“还要麻烦各位,为本王指引方向和道路……”

    这些商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