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7[1].3-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涂森林却还老样子,“惯用伎俩”。 
  他说:“小于你肯定搞错了。赵县长那么有水平的人,哪会这样掺和。” 
  于肇其发急道:“老涂你怎么啦?不相信我了!千真万确!” 
  涂森林说可能吗?他觉得不对。如果汪涛有问题,上级决定查他,咱们当然坚决拥护,端正态度,认真配合,知道什么反映什么。但是这种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没必要掺杂个人考虑,搞其他动作。 
  “咱们坚决反对腐败。咱们行事也应当阳光,对吧小于?”他说。 
  于肇其叫:“老涂!怎么说到那个去了。” 
  涂森林发笑,说彼此相处多年,都清楚的。他涂森林一向就这个样,这种时候想的就那个东西。现在是夜间,明天一早太阳总归要出来。那就可以看到阳光了。 
  于肇其悻悻离去。 
  两天后县里开大会,涂森林在主席台上见到了赵纪。他俩在班子里排名靠近,排位经常紧挨。赵纪见到涂森林就沉着一张脸。那时候会议尚未开始,还可容领导们抽空聊几句,赵纪问了涂森林一句话:“阳光是个啥呀?” 
  显然于肇其把话搬过去了。显然赵纪感觉不太好。 
  涂森林笑眯眯的。他对赵纪说,当年他参加工作时,安排在讲师团,时常给各单位上理论课。为什么待不下去了?因为人家认为他讲课有问题,平时在台下好好的,上了台一紧张就口吃。所以走人。他对此一向不服,认为自己素质其实不错。今天上这个台,让赵县长一追问,发现确实还是不行,“有,有时舌头有点大。”阳光是个啥?太阳光嘛。这么说等于没说,对不对?赵县长的问题得从光子啊电磁啊能量啊什么的去论述,他涂森林还真不行,因为学的不是那专业。 
  “我在大学读的是马哲,马克思主义哲学。老师没教过那个。”他说。 
  赵纪说是这样啊。 
  一个月后,本县领导层发生大地震,书记汪涛被停职审查,带离本县。果如于肇其所传,汪涛案初起时似乎是一般违纪案,这人父亲去世,丧事大操大办,许多人前往吊唁、送礼。有人把当时情况录像下来,举报到省里。省有关部门很重视,作为纠风案子开展调查,这一查竟查出了一个腐败大案,从收礼受贿直至买官卖官,涉案金额百余万。汪涛因之倒台,赵纪接任书记。 
   于肇其被提起来担任副县长,不久又兼常委,开始大红大紫。于肇其在与腐败分子汪涛的斗争中态度坚决,立场坚定,冲锋陷阵,指哪打哪,不留后路,奋不顾身,终于如愿以偿。与此同时涂森林陷进汪涛案中,几乎身败名裂。 
  这是因为阳光。天亮时它出来了,天黑时它没有了,人有时得为它付出代价。但是这一次涂森林所付代价之沉重,不说他自己估计不足,连春风得意的于肇其都大感意外,目瞪口呆。 
  柯德海非常生气,说小于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4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有几种走法?答案恐怕有无数种。例如你可以赶着三套车,或者开动二战时德军败兵丢弃在战场上的坦克前往。当然这只就理论上而言。对涂森林这样的旅行访问者来说,旅游巴士、民航班机还有火车,就此三选。从北京前往上海,差不多也这样。负责安排本团组这段行程的旅行社确定让大家坐火车,是夜班火车的软卧车厢,晚间上车,睡一觉,一早到达。如此安排比较节省时间和经费。 
  涂森林说,十月革命前夕,列宁也是坐火车进入圣彼得堡的。不过他不是从莫斯科这边去,是从芬兰赶回俄国。当时圣彼得堡是俄国的首都。到了苏联时期,圣彼得堡改称列宁格勒,前苏联解体后才又改了回去。 
  这是常识,大家都知道。此刻的问题不在这里。 
  随团的外事办小张感觉很紧张。他有经验,他说现在大家要格外注意。 
  据说这一趟火车上高手如林,水准异乎寻常,他们对各国旅客非常钟情,尤其对喜欢泡方便面节省经费以购买紫金项链的中国旅客特别钟情。前些时候,曾经有中国旅行团组游客接连于莫斯科至圣彼得堡区间的火车上被盗,损失惨重,游客藏进箱包甚至裤衩口袋里的钞票都难幸免。事情出得太频繁太出格,以至惊动双方官方,俄方加强了治安管理,中方有关外事部门则郑重发布通报,提醒来自中国的旅行团组和游客注意安全,尽量不要乘坐该区间夜间火车以防不测。 
  涂森林说咱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以为坐软卧,车门一锁睡觉,小偷就钻不进来。 
  小张说涂局长讲得对。不当回事,你睡着了,他就进来了。你那个车门锁算个啥?人家身手不凡,技术水平高,得克格勃真传,007来了照偷不误。 
  如何对付这些车上高手?打110,叫警察?那不行,俄国警察不说普通话,中国游客不懂俄语,没法对话,无法沟通,各说各的,实不如聋子哑巴还能用手语交流,所以不能多指望,得自主防贼。小张有一个高招,需要使用特殊装备。不是007电影里詹姆斯·邦德用的进口高级特工装置,是产于中国的出口小物件,木质,细条状,上粗下细,一式两支。那就是筷子,很普通的东西。小张说现在咱们只能打不对称战争,拿土货对洋贼,土法上马,以中制夷,小筷子比红外探测仪好用。 
  当时在俄餐馆用午餐,一会儿换把刀,一会儿换根叉,就是不用筷子,因此小张也就说说了事。涂森林却当真了,他说今晚动身去火车站前,安排的是吃中餐,大家记住筷子。在俄罗斯要筷子得上中餐馆,如今中餐馆遍布全球,俄罗斯也不例外,不怕有关防盗设备供应不足。 
  出门在外,防盗防骗防拐卖,真真假假,开开玩笑,大家其实也没太当回事。当晚吃中餐,没有谁想起所谓的不对称防盗,外事办小张自己都没再提起,倒是涂森林记得牢,饭吃一半,起身跑到柜台找去,这一次不是找俄罗斯旧日风物来熟悉熟悉,亲切怀旧,是找中式筷子。他从服务生那里要了一把一次性筷子走回来,即在桌边分发,一人一双,剩下的还有七八双,他自己全部带走。他说这是备用品,有弄丢的弄坏的,尽管找他补,保证满足大家,不惜舍己为人。 
  大家都笑,说涂局长真热心,不如咱们成立一个防盗领导小组,就委任他当组长。 
  涂森林脸上笑眯眯的,很欣喜。他说领导小组组长职务太高了,不敢要,建议设一个临时保安,由他毛遂自荐。这个任务太光荣了,机会太难得了,不竭诚替大家防范小偷,为全团出访圆满成功作贡献,只怕今后再没机会了。 
  虽是玩笑,话讲得还是有些奇怪。但是当时没有谁予以特别注意。 
  涂森林催促小张赶紧介绍火车防盗要领,因为大家马上就要出发,不要被人家小偷暗箱操作了。小张即在饭桌上示范,原来其所谓不对称防盗法很简单,就是用一截筷子把软卧车厢门后的锁扣别住,那样,哪怕手中有无数智能钥匙,任何小偷也无法从外边打开门锁。 
  涂森林摇头,说小张这个法子有缺陷,认识上存在片面性。外头的人进不来,里头的人出去怎么办?比如上厕所? 
  小张说不错,上厕所得拉掉这卡子,否则开不了门。回来后还得用筷子把锁卡住,才能保证安全。夜间上厕所是个危险环节,因为那时车厢门已经失去特殊防护,所以一定得把一个同伴叫醒,让他盯着,别让小偷乘虚而入。 
  他把大家弄得分外紧张。当晚出发,满眼老外,个个人高马大,不知哪位先生是贼,大家不免忐忑。他们去了车站,该车站设在莫斯科,却称圣彼得堡车站,这是人家的命名方式,往圣彼得堡去的列车都在这里发车。车站里人山人海,人家还不检票,时间到了,让旅客穿过候车大厅直接上火车,查验车票都在车上。上了车大家才发现糟糕,在劫难逃,看来此行只能束手就盗:因为某一个失误,办理票务者没拿到联票,团组意外地给打散了,俩人一组、三人一组,分在两节车厢不同的软卧包厢里。自命为本团组临时防盗保安的涂森林最麻烦:单列,无同伴,跟三老外合用一个包厢。 
  涂森林穿行各个包厢,询问大家是否还需要筷子?结果一样,哪都用不上,因为各包厢都杂有外人。大家问涂森林自己的情况如何?他笑,说除他之外,包厢里三位国际友人,两个黑的,一个白的,均大块头,来历不明。两位黑老外一上车就说话,一路笑,嘎嘎嘎,很快活,说的似乎不是俄语。另一位白老外年纪较轻,国籍莫辨,说话不多,上车后从包里掏出只玻璃瓶,静悄悄自个儿就喝上了,是伏特加。以非专业的眼光,看不出三位朋友中哪一个比较像贼。如此形势,真要有盗贼光临只好“哈罗”,听便,反正身上钞票就这一卷,多乎哉?不多也。这种事说到底可遇而不可求,洋贼土贼都一样,要的只是钱,对领导干部的生命及政治生命兴趣不大。 
  “很惭愧,对不起大家信任,帮不上忙。”涂森林说,“只好各自提高警惕。” 
  当晚涂森林独自警惕,一夜似睡非睡。午夜他披衣起身,出包厢到外头走廊,窗外微微发亮。时值六月,北国夜空明亮。涂森林没再回包厢睡觉,他隔着车窗观察,看着平坦广阔的俄罗斯原野、茂密的林木和林间小屋渐渐显现在晨曦中。 
  团里同伴小夏出来解手,一看挺吃惊。他说涂局长干吗?这还早呢,就睡不着了?都好几天了,时差还没倒过来?涂森林发笑,说跟时差没关系。眼下他在执勤,值班保安,加强戒备,以防车上小偷暗箱操作。 
  纯属笑谈。此时他根本睡不着,心情极复杂。与时差无关,与远方在涉。 
  小于出事了。 
  前天下午,于肇其被办案人员从办公室带走,走得很轰动。于肇其早已不是当年的小干事,这些年多有修炼,似应成熟许多,事到临头,竟然异常情绪化、沉不住气。办案人员把他带离办公室时,他表现尚可,只是脸色发白,脚步不稳。到楼下他忽然变态,说不行,他要去打个电话。办案人员让他先上车,其他事再说。他不干,众目睽睽之下在停车场扭来扭去,就是不上车。他还喊叫,歇斯底里,说他没拿人钱,不怕人搞他鬼。他市里省里包括北京都有人,搞鬼的小心他回头算账。最后他自己瘫在地上,被人架上了车子。 
  于肇其案的关键环节是肖老板。这个环节有戏剧性:于落案之前,肖老板从山西归返,被办案人员从机场直接带走,请去协助办案。肖老板极爽快地承认送钱属实,数额也没错,足足十万,十捆。但是这笔钱于肇其早已如数归还。肖老板说,就在送钱的第三天晚间,于肇其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把那十万元钱带回去。肖老板提供了于肇其还钱的种种细节,描述得精确完整,无懈可击。于肇其退钱时跟他讲了一席话,句句义正辞严,掷地有声。一起腐败案审查的结果,是发现了一个主动退赃、廉洁自律的优秀干部。本案至此大体可以告终。 
   

2007…3…24 17:27:27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幸运星 


等级:版主
文章:2169
积分:1226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2月5日 第 10 楼       


但是办案人员有些疑问,肖老板提供的退款细节太完美,竟然比送钱的细节记得还清楚,尤其是所描述的于肇其退赃讲话,听起来像是领导干部在做廉政报告,肖老板这样生意人怎么会倒背如流,水平这么高?他们没有轻易放过肖老板。这些人是专业人员,他们有经验,他们跟肖老板闲聊,东问西问,旁敲侧击,发现破绽,质疑究竟,于猝不及防间突击要害。肖老板毕竟跑车出身,类似阵势见识不多,经验明显不足,水平实无法与专业人员抗衡,一张嘴越说越乱,前后矛盾,漏洞百出。仅仅一天时间他就投降,不玩了,坦白交代。原来肖老板的口供是于肇其代为拟写的,于肇其拿了他的钱,真的也退了,却不是他说的那个时间,只是在前几天。那天肖在山西,于肇其匆忙前来,把钱送到家里交给肖妻,用肖家的电话给肖老板挂了长途,俩人在电话里商定怎么说,统一了口径。 
  于肇其因此正式涉案被查。于肇其情况有些特别,他确实拿了人家十万元,但是确实是退还了,尽管不是起初的那个时间,毕竟是在案发之前主动退还。这还需要追究吗?办案部门没放过他,因为他们有疑问,除了这十万块钱,他们怀疑他另有受贿,而且还牵涉到一个非常特殊的因素。 
  原来于肇其受贿十万的线索不是出自什么举报信或者电话,也非出自群众反映,是一个被严密看管正在接受审查的官员举报的。这官员是市公路局的一个科长,姓刘。公路局属交通系统,刘科长为于肇其属下。这人年轻得志,手中有点小权,行事很不检点。今年春该科长下县检查工作,到一家桑拿厅洗桑拿,并嫖娼,用公款开支。两个月后事发,被查。这家伙不知查的什么,误以为发于他事,起初缄口不说,慢慢地越挖越多,竟然五毒俱全,年纪轻轻,黄赌毒黑贿,什么事都沾。审查一月有余,这人知道自己事情大了,为求有重大立功表现,争取减罪,他举报了于肇其。原来肖老板给于肇其送钱竟是这人在后边安排的。肖老板因为生意的关系,跟这位刘多有经济往来,时肖老板找刘办一件事,刘说事情还得过于局长的手,于局长最近有好事,肯定要钱用,赶紧上。肖老板心领神会,跟刘商量了送钱的数额和方式。那天晚上于肇其在局里有事,刘先到办公楼探过,看准无人,一个电话把肖老板叫来。肖拎着个包独自上去,一举事成。刘科长躲在后边,主要是担心于肇其心存顾忌,发现另有人知就不敢拿,因此决定暂不露面,当个无名英雄,为于局长谋点利应点急,一朝事成,迟早有好处。结果一朝有事,他立马就把于局长咬了出来。 
  问题因此挺严重:公路局刘姓科长接受审查一月有余,于肇其无动于衷。等到他举报于肇其受贿,于肇其忽然就有动作,急急忙忙上门退贿。这是巧合吗?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如果不是巧合,那就是于肇其听到了风声。他怎么可能知道呢?难道有人把消息传递给他了?严密监管之下,这边刚录下口供,那边就知道了,这还了得!哪个环节出问题了?谁泄的密?办案人员内部有人里通外部,还是另有漏洞?得立刻搞清楚,捉鬼堵漏,否则案子哪里办得下去! 
  所以小于插翅难逃。于肇其是副局长,领导干部,见的场面多,经验相对丰富,事到临头会不会比肖老板表现更优秀一些?看来没有。于肇其于案发前抢先退了赃,串了供,做了手脚,做了足够准备,但是一听说肖老板被扣,表现即很失常,坐立不安。他可能还心存侥幸,觉得手脚天衣无缝,不会有事,或许还有望因为拒贿退赃、廉洁从政得分,当上局长。没料一眨眼间办案人员已经围拢上来。心理落差太大,难以承受,他被带走时接近歇斯底里,接下来的情况很难料想。 
  涂森林在团组前往圣彼得堡的前一天傍晚得知了消息。那天下午六点来钟,柯德海从办公室给他挂来电话。时涂森林他们都还在车上,下午的参观日程刚刚结束,大家正乘车前往餐厅。那时的交通特别拥堵,车子行进慢如蜗牛。 
  柯德海没在电话里细谈,他说有点事,让涂森林到餐厅后用固定电话跟他联系。涂森林说他恐怕还得一个来小时才能到餐厅,那就是国内半夜两三点,还联系吗?柯德海说不管多晚,他都在办公室里。 
  涂森林明白了。情况挺严重。 
  晚餐时,涂森林发现那家中餐馆有长途电话卡发售,三百卢布一张,可支持数小时通话,没打完到其他地方能接着用。这种电话资费比手机国际漫游便宜多了,让人的感觉就像捡了钱似的。涂森林即买卡,用餐馆柜台边的电话机,赶紧打。 
  他这才知道事情复杂了。 
  柯德海口气平静,却透着懊悔。他说那一天涂森林说他不阳光,他确实很无奈。他只能说到有人举报于肇其受贿,不好说明其他。要是真把消息来源说出来,让涂森林知不能为而为,对涂森林也不好。他考虑,万一有事,责任他自己承担就是了。本来估计等涂森林回国,事情差不多也就过了,打算那时再跟涂森林说明清楚。现在看来不行,特别是于肇其的情绪和表现令人担忧,事情好像一直在往下滑,向坏的方向发展,他觉得还是应当赶紧告知,让涂森林有个思想准备,免得被动。 
  涂森林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他明白自己掉进漩涡了。从柯德海说的情况看,于肇其案眼下的重点已不是有没有受贿,而是案情如何走漏。在不知前因后果的状况下,他涂森林成了消息传递链条的一个关键环节。没准于肇其已经崩溃了,涂森林三字已经写在办案人员的笔录上。 
  柯德海说:“老涂你怎么样?” 
  涂森林说没怎么样。 
  “也可能一切正常,暂时还没事。”他说,“咱们保持联系。” 
  涂森林说好的。 
  柯德海问俄罗斯怎么样,身体还行?涂森林说到目前为止还行。团组定于明天晚间动身,乘火车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就是列宁格勒。 
  放下电话后回到餐桌上,同伴们开玩笑,说涂局长跟谁打电话呢?难道是小蜜?看涂局长一脸的笑容,多阳光多灿烂啊。 
  也巧,那时有位同伴于饭桌边展示他采购的物品,里边有几个套娃。涂森林顺手抓起其中一个,举起,把手中笑眯眯的俄罗斯小姑娘摆在自己的脸颊边。 
  他笑,特别笑眯眯的,“看看,挺像的对不?阳光灿烂?” 
  众人笑,有的说还真像,有的说哪里啊,不像。 
  涂森林一看桌旁还有一条花披肩,他顺手抓过来,把披肩往头上一搭,有如手中俄罗斯小姑娘套娃头上的花头巾。 
  “这就差不多了吧?” 
  众人大笑,前俯后仰。 
  此后涂森林收集一次性筷子,主动加强团组防盗工作,号称临时保安,在软卧包厢外守夜执勤,跟大家打哈哈。他是吃饱了撑着还是喜欢搞笑?都不是。万般无奈中,他情不自禁要找点事,因为心绪难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