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瓯国的使者忽然拿出了自家大王的奏疏,通过王道秘密呈递给刘彻。

    刘彻看完之后,只有四个字能形容他的感受:天助我也!(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七节 契机

    拿着东瓯国国王的奏疏,刘彻反复看了好几次,越看心里面越激动。

    东瓯王当然不是来请求内附的。

    他的奏疏,跟过去闽越、东瓯、南越三国的奏疏差不多——相互打小报告,检举揭发对方的黑材料。

    但这次东瓯王打的小报告却是非同小可,而且有图有真相!

    他在奏疏中说:吴逆刘濞第三子子驹亡在闽越,闽越以国宾之礼相待,还许其自立、拥兵。

    子驹深恨东瓯出卖刘濞,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因此,日夜劝闽越王击东瓯。

    东瓯王于是就‘诚惶诚恐’‘夜不能寐’,请求天子做主。

    刘彻将这奏疏放下,脸上平静的对那位东瓯王的使者道:“东海王报告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卿回国以后转告东海王:朕会派使者前往东瓯与闽越调查,请东海王放宽心,有朕在,东海国必不会遭人攻击!”

    这刘濞的那几个儿子,流亡在南越、闽越甚至西南夷之中,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汉室朝野也早有猜测这些人的去向,先帝在时,甚至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南越和闽越秘密调查。

    但可惜,使者还在路上,先帝就驾崩了,这事情自然不了了之。

    等刘彻登基即位以后,又是忙着掌握兵权,收拢朝野民心,自然也没时间和那个精力去管几个丧家之犬。

    现在看来,他们蹦跶的还是挺欢实的嘛!

    东瓯王的使者闻言,却是立刻叩首:“陛下洪恩。臣主东海王感激涕零!”

    所谓的东瓯,其实只是俗称。就像有人把红薯叫番薯一样。东海国,才是东瓯国正式的官方称呼。

    刘彻摸了摸下巴。他自然知道,东瓯人的心思了。

    东瓯跟闽越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在本质上来说,其实东瓯国是汉室为了牵制和羁绊闽越国的产物,而闽越国又是汉室拿来削弱长沙王吴苪在越人中的威望而出现的产物。

    这档子破事,就是说三天三夜也说不清楚。

    简单点来说吧,当年,秦末天下大乱,秦的鄱阳令吴苪趁机自立,割据一方。号称鄱阳君。

    越人的首领,也就是初代闽越王无诸,率领越人托庇吴苪手下。

    最开始,吴苪抱上的大腿是项羽。

    可哪成想,项羽看不上吴苪这个鄱阳君,对其颇为轻视,给的待遇低的令人发指。

    吴苪于是大喊一声: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果断投了刘邦。

    刘邦比起项羽那个小气鬼。就大方多了。

    灭了项羽后,对吴苪封赏有加。

    许其建立长沙国,裂土为王,成为异姓诸侯王中唯一一个能寿终正寝的存在。

    当时。吴苪就是越人的共主,他的命令,从湖南一直到浙江、福建等越人的聚集地。无人敢违。

    闽越国的创建者无诸不过是吴苪手下的大臣。

    到了汉五年,刘邦忽然发现。吴苪这小子虽然看上去浓眉大眼,忠厚老实。但是手底下的势力太大了。

    所有越人都视其为共主。

    这怎么行!

    果断要下手削弱和再平衡!

    不过那个时候刘邦已经称帝五年,多多少少要讲节操和吃相了。

    不能再跟以往那样掀桌子骂娘,撸起袖子就开干。

    于是,这次的行动就斯文很多了。

    汉五年,汉天子下诏,以‘存亡续断,王者之责’的名义和‘无诸有功社稷,军功甚厚’为理由,册立无诸为闽越王,统治广大的闽越地区,在东冶为其设立都城。

    闽越国的建立,等于是断了吴苪一臂,有了无诸这个闽越王,吴苪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对越人发号施令了。

    解决了吴苪的问题,闽越的问题就又再次出现了。

    越人抱团取暖,团结在无诸麾下,对汉室来说,这同样是不可接受的!

    于是,在孝惠皇帝三年,吕后杀了一个回马枪,重提了越人在楚汉争霸时的功劳和在高皇帝刘邦讨伐英布、彭越时,闽越王无诸麾下大将号为闽君的摇的功劳,册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

    闽越王无诸有心反对,但奈何,一则有了汉室支持,摇立刻就摆脱了闽越的控制,事实上已经是自立了。二则,他的封国和王位,本身就是来源于军功,汉室以军功为借口,册封摇,闽越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三则,当时掌权的是吕后吕雉,吕后的手段和权谋,又岂是无诸能阻挡的?

    但是,从此以后,闽越和东海(东瓯)两国就势同水火,相互敌视了。

    无诸的子孙后代觉得,东海国不过是哥的臣子,凭什么跟哥平起平坐?

    而摇的子孙则认为,哥是靠的实打实的军功,裂土为王,而且哥是受长安天子册封的,与尔何干?

    更重要的是:天无二日,地无二主。

    对闽越来说,想要一统越人,东海和南越就必须消灭。而相对南越,东瓯无疑就属于那种轻音体娇易推倒的小loli,五十年来,闽越做梦都想灭了东海国,然后一统三越。

    而对东瓯来说,闽越自称越人共主,简直就是狂妄自大。而且,对方磨刀霍霍的样子,让东瓯人不由自主的就会去抱长安的大腿,到了太宗孝文皇帝时期,又改成了抱刘濞大腿。

    双方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而汉室当然是很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南越、闽越、东瓯,三足鼎立,相互敌视,谁都做不成老大,谁都奈何不了对方。

    当时间来到刘彻统治的现在,五十年的光阴弹指一挥。秦末战乱导致的苦痛,仿佛是虚幻的泡影。不在存在。就连年轻人,几乎都忘记了有那么一个连皇帝都穷得凑不齐五匹颜色一样得马来拉车。堂堂丞相,只能坐着牛车上朝的凄惨时代。

    辽阔的中国大地,开始迸发出勃勃生机,汉室五十年来休养生息的国策,已经使得中国人口达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刘彻统治下的这个帝国,到今天,总共拥有四十一郡,领有户口将近七百万户,人口直逼四千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

    盛唐全盛之时。也不过有户六百万,人口四千余万而已。

    李唐依靠这个人口基数,拳打突厥,脚踢西域,顺便跟阿拉伯人掰了一回腕子。

    当然,李唐王朝隐户太多,他的人口数据只是一个官方数据,证明不了什么。

    而汉室基本不存在隐户这个东西,地方上的土豪。被长安一茬茬的割韭菜,古典军国主义制度下,不存在能与官府抗衡的地方势力。

    在汉室,就特么连奴婢仆役家生子都要上税。而且是重税!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刘彻愿意,整个帝国都可以随他心愿起舞。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彻的心自然就会放大。

    殖民印度算什么?

    日不落帝国,才是朕的征途!

    当然。在那之前,先要完成国家的大一统。

    从东海到南海。从云南到海南,从沙漠到沼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朝鲜是这条征途上的第一个脚印,接下来,就是三越,然后就是西南夷。

    不过,说实话,西南地区,太穷了,也太偏僻了。

    短期来说,至少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和社会条件来看,羁绊比较好。

    汉室也没有那么多资源投入到那片现在来说近乎于荒原的不毛之地。

    这样想着,刘彻就温和的看向那位东瓯的使者,道:“东海王的忠诚,朕知道了!”

    对刘彻来说,刘濞那几个流亡的王子,就是他启动对三越渗透和颜色革命的基石。

    都是宝贝啊!可不能轻易死了!

    所以,他接着道:“卿回去转告东海王,此事,不要声张,朕自会处置!”

    当然要处置了!

    借口调查闽越窝藏钦犯,刘彻就可以将触角伸向东瓯、闽越甚至南越,进一步的扩大对这三国国内的影响,若是运气好,十年之内,就能将这三个割据政权,重新统一到汉室的疆域中。

    现在,在刘彻眼中,唯一横亘在他面前,阻止他统一三越的,就只有南越王赵佗那个老不死的了!

    “赵佗什么时候咽气呢?”刘彻不由得叹道。

    对于这只老狐狸,不到他咽气的哪一天,刘彻不敢掉以轻心。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能跟刘邦玩手段,敢与唬弄吕后,戏耍太宗孝文皇帝的枭雄般的人物。

    另一方面,刘彻对赵佗也保持了足够的尊敬。

    尽管立场不同,利益不同,但刘彻必须承认,赵佗对于中国,对于华夏,对于汉族是有功的!

    自古以来,越人就自成一体,桀骜不驯。

    是赵佗,将越人彻底的完全的纳入了华夏民族的体系之中。

    赵佗之前,越人,尤其是两广地区的越人,根本就是自有自己的一套宗教信仰文化体系。

    赵佗以后,两广就成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越人也慢慢的成为了汉人的一部分,到现在,几乎所有赵佗治下的越人全部汉化了,他们用汉语,写汉字,穿汉服,几与中国无二。

    而且,没有赵佗,两广地区可能现在都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

    刘彻看的很清楚,赵佗对民族融合有功,但他一心只想着维系自己的赵家王朝,抗拒统一大势,这就是罪!

    当然,比起作死的朝鲜,赵佗就可爱多了。

    你要知道,南越国国中,实行的是郡县制。(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节 赵佗!

    南越国,番禹城(广州)。

    此刻,一片欢腾的景象。

    今天是南越王国的创建者,国王赵佗的九十一岁大寿。

    来贺的南越国贵族、大臣、地方官员以及羁绊的部族首领络绎不绝。

    在贺礼之中,数以十计的美貌少女赫然在列。

    赵佗此刻就随手拨着这些记载着这些美貌少女的籍贯来历以及资料的竹简,目光灼灼,旒珠掩盖下,无人知道他内心的想法,唯有诚惶诚恐,叩首跪拜。

    良久,赵佗才巍颤颤的道:“过了,过了!”

    “寡人老朽,这些送选侍女,全部送去给王世孙罢!”

    “诺!”丞相吕嘉顿首而拜。

    赵佗的目光,越过吕嘉,停留在寝宫门口的那辆经历了数十年时光,却依旧崭新如故的战车。

    看到这辆战车,赵佗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六十余年前的那个早晨。

    “始皇帝驾崩了!”来自中国的天使将这个等同于噩耗的消息,带到了南海郡。

    整个南海郡,数十万大军缟素,人人落泪。

    几乎所有人,在那刹那,仿佛失去了自我存在的理由。

    特别是对赵佗来说,始皇帝的驾崩等同于天塌了。

    当时,南海郡的数十万将士,心里面都在想着:没有始皇帝,我们该听谁的呢?

    这种失去了主心骨和奋斗目标的日子,确实很难熬。

    很快,赵佗就发现。其实,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糟糕。

    始皇帝驾崩。南海郡就成了大秦帝国的孤儿。

    咸阳的贵人忙着政争,赵高李斯。肆意妄为,来自中国的补给和支持渐渐断绝,甚至,咸阳的使者都不在出现在南海郡。

    这南海郡的秦军、移民以及眷属,能依靠的就只有他和当时的郡尉任嚣。

    失去了来自祖国的支持,远征军在这百越杂居,夷狄遍地的南海郡的行动开始寸步难行。

    越人桀骜不驯,难以驯服,常常袭击中国移民的聚集区。

    当时的赵佗。是南海郡龙川县县令。

    龙川扼守在百越与中国移民的主要聚集地之间,而且地势险要,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相对的,越人的攻击和反抗也很强烈。

    一年到头,赵佗都在带着自己的军队,杀杀杀杀杀杀。

    敢袭击汉人者杀,不从命者杀,甚至眼神不对也要杀!

    中国精锐的秦军,碾压百越各部落的反抗。当然是轻而易举。

    但,丛林深处,沼泽之中的百越部族,却是杀之不尽。灭之不绝。

    今年砍了一万个脑袋,明年,又有三万越人嗷嗷叫着冲了过来。

    当时。赵佗就常常乘着那辆战车,调集军队。围剿反抗统治和袭击汉人的百越部落。

    战车的车辙上沾满了百越人的血肉,沼泽山林之中。横尸遍野,残肢断体随处可见。

    终于有一天,赵佗发现,光靠杀人,解决不了问题。

    越人根本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

    倘若始皇帝还在,那倒没什么!

    有着始皇帝的坚定支持,中国的物资、移民、补充的军队和文官,源源不断的涌来南海,精锐的无情的秦军,可以一寸土地一寸土地的清剿百越人的反抗。

    可惜,雄才大略的始皇帝驾崩了,陨落在南下寻访长生不死的道路上。

    咸阳城里坐着的是一群蝇营苟且之辈,鼠目寸光的庸碌贵族。

    没有人关心南海郡的这几十万军队和移民,派去咸阳求助的使者回来报告,朝廷里的贵人,只在乎南海郡送去的钱财税赋粮帛,根本没有人管南海郡的死活和困难,咸阳连一兵一卒都不想再派来南海了。

    他们准备把这些资源和财富用在自己奢靡的生活上,纸醉金迷的享受上。

    南海郡成了孤儿,被咸阳抛弃了!

    得到了使者的回报,大家都沉默了。

    有人不相信,于是,又一拨使者出发了。

    但结果很残忍,连续好几波使者,带回来的消息,都是一样:咸阳只命令和督促南海郡缴纳税赋,至于资源和援军?

    赵高忙着指鹿为马,李斯寻求鱼死网破,谁又关心南海郡的问题?

    郡尉任嚣,出离的愤怒,南海郡的将士,也对咸阳死心了。

    大秦帝国的光荣,随着始皇帝的驾崩和赵高李斯的斗争,如同夕阳一般,迅速消失。

    无边无际的黑暗时代来临了。

    黑暗中,伸手不见五指,没有人知道前方等待着几十万奉命前来百越,为子孙后代开疆拓土的将士和移民的是什么?

    大家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而百越人的反抗依旧剧烈。

    那时候赵佗知道,必须要改变政策了。

    没有中国的支持,仅靠不过五十万的移民和军队,根本不足以在这文明的蛮荒之地立足。

    但,那个时候,赵佗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百越人桀骜不驯,不通中国语言和文字,想交流,都有困难。

    有人坚持不下去了,整日以酒精麻醉自己,有人颓废无比,如行尸走肉。

    甚至,有绝望的军官,承受不了压力,选择了自杀。

    任嚣与赵佗,不得不开始为自己麾下的几十万同袍寻找一条道路。

    他们有那个责任,也有那个义务——因为,这几十万同袍和移民,是他们两个,从繁华的中国故乡,带到这蛮荒的南海郡的。

    狐死,尚且首丘?更何况人?

    任嚣决定放弃南海郡的殖民地,全军护送移民和家属,返回中国——哪怕为此丢掉性命!

    但是。很快,又一个消息从中国传来——天下大乱了!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队势若燎原,大秦帝国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

    然后。豪杰遍起,烽火遍天下。

    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难民,逃来南海,向南海郡的将士讲述中国战乱的恐怖和可怕。

    官军和义军相互厮杀,数不清的繁华大邑,变成了废墟,多少个人口繁华的城市,成为了空无一人的死城。

    帝国灭亡了……

    信仰崩塌了……

    更重要的是——没有家乡了……

    几乎所有人的家乡,都已在战火之中!

    无数的人都在问:我们该怎么办?

    为了防止南海郡也被战火波及。郡尉任嚣下令,烧毁通往中国的桥梁和道路,封闭五关。

    对于中国内战的交战各方,南海郡的将士,没有一个有好感。

    秦廷的傲慢和胡作非为的贵族、大臣、王公,伤透了他们的心,他们拒绝为了这个已经变色,失去了秦的立国精神的政权卖命。

    至于反叛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楚怀王什么的?

    呵呵。在南海郡将士们眼中,一群叛逆!始皇帝若在,一纸诏书,南海郡五十万军民。就要出关去平叛了!

    而且,这个时候,百越人的反抗和袭击。越来越频繁,南海郡也没工夫再去理会中国的种种是非。

    也是在那个时候。赵佗在率军围剿百越部族的过程中抓到了一个人。

    他现在的丞相吕嘉,百越人中的贵族。

    赵佗终于发现。原来,百越人也不是不能交流的,也并非只能靠铁与血,死亡和杀戮来征服。

    控制百越的贵族,就能控制百越的部落,百越的贵族投降了,那,那些本来悍不畏死,前仆后继的百越蛮人,一下子就会变成打不还口,骂不还嘴,比中国农民还温顺的臣民。

    于是,赵佗提出了‘和辑百越’的口号。

    给予百越贵族官职、俸禄和赏赐,派出文吏,教导百越贵族识文断字,传授给他们礼仪道德和文化。

    于是,百越人老实了。

    再也没有人袭击中国的聚集区。

    再也没有人敌视中国人。

    中国人与越人,终于能和平相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某些不听话的刺头,自然是消失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

    到今天,赵佗已经可以自豪的说一句,南越国境内,百越各部族已经在实质上,跟中国人无二了。

    他们绝大多数,有中国姓氏,用中国礼仪相处,以中国文字为本。

    虽然大家都对现在的中国天子不怎么感冒,但对他这位南越王,却是视若神明一般。

    之后的事情,就变得顺利无比了。

    当中国还在战火中煎熬的时候,南海郡的将士们,在忙着娶妻生子。

    他们的妻妾来自于百越各部族的首领以及贵族家庭的女儿。

    赵佗和任嚣为了鼓励从中国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