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城车、云梯、床弩、锁甲和剑戟,这些装备在以前,或许汉室说什么也不会外卖。
但现在,这些装备大都都要淘汰了。
现在,各地的武库中,就堆满了各种被淘汰下来的兵器。
这些兵器,有些会被移交给地方郡兵以及地方亭里的民兵,作为训练用。
但其他更多的,却只能是回炉融化,铸造成器皿这么一个下场!
而这无疑是很浪费的!
因为,这些旧式兵器,其实都是爷爷辈跟爸爸辈的武器。
很多兵器的制造者,甚至能追溯到秦代。
基本都是青铜制品。
而汉军则开始向全铁器化发展。
目前,除了已经达到了巅峰,暂时铁器还无法媲美的青铜弩机外,其他所有青铜兵器,将在未来两年。全部退出现役。
汉军单单是常备的野战军团的总数就已经差不多是百万了。
算上地方郡国的郡兵,起码两百万。
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淘汰下来的武器,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留着它们吧,浪费地方,还要花钱维护。重铸了吧,又颇为可惜。
毕竟,当年制造它们,可是花了真金白银的。
而且,它们也不是不能用。
未来要是有事,从仓库里拉出来,发给民兵,马上就能武装出几十万甚至百万大军。
这就是所谓的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若能废物利用,卖给匈奴,倒也不错。
别说什么匈奴是敌人不能卖这种傻话!
米帝都卖过很多大玩具给毛子。
至于图朝,甚至在跟毛子闹脾气那几年,也搞回来了个米格21回家。
况且,卖青铜武器,这种事情,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情。
原因很简单——匈奴人自己也能生产青铜。
虽然质量差,产量低。但,他终究能自产。
况且,匈奴人拿来作为筹码的东西,是现在中国所需要的战马、奴隶和牲畜。
战马奴隶什么的,倒还无所谓了。
关键是耕牛啊!
如今中国奇缺耕牛。
官府在册的耕牛数量,全国加起来。不足五十万头。
其中三十万头还是官府养的,民间的耕牛保养量,加起来才二十万!
以至于在关东地区,甚至依然存在着人犁——既以人挽犁。
这样的不利局面,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虽然国家一直重视蓄养耕牛。但是,牛这个生物,繁衍起来是很慢的。
它又不是猪,一胎就能产十几头。
但匈奴却有着大量的牛群和羊群。
上次夏胭脂嫁给来,单单陪嫁的牛群,就是数千头。
历史上霍去病一次性从匈奴人哪里,就抢的了牛羊牲畜百万头之多!
若能用淘汰的青铜武器,从匈奴人哪里换回来,足够数量的耕牛。
譬如说十万,二十万这样的数量。
那么,未来两三年,刘彻就可以让三河(河内、河南、河东)实现全耕牛化,再花十年,让中原耕牛普及。
另外,牛群还是汉军远征必不可少的肉食。
再没有比牛群更适合跟随大军行动,并且随时补给军队的牲畜了。
自古以来,大军出征,都是牛群相随的。
历史上,著名的弦高吓退秦师的故事,就说明了,在春秋时期,中**队已经习惯用牛作为犒赏军队的牲畜。
毫不夸张的说,未来中国对牛的需求,不是十万,也不是五十万,极有可能是百万,甚至数百万!
要殖民印度,最起码,中国也得有个五百万的牛群。
打仗,不仅仅要拼军队,拼装备,拼战术,还要拼后勤!
更别说,还要战马和奴隶作为交易品。
战马这东西,刘彻永远不会嫌少。
但,匈奴人应该不会卖太多。
可能会用大量劣马来充数。
但劣马就劣马吧!
起码,也是马,也能承担运输和耕作的任务。
至于奴工……
现在,刘彻只想说——有多少要多少。
一万不嫌少,百万不嫌多。
黄河、长江、道路、桥梁、渠道,这些都需要海量的劳动力。
除此之外,矿山和冶炼,还有纺织,这些产业,更需要廉价的劳动力作为助推器。
当年,韩国人曾经想过用郑国渠来拖垮秦国。
结果,确实是拖住了秦国。
但却没有拖垮,修了郑国渠后,秦国的国力,迅速强盛起来,很快就把韩国灭亡了。
如今匈奴人的这个计划在刘彻看来,跟韩国人当年的想法差不多。
用牲畜和奴隶贸易,稳住中国。
等他们西进之后,实力增强,再回头跟中国对峙。
这样最起码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的算盘,打的很好。
大抵应该就是用从乌孙、西域还有未来的大宛,抢来的牲畜、人口和牛羊。来买汉朝的武器,再用汉朝的武器,继续去抢更多的人口牲畜和土地。
这样,以战养战,匈奴就不会出现问题。
而且,因为中国的武器。尤其是攻城器械,是全世界最强的。
有了这些,匈奴人就不需要拿人命去填大宛的要塞。
大宛一下,直至大夏,沿途上的小国城邦,当然不可能挡住匈奴兵锋!
想法很好!
但在刘彻看来,这事情,对汉室更好!
这等于刘彻用了一堆淘汰的武器,雇佣了一个超级打手。去帮自己抢牲畜和劳动力。
“本来,朕是不会对任何出售兵器的!”刘彻对且渠且雕难道:“这倒并非朕小气,或者心胸狭隘,实在是,先王有教: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止,先王做五兵,非为杀戮。而为禁暴制邪!”
“但考虑到贵我两国的关系,朕便破例答应贵国的请求吧!”刘彻转头对少府刘舍道:“少府。就由卿来负责此事!”
刘舍马上就出列,兴高采烈的拜道:“诺!”
匈奴!
这可是狗大户啊!
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有黄金铜钱,而是他们有牲畜!
牛马和奴隶!
现在,关中一头挽马值钱将近六千,一头犍牛。值钱一万左右。
大奴一万五,小奴两个六千钱。
所以,这些虽然非是黄金,但却跟黄金差不多。
对少府来说,自己小金库里的资源。当然越多越好。
少府正是因为掌握了海量资源,才能有如今的地位!
至于卖武器给匈奴,会不会有问题?
那就不是他这个少府要考虑的事情了。
而是丞相跟将军们去考虑的问题。
“使者,去与少府商谈吧!”刘彻笑着道。
且渠且雕难闻言大喜。
汉朝的武器和器皿,在草原上,同样是硬通货。
许多小王和部族的酋长,甚至都只有一两件汉朝武器,就这,都宝贝的不行,没有百八十个牛羊和几十个奴隶,想都别想!
现在,他打开了从汉朝引进武器的渠道。
这意味着什么?
他再清楚不过了!
从此以为,他就不再是哪个地位低下,说话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了。
只要这条贸易渠道一直存在,就会有无数人巴结他,跪舔他,只希望他能将汉朝武器的配额倾向自己一些。
其他随行的使团成员,也是兴高采烈,跟过年一样庆贺起来。
本来,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就跟匈奴过去从来不肯向汉朝提供战马一般,汉朝也一直严格控制一切金属,流入匈奴。
在以前,边境上的榷市中,为了一批汉朝的青铜锭,匈奴的各个部族,能打出狗脑子,甚至直接上演生死决斗!
但如今,这个渠道的开辟,使得这样的情况变成了历史。
匈奴可以大量从汉朝得到青铜甚至铁器。
仅仅是这个功劳,就足够使团回国后,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
而且,可以肯定,以后与汉朝交涉和谈判的事情,依然会是他们。
不为什么。
不委任这些成功打通了这个渠道的功臣来处理此事,难道要派一个愣头青过来?
万一这个愣头青不懂事,恶了汉朝人,你负责啊?
于是,从这一刻起,整个使团上下,不分贵贱和部族派系,全部成为了‘亲汉派’和‘大汉人民的好朋友’。
真正意义上的那种。
从今天开始,他们每一个人,都会不惜一切代价的维护汉匈友好。
甚至可能会出现,哪怕是汉朝这边都磨刀霍霍了。
他们却还在单于庭里上跳下蹿,说:这都是假的是虚构的,汉匈友好,怎么可能会有问题?
即使事实都摆在了眼前,他们估计也会说:汉朝皇帝肯定没有那个意思,一定是下面的人的问题。
汉匈总体是好的嘛。
哪怕是汉军都开进了匈奴境内,他们估计也还会挣扎着说:肯定是下面的人挑衅,惹恼了汉朝,请杀了那些惹恼了汉朝的人,汉朝一定会退兵!
这样的事情,不是不可能发生。
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尤其是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情况发生过无数次了。
敌人为什么侵略?
肯定是我们跪的还不够好,姿势还不正确的原因。
一旦某个群体,跟外人或者敌对势力产生了某种利益纠葛。
人性的自私,就会驱动他们去不要脸,颠倒黑白,甚至指鹿为马。
图朝的跪台办,X宗委,西方的白左。
不就是这么一副嘴脸吗?
对某些家伙而言,事实不重要,问题的本质也不重要,甚至就连被人打脸,都没关系。
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特权和存在的政治意义。
他们就会不惜一切的去做。
对此,刘彻颇为期待。
官僚或者权贵这个玩意,可不分你是什么制度,一定会存在的。
甚至,越落后越封闭的环境,这样的问题就越严重。
只要人还是自私的,就不可能消灭官僚和权贵问题。
………………………………………………
送走且渠且雕难。
丞相周亚夫和将军们,就再也忍不住了。
“陛下,贸然输出武器给匈奴,怕是不妥吧……”一个将军委婉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陛下所命,有违祖制,请恕臣不能奉诏!”周亚夫就说的更直白了。
在这个问题上,周亚夫觉得自己必须表明明确的立场。
哪怕为此跟天子犟上一回,也在所不惜!
“丞相!”刘彻笑着道:“诸将军列卿大臣,诸君的担忧,朕很清楚!”
“朕也知道,此乃与虎谋皮!”
“那陛下为何如此?”周亚夫不太理解了。
匈奴人若得到了中国的武器,长城未来,恐怕就要有安全隐患了。
“朕将攻城车和云梯还有床弩卖给匈奴人,卿等以为从此匈奴就能威胁到长城了吗?”刘彻对此嗤之以鼻:“北虏,向来以轻骑突进而闻名,其骑兵,来去如风!”
“所以,中国兵能胜,但不能歼之!”
“若彼辈,带上了沉重的弩车,云梯,他们还能来去如风吗?”刘彻问道。
在刘彻看来,匈奴人这是自己挖坑埋自己。
明明全国都是轻骑兵,就该好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嘛。
学谁不好,学以前的汉军。
刘彻真想看到,带着那么多器械的匈奴军队,如何再在长城内自由活动!
更关键的是……
“且夫,王师如今日强于一日,今日比昨日强一分,而明日又比今日强一分!”
“匈奴此乃以牲畜奴隶,助朕换装也!”
“况且……”刘彻对周亚夫道:“丞相难道不知道,郡国武库之中,此刻,就已经堆满了各种青铜兵器吗?”
“若要将这些武器融化重铸,朕记得丞相府报告过,说是起码要花费数万万的钱,还要动用十余万的人力!”刘彻对周亚夫道:“如今,一分不费,不用动国库半分,还能将这些兵器换成牛马奴工,丞相以为,这买卖如何?”(未完待续。)
PS:今天12000+已更,求月票啊,今天又惨遭爆菊,好可怜~~~~~~~~
另外,这个月已经8天了!
我也更了差不多7w5000左右~
这还是在建立在萎靡了两天的情况下~
如此勤奋努力的作者君,依我看,值得一张月票,鼓励鼓励。
甚至值得一个盟主鼓励鼓励
今天不舒服,请假
RT,昨天晚上失眠,搞得现在脑子很混乱,没法写,抱歉了,只能请假~~~~(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三节 捕鲸业奠基
“乌孙人找到了!”
回到后、宫,刘彻就听到了这个好消息。
“陛下,这是安东都护府都督的奏疏……”有宦官捧着一份奏疏,进呈倒刘彻面前。
刘彻接过来,看了看。
“真是可怜……”
在几年前,乌孙王国,还是匈奴的铁杆小弟兼重要盟约。
它雄霸西域,控弦数万,是草原上仅次于匈奴的巨头。
若刘彻没记错的话,数百年后,会有一个跟乌孙有着血缘关系的民族击败柔然,崛起在草原上。
它的名字的叫突厥。
可惜,这一切,基本都不会再发生了。
如今的乌孙,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人的部众。
最重要的是——这么多的部众里,女性的数量,少的可怜。
这就意味着,作为一个民族,乌孙几乎不太可能有继续存续下去的可能了。
不过,这对刘彻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乌孙人的养马技术跟选马技术,对汉室来说,是一个黑科技一样的存在。
有了这些乌孙人,等于有了培育出专属于汉室的优良马种的希望。
“陛下,朝鲜君跟堂邑候世子,也有奏疏……”那宦官在旁边将两本奏疏也递到了刘彻面前。
“都想出海啊……”
朝鲜君刘明跟陈须,在奏疏中,只说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们也希望,能出海,跟陈嬌一般。去霓虹发财。
也不能怪这两人起了这么个心思。
陈嬌远航归来后,押着几千个倭奴。招摇过市,搞得人尽皆知。
倭奴什么的。倒也无所谓了。
关键是那朝鲜海峡和日本海里的鲸鱼群,却是让人不得不垂涎三尺。
鼓励捕鲸,这是刘彻的既定国策。
朝鲜和东北地区,也有足够的木材,可以就地建造捕鲸船。
只是,捕鲸的利润,是如此的巨大。
尤其是现在,全球的大洋里,生活的鲸鱼种类和数量。数不胜数。
单单是中国沿海和朝鲜海岸附近,刘彻觉得,保守估计,有个百八十万头鲸鱼,一点也不过分!
现在,捕杀一头鲸鱼,能获得的利润,最起码,都是几十万!
换句话说。刘彻只要开了这个口子。
那么,以后,沿海的诸侯王跟海商们的财富,恐怕就要累积到一个可怕的地步。
尤其是朝鲜和韩国。背靠元海,扼守着海峡。
要是放纵他们肆意捕鲸。
很可能,用不了多久。这两个王国的富裕程度,就要超越齐鲁了。
而一个富裕的地方政府。显然是不利于大一统的王朝统治的。
“还是应该要实现准入制度……”刘彻在心里想了想,就做出了决定。
捕鲸。当然是要鼓励的。
在现阶段,也就只有捕鲸这个产业,能推动中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毕竟,如今的汉家楼船,可谓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找遍整个世界,也找不到一个能与之匹敌,甚至稍微造成些麻烦的敌人。
庞大的楼船舰队,在今天,已经制霸了整个中国近海。
曾经最大的敌人南越国的舰队,也已经成为了准自己人。
没有敌人,也没有威胁,更缺乏动力。
很显然,再这样下去,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很可能就要止步不前了。
毕竟,跟物种一样,技术跟产业,也是需要敌人或者有足够利益驱使,它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譬如后世的航天科技技术。
米帝在五六十年代,就实施了阿波罗计划,将航天员送上了月球。
但到了新世纪。
别说再将人送上月球,乃至于火星了。
米帝甚至连航天飞机,都没有了。
为什么?
最大的敌人,苏联已经GG思密达。
余下的渣渣,加起来,也赶不上山姆大叔任意一支武装力量的实力。
无敌的米帝空海部队,制霸了整个地球。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巨大,而且几乎没有短期收益的航天计划,当然是要被PASS掉。
每隔个十年,搞个深空探索,发射几颗探测卫星,维持技术优势就可以了。
如今的情况也是这样。
庞大的汉室楼船舰队,显然已经无敌于这个世界了。
更可悲的是,它连个敌人都找不到了。
一艘楼船,造价动辄数百万。
新型的福船,造价更在旧式的楼船之上。
现在,有着刘彻这个皇帝的支持,楼船衙门,哪怕是已经沦为了渔政衙门,也能继续维持。
然而,想要扩大甚至发展出更加庞大和更加先进的舰队。
那却基本是做梦了。
朝臣和贵族们,根本不会同意,每年投入几万万钱的资源,去维持一个只能送送快递,抓抓鱼,在内河和近海巡逻的大型舰队——就是现在,楼船每年七八千万钱的维持费用,就已经有人在非议了。
觉得这完全是浪费。
这楼船,反正就是抓抓鱼,送送快递。
哪里需要这么多的经费?
若非是刘彻压着这些声音,朝堂上,早就吵起来了!
刘彻相信,假如,楼船衙门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性。
恐怕,等他这个支持者一蹬腿,继承的下一代,可能就要在别人怂恿下,一把火烧掉所有舰船和船厂以及船舶设计图纸、海图。
就跟朱棣死后,明朝的文官,一把大火。烧掉郑和舰队的一切存在痕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